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彰医文精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030370730
作者:黄太基
页数:18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五)亡阴亡阳辨证鉴别 1.阴虚阳虚 《沈氏尊生书》云:“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真阴即肾水,审是水虚,脉必细微;阳虚者,肾中真阳虚也。真阳即真火也,审是火虚,右尺必弱。”又程钟龄亦云:“假如脉微无力,虚火时炎,口燥舌焦,内热便结,气逆上冲,此真阴不足也;假如脉大无力,四肢倦怠,唇淡口和,肌冷便溏,饮食不化,此真阳不足也。”从上二说,可知阴虚阳虚二证,实为亡阴亡阳的前驱证。只是有阴阳偏盛偏衰的见证,尚未至大汗淋漓,阴阳脱亡之境也。 2.阳厥阴厥 阳厥阴厥又称热厥寒厥。《伤寒论》云:“凡厥者,阴阳气不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灵枢•五乱》:“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乱于臂胫,则为四逆;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又《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灵枢•经脉》云:“面有微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又《素问•厥论》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起于五趾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盛,则从五趾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盛,则足下热也。”宋朱肱《活人书》云:“冷厥者,初的病日,便四肢厥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急,卧而恶寒,或引衣盖体,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冷厥也。热厥者,初中病,必身热头痛。外别阳证。至二三日,至三四日方发厥,兼热厥者,厥至半日即身热,盖热气深,则方能发厥,须在二三日后也。若微厥即发热者,热微故也。其脉虽沉伏,接之而滑,为里有热。其人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踯足,或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证多昏愦者,知其热厥也。” 按:厥之种类,更有疫厥、食厥、风厥、气厥、脏厥、煎厥、薄厥、大厥、蚘厥及尸厥之分。兹不赘述。总之厥多为暴病,为营卫之气不相顺接,并走于上,而见四肢厥冷之证。常有气复则生。也可由真阴真阳不足而起,但尚未至大汗不止的亡阴亡阳阶段的见证。此时若误汗、误吐、误下,即可导致亡阴亡阳之证矣。 3.戴阳 《伤寒论》:“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此中阴虚阳越之证,其与亡阳不同之点,在于外感阳邪郁冒成厥。故汗出而病解耳。亡阴亡阳,则汗愈多而病愈深矣。 4.伤寒阳郁 《伤寒论》:“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气短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其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按本证乃阳邪怫郁于上,不能从汗解,面色虽如戴阳,却非阴虚于下,虽有汗面赤,此时太阳证仍在,并转阳明,若误下之,则阴液伤损于下,虚阳上越,则可成亡阳之证矣。有余太阳证尚在,故虽有微汗,或汗出不彻,亦当微汗之则愈。若是亡阳,则绝不可 汗矣。 5.伤寒阴阳俱虚 《伤寒论》:“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按本证有二,一为太阳证之阳邪怫郁,而见脉微缓面赤,宜发汗,证同前阳郁证。一为阴阳俱虚,而见脉微而恶寒者。故忌汗、吐、下三法,否则成亡阴亡阳之证矣。 6.阴虚汗和阳虚汗 谢利恒注云:“阴虚汗者,阴血虚而自汗也。阴虚者,阳必凑,故肌肤涩而尺脉滑,发热自汗也。阳虚汗者,阳气虚而自汗也。阳虚者,阴必乘,故体倦怠,发厥自汗也。”本条系专指汗而言,在轻证中常见,如劳损病是也。若发展到严重阶段,则成亡阴亡阳之汗矣。与正汗、热汗、邪汗等各有不同。 关于亡阴亡阳的鉴别辨证,仅扼要举6例如上述。本证可以出现在各种严重疾病的最后阶段,亦可以由误治引起。《伤寒论》中,条述甚多,有虽未明言亡阴亡阳,而实有亡阴亡阳之证,或前验证,如四逆回阳诸方是也。他如温病中亦常有之,大出血、霍乱、痢疾中亦可出现。故举一反三可也。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黄德彰传略 第二章学术探索 第一节祖国医学的奥妙 第二节中西医融通之路 第三节分合上升定律 第四节自我心理调节的五三一规律 第五节安神合剂治疗失眠心肝火旺证的研究 第六节清宫定志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体会 第三章临床心得 第一节亡阴亡阳的含义及防治 第二节昏迷 第三节春温 第四节风温 第五节暑温 第六节疰夏 第七节艾滋病 第八节哮喘 第九节肺胀 第十节胃脘痛 第十一节胁痛 第十二节眩晕 第十三节眼干涩 第十四节肝着 第十五节肝瘟 第十六节臌胀 第十七节急性胰腺炎 第十八节胆囊炎 第十九节中风 第二十节痉病 第二十一节颤证 第二十二节癫痫 第二十三节瘫痪 第二十四节面瘫 第二十五节头痛 第二十六节肾风 第二十七节胸痹 第二十八节风心病 第二十九节梅核气 第三十节郁证 第三十一节烦躁 第三十二节多寐 第三十三节失眠 第三十四节百合病 第三十五节消渴(糖尿病) 第三十六节历节病 第三十七节肿瘤 第三十八节劳复、食复与药复 第三十九节本草心悟 第四章医案选析 第一节胶原纤维瘤 第二节右脑肿瘤 第三节黄色脂瘤 第四节胸腺癌术后右纵隔转移 第五节左肺舌叶黏液囊肿伴肺不张 第六节迷走神经分支性软腭瘫 第七节婴儿面部血管瘤(二例) 第八节三叉神经痛 第九节牛皮癣及副牛皮癣(二例) 第十节习惯性便秘 第十一节卵巢囊肿(二例) 第十二节口痉舌强 第十三节左乳腺瘤 第十四节右乳房纤维瘤 第十五节左臀部肌纤维瘤 第十六节左乳腺增生疑恶变 第十七节30年反复便秘 第十八节风湿性关节痛 第十九节肥胖病 第二十节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第二十一节脏躁 第二十二节风湿性心脏病并中药流产 第二十三节多发性扁平疣 第二十四节子宫肌瘤 第二十五节子宫颈癌 第二十六节结肠肉瘤肝转移 第五章医文问答 第一节文理篇 第二节医理篇 第三节临床篇 第六章诗词文选 附孟河丁甘仁遗方歌括疏解

编辑推荐

《黄德彰医文精华》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及中医药教学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黄德彰医文精华》作者黄德彰先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先驱,医理精深,医术高超,经过长达40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他提出了“先中医辨证,西药诊症,中医立法,用药不泥方(尽可能选用经科学化验又合乎辨证的中草药)”和“只要辨病证明,药随症出,法与方自在其中”等独特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卓越见解和主张,用之于临床,每有奇效。《黄德彰医文精华》是中西医结合名家黄德彰先生从医四十余年的主要医著、医案集合,分为医家小传、学术思想、重要论著、医案医话、方药心得等几部分,基本代表黄老临床经验与学术造诣。


 黄德彰医文精华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