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视的眼神》书评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108026361
作者:《读书》杂志 编
页数:390页

艺术——趋于技术

书是不错的。本来就是文化评论,无论体贴宽容,还是严肃犀利,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评论者的智慧——独立、完整的价值体系,渗透入每一个被审视的对象。解读艺术作品,更像是在解读解读者本人。艺术文化立场在这个机械复制时代显得极为重要。不过,只要粗略的看一下文化评论者所关心的话题,就不难发现,当下的艺术已经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人与生活之间的感性表达,中间所介入的媒介,相反,喧宾夺主,成为真正的艺术的主人。无论是建筑还是影视、无论是摄影还是音乐,我们的时代趋于技术化,艺术是一种可以衡量,可以删减,可以跳跃,可以摧毁的形式,也就是说,古典艺术那种渐进式的绵绵不绝、渗透感染的风尚已经大势已去。当代艺术是直接的,是强制性的,温情脉脉的具有古典气质的艺术形式趋于流俗。普通读者该如何欣赏如何体味当代艺术,如果我们确认时代的平庸与无聊,那么,评论者是不是该主动地融入这滚滚红尘之中,现代艺术是不是只为反映现代生活,或者,更为准确的说,现代艺术作为现代技术的附庸,在商品化与机械化之中,以一种看似独立与超脱的精神,表现商品与机械的另一种选择——一种在价值上更接近于灵性的选择?艺术保存历史,艺术凝结记忆。传统之上,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灵魂的抉择,当艺术沦为技术的附庸?当我们已经习惯于经过技术甬道的艺术展现并渐渐地心安理得于此。

《读书》和它见证的十年

1972年,二十岁的知识青年甘阳插队去了东北,在大庆油田当了六年采油工。其间,他阅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小逻辑》等西方哲学书,多年之后,他还能准确无误地背诵出卢梭《民约论》的第一段。十年后,甘阳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毕业到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翻译了卡西尔的《人论》,认识了刘小枫、陈嘉映、苏国勋、徐友渔等一大帮同道中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为《读书》的固定作者。这些人在八十年代成立了一个“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掀起了不小的风潮,鼎盛时,据说很多人排队到书店购买《存在与虚无》这样晦涩的理论著作。对于这个“文化热”时期,甘阳在《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中说,九十年代以后,中国进入了“经济人时代”,而八十年代是“最后的文化人时代”。就在甘阳和他的同道们为海德格尔、萨特、韦伯们激动不已的时候,在他插过队的东北,另一场影响深远的巨变正在悄然进行。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动机的东北,重工业一直是生产生活的核心,直到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包括大庆油田在内的东北重工业基地都持续不断地将石油、钢材、机械产品高比例平价调出,在南方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保持财政高额上交。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此时东北国营企业开始出现亏损,二十世纪末的时候,不少工厂陆续停产。工人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整个社会陷入“唯GDP论”的氛围中。六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导演王兵用纪录片《铁西区》记录了这个过程。东北老工业区的命运,其实就是整个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变革的一个缩影,它伴随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群体心理失衡以及文化失坠。这个变化是海德格尔和萨特们解释不了的,或许韦伯还能解释一点。这也是甘阳所谓“经济人时代”的来临。人们不再关心存在、意义、价值、人道这样虚无缥缈的词语,转而信奉资本的逻辑、市场的大手。《存在与虚无》不再出现于书店的畅销书柜台,取而代之的,是“富爸爸”、“职场秘笈”之类的励志书籍。这是一个动荡而充满张力的时代,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一时无所适从,八十年代那套术语也开始变得苍白和丧失解释力。这套《读书》精选系列所选取的,正是1996-2005这个复杂时期,在八十年代及其文化遗产渐渐淡出之后,出现在中国人文知识分子高端平台《读书》上的各类文章,这些文章基本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经济外部环境和知识产生机制已经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基于“知识人”的使命而产生的各种思考与诘问。相较于甘阳、査建英们念念不忘的“八十年代”,提起“九十年代”的思想文化状况,人们总爱引用李泽厚的那句“思想淡出,学问凸显”。这个“思想”与“学问”的二分看似精妙,其实遮蔽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这十年的《读书》一直想努力提升的“社会科学”在人文学科中的地位问题。整个八十年代,知识界中社会科学家的声音一直是缺席的,社会科学被认为是没有灵魂的技术性知识。翻检八十年代的《读书》,作为法学家出现的似乎只有梁治平,但他的研究领域是中国法律史和中国传统法理念,还是和传统的“人文”相关。这一时期没有主流知识人关注正在悄然进行中的经济变革,直到1992年《纽约时报》刊发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腾飞了,国内知识界才恍然意识到这个问题。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到1997年都没有完全改观,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国内知识界——准确地说是经济学家——基本是失语的。在八十年代,周其仁、张维迎这些后来在经济学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和主流知识界并无太多交道。“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句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结尾时引用的话,几乎可以看作是八十年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科学学者和消费主义文化的整体看法。“思想”与“学问”的划分并不能涵盖九十年代,尤其是1996-2005年间的《读书》所体现的新的“人文精神”。“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中国自孔子以后,就有尊重文史的传统,所谓“人文”,在九十年代以前基本限定在文史哲方面。自1979年创刊的《读书》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也很好地遵从了重视文史的传统。但是正如汪晖和黄平两位先生在为这套丛书所作的序言里所说,从九十年代的市场扩张和社会分化,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家社会政策的调整,中国在所有领域都经历了也正在经历一个深刻而剧烈的大转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南斯拉夫危机及中国驻南使馆被炸,2001年“9•11”事件及随后美国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打击,以及朝核危机、台海局势,林林总总,都使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流行的术语如改革与保守、现代与传统、开放与封闭等范畴,不再有解释力。《论语》里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说法,显然,如果一本在知识界具有极高声望的杂志不能对粗砺的现实提供反思和批判,一味追求所谓文人品味,那么体现“人文精神”的《读书》就只能沦为所谓知识分子们的枕边书、厕上书。“人文精神”必须体现现代人文学科的多样性和现实思考的穿透力。在被《读书》重新塑造过的新人文精神的主张下,可以看到社会科学学者的身影在这一阶段的《读书》上频频出现,朱苏力、汪丁丁、崔之元、樊纲……这一串名字的背后,是《读书》为了回应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中遇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所呈现的努力。《改革:反思与推进》以及《<读书>现场》中的大半篇幅,都体现了这种努力。《亚洲的病理》和《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则体现了另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抱负:如何从“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中跳出来,以一种主体的姿态审视我们在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众所周知,伏尔泰《风俗论》之前,“东方”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对西方人来说,东方,尤其是中国,是一个非常难以消化的地理和文化存在,只能以一种外部的和“他者”的目光去解释,“东方”成了萨义德所说的“东方学”,一个被抽离了筋骨血肉,风干成了西方大学里某一“学科”的标本。更严重的是,自晚清“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知识构成、学术视野、问题意识上日益“西化”,“帮西方解释中国”几乎成了一种文化心理恶疾。我们没有被殖民过,但总是以一种“后殖民心态”去思考中国乃至亚洲的问题。《读书》十年间的贡献之一,就是力图以一种主体的姿态环视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图景,以一种平等的文化身份参与国际学术讨论,一些国际知名的学者如哈贝马斯、安德森、德里达、乔姆斯基、沟口雄三等人的名字开始出现在这一时期的《读书》上。至于九十年代以前《读书》所遵循的人文传统,并没有被这套精选集遗漏。它体现为《不仅为了纪念》和《逼视的眼神》两本文集中。前者展现了一个世纪中的知识人与时代的关系,追慕了一批知识界大家,钩沉了大量文人往事。有些人、事是如此宝贵,以至于如果不是《读书》上的文章,就不可能引起广泛而有深度的关注,比如黄万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文章也是对历史和时代的记录。而《逼视的眼神》则呈现了文本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世界,创造性地开拓了人文传统的疆域。《读书》作者对戏剧、美术、电影、音乐等领域的观察、思考与评论,为一般读者了解这些领域打开了一扇斑斓的窗口。这是一个媒体狂欢的时代,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这是一个读图时代和浅阅读时代。虽然我们并无太大把握把它称之为韦伯意义上的末世,但毋庸置疑的是,人们在拒绝严肃,拒绝深刻,拒绝沉思。《读书》无力为这样的时代埋单,《读书》也远没有到总结盘点的时候,但通过《读书》十年来的努力,我们看到了中国知识人群体投来的冷峻而深远的眼神,这眼神在喧嚣的时代幕后,又在行将到来的时代之前。我们对这束目光表示敬意。

作为妻子、情人和外遇

《逼视的眼神》戏剧、美术、建筑、电影、音乐,在当代有着斑斓多彩却又备受争议的视野中,《读书》将90年代关于这一场场的争论呈现给我们。90年代属于上个世纪,作为8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尽管享受了一些世纪末的华丽,可是在华丽的背后,我们也许不知道今天已经开始成为经典的东西在昨日竟经过了如此多的沧桑。林兆华也好,张艺谋也罢,作为90年代那个经济和人们欲望都迅速膨胀的时期,总有些人会在那一场场喧闹中,保持着自己内心的冷清,今天回去看,逼视也好,俯视也好,漠视也罢……作为一种人文的精神信仰,在丢失了数十年之后,人们发现了它其实一直都在角落里闪闪发光。

好久没有看读书了

爸爸带回的的一本《读书》是1993年第7期的,现在放在家里的书架上,落了灰尘。《读书》伴我读过了6年的大学时光,当时觉得世界很大,很广阔,迫不及待要去探索、发现;工作以后发现原来世界很小,是自己局限了自己的眼界,还是碎屑的生活消磨了意志,好久没有翻阅《读书》,买这一套书作为对青春岁月的纪念,像一只掉进井里的蛤蟆,想要跳出井的努力


 逼视的眼神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