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利的街角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2-20
ISBN:9789866525056
作者:Elliot Liebow
页数:207页

内容概要

Elliot Liebow
(1925-1994) 曾任美國國家心理健康機構所屬的工作與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首席。《泰利的街角》是Liebow在美國天主教大學的博士論文。他在1993年出版的《告訴他們我是誰》(Tell Them Who I Am: The Lives of Homeless Women)是一部研究美國流浪婦女的重要作品。

书籍目录

致謝
他們為什麼會失敗? /陳巨擘
二○○三年版序──《泰利的街角》與城市的黑人男性 /Charles Lemert
一九六七年版序 /Hylan Lewis
二○○三年版導讀 /William Julius Wilson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男人與工作
第三章 沒有孩子的父親
第四章 丈夫與妻子
第五章 情人與利用者
第六章 朋友與網絡
第七章 結論
附錄──回溯性的田野經歷
參考書目
索引

作者简介

不論何時,也不管身在何方,只要有人想走出愚蒙,來面對與美國都市之黑人的錯綜複雜關係,《泰利的街角》就是一片在意識上暗明交界的模糊地帶,成為一條救命索線,以對抗佐證有限但又對都市貧窮問題大放厥詞的大批種族主義者。
《泰利的街角》當然不是由泰利與其他的男人們所撰寫,這本書也不是為他們而寫,而是寫給數百萬人來閱讀,寫給那些願意冒著風險看這本影射自己的書的人。城市黑人男性的故事說到底是現代城市本身的故事,因此也是後現代全球經濟體的故事。它是永無止盡的故事。


 泰利的街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是一本美国文化人类学经典,在60年代面世以来,一直深刻影响美国学界及政策讨论,它研究的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内城区街头黑人男性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这些小人物踯躅于美国各大城市街角,被一般社会认为是依赖、被动、靠女人过活、偏差(delin-quent,即倾向犯罪)的“失败者”,作者却主动走入他们当中,与他们交往,并与他们相处、生活了一段长时间,然而作者并没有抛学术性词汇,而是用平实、优雅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生活面貌。  对于深居学术象牙塔的社会科学家,贴近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冒险的行为。首先,他们必须放下自己的理论工具,才能真正了解对方,但放下理论工具,却又很容易丧失学术人的客观性和独立思考,容易沦为同情后者的传声筒。对社会学家来说,这是他们的学术环境所不容许的,因此他们喜欢运用理论框架,配合抽样统计数据,或进行机构资助的研究计划。人们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诟病,自然集中于他们将问题理论化和数据化,忽略了真实世界。如果问题由一位记者或作家处理,他们又会用主观角度看问题,或者放大令读者感到兴趣的细节。人类学家却了解到,必须走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中,获得他们的信任,令其展示生活的细节。  然而即使是人类学家,亦不一定能运用圆熟的笔触,客观道出他们的生活,具备理论训练的眼光,但不露锋芒,本书作者就能成功驾驭自己的论述,令本书读起来格外引人入胜,它展现美国五六十年代内城区的街角社会,这个社会早就存在,却一直未受到任何学者重视。在街角,有无所事事的黑人男性,他们到处闲逛,看似慵懒。他们重视朋辈之间的友谊,可以称兄道弟,却也会因为小小的误会而产生龃龉。他们在中低薪阶层和无业游民之间浮游,在强调技术性劳动、机械化生产的美国社会,他们的劳动力变得越来越廉价,因此生活大受影响,也令他们在情绪和心理方面造成巨大的压力。  书中描写泰利(Tally)等几位黑人男性,他们经常徘徊于华盛顿特区的“新政”外卖店,这里附近是一条街道,将光鲜的市中心和他们身处的内城区隔开,咫尺以外便是另一个世界,他们在外卖店里吃喝聊天。他们虽然与衣着光鲜的中产白领有着相同的奋斗目标,无奈处于社会底层又无法扭转命运。他们挣扎求存,曾经不认输地寻找较理想的职业,但雇主往往报以歧视的眼光。比如说,他们身边的人全都偷窃,因此他在店铺工作时亦很难不偷窃,雇主早已计算雇用他们的额外成本。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自尊心很强的人,社会上受到的挫折往往激起极端的行为,这可以解释为何许多美国人认为街角黑人一般都有犯罪倾向。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自我应验的预言”,人们往往“对某种情境作出错误定义,引发新的行为,令原先错误的概念成真。”可悲的是,贫穷黑人面对这些充满偏见的指责(例如认定他们偷窃、偷懒等)的时候,恰好就以这些负面行为来响应。  本书刻意选取黑人男性作为街角社会的缩影,因为随着五六十年代服务业的兴起,令女性主导的社会服务业职位大量涌现,而在种族上备受歧视的黑人男性,不单因技术上不及白人劳工,也无法担任护士一类的社会服务行业,只能担当消耗体力的劳动工作,例如建筑工人,但体格更好的人到底仍会感到吃力,而男性劳动阶层往往比中产男士更重视自己的家庭角色,但入息微薄,怎能负担得起家庭开支?  所以对街角黑人男性来说,工作往往成为夫妻和家庭纠纷的导火线,由于他们的收入不稳定,所以与家庭的关系也不稳定。街角环境带来的不安感,影响了他们对孩子的概念。他们在外边也会和别的女人上床,成为那些女人的孩子的父亲,其实他们也不清楚谁是自己的骨肉。令作者感到惊讶的是,也许正因为他们的性关系太错乱,生活太不稳定,有时分隔两地的亲生子反而及不上抚养儿,与孩子同住的男人反而更疼爱他,一位养父可以为买东西给那“养子”,而去抢劫商店以致坐牢。  它不单让读者思考种族不平等问题,亦诱导人们重新去认识所谓“穷人”的问题。可幸的是,作者并没将身边的朋友当作案例,或者加诸自己学术人的评价或者以主观角度解释他们,而是客观地记载他们的言行、想法,绘画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身处于全然不利的环境,也想作出反抗,战胜困难,他们想处理好与妻子、情人、孩子、家人、邻居、朋辈间的关系,因为这个人际网络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这恰好与着重个人的中产和知识阶层相反。他们既清楚自己在关系网络里的角色,但也清楚自身的弱点;他们好色、自私,却可以用“男人弱点”这名堂来为自己辩护,作者也曾与他们度过“喝醉想勾引其它女人”的时刻,感受他们真实的情感。  但这些情感可能只是一帖让他们忘记生活挫折的麻醉剂,作者向读者说,如此街角社会很难逃避大社会的价值观、福利制度,而工作带来的失败感往往直接影响了家庭生活。当然,家庭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工作,他们就受着这种循环的折腾。现在奥巴马当了总统,美国黑人的地位也大大提升,但也许黑人生活处境是更加两极化,街角社会的男性黑人就提供了鲜活的例子,在此不能不赞作者的眼光。本书面世后,才引发许多同类研究出现,例如WilliamFooteWhyte的《街角社会:意大利贫民窟的社会结构》等,街角社会走出了研究的盲区,透过文字向读者呈现真正不平等的世界。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我总是为我的藏书是台湾版而自豪。。。虽然这本2010已经引进国内,但我还是挚爱台版书。。。做社区NGG,关注边缘人群的,关注广州黑人商贩,关注切糕族的,必读此书!
  •     這一版的翻譯更加流暢,可讀性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