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动物农场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567504424
作者:乔治·奥威尔 (Orwell G.)
页数:333页

章节摘录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为了要躲寒风,紧缩着脖子,很快地溜进了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不过动作不够迅速,没有能够防止一阵沙土跟着他刮进了门。    门厅里有一股熬白菜和旧地席的气味。门厅的一头,有一张彩色的招贴画钉在墙上,在室内悬挂略为嫌大了一些。画的是一张很大的面孔,有一米多宽:这是一个大约四十五岁的男人的脸,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温斯顿朝楼梯走去。用不着试电梯。即使最顺利的时候,电梯也是很少开的,现在又是白天停电。这是为了筹备举行仇恨周而实行节约。温斯顿的住所在七层楼上,他三十九岁,右脚脖子上患静脉曲张,因此爬得很慢,一路上休息了好几次。每上一层楼,正对着电梯门的墙上就有那幅画着很大脸庞的招贴画凝视着。这是属于这样的一类画,你不论走到哪里,画面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在他住所里面,有个圆润的嗓子在念一系列与生铁产量有关的数字。声音来自一块像毛玻璃一样的椭圆形金属板,它构成右边墙壁的一部分墙面。温斯顿按了一个开关,声音就轻了一些,不过说的话仍听得清楚。这个装置(叫做电幕)可以放低声音,可是没有办法完全关上。他走到窗边。他的身材瘦小纤弱,蓝色的工作服——那是党内的制服——更加突出了他身子的单薄。他的头发很淡,脸色天生红润,他的皮肤由于用粗肥皂和钝刀片,再加上刚刚过去的寒冬,显得有点粗糙。    外面,即使通过关上的玻璃窗,看上去也是寒冷的。在下面街心里,阵阵的小卷风把尘土和碎纸吹卷起来,虽然阳光灿烂,天空蔚蓝,可是除了到处贴着的宣传画以外,似乎什么东西都没有颜色。那张留着黑胡子的脸从每一个关键地方向下凝视。在对面那所房子的正面就有一幅,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那双黑色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温斯顿的眼睛。在下面街上有另外一张宣传画,一角给撕破了,在风中不时地吹拍着,一会儿盖上,一会儿又露出唯一的一个词儿“英社”。在远处,一架直升机在屋顶上面掠过,像一只绿头苍蝇似的徘徊了一会,又绕个弯儿飞走。这是警察巡逻队,在伺察人们的窗户。不过巡逻队并不可怕,只有思想警察才可怕。    在温斯顿的身后,电幕上的声音仍在喋喋不休地报告生铁产量和第九个三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情况。电幕能够同时接收和放送。温斯顿发出的任何声音,只要比极低声的细语大一点,它就可以接收到;此外,只要他留在那块金属板的视野之内,除了能听到他的声音之外,也能看到他的行动。当然,没有办法知道,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你的一言一行是否都有人在监视着。思想警察究竟多久,或者根据什么安排在接收某个人的线路,那你就只能猜测了。甚至可以想象,他们对每个人都是从头到尾一直在监视着的。反正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高兴,他们都可以接上你的线路。你只能在这样的假定下生活——从已经成为本能的习惯出发,你早已这样生活了: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人听到的,你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细观察的。    温斯顿继续背对着电幕。这样比较安全些;不过他也很明白,甚至背部有时也能暴露问题的。一公里以外,他工作的单位真理部高耸在阴沉的市景之上,楼房高大,一片白色。这,他带着有些模糊的厌恶情绪想——这就是伦敦,一号空降场的主要城市,一号空降场是大洋国人口位居第三的省份。他竭力想挤出一些童年时代的记忆来,能够告诉他伦敦是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    P13-14

前言

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写作《1984》之前,在英国是一个贫病交迫、没有多大名气的作家。《1984》虽在他1950年患肺病去世前不久出版,但他已看不到它后来在文坛引起的轰动为他带来的荣誉了:不仅是作为一个独具风格的小说家,而且是作为一个颇有远见卓识的政治预言家。从此,他的名字在英语文学史上占有了重要的独特地位,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收进了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地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的笔下,这在其他作家身上是很罕见的,如果不是绝无仅有的话。    那么,奥威尔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作家,他的传世之作《1984》究竟又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最好是从奥威尔不是什么,或者《1984》不是什么说起。这也许对我们正确理解他和他的作品更有帮助。    首先必须指出,奥威尔不是一般概念中的所谓反共作家,《1984》也不是简单的所谓反苏作品。正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研究系汉学教授、著名评论家西蒙·黎斯1983年的一篇论文《奥威尔:政治的恐怖))中所指出的,“许多读者从《读者文摘》编辑的角度来看待奥威尔: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们只保留《1984》,然后把它断章取义.硬把它贬低为一本反共的小册子。他们为着自己的方便,视而不见奥威尔反极权主义斗争的动力是他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在黎斯看来,奥威尔首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其次是一个反极权主义者,而他的“反极权主义的斗争是他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必然结果。他相信,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1984》与其说是一部影射苏联的反共小说,毋宁更透彻地说,是反极权主义的预言。但是无论信奉社会主义或者反对极权主义,奥威尔都是在他生涯较晚的时候才走到这一步的。    奥威尔出身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并不宽裕。他父亲供职于印度的英国殖民地政府,作为一个下级官员,无力供养儿子回国进贵族子弟学校上学。奥威尔只是靠成绩优异,才免费进了一所二流的寄宿学校圣塞浦里安,后来又靠成绩优异考取了奖学金,进了英国最著名的伊顿公学。但是他以一个穷学生的身份,在那里先是受到校长的歧视,稍长后又与那里的贵族子弟格格不入。毕业后他一无上层社会关系,二无家庭经济支援,上不起大学,只好远走缅甸,为帝国警察部队效力,但殖民地下级官员的生活对他来说同样还是格格不入。尽管有这样的背景,用奥威尔自己的话来说,“我经受了贫困的生活和失败的感觉。这增加了我天生对权威的憎恨”。但是他毕竟受了英国传统的教育,因此从立场上和思想上,多少在开始的时候,是非常非政治性的。例如他写的((缅甸岁月》,背景是殖民地社会,他对英国人和缅甸人都一视同仁,无分轩轾。这使人想起了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福斯特就说过,“大多数印度人,就像大多数英国人一样,都是狗屎”。    这种传统上层子弟教育,用一句庸俗社会学套话来说,在奥威尔身上留下了深深的阶级烙印,这是他在政治上迟迟没有找到“自性”(Identity)的主要原因。不错,他在学童时代由于家庭经济能力的限制而在势利的圣塞浦里安学校校长的手里饱受凌辱(见他死后出版的《如此欢乐童年》),使他有了心理准备,日后在缅甸见到殖民统治的不公产生反感,而且后来在更大的范围内全身投入地站在受压迫者的一边。但是他毕竟出身中产阶级,而在英国这个阶级界限极为根深蒂固的社会里,要摆脱这个传统在自己身上的束缚是很困难的。奥威尔也不例外,他一直到死都意识到这一点。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在1936年以后写的每一篇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和拥护社会主义的,当然是根据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    二十世纪的代表作……黑暗的命运令人读之难忘。    ──英国《独立报》    乔治·奥威尔的遗世杰作……是了解现代历史不可或缺而又引人入胜的一本书。    ──美国《纽约书评》    西方文学的童话和寓言中,没有比《动物农场》更中肯地道出当今人类的处境的了。    ── 夏志清(文学评论家)    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奥威尔:一是“圣徒”,指这个人;一是“先知”,因为他写出了《动物农场》和《1984》。    ——止庵(著名学者)    《动物农场》让我们习得了自由精神。    ──欧美15所著名大学7548名优秀大学生

内容概要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1903-1950),英国作家。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生于印度,父亲为殖民地官员。14岁考入伊顿公学,获取奖学金。1921从伊顿公学毕业后考取公职,到缅甸作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刺激了奥威尔的良知。他1927年辞职,后来写下与此段经历有关的《绞刑》(A Hanging, 1931),《缅甸岁月》(Burmese Days, 1934)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 1936)这些纪实性作品。

书籍目录

1984
反极权主义的《1984》 董乐山
第一章 打倒老大哥 13
第二章 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28
第三章 无产者不是人 42
第四章 希望在无产者身上 62
第五章 孤 生 77
第六章 我爱你 96
第七章 黄金乡 106
第八章 独自去偷欢 122
第九章 他们终于来了 138
第十章 仇恨周 156
第十一章 我们是死者 185
第十二章 在友爱部里 191
第十三章 101号房 203
第十四章 改造温斯顿 221
第十五章 权力即上帝 233
第十六章 热爱老大哥 244
动物农场
第一章 老少校的梦 255
第二章 动物七戒 263
第三章 四条腿的是好汉,两条腿的是坏蛋 270
第四章 牛棚战役 276
第五章 美妙的风车 281
第六章 同人类打交道? 289
第七章 铲除雪球的残余势力 296
第八章 真不明白 305
第九章 动物共和国 316
第十章 谁是猪?谁是人? 325

编辑推荐

《1984动物农场(超值珍藏版)(精)》收录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两部代表作《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这两部作品是世界文坛最为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一九八四》与苏联扎米亚京的《我们》、英国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被合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书中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动物农场》是奥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则入木三分的反乌托的政治讽喻寓言。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书中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特别可怕的是:人性已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
一段写于五十年前的绝妙政治寓言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有一天这一切再重现……从未在任何极权国家生活过的英国人奥威尔,何以有如此天才般的预见和洞察?其实就象丁春秋的逍遥派、东方不败的日月神教,作家们不过是透视了人性中最原始而丑陋的东西。


 1984 动物农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人物篇:1.裘莉亚。从一开始“憎恨的“想要拿石头敲破她脑袋”的同在真理部工作的同事,到递出“我爱你”纸条后情人的转变,最后则是互相出卖、背叛、蔑视,而后形同陌路。2.奥勃良。开头篇幅很少,只有一个眼神的交接。而后化身为所谓“兄弟会”成员;最后真实身份揭露。从十二章起和主角有大量对话,全书最了解温斯顿的人物,也是英社思想的最全面反映3.斯派逊。愚蠢的隔壁邻居,庸人及外围党员的最好写照。最后被抓进友爱部的时候还在感谢英社以及举报自己的女儿,“梦话”的情节对“双重思想”进行了补充解释。4.却林顿。伪装身份是杂货店老板,实际是思想警察,知道很多过去的事,也了解古董。伏笔篇:1.P40提到温斯顿仅有一次掌握了一个证据,可以证明有一个历史事实是伪造的。P73说明了是十一年前他无意间拿到的一张报纸的半页。后期又出现在奥勃良手中,作为摧毁温斯顿精神防线的一次攻击2.P53和赛麦聊天时说到“除了无产者”和“无产者不是人”两件事。此后无产者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时不时穿插到故事中,带给温斯顿希望,但最后这个希望也狠狠破灭了。3.P72,温斯顿在栗树咖啡馆碰见琼斯、阿郎逊、鲁瑟福三人,在电幕中听到歌谣“在遮荫的栗树下/我出卖了你,你出卖了我”,三人情有所动。结尾处温斯顿在咖啡馆再听到这首歌,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不觉中热泪盈眶。事物篇:1.温斯顿的梦境。第一个是梦境中的声音“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会”;之后是梦中的“黄金乡”;在杂货店时关于母亲和童年的,“仿佛一生都展现在面前”的盛大梦境;最后实在友爱部内,隐约听到的“我要使你成为完人”。2.歌谣。却林顿给出了前两句,裘莉亚补充了第三句,最后在冒充兄弟会成员时,奥勃良补完了第四句。英社的手段:×年计划,谎报产量;必需品缺少,消费品限量、限产,奢侈品指定供应;禁欲,反性同盟,少年侦察队;双重思想与思想罪,伪造历史,把控出版物,玩弄语言以钳制思想
  •     1984和动物农场获得这么多五星,但是又这么少评论,颇有些奇怪。联系到苏联的历史,1984和动物农场的叙述简直赤裸裸,而前者初版于1948年,后者出版于1945年,更让人觉得对此后社会主义国家里发生的种种事件似有先见之明。这可能是他获赞颇多的原因。但实际上那些事情不过是对苏联30年代大清洗的仿效。做出这样叙述的人,按照常理推断,应该是个极右主义保守派。然而奥威尔确确实实一个左派。或许应该认为,他确实发挥了左派应有的传统,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办法,对左派掌控的国家政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就有权力的分配。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这分权与集权的问题。集权这种事情并不是仅仅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法国的三个帝国时代,实际都是集权政权,但他们确实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正如邓小平所提出的那样,黑猫白猫,颜色并不是决定他们属性的关键因素。分权可以防止没有制衡的权力,而集权在一些时候可以提高效率。在历史上,分权还是集权,一直是令统治阶层或阶级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至今仍未解决。每一个统治者,虽然高高在上,但由于相比较于他所统治的阶层,统治阶层的人数毕竟太少了,因此,我想,在他们心里,一定时刻都保持着对被统治阶层的警惕。尽管多数被统治阶层都属于给点儿阳光就可以没心没肺活得很灿烂的野草。但是想象一下你身处一片广阔的密林之中,即使密林里实际上什么危险也没有,即使你身在密林最高树木的顶端,可以俯视整片森林,但你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必定有你看不到的角落,那些神秘的你所看不到的死角,就构成了你心中的恐惧。这就是极权主义者,为什么一定想要统一思想,一定想要阵阵林涛都呼着万寿无疆。因为他们是孤独的少数派,他们担心在他们掌控不了的地方有危险。但自然界、市场、人们交往的平台……自有其法则,在通常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会按照它本身的法则运转,试问森林中的万物,谁会刻意理会,挂在树梢顶端的猴子呢?但是,每一个爬上树顶的猴子,都会担心坠落入森林深处。集权发展到极权,除了野心和欲望以外,还有身为少数派深深的恐惧。按照常理,国家发展,人民富足,获利最大的是统治阶层本身,因为任何一个处在统治阶层的人,都会有更多地机会获得更多地资源,无论物质还是精神。而维持他们统治地位的良法,自然是让社会自行良性循环,人民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和安全。这样人民将会安定。统治权力也可以获得平稳过渡,统治阶层的享受更多资源的机会也有可能得到继承。但是偏偏仿佛却是统治阶层有更大的欲望,以至于最后的局面难以收拾。正或许,贪婪是七宗致命原罪,而让人类本身,不得不陷入一个个死循环中。
  •     其实不太有感想,以前在图书馆读过,也可能只读过《动物农场》,曾经的我都忘记了。1984的世界在中国有过,不知道还在哪些国家存在过,细想,现在也存在在一个国家,新闻里有报道,战火。1984的世界不是最后,以后、未来也可能存在,虽不知道多久,在哪个地方,当然也可能不会存在,未来说变就变的。谈不上多喜欢这本书,但是很佩服乔治.奥威尔,这是一部政治寓意的书。不管是猪还是鸭或者牛,任何动物都行,有智商、情商就行,就能如鱼得水,猪可以像人,人也可以像猪,取决于谁是主流谁是上位者。终归来说这个世界还是靠实力说话,自身的-----智商情商,依凭的------家族权利。世界从来都是这样,只是小白兔智商不够明白的迟了,然后就迟了,因为太笨连挽救的方法也没有。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只能说乔治·奥威尔是个大预言家。1984简直是在描写现在的曹县呢
  •     算是看过了。
  •     《1984》中的人性扼杀令人毛骨悚然,联系当今社会,多多少少这样的影子……
  •     第一次看政治小说 还是很吸引人的 原以为主人公最后会成功反叛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 这样的结局让人好心酸
  •     先知啊,1948年就已经预见到了政治的丑陋,无论是否是社会主义。看他写的描述,再看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事情,脊背发凉。似乎只要是人,都有欲望,都无法避免,也无法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人生而不平等。果然是打着为无产阶级的旗帜的党国史,腐败集权史。谁也没法改变。
  •     预言家!
  •     如临其境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故事有理有据,可能真的发生。
  •     这书现在还能在中国发行也是幸运之至。
  •     动物农场感觉比1984要好看。
  •     预言家,将人性的丑恶预测的淋漓尽致。虽然学疏才浅的自己并没有理解到奥威尔最深刻的含义,但内心蠢蠢欲动被书中的场景带入并震撼。愿还书的时候书的主人不要打我,在包包里带来带去书白白的封面被摧残的很惨。
  •     只读了动物农场,读后很震撼,一直生活在各种鸡汤中的我第一次感到了来自现实的某种真实的寒意。觉得自己像小说里没有头脑的羊,没有思考没有头脑,只会不停的咩咩叫。这篇小说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从此以后面对问题会有不同于以往的看法。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为了做到这一点要付出的努力,细思恐极。
  •     多一个人看Orwell,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这有时无关乎制度。书腰上的评论很深刻: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     历史一直在重演。
  •     是的,我们犯了思想罪,终究难逃一劫…………
  •     很便宜 不错。 《1984》和电影《V字仇杀队》都很值得我们(呵呵)看。
  •     天朝人必读书目。2016.9.29于办公室
  •     老大哥在看着我,看得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猪。
  •     这是我刚走出校门,在杂志社实习期间我们的编辑借给我看的。现在对《1984》印象不是很深了,不过我还记得当时我读完的时候还发了一个朋友圈。现在来说,《动物农场》部分反倒印象深刻,对于政治,权势,人性的东西讽刺得太明显。
  •     太多的2+2=5。
  •     最恐怖的小说
  •     性价比超高,很好的译本,1984和动物农场同时收录,不错!相比其它版本的1984,值得收藏。
  •     大家要注意看清介绍,1984是董乐山译的,但是动物农场是另外一个人译的~~
  •     集权下的自由
  •     很辛辣生动的比喻。透彻到灵魂深处
  •     《动物农场》是一本讽刺性极强的政治寓言小说,读完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每一种动物都精确对应着历史上或是现实中的一类人,不仅影射苏联,也能联想到“我们”。猪最后终究异化成了人,甚至比人更残暴,发展的过程与最终的结局令人愤慨!它让我习得了一种反抗精神和一种非常深刻的“智慧”!
  •     《动物农场》实在太牛逼了!虽然写于1945年,但文字犀利,且情节实比《1984》更富预见性;况且只是叙事而不做评判,极具意在言外之妙。后者思想虽然更有深度,但笔调过于黑暗,且设想过于虚幻。另外我希望大家能更多的了解作者其人,一部流传后世的经典,绝不是因为贴有“反共”的标签。
  •     目前只看了《动物农场》 短却细思极恐
  •     1984和动物农场都是描写独裁统治,但角度有别,动物农场更直白,1984则是描写了一种独裁统治下十分微妙与“高级”的恐怖,深藏不露,难以捉摸,无疑更显真实。非常好的小说,二合一很实惠。
  •     好看…精辟…
  •     我看的其实不是这个版本。看了《动物农场》那部分,真是太讽刺了。本来那几只猪领导各个动物造反是为了驱逐人类,坚决不做人类的行为。可是还是慢慢出现了阶级划分。人类中的独裁者,阿谀奉承的小人,凶狠残酷的执法队以及被蒙骗的百姓。。。书里有一幕是在博克瑟看到一切情况不如预期时,认为更加拼命的工作才能挽救,每每看到这很觉心酸。
  •     在我们伟大的领袖拿破仑同志的领导下,我六天里下了五个蛋。
  •     看了《1984》,无比震撼的结尾,最后一章是深深地绝望。值得一看再看的小说,第一遍有很多都难以理解。反对极权主义!人性地完全丧失!期待新版电影《1984》。
  •     丘吉尔:当我们不会质疑的时候,骗子就产生了。
  •     虽说知道这书是盗版的,可是也太不负责了吧,纸张质量就不说了,印刷都很有问题,颜色一页深一页浅,而且后面的动物农庄翻译的都和正版不一样····
  •     不好,里面有的文段是错的,看的我一头雾水
  •     因为知道所以才不能躲开。要好好看这个社会,要认真看这个世界。哪里也没比哪里好多少,几乎陷入悲观主义的黑洞。
  •     四条腿的是好汉,两条腿的是坏蛋。
  •     值得再看800遍吧 看的过程中倒吸了500次冷气和发出了300声冷笑 “但如果你像他们保持身体的生命一样保持头脑的生命,把二加二的秘密学说代代相传,你也可以分享他们的未来”
  •     看1984会让人颤抖,深入骨髓的冰冷与恐惧,如果想了解集权统治必须看这本书,翻译有些拗口,但是读下去也不难,动物庄园政治寓言小说,读起来很轻松,暗喻明显,都是经典。
  •     1984有点儿读不进去,动物庄园超级讽刺,感觉放在现在社会里还是看得到那些不知是人是猪的脸
  •     质量很好,厚实,适合收藏,字体舒服
  •     大家评价很高只是我读来无趣
  •     严重怀疑是董乐山的译本——特别是这本集子里的《动物农场》译的很烂,错误百出。如果真是董乐山的译本,他在翻译界也就枉背了这么大的名头。
  •     看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本真的不是历史书吗
  •     对于书的内容就不多说什么了,大家都懂的。这本装帧很好,封面是硬包装,适合收藏。奥威尔两部巨作都在里面了,花一本儿的钱买两本儿,喜大普奔!!!!!!!!!!
  •     自由即奴役,权利即上帝
  •     看一遍觉得没有理解它的内涵,不过感觉指出了问题,可是答案呢?以后要再读几遍!另外董乐山翻译的挺好的!
  •     虽然是幻想中的制度,但居然有真实的基础,所以看得人痛心疾首。乔治·奥威尔好像是看透了有关政治的体制了。
  •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不寒而栗
  •     一位1950年去世的作者,却能准确预言出接下来数十年人类历史上最滑稽的闹剧。不知是该为人类的预见性而惊叹,还是该为人性的可笑而悲哀。最伟大的乔治奥威尔,最伟大的1984
  •     以现在的智商有点看不懂,不过是很值得思考的一本书。
  •     这个版本二合一很值得,翻译也很好,内容发人深省,纸张还可以,推荐
  •     动物农场看完了,1984持续走神37页
  •     阴魂不散。
  •     两本说结合来看的话,《动物农场》是总体概况,《1984》是历史发展高潮时期的详情。 对《1984》最深刻的印象不在它的政治预言,而是压抑又狂热的群众,如果说那个世界里群众的发泄口是战争,那现在的发泄口就是网络。联想到近期某明星被出轨事件而引发的大量网络暴力,对一些极端的狂热分子真是不寒而栗。
  •     开头的读不懂到后来的震撼
  •     过去比现在重要。人类的历史是退化史。豹的精神毁灭,走狗忠诚与绵羊的道德同在。
  •     终于把上次读了一半的书读完了,我其实还是一个对社会平等自由怀抱理想的人,然后现在整个人不好了,因为生而不平等的世界如果真的平等了,那一定是某种不平等造成的,那么还是平等自由吗?权力即上帝,没有品尝权力滋味的时候还是不要认为自己是多么无私的人或动物.......
  •     都是名家翻译的,但是书有脱页。其中中间都没装顶上去
  •     我还没看,挺期待的呀
  •     我只是把《动物农场》看完了,第一次看,写得很好,让人思考。我老是想到朝鲜╮(╯▽╰)╭;不过有一点体验很不好,第一次在亚马逊自营买到盗版(有错别字,例如把入印成人,有三四处逻辑混乱,明显错误。)。
  •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     真不明白猪
  •     动物农场,1984,读罢竟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不由得想到了我们的社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