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發展脈絡與展望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9868811627
作者:惠空法師
页数:317页

内容概要

惠空法师简介
惠空法师,于民国四十六(1957)年出生于屏东市空军眷村内。从小父亲常讲三国演义、岳飞的故事,受传统中国文化及国家民族意识的薰陶很深,形成气质上浓厚的国家观念。所以日后成为佛弟子,而有以复兴中国佛教为己任的襟怀,可说是人格特质的自然流露。
高中时,开始对生命有所疑惑,于是选择师大国文系,并进了师大的佛学社团──中道社。尔后,即悠游于佛法中,除参加校园内的佛学讲座外,自己大量阅读经论,并常到寺院听法师讲经。三年级担任佛学社社长,更是全心专注投入其中,让濒于解散的中道社,重新有一稳健、繁兴的气象。惠空法师在大学四年中,近似苦行僧行迹,除了社务就是寺院法务。寒暑假,一到假日就到寺院,一有空閒便研读佛经;就一年轻行者而言,这不仅仅是启蒙,而是深深沉浸在佛法的智海中了。
惠空法师教理通达,长于经论讲述,讲过的经论有:楞严经、金刚经、圆觉经、中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起信论、攝大乘论、释禅波罗密、摩诃止观等十多部重要典籍,而此多种经论都是法师自学而成。
惠空法师对佛教发展有特殊的关怀,除发表很多相关的论文,並在佛学院中开了相关课程。对于佛教兴衰起蔽、教团发展过程中跟世俗融合的问题,有其独特的看法,並实际推动一些活动,如:圆光佛学院的发展、高中生学佛活动的推广、大陆佛教的推动、两岸僧伽教育的交流、兩岸禅学会议、僧伽讲习会、院务研习会等等,而这些看法及运动,对佛教教团已产生很大的启发作用,在在看出惠空法师对佛教发展的用心。
惠空法师每年在慈光禅学院举辦两次四十九天禅七,把永嘉禅法和參话头这两个最纯正的禅宗法门提倡出来,希望帶引出正确的禅风,与教团佛弟子一起熏修;虽然在修行上不敢说有什么成就,但这這份对修行的坚持与尊重,便是难能可贵的了。

作者简介

壹、前言
翻開佛教歷史,可以看到佛教在流布過程中,形成所謂三大系統:藏傳、漢傳跟南傳;其中,漢傳跟藏傳佛教,都經由帝王迎請而傳入。可是在戰亂的因緣下,民國四十年前後部份中國佛教菁英,離開了生長及修道、弘法的傳統叢林道場,在台灣重新建立新的佛教生存空間。撇開南傳、藏佛教不談,台灣佛教自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以來,從日本佛教回到中國傳統佛教的懷抱,再重新由大陸來台的菁英份子──台灣佛教的第一代長老,如慈航、章嘉、白聖、東初、印順、道安、道源、南亭等長老,開創了台灣佛教六十年來的繁榮興盛。
回望今天,社會、世界對於地球生存空間的環保意識日益重視,說明人類對於所賴以生存的環境依報,已開始有了珍惜的反省能力;同樣的,做為台灣佛教的出家人及僧團,對於所依存的佛教團體,乃至所依存的台灣社會,也應該有反省與保護的心態。
歷史殷鑑不遠:大陸佛教受到文化大革命摧殘,使得大陸佛教中斷;台灣第一代長老,也是因為在大陸的依報空間被壓迫,無法生存而來到台灣。所以今天能夠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存發展,所依存的現有環境是非常值得去觀察、去省思的!如果今天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他日有可能像當年那些淪落在大陸的幾百萬僧眾被迫還俗。所以,即使現今處在一個非常富裕、興盛的佛教環境,也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在所依存的台灣佛教面臨一甲子時刻,在台灣光復六十年的前夕,有必要對佛教進行空間的環保。這是探討本文的緣起。
貳、台灣社會的變遷與多元化
一、台灣社會的變遷
佛教的生存發展,依附於社會的土壤,也因此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台灣佛教安立融溶在台灣社會中,當然也受到台灣社會演變的極大影響,可以說,台灣佛教反應了台灣社會現象;台灣社會現象的影響與演變,直接彰顯在台灣佛教上。所以談論台灣佛教之前,先要對台灣社會的發展有所了解。
社會學家對於台灣社會的觀點,認為台灣社會是由農業化進展到工商業化的多元化社會。而這麼一個由農業社會進展到工業社會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多元化社會的歷程特質。
台灣社會由農業走向工業,是國民黨在反攻大陸及生存台灣前提下所建設的成果。台灣在政治力量及政治考量的引導下,以工商業的制度、工業的生產技術,改變了經濟生活。而為了要傳播、發展商業制度與工業技術,又與教育互為影響。然後工業技術帶動了交通的發達、資訊傳播的迅速,進而帶動了都市化的密集。而都市化、商業化的密集,更加帶動了經濟職業的種類繁多、教育的普及、交通的發達。
同時這些演變所形成的都市化現象,使得原有農業社會以家庭族群、農村村落為生活中心之人際形態瓦解。大家族是由天生血源關係所形成的社團,是一種親密的人際關係;而且農業環境裡,生活是穩定性的。可是現在的工商社會,小家庭制度改變了家族的親密關係,公寓住宅破壞了村落群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變動頻繁的、是陌生的、是疏離不相合的、是封閉斷絕的,所以它必須藉由另一種人際關係,來解決人類天性中對眷屬繫屬的需求,這就是社團。現今台灣社會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社團:宗教的、商業的、慈善的、學術的、娛樂的、職業的等等,用社團的形式來結合不同的人際關係。所以這使得人類社會由物質及經濟、政治等外在現象的變遷,進而改變精神領域的生命內涵。
二、台灣社會的多元化
前面敘述了由農業社會演進到工商業社會中所產生的許多改變,在此接著說明,透過這樣改變以後,社會所產生的多元化現象。
社會的多元化,有思想的多元化、價值的多元化、政治參與的多元化、社會參與的多元化,以及社團的多元化、教育多元化、經濟、職業多元化等等1。這種多元化社會形成一種開放的社會,而在此開放社會下,又形成一定功能。楊國樞先生提出其對社會本身產生的影響如下:
1. 政治方面:在政治上,防止權威主義。多元化社會使得政治權力分散,不能用強制政治權力來壓制異己。
2. 經濟方面:在經濟上,防止壟斷。每個人都能取得經濟,財富平均。
3. 社會方面:在社會上,防止階級的隔閡。沒有人受到階級的差別待遇,不同的階級可以融合,不同的宗教、種族、黨派或性別都不會形成對立而隔閡。
4. 文化方面:在文化上,不同的文化,即使是劣質文化也可以生存發展,不被消滅。
5. 思想方面:在思想上,不被某一思想獨斷、獨尊,或由某一宗教壓制其它宗教,所以思想上可以多元化。這樣一個社會所帶來這樣的影響,同樣也適用在佛教環境當中。
三、人倫關係與價值轉變
前述台灣社會多元化後之社會現象的轉變,今再進而分析多元化社會所帶來的人倫關係、精神價值及道德規範的混亂、變化與變遷現象2:
1. 社會關係產生變化:社會關係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以前農業社會的人際關係是很直接的親源關係、五倫關係,是與親人接觸、與土地接觸的單純空間環境。可是現在社會多元化以後,人與不同的社會職業、社團、客戶,乃至終身學習觀念下各種層面的同學接觸。所以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相處的關係變得非常複雜。
2. 價值觀念產生變化:所謂價值觀念,有時是指生活形態,有時是指一種知識,有時是指一種思想。隨著社會的多元發展,價值觀念也以生活形態、知識、思想等不同方式產生複雜的變化。譬如:為了降低人口,所以發明了避孕藥;然而避孕藥發明以後卻助長性觀念開放;而性觀念的開放,直接衝擊到傳統中國保守的兩性關係。這就是價值觀念的變化。又如小家庭制度,破壞原本中國人對於父子、兄弟等五倫觀念,造成對五倫關係的認知錯亂、淡薄。
3. 道德規範產生變化:由於社會人際關係的變化,再加上社會生活形態的轉變、新知識的傳播、新技術的發明,所以又形成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新規範。這是因為原有的道德規範,隨著人與人之間原有的互動關係被破壞、複雜化而失掉了準則。所以人與人之間新的道德、新的接觸倫理,有待於重新建立。
參、台灣佛教的多元化
台灣佛教早期在日據時代或光復初期,大致情況如下:
1. 台灣社會還是農業社會,農民佔勞動人口百分之八、九十以上,而且經濟收入非常低,只能維持溫飽。由於社會經濟不發達,信眾供養少,所以出家人要種田賣菜,寺院道埸也多是一層樓的木樑瓦房建築物。
2. 政治力量涉入,使教會權力非常集中於少數長老身上。
3. 教育不發達,出家人知識少,受過小學教育的尚且不多,何況有許多大專生。
4. 出家人上街,充其量只用牛車或人力推車。
所以早期的台灣佛教,可以說在政治、經濟、教育、交通等環境上,完全反映出農業社會的佛教景觀。由於大家都住在農村裡,所以僧人的弘化生活還是非常簡單、純樸,而且屬於地區性弘化,以接引該寺院周圍信眾為主,偶而遇有大型廟會、進香活動,才有遠地信眾來參拜。弘化活動就是簡單的廟會活動,是非常純粹的農業社會的佛教景觀。
而現在的台灣佛教,已然是工業化社會的佛教。台北、高雄都已是兩、三百萬人口的大都會,佛教也不乏繁興的道場,如中台山、佛光山、慈濟等弘化的多元化、財力的雄厚,都跟日據時代或光復初年的台灣佛教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台灣佛教如此的轉變,肇因於台灣社會的轉變;而台灣社會轉變所帶來的多元化現象,同樣也在台灣佛教中發生。以下即提出幾點特殊的台灣佛教多元化現象:
一、教派思想多元化
台灣佛教在日據時代是以日本佛教、齋教以及傳統中國佛教為主,雖然日本佛教也有很多教派、類型,但相對而言還很單純。
而從光復以後到現在六十年,台灣佛教除了傳統中國佛教的禪宗、淨土宗、律宗、天台宗、華嚴宗以外,還有做為台灣佛教思想主流的人間佛教思想。另外還有一些新興宗教,如現代禪、宋七力、大乘禪功、青海、盧勝彥等,也都依附在佛教裡而被接受生存下來。尤其後半期這幾十年來,更有西藏密教及南傳的內觀禪法,也在台灣大行其道。這都說明台灣佛教教派思想的多元化。
二、僧團組織多元化
台灣佛教的僧團組織,在光復初年只有一個「中國佛教會台灣省分會」。國民政府遷台後,中國佛教會也於民國四十一年在台灣設立會址,統攝整個中國佛教(實際上只有台灣佛教)。當時中國佛教會有國民黨配合,在國民黨社工會支持下,擁有很大權力,譬如道場傳戒,也要中國佛教會同意。
可是從民國七十六年解嚴以後,人民可以自由組織社團,迄今跟中國佛教會平等的全國性佛教組織已有幾十個,如佛青會、佛光會、傳播協會、佛寺協會、護僧協會等等。而且除教會組織外,還有很多其他組織形態,如基金會、學會團體,都是獨立運作,有自己的活動。所以僧團組織也呈顯出多元化現象。
這種多元化現象,使教會獨尊於一統的局面被破壞,教會可說形同瓦解,沒有人可以號令誰,每個僧團、每個寺院都是各自獨立的。甚至少部份大規模的僧團自己就可以發展自己的僧團組織,用基金會、佛教會等不同形式,建立僧團組織系統。
三、僧伽教育多元化
僧伽教育是出家人的養成教育。僧眾所接受的教育內涵,將決定其未來出家修行方向及弘化路線。所以僧伽教育愈多元,預示著未來佛教發展將愈多元化。
早期傳統的僧伽教育,多半是師徒相授,徒弟長時間跟在師父身邊學習,而學習內容多是殿堂上的敲打唱念、日常的職事作務、生活的威儀習慣等等,能讀讀基本經典就算是比較好的。而整個教界也只偶而有一、兩間佛學院而已。
相對的,現在的僧伽教育就顯得豐富多樣:佛教內部辦的佛學院很多,也有些佛學研究所;社會的大學裡也成立宗教研究所,有很多出家眾都去大學裡唸書拿文憑,甚至到國外大學念書。念的也不一定都是佛教的科系,有哲學、建築、教育、歷史、藝術、電腦等,不一定。所以現今的僧伽教育,不是專以修行解脫為教育的方向、主旨,不是以傳統經典、戒律的學習為教育的主題。僧伽教育的管道及內容都多元化了,這一現象,勢必對未來年輕僧伽的出家生命、弘化及推動佛教發展的形式、本質,朝多元化演變。
四、佛教弘化多元化
佛教的弘化多元化,可以從形式與內容兩方面分別說明:
1. 形式多元化:以前的弘化形式,不外是講課、拜懺、做法會或寫文章發表在雜誌上。但現在不是,現在有網路、電視,也可以舉辦演唱會、園遊會,可以辦學、辦醫院、做慈善事業、辦電視台,這就是形式的多元化。
2. 內容多元化:以前弘化的內容,只是教育信眾發起對佛教的信仰、接受佛教的思想,雖然容有淺深層次,但都還屬於佛法範疇。但現在弘化的內容則不限於佛法內涵,只要能接近群眾、能轉化群眾思想,都可以做為佛教弘化內涵來接受,如插花班、書法班、素食烹飪班、心靈成長班等等,將這些社教內容做為接引學佛的方便。
五、佛教經濟多元化
早期農業社會的經濟形態,民眾的經濟力量普遍偏低,信眾沒有錢,寺院也沒有錢,僧眾個人更少有信眾供養,所以僧眾與老百姓一樣,都過著清貧儉約的生活。
而現在國民所得已經到了一萬三千到四千美金,整個台灣社會經濟富裕,不僅很多出家人可以擁有自己俗家的財富,即使個人出家前沒有財富,也很容易從多種管道得到信眾供養,取得個人生活所需或弘法的支持。因為容易取得個人生活所需,所以僧眾可以不必依賴僧團生存,可以自由自在過自己的日子,不受僧團的束縛。因為容易取得弘法的支持,所以僧眾可以自立門戶,用自己的方式弘法、用自己的思想弘化,不必受到師長的局限,可以很年輕就出去弘法。所以經濟多元化使僧團的結構、形式、相貌更加多樣。
六、資訊、交往多元化
1. 資訊多元化:因為台灣佛教經濟富裕,所以大量印送各種經書、雜誌、錄音帶、光碟,使佛教思想可以快速傳播。又由於科技的進步、傳媒的演進,電視台、網站等非常普及,資訊隨時隨處可以取得;透過網際網路,更可以與全世界各種資訊交流。所以資訊非常發達、多元。
2. 交往多元化:寺院、僧眾有了經濟後盾,可以有錢到大陸、日本、美國、加拿大,甚至非洲、歐洲蓋道場,求學讀博士;可以到南洋、緬甸學禪法;可以到西藏、印度求灌頂,這都是因為台灣社會接觸層面的多元化。可以說台灣群眾已經不局限在台灣發展,而是面向整個世界,全方位向世界性發展。而且不只是領袖人物,所有年輕人都可以向外發展。所以佛教界也是如此,包括學習、資訊及弘化步調,都擴向整個世界。
以上這六種多元化,可以說是從台灣社會多元化,反應到台灣佛教的多元現象。


 台灣佛教發展脈絡與展望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鑒古知今,親身走過,誠懇荷擔。@南華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