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文化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0
ISBN:9787536611481
作者:E·T·霍尔

作者简介

Beyond Culture


 超越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看了一节而已,密集的思想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说实话有几个句子还得仔细斟酌才能懂,不过绝对比麦克卢汉的书好懂多了,这书写的非常口语,很有意思。略记的思想有1、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体现在西方的线性和东方的整体性。具体来说,时间上,尤其美国,是一元时间价值,东方是多元时间价值。不知道找个概念谁先提出来的,也不知道是纯粹的理论推导而来还是经验观察而来,因为对一元和多元时间文化价值之下的人的行为描述的非常准确,比如说东方一些国家的人不喜欢排队,同时跟很多人谈话,做很多件事,等等。。。如果理论能推导出这样的结论,也有点吓人。不过我们要摒弃一个想法,就是非此即彼。看完这本书,有句话要记得,通向真理的路不只一条,没有哪种文化能够独霸一方。其实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很多人都有提到过了,但是到底谁先提出这个划分的呢。。。。反正麦克卢汉说了很多,关于西方的逻辑性传统和东方人的直觉性传统(或者是整体性)。我记得在原始思维中,也提到过这两种不同思维,但那是人类发展不同的阶段。。。为什么东西方会存在于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上呢?存疑2、文化中潜隐的部分对我们的影响最深,也不最不为察觉。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身处这文化之中,我们最易被蒙蔽。只有当接触到另中文化,对自身文化的潜隐部分才能有所察觉。这个很好玩,有么有类似的规律呢?3、文化是人的媒介。这本书出版于1976,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于1956(大概),所以老麦更早些。书中提到语言学家萨佩尔提到过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创造和强加给人类一些超越经验的东西。这类的想法,看来不只老麦一个人有。英雄所见略同了。4、逻辑不是唯一可能的真理途径。我一直想的问题,原来人家老早考虑过了。他提到了佛洛依德,弗洛姆和荣格。值得关注。第二节人的延伸他先说,延伸是什么。延伸是应对环境挑战的一种机制。好,接着告诉我们,延伸出去的都有什么。这里跟麦克卢汉提出的观点很吻合,刀叉是牙齿的延伸,车是腿的延伸。。。就像老麦说,媒体即人的延伸,霍尔说,文化是人的延伸。接着他大谈特谈,延伸的特性。各种人体功能延伸出去以后,就越来越远离其源泉,他们只是一种延伸,他们不是那种功能本身,并且是割裂式的延伸,只能强化一种功能。比如口语是思维的延伸,书面语是口语的延伸,但书面语却不是唯一的语言系统,口语也不是思维。他批评了沃尔夫假说,说他们陷入了“延伸迁移”的陷阱。好吧,我研究过一点点的沃尔夫假说,结论是,所有单向和一元的的因果关系都不可能真的成立,这一切都是如此复杂。无论如何,霍尔说,延伸只是延伸,他不是现实本身。读到这我才明白他费这么大周章讲延伸干什么,接下来他应该要告诉我们,文化作为一种延伸,也不是事实的全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意义在此,大家都是人,相煎何太急呢?抛开我们各自那并非实质的延伸,我们都是一样的人类。延伸迁移:一个费解的名词。我宁愿理解成,多级延伸,以至于越来越远离本体,二、三级延伸渐渐会淹没一级延伸,被当成新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迷失了自我。。。。他在不断的强调人本体的重要性,那延伸出去的一切,只不过是浮云。第三节 一致性与生活在这里,霍尔主要谈论的是文化将原本相同的人变成各种各样,而且让他们以为自己天生就是这样的。生物体上的人类是大致相同的,人们的主要特点都来自文化环境。当你周围的人都享有同样文化模式时,你会更难察觉这一点。他认为生活在双重或者多重文化环境中的人能更好的理解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行为方式。所以,文化成为一种基因?我的问题是,文化选择有没有可能成为一种生物选择呢?霍尔是否决了这种可能,他把一切都归结为文化,归结为习得。我倒是想考察下,文化因素成为基因的可能性。比如说,一个群体中,比较喜欢尝试新事物的人获得更多的成果,这种冒险创新由最初的生理特征转化为传统,又内化为一种生理特性?文化与生理的关系还真是够复杂。我觉得霍尔考察的比较片面。另一个,非常震撼我的一句话:“据鲍尔斯说,人的神经系统的解构决定,只有偏离原定计划时,控制行为和知觉的模式才会进入人的意识。”管束行为的最重要的范式和规则,控制我们生活的范式和规则。在我们的意识层次下发挥作用,通常不可能供我们分析。其道理就在这里。这段话让我想起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可见,获得自觉的困难性,是由人的生物特征决定的。这感觉就像说,控制你行为和知觉的系统,只有在完全控制你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最符合该系统特征的决策,当你意识到这种系统的存在,接下来做出的决策就会偏离这个系统。这个道理该如何表述呢?当你超越了这种系统,你就进入了上一层系统。然后开始探索上一层系统。这让我想起了第十三级阶梯。。。。一环扣一环据此,恍然大悟这个道理。继续人们的神经系统是按照负反馈的原理组织的。第四节 隐蔽的文化这一节很好玩。首先他说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我们通常认为语言是一种媒介,传递思想和意义。霍尔认为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使其无法承担这个任务。他其实是在强调,语言作为一种介质,是不可能替代思维原始的模样进行传输的,意义通过语言在传达的过程中必定会失真。霍尔认为语言释放思维,并引起他人反应,他在强调,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不是最真实的交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呢,语言受限于思维,而语言又限制思维的表达。也许还有别的关系。好玩的地方是关于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对比。例证是霍尔自己在日本的经历,关于空间的意义。这个领域,即空间传达的意义,是霍尔的开创。他在日本住旅馆的经历呢,是不断的被人在不告知的情况下换房间甚至换旅店。这使他大为不解,同时难以避免的用美国文化去解释,自己有受到侮辱的可能。虽然他也努力的探索其中的原因,试探用跨文化的技巧去理解。最后的解释是这样,他住进了旅馆就被当成了这个团体中的自己人,于是就像自己人一般的亲近而不拘礼的方式对待他。关于空间的意义,霍尔解释说,在美国,空间通常带有表达社会地位的意义。被人随意调动位置,是地位低下的表现。比如越是大老板,办公室就越大。这个,中国也这样吧。。。为什么呢,中国可是高交际环境文化。。。日本文化的特性另一点,极端的两面性,对外人采取的极端低环境:克制、礼让、严肃;对自己人的高环境:亲切热情,追求集体感,不拘礼。后者是人际关系中的主要驱力。。。。。。。第十二节 表象与记忆中间五节都没有做笔记。。。面壁这一节也读到了很好玩的东西。首先是与麦克卢汉一样的观点:语言是一套延伸系统。借助语言,你可以想象自己被一个巨大的世界包围着,这个世界与你无关,全由语言构成的抽象概念组成。。。然后,语言VS思维VS智能语言被认为是智能的主要表现形式,不是吗?说话颠三倒四就是神经病啦。。。BUT,真的是这样吗?没有语言,如何思考?其实可以哒,还有图像嘛。。请在心中想象一个三角形吧!想象它颠来倒去的样子。。。语言只是一种方式。那么智能呢?老霍试图证明,人类的智能发轫于低等动物而非高等教育。。。这个有点道理,智能一部分是从生存中总结出的。那么,动物也是有智能的咯?不过,通常说到动物的那些反应,我们都认为是,生存本能。。。那么,动物的智慧性的表现,到底是不是智能呢?他们是有意图的吗?老霍用小猩猩吃香蕉的例子来证明,它们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所以,他说,智能,与语言不是那么有关。语言的另一端就是形象。完整的,立体的,形象。有趣的话题来了,你是如何记忆的呢?书中提到一些好玩的例子,有的人,一看见乐谱就能听见它弹奏时的声音,有的人一看见事物就能感受到它的美味,有的人凭借肌肉的感觉记住回家的路况从而记住路线。。。语言,形象,体感,还有什么可能么?心理感受?。。。这个太悬。我就想到我自己的记忆方式。我人生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到现在还不能准确分清左右。一听到或看到”左“或”右“,第一反应就是左右手,分清了左右手,才能判断两个方向。因此我的反应会比一般人慢一点。在这件事上,我完全将这两个概念与我的左右手对应起来,而不是与现实生活中的两个方向对应起来。但是上或下,前或后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另一个例子就是,我非常喜欢记车牌号码,在一辆车从我面前匆匆驶过时,我总是强迫症一般的让自己重复一遍看到的车牌号。这时通常使用视觉记忆,记住整个车牌号的样子,而不是推敲那几个数字到底是什么。我还可以凭味道记住一些东西。有时候闻到一种气味,若干年前的一些场景就历历在目。完全不需要费任何力气。认知和感知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推己及人这个方式,也不总是适用了。这个,有点像通感。这里讲的多数为视觉与其他感官的互通,那么应该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看见颜色就听到声音啦,闻见气味就能看见颜色啦,听到声音也能感受到其口感等等的。。。好像做过这样的英文阅读咧。。。这个很好玩终于看完了,最后三节第十三节 教育的文化基础与生物基础说实在的这一节挺难懂的。。加上读的时候我昏昏欲睡。1、心理与生理的问题生理的,是物质的,心理的,是文化的。总体来说,以生理为基础,久而久之,就形成心理习惯。是的吧?有些时候看起来是生理性的,其实是心理性。也就是说,并非天生如此,并非所有人都如此。这一节讨论了几个研究人脑的专家的成果,和他们的试验。大体是要说明,人的记忆是以什么方式存储的。这个很难。斯坦福大学的普利布拉姆提出全息图像式的记忆理论,也就是认为记忆在人脑中就像全息图像,人脑切开成为一个个小部分时,每个部分都存在着记忆(可能是完整的记忆,但是那些实验我觉得不能证明这一点)。你可以想象你的大脑像一个镜子,打碎以后每一个玻璃碎片上都有一个完整的你。我们的大脑就像这样。他的试验是,切除猴脑的部分进行观察其记忆情况。实验证明这不改变猴子的记忆。另一个人的试验是,将蝾螈的脑子切除掉部分再移植进蝌蚪的脑子,这时,蝾螈的习性就改变了。所以这些精细复杂的试验到底跟我们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我也不知道。。。但是挺好玩的。所谓的全息思维,也就说强调我们的大脑是以整体的方式来思维的嘛,切掉任何一小块,它还是保持着整体的记忆。就像DNA,这很好说明啊。。。。这是霍尔一向强调的整体思维的方式而不是西方习惯的线性和逻辑思维方式。2、文化的一切方面和层次都是彼此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每点东西都反映在其余的一切东西之中。。。 文化的确是最最复杂的3、教育:现在教育方式不合理。。。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是赖以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是学校抑制这种天性。把学习变的无趣。减低了学习冲动。小规模的学校有利于培养优秀公民,但学校倾向于大规模。这是时代的共同倾向。你知道无领导小组为啥都是8到12人了吧。。。有科学依据的第十四节 作为非理性力量的文化非理性的东西并不屈从于逻辑。。。(逻辑)是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发明,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逻辑”能使人通过遵循低环境范式去审视思想、概念和心理过程。可见,逻辑不是唯一到达正确(不要以逻辑的方式来理解这个正 确)的途径。逻辑只是一种可能,一种低环境下省事解决的方式。逻辑能力相信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愈加进化强大的。所以,教育=科学的方式是错误的。。。科学不是唯一第十五节 作为认同作用的文化这里的文化认同分了 个人认同和群体认同。前者以代沟的存在为例,后者则是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简单来说,无论个人还是群体的文化认同,都要明白一个事实,不能把自己的认同强加于人。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你对与某人的关系感到不适,那首先要考虑是不是自己这边出了问题,用霍尔的话说,不要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延伸,将对方从自己的认同中解放出去。尊重、宽容是任何交流的基础。跨文化交流尤其如此。完。霍尔有点文化决定论。或者,他穷尽了文化这个概念的一切可能。我相信,所有的东西都是连接的,只要你愿意,你很有可能能把一种东西当成出发点来摸索其他的一切,你当然能做到的。这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只是,这也是一种可能而已。就比如说,不要强加自己的认同于人,这个观念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都这样强调,双方的互动到底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进行?适度的彼此适应,是必须的。这本书真的很好。至少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出发点去摸索更多的东西,认识更多的可能。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为啥没有图片。。。 这么经典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