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青春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020107451
作者:[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内容概要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迪亚诺1945年生于巴黎郊外布洛涅—比扬古地区,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母亲是比利时演员。1968年莫迪亚诺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处女作《星形广场》一举成名。1972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8年的《暗店街》获得龚古尔奖。1996年,莫迪亚诺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奖。他还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得法兰西学院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世界奖和奥地利欧洲文学奖这两项终身成就奖。
莫迪亚诺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
自1968年至今,莫迪亚诺已经发表近三十部小说,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

作者简介

一天上午,他们行驶在尼斯和自由城区间的峭壁公路,路易产生一种奇特的轻松而迟钝之感,他很想问问奥迪儿是否有同感。
后来,他还思忖,这种感觉,也许不过是他的青春,这种一直压抑他的感觉,终于脱离他了,犹如一块岩石缓缓滚向大海,击起一片水花便消失了。
这是一种特别的记忆,试图从过去搜集一些片段,一些由匿名者和陌生人留在大地上的痕迹,这记忆也与我出生的1945年有关联。生于1945年,城市已被毁,所有人都消失了,这让我这一代人对记忆和遗忘的主题尤其敏感。
不幸的是,我觉得追忆逝去的时光惟有普鲁斯特的才能和坦诚才能完成。他描述的社会依然稳定,那是十九世纪的社会。普鲁斯特的记忆让过去在最微末的细节里重现,宛如一幅活生生的画。如今,我感觉到记忆远不如它本身那么确定,必须不停地与健忘和遗忘斗争。由于这一层、这一大堆遗忘覆盖了一切,我们仅仅能截取一些过去的碎片、不连贯的痕迹、稍纵即逝且几乎无法理解的人类命运。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词
父母双亡的年轻人路易从军队退役,在迷惘中跟人来到父母曾经生活的巴黎,在火车站的小餐馆中偶遇在酒吧驻唱的姑娘奥迪儿。两个单纯的、几乎走投无路的年轻人从此相依为命。
为了实现出唱片的梦想,奥迪儿在巴黎的污秽中苦苦挣扎。她曾被警察利用去诱捕强奸犯,也不得不忍受唱片界重要人物的侮辱。路易则受雇于一个身份可疑的商人贝雅尔迪,为贝雅尔迪看车库,甚至为他运送大量现金……
两个无依无靠的年轻人怎样才能摆脱他人的摆布,远走高飞?
多年以后,在山中隐居的路易和奥迪儿,不禁想起那段惊心动魄的青春往事。
本书是莫迪亚诺1981年发表的小说,1983年被以色列著名导演、作家莫什•米扎西改编为同名影片。该书德文版译者为德语文学大师彼得•汉德克。


 一度青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有时候,就像两辆行驶在城市纵横交叉的公路上的汽车,莫名其妙地就碰上了,此书的男女主人公即是如此。作者先描述了他们幸福的生活,之后分开讲述两人,直到他们相遇,走到一起。全书都是以男主人公的回忆展开的。他回忆了两人相遇前各自的生活和之后的生活,最后非常戏剧又合人情地步入了生活的正轨,还有了孩子。主人公对爱情生活的回忆很细致,小说的语言也很优美,几乎每句话都能沉入人的心底,激起浪花,随着主人公一道落入失去的岁月。人世最大的忧伤可能就是无法挽回的失去了,不管爱的回忆多深,我们最后都不能把对方留在面前。 小说里,男女主人公是没有分开的,开头在一起,结尾还是在一块儿。或许正是这种故事的圆满,还有他们从前生活的辗转,才让人觉得忧伤。这也是进入到小说情境之中,和人物同悲喜,得到的感觉。而作者采用人物回忆的方式,倒叙追溯,本身也能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这有点斯多葛哲学的味道,有那么种高高在上,人的心灵是完整的,要看清生活的每一点瑕疵。看清一切,惆怅忧伤也随之而来。生活中那些有违道德的记忆,纠缠于丰衣足食的现实,那都是小说人物从前的浪漫。 “一度青春”,可能正是此意。这部小说和《八月的星期天》,都是作者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比起《八月的星期天》直指人心的清晰,这部小说则温存许多,可说是读过的莫迪亚诺小说里最富诗意的一部。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莫迪亚诺是个对青春有执念的人,村上春树也有。所以我喜欢他们吧。
  •     雾气之中渺小到肉眼不可见的水珠相互撞击、破裂、消失不见……它们确实存在过吗?或许,仅仅只是不存在的记忆的一部分。一直以来莫迪亚诺所做的,似乎就是在种种不可确信的虚幻之中,搜寻着闪烁微光的碎片,确认种种疑似的存在。这些迷人的碎片随机分布且本不会发光,偶尔被光照到,才得以显现,而当黑暗来临,一切就隐没,仿佛幻梦里的野餐。
  •     看完想静静,但静静之后也不知道能说出什么评价……搞类型和搞文学的大概真是会水火不融吧……#我真的很费解啊#
  •     青春嗬。
  •     还是莫迪亚诺的一贯的写作手法,故事背景也在二战之后不久,主人公的身世也比较迷离,可是觉得这个版翻译的有点生硬
  •     碎片化的叙事。看得懵懵懂懂,想来记忆本来也就是模糊的。
  •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想方设法费尽心机装成大学生的人
  •     我靠,竟然莫名其妙的逼着自己读完了,不知所云啊,读完两眼茫然,要看了故事梗概才能明白刚才读的是大概在讲什么故事。对这种诺贝尔奖作家的文字完全不感冒。从图书馆借的还有其他两本《夜训》和《夜班撞车》,实在是对这种文字无感,也不打算再看了。
  •     即使像尘埃,毕竟是存在。
  •     没有读夜的草时候的那种惊艳感了 但仍旧喜欢莫迪亚诺敏锐的感受和清淡克制的文风 即便尘埃也是空气中的一种存在 这个描述让我心动 另外还有马路之歌的歌词 可是我连它怎么说的也不记得了
  •     画面感较强,像是在观看一部黑白色调的老电影。采取倒叙的方法,由路易的回忆着笔,一种属于青春的迷茫、压抑;开始看时完全像是被引着走完全不知如何是好,阅毕又豁然明朗。最终留下惆怅,总感觉失去了什么。
  •     “他们接收了这些景物的全部反光。他们不过是这座城市灰黑色彩的虹色气泡。”他们二十岁那年的光景在撞击过穷困流离后,扬起的水花如同梦境消失得荡然无存,回想起来大抵还有感触,却已无悲伤,那些曾共同经历的人和事都以静态形式凝固了。
  •      一翻开这本相册,看见一批又一批的照片,就感到这是涌来依次击碎的一道道波浪。曾经,我们年少无知,懵懂迷茫;曾经,我们也许深陷泥潭,不知所措而一路跌跌撞撞;曾经,也只是曾经,是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再惊心动魄的日子,也已经淹没在时间的海里,在回忆中定格,沉静,甚至消逝……
  •     “小家伙,您还太年轻,无法理解······真的,我一翻这本相册,看见一批又一批照片,就感到这是涌来依次击碎的一道道波浪······”耐人寻味的美好。
  •     诺奖得主还评分如此之高我竟然没看出好在哪儿真是惭愧的要死
  •     画面感很强,很淡的雾一直笼在空气中。但不喜欢,莫迪亚诺的书,只喜欢地平线。
  •     一路读下来,最深的就是画家给路易和奥迪儿看画册的时候的场景。"小家伙,您还太年轻,无法理解······真的,我一翻这本相册,看见一批又一批照片,就感到这是涌来依次击碎的一道道波浪······”
  •     可能是我太年轻,不喜欢这种风格,欣赏不来,完全不知道要表达什么,青春?回忆?我只看到年轻人的无助迷茫,跟着人瞎跑
  •     据说翻译不行?
  •     简单的故事。打动人心的是青春时期的浪漫与迷惘。喜欢淡淡温暖、淡淡忧伤的闲情偶记。
  •     因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特意看了一下,可是感觉故事不够连贯,人物性格也很模糊,对白少,情节描写也力度不够,即便是受人摆布,不得不干惊心动魄的事,也没有做必要的心理描写,匆匆而过,还不如丹·布朗的小说呢。
  •     迷惘细碎的他者的故事,散落于巴黎的青春的故事,也是莫氏的另一个主题。路易和奥迪儿的二十岁,定格为又一道被击碎的波浪。
  •     一种迷茫 一种恐惧 一种迫不得已 一种荒唐的沉溺 青春变成一段历险 回想起来总是松一口气 那样的挣脱我们都曾有过 便于回想 便于安宁。
  •     不管是被生活束缚的路易,还是梦想粉碎的奥迪 都是无比孤独迷茫的年轻人 在青春巨大的忧郁恐慌里 美好的是 他们能够相互陪伴着 一同面对“迎面击碎的一道道波浪” 看过的莫迪亚诺最温暖的一本书
  •     至少要看两遍才能连起来……
  •     这本书是莫迪亚诺小说中难得没有炫技的小说,很有真实感,就是比较接地气吧。内容没什么好说的,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那种轻绵的愁绪的调动比较迷人。
  •     终于知道我的风格从何而来了~
  •     莫迪亚诺擅于用留白的方式处理一些微妙而纤细的情绪、氛围(这本用得尤其多)。由此他邀请读者依托个人经验甚至催生个人经验来一同完成作品。
  •     我们这个正直风华的年纪,没做什么坏事,但也没做什么好事。我们只是众多海浪中的一道,依次被击碎。压抑我们的青春,总会有一天脱离我们,犹如一块岩石缓缓滚向大海,击起一片水花便消失了。    “梦想粉碎了。她不再唱歌了。她想让别人听见她的歌喉,然而没有成功,她不像她读过传记的一位女歌星那样,声音没有从迷雾和喧嚣中脱颖而出。她缺乏勇气。”说的不正是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年轻,永远荒唐而悲伤。    “这里面大谈忧伤、失意爱情和梦想,还大谈似水流年,给你留下的遗憾.
  •     被诺奖得主作者吸引而来。读过李玉民翻译的《基督山伯爵》,译笔晓畅。由意识流的回忆、纷至沓来的形色人物拼接出男女主人公二十未满的那段岁月,如同一波波拍碎在岸上的浪花。有些细节挺有意思,但是连起来缺少整体感。
  •     也许是我太年轻,只是读出了青春的迷茫、无所适从。。也可能是看得太快,忽略了诗意的语言
  •     碎片式的回忆相互撞击又归于和谐。
  •     。。。也不足以保护他,抵御逝去的时间和世态的炎凉了。
  •     帽子、胶鞋和公路之歌
  •     这本书的封面,还有 夜的草 的封面真是太好看了。希望能收齐莫迪亚诺的全集。莫迪亚诺70了,还在写青春,可见青春跟年龄并无多大关系。 “一天上午,他们行驶在尼斯和自由城区间的峭壁公路,路易产生一种奇特的轻松而迟钝之感,他很想问问奥迪儿是否有同感。 后来,他还思忖,这种感觉,也许不过是他的青春,这种一直压抑他的感觉,终于脱离他了,犹如一块岩石缓缓滚向大海,击起一片水花便消失了。” 特别喜欢这段话。迷茫伤感的青春,绝处逢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