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9862131145
作者:莊祖宜
页数:263页

章节摘录

  港澳地區第一本《米其林餐飲指南》於2008年12月正式推出,總共28家餐廳摘星40 顆 (相對東京的227顆),其中四季酒店的龍景軒成為香港第一家三星餐廳,也是世界第一家三星的中式餐廳;同享三星殊榮的還有澳門葡京酒店由法國名廚 Joel Robuchon 監督的 Robuchon a Galera。二星餐廳共八家,包括我實習的「母校」Amber,而一星也囊括許多名人飯堂,如鏞記,利苑,福臨門等18家餐廳。  書一上市,怨聲四起,本地美食家們斥為「鬼佬評中菜,毫無代表性」。《星島日報》批評指南欠港味,表示很失望榜上竟沒有港人引以為傲的「茶餐廳」。香港號稱「美食天堂」,自尊受挫的情緒不難體會,但我想造成這種不滿很大的原因是人們對米其林的標準有太多誤解。首先,米其林的星級鑑定與一般熟悉的一至五星級酒店分等大不相同:一星級的酒店恐怕連最廉價的旅行團都不屑逗留,而一星級的米其林餐廳卻已晉身世界級的美食殿堂,所以並不是所有不錯的餐廳小吃都應至少有一星。米其林公佈的星級差異如下:  三星:值得專程到訪(merits a special journey)。餐飲水準與裝潢和服務的品質都出類拔萃,價格不菲,通常不宜帶小孩。  二星:值得為此繞道而行 (deserves a detour)。一流品質,價格不菲。  一星:如果順路不可不試 (If it’s on your way, you should stop)。餐飲高水準,環境舒適,可高檔可平價。  這樣聽起來恐怕還是很含糊,畢竟每個人對於「一流」,「舒適」,甚至「昂貴」或「平價」的定義都不一樣,而且很多持文化相對論的美食家會說,西方人哪裡懂得欣賞和評鑑中國菜呢?(這次十二位匿名評審員中只有兩位華人)對於這一點我有正反兩面看法。  首先,文化差異的確存在。西方評審員若對中式菜系不熟悉,評鑑菜式時難免欠缺衡量的標準(例如:這個獅子頭比一般的獅子頭好/差很多),對於一種菜色究竟是經典還是創意也較難判斷。另外中菜系裡有許多對軟韌彈牙口感(也就是台灣人所謂Q)的追求,這向來是西方人比較難欣賞的,所以舉凡鳳爪海蜇牛筋軟骨,甚至華人譽為頂級美食的鮑參翅肚,對許多西方饕客來說都很難理解,即便心胸開闊勇於嘗試,也不容易判斷烹飪的品質。還有中菜時常講究連皮帶骨,表示食材完整新鮮,啃咬啐吐之間另增情趣,並不表示草莽低檔,這在西式的高級餐廳裡是絕對看不到的。諸如此類的例證不勝枚舉,如果評審員因其中任何一樣差異產生偏見,都難免影響評鑑結果。  米其林總裁對於這種「文化相對論」的回應是:「好菜就是好菜,有一定的客觀標準。法國菜不是只有法國人懂得欣賞,中國菜也不是只有中國人懂得欣賞。」  此說法當然也有它的道理在,尤其若你採用的「客觀」標準是所謂的「米其林」標準。怎麼說呢?這很弔詭:米其林標準並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絕對標準,但如果四海皆使用此單一標準,最終也能達成某種角度的客觀。  官方公佈的米其林評鑑考量包括:食材品質(quality of products),口味掌控 (mastery of flavor),烹飪技術 (mastery of cooking),個人風格 (personality of the cuisine),價值所在(value for the money),水準恆定度(consistency)。  這些標準聽起來還是很主觀籠統,但依我在餐廳工作的經驗看來,米其林追求的是一種精益求精,極其龜毛的形式完美。就拿我工作過的二星餐廳Amber為例吧,大廚李察(Richard Ekkebus)在獨當一面之前,所有於荷蘭與法國工作過的餐廳都是三星級的,也因此他摘星的野心極大,心目中的標準以及對廚師們的要求都非比尋常。在Amber工作時我們每一片沙拉葉都是檢查過的,稍有缺角凹痕即丟棄;蔬果的切割必須大小長短一致,沒有模稜兩可的空間;醬汁的調配有時從煮湯開始得花上三天的時間。為了從90分提到100分,為了確保每一盤食物都完美無缺,在品質最巔峰的時刻出菜,廚房裡所需動員的人力物力遠遠超乎尋常人的想像。?  幾星期前我第一次去香港國際金融中心(IFC)的利苑吃飯,前菜的拼盤才一上桌我已經刮目相看。原來一般燒臘店裡都有的脆皮燒肉,在這裡竟然每一塊都切成約兩公分的立方體,而且每一塊豬腩的瘦肉與肥肉比例幾乎都一致,吃起來脆軟滑膩非常平衡。其實燒肉就算切得長短不一也一樣好吃,但利苑的做法就是精益求精,為了達成大小肥瘦一致的成品,想必費了極大的工夫,而且廢棄不用的邊角肉一定不少,成本大大提高。光憑這道菜我就不訝異他們得了一顆星,如果每一道菜都這麼無所不用其極的製作,就是三星了。  習慣了這種勞力超密集的標準後,我幾次有機會與一些頗有國際盛名但非星級的大廚合作時,常常驚訝他們的態度竟如此「隨便」(菜切得歪歪扭扭的沒問題嗎?蔬果有點氧化變色也沒關係嗎?),後來才發現他們的標準其實很正常,甚至與大多數的餐廳比起來已經算嚴格了。其實稍微隨性一點並沒有什麼不好,這樣子做菜輕鬆快樂很多,而且做出來的菜可以很有個性很美味,吃起來可能比星級料理更暢快淋漓。但由於隨性,最終難免造成品質的波動,違反米其林對完美精確與水準恆定的要求。  再以之前談到的愛莉絲?華特為例,她在加州柏克萊的 Chez Panisse 餐廳對很多人來說是美食的殿堂與精神標竿,《Gourmet》雜誌多年來總將它評為全國數一數二的餐廳。2006年米其林第一次評鑑舊金山灣區時,只給了 Chez Panisse 一顆星(今年不變),許多人震怒譁然,但愛莉絲本人反而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她本來就是受到法國鄉間那種名不見經傳,但偏偏好吃又有風格的小餐館影響。這樣的餐廳講究的是食物的美味而不是精緻的做工,能得到一星的認同是恰到好處,表示它美味舒適不刁鑽,在同類作風較隨性的餐廳裡已達到傑出的地位。  所以說,摘星星其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有興趣去做的。即便對那些已經摘到米其林星星的餐廳來說,要維持星等都必須花上天大的力氣,得用百米賽跑的精力速度參加馬拉松長跑。2003 年法國的三星大廚伯納?羅梭(Bernard Loiseau)就是在心力交瘁又懼怕少一顆星星的壓力下舉槍自殺。據說他生前為了把 La Cote d’Or 餐廳發展到三星的水準,付出了無比的人力財力,所以即使一套餐要價三百歐元,也只能勉強打平開支。反觀他的同門師兄克洛德?佩洛登 (Claude Perraudin),雖然擁有一身亮麗的頂尖履歷,卻毅然決然放棄他認為「太麻煩」的星級料理,去巴黎開了一間小酒館,傾一身本領做家常菜,至今每日座無虛席。  總而言之,米其林的星星並不是廚界成功唯一的指標,它象徵的是「米其林標準」,這不代表最好吃,最舒服,最賺錢,但一定精準細緻,風格獨具,水準恆定。以這種非常細微確切的標準來看,我認為米其林有它的公信度與客觀性。如果你能認同這種標準而且荷包能力也允許,去米其林評鑑的星級餐廳用餐應是很有價值的美好經驗。但如果你本來就比較喜歡小吃和茶餐廳,對米其林的星星也就不要太在意了吧!?

前言

  想想是怎麼開始學做菜的,還真得感謝人類學。  1998年秋我第一次離家,辭去國中教職到紐約攻讀我一直嚮往卻完全沒有基礎的文化人類學。上了幾天的課下來,我的信心幾乎已完全崩潰──當其他同學爭相批評某某民族誌的理論謬誤,引經據典的指出作者的殖民觀點與霸權論述時,我滿心惶恐,自問:「這本書不是在談蘇丹的牧牛族群嗎?我花那麼多時間細讀牛隻的重要性全白費了!」糟糕的是越緊張肚子越餓,滿腦子從牧牛人聯想到川味牛肉麵,饑餓加上惶恐搞得我全身發抖冒汗,還好教授沒點我發言,否則只有昏倒一條路可走。下了課,我沒力氣也沒勇氣和聰明優秀的同學們寒暄,直奔超級市場買蔥薑蒜麵條醬油牛肉與豆瓣醬,回到宿舍裡一層十二個人共用的小廚房裡大動爐火。其實那時候我根本不會做菜,連牛肉湯得用腱子或肋條這樣的部位,加骨頭小火慢燉都不知道。胡亂煮出一鍋肉老味澀的醬油湯,勉強吃掉,下廚的成果雖然不如人意,忙一頓飯下來,緊繃的神經卻不知不覺的舒緩了。   從此每天下課買菜做菜便成為我留學生活的例行休閒。研究所裡人人都有念不完的書與寫不完的報告,為了紓解壓力,有人跑步,有人練瑜伽,有人喝啤酒,有人上教堂,但對我來說,還真沒有任何一種活動比洗菜切菜,淘米醃肉這樣熟能生巧的機械性動作更能安撫焦慮。宿舍裡的同學們偶爾進廚房泡咖啡熱比薩,見我捧著一盆豆莢摘新鮮豌豆,大呼不可思議。他們怎知我盯著電腦老半天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摘豌豆十分鐘一大碗是多麼有成就感!做菜的樂趣就在於它看得到摸得到,聞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饋。看著蔥蒜辣椒劈劈啪啪的在油鍋裡彈跳釋放香氣,酒水注入沸騰瀰漫於空氣中,那種滿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實的。  一段日子下來我讀書略見頭緒,三不五十也懂得引用後結構或後殖民理論大師來彌補個人想法的疏漏與平庸,但心底最驕傲的成就卻是做菜越來越得心應手。從紐約搬到西雅圖繼續攻讀博士,難得一見的晴天,大有理由蹺課去露天市場買菜,雨天則適合窩在家裡念書燉湯。隔壁讀社會學的食素嬉皮女生在院子裡種了一堆瓜果香草,沒事會送我一包新採的番茄、迷迭香或薰衣草,我也會禮尚往來包素餃或榨豆漿回送給她。農曆新年,我請美國同學來家裡吃年夜飯,感恩節則招呼沒家可歸的台灣同學與其他外國學生一起來烤火雞吃南瓜派,忙得不亦樂乎。  我找盡藉口在家裡大費周章做菜請客,席間身邊的熱血青年們個個暢談滿腔理想與對世界的不滿,批評美國的外交政策、國際金融機構對發展中國家的負面操作、原住民的身分認同、森林的墾伐、性別的壓抑、國族的興衰……我一方面欣喜自己的客廳變成文化小沙龍,一方面自慚熱情不如他人,空讀了一肚子書卻沒有半點行動力。想當初選擇這個冷門的學科也是憑著一股對學術的理想與熱情,走到論文的階段卻是寫了又改,改了又刪,遲遲交不出像樣的篇章。  人生的抉擇2006年8月,我隨新婚不久的老公搬到波士頓,因為Jim很幸運的申請到奬學金,赴哈佛的甘迺迪學院進修一年。我們的計畫是希望在他畢業之前我也能完成論文,所以攜帶的家當除了衣物以外幾乎都是書本筆記,只求早日安頓下來即可專心寫作。  由於沒有申請到宿舍,到波士頓的第一個禮拜我們暫住近郊的旅館,首要工作是察看哈佛校園周遭的環境,希望能在短期內找到理想的公寓。我在租屋網上看到不遠的波特廣場一帶有間兩房兩廳的公寓要出租,是老房子的頂樓,廣告上說採光佳有陽台,租金低的離譜,不知道有什麼蹊蹺?我打電話給仲介公司預約參觀,第二天一早拉著Jim往波特廣場跑。我們在路上互相發誓,絕對不能意氣用事看完第一個房子就簽約,這麼說著說著就走到了麻薩諸塞大道旁一大排漆亮的木框玻璃窗前。  我看木底金字的匾額上寫著「The Cambridge School of Culinary Arts」(劍橋廚藝學校),烹飪學校耶!這種學校我只有聽過,這還是頭一回看見。一排玻璃窗後是好幾間教室,眼前那間教室裡十幾個身穿白衣白帽的學生坐的規規矩矩的拚命抄筆記,一個戴高帽的講師站在一張義大利地圖前高談闊論,可惜聽不見他講些什麼。另一間教室的後方很清楚的可以看到是一間充滿不鏽鋼器具的廚房,一群學生正在裡面忙碌著。我忍不住站在窗口看了好久,那種感覺大概有點像臨死的人看到光吧──身後漆黑的長廊充滿了現實的壓力與苦惱,眼前的世界奇幻美好,似乎有無限的可能。  好不容易扭轉回現實,折進巷子裡走沒幾分鐘就見到了預約參觀的紅色木房子。仲介人帶我們爬到三樓頂層,門一開陽光唰的灑進來,四面都是窗戶,木質地板,挑高的天花板上懸吊著老式的風扇。最不可思議的是廚房,大到可以在裡頭翻滾跑跳,開放式的設計有木質吧台,黑色皂石流理台,後面還有通風良好的儲物間,小陽台對面是一片雜草叢生的廢墟花園。我恨不得立刻搬進來!仲介人告訴我們這間房子之前租金一直抬得很高,也不乏人問津,只是來詢問的房客不是有追打哭鬧的孩子,就是一群精力充沛的大學生想要分租,都不合屋主的理想。這個星期租金剛降下來,已經吸引了好幾對年輕夫妻與研究生,要申請得快。  拿了申請表格離開後,我心裡激動不已,完全沒有興趣去看其他的房子,因為不知不覺中我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去善用那個寬敞明亮的老廚房,而且對巷口那間烹飪學校異常動心。那天傍晚,Jim去學校辦點事,我一個人忍不住又晃到波特廣場。站在劍橋廚藝學校的窗口,這回我看到廚房裡有一個東方面孔的女孩,大概是個日本人,穿梭在一群白人之間,格外顯眼,給我一股莫名的震撼。我心想:「那也可以是我呀!」  我跑去書店裡買了兩本書,一本是已故電視名廚與食譜作者茱莉雅.柴爾德 (Julia Child)的口述傳記 《我在法國的歲月》(My Life in France),另一本是麥克.儒曼(Michael Ruhlman)的《大廚的造就》(The Making of a Chef)。  那晚我睡不著,整夜啃讀茱莉雅。原來這位在美國家喻戶曉的名廚一直到37歲才開始學做菜。在那之前她是美國中情局前身OSS的「祕書」(也有人說是探員),四○年代初派駐斯里蘭卡的時候認識她後來的老公保羅.柴爾德。1948年保羅以國務院文化官員的身分駐派巴黎,茱莉雅隨夫搬往法國,一下船就被法蘭西美食深深震撼,隨即申請進入藍帶廚藝學院(Le Cordon Bleu),從此夜以繼日瘋狂做菜。接下來的十年,她以廚師的堅忍熱情與情報員的巨細靡遺完成了美國出版史上的鉅著──《精研法式烹飪藝術》(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全書逾七百頁,每一則食譜都經過千錘百鍊,解釋詳盡,讓美國戰後一代只會開罐頭的婦女紛紛學起法國菜。茱莉雅搬回美國之後,在波士頓的公共電視台主持烹飪節目,以她一百八十多公分的巨人之姿,一口渾濁咕噥如男扮女裝的口音,一股近乎搞笑的瘋狂與真誠風靡全國。從那時開始一直到92歲,她就住在哈佛校園後面的爾文街三號,常在這附近的市場買菜。可惜我與她緣慳一面,她在兩年前已經去世了,就在我30歲生日那天往生。  看完她的書以後,我忽然覺得自己三十幾歲也不算太老。  接下來幾天在爭取屋頂老房子的同時,我廢寢忘餐啃讀《大廚的造就》。作者麥克.儒曼本是個記者,由於對專業烹飪的訓練過程非常好奇,說服了美國最高廚藝殿堂,美國餐飲學院(The 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簡稱CIA)長讓他入校學習,同時寫書。這本書從他入學的第一天寫起,歷經刀工訓練,醬汁烹調,冷廚,烘焙,與學校附設的餐廳實習……儒曼的文筆生動流暢,寫到大廚們嚴苛的標準令人膽顫,看到學生們的技術由笨拙日臻精湛也讓我動容。我尤其欣賞儒曼對自己學習過程中言行思考轉化的反省──他從一個只是來觀察教學的記者逐漸變成一個注重細節、速度與紀律,而且不怕辛苦也絕不遲到早退的廚師。整本書道盡了廚藝養成的辛苦與專業廚房特有的倫理文化,從第一人稱的田野調查角度寫出,簡直就是不折不扣的人類學民族誌。  我的腦子裡電光石火一聲巨響:廚藝專業是一種特有的文化,廚師是跨國的民族,日新月異的餐飲事業是對當代廚藝文明的衝擊與挑戰。哈利路亞,我找到我的志業了!我要進廚藝學校學做菜,並貢獻此生研究餐飲文化!  那整個禮拜我在精神亢奮與連續失眠導致的體力虛脫中度過,畢竟要放棄已達論文階段的博士研究不是小事,但說實在我對自己的研究題目已經喪失了興趣,看身邊畢了業的同學找助理教授工作四處碰壁也讓我意志頹喪。但最重要的是我從來沒有在別處感受過像烹飪這樣強大的吸引力。  8月9號,我報名參加了劍橋廚藝學校的說明會,得知他們的「專業廚師課程」 為期十個月,下個梯次是9月開學,次年6月畢業,申請在七天內截止。Jim 的哈佛課程剛好也是9月到6月,我們7月就得搬到香港開始他的下一任外交工作,所以事不宜遲,要申請就是現在。我和爸爸媽媽通過電話之後,他們出乎意外的非常體諒與支持,媽媽說:「論文寫不完當然很可惜,但快樂是最重要的。」還問我錢夠不夠用,當下答應贊助我一半的學費 (謝謝媽媽)!  我在幾天內準備好了申請函、成績單、推薦信,8月15號就接到入學通知,幾天後就搬進了紅房子的頂樓。如此攸關人生的重大抉擇兩個禮拜以內搞定,至今無怨無悔。   學廚初體驗Oct. 16, 2006 ,入烹飪學校剛滿一個月。  連續好幾次下了課回到家才發現 ,我一整天在學校廚房裡工作了八個多小時竟然都沒有上廁所, 實在是忙得太忘我了! 廚房裡的步調很緊湊──爐台上的高湯醬汁要長時熬煮與多次過濾、 切菜講究刀工整齊、大碟小碟的香辛調味料得準備萬全、砧板和工作台不時要清潔消毒、一有空檔就得洗鍋碗瓢盆、出菜時間要確切掌控、所有盛熱菜的餐盤都要預熱、盤式要講究……這一切都在十幾坪大的廚房裡與十幾個負責不同菜色的同學共同進行,一不注意,爐台和烤箱的空間就被搶光了。所以在進行每一個步驟的同時都必須為接下來的步驟做好溝通與準備,免得手忙腳亂,功虧一簣。 就是因為如此忙碌與專注, 我往往一整天下來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完全沒有上廁所的需要。  這跟寫博士論文時的我差別多大啊!幾個月前我埋首與論文搏鬥,嘔心瀝血口乾舌燥,幾乎每寫一個句子就必須喝一杯水,每十分鐘跑一次廁所,一天下來進出廁所少說二十來次。此外我頭痛、眼睛痛、背痛、肚子痛,頭頂還生了一小叢白髮,夜晚常做惡夢,盜汗心悸。有一回夢到我腦子長腫瘤,醫生宣佈必須在20分鐘內開刀方有存活希望,但手術風險極大。我夢裡慌張的試著跟家人聯絡不著,最後孤單的進了手術房。心裡唯一的安慰就是──如果死了就不用寫論文了!  跟當時的心力交瘁比起來,在廚房裡勞動體力真可說是充實又幸福。以前我早上總是起不了床,想到論文就有一種見不得天日的無力感。現在天一亮就跳身起床煮咖啡做早餐,恨不得時間多一點,因為有這麼多東西要學!除了上課以外,我自己猛 K 飲食文化史、食品化學、美食評論、大廚傳記…… 簡直比念研究所還要用功。  以前每次跟人家說我是念人類學的,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好深奧哦!」口氣中夾雜著景仰、不解與同情。 現在告訴別人我是個廚師,社交簡直無往不利──不管是哈佛學生,家庭主婦,乾洗店老闆還是水電工人,人人都表示高度興趣與善意。而當他們得知我放棄博士學位追求廚藝,幾乎大家的反應都是:「好極了!」老實說,我剛開始有一點驚訝,後來想想這畢竟是美國,求新求變與追逐夢想比堅忍不拔和光宗耀祖重要。再者近幾年來名廚的身價地位扶搖直上, 會做菜忽然變成一種很炫的技能,我能沾點光也不錯!  廚房裡的田野筆記結構主義人類學宗師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有句名言,說食物不只「好吃」,也「好想」,這觀點光從字面上看來我就再同意不過,因為我的確無時無刻不在想吃的──吃什麼,怎麼吃,跟誰吃……不過大學者想的比較嚴肅,他把飲食看作是自然與文化之間的聯繫樞紐,從冷到熱,從生到熟,烹飪的過程就是把自然的原料轉化為可食可口,具社會與文化意義的餐飲。姑且不談他之後愈加深奧的二元分類與文化結構闡析,我對於這個「烹飪介於自然與文化之間」的媒介角色特別鍾情,對於廚藝專業的內部結構、餐飲趨勢的變遷與社會意義等課題也格外好奇。 說實在的,我常常把自己在廚房裡的工作當作文化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文化人類學聽起來很艱深,但說穿了只是去試著了解一個特定的族群是如何生活的──他們有什麼傳統的價值觀?他們關心什麼、流行什麼,又煩惱什麼?他們如何把自己的身分與其他的族群文化做區分?面對大環境的轉變他們如何應對?這類問題通常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問卷統計與與抽樣訪談或許可以抓到一些大方向,但要真正的了解一個族群文化的生活習慣,價值思考與內在邏輯,人類學者們認為唯一的方法就是親身長期融入研究對象的生活,一邊參與日常活動,一邊留意周遭的人事物,還要不時的反醒自己的言行思考是否因為這些活動而有所改變。在研究調查的過程中,人類學者必須不斷的寫筆記,筆記的目的不是要分析什麼,而是為了紀錄新鮮的,或看似不太合理的事物,因為日久則習慣成自然,很多事情也就和當地人一樣見怪不怪,甚至看不到了。這些筆記往往充滿了有趣的小故事,筆調也比較輕鬆隨便,和研究結束後所須撰寫的學術論文風格天差地遠。以前我在課堂上讀民族誌時最喜歡看的就是這類偶爾穿插在嚴肅分析與文化理論之間的田野筆記。  我2006年9月開版的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也算是一卷網上的田野筆記。現在回頭看一些早期的篇幅,驚訝自己當初揉個酥皮麵團也緊張兮兮,站幾個小時就喊累,才發現兩年下來自己不只廚藝精進,思考也越來越像個廚子,就是人類學家說的,已經 「土著化」了。這些筆記內容林林總總,有些談人物,有些談烹調技巧、食材特性,貫穿其間的主軸是我從一個愛做菜的研究生變成餐廳裡專業廚師的學習過程、所思所感。 在此集結成書與大家分享,希望讀者透過文字也能感受到動刀玩火、烹魚割肉的樂趣,下回上餐廳吃飯時或許能想像一下桌上的菜是怎樣一群人為你準備的。如果看了這些經驗還讓你想進廚房發揮一番,那就再好不過了。  在此特別感謝近三年來支持我的部落格讀者,你們的點閱、回應與鼓勵是我持續書寫的最大動力。感謝我在餐廳工作的所有同仁,我從你們身上學了太多太多。另外也感謝我的編輯群以及每位為本書專文推薦的前輩先進,能獲得你們的青睞我至今仍受寵若驚。還要謝謝Dana Yu、Janine Cheung、王循耀與徐仲,你們的攝影作品讓此書增色不少。最後要感謝爸爸媽媽,你們鼓勵我追尋理想,從不為我的人生設限。還有最親愛的Jim,因為有你在身旁,我什麼都不怕。  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呢?我想,廚藝的天地這麼大,田野調查看來得做一輩子,這回恐怕也畢不了業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這本書不僅僅記錄著廚藝學校和餐飲生活,而是一本孕涵著人類學思想的生活小品。這也是一本勇於逐夢的故事,是現在台灣所缺乏的,一種對夢想的實踐力。」  --義大利慢食大學碩士,台灣與義大利食材研究者/徐仲

内容概要

莊祖宜
師大英語系畢業,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碩士,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候選人。
曾做過歌手,國中老師,大學助教,兼職翻譯。
2006年毅然決然放下博士論文,進入美國麻州劍橋廚藝學校研習烹飪。
畢業後隨夫赴港,在大飯店裡從廚房學徒做起,工作之餘經營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分享烹飪心得和專業廚房內的所見所聞。

书籍目录

推薦序│(依姓氏筆畫序排列)
1. 一個寫手拖稿的告白│徐仲
2. 一名台灣人類學家的香港廚房課│梁文道
3. 聽,台灣料理人說故事│葉怡蘭
4. 學院之外:一場滿溢香味的知識饗宴│張鐵志
5. 大補帖│蔡珠兒
6. 誰在廚房寫手記……│黎俞君自序│從學院到廚房I.廚藝學校
01. 第一堂課
02. 派皮大有學問
03. 乾洗店裡學烹飪
04. 刀工訓練
05. 食雞的文明
06. 烈酒一定要喝完
07. 屠宰課
08. 餅乾的意義
09. 麵包瘋子
10. 三星初體驗
11. 廚房裡的派對
12. 道地義大利
13. 高貴的橢圓形
14. 一碗清湯
15. 廚房裡流行什麼?
16. 名廚的教誨
17. 中菜速成班
18. 鴨子與小老鼠
19. 畢業考
20. 小廚師戴高帽  II.餐廳實習
01. 新手找工作
02. 從基層做起
03. 遇見 Nobu
04. 開工了!
05. 完美的代價
06. 我的五星級零嘴
07. 白松露饗宴
08. 前進馬來西亞
09. 豪氣女大廚
10. 進入熱廚
11. 粗話訓練班
12. 神鬼交鋒
13. 大廚的養成
14. 心血換來的晚餐
15. Beo有機廚房
16. 哈台幫廚師
17. 開餐廳不容易!
18. 員工餐
19. 點心師傅
20. 好景不長III.飲食雜文
01. 憑感覺做菜
02. 細火慢燉
03. 醬料見真章
04. Zest
05. Confit
06. 川味
07. Chili 烹飪大賽
08. 鑄鐵鍋
09. 層次鮮明的越南小吃
10. 海上廚房遊
11. 婆婆的營養主義
12. 愛莉絲的美味革命
13. 廚房裡的貝多芬
14. Fusion何去何從?
15. 米其林標準

编辑推荐

  1.近來揭露廚房秘辛及獨特飲食文化的書籍雖不少,但多數來自翻譯,少見國人書寫之作。這一回,聽聽來自台灣的料理人說說廚房的故事。  2.作者雖由學院轉向廚房,但其於學院中養成的學術訓練和人文滋養,以及本身具備的多國生活經驗,都令她得以擁有更開闊寬廣的眼界與見地,建立起屬於自己、屬於台灣人的客觀角度觀察廚房百態與當今的飲食風潮與文化。  3.放棄即將到手的人類學博士學位轉投學習廚藝,習成並從廚房裡最礎的學徒做起,作者築夢的勇氣是許多人所欽羨的,而這也是現在台灣所缺乏的,一種對夢想的實踐力。

作者简介

聽,台灣料理人說廚房的故事!
本書是作者從學院到廚房、不求學位只求美味的田野調查+心得分享。暢談在美國麻州劍橋廚藝學校習藝、在香港飯店餐廳實習及工作的甘苦見聞,以及對廚房百態、食材應用與當今飲食風潮的觀察心得。
1998年秋,作者第一次離家,辭去國中教職到紐約攻讀文化人類學。學院裡人人都有念不完的書與寫不完的報告,為了舒解壓力,有人跑步,有人練瑜珈,有人喝啤酒,有人上教堂,但對作者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活動比洗菜切菜,淘米醃肉這樣熟能生巧的機械性動作更能安撫焦慮與疏解壓力。每天下課買菜做菜成為她留學生活的例行休閒。
婚後,伴隨丈夫學習的因緣,作者因著廚藝夢想的覺醒進入了劍橋廚藝學校研習專業廚師課程,自此從學院走進廚房,進入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知識領域,追尋另一個夢想。
作者回憶以前每次跟人家說她是念人類學的,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好深奧哦!」口氣中夾雜著景仰、不解與同情。現在告訴人家他是個廚師,社交簡直無往不利--不管是哈佛學生,家庭主婦,乾洗店老闆還是水電工人,人人都表示高度興趣與善意,會做菜忽然變成一種很炫的技能!如果他們得知作者放棄博士學位追求廚藝,幾乎大家的反應都是「好極了!」在美國,作者求新求變與追逐夢想的勇氣似乎比堅忍不拔和光宗耀祖重要。
2006年9月,作者開始於網上經營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也算是作者的一卷網上田野筆記。作者回頭看一些早期的篇幅,驚訝自己當初揉個酥皮麵團也緊張兮兮,站幾個小時就喊累,才發現兩年下來自己不只廚藝精進,思考也越來越像個廚子,就是人類學家說的,已經 「土著化」了。這些筆記內容林林總總,有些談人物,有些談烹調技巧、食材特性,貫穿其間的主軸是作者從一個愛做菜的研究生變成餐廳裡專業廚師的學習過程、所思所感。在此集結成書與大家分享,希望讀者透過文字也能感受到動刀玩火、烹魚割肉的樂趣,下回上餐廳吃飯時或許能想像一下桌上的菜是怎樣一群人為你準備的。如果看了這些經驗能讓讀者們也想進廚房發揮一番,那就再好不過了。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说实话我对里面做菜的内容没太大兴趣 只是对作者本人的经历很是好奇才买了此书 好友好农艺 不知当年若是也坚持自己所喜 报考园林类 不知现在会是何种状况
  •     一本台妹厨娘养成自述书。前言过长,曾一度引起我放弃阅读的想法,索性跳过。二三章节介绍在作者厨师学院与在大饭店实习的经历很有趣,读者不经意也会被笔者对于烹饪的热情所感染,被她积极向上的努力精神所带动,引人入胜。本以为笔者能披荆斩棘最终当上主厨,终成正果,就像好多自传书写的那样。可本书后章却突然收笔,厨师进程也戛然而止。让读者亦能感受到餐饮行业的艰辛,感受到笔者回归味道本质的选择。PS:三个多小时读完,第二天睡醒睁眼已是11点……
  •     在我看來,本書作者對烹飪技藝的評述往往都很到位,許多都是經驗之談值得學習,在廚房的工作以及心態的描述上都很真切,同時故事行文也不乏樂趣,另外我們也不妨把它看成一本逐夢的記錄,而夢想總是最能打動人的。我以為這本書極其適合有志向進入餐飲行業但是還舉棋不定的朋友,同時也適合真正對做飯有興趣而不光只是對吃飯有興趣的朋友。下面節錄一些精彩的原文吧。——————————上了幾天的課下來,我的信心幾乎已完全崩潰——當其他同學爭相批評某某民族誌的理論謬誤,引經據典的指出作者的殖民觀點與霸權論述時,我滿心惶恐,自問:“這本書不是在談蘇丹牧牛族群嗎?我花那麼多時間細讀牛隻的重要性全白費了!”糟糕的是越緊張肚子越餓,滿腦子從牧牛人聯想到川味牛肉麵,飢餓加上惶恐搞得我全身發抖冒汗,還好教授沒點我發言,否則只有昏倒一條路可走。——————————研究所裡人人都有念不完的書與寫不完的報告,爲了紓解壓力,有人跑步,有人練瑜伽,有人喝啤酒,有人上教堂,但對我來說,還真沒有任何一種活動比洗菜切菜,淘米醃肉這樣熟能生巧的機械性動作更能安撫焦慮。宿舍裡的同學們偶爾進廚房泡咖啡熱比薩,見我捧著一盆豆莢摘新鮮豌豆,大呼不可思議。他們怎知我盯著電腦老半天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摘豌豆十分鐘一大碗是多麼有成就感!做菜的樂趣就在於它看得到摸得到,聞得到吃得到,而且付出必有回饋。看著蔥蒜辣椒劈劈啪啪的在油鍋裡彈跳釋放香氣,酒水注入沸騰瀰漫於空氣中,那種滿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實的。——————————我的腦子裡電光火石一聲巨響:廚藝專業是一種特有的文化,廚師是跨國的民族,日新月異的餐飲事業是對當代廚藝文明的衝擊與挑戰。哈里路亞,我找到我的志業了!我要進廚藝學校學做菜,并貢獻此生研究餐飲文化!——————————以前每次跟人家說我是念人類學的,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好深奧哦!”口氣中夾雜著景仰、不解與同情。現在告訴別人我是個廚師,社交簡直無往不利——不管是哈佛學生,家庭主婦,乾洗店老闆還是水電工人,人人都表示高度興趣與善意。而當他們知道我放棄學士學位追求廚藝,幾乎大家的反應都是:“好極了!”——————————進入廚房後,第一件工作是選擇我們每個人之後必須貼身攜帶的專用刀…………蒙堤接下來指導我們正確的磨刀法…………我們效法蒙堤的示範,左手執磨刀剛指向地面,右手持刀,刀刃呈20度角對準磨刀剛迅速滑下——唰的一聲好像電影裏高手拔劍的音效。這樣連續上下刷個三次,刀刃保證鋒利無比。平日保養還需要使用水準的磨刀石。蒙堤說:“塑刀者必塑其石。”(Hewhoshapestheknifeshapesthestone。)簡直就像個禪師!——————————蒙堤強調,刀鋒和砧板必須隨時保持清潔,“砧板要像教堂一樣——永遠窗明几淨”。——————————當天安娜除了煎比目魚以外,也負責甜點鳳梨派。她根據食譜小心翼翼地道出兩湯匙的伏特加為鳳梨調味,卻見大廚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史蒂芬說:“你犯了廚房一大禁忌:採購部如果送一瓶烈酒過來,你怎麼可以只用兩匙就送回去呢?這裡跟軍隊一樣,如果你配給品剩太多,下次他賠給你的分量就會減少。”安娜惶恐的問:“那我該怎麼辦?”史蒂芬回答:“我看這個派裏面就加個22湯匙的伏特加,剩下的我們喝掉。”當天的鳳梨派大受歡迎,每個人都一臉幸福微醺,捨不得跟史蒂芬說再見。——————————“歡迎來到廚師的世界!”藍色恐龍頭一面幫我包紮一面幸災樂禍的奸笑,大夥兒紛紛出示他們多年來累積的刀傷與燙傷疤痕。“小事一樁啦!不過你要有心理準備,這以後會常常發生喔!”我手指雖痛,一種光榮的感覺卻油然而生。美國知名主廚安東尼.波登在他的書《廚房機密檔案》裏提到,光滑無痕的玉手在廚房裏是沒有地位的。我的手本來就因寫字和彈吉他搞得厚繭斑斑,現在少塊肉多個疤,算是跟天下的廚師“歃血為盟”了!——————————我可以想想山口當年在紐約唸書以及在法式餐廳工作時,偶爾一定會感到寂寞,因為每天精研別人的廚藝傳統,是很難打心底感動得。看著眉飛色舞的山口大廚談起他“自己的菜”,我忽然覺得很有希望,有一天我也要做我的新/心中菜。——————————上完第二堂的日本料理後,她親自到我面前道歉,解釋說學校目前欠缺合格的亞洲菜師資,她時硬著頭皮上陣,如果冒犯了我的文化請多包涵。我回答說看得出來她很盡力,謝謝她的用心,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儘管說,也順便解釋我不是日本人,是台灣人。“啊,那下一堂課的泰國菜要請你多多指教啰!”——————————但就算撇開環境與倫理不談,越來越多的大廚們開始堅持使用當地的有機作物,因為他們發現新鮮的食材做出來的菜比較好吃 - 即使葉子有缺角,但青翠鮮嫩,不馬上冷藏也不會爛掉;番茄蘿蔔可能奇形怪狀,但吃起來有番茄的香和蘿蔔的甜,不像溫室培養或大量耕作的品種,重看不重吃;雞隻可能沒有進口飼料雞的胸脯肥厚,但肌肉緊實,沒有抗生素與荷爾蒙,烹調起來格外噴香。這一派回歸田園的大廚們相信,只要堅持吃的好,我們的環境紫檀會更美好。在嘰嘰呱呱的廚房裡快樂的做菜,然後想想自己能為世界盡一份心,那種感覺是很振奮的。——————————上桌後我舉筷一試,臉立刻揪成一團連掩飾都來不及,實在是鹹酸到差點流眼淚。Jim自己吃一口表情也一樣。“我是照食譜做的!怎麼會這樣?!”唉,就是因為照食譜做才會這樣。食譜是用來參考的,照單全收八成會走味。睡知道作者用的青木瓜是不是你的兩倍大,魚露是不是你的八成鹹?…………專業廚房裡有兩大教條式所有有心下廚的人都應該秉記在心的。第一:mide-en-place 要做好,意思就是準備工作要完全,所有需要的工具材料都擺在眼前,井井有條,緊要關頭才不會亂了陣腳。第二:調味的過程必須一嚐再嚐,用自己的味蕾把關比什麽都可靠。在Amber的廚房裡,大廚總是耳提面命“Taste everything!”他說“我做廚師快三十年了,還從來不敢送出一道自己沒嚐過的菜。”——————————剛學做菜的時候看到“兩大匙”“三小匙”都量的很仔細,看到“少許”和“酌量”就很頭痛。其實哪裡需要這麼拘束?你喜歡鹹一點就鹹一點,喜歡淡一點就淡一點嘛!火候的控制也一樣。——————————憑感覺做菜有時不免出錯,但越做越有感覺。緊盯著食譜做菜可能很有安全感,但一輩子都得看食譜做菜。——————————Dunlop很精闢的點出了川菜在中國四大菜系中的獨特之處:它不像北方的京魯菜,東南的江浙菜,與南方的廣東菜講究名貴或僅只當地才有的食材。不管是什麽蔬果魚肉,只要調味得當都可以說道地的“魚香”,“家常”,“麻辣”川菜,包容性與靈活度特強。——————————在冷廚臺前我看到一位師傅正在做蔬果雕刻,一顆西瓜專研幻化為天鵝與蓮花,手藝驚人。交談之下我得知一個有趣的資訊,原來現金世界上每一家遊輪公司的每一艘船上雇用的蔬果與冰雕師傅都來自菲律賓的Laguna省。該省本以木雕工藝聞名,無心插柳造就了一批廚房裡的雕刻家,壟斷全球四海冰雕業。——————————原來甩鍋子的目的不只是耍帥,而是爲了用最少的動作達到最大的效益,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中尋得肢體和鍋子的完美平衡。——————————專業廚師與一般在家做菜的“home cook”最大差別在哪兒?是刀工,火候,擺盤,還是成本控制?關於這個問題,看法當然見仁見智,但有趣的是許多專業師傅都對我說:“一般人做菜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懂得調味,而且沒有邊做邊品嚐的習慣。”——————————近年來常聽大家把“原味”一詞掛在嘴邊,越來越崇尚清簡平淡,似乎公認那是烹調至真至善的境界。我承認淡有淡的迷人,只要食材佳美也不需大作周章,不過原味的呈現最終還是要靠調味的,如果一昧堅持寡鹽少油,食材無法彰顯特質,那在我看來可是暴殄天物,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啊!烹飪本事文化的產物,是人類對自然的巧手再現,所以身為一名廚師,我隨時以追求那微妙平衡的調味精神自勉,也與大家共勉之。——————————還有許多精彩的地方,就不一一羅列了,總之很推薦這本書,真的不妨看一看~最後當年高考本來很想去烹專的,也就是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全國唯一一所可以招收留學生的專科學校,沒錯就是本書提到的《花椒與魚翅》作者扶霞·鄧洛普曾經進修過三個月的學校以及那艘遊輪上的圓圓臉中國師傅畢業的學校。但是我媽不讓我去~雖然說體會過餐廳打工的辛苦現在我已經釋然但是其實還是有深深的遺憾的~壯哉我大烹專啊!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看过作者本人的做菜视频后,毫不犹豫给了五星,那股子随意和幽默,是浑然天成的呀。
  •     厨房里的社会学^^
  •     感动❤️
  •     Zest. Confit
  •     喜欢前边学厨的部分
  •     尤其喜欢前两章,放弃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转而研习厨艺,记录着每一堂课上的点滴,作者的行动力真的让我钦佩呀!属于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去干别的事系列!
  •     充斥的料理术语比较难理解,但作者的个人感悟相当亲切
  •     不胜向往之
  •     从大理回昆明的前半段 蜿蜒山路下是平坦村庄 彩虹跨越海和山 我看菜谱你看小说 最好不过如此
  •     会做饭的妹子简直是!!!!厨房可真棒,如其在上如其在下!
  •     看得出幸福的味道,作者是个散发正能量的人类学家。即使不能不顾一切的放弃现有,但希望每个人都能勇敢努力的活出真我
  •     重又拾起kindle之后,读书速度疯快,在上级行守流程什么的最搭了
  •     Honest, warm and witty --- Delish.
  •     看完此书,人生又添一个目标:厨子!
  •     这本书很好看,轻松幽默,里头还有好多小食谱,貌似很实用。做家务进厨房埋首机械运动确实是缓解焦虑的好办法~~~
  •     终于在去杭州的动车上看完了!偶然看到祖宜的微博,真的是很会生活的人,家里的两个小朋友也是可爱到不行。但大概因为我不会做菜,书读起来稍显平淡。
  •     在学术上不知道走多远不知道,却也不能误了当当日子
  •     从此看到那些烧的很糟糕的菜就觉得厨师没有好好对待它们
  •     没有想象中好看 还是算有趣
  •     昨天返程火车上畅快的读完了,很过瘾很幸福~
  •     食物不是长出来的。用心体会,认真面对。
  •     满满的全是不懂的高级食材和菜名,而且都是英语或者法语的形式出现的,跟“人类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     失望。太博客日志的风格了,太散,而且没有人类学家的影子了。最喜欢关于大厨的几篇。。之所以把这个归入了1000本之内,是因为厨师这个领域有太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
  •     毕业后有过自己的做饭的体验重读感受好不一样!ps.留意到中环Arbutnot Rd. #16 好像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要去磨刀霍霍看杀鸡了
  •     说不定哪天也去报个料理班....
  •     放下人类学跑去厨房里历险,从零出发不亦快哉的小白斗战经验颇为可爱。
  •     每天从健身房回家都会绕道去一下超市,不会买任何成品和零食,只是拎着一堆新鲜的瓜果蔬菜肉类牛奶回家。就像作者说的,忙一顿饭下来,紧绷的神经都舒展了。喜欢里面的几个菜谱,也抄了几条小秘方,迫不及待的想试一下。
  •     莊女士放弃博士学位转攻大厨的魄力(和家底)让我着实羡慕,本科那会儿,麟哥常在自习室跟我念叨,他的职业梦想就是做个大厨可惜啊家里反对,工作了两年,他倒是圆了出国留学的梦打些零工帮澳洲人民清理泛滥的龙虾海胆,祝他好运!按说“安撫焦慮、疏解壓力”本是莊女士投身厨房的初心,可在大馆子干活惹得一身疲乏倦怠也的确是与之相悖的必然选择,或许路真的越走越偏,无可避免,做决定还是要对自己的理性规划和一时兴起的激情保持警惕。即便有这样那样的烦恼矛盾,书中的语言仍然活泼亮丽,莊女士必是对生活怀着真切的热爱的,有的事也只有这种人能做。也因此,在我看这本书对于博客写作的助益要远胜于它教你如何下厨房,精致的西餐、苦逼的参观实习…权当猎奇。标题的“人类学家”是否只是噱头?或许如何幸福地生活本就是人类学的终极命题
  •     让人食指大动的睡前读物
  •     终于看完,Kindle下的台版,看后好想买实体书,又闻简版错误繁多,忧愁。最喜欢味觉平衡的部分,调味与火候的介绍无比受用。美食在民间。
  •     消闲用
  •     虽然爱繁体,但读起来没那么轻松。居然读了这么多天才读完~~
  •     大廚說這就叫做「平衡」,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我後來意識到,舉凡口味深沈含泥土大地特質的食材如蘑菇馬鈴薯紅蘿蔔,或是脂肪含量高容易膩口的食材如鵝肝蟹黃在調味時都適合加一點若有似無的酸味
  •     谁说知识只能在书房里获得?厨房里也可以的呢
  •     写得挺有意思的!真羡慕庄祖宜的勇气啊
  •     想看那么久,终于读到了,跟想象的没有偏差,喜欢庄祖宜。
  •     轻松,作者好可爱
  •     2017年的第一本书其实是去年的尾巴。虽然是09年前的blog合集,但依然和现在的她和我向往的生活都很consistent。由衷的喜欢她,超棒的枕边读物,感觉是从台湾带回来最爱的一本。
  •     一個退學phd玩票學廚的感受,用地鐵上的時間看完所以也沒多大損失
  •     挺好玩的。这种生活足以让人羡慕,但是除了觉得有意思之外,确实没有留下什么。
  •     一本台妹厨娘养成自述书。前言过长,曾一度引起我放弃阅读的想法,索性跳过。二三章节介绍在作者厨师学院与在大饭店实习的经历很有趣,读者不经意也会被笔者对于烹饪的热情所感染,被她积极向上的努力精神所带动,引人入胜。本以为笔者能披荆斩棘最终当上主厨,终成正果,就像好多自传书写的那样。可本书后章却突然收笔,厨师进程也戛然而止。让读者亦能感受到餐饮行业的艰辛,感受到笔者回归味道本质的选择。PS:三个多小时读完,第二天睡醒睁眼已是11点……
  •     的确是好看的一本书,半夜两眼放光看着一道道菜里的故事。在做法里领略着中西厨艺的巨大差异,也深受启发。。。but,说好的人类学呢?这本书没有走出香港、台湾小品文的格局,虽说最美的是那些鲜活,流动的生活,可是要像刘瑜那样,一颗子弹一颗子弹的打在厚厚的软绵绵的生活里,才对的起“人类学家”的噱头吧!
  •     喜欢作者的笔触,喜欢Crossover。。。
  •     慢炖的好处是当所有材料下了锅,注入了汤水,锅盖扣上就可以摆着不管了。接下来的两三个小时随你看书、打盹、洗衣服,阵阵香气闻得受不了的时候可以跑回厨房偷喝一口汤汁,顺便检查一下火候,拿叉子戳戳肉,看看炖烂了没有。
  •     没有看到人类学家。虽然厨房里的事情真是写得蛮有趣的。
  •     剛看完廚房裡的人類學家,是我近期以來特別喜歡的一本書.
  •     我已成为祖宜的粉!!
  •     喜欢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把她与厨房密不可分的故事一点点娓娓道来。作者是一个好厨师,更是一个好的讲故事者。每一个小故事都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有冲动在自己的厨房里去实践一下里面的菜谱。向爱吃也爱烹饪的朋友推荐一下:一本适合闲来拾趣的书!
  •     原来美味的背后有着这么多的故事,啧啧~精心的烹饪和创意的想法真令人侧目,当厨师的艰难也令人咋舌,天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一分价钱一分货嘛,所以说应该好好赚钱去尝尝什么是好吃的~
  •     敬佩这种勇气!真的喜欢,就去做吧
  •     看来只有熟悉下蛋的鸡才能吃到好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