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典型模式研究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09123557
作者:王静慧,吴文良

书籍目录

目  录
▪ 第一章 绪论14-28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4-17
▪ 1.2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17-24
▪ 1.3 本课题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24-28
▪ 第二章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28-52
▪ 2.1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基础28-31
▪ 2.2 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31-40
▪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保障体系40-48
▪ 2.4 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系统特征48-51
▪ 2.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评价51-52
▪ 第三章 北京市平谷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52-89
▪ 3.1 县情分析52-54
▪ 3.2 平谷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和产业结构54-61
▪ 3.3 平谷农业主导产业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61-80
▪ 3.4 平谷大桃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模式与保障措施80-82
▪ 3.5 平谷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评价82-86
▪ 3.6 平谷区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评估86-89
▪ 第四章 北京市怀柔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89-135
▪ 4.1 县情分析89-91
▪ 4.2 怀柔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和产业结构91-100
▪ 4.3 怀柔农业主导产业--板栗产业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100-109
▪ 4.4 怀柔农业主导产业--西洋参产业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109-122
▪ 4.5 怀柔农业主导产业--冷水鱼产业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122-131
▪ 4.6 怀柔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模式与保障措施131-132
▪ 4.7 怀柔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评价132-133
▪ 4.8 怀柔区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评估133-135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135-139
▪ 5.1 结论135-138
▪ 5.2 讨论138-139
▪ 参考文献139-145
▪ 致谢145-146
▪ 作者简历146

作者简介

与国外生态农业相比,我国生态农业与安全食品开发相分离,没有形成产业化、一体化的经营体系,限制了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发挥。因此,我国生态农业要想从整体上升级、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对生态农业相关产业实行一体化经营,从解决当前农业实际问题和生态农业理论体系自我完善的角度出发,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国际接轨。本文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 理论研究结果:(1)提出了生态农产品生产、生态农产品加工和生态农产品销售纵向连接的产业化体系;生态耦合与纵向连接相结合的设计原则;生态农业产业化动力是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安全—绿色—有机”金字塔体系与国际接轨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途径;(2)总结了“主导产业带动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两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3)归纳了标准化、企业化、层次化、品牌经营、科技支撑以及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等保障体系,指出生态农业产业化保障体系是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有机构成和重要支撑。(4)指出生态农业产业化需要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的标准生产,在加工过程中可同时采用ISO14000、HACCP或ISO9000等国际标准进行控制;在销售过程中注重依靠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的“绿色”效益。 案例研究结果:在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平谷和怀柔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如下结果:(1)平谷大桃产业和怀柔板栗、西洋参、冷水鱼都建成了生态农业生产、清洁生产加工和绿色品牌经营纵向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平谷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主导产业带动型,果品加工企业和产销协会等是应运而生,仍未成为产业化的核心;怀柔生态农业产业化则属于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承担着组织生产、加工、销售和树立品牌的作用,是产业化的核心。(3)两个县域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都采取了如下保障措施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企业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层次化、营销品牌化、科技支撑以及组织、政策等保障措施。(4)平谷和怀柔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都处于初级阶段,但怀柔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正往发展阶段过渡。(5)平谷的生态环境协调度处于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之间,怀柔的生态环境协调度属于良好协调,说明平谷、怀柔两县域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6)在综合分析利弊的基础上,针对平谷大桃和怀柔板栗、西洋参、冷水鱼的产业化发展制定了发展战略。


 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典型模式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