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老式雷鸟

出版日期:2014-9-30
ISBN:9787544745228
作者:[美] 安·比蒂
页数:293页

内容概要

安•比蒂(Ann Beattie),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与雷蒙德•卡佛齐名的“极简主义”大师。《纽约客》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作品四次被收入欧•亨利短篇小说奖作品选集,并入选约翰•厄普代克编辑的《二十世纪最佳美国短篇小说选》。比蒂善于描画美国一代城市人的情绪状态与生活方式,帮助中产阶级认识了自我,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乃至被视为其精神路标。

书籍目录

柏拉图之恋
异想天开
狼的梦
侏儒之家
蛇的鞋子
佛蒙特
下坡路
万达家
科罗拉多
草坪酒会
秘密和惊奇
周末
星期二晚上
换挡
遥远的音乐
一辆老式雷鸟

作者简介

【安·比蒂,二十世纪主流文学大师 ,描摹城市年轻人的孤独,挫败,爱与无望,
与卡佛共同引领文学的极简时代 】
《纽约客》短篇圣手安•比蒂短篇创作的精华结集,收录三十二年来在《纽约客》上发表的全部四十八个短篇作品。
《一辆老式雷鸟》 是安•比蒂《<纽约客>故事集》的第一部,也是她创作巅峰期的短篇精华结集。
害了相思病的艺术家跟随一个女人无谓地奔走全国,最终想不起来自己身处何处;冷感的煮妇为了房子而假装无视精神出轨的装逼丈夫;郁闷的职员承受着周围各种人的粗鲁和无理,却总是在爆发的那一刻泄了气。比蒂的作品与美国中产阶级的精神需求保持着高度一致,慰藉着倦怠、困惑的一代城市人。
她对人性的多重探索中,有一种最终给予我们信心的智慧和同情,不是因为一定有希望好转,而是因为这种探求意欲发现什么让我们疼痛,什么又让我们去关怀身边的人们。
——2005 年美国“雷”短篇小说奖授奖词
比蒂的人物从郁郁寡欢的二三十岁卧城年轻人开始,在中年的危机事件中幸存,然后以上流中产阶级的身份重回城郊,与新时代对话。
——纳森•海勒(评论家)
她是真的伤心,也是真的安慰人。
——刘天昭(作家)
我的小说并非是对我个人烦扰的唠叨;而是关于更沉默的人群,更为深沉的领悟的更平静的叙述——这些人不必如我一样乐于表达,愤愤不平,也不必如我一样满怀希望或是怅然若失。我只是观察。并不聆听。
——安•比蒂


 一辆老式雷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读完这本故事集的第一篇,感到什么也没说,没有人物的境遇变化。读完第二篇,依然充满疑惑。第三篇,隐约得到作者想传递的“点”。就像某些电影刻意回避了最“戏剧性”的情节,比蒂也选择把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埋藏”起来写。最喜欢的是《秘密与惊奇》。一开篇的段落里就显示出这种“埋藏”的独特效果:兰尼是我交情最久的朋友,他的第一个妻子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第二任妻子也是我介绍给他认识的。他们在周末来我家玩。最后插了句话:高中时有一整个春天我在暗恋兰尼。这件事对于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来说,应该这么来理解,小时候暗恋未有结果的对象成了最长久的朋友,并且以相当重要的角色参与到了他两次婚姻和家庭中去(还是他们女儿的教母)。叙述者在这里当然并不认为这场暗恋多么重要——它持续时间很短,还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但是它就是值得轻描淡写地一提,并且成为我与兰尼夫妇的友谊故事中最遥远然而真实的存在。里面还有几个可供琢磨的相似之处,兰尼的前妻到处旅行,给兰尼寄风景明信片,而离开我的丈夫也时不时写信回来。丈夫有一次做生日蛋糕想给我惊喜,结果我的反应让两人都不愉快,而情人乔纳森也在送出萤火虫惊喜之后离开了我。父亲和我都假装婚姻一切正常,唯一的问题是,弱智的孩子或者那个带走丈夫的女孩。现任科琳娜对她和兰尼的婚姻充满了不安全感(她嫉妒露西、我和乔纳森,一切),前任露西也对他们这段婚姻充满了嫉妒式的关切。故事里的六个人胶着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些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比蒂笔下都隐去了,化为日常生活里微小的单位:兰尼夫妇每周末的拜访,我和科琳娜的午餐,每周二来的乔纳森试图更频繁过夜,我纠结着回信的琐事,反复阅读丈夫的短信……生活好像在重复式的前进,然而就在这重复中泄露出我们自己的秘密。音乐家的我七岁就想拥有自己的卧室,为此赶走了弟弟,而当乔纳森要离去,我已变得习惯了有人在身边。比蒂的人物在某一点上都很相似,就像乔纳森一样麻烦——“他不知道拿自己的人生怎么办,他跟自己的父母没法沟通,太多人想从他那儿得到些什么。”
  •     黄夏/文今人有一种习气,喜欢给具某种共同创作特色的作家贴标签,如此分门别类,当然有助于我们谈论“某类”作家(并且,化繁为简地透视一个文学时代),却无助了解“某个”作家。殊不知,文艺作品最忌贴标签,“主义”、“流派”之类,通常使人只见共性不见个性,而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又恰恰是最要见出作者个性的东西,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么,当我们谈论安•比蒂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呢?看看《〈纽约客〉故事集》腰封上关于比蒂的简介吧——“与卡佛共同引领文学的极简时代”——这就好像是说,比蒂是女版卡佛,或者卡佛是男版比蒂?如此一来,两者岂不可以互相替换,而我们也大可通过比蒂来了解卡佛,或者,反之亦然?先说说比蒂吧。1947年,比蒂出生于华盛顿特区,作为乖乖女,她一直好好地吃饭、上学、成长,直至60年代,义无反顾地投入激情燃烧的岁月,溜号、嗑药,放任自流甚至自暴自弃。一晃数年过去,年龄直逼三十,当年跟她一起哭过笑过的伙伴,结婚的结婚,工作的工作,安然享受起早先被他们强烈鄙视过的中产生活。比蒂呢,则写起了小说,写的就是激情退潮之后人们的生活。比蒂的创作自始有别于那些浸淫于酒精、大麻、荷尔蒙的风格张扬的青春物语,而呈现出一股过来人特有的成熟、稳重和内敛。尽管成名之后比蒂也写过长篇,但一般认为她的短篇更出色。1974年,比蒂首次在《纽约客》上发表作品,之后她就成了这家老牌杂志的长期撰稿人。《〈纽约客〉故事集》(含《一辆老式雷鸟》、《你会找到我的地方》、《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就是她在杂志辛勤笔耕四十年的作品精选结集。关于比蒂的创作风格,我们发现多数评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是的,短篇小说是要见出“树木”,甚至是要见出“枝蔓”和“叶脉”的。群议之中,慧眼识得比蒂真章的,当属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他注意到的不是“极简”,而是与之相悖的“冗繁”:“她的种种细节——包括她的人物无意中听到的在收音机里播送的歌曲,他们所吃的相当糟糕的食品的菜单——在和平地增长。她的对白在陈词滥调的掩饰下以令人毛骨悚然的诚实反映了那些琐碎的伤心事。她的与形而上学毫不沾边的风格在我们周围建起了一座由熟悉事物组成的迷宫,尽管这座迷宫有点虚幻、古怪,可还是相当可爱的。”厄普代克点出了比蒂创作的精髓:细节“和平地增长”。“增长”的话题我们下文再谈,这里先讲“和平”。“和平”亦即非激烈和非对抗,我们读比蒂笔下的人们的生活,感觉其迥异于影视屏幕或者戏剧舞台上的那个化约的、戏剧性十足的生活。这个生活,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身经目击,它可能小打小闹,但绝不会是惊涛骇浪。并且,这还是一个不可能让你条分缕析、从容应对的生活,其温吞与暧昧正来源于那个浑浑噩噩、拖延摊牌的“和平”。不妨看看具体情状吧。《科罗拉多》中,佩内洛普跟男友丹同居,却每晚跑到罗伯特家蹭饭,还跟着两人的好友西瑞尔上床,最后把所有人的生活搞得七荤八素、上下不得。《灰姑娘华尔兹》中,“我”因丈夫迈洛跟他的好基友布拉德利劈腿而与之分手,不久“我”又介入两个男人的冷战而扮演起劝解的角色,而明明是布拉德利抢走了“我”的男人!一片混沌中,每个人都在说:“大家得让我知道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谁都不愿意表达自己,我们说个清楚吧!”问题是,我们说不清楚!比蒂的创作再好不过地表明,世事可以无常到这样一个境界:我们没法意识到生活是否发生了转折;或者意识到了,却不知转折的时间、地点和如何转折的;或者知道时间、地点和如何转折,却不知道该怎样向别人表达,以便让别人也让自己能够绕过这些凹凸不平的坎儿弯儿。而一旦触礁,我们便只能像《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中那位倒霉老兄,因为与一头跑来偷窥的鹿眼神交汇、深受感动,竟至被与他一直有情感隔阂的家人视为怪胎。我们也永远捉摸不透,我们爱上一个人,究竟是前世注定、一见钟情还是像积累资本那样耐心地使感情日渐增值。或者我们恨上一个人,是因为如《私房话》中,“有一天我们吵了一架,轮胎漏了气,又下雨了,我们就找了一个旅馆住下,后来一直没有结婚”;还是说,孽缘早已在某个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机,就悄悄地、深深地、不可挽回地,植下了。比蒂的故事充满一种潜伏的危机感。她捕捉到了我们平时每每感受、却无法轻易捕捉到的内心活动的瞬间,将之定格、放大并且永恒化。她的“冗繁”主要表现在人们在确认自己真实感受上的无力和自欺,而对这种确认结果的最终描述,比蒂的笔墨是非常吝惜、也就是人们一直称道她的那个“极简”的。在比蒂的谋篇布局中,冗与简就如黑白双子的攻守角力,共同构筑起张力十足又精妙绝伦的纸上风景。在《狼的梦》中,已有过两次失败婚姻纪录的辛西娅打算做第三次尝试,将新男友带去见一直对她的择偶品味感到气馁的双亲。这篇小说的“冗”表现在比蒂巨细无遗地描写辛西娅在探访前后的许多失常举动:写信给高中老师、肯尼迪总统和两个前任丈夫,谢谢他们毁了她的生活;继而在火车上把男友晾在一边,和别人研究手相卜算自己的男人运。小说的“简”则在结尾,两人呕着气,到站时,辛西娅“没有看他一眼,没有想事情会怎么样,她沿着过道出去了”,而男友还兀自留在车上。这篇小说一字都没有写辛西娅的内心活动,却在那么多冗笔中让我们意识到她对于感情和婚姻的一种宿命式的恐惧和不安。而最后的简笔,近乎是一阙让人痛心的挽歌,但其表现形式,却是含蓄淡然的短短一句。比蒂笔下满是渐入中年的男人女人,青春尚留一点余痕而疲惫已隐隐呈现内心。他们多离异、闪婚,甚至不乏三婚四婚的,亲子、家庭和社会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但比蒂的小说读来并不狗血,她的焦点也不在揭示其背后的政治、道德和社会因素。同艾丽斯•门罗一样,比蒂对在小说中探讨个人自由、女性解放等主题兴味索然。这样的写法可能会让她背负作品缺乏现实表现和社会批评的恶名,但只要我们还承认人心的现实也是一种现实,对人心的捕捉、分析和反映也是一种批评的话,那么我想,比蒂的小说是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批评性的——而其中,又蕴含着她对人的无尽怜悯和同情。
  •     按照译林的推介,安·比蒂是和雷蒙德·卡佛比肩的极简主义大师,我不知道极简主义怎么定义,比蒂和卡佛的区别很明显,在我的阅读经验里,她的小说在精神气质方面更接近约翰·厄普代克或理查德·耶茨。在技术层面,她以散文体的叙事为壳,以抒情为核,笔触紧贴叙事,极少跳出来评论或直接地抒情。卡佛喜欢描写那些生活艰难,没什么文化和精神追求,连物质生活都难以保障的人,因为卡佛很熟悉那类人。同样,比蒂笔下的大多是高校生和有文化教养的老中青年,因为她本人生在一个体面的中产家庭,常和这类人打交道,对他们最了解。但这并不是两人的主要区别。卡佛的小说叙事很克制,如果需要描写环境或状况,他基本都一两句解决。他也不热衷于塑造人物,实际上他的人物都相差无几,困在动物般的生理和物质需求里,对待生活只有简单的反应,根本没有余裕发展自己的个性,就像陷在泥沼里的不同动物挣扎时的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比蒂的人物则更立体,性格更丰满,她有时会通过人物的回忆或插叙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她的人物是怎样的人、经历过什么,以及为何变成如今这副样子,而卡佛从不这样娓娓道来。卡佛的落笔点极其精简——这并不是指他不把故事讲完整,用故事去结构一篇小说已经是欧·亨利时代的写作意识了——常常大幅地留白。他的取舍标准是把叙事局限在呈现人物当下的处境和状态,而丝毫不着墨于人物身上的因果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当他把这种方式操练到极致的时候,他一上来就直接描画末日之后的满目疮痍,作为读者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已经站在了废墟里,正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才感到这种意象的恐怖,卡佛的意象是很惨烈的:人物的崩塌、家庭的崩塌、关系的崩塌,直到生活的完全崩塌,这种末日意象的震撼恰恰源于他的人物很简单,他们本就生活在很基本的层次,然而连最后的栖身之地都荡然无存。他的编辑戈登·利什曾大胆地删节他的小说,促成了他早期的风格。不过卡佛在这个方向很快走到了尽头,所以他又退回来了一点。相对的,比蒂的人物生活在比卡佛的人物更高的层次,他们的挫折来自对更复杂的事物的渴求,常常不是物理层面的,而是精神层面的。然而就叙事形式而言,卡佛的意识更超前,比蒂则更传统。卡佛的小说其实都很简单和明晰,就像手术刀一样迅速明快、直来直去,因为他有很长一段时期活在非常简单的精神状态里,简单到每天筋疲力尽只为生存一个目的。他的小说里的意味更依赖读者通过对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审视的投射去体察,而不是体味文本以获得。应该说就写作的结果而言,卡佛在生活经历方面占了便宜:作为艺术的材料,简单的更容易触及本质。人们常误解他是个人生经验丰富的作家,恰恰相反,他确实曾过得颠沛流离,做过很多不同种类的工作,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无论他的外在生活如何改变,他的内在精神经验都极其单一和原始,这造就了他在人生感受和精神气质方面的深刻性和一致性,但也局限了他的文学趣味和精神视野。而比蒂无疑接受过比卡佛更多的文化熏陶、更系统的教育,知识面更广,精神成分的现代特征更突出,她的意象要比卡佛的更庞杂和模糊,需要更大的才能才驾驭得好,因而反倒显得弱了。但她对更复杂和微妙的情感和欲望的临摹,是卡佛从未涉足,也无力涉足的。卡佛还有一个优势,在和他同时期及后来的现实主义作者,比如围绕《纽约客》的那批相对同质化的作者里,卡佛身上的差异性较为突出。他身上“知识分子、中产阶层、自由主义、人文关怀、波希米亚等等”的特征最不明显,因为他确实属于很少能成为作者的另外一群人,他和他第一个妻子的家族都属于社会底层的工人阶级,他曾长期为贫穷和窘迫所苦,对这种生活心怀惧恨又无力摆脱。他的出身和家教、他和家人的情感方式、他在看待事物和感悟人生方面,具有这类人特有的精神视阈,和前面提到的那类更普遍的作家截然不同,卡佛尽管在写作技巧和意识方面从前人处继承甚多,但他的精神内容较少被文化“污染”而变得流俗,在他的大多数小说里很难见到诸如虔诚、教养、虚无、厌倦和怜悯这些滥觞的内容,这应该是他的幸运而不是才具的结果。而比蒂从目前来看要挣脱这桎梏还得花不小的力气。不过,卡佛只活到了五十岁,他的写作已经尘埃落定,他是个很一般的诗人和很好的小说家,但还称不上伟大。而比蒂虽然已年届六十七,但感觉她会很长寿,她还在不断地写,爱丽斯·门罗八十二岁时才收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大概比蒂不会有,但她完全有可能在未来写出更有分量的作品。声明:文章已发在黑蓝文学微信平台,请勿转载。链接:http://www.dwz.cn/xXFcU黑蓝文学微信公众号:heilanwenxue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不喜欢,很美国很美国很美国式的小说。美国现代文学基本很多接受无能,包括卡佛。但真心喜欢《廊桥遗梦》。
  •     《蛇的鞋子》这一篇还比较喜欢。
  •     零碎而无奈的现实 你会找到我的地方 比这本好很多
  •     短篇的玄学
  •     私心喜欢。
  •     感觉包含了全宇宙孤独者独处时的疑问
  •     记得卡佛的小说也看不下去,但隐隐又觉得表达地很自然、很流畅。平淡、琐碎。拼凑起来的短篇小说,看不到直击人心的闪光点。也许是不喜欢这种风格,下次碰到纽约客。绕道吧!
  •     时间只会说,我早告诉你是这样。
  •     读过感觉跟没读一样,里面的各个短篇我都不太理解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想法,也看不出作者想表达什么。在犹豫后两本还要不要买了。
  •     太多人的独立性表现在抵抗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事实上他们有的权利也仅仅只限于此,而他们能做的,也仅仅是不对违背自己意志的思想表达附和而已。
  •     然而安比蒂的丧和孤独没什么深度也不知道有什么意思,就算喜欢丧逼故事也不是你拿出什么东西我都吃的orrz,比起()差远了。 另外我讨厌极简主义
  •     “买一辆摩托车 开到西海岸去 那儿暖和” “如果真要去西部 最起码买一辆汽车不行吗” “一定得是一辆摩托车” “这样一路往西 可以感觉到车把手渐渐变暖” @《纽约客Ⅰ:一辆老式雷鸟》
  •     我的天哪,翻译是来黑出版社的吗?
  •     故事简洁,但意味深长,有点费脑筋
  •     一群浮躁的人混乱的生活
  •     整本书散发的气氛都在贴合“我总想做点什么,我总是一事无成”这股子丧气。
  •     收敛。
  •     敏锐而深刻,心悦诚服
  •     没有体验过 看不太懂
  •     悲观悲观悲观
  •     短篇小说适合在旅途中读,飞机起落间,火车摇晃时,随手一篇。安·比蒂读起来无一不是都市人的孤独,被男人离开的女人们听着比莉·哈乐黛,不知道拿自己生活怎么办才好的男人们酗酒嗨药,典型的《纽约客》风格。置身人群中读起来也是彻骨凉。
  •     《一辆老式雷鸟》,一本看着云里雾里的短篇小说集,但是有黑洞啊,越到后面越精彩发力,一群遗世独立的人,在社会道德体制外游走,沉沦得多便也自由得多。但看的人是阴郁万分,不停质问自己:如果还可以这样凌乱地过活,我们小心翼翼个什么劲?
  •     虽然不知道极简主义是什么意思不过确实比卡佛的故事性更强…
  •     翻译应该是有很大问题,十分影响阅读。磕磕撞撞读完,感觉并没有推荐的那么神奇。
  •     看到目前是第一篇最好。极简主义之类的标签没必要。同个人物名字前后译得不一,这个问题很突出。
  •     《万达家》
  •     总之安·比蒂是我的爱
  •     太他妈丧了!发誓不读第二遍!!!
  •     (卡佛+村上春树)÷4
  •     Ann Beattie是去年读过最喜欢的作家了…
  •     三十出头的打字员试图通过毫无感情的婚姻逃避无味的工作,半夜起来吃薯片将一切不满都归咎于尼克松。郁闷的职员承受着周围人的无理,却总是在爆发的那一刻泄了气。不想工作不愿承担家庭责任只想抽大麻的中年人,远方祖母寄来的碧根果可以果腹一个月……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尽头的人生啊,其实也才刚刚起步……慰藉着倦怠,太颓了。
  •     我喜欢是睡前读上一小篇,没有故事是最好的按比蒂,想象小说里面人的画面感,各种生活
  •     喜欢遥远的音乐
  •     把像我这样的人的巨丧无比的人生都写完了。
  •     这一本里的安 比蒂描写的美国病的没第二本里的重,如果在第二本里是在怀念过去怀念传统,在这一本里我感到比蒂在呼唤一种有秩序有规律的生活,审慎、责任。唉,我们一向想要学习的对象也问题多多,它似乎在寻找自己的出路,那我们呢?我们的传统呢?该怎么对待?
  •     有点卡佛的风格。太丧了,太没有意义了,太绝望了。好喜欢。
  •     二星半。后面的故事好看些。雷蒙德•卡佛远远超过她,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     最开始读了柏拉图之恋和下坡路两篇就一直搁置…再度拾起的时候就当成是爵士或民谣的安利…故事上侏儒之家不错,秘密和惊奇有点钢琴教师的意思。另外,编辑能认真一点吗?
  •     平淡平常中表现出我爱过你的痕迹
  •     美国人民的悲惨生活
  •     真的读不下去,为自己试图装逼交了学费。
  •     极简主义 但比不上卡佛
  •     不用看了
  •     语言处理上不如卡佛简洁有力,但平铺直述的叙事手法很合我意,总之是这段时间看过最好的当代小说了。
  •     中产阶级无聊。
  •     排遣不尽的孤独,泥足深陷的空洞。
  •     《遥远的音乐》
  •     2015年度 翻译之屎到淋头
  •     连夜把书“看”完。书中弥漫的无聊和虚无气息简直不忍卒读。如果只是一个两个故事如此也就罢了,可全书都是那样,看到一半你会不自觉地要快点把这书翻完吧。就看大家推荐的那几篇吧,人生宝贵,千万别像书里的人那样。
  •     怎么能跟卡佛比!但对我来说,总比门罗好读一点。好读一点,不是好一点(微笑)。她的物质名录和刻意极简化的对话,都只是为了烘托出最后那个结尾。我承认结尾往往都令我原谅了之前的琐碎伤心:落在后颈上的吻,萤火虫,餐桌上的雪山。但是还是太匠气,就像一个小孩躲在墙角等着吓你,而你已经看清了他不小心露出的影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