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语言·思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2
ISBN:9787503905728
作者:[德] M. 海德格尔
页数:202页

书籍目录

目 录
译者前言
导言
I 诗人哲学家
Ⅱ 艺术作品的本源
Ⅲ 诗人何为?
Ⅳ 建筑 居住 思想
Ⅴ 物
Ⅵ 语言
Ⅶ “……人诗意地居住 ”
译后记


 诗·语言·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1、存在海氏核心词汇,他提出了长期以来哲学界一直遮蔽的问题:什么是存在?这一概念相对于存在者,存在是存在者的属性,也即人是存在者,人的思想是存在。总之存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个走心的概念。存在者只是存在的容器。2、此在基本上等于“我”这个概念,存在者是如何理解存在以及其他存在者呢?靠的就是此在,推己及人及世界。为此衍生了本体论,但这里的本体绝对不等于主体。为什么呢?因为主客体概念是相对而言的,有主体必然有客体,而主客体是形而上学中的概念,海德格尔重点批判对象就是形而上学,因为这一学说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可以征服的对象,从而破坏了“天人合一”。并且在同样致力于批判形而上学的康德基础之上更进一步,通过存在概念的提出,塑造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可谓有破有立。3、诗在柏拉图《理想国》中被驱逐的诗人在海德格尔书中迎来第二春,海德格尔认为世界进入了贫乏的时代,并且人们贫乏到看不到贫乏,而诗人看到了时代的贫乏,他们倾听语言,并且言说。诗不再是一种附庸风雅的文体,而是一种存在。4、语言语言不是人类表达的工具,不是人类在言说,而是语言言说,人类只是倾听语言。语言是神圣的而有力量的,语言中栖息着存在。人们将通过某个字眼,思想直接跃至这个字眼所代表的某物的存在之中。5、科学海德格尔说:科学的白昼带来了世界的黑夜,随着科学技术把物分解到分子、原子,物不再具有物性,而变成了感觉的符合、质料的载体、特征的聚合,物被对象化了,而真正应该感受到的物的物性却被手段所遮蔽。我们能把石头打碎,物的物性依然保留在碎片中,但是肉眼依旧看不到,要用心灵去感受。6、思虽然笛卡尔以一句“我思故我在”名震业界,但这里的思与海德格尔眼中的思大相径庭,并且这句话正是海氏大批特批的对象,因为它是整个形而上学界的根本命题,它代表着人开始作为主体站在了世界面前,而世界则沦为了一种图景。随着人的主体化,自我概念的强化,世界变成了人眼前的图景,存在者的存在变成了存在者的被对象化,人类的思想不再是对存在的投射,而只是将世界作为一种可改造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的人性、物的物性分化为受数字标注的市场价值。于是海德格尔感叹:“现在,人已经被连根拔起。”丧失了投射存在思想的人类已是无家可归。他认为思就是存在,思和存在之间根本没有因果关系。7、工业社会似乎除了功利主义学派,所有的哲学家都根本不考虑经济问题,海德格尔甚至是反抗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因为它使得一切都可以代入计算之中,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人被异化了,在考虑价值的过程中,人丧失了对物的物性的把握。8、真理真理不是主客观统一,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主客之分,并且真理将因人为的划分主与客无法进入存在。真理与发现真理之间隔着形而上学的机械化思考。真理只是存在的敞开、澄明、照亮,真理就是美。发现真理就是在发现存在。真理是无法证实的,心灵逻辑无法用语言逻辑来说明。9、陶壶立于我们眼前的陶壶并不仅仅是由陶瓷做成的容器,陶壶之所以是陶壶在于它是倾泻的赠予。它能容纳水,水居于天地之中,它给予能死的人这种短暂者以饮用,它使人能举杯庆祝神的赐予,因而陶壶之中天、地、短暂者、神圣者四元一体。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很挑战智商。希望重新阅读。
  •     翻译是很难的
  •     差不多是一个月前看的,翻译造成的障碍影响了些记忆。把导言重看了一遍。当下的世界与1925年没什么不同。神圣者依旧隐蔽,短暂者也不愿敞开。
  •     当年没怎么读懂,比较费力。不知道还有没有运气再重读了。
  •     Assigned: §Origins of the Work of Art, §Language, §Matters, §The Thing, §Poetically Man Dwells.
  •     05Nov开始,15年12月有望读完。10年。16年读完。
  •     二十年后重读,忽然就变得显明了。确定不同意的地方,是关于冒险和保护的论述。关于建筑和居住的论述也明显有怀旧的倾向。邵雍已经走到里尔克的境界,但中国哲学此后的方向却似乎与海德格尔的演绎不太相同,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专门的比较。
  •     最早接触海德格尔的入门读物,在当年的研究环境中,算得上必读书
  •     艰涩的语言很难读懂,但是即使是模糊的理解,也仍然带来很多启发
  •     英文转译的
  •     大四读的书
  •     泛读。
  •     感觉彭富春的译本比孙周兴的好些。
  •     作品静止的那一刻,世界的开敞与大地的闭合,在不事策划的四元一体的短暂者那里得到销蚀。环形的整体,摆脱了策划的遮蔽,牵引着物性与此一成为统一的确定性,并因短暂者面向思的世界而诱使诗性与艺术进驻神性。这一崇高纯真的境界,在海德格尔为荷尔德林狂呼呐喊时也难以持续生成,只是成为星星点点的神性痕迹。因此,所谓“诗意地栖居”,不但变得难以窥探,甚至变得愈发浅薄。其实这个伟大的哲人,最难以置信之处并非其思想的釜底抽薪,而是在言语完成之后,返回的恰恰不是众神纷纷在场的荷马,而是难以寻找应和的现代诗学,是里尔克和特拉克尔。
  •     诗,诗人,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是偶有交集的不同事物
  •     我能说大彭的翻译实在很骚瑞么?
  •     黑话多,难啃。
  •     我觉得对此没有力气说话了...
  •     尽管这未必是最好的译本,但是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反复细读,至少对于我而言,读《存在与时间》也好,读《从本有而来》也罢,最终都是为了重读这几篇文章时能有更深刻的全新领悟。
  •     海德格尔著作的一个简单选本,适合爱好者阅读
  •     基本上看不懂 或者 居然堕落了 在思考这种类型的书到底有谁在读 谁在学 学出来有什么用 哎
  •     看看
  •     尽管世界迅速地转换, 如同云形的变化, 但完美万物回归其原初。 在丰富的变化之上 更加遥远更加自由 你的序曲的不断歌唱 带着里拉琴的上帝。 没有认清痛苦, 也没有学会爱情, 死亡对我们的陌生 还不曾揭开面纱 唯有大地上的歌声如风 在颂扬,在欢呼。 【里尔克《致奥尔夫斯的十四行诗》第一部分19】彭富春/译
  •     似懂非懂……
  •     似懂非懂又让人痴迷的海德格尔
  •     对于海德格尔四元的提出一直有疑惑,虽然是读过了,但是这周在读一次。读海德格尔总是有一种厌恶感,让我不想读第二次。
  •     Good selection, translation is also fine even though it is a second hand translation.
  •     本科的最后一篇课程论文啊,真是看不懂啊。。
  •     虽然刚开始读不太懂但是实际上好有趣呀
  •     因为有用处所以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