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说国学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4
ISBN:9787806634233
作者:季羡林
页数:233页

章节摘录

  《国学,在燕园又悄然兴起》一文(见《人民日报》1993年8月16日第三版),在国内外一部分人中引起了轰动。据我个人看到的国内一些报纸和香港的报纸,据我收到的一些读者来信看,读者们是热诚赞成文章的精神的。  想要具体的例证,那可以说是俯拾即是。前不久,我曾就东方文化和国学作过一次报告。一位青年同志写了一篇“侧记”,叙述这一次报告的情况(王之昉:《高屋建瓴启迪后人》,《人民日报》1993年12月1日第三版)。读者如有兴趣,可以参阅。我因为是当事人,有独特的感触,所以不避啰嗦之嫌,在这里对那天的情况再讲上几句。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晚间,天气已颇有寒意。报告定在晚上7时。我毫无自信,事先劝同学们找一个不太大的教室,能容下100人就行了。我是有私心的,害怕人少,讲者孑然坐在讲台上,面子不好看。然而他们坚持找电教大楼的报告大厅,能容下400人。完全出我意料,不但座无虚席,而且还有不少人站在那里,或坐在台阶上,都在静静地谛听,整个大厅里鸦雀无声。我这个年届耄耋的世故老人,内心里十分激动,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据说,有人5点半就去占了座位。而对这样一群英姿勃发的青年,我心里一阵阵热浪翻滚,笔墨语言都是形容不出来的。  海外不是有一些人纷纷扬扬,说北大学生不念,很难对付吗?上面这现象又怎样解释呢?  人世间有果必有因。上面说的这种情况也必有其原因。我经过思考,想用两句话来回答:顺乎人心,应乎潮流。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很难想象,世界上如果缺少了中华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前几年,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号召一经提出,立即受到了目内外炎黄子孙的热烈拥护。原因何在呢?这个号召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弘扬什么呢?怎样来弘扬呢?这就需要认真地研究。我们的文化五色杂陈,头绪万端。我们要像韩愈说的那样:“沉浸酿郁,含英咀华”,经过这样细细品味、认真分析的工作,把其中的精华寻找出来,然后结合具体情况,从而发扬光大之,期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前进与发展。“国学”就是专门做这件工作的一门学问”旧版《辞源》上说:同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话虽简短朴实,然而却说到了点子上。七八十年以来,这个名词已为大家所接受。除了“脑袋里有一只鸟”的人(借用德国现成的话),大概不会再就这个名词吹毛求疵。如果有人有兴趣有工夫去探讨这个词儿的来源,那是他自己的事,我无权反对。  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现在我们不是都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什么叫“特色”?特色表现在什么地方?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科技对我们国家建设来说,对发展生产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万万不能缺少的。但是,科技却很难表现出什么特色。你就是在原子能、电脑、宇宙飞船等等尖端科技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超过了世界先进目家,同其他国家比较起来,也只能是程度的差别,是水平的差别,谈不到什么特色。我姑且称这些东西为“硬件”。硬件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色可言。  特色最容易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我姑且称之为“软件”,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经营、管理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些东西也是能够交流的,所谓“固有”并不排除交流,这个道理属于常识范围。以上这些学问基本上都保留在我们所说的“国学”中。其中有不少的东西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华智慧的结晶,直至今日,不但对中国人发挥影响,它的光辉也照到了国外去。最近听一位国家教委的领导说,他在新德里时亲耳听到印度总统引用中国《管子》关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话。在巴基斯坦他也听到巴基斯坦总理引用中国古书中的话。足征中华智慧已深入世界人民之心。这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的。所有这一些中国智慧都明白无误地表露了中国的特色。它产生于中国的过去,却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今天,连将来也会受到影响。事实已经证明,连外国入都会承认这一点的。

内容概要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山东临清市人。1930年入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言语,1935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和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现代语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论文多篇。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进行东方学研究。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福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

书籍目录

中国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创造的文化(代前言)第一章 国学漫谈国学漫谈21世纪国学研究瞻望对国学研究的几点看法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文化的内涵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天人合一”新解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国外中国学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精华与糟粕饶宗颐先生的为人与为学第二章 国学细述漫谈伦理道德谈孝老子在欧洲思想家与哲学家关于神韵(节选)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中国古史应当重写建议重写《中国通史》历史研究断想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我最喜爱的书漫谈古书今译中国姓氏文化漫谈中国散文漫谈竹枝词成语和典故论书院从太学到北大《文韬武略宝典——与》序含英咀华古为今用——就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答记者问《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第三章 佛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把宗教考虑进来佛教的传人中国——两种文化的撞击和吸收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唐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例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列子》与佛典——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后记

编辑推荐

  《季羡林说国学》作者季羡林,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和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现代语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论文多篇。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进行东方学研究。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本书为其代表作之一,主要反映了他对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

作者简介

《季羡林说国学》讲述文化交流有两种形式,一个是输出的,一个是进来的。敦煌是进来的代表,很多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文化。都到过敦煌。佛教从国外进来,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敦煌里边有很多内容是佛教的,也有其他文化的,是古代中国吸收外来文化的最后一站。再往下就没了。吐火罗语的《弥勒会见记》剧本,是不是也算国学?当然算。因为吐火罗文最早是在中国新疆发现的。吐火罗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另外,很多人以为国学就是汉族文化。我说中国文化,中国所有的民族都有一份。中国文化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五十六个民族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我们现在的国学研究还很粗糙,很多应该包括的内容还没有挖掘出来。历史不断发展,不断地融入,这是没有时间界限的。儒家、道家是传统文化,佛家也是啊,把佛家排除在外,是不对的。

图书封面


 季羡林说国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题记:本文章的目的:写这篇文章没有别的意思。我才疏学浅,读的书也不多。仅仅发表一些很个人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记录一些想法,以及自己对该书的一些笔记与大家共勉。二、国学漫谈非常喜欢这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我想到易经里面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恐怕正是当代广大浮躁的年轻人所欠缺的。我也不例外,所以更要好好学习之。有些人说季老是老糊涂了,才写了这本莫名其妙的书,而在我看来,季先生是出于莫大的担忧啊。对于如此多的中国人民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担忧,对自己年届耄耋以致于无法无法继续向更多人讲说国学让更多人了解国学的紧迫感。我真是好感动啊。本书涉及内容很广,用季先生的话说就是“漫谈”。想如此一个博学的大师,心中所装如此之多,怕是要把所有的告诉我们,该有多心切。而为何虽然是国学,却讲到如此多佛教,外国的文化,一方面是季先生博学心切,一方面也是有对比方可更知中国文化的独特,对中国文化的精髓有更好的把握。任何事物,光就事论事,也许就会无法拥有长远的远光和宏观的认识了。涉及到国学的定义,季先生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当听到中国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心中还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反正我是感到很沉重的压力和很肃然起敬的自豪感。呵呵,也许很矛盾吧。我们的身上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使命啊。“国学,一国固有之学问也。”“国学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的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记得曾经在豆瓣的哲学小组看到过一篇很激进的文章,把科学说的一无是处,虽然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的部分,我和作者有一样的想法,然而,说我们应该回到过去,科技一无是处,那在我看来恐怕也太偏激了。我认为,发展是必然的,引用季先生的话就是“顺乎人心,应乎潮流。”文化的发展是这样,恐怕一切的发展都是这样。我喜欢季先生说的科学是硬件,文化是软件的说法。算不算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并举。我认为这样我们的名族才能真正的强大。也就是不仅要成为思想上的巨人,也要成为行动上的巨人,两者缺一不可。季先生说,“只有东方文化才可以救人类。”对此我的看法是,其实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了解东方文化,我们都快把什么孔子老庄,什么易经佛教的,早就被我们遗忘到哪里去了。其实中国的文化真的很博大精深,很经得起推敲,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人,是不会对这句话有太大反对的。“清华大学陈寅恪教授曾经说过的,《白虎通》当中的‘三纲六纪’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我们的文化还有一个提法,是我们的特点,就是“格、致、正、诚、修、齐、治、平”。意思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这段话我也非常喜欢,很值得细细推敲。“礼义廉耻,国之思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季先生说,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它在世界人类文明遗产中的特殊性非常之明显。世界上任何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可是内容这么全面、年代这么久远、涉及面这么广泛的道德规范,在全世界看来,中国是唯一的。季先生说,他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的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变现是在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隐而不发、不事雕琢等。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写道,“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解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季先生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这里季先生谈到了佛教,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下,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把文化的重点放在人伦关系上,解决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的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庞朴先生说:加入说希腊人注意人与物的关系,中东地区则注意人与神的关系,而中国是注意人与人的关系,我们的文化的特点是更多的考虑社会问题,非常重视现实的人生。“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评价中国文化,探讨向西方文化学习这样的大问题,正如我在上面已经讲过的那样,必须把眼光放远,必须把全人类的历史发展放在眼中,更必须特别重视人类文化交流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允和客观。我是主张人类文化产生多元论的。人类自从有历史以来,总共形成了四个文化圈:古希腊、罗马一直到近代欧美的文化圈、从古希伯来起一直到伊斯兰国家的闪族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中国文化圈。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前进。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文明的河流不止西方这一条。他在其著作《历史研究》的结尾处,写道:当作者进行他的广泛研究时发现他所搜集到的各种文明大多数显然已经是死亡了的时候,他不得不作出这样的结论:死亡确是每个文明所面对的一种可能性,作者本身的文明也不例外。季先生说,中国文化,在西方人士眼中,并不是只有一种看法,只有一种评价。撇开唐汉盛世不论,只谈十六七世纪以后的情况,也是剖有启发的。在这一段时间,在中国是从明末到清初,在欧洲约略相当于所谓的“启蒙时期”。在这期间,中国一方面开始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也大量西传。中国经籍西传,不但影响了欧洲哲学,而且也影响了欧洲政治。“(中国传奇)并不像人们所猜想的那样奇怪。中国人在思想、行为、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动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总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 -- 歌德《歌德谈话录》这是歌德晚年说的话,他死于1832年。我认为政治和文化真的有很大关系。他死后没多少年,欧洲对中国的调子就逐渐改变了。鸦片战争使中国这只纸老虎的一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西方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整理中。。)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lh's suggestion
  •     “大国学”视野
  •     看不大懂 呵呵
  •     老先生要是还在该多好啊
  •     其实有点学术,有的地方看不是很懂,不过看到了一篇非常好的书评,多少理解了一些,也算是很好的事。
  •     大一有段时间很迷恋国学~~
  •     其实不好看
  •     批判地看一看。老季是被和谐社会捧出来的。其实难付。研究语言的人,看不出有什么大著作。净说一些根自己不着边的外行话,没有一个观点是自己的,不是附骥这个就是附骥那个。真要看老季的学术成果,可看他的专业书籍如何。注过一本《大唐西域记》,回头查查就知道了。其他讲文化的,都是拾人牙惠,味同嚼蜡。还不如何兆武,说点关于自己的实话得了。是个讲话发言读后感就篡本书,蒙谁啊。这种著作等身,如同一堆废铁。 翻过他的《牛棚杂忆》,絮叨的像个老太太,干吗那么委屈,这两年国家把你捧成这个,过去受点委屈算什么。 后记里面写:陈寅恪作为国学大师,主要的贡献就是佛教。冲这一句话,就可以想见著者、编者都是什么水平。
  •     不称读
  •     国学大师
  •     季羡林乱谈佛学,不可再读季羡林写的佛学!
  •     哎,你别说 。这本书还真把我给意外了……
  •     怎么说这本书呢?看过之后,只能说部分赞同吧,季羡林是国学大师没错,但是他的一些观点,我还是不能认同,也许是我看到的还不够多吧!
  •     对国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做了反复而深入浅出的概述。读过后对国学会有一个概览。
  •     非我的兴趣点
  •     这真是一本读来让人不怎么爽的书。碎片化的理论观点,什么序,什么文,拿来就凑了本卖钱的书。那些干活又相对高深,和红色文章之间差距太大。
  •     果真能行古道,伐韩公,却深有韩公遗风,绝哉!
  •     国学,热门的话题
  •     实证也是人文学科必不可少的要求!关于未来属不属于东方的哲学还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啊!
  •     很深入浅出的讲解…… 让人进入国学大门的领路人
  •     有些观点觉得还是有待商榷,但大师毕竟是大师,要虚心学习!学法学的我觉得以前接触到的很多都是西学的东西,所以要饿补下国学!毕竟是中国人,中国的问题需要用中国的思维去考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