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五岁,还不想死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32769682
作者:[法] 克里斯蒂娜·阿尔诺迪
页数:150页

内容概要

克里斯蒂娜•阿尔诺迪: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其成名作、具有自传性质的《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文学经典、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力作。

作者简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
法文版《安妮日记》
入选多国语文教材文学经典
反法西斯战争题材优秀作品
吝啬的看门人夫妇、带着宝宝的单身母亲、被戏称为“医生先生”的医科大学学生、将首饰全都挂在脖子上的银行家遗孀、坚持自己“中立国国籍”的检察官夫妇、在神父面前宣誓永远相爱相守的年轻情侣、不属于任何一支队伍的士兵、将黄色星形标志藏起来的犹太先生……战争将年仅十五岁的“我”与所有这些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在枪林弹雨下,当活着已然成为奢望时,人性对和平与美好生活最真挚的渴望显露无遗。于生与死的边缘看遍世间百态、尝尽人情冷暖的“我”,内心只剩下一个最真实的声音:“我不想死。”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提到布达佩斯,我们都知道它是匈牙利的首都,有渔人堡、匈牙利国会大厦、塞切尼链桥等著名旅游景点,但大概很少人会想起在70年前的法西斯战争中,它与中国的很多城市一样遭受着践踏和凌辱,居民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残喘求生。法籍匈牙利女作家克里斯蒂娜·阿尔诺迪根据自己十五岁时在布达佩斯包围战时期的日记,整理出版了《我十五岁,还不想死》,此书被认为是反法西斯战争题材优秀作品。这本书以一个15岁女孩的视角真实记录了战争中平民的生活状态,在一个逼仄的地窖中,有看门人夫妇、带着宝宝的年轻母亲露易丝、惜财如命的银行家遗孀、坚持有瑞士中立国国籍的检察官夫妇、持假身份证的犹太人等各式人物,彼此憎恨怨怼。直到有一天,一位匈牙利士兵皮斯塔的出现,给这个冰冷阴暗的地窖带来了丝许的光明和希望,他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并因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只有在面对死亡时,人的灵魂才受到了最大的拷问,本书中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与同样以小女孩视角写法西斯战争的《安妮日记》不同的是,《我十五岁,还不想死》更侧重于记述本身,在克里斯蒂娜的笔下,既没有宏大的战争叙事,也没有个人的政治偏向,她只是平实地记录自己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战争中的平民是最大的牺牲品,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钢琴、书籍成了曾经的幻影,连面粉、水都成了奢饰品,唯有饥渴、黑暗相伴,还有对未知生死的极度恐惧感。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没有幸福的童年时光,却经历着周围人一个一个的死亡离开,作品中“我”向神父忏悔的的话语字字入心,“我不想死,神父。我只有十五岁,我害怕极了。我想继续活下去。”今天的人们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尾厅里,每隔12秒钟便会听到水滴落下“叮咚”的声音,侧面墙上贴有遇难者遗像的灯闪亮后熄灭,象征着一个生命的消亡,因为在当年的南京城,短短的6个星期内就有30多万同胞遇难,如果以秒来计算,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逝。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核弹后,当日就有8万多人死亡,而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放射雨使一些人缓慢地走向死亡,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我们并不会因为死亡的是敌国人民而感到兴奋,这样的结局同样令人唏嘘。就像《我十五岁,还不想死》中,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而在战争中,生命却脆弱得不堪一击。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战争已逝,唯记忆永存,依然警醒着世人,这便是《我十五岁,还不想死》这本书再版的意义所在。
  •     这本书是前天读完的,前天下午三点多顶着大太阳拖着行李终于从扬州回家,西安的热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回家以后稍事休息,拿起这本比我早到家十多天的书看了起来。书不厚,短短一百多页,而且字距也挺大,尾页上提醒这本书不过五万六千字而已。短短两个小时不到,把这本字符短小,内容不多的书看完了。然后感觉整个人都清凉了起来,一种莫名的冷占据在我的心里,很快把我因为古城最热的气温而感到燥热的感觉全部颠覆了。平心而论,这本书毕竟是取材自一位十五六岁少女的日记,要想有多么高深是不可能的,然而短短篇章里所描绘的人物,中立的也好,邪恶的也好,自私的也好,正义的也好,都是那样真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同样也没有过多情绪的赘述,一切都恰到好处,让人内心颤栗不已,有种更深的情感在这平淡的话语之下。看到结尾一家人终于逃到邻国奥地利以后,却发现自己兑换的钱币几个月前已作废,再也无法使用,而这些作废的钱币,恰恰是他们一家人打算未来两三个月赖以为生的钱。戛然而止,一句活着是多么美好作为结局,让人内心错愕而怜惜他们的同时,忽然想起,毕竟他们已经逃离了之前那么多的噩梦,活着,已经比什么都让人感到安慰。生活纵然不易,但是活着,就一定能够有解决的办法。这让我更加期待序文里作者自己所说的第二步《生活不易》,但我找遍了网络,也没能看到关于这本书的蛛丝马迹。我开始搜索关于作者本人的相关故事,关于她丈夫的一点消息,关于匈牙利这个国家的种种,除了匈牙利的相关历史,作者相关的竟然只有这本书。我无从得知作者究竟后来和父母是如何应对难关,如何最终旅居法国,又是如何成为作家,凡此种种,都不得而知,只能一点一点咀嚼文中的意思,作出揣测。然而我又始终无法再敢读书第二遍,终于过得两天,我才能静下心写着本书的相关书评。如同前面我所说,作者并没有太多情感的泄漏,她仅仅记载了发生了何事,当时大家是如何反应,外加作者一点点的情绪。整本小说里,我记忆最深的有这些场景,少女千辛万苦拿来的水喂给了可怜的马,皮斯塔的相关事,犹太人劳德瑙伊被苏联人枪射而死的那一幕,以及他们逃离匈牙利的那一路过程。今年读王明珂的书《游牧民族的选择》中,他关于历史本相的概述,让我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感觉。历史分也好,和也罢,不过是争夺资源的一种表象,然而人活在表象里,人性的种种悲劣,人在困境当中的选择,有人生为英雄死亦鬼雄,而有的人担当不起。曾经幼稚如我,大谈战争的好处,但当我稍稍懂一点事之后,了解了战争中人的可怜境地,再也不敢胡言乱语。战争是把人的自尊与基本人权全然抛弃,战争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结局。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追求 ,想过什么生活,一旦战争起来,全然破灭。终然是蝼蚁也还有活着的权利,而战争却是把人的所有权利都夺取,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在这残酷现实中只能发出这样的从心底里声音微弱的呐喊:我想活着,我不想死。谁又不想活呢?连书中年纪最大八十多岁的老头子尚且不想死,何况是花季的少女?没有正义的战争,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德国人也好,苏联人也罢,在战争的过程中,谁又敢说自己是干净的?很想知道作者后来怎么样了,是否平安,是否再遇险境,是否终得平静?我知道,她活下来了,然而战争的创伤与阴影却是很久都无法平复的。我只庆幸,我生活在和平年代,希望作者能够好好地活下去,平安喜乐,无有忧愁,而我的家人朋友们也都健康快乐,平安一生。
  •     经历过战争的人,最知道战争的残酷;做过俘虏的人,最知道自由的宝贵;受过屈辱的人,最珍惜尊严的价值;接近过死亡的人,最知道生存的美好。而这些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克里斯蒂娜•阿尔诺迪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经历过了。十五岁,在和平年代正是读中学的时候。常常有青少年抱怨上学无聊、作业繁重、家长唠叨,然而这一切相当于经历二战的同年龄段孩子来说都是奢侈的享受。《我十五岁,还不想死》,书名简单粗暴地概括了全书的主题,生存这最基本的需求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教育和文化?每天在昏暗的地窖中听着不停歇的炮火声;一片面包都可被视为美味珍馐;为了喝水甚至要冒生命危险;整座城市充满垃圾与腐尸的味道,这些都是今天的读者无法想象的。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生命随时有可能在枪林弹雨中终结的发自灵魂深处的绝望。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什么优雅、奢华、品味,统统毫无意义。一切行动,都只关乎生存。所有努力,仅仅是为了能活下去。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刻,人性似乎不值一提。人性的善恶也在战争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地窖里,本来毫无关系的人不得不挤在这狭窄的密闭空间,无论是互助、关心,还是猜疑、厌恶,都是人性最真实的反映。皮斯塔宛如上帝派来的天使,满足地窖里其他人的一切愿望,最后也因此而失去生命;检察官道貌岸然,不断指责别人,而自己本就虚弱的身体也要被欲望压垮;劳德瑙伊先生经历了从担惊受怕到光明正大的心理历程,却不想现实竟是如此残酷,苏联军队和德国军队对待平民,没有本质的不同。在陌生人之间,人性的光辉与丑恶时隐时现,虽事关生死,却也不乏温暖。而有些朋友间的友谊,在战争考验下瞬间消失。战争对于世界秩序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从小处说,对人际关系的重建也至关重要。当作者一家满怀欣喜地回到乡下的别墅,面对昔日朋友的冷漠与失望,比饥肠辘辘更难受的,是内心的酸楚。但也不能苛责那些朋友,毕竟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人多数是自私的。二战结束后,有些中东欧国家的知识分子生活在被监视的环境中,惶恐不安,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尽可能选择离开。作者的父亲是教授,他们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离开是最好的决定。这时距作者十五岁时经历的那场战争已相隔有些年月,而在逃亡中最绝望的时刻,给她力量的,还是天使般的皮斯塔。也许,这种力量会影响当时那个十五岁女孩的一生。布达佩斯,一座美丽的城市,一个美丽的名字,一条蓝色的多瑙河。当硝烟散尽,废墟重建,生活归于平淡,有多少人还会记得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故事。很幸运读到一个经历过二战的少女对布达佩斯包围战鲜活的记录,在这些质朴简单的文字中,战争不再是宏大叙事,而是与最基本的生存密切相关的一切。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原谅我对背景并不了解。我讨厌封面的橙色圈圈,可是内容很好。
  •     战争与人性。
  •     很短的一本书,但是很多细节都闪着光,值得一读。
  •     很薄 感觉小孩子日记
  •     纳粹、苏联兵、共产主义,到底哪个更可怕?
  •     356 书名最有感染力。我总是很不明白对于侵略者,为什么他们会有怜悯之心,会帮助他们…还有那个七十三岁的老太太是有多美,年纪那么大还不放过,明明有其他更年轻的都没有碰,难以理解…总的来说,战争真可怕!
  •     看过一两部讽刺战争的经典电影,但好像是第一次看反映战争残酷的纪实性文学作品。作者是个心思细腻的女孩子,很多微小的一闪而过的念头在那个本该闪闪发光的年纪是再自然不过的。这些并不稚嫩的语言,虽不多加修饰,但仍深切地让人畏惧战争,畏惧那些残酷的年代。就像她在文中说过的,这样的世道下,冷漠的人才活得长久。也正是如此,结局才会是这样一个囧境,但依旧会让人和她一样感叹:活着,真是件美好的事!
  •     竟然是布达佩斯。觉得苏联人比德国人更乱来啊,战后的政治清算也太恐怖。
  •     主人公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在阴暗的地下室艰难度日,受过皮斯塔的帮助,感受到一丝的温暖都觉得奢侈,路上遍布尸体,散发着臭味,在后续过境的逃亡中,处处埋藏危机。在战争年代,生命显得多么渺小和轻视,活着成为一种奢求,只求不在十五岁年轻的时候死去
  •     文字很打动人,至少打动了我。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之别,在这个小女孩儿的眼里已经变得非常模糊。所有被迫失去生命和家园的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都值得我们给予最大的同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