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0198005629
作者:北島,李陀 主编
页数:584页

内容概要

北島,原名趙振開,一九四九年生於北京,做過建築工人、編輯和自由撰稿人。和朋友於一九七八年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一直擔任主編至今。自一九八七年起,在歐美多所大學教書或任駐校作家,現住美國加州。其作品被譯成三十種文字,並獲得多種國際文學獎。出版作品有《在天涯》、《失敗之書》。
李陀,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研究員,《今天》特約編輯。與黃子平合編《中國小說》年選(共四冊)、主編《中國尋根小說選》、《中國實驗小說選》、《中國新寫實小說選》分別在香港和台灣出版、主編《大眾文化研究譯叢》及《當代大眾文化批評叢書》、與陳燕谷共同主編理論刊物《視界》。

书籍目录

李陀 序言
徐冰 愚昧作为一种养料
北岛 断章
徐浩渊 诗样年华
陈丹青 幸亏年轻——回想七十年代
朱伟 下乡第一年
高默波 起程——一个农村孩子关于七十年代的记忆
张郎郎 宁静的地平线
阿城 听敌台
王安忆 魏庄
朱正琳 让思想冲破牢笼——我的七十年代三段论
鲍昆 黎明前的跃动——我看到的七十年代
阿坚 我在“四五事件”前后
李零 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
唐晓峰 难忘的1971
赵越胜 骊歌清酒忆旧时——记七十年代我的一个朋友
严力 阳光与暴风雨的回忆
黄子平 七十年代日常语言学
蔡翔 七十年代:末代回忆
范迁 “黑画”风波
邓刚 我曾经是山狼海贼
阎连科 我的那年代
许成钢 探讨、整肃与命运
陈建华 梦想与回忆
王小妮 七十年代记忆片断
唐晓渡 1976:初恋败絮
宝嘉 鹪鹩巢于这一枝
翟永明 青春无奈
柏桦 始于1979——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
李大兴 明暗交错的时光
韩少功 漫长的假期

作者简介

這是一本收錄了三十篇記憶文字的集子,內容很集中,都是對「七十年代」的追憶和回顧。對很多人來說,那一段歲月雖然不過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時間不算很長,可是感覺上,已經是屬於上個世紀的一個非常遙遠的年代了。在那些年代裏究竟發生了些甚麼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只留下了一點依稀的影子,難以辨認,也難以追尋。但是,我們相信,凡是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發現,原來那一段生活和歷史並沒有在忘卻的深淵裏淹沒,它們竟然在這本書的一篇篇的文字裏復活,栩栩如生,鮮活如昨。


 七十年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7条)

  •     来自本人博客:http://cunfu.info/2009/02/18/bang-pai-de-nian-dai-qi-shi-nian-dai-er-du/读陈丹青在《七十年代》(牛津大学版)中所写的《幸亏年轻---回想七十年代》,当然自己对照了广西师大版《荒废集》中的同一篇文章,当然有部分内容不太一样,其中便有这么一段,如下:我爱读各种回忆文字,然而苛求。近年来读过的最平实的回忆文字竟是上下卷《吴法宪回忆录》,一五一十,充满细节---那不是在回忆,而是如获罪的共产党人,“老实交代”---譬如他被逮捕的场景若不写出,谁能想像呢:先是他与黄、李、丘几位被带进人民大会堂,一掩藤椅,每把藤椅后站一位“彪形大汉”,不仅周恩来、叶剑英等老总鱼贯进入,宣布停止各人职务:“给你们每人找了一个地方,好好反省。”此下吴法宪写道:周恩来又对我说“你把空军搞成这个样子,你不要出问题呀,会给出路的。”我明白周恩 来的意思,是叫我不要自杀……周恩来说:“你去吧”。然后周恩来、叶剑英、李德生三人和我紧紧握手,让杨俊生把我带了下去。这一幕哪像是现代政治?帮派才如此处理人事,地点在国家殿堂:“紧紧握手”!然后吴法宪开始了不断变更地点的漫长囚禁。《七十年代》P49-50
  •     这是我去年看过的最好的合集。这是我近些年看过的回味无穷的一本书。这里面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有历史。
  •     这本书我已经磨磨唧唧的看了快两个月了,当初开卷的期待与憧憬似乎已无处追忆,终于看完了上篇。虽然下篇中依旧收录了若干有分量的人物,但我还是怀疑我是否有勇气把这本书看完,对我来说它似乎太厚了。豆瓣上这本书的评价很高,绝大多数人似乎毫不吝惜地给出了“力荐”的五星指数,这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因,但不是我爱这本书的理由,更不是我跟风给五星的理由。看完了上篇,我很明确的感到我不喜欢这本书的上半部分。不喜欢这些人讲故事的姿态——他们活在那个年代、他们生于皇城根、长于某大院儿、看内参、聊国际形势……这也许确实是他们的生活,这无可非议,但我说了,我讨厌他们讲故事的姿态——一种做作的姿态——仿佛他们活在那个风口浪尖、他们不经意地炫耀着他们在漩涡中心的地位与特权。似乎七十年代只属于北京人。按说他们在那个年代似乎都有着某种“出身”的问题,因此他们应该都属于七十年代的“非主流”。但时过境迁,曾经的“出身”已经幻化成今天充实“身份”的资本。生活还真是无常。在诸多的不喜欢中,我还是发现了三篇让我难忘、精彩的文字:《韩少功:漫长的假期》,透过他的文字,我再次感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于知识无比的渴求与热爱,因为感受到了,所以感动到了。《邓刚:我曾经是山狼海贼》,赤裸裸的生存故事 ,一切只是为了生存。《阎连科:我的那年代》。这篇我最喜欢,看了太多的知青文字、伤痕文学,知识青年们掌握着知识,一直以来也掌握了对那个年代描绘的话语权,阎连科是极少数掌握这种话语权的“农村人”,他以另一种鲜见的视角向我们叙述了他眼中的七十年代,字字真切。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粗粗翻过,和大陆版差异似乎不大,有些照片大陆版没有。
  •     书的印刷,装帧都很好,价格也不贵,聊胜于无吧。
  •     引领我们从不同阶层的视角看待七十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比起书里这批爱读书的年轻人,我这样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真是惭愧啊,在以分数为王的规则下摸爬滚打一个年代,读过的书不及别人的零头,更谈不上对实事对社会能有自己的独立想法和视觉。回忆起来真是软趴趴的青春。
  •     只对偷听敌台和赵志坚那篇感兴趣
  •     过去在回忆中滋滋作响地解冻,复活,以至永生。
  •     里面写作者水平差异太大啊,后面有点读不下去,实在不应该
  •     这些东西能记录下来就是最大的价值。给十颗星都不为过。
  •     这种时代性的烙印的确是一种记忆的必须,使得后人有兴趣回望之时能渐渐剥离出来一些斑驳的影子。文字水平因职业不同而有高下之分,记忆内容也因客观程度而各有偏差,但态度很重要。但是某种既得利益者的姿态才使得他们的声音被人听见,只不过他们也将会慢慢边缘。谁还能够记得?
  •     二读。
  •     被这本书吸引,主要是因为书背上李零那句话“八十年代开花,九十年代结果,什么事都酝酿在七十年代。”繁体字虽然看着费劲,却能听到那个年代最全面最真实的声音。杂文集中态度不一,接地气的有,装逼扯淡的也有,由此拼出完整的社会风貌。唯有的遗憾是作者中再无王小波。他的七十年代,可能早已隐藏在时代三部曲中了吧。
  •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八零后出生的我并没有体会过父辈的生活。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每个家庭每个个体都被环境深深影响。文化界人间悲剧不时上演。张郎郎的那一篇印象尤为深刻,只能臆想死刑号中面对生死的忐忑和特殊时期的爱情,却已经震撼人心。再也不要这种浩劫,悲剧的亲历者能抚平满身伤痕。想起父母的青春年华正是这个时代,有机会一定将这本书双手奉上,作为知识青年的他们一定更有感触吧。
  •     “当代生活一泡污”
  •     质量参差
  •     那个向往的时代
  •        上午刚看完《70年代》,又把序言看了一遍,了解一下出书的初衷和想带领读者思考些什么,确实,就象序言所说的一样,整体观感是每个人的记忆和提炼都是不同的,有的人仅限于回忆事件的细节,没有感论,作为读者,只能靠自己领悟,有的回忆倾注了人格和观念在里面,看完后会多些思考。我觉得后半本要比前半本来得精彩一些,但前半本中的陈丹青的《幸亏年轻》又是吸引我看下去的头一篇,也许因为比较关注他。整书来说,我喜欢邓刚的《我曾经是山狼海贼》、阎连科的《我的那年代》、许成钢的《探讨,整肃与命运》。
      喜欢《我曾经是山狼海贼》其中一个缘由是因为其中有我父母恋爱结婚的相似之处,最大的缘由是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和有的作者尖酸刻薄,自我矫情不同。《我的那年代》喜欢是因为之前刚看了《寻路中国》里面对农民的描写,印证了历朝历代最苦的是农民这一观感,没有话语权,老是上层阶级愚化和盘剥的对象,但最可爱的也是农民,传承着礼义廉耻这些基本道德。《探讨,整肃与命运》中的思考、论证、研究还有坚强让人获益最深。
       此书看完,我想进一步看看书中作者父母那代人的回忆,和当时十几岁的孩子不同,对于30、40岁的人来说,又是怎样的一番回忆。想来困难重重,一来本身对老一代知识分子不了解,二来这是需要在他们个人自传里提炼出70年代的回忆,所以热切期望着这本书可以如序言所说,出版个多卷本,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人,对70年代、60年代的回忆,让我们了解多一些人的经历和他们对人性的思考等等。此外,也许是编者有意最后一篇是韩少功的《漫长的假期》中对书的求知若渴的描写,相形之下,我要差了许多,起码一本相对严肃的书不会通宵达旦地读,也不会特别珍惜自己现在阅读的便利和相对自由。
       最后还想的一点是这本书应该还有后续,同样的人对之后每个十年又是怎样的观感,之前看高尔基《寻找家园》的感觉是每次大事件他都没闲着。所以对于80年代我也存在着好奇,但要看到对这一年代象这本书这样的回忆估计要等很大的机缘了。
       不管是什么样的书,只要你想看,都可以开拓思维,轻松类的书可以松散地读,散文可以闲适地读,思想类的书可以慢读慢品,历史类的书增长见闻,通过读书来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和观点,不断进化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生活的艺术,用一颗更加敏感的心体会生活中的幸福和满足。
      
  •     质量有些参差不齐其实,但为了偶像还是好评。那个时代的工厂真是藏龙卧虎!而且好像尤以钳工和锅炉房的师傅最为厉害。。
  •     精英们的七十年代,萌芽之中的现代中国
  •     学生时代读这书 体会不深吧
  •     蔡翔那篇太有爱
  •     张朗朗这篇最佳,真诚淡定满是真情。几位有名气的估计是来打酱油的,看起来敷衍又无趣
  •       雨·与70年代
      
       读《七十年代》,那些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我的意识从模糊变得清醒。外面下起了雨,雨水的声响很大,有雷声还有闪电。我仿佛回到了当年的老屋,回到了小时候,听到涨水的季节,雨水冲刷着临时性形成的小河,屋檐水滴的声音大得睡不着觉,经常会想起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话,我记得那个时候每次下雨家里都是外面大雨屋里小雨。而今我的记忆如此模糊,只记得床的帐顶上要放几个盆。现在的回忆在我心里没有任何一丝心酸的苦涩,相反却是几分经历后感悟的快乐,我不知道这快乐在当时是否真实。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记忆是最靠不住的东西,那个年龄所给予我的快乐和回忆很多时候是被放大了的,时间把不快乐的部分过滤掉,我记得的更多是奋力成长的一种体验,如同春雷阵阵后笋子破土的劲。文字同样把我带到了70年代,对于那个年代,现在看来如此陌生了,而记忆又是那么熟悉,几番读来,多有共鸣。
      
       “这地方是塞北山区,很穷。那年村里没收成,就把国家给知青的安家费分了,把猪场的房子给我们住。房子被猪圈包围着,两个大锅烧饭和熬猪食共用。这房子很旧,到处都是老鼠洞,外面一刮风,土就从洞中吹起来。深山高寒,去年就靠烧饭后的一点儿炭灰,取出来放在一个泥盆里。每次取水需要先费力气在水缸里破冰;至少有一寸厚。冬天出工晚,有时我出工前还临一页《曹全碑》,毛笔和纸会冻在一起。”我仿佛闻到了猪屎味,这是那个年代的写照,是那一代人最艰苦的生活和最值得敬佩的坚守。
      
       我常常对70年代走过来的人心怀一种毫无理由的敬意,一种不由自主的敬仰。我们能想象生活有多苦,而那时实际的生活可能比我们能够够得着的想象更加艰难若干倍,然而,我从这一代人遗留下来的文字里读出的更多是一种最质朴的信仰。而正像我所理解意义上信仰一样,借用周国平先生所说的:“所谓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一种宗教,或信仰某一位神灵。一个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那一代人,有自己的理想,脸朝着泥土,心里揣着的是天空。当然也有很多悲惨的事件,惨不忍想。40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个人或者社会集体的信仰已逐渐消亡,在人群中,我们能看到的每个面孔,如我们正在经历变化着的每一座城市,既长得相像,却又陌生。
      
       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iphone每隔半年多就要升级发布一次新产品,信息以及技术的发展如同翻腾的巨浪,一浪打过一浪,常常在我们没来得及反应的瞬间变幻了新的模样。朝三暮四在这个国家或者我们正经历的这个时代里应该被重新定义为褒义词。没有谁在这么多选择面前会去过一种类似苦行僧般的生活,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去选择,或许现代人生活本身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选择中度过。我们把很多东西看得太习以为常,也把一些东西看得理所当然,仿佛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最为平常的生活。“生命的意义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但这不等于说,凡是过着这种生活的人都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圣埃克苏佩里用比喻向我们讲述这个道理。定居在绿洲中的那些人习惯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他们的感觉已经麻痹,不知道这就是幸福。他们的女人蹲在溪流圆而白的小石子上洗衣服,以为是在完成一桩家家如此的苦活。王子命令他的部落去攻打绿洲,把女人们抢来占为己有。他告诉部下:必须千辛万苦在沙漠中追风逐日,心中怀着绿洲的宗教,才会懂得看自己的女人在河边洗衣其实是在庆祝一个节日。”拥有永远没有足够的时候,在变幻莫测的选择中,难以停下脚步,也来想想我们生活的绿洲。
      
       如果我们能切换一下视角,想象一下在一个孤岛上如鲁滨逊一般的生活。我所说的不是面试题中的那些无聊的假设,因为那儿没有可带的书,也不会有任何艳遇,因为那个岛上只有你一人,经历的是实实在在活下去的生活,没有一样东西可以选择,能选择的就只有活下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也用鲁滨逊的眼光来看一看这个世界,这会帮助我们分清本末。我们将会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真正值得我们坚持的精神原则是十分有限的。那是一种极其单纯的生活,鲁滨逊可以花42天的时间用一棵树来做一个搁板。在我们的生活里,有多少可以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去深究的东西,去追寻和保持的价值。
      
       “雨后的青山,如泪水洗过的良心。”此刻无法远眺,但我相信明早起床,空气定是清新。读《七十年代》,心里仿佛经历了一次荡涤。种庄稼的人都知道,春雨贵如油,多么难得。生活里总有一些东西是恒量的,需要的就是对这种恒量执着的坚守。这正是我所敬仰的地方。雨早就停了,夜已深,写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     牛津的《七十年代》比三联的那个版要好。
  •     当年在香港去过几次书店皆未购得,最后是在机场买到的。买回来让其在书架上睡了几年,今年十月开始看,看完终觉不枉当年“走私读品”。推荐北岛 断章,张郎郎 宁静的地平线,阿城 听敌台,邓刚 我曾经是山狼海贼。不过柏桦 始于1979——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全篇讲诗,看得磕磕绊绊的。需要改天再翻阅。另外我很想知道,国内三联版到底阉割了哪里?页数只差一页,难道是繁体字与简体字的缘故。
  •     I251/B281
  •     一代士族精英们的回首。让我感觉那场浩劫到是让中下层获得知识的机会更少失去的更多。哎
  •     作为一个样本。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是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的前传姐妹篇。当然语言风格没有前者那么有统一性,但胜在叙事角度足够多样,让我们有足够多角度了解那70年代。八十年代早结束了一年,七十年代早结束了四年。在中大深圳图书馆借的。第1496人看过。
  •     还是看港版比较给力啊~
  •     看内容,应该是未删减版,感谢电子书
  •     阎连科和韩少功的两篇感受很深。但是这几个人的故事显得零碎,个体的叙述充满了局限性,就像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样,对于后来人还是无法准确了解当时。今年正好是文革开始50周年结束40周年。
  •     极权社会下的生活经验作为后极权社会下生活的养料
  •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适合研究那一年代或者心态比较平和时慢慢品读。现在太浮躁了。
  •     满满的都是泪啊.....触目惊心啊,就是在这之后,我去买了《一百个人的十年》。张朗朗的那篇,写自己母亲站在自家阳台上那段,感动的泪水哗啦哗啦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个普通人的回忆还原了一段历史。
  •     难得的良心之作!读过之后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不是为了造反,不是为了做愚民,只是想让自己明明白白的活一场。
  •     高干子弟流通的内部书,偷来的禁书,偷听的敌台,九一三之后,红色的解释系统崩溃、分离、加速了无数的独立思考:伟大领袖号召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的结果就是直面现实的怀疑,怀疑意味着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意味着敌对势力影响,意味着思考着的青年就不是党的同路人。
  •     70年代在浑沌乱世中原来还有无数奉读书自修为解脱的文化青年,堪称卧虎藏龙同时也不得不感慨什么是真正有效的“教育”之路。庆幸自己生长在七十和八十年代,赶在浮躁社会洗心革面之前稍微读了点书。还要继续读下去。
  •     八十年代开花,九十年代结果,什么事都酝酿于七十年代;当年的《红楼梦》只“供内部阅读”;郭路生的《相信未来》何其红!!!
  •     每個人的回憶都挺不一樣。最喜歡閻連科蔡翔兩篇,給我的反思很多;另外徐冰陳丹青阿堅王小妮鄧剛翟永明黃子平的個人也比較喜歡。看了足夠多的面後,會對文革有個比較複雜的態度。實際上文革只是人們賦予的名字,方便人們批判,而當今社會上的茫茫大眾,是否就比文革時的眾人把世界看得更清楚些?我很懷疑。可能幾十年後會有一本別的什麼年代來讓我們自我批判。
  •     相同的时空,也有各不相同的感受。
  •     “历史记忆领域从来就不平静,无论是要唤醒一个历史记忆,还是要认真对待和坚持一种历史记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时候,那需要特殊的品质和勇气。” 正视历史,需要勇气与学习能力,需要历史学问的积累,也需要品质。
  •     看完感叹的确,若不是70年代有那么一大波文人画家的洋人名字在这些青年里魅化封神,或许就唤不来一致启蒙的80年代了,所谓“西边出了个绿太阳”。说到各人文章,虽说陈丹青也有味道,北岛也行板如歌,阿城也能逗敢捧,邓刚也hard-boiled;然而只有张郎郎一篇到达了传奇的境界,是最幽暗的谷底也是最眩目的高潮。见证了时代最独特高贵的灵魂,也经历了永恒的聚欢离愁。
  •     徐冰那篇给我看哭了哎
  •     那是个怎样的时代啊?看前面几篇看得热血激昂,呵呵,甚至做梦自己也跟朋友在天安门写诗(我滴个神啊,这真是做梦啊),只是,后面写的就差些,呵呵,这是不爱合集的原因
  •     kindle
  •     当年,大事、匮乏;如今,依旧大事、依旧匮乏。
  •     不同人的七十年代,对了解那段历史非常有好处,因为我喜欢文革和知青的那段时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     史料
  •     读来饶有趣味,却也毛骨悚然,文革一代命途多舛。
  •     贵族们的文革岁月 不够沉重
  •     一个七十年代的横截面,在今天看来颇有些魔幻色彩,不符合常理的发生了消失了,改变了大多数人的一生。有几个段落异常深刻。
  •     李陀应该写一篇。喜欢徐冰和阎连科的。
  •     封面纸质好喜欢
  •     所以还是没有精(耐)力(心)去看完haha……一开始是被北岛的那一篇吸引去,现在看看,反而没有张朗朗这些的更真实随性呢,诶,写诗的就是矫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