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自传》书评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2
ISBN:9787561331620
作者:林语堂
页数:146页

好书之人难做

从林语堂的自传来看,他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好书之人。其嗜书之程度与钱钟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凡是这种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厌恶学校教育但考试极易得高分,虽喜读书却厌恶课堂。在我看来,这两点极难做到。在学校那么多年,我只觉得读书难,书难读,上学对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除上学读书之外,我根本做不了别的事。于是,我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读下去。越读越觉得兴味索然,越读越觉得读书无用。只因我是为了尽责而读,并非为了喜好而读书。要是完全不为责任读书,非常难做到。大学里的课程安排得非常紧密,早上有课,下午有课,晚上还要上课。余下的时间连消化老师课上所讲都不够,就更不用说自己去看些感兴趣的书了。我们的老师又不像林语堂的老师那样一课十行,而是一课十章。课上来不及预习,课后来不及复习。只能在老师讲的时候拼命记笔记,留作考试复习之用。看来要做读书人极易,做好书又能读书之人极难。

幽默人生

余秋雨说,谢谢读书笔记,概括全书的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种读书笔记,既是在描述书,也是在描述自己。我也应该好好写写自己了,有些东西不能再次逃避了。看完《林语堂自传》,我觉得林语堂有几个地方是让人羡慕的,或者说值得我去拜读他的作品以及尊崇他的为人的。林语堂少时也是一个穷小子,但是,他就觉得自己是一个不一般的人物。事实证明,他确实不是一个一般的人。骨子里面有这种感觉,什么时候都不会放弃。林语堂的老婆也是令我羡慕的。这么好的老婆在现在这种社会,应该比较难找的吧。不过并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富家小姐,而是因为她是一个富家小姐,竟然还可以跟着林语堂这个穷小子跑来跑去。(不知道有没有怨言,但是从文中看不出不和谐的声音)。有幽默会让生活更美。林语堂就是这么一个充满幽默的人。我是一个缺少情趣,缺少幽默的人。在大学之前更不值得一提了。死板的生活,在家庭的管教之下,丝毫没有什么度量与大气。不过到了大学,我觉得已经改变了很多了。至少,别人和我开玩笑的时候,我可以厚着脸皮,或者坦然的接过话题,自我调侃他一番。其实这种感觉没有什么,过去了就过去了,根本不需要回想。林语堂算是一代大师,文章名扬天下,人格也是高尚无比。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来没有为任何写过一篇自己不想写的文章,连一句话都没有。太强了。自由的人格。林语堂的幽默、周润发的洒脱、刘德华的认真。

教育方式

有小孩的人可以深入的研读下这本书。林语堂的传记更多的让我意识到教育重要。孩子需要广泛的想象空间,扩开思路,接纳更多更广的思想,自己才有积淀。像林语堂的其他作品自传补遗,人生的盛宴,都没有使我连读几小时不愿意 停下来的,它做到了。非常值得细读!

林语堂:幽默者的历史

最喜欢的就是林语堂的幽默,这不是滑稽小丑在舞台上的摔猴把戏,更重要的是文人骨子里文化蕴含。哪种智慧的幽默虽不至于到笑死不负责的地步,但还是能够笑的敞开胸怀,放声大笑。林语堂此人也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文人雅士之一,在如今刮起民国风的今天,林语堂的那些文人趣事无不使人关怀民国走过的短短38年历史。38年,短短的38年,历史的变迁,政局的变化,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又忘却了什么?无人告知的以及难以倾诉的历史岁月中,大师已经离我们远去,还有什么值得留念,尚且在往昔中著作中寻找他们的踪影。

林语堂起初并不专长国学,还是发明家

  国学现在是一个很虚的词,尤其是现在的所谓各位国学大师,自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干大师们纷纷逝去以后,国学已经变成了一个虚词,大家都在雾里看花,处于这个目的,探究一下林语堂的相关。    看的电子版本,分为4个部分: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我的自传/八十自叙(80高寿时编撰)/自传拾遗,断断续续的看了大约半个月。前三部分其实都是比较完整的自传,所以放在一起看,感觉就把林语堂自传复习了很多遍,尤其是林先生重点落墨的童年和游学阶段。第四部分,从几个角度,将一些散文归集成册。  看这本书意外的发现:  1/是林先生自圣约翰期间之前,居然对于国学部分的学习是比较浅的,一直以教会学校的方式在学习;  2/勤于发明,热衷中文打字机    文风朴素又不失风雅,果然是大师风范。对当前人的最大启发,文理兼修啊。    注:这本纸板图书,只有我上面提到的二/三部分。

传者自传

显然林先生要做自己的传记,并非是要介绍自己的生命历程,也不是评论自己思想和成就。我想林先生对做传记是有很多的想法的,其所作《苏东坡传》、《武则天传》该是过足了情感传记的戏瘾。或许要理解林先生的情感,理解他的品性,可以去看他的苏东坡,看东坡先生的林语堂的影子。在做自己的传记的时候,他只是提提自己对人生经历中的一些阶段的看法,或者是一些难闻的轶事。这便是林语堂风格吧。如他所说,早期他的文章很是批判,后期含蓄了或者幽默了。从这个传记便透露了这些景象。批判的,或是含蓄的批判的,或是幽默的批判了,或是含蓄幽默地与你交心。“交心”,与读者交心,这是多好的想法。我想所谓“交心”,便是说读者最容易听的进去的话,最容易领悟的道理。要做到这一点似乎是不容易的,很不容易,所以林先生说他非常不喜欢那些所谓的“术语”,认为那是不会说话的人干的事情,不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思想的结果。那些就是不“交心”吧。林先生说他早年文笔太直,太锋利。那时候的他怕也是尚不能很好地用文字与读者交心。他说,那得怪罪北洋军阀,怪他们给知识分子的自由太多了的缘故。1921年胡适在其日记记着日本人芥川龙之介的话“中国著作家享受的自由,比日本人得的自由大得多,他很羡慕”。胡适得意:“其实中国的官吏并不是愿意给我们自由,只是他们一来不懂我们说什么,二来没有胆子与能力可干涉我们”。信也。言论自由太多了,便开门见山地讲话,便不知道用“文笔技巧”。恰是从这段牢骚,可体会他后期的“文笔技巧”了。想想我们现在的社会,林先生哪里是在怪罪北洋军阀给的自由太多了呢?分明是在向我辈炫耀那个时代,那个自由的时代,那个属于知识分子的时代,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的时代里,他们的理想是“各人说自己的话”而“不是说别人让你说的话”。可怜属于我辈这个时代,是连话怎么说都不知道,连自己说的话是不是自己的话都不知道,自己的嘴巴与脑子是不是自己的都不知道,的时代。当然这样的时代林先生也是经历过的,这也是他后期幽默文学、讽刺文学的由来。因为在那样的时代,自由的表达自己是不行的,是会有“牢狱之灾”的。聪明如林先生者,也会感到“人生太悲惨了”,于是他“不能不故事滑稽”。所谓的“讽刺”与“幽默”,他说只是“滑口善变”,而那又只是他“树立的自卫的机械作用”。吾辈对于其“这一路的滑口善变,其中含着眼泪与微笑的”,该是能有极好的体悟的。用林先生最推崇的东坡先生一句词说是“长恨此身非我有”。学生阶段肯定是给林先生留下最美、最深回忆的事情。所谓学生阶段,也该就是其童年、青年时期。那时有父母、姐姐的关爱,有芝麻饼的诱惑,有闽南青山、绿水的怀抱,有美丽健康的乡土姑娘的恋爱,还有品学兼优的自信。林先生直到耄耋之年,回味起那些情景,依然那么的亲切、美妙。我们也读进了那些青山绿水,读进了那青山绿水中的姑娘,那充满生活气息的美丽的乡土姑娘。想离开去寻找站在大山中傻笑的赖柏英,或是坐在竹筏上渐渐忧郁的翠翠。林先生的爱情该是极天真的爱情,初恋虽然失败,但是给留下的该是最单纯的感情理想,于是在不能与C结婚的时候他还会“哭得瘫软下来,哭得好可怜”。(何曾几时,我们也会在梦中醒来,抹去脸颊的泪水,却还止不住心中踉跄的哽咽。)或许正是这种单纯,能够赢得单纯的爱情的吧。也许这便是为何到了晚年,林先生依然视林太太是“少女的芳心”,几十年过去那“少女的芳心”依然如当初回应“穷有什么关系”那般“坚定而得意”。其中一件轶事是尚未能明白的,何以林先生会“一个习惯玩母亲的奶,一直玩到十岁”,闽南风俗使然?既然林先生将其将出来,该是别有用意,尚不解。正是与母亲的这种亲密,使其在新婚前夜,与母亲同睡,那时“能与母亲同睡的最后一夜”。不知道那夜林先生有没有哭,林母又是否哭过。从此林先生不再属于她,而是另外一个女人。(据说盐井的藏族,男子在“出嫁”到女性家时,全家人如同汉人女子出嫁一般,要有震天的哭送。)回顾学校时光,并非总是好的。当我们能自己识别生活经历的时候,很多往昔不觉的事情开始变得充满遗憾。学校生活便是其中之一吧。林先生相信“课堂听课”是“人类虚耗时间之最大的发明”,“学校是致令学生看书喂非法行为的地方”。学校确实就是那样的地方!他自信自己的学习方法,说自己只读最经典或最下流的书。我辈是读了太多的无用的书,读了太多中流的书,还是草草地读过。我的流弊甚重,花了两小时阅读阅读此书,再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堆上这些文字。林先生说他读一本书的收获可当别人读十本的收获。或许与我比起来可当十三本吧。另外再做些笔记,记几段我感兴趣的人物的描写,生动、锐利。关于周作人,和他的文字笔调一样,声音迂缓,从容不迫,激动之下也不会把声音提高。关于周树人,每逢攻击敌人的言辞锋利可喜之时,他会得意得哄然大笑。身材矮小,尖尖的胡子,两腮干瘪,永远穿中国衣裳,看来像个抽鸦片烟的。关于刘半农,反对儒家一切思想,而且对一切都采取极端的看法这方面,我觉得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关于钱玄同,两眼近视,常常脸红。关于刘半农与陈垣,刘半农在伦敦的时候向别人介绍陈垣说,他“也算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陈垣当时对此话甚为敏感,从此,始终存有芥蒂。再加一条蒋介石吧,林先生说自己是中国出了蒋介石夫妇外工作最努力的人。

林语堂起初并不专长国学,还是发明家

国学现在是一个很虚的词,尤其是现在的所谓各位国学大师,自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干大师们纷纷逝去以后,国学已经变成了一个虚词,大家都在雾里看花,处于这个目的,探究一下林语堂的相关。 看的电子版本,分为4个部分: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我的自传/八十自叙(80高寿时编撰)/自传拾遗,断断续续的看了大约半个月。前三部分其实都是比较完整的自传,所以放在一起看,感觉就把林语堂自传复习了很多遍,尤其是林先生重点落墨的童年和游学阶段。第四部分,从几个角度,将一些散文归集成册。 看这本书意外的发现: 1/是林先生自圣约翰期间之前,居然对于国学部分的学习是比较浅的,一直以教会学校的方式在学习; 2/勤于发明,热衷中文打字机 文风朴素又不失风雅,果然是大师风范。对当前人的最大启发,文理兼修啊。 注:这本纸板图书,只有我上面提到的二/三部分。

一个国际道学士的肖像

林语堂到底还是个道家学士,喜欢老庄的无为逍遥,又爱杨朱的人本主义。爱自由,不喜束缚,乐山好水,个人主义的气息浓重。语堂自称是伊壁鸠鲁主义者。伊壁鸠鲁是个什么东西,我是不知道的。按照罗素的说法,伊壁鸠鲁的哲学特点就在于对恬静的追求。他认为快乐就是善,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与归宿。他说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而所谓德行除非是指追求快乐时的权衡,便不能称之为德行。喜欢老庄的语堂自然是不能喜欢共义的,因为共义最恶个人而好集体;自号伊壁鸠鲁主义者的语堂当然也是不能喜欢海德格尔的,因为海德格尔最喜宏大叙事,鄙视常人,贬低日常生活中的沉沦。喜欢尼古丁和黄色笑话的语堂,则正是海德格尔最鄙视的常人吧。然而语堂又绝不认为自己是个俗人。自传中傲然自负的口吻,表露着他自以为卓越非凡的优越感。作为圣约翰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又是纯种的基督教文化受益者,语堂大约是有着很强烈的选民意识的吧。语堂的自负与他自称伊壁鸠鲁主义者的姿态想必是矛盾的,只因伊壁鸠鲁主义者最惧激情,以为一切激情皆是有害,一切公共生活也是与人无益。晚年的语堂可能符合这一要求,青年时代的他却无疑离中庸很远,离激情却很近。雨丝社时代激烈的言辞,国民革命年代武汉政府的就职,抗战末期只身云游四方记录国家实态,青年时代的语堂显然不是一个好的伊壁鸠鲁主义者。语堂说他是一个矛盾体,浑身充满了各种矛盾,但谁又不是呢。用矛盾来解释一个人,自然是很方便的,但我却总是不满足。语堂说自己喜欢革命,但不喜欢革命者。喜欢革命的语堂,想必是不能拒绝革命所带来的理想主义与激情的魅力。然而革命理想主义的代价,是要背负他人的命运,为革命的责任而死。爱自由胜于责任,爱自我胜于一切,爱生活远过于求死的语堂,自然是要不喜欢的吧。儒家悬壶济世的理念语堂到底是不爱的,语堂总还是一个小国寡名逍遥自在的道学士。半句洋文不通的林琴南,依仗着豪杰译,成就了开天地,恐怕也是绝后尘的伟业。年过三十才第一次听说孟姜女的传奇,靠着读红楼梦勉强学会北京话的林语堂,却成了中国文化首屈一指的介绍者。历史总是给我们看好玩的笑话,而历史学家又总是讨厌笑话,喜欢伟大而不可动摇的叙事。伊壁鸠鲁主义者的语堂,讨厌的大约不是激情和公共生活。只是,他不喜欢伟人,不喜欢他律的责任,不喜欢教化,不喜欢强制的向善。做一个有品位的好人,自然是语堂所希冀的。为他的民族做点事情,与他自己寻找自我,也是喜欢的。但如果革命和责任要他放弃平常人的吃喝玩乐,抛开平常人的悲欢离合,甚至是所谓的下流低俗的凡人面,语堂恐怕是不愿意的吧。革命要给人以理想与希望,他便喜欢了革命;革命者要灭常人造偶像,他便讨厌革命者。语堂说自己只不过是一只食草动物。但这只食草动物,比之许多动物生猛的食肉动物,其实是要做了多得多的事情的了。

开性灵

对于我来说,林语堂是第一个打开我性灵的人,而在他之后,我从认识到读书的乐趣,人生的态度,哲学的精彩,中西方思想的博大精深。难免自我认同林语堂,他是这么的博学,脚踏东西文化,读他第一本书是英文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当时只觉得很多深奥的东西经过他的手头,便成为通俗易懂之字,此种能力令人佩服。后来读他的小说和散文,第一次懂得了原来读书是 a means to an end, 我在读林语堂的人, 而不是他的书。 人在读书时,难以避免的,寻找着与自己习性本质相似之人,很多人找了一世未有结果,而我是幸运的,撞见了林语堂,接着我的思想以致人生改变。很难想象一个已逝去,未曾谋面之人可以对我,一个后生,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影响。基本上读完了他的短文了,小说也读了大半,只遗憾现在太忙,有时间一定要读一遍英文的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唳。半个月前,以朝圣的心态去了林语堂的阳明山故居,自己背着个大包,一早乘车来到他居住了十年的地方。房子并不大,参观的人很少,反而方便了我。 在阳台可以俯视台北天母,中庭有池塘有竹有蓝天白云,有个小院子,还有林先生的墓。 林语堂的故居现由东吴大学管理,周二去的时候恰是一个东吴大学大三的英文系女生做招待,和她聊林先生及故居一个钟大概,心里很是感动。


 林语堂自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