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容器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45808537
作者:马慧元
页数:300页

内容概要

马慧元,现定居加拿大,为专业软件工程师。早年赴美学习,从事计算机和网络研究。在国内从师学习钢琴数年,出国后转向管风琴学习,同时长期为《爱乐》、《万象》、《书城》、《生活》等报刊杂志撰稿。出版有随笔集《北方人的巴赫》、《管风琴手记》、《管风琴?看听读》、《书生活》、《宁静乐园》,在国内关注音乐的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她的文字纯净空灵、丰赡气长,有着扣人心弦的魔力。

书籍目录

目录
1 序
乐人•乐曲
3 闲话罗森塔尔
16 闲话奥尔夫
29 闲话斯卡拉蒂
44 闲话两位法国古典管风琴家
51 加拿大的古尔德——影片中的古尔德
64 上帝的小提琴手
69 莫扎特剪影
72 闲话《赋格的艺术》之一
80 闲话《赋格的艺术》之二
86 闲话帕萨卡里亚
94 朱晓玫的舒曼
97 《春之祭》二三事
111 巴赫的康塔塔
听与想
117 在音乐会中听到什么
120 音乐比赛进行时
124 业余钢琴家的故事
128 阿姆朗演奏会小记
131 教堂音乐会随记
134 老大师,老音乐
137 小众音乐二三事
141 音乐,听还是想
144 音乐的容器
147 音乐神童和音乐中的快乐
151 钢琴家语录
154 音乐杂谈
161 纪念罗森——一篇读书笔记
168 一场关于贝多芬的争论
182 罗森谈钢琴上的舒曼
190 美国管风琴二三事
容器之外
207 孟德尔和侏儒
221 家的故事
235 从《观看远方》到《奇迹时代》——英国皇家学会侧影
252 英史笔记小辑
270 棋王的故事
284 艺术•物理
299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者第七本随笔集,以乐评、书评为主,题材涉及音乐、文化、历史等。马慧元将性灵和严谨结合得极好,所写又皆来自日常看听读想弹,冷暖自知,每有独特见解,不受时风玷染,令人惊喜。她对作曲家、演奏家和作家们的个人生活感兴趣,追寻着那些作品背后的人间面目;更喜欢追踪历史,对科学兴味盎然,甚至迷恋读谱这样的技术活。作为一个用手艺来思想的人,她追求“正确得优雅”,独自在音乐的乐地中孜孜以求,用力而又平静地生活,本书正是她对这种生活真实的记录。有网友这样说,“因为她我真去听了场管风琴”。读马慧元,会唤醒你内在对音乐的渴望。


 音乐的容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音乐是多棱镜,有时为获得快乐而听,有时为获得知识而听,有时是出于习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许相当多的受众是捉不到作者意图的,尤其那些略有深度的作品。跟舞台上的音乐家“对峙”我算个有点经验的听众,现场音乐会经历了不少,也喜欢把自己对音乐,尤其是对现场音乐的反应,当作一个试验品来研究,看看自身作为一个无穷变量的集合体(音乐知识、口味、心情、路上的经历,甚至身体状况)跟舞台上的音乐家“对峙”的时候,到底会激发出什么化学反应。当然,台上的人不知道台下发生着什么,我有权悄悄藏起自己的秘密,就像作为一个观众,我其实永远猜不透音乐的前世今生一样。有一次听了IvanFischer的音乐会,我写了几句感想:“它让我体会到一种纯生理性的快感,它激发无规则的回忆和幻觉,不可预知、没有理由,也无法复制。我知道这不全是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功劳,只是音乐在某个时间、空间内恰好凑齐了变量,快乐突然就发生了——我并未因此更懂音乐,只是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和生命的可贵。”这几句话和当时听到的音乐没有直接关系,但确实是听音乐经历中的亮点。然而,我也不认为这是听音乐的最终目的。那么,有没有“最终目的”这么个东西?对我来说,音乐是多棱镜,有时为获得快乐而听,有时为获得知识而听,有时是出于习惯,有时只是害怕自己错过会后悔。而从收获来说,有时非常受感染,有时全无感觉,还有时自以为听得明白,其实一追究就发现自己一问三不知。我属于效率不大高的那一类受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许相当多的受众是捉不到作者意图的,尤其那些略有深度的作品。但受众有个妙处,在于和作者不认识。作者总可以认为这些看不见的面孔中有知音存在。有时,作品受到一些观众欢迎,但在评论者中是四面楚歌。你听不见每个观众的意见,所以不能说他们都不懂。而评论家往往有名有姓,他们的见解让人连诠释的空间都没有,结果艺术家只能对评论家捂住耳朵,才有勇气坚持下去。面对陌生人的“想象”我很理解钢琴家古尔德只录音,不肯上舞台的决定。他说:“至少眼前不用等人评价,别人的喜欢和不喜欢都影响不到你。”录音时听众的反应,未必是你期待的,但起码不像音乐会的反响那么扑面而来。瞧,这种作者和受众的距离,这种“面对陌生人的想象”,鼓励了多少艺术家啊。不过且慢,人这种怪物,总是有着许多互相矛盾的需求。记得音乐杂志《Internation Piano》的某一期中,记者采访一个前苏联钢琴家。他少年时期和母亲偷跑到西方,并在英国学习。他自述在前苏联学钢琴,好老师固然很多,可是没什么演出机会。“你在琴房里,跟炼狱似的,一学期顶多考试的时候让人听五分钟。”他说,“而到了英国,一直都有上台的机会。”虽然准备音乐会的艰辛一言难尽,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演出的。演出令演奏者获得动力,并相信自己的演出对世界有那么一点用处——天知道!古典音乐是多么间接的东西,曲曲折折能抵达哪里,对双方都是个谜。但既然它是个永恒的秘密,演出者总可以选择相信。好在,演奏者也常常是某种场合下他人的受众,所以应该不难领会,“误读”往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这样说来,音乐会几乎是一种徒劳的沟通?毕竟这样的沟通还在磕磕绊绊地进行着,演奏家谁不需要音乐会合同。“人”总是在寻求种种气场,这早已深深写进DNA。音乐或许绝望地在世间奔走,“抵达”则是一场将至而未至的狂欢。
  •     被严锋和赵晓生盛赞数年的马慧元到现在为止写书有多少年了?十年?不知道有没有。早年的几本书我都开始在图书馆借阅,那时候,经常搬家,书是绝对不敢买的,近些年,才买了三五本。偷闲随读时候,会被我家相公大人看见,说,怎么又是她的书?再拿过去让他看几眼目录,又说,怎么还是巴赫?没错,马慧元的书,大概差不多一两年一本,篇章题目里必不可少的便是巴赫。而这样的看似平淡简单、其实充满了“对位法”的随笔,正是我比较喜欢阅读的那种。最新的马慧元的随笔名唤《音乐的容器》,里面有些文章在豆瓣已经读过一些简版。说起来,对经常阅读马慧元文章的人来说,她文章里的关注点变化并不多,她个人游刃的古典音乐范畴也不过多以“巴赫”为主的巴洛克时代作偏好,当然其他时代也会兼及,只不过,她自己弹奏管风琴作品也是巴赫的,自然就偏重点很明显。当然,既然她是关注键盘乐器的,键盘家音乐们,比如斯卡拉蒂也是几乎在她最近每一本书里都会出现的,此外,既然马慧元作为一个演奏者,那么她研究最多的演奏家之一古尔德,也同样频繁出现在她的每一本书里,甚至近年来开始“发红”的朱晓玫也在她最近的两本书先后出现了。不了解古典音乐的人一定会觉得重复率太高了,然而,吸引我们这些同好再一次阅读她新书的,也正是这些不断重复的名字和不断重复中产生的新意,因为,对于一个了解古典音乐,特别是对热爱古典主义时代之前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那个时段、那个时代的音乐是很难一两篇文章就结束探寻之路的,那个时代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每一个都可以用鸿篇巨著来代表。如马慧元的随笔这样作品,便是我们这些同好或是比肩而行、或是亦步亦趋的探寻之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年来,每一次阅读都会发现马慧元对他们的理解又有了一些增进,一方面,以上提到的这些人足够作为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一生说不完的话题,常听常新;另一方面,马慧元一直在针对这些人、这方面而不断更新她自己的认识的同时,也让读者不断地发现更多的视角,可以说,就一个独特视角来说,马慧元给同好带来的是个性化和独立思考的,这是身为同好的读者看着很欣喜和满足的。更让我这样的传统型读者愿意阅读马慧元随笔的原因是,她的文字里,看不见那种属于文人的浮浅和夸张,也看不见学院派昂然不可理喻的“方巾气”,更绝对见不到一丝遣词造句不严谨的网络用语,即便偶尔的调侃,她也只会用绝大多数人看得懂的语言,这还是真的是这个虚浮年代并不多见的文字。此外,她的文字不是“性别”文字,不知道她性别的人,根本不可能以所谓“女性视角”之类来套解,而这点,在熟知她的读者眼里是看不见的。一般人会认为,大概与她常年生活在温哥华,接受西方思潮等等有关,其实,在我看来,这些跟她个人的内质有关,一方面是北方人,一方面是IT人,两者都不会带给她特别阴性,同样,因为她自身在文章里显露的思想观点,她也不会偏向阳性或者阴性,她具有中和之美了,或者可以说,也算是热爱古典音乐所带来的冲和之美。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她写的书越多,这些表现也越明显。比如《音乐的容器》就远比《北方人的巴赫》温润得多。由此回溯,无论翻开她哪一本书,她对巴赫、对古尔德等人的热爱都是平白明净而真挚的,表述的文字却丝毫无虚华和煽情,她不会写这些人“伟大”的“伟大”,而会写这些人“如何”伟大。跟着她的随笔,年复一年地对同一类主题或者同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不断刷新或者填空,就如同看见她在使用传统的对位法,看见她所注重的那些人和乐在她心中的不断添光,不断增色,而这些一直在她文章里的元素,则不断丰满、不断厚重,这是一种极其踏实的大厦构建方式,你不断地看见她在添砖加瓦,就像西班牙巴塞罗那那座高迪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一样,设计图她心中已经有了,但要完成这个恢弘的工程,她就像她曾经调侃自己的“IT攻城狮”一样,精心地构筑着,不紧不慢,她的每一本书都在让读者看见这座宏伟的大厦在更加,但每一本书都让读者明白,探究古典音乐这条路,真有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工的浩大宏程。面对这样的音乐和读书的随笔,虽然知道未来遥远、工程浩大,我却不喜欢精装的,就这样简装的最好,随手带着旅行也好,出门约见朋友时等待中的翻阅也好,总之,不怕被人拿走,反正,绝大多数人也看不明白,即为白居易所云:“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然而,对于能看懂的,则甘之如饴,由此更可以偷着与作者为其中每一段“会心之处”而大乐,或“浮一大白”。这样的书,就是真正的随笔。【原文地址】【天涯】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50117&PostID=57035239【网易】 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43111139979/
  •     序 一不小心读到篇讨论老马音乐散文的论文,发在所谓学术期刊上,那真是可怖的阅读体验:通篇学院式的结构与句式,充斥着断章取义的摘句、不明所以的叙述,以及“文明交流”、“女性视角”之类大而无当的词语;文字偏偏还很坏,连华而不实都算不上。这论文简直是老马文章的反动:老马曾经这样写道:“很害怕听到人一个劲说巴赫如何伟大,主要是深恨这种空洞的词汇陷巴赫于无情。”我也真害怕学界中人用这样空洞的词汇来解读老马,这样的解读里,可见不到她文字摇曳生姿之外的精狠确切,也不能透过厚厚的几大本书见证她在“对种种手艺的综合、调配与平衡”之后,生命自身的磨练、调适和成长。是的,读老马好些年,从第一本《北方人的巴赫》,到这本《音乐的容器》,仍然爱读她的每一篇文章,原因大概正在于此:她用功写就每一个字,好比露出水面的冰山,其下的基础都是她自身生命的展开和生长。老马爱用“追读”一词。那是真的。有些人她一写再写,所不同的是她叙写的角度,而尤其动人的是,她的叙写角度之多端,全在于她对资料的掌握和追索,尊重全部事实、注重整体了解、强调长程递嬗的历史观照。她写古尔德,真是写了又写:她几乎阅读过所有古尔德的传记,甚至连《不可思议的惊奇》作者的博士论文《弹琴的古尔德》都找来看了。除了拥有众多的传记之外,古尔德还是古典音乐家中被拍摄最多的人之一,在看过所有相关的影片,甚至“对他的狗的神态都相当熟悉”之后,老马写《影片中的古尔德》,着笔在其身上的加拿大人气质:“温和、朴素、充满同情心,爱动物,爱环境”,一笔一划地描绘着那个能弹出干干净净的《哥德堡变奏曲》的古尔德的一点文雅、一点保守、一点矜持。又有些音乐她一再陈说,在写作中,修改和深化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力。比如她曾经写过朱晓玫的《哥德堡变奏曲》:“朱晓玫的处理让我印象最深:从第9小节后的琶音中,她突然把音量压低,‘水花’小而柔和,轻盈地飞奔。”这回写的则是朱晓玫的舒曼:“在第一首、第七首中(其实全曲俯拾皆是),充满强弱对比的句子,而在强调的地方,朱晓玫让它们更圆润,好像充气‘胀’起来似的,瞬间的浮动和飘逸令人难忘。在比较沉重的地方,比如第九、第十首,也没有暴力之感,一切都在细密的控制之下。仔细随谱子听听,她没有放过一个句子,没有让一个句子笔直地通过。”从“听不进去”到“发现他好得光彩夺目,无可替代”,老马归功于朱晓玫“对音乐抠得仔细”,实际是她自己细抠着去理解每一个音符,分明是她自己的“呕心沥血”呢。更有些人和事,她跟踪穿插着写,那当然是因为对那些故事有着真实的兴趣,印象深刻到不能释怀,于是拉杂枝蔓地遍读相关材料。她写过《学习的艺术》一书的作者Josh Waitzkin,乔希是曾经的美国象棋冠军,以他为原型,拍过电影《寻找鲍比• 费舍尔》。乔希在放弃象棋之后,在身体竞技项目中从头学起,奇迹般地获得了太极、推手和柔术的冠军。跟乔希一样,老马也把“学习的艺术”当作重要的爱好,于是从乔希出发,她开始写被寻找的鲍比。写孤寒幽闭的天才当然很难,她用了纪录片,用了当时人写的回忆录,写到了茨威格的名篇《象棋的故事》,也写到了纳博科夫早期小说《防御》,渐次呈现给我们一个动态延续的故事,直到一句“天才死于天才,命运轮回于棋局”,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抒情了。读着读着,我不能更同意老马自己的判断:“一个人的心灵的疆域即想象力,是一种宿命。一生中,这颗‘心’一边剥落一边生长,一边扩展一边收缩。”她读更多的书、仔细地弹琴,都是为了“准备好一个能够呼应历史也能呼应当下的自己”,当经典的能量和诠释者的苦心一齐吐露的瞬间,她接收到、传递着,远古的经典与当下的生命一并生动鲜活,在锵金戛玉的刹那,超越于狭隘学科与专业的视野,游心以远。请允许我引用牟宗三先生《关于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文中的一段话:我现在之看文化,是生命与生命之照面,此之谓生命之通透:古今生命之贯通而不隔。我生在这个文化生命之流中,只要我当下归于我自己的真实生命上,则我所接触的此生命流中之一草一木,一枝一叶,具体的说,一首诗,一篇文,一部小说,圣贤豪杰的言行,日常生活所遵守的方式,等等,都可以引发我了解古人文化生命之表现的方式。古人以真实生命来表现,我以真实生命来契合,则一切是活的,是亲切的,是不隔的。古人文化生命之精彩,成就,与夫缺陷病痛,都是我自己真实生命之分上事。古人之痛痒永是我自己之痛痒。在这种生命之贯通上,我眼前的真实生命得到其恢宏开扩的境地。老马的聆听和阅读,弹奏与写作,总是不乏漫长的耐心,因此总是等得到生命共历的感动与恢弘。以牟先生的这一番话作为本书的引子,或许是再好不过的了。秦蓁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今年收尾的
  •     音乐慢慢植入身体,呼之欲出,旅程中的红尘春光已经埋葬,而地动山摇的澎拜仍在眼前。
  •     「有时我觉得,前人已经为我们担当了很多,经典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可有时又觉得人生悬隔。哀乐悲慨之间,读懂很难。所以我只能奢望自己很慢很慢地生活,有记录,有幻觉,有奇迹面前的惊叹。」
  •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     一个有理科思维的女生写艺术真有魅力。
  •     音乐在容器之外的容器
  •     今天《音乐的容器》到了,一口气读完。舒服!
  •     也许是管风琴的书里看上去最“专业”的,但我觉得写得最糟。许多文章路数相陈,读起来让人审美疲劳。而且以她的角度这么写,实在是露怯。后面涉及罗森的几篇提供了些资料(读书笔记嘛),拉回点分数。
  •     虽然作者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学院派,但这本书比之前的“神灯”好很多。积累很重要,散文、随笔很能看出一位作者的功底。不知道是不是受封面的影响,与作者之前的书相比(虽然之前的书也没读过几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种开阔的感觉,不仅仅是封面设计,还有文风、选题之类,不再局限于早期音乐、管风琴、巴赫......更引人入胜一些。
  •     一句奥斯汀年代煞风景的体味联系毁完三观。。。
  •     大概因为老马弹管风琴越来越专业,对音乐的解读也越来越技术了。还是蛮好看的,很快就看完了。音乐之外的那几篇也好看,那个叫威廉的天文学家太牛了。
  •     "那些最细致的手艺,背后都是卑微的生活。"
  •     音乐让我体会到一种纯生理性的快感,它激发无规则的回忆和幻觉,不可预知、没有理由,也无法复制。我知道这不全是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功劳,只是音乐在某个时间、空间内恰好凑齐了变量,快乐突然就发生了——我并未因此更懂音乐,只是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和生命的可贵。
  •     #生命文本
  •     在春季刊编辑完成之前的空档,花一个下午把老马的新书读完了, 容器之外和容器之内同样激起人的好奇。就不做书抄了,因为想摘录的段落太多,省下时间去找书中提到的资源。
  •     翻箱倒柜终于把这本书找出来了。立马心急火燎地开读啊!马慧元老师的书读了好多年了,以前不怎么听古典音乐也读得津津有味,因为马慧元很擅长表达音乐作为一种智性探究的过程中的各种曲折、挑战、乐趣和成长,所以她的写作甚至于离开所谈论的音乐也依然能成立。当然,你要是喜欢和懂一些音乐,那其中的营养当然就倍增了。还有,马老师并非缺乏感性,她可以写出最漂亮的感性的乐评,但是智性是可以持续发展的。
  •     古典乐让人沉静。时代却如此浮躁。
  •     谢谢老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