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5-1
ISBN:9787213028083
作者:许知远
页数:138页

内容概要

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现为《经济观察报主笔》,已出版随笔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日》。

书籍目录

自序:什么令我们与众不同
引言: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
一 中国热潮
二 中国世纪?
三 毛泽东与他的遗产
四 超越经济人
五 新一代崛起
六 进步主义的一代
跋:每一代人都需要自己的革命
致谢

作者简介

什么令我们与众不同?不管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一代人,或是一个个体,这都是一个不断被提出却永远迫在眉睫的问题。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一代人几乎是“天然的全球化的一代”。伴随着成熟,这一代人将必须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他们要促使这个国家摆脱历史的阴影,向更为成熟与强大的方向迈进。谈论中国正在变成一种全世界的新时尚。中国看来正在重复一个个大国曾经走过的道路,它先是获得了财富,然后寻求政治上的权力,最后它可能塑造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这股热潮能够持续多久?
历史学家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不同国家像性格各异、身穿
不同服装的运动员,他们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他们不但彼
此竟争,而且最优秀的选手还在上演接力赛,当到达某一


 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照片里的他对着我们这些读者笑,长发及肩,发际呈优雅不羁的波浪状,只露出四分之三的脸,黑框眼镜,面容自信,目光沉静,左手覆衬着下巴。2001年,他还是一名北大的普通学生,如今,他是这个国度里一家极具成长力的新兴媒体的主笔,知识精英。开始的时候,我们不清楚,究竟是他附着于所在媒体影响的逐步扩大而快速成长,还是这家媒体借助于他个人认知度的增长而不断获得影响和参与社会变革的力量,总之,在不长的几年时间里,通过持续不断地写作,他试图从宏大的视角唤起人们对当下中国的深入思考。经过几年的共同成长,当初的不清楚渐趋明朗,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所供职机构的前进,但更多地,这所机构的发展是由一个充满活力和智性的年轻群体所推动,他只是其中一员。尽管如此,在读者看来,他一直是这个优异群落中最具明星气质的成员,这一点,从他BLOG的回复以及网上有关他文章的点击率、讨论可以轻易地作出判断。这样的评价当然不是出于他的外表,按照一些与之会面的崇拜者的讲述,我们大体可以作出这样一个老调结论:永远不要试图和你喜欢的作者见面,这会是一项愚蠢的决定。当然,读者真正喜欢的是他的喋喋不休,是他用文字所为我们描述的世界。他视阈开阔,留意细节,善于比较和建构,致力于探究这一系列复杂社会事件背后的生成机制。由于年轻,他的文章更多地浮现出强烈的感染力和情感冲动,但这绝不能算作他写作的缺点,相比同龄人,在思考的维度和深度上,他已经走得足够远。他看到激流之下的暗涌,这是一股影响深远的力量,反映在文章中,他对一些事件和人物细微处的描写极为动人,这让读者迷恋不已。同样,读者也为他在文字背后所呈现的巨量阅读和宽泛的阅读背景而暗自折服,这个时代,尤其是年轻人,很少有人如此勤奋。尽管在批评者看来(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抱怨批评者们对于同时代的写作者总是过于苛刻),这些历史事件和个体细节使他耽于叙述,而缺少建设性的分析,但肯定者认为,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敏锐地发现问题,归纳提出,然后引发你的思考。他的这一特质是如此凸显,却反衬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症候--我们大多数人从来都缺乏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很少有人能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世界和解决身边的问题,我们从来都是自以为是。现在,他发现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但又无法打通彼此之间的隔阂,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同时,思维在一定层面运转的异常清晰,可在更大范围来看却是一团混沌,这使他陷入焦虑。过量的阅读之后,他的脑海被各种思维所充斥,他责备自己始终未能培养出清晰的推理与写作能力。他同时也显得摇摆不定,但他总是能找到同路者为自己的言行获得辩解和话语上的支撑,他欣喜地援引英国人沃尔特·白哲特1858年在给未婚妻的信中写的这样一段话:“无论是合情合理还是无意义的荒谬,假使要我一直坚持一方的话,我都会感到厌倦,我喜欢随心所欲地来回移动。”这段话如此确切地阐释了一副摇摆不定的态度,在很多人看来,完全可以代表这一代人的思维意识。我们看到,他和他的伙伴们,这一群摇摆不定的年轻人,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心中的光荣和梦想,使他们极有可能成为这个变革时代的旗帜性人物。
  •     我看过 骄子的叹息一本 但是此书没有看过不知从哪里可以看得到 从我读过骄子的叹息舒淇 就觉得自己好像变了很多 成熟?不是 是思想进步 是更能接受现实社会的一切喜忧 满满的成长 五年前发现此书 读了不知多少遍 有很多哲理
  •     是前天从图书馆借回来这本书的,周四晚上在无聊的刑事侦查学上看了一半,周五晚上自习的时候看完了这本薄薄的小书,然而却是失望大于希望。许不是一个有着大局观的人(至少在这本书中给我的映象是这样的),他可能更擅长细节的叙述,以及对事物的比较,这也许和他的理工科出生有关。这一点在《这》里面一览无余:他在前言中点出了这本书涉及的两个基本问题,但直至全书完结,他也没有给出结论,甚至很多时候他都游离于这两个话题之外,只是一味的引用一些数据和学者的论断,给我的感觉就好像他是在阐述别人的观点似的。在我看来,这本书中的前两篇毫无价值,只是用一些数据来证明一些我们早就明了的事理,而第三篇《毛泽东和他的遗产》则更是难以是我找到任何它在这本书中出现的理由,这完全是一种多余:仅仅论及毛的时代来说明七十年代人的一些特征是不可能清楚的,至少他们在邓的时代受到的影响亦是巨大的,许知远在关于七十年代人的特性论述远远不及李皖在《听到了幸福》中关于六十一代的分析。值得肯定的是,后面的几篇还是提及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譬如包容,譬如反思,譬如对未来的思考,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一个乱字足以概括这本书,希望他能够在“不断地摇摆”中能够把握住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从而不至于摇摆到连他自己都晕的程度。-----deadsea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在这本小书中,许知远展现了一贯的洞察力与冷静的省思精神。
  •     一本小册子,200页吧,没读完
  •     本身对许知远有些盲目推崇,此书中不乏大段引用,但是他的观点还是可以让我认同
  •     混乱的逻辑没什么,敢想就行
  •     属于看完一遍颇有心得,但再也不会去看的那一类
  •     1)我们常傲慢地宣称,我们是没有历史阴影的一代,是全球化的一代,而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时,却发现找不到身份认同。2)活跃在媒体的全球观察家真正杰出的特质,不是弄清未来的洞察力,而是对于时代普遍情绪的迎合。 PS:我喜欢这样的文字描述方式。
  •     萌芽期的笔调和思考...
  •     读于2006年,有所启发的书
  •     许知远关于70后的历史使命的追寻
  •     我们见证了时代的过渡和又一个大中国时代的到来
  •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     没有多大新意,比起梁文道的《常识》差得远呢
  •     许才子的视角看中国。
  •     有一段时间读了不少许知远的书,也许他的思考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
  •     如作者在“致谢”中所言 这确是匆忙写就而非深思熟虑的产物。通读全书,精辟语句并不多。许多观点都可在普通媒体上觅得。
  •     别人衷心推荐的。巴特,个人觉得很是一般,喜欢旁征博引没有错,但没有自己的思想或是连贯成文的中心思想实在是有点堆砌浮夸的嫌疑。实在没看出哪点好来。
  •     老许依旧那样喋喋不休,只不过,这本书让我感到茫然的同时,也感到了力量
  •     什么令我们与众不同?
  •     老许还是脱离了生活本身,局限于自身,坦白说自离开《经济观察报》之后,他似乎都一直没很好的提升。没有真正去思考。
  •     此书带给人的思考远比书内容本身更有价值
  •     汇萃大家的思想,却没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     材料的堆砌
  •     这是一代人的检讨,但我希望是我们90后的经验和教训!
  •     无限的激励。打击我们盲目的乐观,激励我们的自卑。或许我们应该这样去想,这样去做,来支撑起一个大国的崛起。
  •     诚实的人。
  •     年青的一代主宰中国的命运吗
  •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引用他人的观点过多,把自己淹没了。
  •     70年代。意识。然而我记住得更多的事,面对被吹捧成强国下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意识。
  •     许知远的书我一辈子都不会再碰了。。。哎。
  •     这本书让我很失望
  •     2016年看的,觉得一般,不过如果在当时(2004)看的话,估计还可以。作者水平一般。
  •     拉拉杂杂,2星半不到。
  •     写书摘 现在
  •     许知远有些文章不错,但这本不行。感觉明明几千字解决的,为了成书就写了几万字。看得费劲意义不大
  •     我爱中国……
  •     庞大的书名下只有不知所云的内容
  •     没想到会写得这么仓促
  •     每种意义上的好
  •     果然不是深思熟虑
  •     有点泛泛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