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年9月
ISBN:9787020005864
作者:斯丹达尔
页数:648页

阴谋与爱情

关于红与黑的涵义,关于于连这个人物,他的两段情事,说的已经太多了。对于大多数人,似乎只注意到了他的爱情,与两个贵族女人的纠葛,而忽略了他本人正是借助于征服女人来实现理想的意图。一个年轻人怀着热烈的梦想走入世界,却发现自己面对的决不是一个理想国,也不是一个充满罗马式悲剧的英雄时代,而只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庸碌的世界。不再有革命,不再有拿破仑,不再有激情,除了空虚和矫饰,一片死寂。眼看着阿激里斯的热情就要变为世俗的喜剧。那么假如他不甘心就此沉沦,只能有两个选择,一是反叛,二是驾驭,总之,对于于连这样的人来说,不是断头台就是王冠,没有小市民的温柔而庸懒的时光。世界是年轻人的监狱。世界不喜欢年轻人,所以大凡那些曾经独立寒秋,指点江山的青年,不是年轻时就因为信仰与热情死去,就是在人生的冒险中幸存下来变得比这个世界更冷酷无情终于征服了世界,而更多的人则是做了世界温顺的囚犯。假如把世界比做一个监狱的话,有些人是刚进去就被狱卒或者老犯人打死,有些人越狱了,有些人成了帮凶,多数人还是在恐惧与卑微中做了一辈子的囚徒。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个于连。这是一个永远的符号,一个出身底层,有才华与勇气,却无法通过正常的个人奋斗来实现自我价值,那么就要走捷径,通过女人,就象女人要通过男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一样。当来自科西嘉的小少尉波拿巴握住了博阿纳子爵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绝对不只是一个男人对于女人的纯粹的迷恋,对于一个启蒙思想的信徒,没有热烈的宗教信仰的唯物主义者来说,爱情毕竟是一种太过脆弱的感情,就象培根说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伟大人物是被爱情而冲昏了头脑的。我感到懊恼的正是许多人只看到于连和两个女人的感情纠葛,而没有看到他那冷酷而自私,极度敏感和自尊的内心对于女人的蔑视和厌恶。男人真的喜欢女人这种哭哭啼啼,喜怒无常,把爱情当作生命唯一目的的动物吗?我总觉得大凡是有点理性和头脑的男人,骨子里对于女人都有点轻视鄙夷,这种虚荣而感性的,却又美丽的动物真是不能太把她当回事。在许多男人看似成熟温暖的目光中依然可以察觉到这种看小孩子使性子的那种嘲弄的神情,假如一个男人真的象海涅那样痴情,反倒觉得一个男人过于幼稚。于连不爱那两个女人,一个也不爱,他只爱自己。最糟糕的解释就是把他理解成一个小情人,一出法国三角恋中的男主角。于连是孤独的。两个女人无非是他征服世界和满足自尊心的工具而已,在与她们的关系中突出的表现是一种强者对于弱者的驾驭。对一个没有赶上奥斯特里茨太阳和大革命血腥清晨的人来说,女人就是征服世界的手段。因为爱情就是一种革命。征服一个比自己高阶级的女人就是对于这个轻视自己的世界最好最完美的报复。让一个贵族女人伏在脚下,就是拿破仑对那些古老王朝的戏弄。所以不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就无法真正理解于连这个人物,因为他就是革命之子,在黑色的道袍下依然是一颗红色的赤子之心。平等在日常意义下,就是两个不同阶层的联姻,口头上说说种族和地位的平等很容易,但是真的和一个非同族和本阶级的人产生实质的肉体关系才是最彻底的实践。所以在于连的两段情事中---我甚至不用爱情这个词,因为在我看来,无论是雷那夫人的母性之爱,还是拉莫小姐的空虚无聊的游戏,都 不足以用爱情这纯洁的字眼来形容于连的感情。司汤达和巴尔扎克一样,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是小拿破仑,充满新兴的资产阶级小知识分子的功利之心,对于荣誉有着狂热的渴望,但是要谈到爱情,那就只能是最纯粹的手段,拿破仑两次婚姻都不是处于纯粹的爱情,一次是为了打入古老的上流社会,一次是为了和古老的王朝联盟,第一次也许还有一点点年轻人的热情,可第二次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因此,于连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感情经历可以看做是对于他的偶像的模仿。这里面没有纯粹的爱情,更没有诗意,一切都是实际的,目的的,冷酷的。于连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是一个人。当听到时下有关80/90后的叹息,我感到很无聊。80,90后,红卫兵,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五四青年,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年轻人。当红色的理想遇到黑色的现实,就是每一个于连选择的时刻。于连这个人物之所以不象通常文学作品中借助女人向上爬的小白脸那样可憎,就是因为在他的心里,保留着人的尊严,就是这一点尊严使他在污垢中仍然是可爱的,在罪恶中还是值得同情的,他向雷那夫人开枪,就是要捍卫自己的尊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他还不够坏,还不够老练,在一切精密的部署被一个女人搅乱之后,他选择的是维护自己的尊严,是滑铁卢的孤注一掷,是圣赫勒那岛的悲剧式的结尾,虽然他可以逃亡,但是他知道只有死亡才能够拯救他丧失的荣誉和尊严。于连是要死的,因为他那强烈的自尊心不允许自己苟活。司汤达笔下的人物是注定要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因为作者本人就是这样一个生长在时代狂潮之中,见识过世界历史与英雄人物的人,他不甘平庸,厌恶碌碌无为,在他那平凡而故意隐藏的外表下是英雄的壮志豪情,只可惜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不幸要在一个沉闷死寂的时代里把那火热的心埋藏起来,用冰冷世故的假面具游走于腐败的现实之中,但是在他内心的最深处,依然可以听到马塞曲那动人心魄的旋律,那理想主义的火苗还时时跳跃着。所以我总不相信一个没有丝毫理想和梦幻的人会有可爱的之处,所以我总相信没有热情成不了大事。红与黑,黑与白是永恒的经典,正是这矛盾的色彩搭配给予人一种发自灵魂的震撼----高贵。我一直觉得司汤达和加缪是很不法国的法国作家。在司汤达那里,更多的是意大利裔的偶像和现代罗马军团长期熏染的质朴与刚毅,他是从大军公报和民法典学习写作的,所以他的法语没有莫里哀的轻佻欢快,没有雨果的激情肆意,也没有缪塞的忧郁伤感,他是简洁的,朴素的,明确的,没有花哨的买弄和多愁善感的哀叹,有的是力量,哲理,客观的陈述。他赋予了法语一种可贵的严肃和刚劲,这是他对于法兰西文学最大的贡献。加缪从他那西班牙母亲那里继承的是安达卢西亚的悲怆和质朴,因而他的文字也是简洁和纯粹的,冷静得近乎无情。不过,我想这种包容也许正是真正的法兰西精神的所在。献给幸福的少数几个人

《我们都是矛盾的个体》

小说,讲故事,讲得好不一定主流推崇。一个公务员死了,他的小说居然火了,这是为什么?是历史,是时间!常说,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最近的五年,不论社会还是个体,都发展太快,物非物,人也变了。我不断做着我认为对的事情,因为相信,时间可以向别人也证明,我是对的。斯丹达尔因为《红与黑》不是也和巴尔扎克齐名了嘛。历史差,具有特定时代背景的书吸收不了,1830年,又是一个特定的年代。法国大革命,王政复辟,贵族与大资产阶级。主角是一个有点文化没钱的愤青,想过上流人的生活,没办法,没钱是不可能的,有钱没背景也是不行的,想混进去也只有靠宗教了,所以过起了伪善的生活,宗教是个好东西,上流人吃这套,所以好的,你入门了,你是个善良的人。我们的仆人都需要善良的人,需要有信仰的人,其实连我都相信,有信仰的人不会太坏。我们有的是钱,有的是人脉,王公贵族,纨绔子弟就是我们这群人,我们至高无上。很骄傲的样子,主角看不惯啊,尼玛我辛辛苦苦的学习,Bible倒背如流的,可不是来服侍你们的,至少得平等吧。年轻人,你还太嫩了,不能急功近利啊,追求平等的道路长得很。(出埃及记20章4-6节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被说中了吧!贵族们在温室里面呆太久,已经忘了居安思危,他们变得安于现状,习惯那样下层人望尘莫及的生活,主角心理不平衡了,你们吃剩的都比我吃得好,而且你们又那样无能,凭什么?心理不平衡的同时又能怎样,还不是得依靠他们吃饭,没办法了,心理咒骂着也要微笑服务,很矛盾。当时有点文化的人是不是都这样?不对,应该是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吃了点墨水,突然就发现被人很蠢(特别是比我过得好的人就更看不惯他们的愚昧了)所以给他们服务的,有点伤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肯定自我价值,反正也就这样了,尘归尘,土归土,我本来就受排斥,给你们这群愚蠢的人仆役赚了点钱回老家也被看不惯,你们看我也不惯,我就博一下呗,其实就是冲动的去当了炮灰。勇气可嘉啊,炮灰很累人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你都不是,只是一个夹层的小人物,你的出现只是想着你自己而已,注定悲剧(我还没看完,猜想应该是悲剧)现在的社会太浮躁,能坚持到最后的注定是稳扎稳打的。仅仅几年我们的周围变化太大,还没回过神,一群人居然富有起来了,于是其中不乏有向朱利安一样的人,想成为上流人士,想混进“贵族”,见太多了,土豪就是土豪,“贵族”就是“贵族”,过好自己的人生不是挺好吗?有钱又咋的,穿名牌,开豪车,住得一样穿得一样,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土”豪本质。不管怎样,荣辱不惊,健康有礼貌,爱(指大爱)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不论是谁“只有在那些为实际需要而奋斗的阶级中,才能找到魄力”

闻家驷译本艾珉作的序,推荐一读

按:艾珉的序对《红与黑》做了很好的评论。很喜欢其中对于连性格的分析,虽然不免夹杂着“历史唯物主义”文学评论的色彩,但是从于连的阶层、社会环境对他进行阐释,剖析“作为一种社会典型”的于连,除了加深了我们对于连的理解,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去认识司汤达的伟大。斯丹达尔(1783—1842)的《红与黑》(1830)中译本问世以来,一直是读者群和外国文学评论界注意力的一个交点.围绕这部小说的社会内容.主人公朱利安的形象和他的两次爱情.《红与黑》书名的来源及其象征意义......等问题,已经开展过那么多讨论,专家学者们也已从各个不同角度作过相当充分的论述,以致不论再谈些什么,都象是在"老调重弹"了.为了尽可能不让读者感到厌倦,本文不拟再对作家作品作全面的分析,只想尝试着探讨这样一个问题:《红与黑》的魅力何在?一个生前默默无闻.在文坛尚无立足之地的公职人员(斯丹达尔在一八三○年七月革命以后,一直在政府供职.),死后竟凭着两.三部小说(斯丹达尔的文学创作主要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1839)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吕西安.娄凡》.还发表过一篇不成熟的中篇小说《阿尔芒斯》(1827)和一些以意大利轶事为题材的中短篇小说,于一八五五年被后人收集成册出版,题名《意大利轶事》.此外,斯丹达尔还写过若干散文.游记及有关音乐.绘画及文学的论述,如《拉辛与莎士比亚》.《爱情论》.《亨利.勃吕拉的一生》.《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意大利绘画史》.《英国通讯录》等.),更确切地说,主要是凭着《红与黑》,便取得文学史上几乎与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地位,这个事实本身,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探究一下么?如果我们进一步作些调查,大约还会发现,尽管《红与黑》初版时没有引起法国公众的注意,而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最著名的作家.批评家却很少有对它保持沉默的.歌德.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阿拉贡.萨特......等大作家对它表示由衷的赞赏;泰纳.保尔.布尔热.勃兰兑斯.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契等著名批评家都高度评价它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这部书被列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在许多国家都不止有一个译本(如果我的统计没有遗漏的话,在中国已经有五种译本).特别是在青年读者群中,它始终是最受欢迎的文学读物之一.那么,是什么因素使这部以一个普通刑事案件为素材的小说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红与黑》的主要情节取自法国伊泽尔省的一个刑事案件:马掌匠的儿子贝尔德受到本村神甫的关怀,受到较高的文化教育,进入有身分的米肖先生家当家庭教师,因与女主人发生恋情而被辞退,后来一直命途多舛,教会也对他关上了大门.他将厄运归罪于米肖夫妇,企图枪杀米肖夫人后自杀,犯罪未遂,后被判死刑.)当然,所有的评论家都一致肯定斯丹达尔深刻地反映了他的时代.只要看看小说的副标题"一八三○年纪事"就可以体会到,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一样,是在自觉地为当代社会谱写历史.事实上,就同步地反映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大动荡而言,也只有他可以与巴尔扎克媲美了.他那明晰.敏锐的头脑,对王政复辟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作出了何等准确的分析判断!但是,如果他仅仅写出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写出以韦里埃城为代表的"三头政治",写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相互妥协及互相渗透,写出极端保王党为进一步复辟封建势力而召开的秘密会议以及教会在复辟政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等等,是否就能使那么多读者对这部书兴味盎然呢?毫无疑问,这些描写十分重要,很有价值,离开了这些,便不可能理解这部作品的深意.可是,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显然不是因为关心一百多年前的政治才喜爱《红与黑》的.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它的主人公朱利安.朱利安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冲突,他的野心抱负与孤军奋斗,他对现实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这才是小说中真正扣人心弦的地方.离开了朱利安的悲剧,其他一切对读者便毫无意义.何况,朱利安也正是艺术家悉心照料的对象,其他人物和事件在书中不过是陪衬而已.比起《人间喜剧》中的尼克男爵和埃斯格里尼翁侯爵.马兰.德.贡德维尔和脱鲁倍神甫,(以上提到的,均系《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尼克男爵.埃斯格里尼翁侯爵是外省旧贵族的典型,马兰.德.贡德维尔是资产阶级政客,脱鲁倍神甫是耶稣会中有秘密权势的人物.)他笔下的德.雷纳尔先生.瓦勒诺先生.德.拉莫尔侯爵和弗里莱尔神甫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一张张剪纸而已.有特征,却无立体感,作者根本不打算在这些次要人物身上多费笔墨.他所呕心沥血塑造的,是朱利安.《红与黑》四十万字的篇幅,只围绕着一个朱利安.离开这个人物,《红与黑》的魅力就无从谈起.作为一种社会典型,朱利安属于法国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在王政复辟时期,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中小资产阶级"才智之士"的代表,这类人受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熏陶,为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所鼓舞,早在心目中粉碎了封建等级的权威,而将个人才智视为分配社会权力的唯一合理依据.他们大都雄心勃勃,精力旺盛,在智力与毅力上大大优越于在惰怠虚荣的环境中长大的贵族青年,只是由于出身低微,便处在受人轻视的仆役地位.对自身地位的不满,激起这个阶层对社会的憎恨;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又引诱他们投入上流社会的角斗场.朱利安.索雷尔从少年时代起,就抱定了要出人头地的决心,作过无数有关英雄伟人的美梦,他幻想自己象拿破仑那样,凭着身佩的长剑摆脱卑微贫困的地位,年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的将军.然而朱利安不幸生不逢时,在王政复辟时期,平民甚至没有穿军官制服的可能,唯一能够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就是当教士了.当朱利安看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小小的教士所击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神甫就有三倍于拿破仑手下著名大将的收入,他就不再提起拿破仑的名字,而发奋攻读神学了.他想:"在一切事业里,都需要聪明人......在拿破仑统治之下,我会是一名军官;在未来的神甫当中,我将是一位主教."为了不让岁月消磨掉他那博取荣誉的热情,朱利安拒绝了朋友富凯为他提供的一条平稳的发财的道路,而宁愿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去探求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因为,按照富凯的建议,要到二十八岁才能实现他的计划,而在同样的年龄,拿破仑已经干出很伟大的事业了.由于受野心的驱使,朱利安不得不生活在一连串矛盾痛苦之中:他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需要装出一副热烈的.虔诚的面孔;把全部《圣经》看作谎言,却将整部拉丁文《圣经》和《教皇论》读到能够背诵;明明憎恨贵族的特权,却不能不用包藏着"痛苦的野心"的热忱去料理侯爵的事务,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反动贵族的秘密会议送情报......然而这一切努力仍不能填平等级的鸿沟,在那般贵人的眼里,朱利安至多是个服务得很好的仆人罢了.贵族社会按人的身分等级划分得极为周全的礼貌.谈吐中冷淡轻蔑的表情.餐桌上的末席地位......种种无形的刺激,只能加深朱利安的痛苦和嫉恨.他在那个腐朽的"上流社会"里,成为唯一能以冷静.批判的眼光观察一切的人.他鄙视贵族阶级的僵化保守.平庸无能,痛恨耶稣会教士的伪善.贪婪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寡廉鲜耻,他把巴黎视为"阴谋和伪善的中心",把神学院称作"人间地狱",在内心咒骂瓦勒诺之流是"社会蠹贼"和"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不过,朱利安对社会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个人受屈辱的感情出发,他对统治阶级的特权表示愤慨时,并非不想和他们分享特权的一部分;他指责官场的腐败时,自己也不知不觉仿效他们的行径;当他获得十字勋章时,他想到的是"我当遵照给我勋章的政府的意旨行动";当他为父亲谋求官职而损害了一个正直人的利益时,他想"这不算什么,如果我想成功的话,我还要作出许多不公道的事情来";而当他征服了侯爵小姐,接受了侯爵赠予的领地.封号和骑士头衔,以为即将实现自己的一切愿望时,他真是大喜过望,刚刚作了两天中尉,就已经盘算象过去的大将军一样,在三十岁当上司令了.这样一来,朱利安实际上又肯定了许多被自己否定过的东西,追求着自己所诅咒的对象,他自身的行动与他对社会的指责形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他自己也成为被讽刺的对象.但是,朱利安毕竟来自受排斥的那个阶层,他的才智受到某些人的赏识,却招来更多人的仇恨.人们千方百计给他的成功设置障碍,终于完全粉碎了他的幻想,迫使他在绝望中公开与统治阶级决裂,他在法庭上那段自杀性的发言,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全书的主题:"我是一个反抗自己的卑贱命运的农民."他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之所以如此严厉地对待他,只是为了使那些出身贫贱,但是有幸受到良好教育,敢于混迹于上流社会的年轻人永远丧失进取的勇气.高尔基曾经精辟地谈到:"十九世纪的欧洲文学和俄国文学的基本主题,乃是跟社会.国家.自然界对立着的个人."(高尔基:《苏联的文学》,《高尔基论文学》第124页.)斯丹达尔的卓越才能就表现在他能够比别人更敏锐地感受到,捕捉住,而且以鲜明.强烈.富有挑战意味的姿态点明这个主题.更了不起的是,在其他作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命题的历史价值的时候,他已经以成熟的思想和艺术,通过塑造一个孤立的.反抗的"个人"典型,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这一主题.尽管在当时他没有被理解,但他深信自己日后会获得成功:"我将在一八八○年为人理解.""我所看重的仅仅是一九○○年被重新印刷."如此坚定的自信,说明他对自己的时代作过何等深刻的历史的.哲学的思考.这种与社会对立的个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2卷第86页.)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自我"的观念日益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个人幸福,个人价值,个人意志,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总之,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冲击着封建时代的一切道德观念.这既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又包含着对自身的反动.资本主义的竞争法则,既唤醒了个人的能动性,释放出人们潜在的创造力,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处于对抗的状态.因而个人的孤立感,个人与社会的不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与抗争......便成为这一时代最富特征意义的历史现象.民族史诗消亡了,代之而起的是个人史诗:个人命运的不幸,个人意志与境遇的冲突,个性的受压抑,失恋的痛苦......以及形形色色的个人苦难,必然成为作家们描绘的主要对象.悲壮严肃的罗马共和国的英雄退到幕后,(法国十七.十八世纪的悲剧均以希腊.罗马史诗为题材.)从今以后在悲剧中充当主角的,是那些为谋求个人幸福在生活中冲锋陷阵的"英雄"了.朱利安,按高尔基的说法,便是这类英雄的"始祖".显然,朱利安并不是完人.他的感情并非纯洁无瑕,他的行动和思想充满矛盾.但正因为如此才是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肯定不是所有的读者都喜爱这个形象,然而又一无例外深深受到他的吸引,一无例外对他寄予同情.十九世纪文学中充满了这种孤立的个人,朱利安始终是他们当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较之一般的资产阶级个性,他的形象似乎更充实,更丰富,更独特,也更富于魅力.他不象法国大革命后的"世纪病"患者那样在生活中找不到依傍,不象塞南古的奥倍曼和夏多布里昂的勒内那样因不满现状而逃避现实,不象贡斯当的阿道尔夫和缪塞的沃达夫那样因百无聊赖而在爱情中寻求排遣,他也不象巴尔扎克的拉斯蒂涅和吕西安,除了名利之外没有其他信仰......朱利安和他们不同,他有信仰,有信念,他是启蒙思想的信徒,政治上的雅各宾派,拿破仑的崇拜者.在他身上更多地表现出的,是资产阶级个性中最有活力.最有进取性的一面.他属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那种精力充沛.敢作敢为.具有顽强意志和冒险精神的类型,这种人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对来世的恐惧,生活对于他们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要么为荣誉.地位.财富及一切现世幸福而生,要么粉身碎骨而死.在《红与黑》中,这个人物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种种新观念的代表,他的对立面是腐朽落后的复辟势力.他以平民阶层的平等意识对抗封建等级观念,以个人价值对抗高贵的出身,他对自身的价值有充分的自信,并认为有权要求自己的社会地位配得上他的价值.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因为这个人的成功意味着等级制度的破产和个人价值的获胜.他高傲,敏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宁愿在家挨父亲的拳头,也不愿到贵族人家当奴仆,关心和谁同桌吃饭,胜于关心薪金的多寡.他的全部生活目标就是要摆脱低贱的地位,登上社会的顶层.这种不甘屈居人下的思想,支配着他所有的情感和行动.甚至他的两次爱情,最初也都是从"战胜蔑视"的心理出发的.他崇尚绝对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人应当拥有对自己的一切权力,个人的行为只需接受自己心灵的指挥,只要认为自己的目的正当,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任何习俗和社会法规对他都失去了约束力.他只承认自我,只考虑自我既不顾及传统,也不考虑"道德".他只对自己负责.或者说,他心目中只有一种道德,那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为了肯定自己的价值去恋爱,为抗议对自己的侮辱而杀人,最后为保持自己的尊严而拒绝乞求赦免......总之,朱利安的全部心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一种以个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那个行将灭亡的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也决定了他无可挽回的悲剧命运.作者以这个人物作为生气勃勃的平民阶层的代表,并以他的受压抑和抗议来揭示一八三○年七月革命的"因".虽然这一类型人物作为个人并非不可收买,并非不会堕落,但作为一个被压抑的阶层,却注定是贵族社会的对抗力量,在他们当中总会不断产生丹东和罗伯斯庇尔.朱利安之所以比一般的"个人"给予人更强烈的印象,显然不是道德力量引起的美感,而在于他是一种信念和力量的化身.特别因为周围充斥着"世纪病"患者的一片呻吟,这个形象就显得格外突出.他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个性,而是斯丹达尔按自己的理想模式塑造的"英雄".但是斯丹达尔太坦率了,他把资产阶级奉行的利己主义原则表现得那么露骨,以致引起当时法国批评界的指责,似乎斯丹达尔本该塑造一个为民请命的仁人志士.然而那样一来,朱利安就不是朱利安了.这个人物也就丧失其典型意义,变成一个虚假的幻影.利己主义也是个历史范畴,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也只会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消亡而消亡.私人利益和私人权利,正是"市民社会"存在的基础,正象马克思所分析的,"利己主义的人是已经解体的社会的消极的.现成的结果,是千真万确的对象,因而也是自然的对象."(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42—443页.)斯丹达尔是个现实主义者,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绝不会牺牲真实去制造一个虚假的幻象.何况斯丹达尔本人就是一个直言不讳的自我中心论者,在他心目中,"利己"是人的本性,谋求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人类一切行为的唯一动机.为荣誉.地位.财富和爱情而奋斗,是人生在世无可争议的"伟大事业".在他的《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回忆》中有这样一段话:"社会好比一根竹竿,分成若干节.一个人的伟大事业就是爬上比他自己的阶级更高的阶级去,而那个阶级则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爬上去."这句话非常明确地概括了他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斯丹达尔是十六世纪以来人本主义学说的继承者,人的价值是他心目中唯一的基本价值.人的才智能否发挥,人的价值能否受到承认,理所当然是衡量社会正义与否的唯一标准.从上述观点出发,斯丹达尔笔下的朱利安必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正面英雄形象,代表着正义的呼声.尽管这位英雄我们今天看来未必伟大,当年在斯丹达尔心目中却并不渺小.即使这个人物的行为并非无可指摘,他却是作者所赞赏的那种勇于为自己的幸福去冲锋陷阵的人.他敢于蔑视封建等级和门当户对的婚姻,并以个人的价值及两次"不道德"的爱情对传统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挑战.朱利安是斯丹达尔匠心独运的杰作,这个形象特有的魅力和作者的个人特色是分不开的.魅力往往与独特联系在一起.没有特色意味着平庸,而平庸是不可能产生吸引力的.斯丹达尔无疑是十九世纪法国最有个性的作家之一.尽管他生活在浪漫主义的极盛时代,还曾以浪漫主义者的名义发表过一个讨伐古典主义的才华横溢的小册子:《拉辛和莎士比亚》,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不曾顺应浪漫派的潮流.他从来不曾染上浪漫派中流行的"世纪病";也从来没有沾染浪漫主义的感情泛滥和语言.形象的夸张.斯丹达尔的思维方式和浪漫派作家不同.他属于启蒙思想家那种逻辑推理型.他对形象的感受力不强,对心灵的理解和判断力却非常人所能及.和巴尔扎克一样,他在成为文学家以前,已经或多或少是个哲学家.他从小在信奉启蒙思想的外祖父身边长大,曾悉心钻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学说和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唯物主义哲学.蒙田.马基雅弗利.孟德斯鸠.爱尔维修和孔狄亚克是他最敬佩的思想家.哲学家.(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马基雅弗利(1469—1527),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孔狄亚克(1715—1780),法国启蒙思想家,感觉论者.)他的知识不象巴尔扎克那么庞杂,世界观则远比巴尔扎克的明确而系统.他是真正的启蒙思想信徒,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他憎恶一切宗教呓语和似是而非的幻梦,只喜爱准确无误的真象和充满睿智的判断,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比其他作家深刻,政治态度也更加激进.他赞同雅各宾派的革命主张,而且从来不曾怀疑革命给社会带来的进步.他又是同时代作家中唯一真正了解拿破仑时代的人.他十七岁就投身军界,三次随拿破仑远征欧洲,亲身参加过马伦哥战役.耶拿战役,曾经进驻米兰.占领柏林,目睹过莫斯科的熊熊烈火,经历过撤离俄罗斯的大溃退......他对拿破仑的功过并非没有自己的评断,但拿破仑之于他,首先是一个"伟人",人本主义者关于"人"的理想,似乎在拿破仑身上实现了.他始终忠实地追随拿破仑,而且在军中备受重用.拿破仑的失败使他丧失了一切,他倒不象有些并无损失的人那样怨天尤人.王政复辟也没有使他丧失信念.侨居米兰期间,他因与意大利烧炭党人来往而被奥地利政府驱逐出境;返回法国以后,他很快又和复辟王朝的反对派建立了联系.他甚至敢于把自己的《意大利绘画史》题献给囚禁在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总之,比起其他作家,斯丹达尔更有政治眼光,思想更敏锐,也更富于理性.他不象浪漫派作家那样由于英雄年代的消逝或"理性王国"的破产而苦闷,而是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寄希望于下层青年.在他看来,"只有在那些为实际需要而奋斗的阶级中,才能找到魄力."(斯丹达尔:《亨利.勃吕拉的一生》(1835).)七月革命对他说来是意料中事,他似乎早就期待着这场革命的发生.他久已打算写一部书来表现法国下层青年的处境和思想,一八二七年《司法公报》上的那桩案件,给他提供了现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让他获得了一个表达思想的框架,于是《红与黑》产生了.这部小说,是作者对大革命以来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对人的处境及心灵进行历史和哲学的研究的成果,他将两个多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关于"人"的学说与反封建的革命意识融合在一起,熔铸成《红与黑》中朱利安的形象;他将自己对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注入朱利安的头脑;将自己强烈的爱憎和敏锐的判断力赋予朱利安的灵魂.总之,他成功地使他笔下这个人物成为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深刻地反映着法国社会新旧交替时期的观念更新.理解了朱利安,就理解了法国大革命,就理解了拿破仑大军的所向披靡,就理解了历史的不可逆转,就理解了一八三○年七月使波旁王朝覆灭的三天起义.从这个角度看,斯丹达尔的确是一位最深刻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另一方面,斯丹达尔本人奇特的个性,也是使朱利安形象生辉的一个原因.斯丹达尔是十九世纪性格最难捉摸的一位作家.他外表冷峻,内心却充满激情;看上去玩世不恭,其实对生活无比热爱;分明为人坦率真诚,偏偏喜欢掩掩藏藏,故弄玄虚.他敏感,多疑,有时过分自尊;他具有意大利人那种热烈而深沉的情感,无论爱憎都格外强烈而鲜明,而法国式的轻松幽默,在他身上却是不多见的.他讨厌虚荣.浮夸,崇尚热情.刚毅.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意志,英雄业绩和冒险行为对他有极大的吸引力.他厌恶平庸,时时刻刻都在追求超群出众,他笔下的主人公全都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具有超人的智慧.强烈的个性.非凡的魄力乃至完美的外表.《红与黑》中的朱利安.《巴马修道院》中的桑塞伐利娜,还有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有这样的特点.斯丹达尔本人复杂的个性,使他所塑造的人物也都带有某种神秘的.震慑人心的气质,从这个角度看,他又是个极富浪漫色彩的作家.此外,斯丹达尔在艺术上也是独具一格的.他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与巴尔扎克有相通之处,他们同属热中于探索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作家,他们对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转折具有同等敏锐.同等深刻的判断,而且同样重视运用典型化的方法来反映这一伟大转折.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法是大不相同的.巴尔扎克长于观察透视,斯丹达尔长于推理判断;巴尔扎克侧重分析解剖,斯丹达尔侧重集中概括.巴尔扎克想要奉献给读者的,是通过人物群像反映社会全景的巨型壁画,是一种除主体建筑外还有许多附设建筑的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斯丹达尔却只想通过几尊塑像来概括时代精神的本质特征.巴尔扎克时刻不忘分析纷纭繁复的现实关系对人物性格的影响,斯丹达尔则全神贯注于表现人的心灵.因此巴尔扎克认为至关重要的那些琐细的描写,在斯丹达尔的作品中是完全见不到的.他不关心一切外在的东西,街道.房屋.服饰.自然景色......所有这些,斯丹达尔都略去不谈,他着意刻画的,仅仅是人物内在的感情和心理活动.虽然巴尔扎克在心理描写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但象斯丹达尔这样,以刻画内心世界作为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在十九世纪初叶的法国还是相当罕见的.正因为斯丹达尔以他独到的艺术功力细致而充分地展示了朱利安丰富的内心世界,才使这个形象具有了独特的丰采.至于艺术风格,斯丹达尔那富于理性的逻辑头脑,必然与浪漫派浓厚的感情色彩及浮夸的文风格格不入.他受不了那些作家的长吁短叹和言过其实的热情,尤其讨厌夏多布里昂矫揉造作的感伤情调.在这一方面,只有梅里美和他的趣味最相投.他们看重的是客观事实,主张让事实本身说话,而不要多余的描写或铺陈,尤其要坚决排斥作者的主观抒情成分.斯丹达尔很留意不让自己在作品中露面,从不以自己的名义阐述观点.表露情感,尽管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仍然很容易让人感觉出作者炽热的情感和爱憎.斯丹达尔尤其不能容忍夏多布里昂那种浮华艳丽的文体,他喜欢的是朴实无华.毫无装饰的美.巴尔扎克是他所敬重的作家,但巴尔扎克那些夸张的修饰语和最高级形容词常常令他感到遗憾.斯丹达尔自称是从《民法》中学习语言的.他的文风简洁.明确.朴素.严谨,象口语一般自然,没有丝毫雕琢和修饰的痕迹.他的作品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节十分集中,没有任何枝节,仅仅突出主干,这在当时也是颇富特色的.总之,斯丹达尔是一个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家.也许由于他太与众不同了,很难为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家所理解(人们往往是不喜欢与自己差别太大的同类的),维克多.雨果和圣伯夫甚至不承认他是一位作家.他在文坛仅有的两个知音是巴尔扎克和梅里美,巴尔扎克是唯一理解他的创作思想并真诚地公开赞美他的人,但还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艺术.梅里美是唯一理解他的艺术并衷心敬佩他的人,却因世界观和视角的差异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思想.他在当时的法国文坛一直是个鲜为人知的"陌生人".但在历史拉开一段距离以后,斯丹达尔的睿智和准确的历史眼光终于为世人所发现,他那别具一格的艺术终于放射出夺目的光辉,经过时间老人的筛选,《红与黑》终于成为举世公认的最富魅力.也最有研究价值的传世之作.时间,既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艾珉

【读品•随笔】王嘉军:见面不如闻名

我的一个朋友酷爱诗歌,最近喜得贵子,为了将儿子培养成一个未来的诗人,他购置了许多介绍花卉的书籍和影碟,他说:如果一个诗人不知道五百种以上植物的名字,那怎么还能称作诗人?就某种角度而言,我是支持他这个理论的,在圣经里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他正是通过为万物命名来创世纪的,传说中,精通魔法的首要条件就是知道万物的名字,因为只有知道一件事物的真名,你才能真正控制它。魔法师于是让桌子走路,因为桌子的真名可能是马;让马儿飞翔,因为马儿的真名可能是蝴蝶;让蝴蝶流泪,因为蝴蝶的真名可能是泉水。我也喜欢读诗,我相信一首好的诗歌一定主要是由名词组成,而不是虚幻软弱的形容词,“野渡无人舟自横”、“清泉石上流”、“古道、西风、瘦马”之所以会为人千古称颂,就是因为它们用这些几千年都没有变过的名词,将一个几千年以前瘦削俊朗的诗人在一个转身的时间内感受到的诗意传递到了我们面前。比起古诗,我读得更多的是外国诗,许多外国诗先不论构思和意境,单单是看它的用词就让人觉得诗味浓郁,生起一股“生活在别处”的梦幻感。还是拿诗里面花朵的名字举例吧,红玫瑰、野蔷薇是最常见的,我是读了这些诗之后,才发觉小时候家里花坛上插的那些带刺的植物,那些花朵可以酿成酱用来做汤圆馅儿的植物就是蔷薇。除此之外,我还从诗里学到许多花的名字,比如合欢花、矢车菊、金雀花、鸢尾花、野百合、紫罗兰、曼陀罗花、三色堇、忍冬等等,这些花的名字都很好,有着悠远的音调和美好的寓意,所以每当在诗歌中看见它们就会想象这是一种怎么样的花呢?想又想不出具体的模样,但它们却越发神秘美丽了,心底传来一股股沁人心脾的花香。到后来知道,三色堇这种听起来明快活泼、象征爱情和青春的名花竟然就是楚留香的老搭档——蝴蝶花,又名鬼脸花,不免有些哭笑不得。再听说印象中一直隐忍并且苍白的“忍冬”,竟然就是经常会拿来泡茶喝的“金银花”,就有一点受骗的感觉了,我的朋友写过一句诗:“我为情人准备了一些忍冬”,读起来的感觉很好,含蓄优雅,深情款款,但身为文学青年的他估计也搞不清忍冬是什么,如果真有那个男生专门给女友送金银花,那也太另类了一点吧?与此相反的例子是,“紫茎泽兰”这个仿佛出自金庸笔下,能够解江湖百毒的仙草的名字,谁能想到就是大名鼎鼎的“解放草”?它还有绰号叫“飞机草”、“赫鲁晓夫草”和“墨西哥魔鬼草”。所以搞到后来,我就不再去仔细考究这些花儿优美的名字背面到底长的是怎样一副躯壳了。“三色堇”对于我依旧青春热烈,“忍冬”则仍然隐忍含蓄,就像读了那么多小说,里面许多人物名字所代表的形象已经固定不变了,即使后面看到过翻拍的电影电视,有的甚至还有许多版本,也移动不了初读书时心中树立的那个微漠的形象。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当然是极为重要的,它对构造人物性格关系重大,比如林黛玉,黛色和璞玉的搭配极力显示其含蓄脱尘,天然美质;王熙凤,熙来攘往的浮世,她却是人中之凤;到潘金莲,珠光宝气,饱满艳丽,却算不上雍容华贵,雍容华贵那是“薛宝钗”、“贾元春”。可以想见,如果将“林黛玉”所代表的人的名字换成“潘金莲”,甚或孙二娘、金三顺,那么,红楼梦整个就毁掉了。相比之下,日本小说中的人物的名字要简单一些,叫直子、叶子、聪子或者绿子,我经常会将她们与小说对错号,而且印象中日本的女人很类型化,不知是不是跟这些名字有点关系。对于西方小说,我所看见当然都是译名,但这译名同样也被一个个人物的形象和灵魂所充溢,所以它也成了一个意象。我一秒钟之内能够想起来的三个男人的名字是:冉阿让、柯西莫和拉斯柯尔尼科夫。冉阿让出自雨果的《悲惨世界》,我对它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个发音实在绕口,挺和南方人过不去的,而且这个名字被翻译得很中国化,好像是个清朝末年绍兴某农村赋闲的长工的名字,当然,这是因为我由阿让想到了阿Q;第二个是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里那位一辈子在树上窜来窜去的男爵,我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将这个名字记得这么清楚,大概就是由于这个名字太没有特点、太难以联想才记得更牢吧,看完那本书,我就经常会不直觉的将姓“柯”的人和爬树联系起来。拉斯柯尔尼科夫,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里那个阴郁深沉的男主角,记住他是因为这名字太长,我硬背下来的,这音调磕磕碰碰的名字似乎正适合那个内心矛盾、思想深邃的人。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和我有同感,记俄国人的名字实在太麻烦了,它长得就像一条锁链,将读者的记忆能力牢牢捆住,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全译名叫费尧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斯妥耶夫斯基,足足十七个字,有一段时间我就以记住俄国人的名字为荣。更为令人发指的是,俄国人称呼名字的方式很多,一会称名,一会道姓,一会又叫小名,看书的时候经常被绕得头脑糊涂,这也太分裂了。还是卡夫卡会为读者考虑,自己的名字好记,小说中人物的名字也好记,叫格里高尔,或者更简单叫“K”。与此相比,那些女主人公们的名字就丰盈多彩得多了,这跟翻译有关系,翻译家翻译的时候大都想把这些名字用汉语音译得富有女人味一些,因此女主人公的名字比起男性就变得更加悦耳美好了。我首先想到的是德瑞纳夫人,她是小说《红与黑》中的女主角,这个名字比起后面要提到的洛丽塔、绿蒂等显得很普通,很中性,很冷漠,只是一个用来表明身份的称呼,却不是她的原名,其实她的原名很可爱,叫露易丝。她是一个大家闺秀,从小在修道院长大,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像这个阶级的很多年轻女人一样,与一个比自己大许多岁但身份显赫的男人结婚,并有了可爱的孩子。如果没有遇到野心家于连,她将一如既往地过着自己平静而平淡的生活,是于连让她尝到了爱情的滋味,也使她深陷痛苦之中。《红与黑》最后一句是这样的:“在于连死后三天,德瑞纳夫人搂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了人间。”结局很凄惨,但在我的印象中,德瑞纳夫人一直是那个恬静平和的德瑞纳夫人,而不是后来因为私情而身陷囹圄的可怜妇人。我相信在于连进入她生命之前的某个傍晚,她曾坐在自家花园里的香樟树下,看着远方的群山,感到过一丝淡淡的寂寞和悲伤,她不知道为什么会悲伤,“有一会儿功夫夕阳的余晖温情脉脉地照在她那红艳发光的脸上……然后光彩逐渐消逝,每一道光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就像孩子们在黄昏时刻离开一条愉快的街道那样”(《了不起的盖茨比》)。接下来是文学史上最华丽的一段关于姓名的描述:“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腭向下轻点三下,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早晨,她是洛,平凡的洛,穿着一只短袜,挺直了四英尺十英寸长的身体。她是穿着宽松裤子的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莉。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蕾丝。可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我每次读这一段文字,都有一种要昏过去的感觉,纳博科夫太厉害了,其实她对洛丽塔的塑造在这全书的第一段中就已告完成,余下的整本小说只是使读者对这形象的感知调焦得更为准确罢了。能与洛丽塔相媲美的小姑娘恐怕只有另一位美国文学大师塞林格塑造的埃斯米了,她大概十三岁的样子,直直的带点浅灰色的金发齐着耳根,前额精致秀美,她的声音很美,是儿童唱诗班的领唱。这两个都是漂亮的小姑娘,但洛丽塔被纳博科夫称为小妖精,她长大后成为一个庸俗的女人,埃斯米却是一个和平天使,她善解人意,真诚而感人的信让在战争中近乎精神失常的战士看到了光亮。埃斯米,读起来象开司米,它是精纺过的细羊毛,一种温馨的面料,符合我对埃斯米的想象。米色,干净而且温暖,这就是这个纯真并且懂事的小姑娘给人的感觉。还有,歌德笔下《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维特所暗恋的绿蒂,歌德恐怕万万想不到自己给人物起的这个名字,音译成中文却如此般配。少年维特的青春感伤投射到这个名字中看得见叶脉流动的女孩身上,这再合适不过了。给绿蒂一个夏天,让她更加碧绿,她就变成了夏绿蒂,夏绿蒂•勃朗特就是《简爱》的作者,“简爱”这也是一个浑然天成的名字,她是Jane Eyre的音译名,有这个名字她就必然是一个善良睿智、品位不凡、爱恨分明的女子,至于它后面被周杰伦变成“简单爱”、被张惠妹变成“剪爱”这又另当别论了。还有冬尼娅,俄罗斯人名字难记,这个女人的名字却很好听,一个“冬”字,既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同时也与读者保持着一种冷距离,符合原著将冬尼娅视为另一阶级的定位。关于这个名字的想象,刘小枫在《记恋冬尼娅》中已说得够多,在此不再赘述。我数年前曾经给自己未来某小说的女主人公起了个名字,叫费拉米,费雯丽、普拉斯、埃斯米的三位合体,免得她在小说里太孤单。当时颇为自得,可有一天看电视,发现阿森纳有个身高七尺、虎背熊腰的后卫球员就叫费拉米,不禁一阵错愕,仰天长叹,就此挥别清纯少男时代。

以爱情为手段来改变社会地位的战争——读《红与黑》之感

在整部书中阐述的是朱利安的两段情事,主人公朱利安在两段感情中的矛盾心理诠释了“红与黑”的涵义。爱情的结果不仅仅只有两情相悦而成就的天长地久,更是掺杂了太多太多的客观因素,有着各种让人意外,让人遗憾的结局。在不同的时代,爱情所受到的牵制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的爱情受到物质条件的牵制与影响,文革时代的爱情受到阶级地位和社会成分的牵制和影响。在《红与黑》中,在朱利安的爱情中,让我们见识到社会地位与爱情的较量,体会了一场社没有硝烟的战争,即社会地位和爱情的战争。主人公朱利安是一个怀着热烈的梦想的年轻人,他崇拜拿破仑,想做革命英雄,但是现实中他却只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只是一个被父亲看不上眼,被哥哥们欺负的小子。可这些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消灭他奋斗的激情,他不断努力改变自己,不断寻找成功的道路,不断使自己进步,不断与命运作斗争。书中朱利安的悲剧,是由于朱利安与他的社会地位相抗争而造成的。因为朱利安的梦想是和整个社会环境相冲突的,无疑他在那个时代是孤军奋斗的,社会地位也是不容易被改变的。对于作者来说,离开了朱利安的悲剧,其他一切对读者便毫无意义了。聪明的朱利安找到的第一条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道路是:当神父。于是他不再提拿破仑的名字,捧着教士借给他的拉丁文《圣经》,一心一意地背诵。谁也不知道他在伪装出对宗教的热忱,灵魂深处仍然藏着不可动摇的决心,甘冒九死一生的危险也要出人头地,也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朱利安宁愿在家挨父亲的拳头,也不愿到贵族人家当奴仆,他关心和谁同桌吃饭,胜于关心薪金的多寡。他的全部生活目标就是要摆脱低贱的社会地位,登上社会的顶层。于是他的战争史开始了。可谓是命运作弄人,朱利安一心一意背诵拉丁文的《圣经》,并没有使他在教堂里获得任何职位,却凭借不错的拉丁语获得了在市长家里当家庭教师的工作,他的悲剧命运在此真正开始了。在任家庭教师这一职位时,他的自尊心很强,很敏感,他很在乎市长家里的人对他的看法,他很在乎自己的社会地位。朱利安所积累的才华或多或少地赢得了市长德·雷纳尔先生和市长家里仆人对他的尊敬;赢得了他的学生对他的崇拜;赢得了韦里埃市的人们对他的好感;最重要的是赢得了德·雷纳尔夫人对他的爱慕。于是朱利安开始了他的第一段爱情,也就开始了社会地位与爱情的第一场战争。德·雷纳尔夫人对朱利安的爱慕,让朱利安看到了他在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战争中不算小的胜利。他从一开始就认为他与德·雷纳尔夫人的偷情是一次战争,以至于在每次偷情成功之后都感觉到胜利的快感。他认为能获得一位高贵的夫人的爱情是对他社会地位提升的肯定。朱利安把爱情看成了一种改变他社会地位和追求功利的手段了,注定了这次爱情的悲剧。在经历与德·雷纳尔夫人失败的爱情悲剧后,朱利安被迫离开了韦里埃市。另一个与朱利安一起进行战争的是德·雷纳尔夫人。她一面放不下她的孩子们,一面又害怕暴露她与朱利安的恋情之后失去了她在韦里埃市的神会地位与名誉,更让人纠结的是她割舍不断她对朱利安的爱恋。她在经历了情人给她的幸福后,往往经受着自己道德对她的批判和折磨。她对神的忏悔,正是她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屈服。如果说朱利安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还有着一点点年轻人的热情,那么他的第二次爱情则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的,出于阴谋的。朱利安根本不爱马蒂尔德,但因为马蒂尔德能够把社会上的好地位带给她未来的丈夫,因此朱利安利用了他的第二段感情来改变他的社会低位。他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设计好的爱情,坚守着他在社会地位与爱情战争中的立场,最终还是人算不如天算,两次爱情的交织把他送上了断头台。爱情是纯洁的,它容不下任何阴谋,它也经不起带有目的的战争。朱利安的悲剧是那个时代一个阶层的悲剧。朱利安作为一种社会典型,他属于法国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中小资产阶级“才智之士”的代表,这类人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不满,激起这个阶层对社会的憎恨,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致使引诱他们投入上流社会的角斗场。朱利安经历的“两次战争”,更能揭露一个时代的社会战争。出身低微的人们受到的各种不公平待遇,处在受人轻视的仆役地位,他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地位。朱利安利用爱情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许只是他们多种改变自身社会地位方法中的一种,是斯丹达尔所选中的描述的一种。回溯到那个时代,我们一定能看到出身低微的人们用各种方式来与自己的社会地位来抗争。一个阶级对社会地位的不满,导致了各种的斗争,最大的斗争莫过于战争,而我们的社会就是在斗争与战争中进步的,历史的车轮也是在其中前进的。把朱利安的爱情切换到现在,他的爱情也许就是另一种结果了,我想至少不是一种悲剧。朱利安没有任何控诉,他直到死也在与自己的命运相抗争着,他殊不知他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不仅仅是在与自己的爱情在进行着战争,而是在与整个社会的统治阶级进行着战争。朱利安没有控诉,斯丹达尔却把这种控诉权移交给了读者,深深读懂斯丹达尔这部作品的人,应该都明白朱利安的悲剧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朱利安的悲剧,那个时代的悲剧;朱利安的爱情战争,那个时代的战争;都让它们定格在历史中吧!在没有社会地位悬殊差异的当今社会,年轻的人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更应该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在爱情观上,也应该抱有一种认真的态度。因为我们处在的社会和时代没有给我们任何不公。

永恒的爱情话题

在该作品无人问津甚至受到批评的时候,作者本人预测二十世纪他的作品才会得到了大家的理解。而这个预言实现了。——这其中应该包含着这部作品中最耐人寻味的地方。读罢此书之后,我感觉有点名过其实。这本书的确在人物形象以及事件描写方面很有自己的特色,但是这些并不能使它获得文坛上如此之高的地位。细想之后,具体的作品要放在具体的历史年代去评价,该是这部作品先进的思想意识使它脱颖而出吧。这本书的写作日期在1829至1830年间,而在1789年至1870年的法国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政治形势及其复杂。书中的背景正是拿破仑革命失败,皇朝复辟的黑暗时代。这本书写于动荡的政治年代,当时已经出现资产阶级,但力量尚薄弱,而民众的意识还停留在封建时代,意识向来是最顽强最根深蒂固的东西,人民大多数对新的资产阶级文化还持着抗拒不接受的态度。而大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之间相互勾结相互斗争,共同统治整个国家,压榨下层民众。而作者出色之处就在于他捕捉到了这两种文化在这段特殊时期的较量,站在资产阶级文化的阵营,通过悲剧震撼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思考过去旧思想旧意识的不合理之处。而作者主要人物于连所代表的出身低下的贱民形象,谴责封建思想中过分看重的等级制度,反衬出自由资产阶级给人民带来的新活力:人人得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奋斗去获得想要的东西。他深爱拿破仑,他和拿破仑的身世有着共同点,他从拿破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出路。作为一个有着巨大野心,这当然是当时人民对他的评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而又聪明好学的漂亮的年轻人。当然这个评价太简单化了,于连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及其复杂的,他真诚而虚伪,自尊而自卑,热情而冷酷,他苦闷地寻找着自己的出路,艰难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最后却被落后的社会现实所毁灭,这就是对旧的社会文明最好的控告。作者所持有的观点,在今天早就视为理所当然了,但是在当时却是不被认可的,不能不说作者具有先进的眼光进步的世界观,可以预测未来社会的走向。我想,这应该就是这本书在当时的价值所在吧。吸引我注意的是,于连的爱情,这两段实在令我感到惊讶。于连成为德•瑞纳夫人的情人,动机是对贵族阶级的仇恨和报复。于连是一位上进并有着杰出才能和坚强性格的好青年,但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使他没有出头之日,他是苦闷的。而德•瑞纳夫人,出身高贵,从小就受到别人的殷勤照顾,有着纯洁善良的本性,但由于处在一群无趣利益至上的人当中,她也是苦闷的。于连的到来,打破了她宁静的生活。从没出过井的青蛙是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的,也不会想着跳出去。而于连就是那一只偶尔停歇的鸟,他告诉青蛙世界可以多么宽广多么精彩。德•瑞纳夫人开始对德•瑞纳先生感到烦闷,这是一个大俗人,有时候甚至让她无法接受,而于连身上存在的自尊自爱的品格开始在德•瑞纳夫人的眼中放大,直至爱上他。德•瑞纳夫人对于连的爱情,是对她所处的阶级的一种背叛。这在于连眼中,成了贫民阶级对贵族阶级的一种胜利。于连的爱情是不纯洁的,里面夹杂着太多的东西,他的野心,他的复仇。他故意接近她,引诱她,并为之设计一系列的计划。同时,他对德•瑞纳夫人的爱,也是被德•瑞纳夫人那无私的爱情所感动,被她纯洁的品格所感染。这样的爱,夹杂着报复、感动以及内疚。而于连和马蒂尔德的爱情,仿佛是两种阶级的博弈,两个坚强聪慧的心灵的较量。马蒂尔德性格中含有丰富的疯狂和矛盾在里面,这让于连痛不欲生。首先,是马蒂尔德爱上于连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于连过度的自尊。于连由于过度的自尊对马蒂尔德保持着一种蔑视,而这种蔑视恰恰是高贵出生而且聪慧的小姐所不能忍受的。但这种蔑视又使她向他主动低头示好,这种蔑视就是镇压马蒂尔德最好的法宝。后来,于连真心地爱上了马蒂尔德。马蒂尔德是迷人的,她年轻漂亮,她聪明绝伦。一旦当这种势头出现的时候,马蒂尔德便胜利了,她不允许任何人统治着她。她时时和自己的情感和性格作斗争,于是她对于连的爱情只能保持两三天。这让于连痛苦万分,直到此时,德•瑞纳夫人没让他忘掉的野心在这里已经完全抛在脑后了。后来,于连根据朋友的意见重新获得了马蒂尔德的爱情。这样的爱,包裹着上进的野心和年轻的迷恋。这是我对于连两段爱情的理解。但当两份爱情摆在眼前的时候,于连的选择又令我感到惊讶了。于连出于荣誉,把德•瑞纳夫人枪杀了(打偏了)。后来,他内疚且渐渐地对德•瑞纳夫人的爱重新复活。这是也有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于连丧失求生意志,一味地求死。除了对德•瑞纳夫人的内疚之外,于连对生命的渴望开始惊人地下降,以至于在开庭过程中采取自杀式讲话,获得了所有妇人的同情,但最终还是被对手下了死刑。这样的安排或许是为了政治服务,但个人觉得过于生硬,作为文学作品缺少了艺术,逻辑上让人难以接受。说回爱情这个话题,这个时段的于连选择了虔诚一颗心放在他身上的德•瑞纳夫人,放弃了具有女强人性格的矛盾的马蒂尔德。或许是两人不同的爱的性质使于连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德•瑞纳夫人是毫无保留的,马蒂尔德是为了冒险为了与众不同。如果从这个点来看,我似乎看到了某句爱情警句:选择爱自己的人比选择自己爱的人更明智。可能是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这部作品的魅力我并不能完全体会,但它提供了一个让我了解那个时代人民的思想和生活的途径,使我对这世界的多样性和宽容性增强了不少。

红与黑

关于红与黑的涵义,关于于连这个人物,他的两段情事,说的已经太多了。对于大多数人,似乎只注意到了他的爱情,与两个贵族女人的纠葛,而忽略了他本人正是借助于征服女人来实现理想的意图。

夸张红与高级黑:笔记体——边抄边吐

第二章 进入上流社会康德:可笑而又动人的回忆:十八岁的时候,一个人孤独而无依靠,在那里第一次露面的沙龙!一个女人的视瞩就足以使我感到胆怯。我越想取决于人,我越显得笨拙。我对一些事物的理解都极端错误,有时我无缘无故地一心相与,有时我又会把一个人当作仇敌,因为他严肃地看了我一眼。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些由于我胆怯而产生的可怕的不幸里,一个美好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啊!陆钓雪:出现了,《红与黑》十分有意思的是每章开首会有比较契合主题的名人言摘,康德美好的出现是多么美好!第二十二章 乡间乐趣司汤达:我得承认,朱利安在这段独白中所表现的软弱,使我对他产生了不良的印象,他满可以做那些戴黄手套的阴谋家的同党,他们想改革一个大国家的生活方式,可是他们却不愿接受一点最轻微的良心的谴责。陆钓雪:和托尔斯泰类似的主人公观,直接进来了啊昆德拉式。你到底是黑朱利安还是阴谋家?哎,朱利安,真是难听的翻译……虽然是先入之见……但是伽达默尔说这没关系。突然发现我的笔记有二十多条,抄死我啊,此处暂停,以后再说……葵巳蛇年六月十八夏夜……


 红与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