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出版社: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日期:2005-12
ISBN:9787560243405
作者:吴景明,韩晓芹编
页数:398页

章节摘录

第一节 生平思想和美学主张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的笔名。1892年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他的童年时代,正是中国处于动荡、变革的时代。这一环境,孕育了诗人早期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童年和中学时代(1892-1913)。郭沫若自幼聪颖好学,从童年起便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了他对诗歌的兴趣。中学时代,除更广泛地涉猎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外,还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文章和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受古典文学熏陶又受新学的影响,初步接受了现代民主思想和外国文学的影响。由于不满腐朽落后的学校教育,他曾三次被学校“斥退”,其叛逆精神得到了初步表现。留日时期和创造社的早期活动(1914.1-1925.5)。1913年末至朝鲜,次年正月到达日本东京,勤奋学习日语和补习自然科学课业。1914年6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张资平同学)。1915年秋升人福岗第六高等学校(与成仿吾同学),1918年升人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在日期间学医,希望救国。文学上受泰戈尔(印度)、惠特曼(美国诗人《草叶集》)的影响较深。其间受到泛神论的影响,泛神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远在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国的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到16至18世纪,在欧洲形成了一个影响较大的学派。古今中外宣扬泛神论的哲学家,尽管对泛神论思想的阐述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主张··神即自然,自然即神”,认为神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不承认在自然界之外还有什么神的存在和主宰。可见,泛神论是作为突破神学束缚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想,是当时宣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理论上并没有突破神的观念,并不是彻底的唯物论,认为万物有灵的观念,实质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这一思想为个性、思想解放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武器。1921年7月,郭沫若发起并组织创造社--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浪漫主义团体。

书籍目录

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及特点(1840-1917)第一编新文学的播种与收获(1917-1927)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 从思想启蒙到文学革命第二节 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和新文化阵营的分化第三节 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的涌现第二章 新诗的尝试与成长第一节 “五四”新诗运动及早期白话诗创作(1921年前)第二节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1921年后)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与前期新月诗派第四节 李金发与初期象征诗派第五节 蒋光慈与早期无产阶级诗歌第三章 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早期历史剧创作第一节 生平思想和美学主张第二节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奠基作--《女神》第三节 从《星空》、《瓶》到《前茅》、《恢复》第四节 早期剧作与小说第四章 小说的创新与进展第一节 冰心、王统照、叶圣陶等人的问题小说创作第二节 王鲁彦、废名等人的乡土小说创作第三节 郁达夫等人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第四节 革命文学的最初实践--以蒋光慈为代表的“普罗小说”第五章 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上)第一节 生平与前期思想第二节 《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第三节 说不尽的阿Q--《阿Q正传》第四节 《野草》和《朝花夕拾》第六章 散文的发生与自觉第一节 鲁迅与《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第二节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第三节 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第四节 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第五节 “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第七章 话剧的引进与建设第一节 “五四”以前的话剧运动(晚清-1917)第二节 “五四”时期的话剧运动(1917-1921)第三节 “五四”以后的话剧运动(1921-1927)第四节 三种戏剧思潮与“五四”前后的话剧创作第二编新文学的兴旺与繁荣(1927-1937)第八章 从革命文学的倡导到左翼文艺主潮的形成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倡导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第二节 尖锐复杂的文艺思想斗争第三节 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第九章 30年代诗歌的多样选择第一节 殷夫及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政治抒情诗创作第二节 臧克家、田间等新诗人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第三节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第十章 30年代小说的长足发展第一节 3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第二节 左翼新人小说第三节 丁玲的早期小说第四节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第五节 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群第六节 “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第十一章 茅盾与现代长篇小说第一节 生平创作与文学成就第二节 《蚀》三部曲与长篇小说《虹》第三节 长篇小说《子夜》第四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第十二章 巴金:永远的诗人和他的“三部曲”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第二节 《灭亡》等前期小说创作第三节 长篇小说《家》对封建大家庭的控诉与批判第十三章 老舍与现代市民小说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第二节 老舍与北京文化第三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第四节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第十四章 沈从文与李劫人第一节 沈从文及其“湘西世界”第二节 李劫人与“大河小说”第十五章 鲁迅(下)第一节 鲁迅后期的思想与活动(1927.10-1936)第二节 鲁迅的杂文第三节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第十六章 30年代的散文创作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及“论语派“小品文第二节 抒情散文的创新和随笔、游记、报告文学第十七章 30年代戏剧文学的茁壮成长第一节 30年代的左翼戏剧运动与创作第二节 田汉、洪深的新剧作第三节 夏衍和李健吾的剧作第十八章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与成熟标志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第二节 命运悲剧--《雷雨》第三节 《日出》、《原野》及其他第四节 中外戏剧艺术的融汇与超越第三编在炮火洗礼中的蜕变与新生(1937-1949)第十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运动第一节 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国统区抗战文艺的演变第二节 解放区文艺思潮第三节 上海孤岛和沦陷区文艺思潮第四节 40年代的文艺论争第二十章 40年代的新诗第一节 抗战时期诗歌的发展趋向第二节 艾青的诗歌第三节 胡风及七月派诗人第四节 西南联大诗人群及以穆旦为代表的九叶诗派第二十一章 40年代的小说第一节 4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第二节 茅盾、巴金、路翎等人与40年代国统区小说创作第三节 张爱玲、钱钟书及各沦陷区作家的创作第四节 赵树理、丁玲及解放区的小说创作第二十二章 40年代报告文学、散文、杂文的发展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勃兴与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第二节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第二十三章 40年代的戏剧第一节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第二节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全真模拟题(一)全真模拟题(二)全真模拟题(三)全真模拟题(四)全真模拟题(五)全真模拟题(六)参考答案

作者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共三编二十三章,包括第一编 新文学的播种与收获、第二编 新文学的兴旺与繁荣、第三编 在炮火洗礼中的蜕变与新生,内容详细,通俗易懂,供广大读者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