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黑夜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4
ISBN:SH10317-86
作者:库尔特·冯内古特
页数:264页

作者简介

冯内古特参加过二战,在对德战役中被俘,关在小城德累顿的一个屠宰场地下冰库做苦役,又赶上了盟军的大轰炸,十三万五千德国平民葬身火海,爬出地下以后,被分派了挖尸体的工作。那些尸体被烤得像姜饼一样。姜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圣诞节小点心,用蜂蜜、红糖、杏仁、蜜饯、丁香等烘焙,成品焦黄色,装饰有彩色的糖霜,经常会被做成人形。所以这个比喻还是蛮形象的,
从军经历并没有什么好吹嘘的,那个时代,没上过战场的年轻男人是少数,而无论怎么样悲惨的经历后,只要没有死,生活都将继续。冯内古特说,“如果我过去生在德国,我想我会成为一名纳粹分子,到处殴打犹太人、吉卜赛人和波兰人,穿长靴踩遍雪堤,暗地里用良知使自己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
事情就是这样,在作家生涯里,这个家伙用的总是这样心平气和的语气,像苦涩的微笑,和淡淡的自嘲。被残酷事件折磨过又在现有生活中继续默默体验着悲伤的人,所共有的那种表情。一个马上就要被吃掉的人形姜饼,如果也有感情的话,它大概也会有这样的表情,这样的语气,而点缀的糖霜,就是它偶尔说出口的几句笑话。
那位沦为纳粹狂热宣传机器的剧作家,臭名昭著被通辑着的战犯,另一个身份是美国间谍,通过广播将密码向盟军泄露出去。这个事实如此隐秘,直到生命的最后,才侥幸得到了一纸无罪的证明。这个故事,是讲述得悲壮还是悲惨只有一步之遥,可是小说的主角用自寻死路,证明了他的悲剧在这个荒唐的世界面前,其实无关紧要。
经历过战争的人们,都在到底是仇恨还是遗忘之间徘徊。他们的悲剧已经形成了,像人类历史一样既然刻下就无法更改。而历史总是循环的。持着悲观宿命论的老人们终将死去,连同他们曾经用来抵抗世界的爱情之床一起消失。年轻的一代仍在迷惑着求解:这个世界究竟出现了什么么毛病?是某种化学物质在作怪么?才使得人们互相残杀?
主角把一位追捕他的前军官、现在的酒鬼奥黑尔揍了一顿,此人把向纳粹余党复仇作为毕生唯一事业,却愚蠢到赤手空拳,以为仅凭正义感就必能胜利,结果被打得差点连胃都吐出来。主角对着那摊呕吐物说出了自己的答案:“罪恶在哪里?正是每个人心中无限制的仇恨,那种自己认为得到上帝支持的仇恨。正是每个人心中的这一部分觉得各种各样的丑恶那么有诱惑力。”
很不幸,主角就曾经从事着一个向世界宣扬着仇恨的职业,尽管从另一个角度,他同时是个可敬的地下英雄。用当间谍可以合理地精神分裂,可以尽情表现演艺天赋来做理由,并不能抹灭他内心的罪恶感,抵销所有过往生命中珍贵之物的丧失。于是,他在自由到来的前夕,把自己绞死了。


 茫茫黑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头一次觉得人死去的场景是那么好笑,乐疯了 %      我指的死人当然不是我们可爱的年轻的蕾西改了一个形容词
  •     小霍华德·W·坎贝尔从自由柏林发出广播的那一刻起,他就中毒了。此后他的精彩人生汇成这本书,正是各种毒发症状的可笑集合。最后他实在厌烦了与“拖在后面的一条令人恶心的粘液”的无尽纠缠,从而使全书有了一个结束。因为不设防的肌体总是要受到病毒的侵害,所以小霍华德·W·坎贝尔注定是逃无可逃的。为什么会不设防呢?因为大多数人在那个信念迷失的时代实在不知道要坚守点什么。小霍华德·W·坎贝尔碰巧成为本书的主角,只是因为他的中毒次数比书中的所有人都要多很多,也可以这样说,书中的绝大部分出现的人物都至少中过一次毒的,只是没有小霍华德·W·坎贝尔当主角的“幸运”罢了,他们一起构成了这个中毒的世界:伯纳德·奥黑尔:一次神气的抓捕,却要饱受以后平静生活的失落。亚伯拉罕·爱泼斯泹:奥斯威辛来的孩子,固执地拒绝一切回忆。亚伯拉罕·爱泼斯泹的妈妈:固执地保留一切回忆,外加仇恨。沃特南少校:生活从一场战争转到另一场,这主是职业而无关其他。约纳·波达波夫上校:画家、棋手,职业长期撒谎人兼精神分裂者。《白人基督教民兵》的人们:中毒最深的一群,“令人恶心的粘液”的大尾巴。蕾西·海尔格:痛苦的在争取康复吗?谁也说不清,反正是不可能的事情。蕾西·海尔格的爸爸和阿道夫·艾克曼:从来也不想康复。小霍华德·W·坎贝尔:最精彩的中毒故事,请从第一页读起吧。
  •     故事中有些情节稍稍有点夸张,比如说一个俄国间谍伪装为一个画家,他的一幅画可以卖到几万美元,还有,我觉得,过分夸大了坎贝尔在战争中的作用。例如海格尔的爸爸,一个负责任的德国某城市的警察局长,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对女婿说了这样一番话:“你知道为什么我现在不计较你是不是一个间谍吗……因为你的宣传对我们自己比对敌人更有效……我终于意识到,我现在所抱的所有想法,不是来自希特勒,不是来自戈培尔,不是来自希姆莱——而几乎全是从你那儿来的。由于有了这些想法,我对自己作为一个纳粹的所作所为毫无羞耻之感……只有你才是我不至于作出德国以及发疯的结论。”故事中还有其他几个人也有类似的说法,给我的感觉是,坎贝尔的广播比希特勒的纳粹政策更应该对战争、对集中营的建立负有责任。然而事实上呢?我很怀疑二战中是否真有一个像坎贝尔这样有影响的广播员。不过,小说既然是虚构的,夸张也就无可厚非,何况这夸张是为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正是有了坎贝尔在纳粹营中的出色表现,战后的美国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位臭名昭著的纳粹分子是他们的间谍,以色列人则花费大量的精力到处搜寻他的踪迹。简单的说,是他伪装的技巧太高超了,以至于真像他岳父说的那样,他对德国的贡献比对美国要大,尽管他是美国人,做的是美国间谍。这算是失败还是成功呢?连坎贝尔自己也十分迷茫。所以,当久别重逢的“妻子”问他有没有再写剧本时,他说没有,没有什么话想说,“我所看到的一切,我所经历的一切,使我几乎再也不能谈论任何事情了。我已经失掉了讲出有意义的话的诀窍。我向文明世界说了莫名其妙的话,文明世界也用同样的话来回答。”到了后来,他也觉得自己有罪了,而且罪孽深重,但这罪,不是他对世界的,而是对自己的。他做了自己并不想做的间谍,说了自己不想说的话,成了纳粹的帮凶,尽管他在说那些话时一直都很清醒,“我很难否认我说了那些话。我所能说的是我并不相信那些话,我完全知道我所说的都是些无知、有害和滑稽得令人感到讨厌的话。”可他还是违心地说了,为了取得纳粹的信任,并且,别人都认为他说得很精彩。他就是这样一步步把自己推上了一座摇摇欲坠的独木桥,进退维谷,并且也“已经丝毫没有向任何方向前进的理由了。”于是,他选择了自杀,以偿赎对自己所犯的罪。小说告诉我们,一个间谍,很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坎贝尔在广播中大肆侮辱犹太人,抬高雅利安人,甚至绘制侮辱犹太人的图画,便是其精神分裂症的一个表现。这当然是精神压力过大的结果。电视剧《潜伏》中的余则成也常常精神紧张,大概所有的间谍都如此。所幸我不是间谍,这辈子也不打算做一名间谍,这种风险应当是可以避免的了。让我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那些间谍们在完成任务后要面临怎样的生活。敌方一旦知道他们是间谍,肯定要追杀,如果他们也像坎贝尔这样,自己效劳的一方不承认自己的身份,那岂不是落得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即便承认了,也还要隐姓埋名,过一种隐居的生活,以避免追杀,也很可悲,不是所有的间谍都愿意牺牲一切的吧,他们的生活固然刺激,可他们的命运又该有多么悲凉!说到底,这世上就不应该有这么一种职业。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如果可能,就去愛吧。"
  •     黑暗原本浑然一体,我占其中一席之地
  •     修行50th,阅读版本是83年初版,译者序臭不可闻,不值一哂,冯内古特写了本极为老实,不以技巧取胜的书,如此书简介所言他用心平气和的语气,像苦涩的微笑,和淡淡的自嘲。写那些被残酷事件折磨过又在现有生活中继续默默体验着悲伤的人,如是而已
  •     这本简直是神作哪……
  •     感觉像在一个人喝啤酒
  •     “高端”- - orz
  •     所读第一本冯内古特
  •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之前真是低估了一位伟大的作家
  •     在多伦路左联旧址旁“名著书店”淘得,在到海南的飞机上读完~
  •     對於我們來說,這個世界永遠不會更好,也不會去期盼它變好。
  •     老头子第八本。
  •     在小说家手里,谎言可能是真理的一种形式。老冯内古特自成一派的幽默和讽刺中深藏着莫可名状的悲哀和厌倦。小说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     以流行小说形式出现的正统小说。间谍、战争等流行元素,成为作者反思人生复杂性的切入角度。主人公独特的人生轨迹,象征了人性在极端情况之下的挣扎,这种挣扎充满黑色幽默:既有顺流直下的放弃,也有逆流反扑的心灵斗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小说给出的答案是开放性的,这是与畅销小说根本区别所在。
  •     短章节的蒙太奇手法,读起来轻松流畅。一个既是纳粹广播员又是美国谍报员的双重人物,从他的忏悔录中读到世界大战背景下的人性、爱情与社会百态。
  •     4星半, 除了和小姨子那段略俗
  •     他的这本书写得好伤心啊。。。运尸夫立刻到毒气室去。。。
  •     冷冷地死去
  •     散场吧,老冯。
  •     如果可以,就去爱吧,他会对你有益~如果有小孩了,叫他们辨别什么是谎言以及如何撒谎吧,反正最后他们都会学会的~
  •     继续反战主题。又是这种让人无法做出价值判断的故事啊,这次的故事由于有强大的真实历史做背景,底色比之前读过的都要更灰暗,连习惯的苦笑表情都失去了。冯尼古特先生,果然还是在意“写作者”的身份吗。这本书的节奏和画面非常适合拍成电影,尽管可能题材已经不再时髦。非常悲伤。
  •     历史龙卷风过境时除了随波逐流毫无办法。棋友是个画家、骗子和精神分裂间谍;重逢的妻子是小小的虚无主义者;莫名其妙的宿敌跟白蚁一样繁殖;邻居母子把记忆分来开各自背负作生活动力…鼻涕虫粘腻的轨道跟萤火虫无意义的闪光选哪个?缺掉的齿轮被拔掉的金牙,自绝于自由前夜反倒像全本中唯一求仁得仁的希望所在。
  •     看冯内古特时永远状态不好星人……
  •     齿轮
  •     这批黑色幽默作者可算是最了解这一代人的经典作家
  •     如果可能,就去爱吧。
  •     Je congnois mort qui nous consomme; Je congnois tout, fors que moy-mesme.
  •     他还是处死了自己
  •     缺掉齿轮 地狱里的杜鹃钟
  •     一本不错的小说,也是一本老小说,遗憾的是,小说出版了将近三十年了,看到最后,却发现我竟然是此书的第一位读者。
  •     原本想减一颗星,为读过以后回过味来的甜腻感,但这个时代,给人热诚的、赤裸的、即使是粗糙的感动,已经非常难得。
  •     战争摧毁人性。作者技巧不错,值得学习
  •     冯内古特采选的角度,是超然的,极端仇某一特殊群体的态度,很容易深植在对自己生存状态有所不满的个体的心中,无论纳粹,种族主义者,原教旨主义者,3K党,或者是以上这些人的敌人,从某些角度来说都有共性,他们在某些地方都可能是品行高洁的好人,在另一方面又需要用疯狂的仇恨替自己找生活的意义。
  •     「如果过去我生在德国,我想我会成为一名纳粹分子。到处殴打犹太人、吉普赛人和波兰人,穿长靴踩遍雪堤,暗地里用内在的良知使自己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所有人都是神志不清的,他们任何时候任何事都做得出来。而上帝会帮助探求理性的人。」他把战争写得尤为真切,把人性写得格外弱小,你却对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恨不起来。因为你就是他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