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最後一天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3-12
ISBN:9789866723988
作者:康納.歐克勒瑞(Conor O'Clery)
页数:528页

内容概要

康納.歐克勒瑞(Conor O’Clery)出生於貝爾法斯特,曾在蘇聯的最後幾個年頭生活和工作於莫斯科,擔任《愛爾蘭時報》駐莫斯科特派員。歐克勒瑞因為關於蘇聯的報導,於1987年榮獲「愛爾蘭年度最佳記者獎」,並且在2002年針對九一一攻擊事件做出第一手論述,再度獲頒同一獎項。他任職於《愛爾蘭時報》的三十年期間,亦曾派駐倫敦、北京、紐約和華盛頓。歐克勒瑞目前擔任《環球郵報》駐愛爾蘭特派員,並且撰寫過許多本書籍,其中《趁我們還活著》一書(美國慈善家查克.菲尼的傳記),獲《經濟學人》和《美國商業週刊》評選為2007年年度最佳書籍。
譯者簡介
周全出生於台北市,台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曾旅居歐美二十年,親身經歷了德國統一與蘇聯解體,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國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和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從事撰著與歷史書籍翻譯。譯作有《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破解希特勒》、《閱讀的女人危險》、《趣味橫生的時光》、《從俾斯麥到希特勒》、《金錢的歷史》、《庇里牛斯山的城堡》、《書中的秘境》、《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不含傳說的普魯士》、《說謊者雅各》等。

书籍目录

導讀(周全)
俄羅斯/蘇聯主要人物表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黎明前
第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出之際
第三章 招聘推土機
第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早晨
第五章 突襲莫斯科
第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時許
第七章 一大桶穢物
第八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傍午時分
第九章 死而復生
第十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午
第十一章 煤油深可及膝
第十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後
第十三章 獨裁政權展開反撲
第十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三時許
第十五章 挾持芭芭拉.布希
第十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許
第十七章 背信棄義、無法無天,而且丟人現眼
第十八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黃昏
第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
第二十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傍晚
第二十一章 中央撐不住了
第二十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薄暮
第二十三章 「核桃廳」內的交易
第二十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
第二十五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夜間
第二十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深夜
第二十七章 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二天
第二十八章 十二月二十七日:打劫者的勝利
第二十九章 政爭的延續
注釋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表

作者简介

世界兩大超級強國之一的解體,以及由列寧所創建、由史達林加以鞏固的體制之崩潰,是一段針鋒相對、各懷鬼胎、爾詐我虞的故事。兩名二十世紀重量級角色之間的惡劣私人關係,最後把事態激化到圖窮匕見的地步。
康納.歐克勒瑞圍繞著一個日子──1991年12月25日──扣人心弦地敘述了蘇聯的解體過程,而米哈伊爾.戈巴契夫就在那一天辭去總統職務,蘇聯從此走入歷史。歐克勒瑞以當天為起點,回顧了之前六個年頭各種波濤起伏的事件:戈巴契夫著眼於「公開性」(glasnost)和「重建」(perestroika)的改革政策;波里斯.葉爾欽灰頭土臉地遭到免職,以及其後的登峰造極;蘇聯百姓日益艱辛困頓的生活;昔日俯首聽命的各個加盟共和國變得日益桀驁不馴;以及共黨強硬派試圖扭轉頽局而在1991年八月發動的政變。
八月的流產政變既削弱戈巴契夫,同時也強化葉爾欽的聲勢。事態於是快速演變成十二月時的局面,接著在一座冰天雪地的中歐森林內舉行秘密會議,決定了那個共黨巨無霸的命運,時鐘隨即滴滴答答地走向末日。攤牌時刻所呈現出來的形式,則是兩名對手進行為時九小時的談判,其結局為戈巴契夫淚流滿面,而葉爾欽勝券在握。
最終促成蘇聯解體的東西卻並非戰爭或反革命行動,而是疲憊不堪的戈巴契夫於助理們含淚目光的注視下,從一位美國記者那邊借來簽字的鋼珠筆。當西方國家正在歡慶耶誕佳節之際,克里姆林宮上方的紅旗冉冉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已不復存在。米哈伊爾.戈巴契夫那位心思細密、以改革為念的共產黨領袖,是西方人眼中的英雄,結果他卻被其飲酒無度、大搞民粹的對手逐出辦公室和總統官邸。
歐克勒瑞曾在1991年擔任派駐莫斯科的通訊記者,並與一位蘇聯公民結為連理,後來更多次返回俄羅斯。他針對一個關鍵性的世界事件,做出了既生動有趣又細緻入微的研究報告,而其依據是對許多實際參與者進行採訪的內容,以及各種聚焦於那些私人恩怨與政治大戲的回憶錄、日記和官方文件。本書既是敘事史,同時又具備了一部冷戰驚悚小說的緊張節奏與懸疑氣氛。


 蘇聯的最後一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最近的國際新聞都在法國,記得一兩週前還在討論俄羅斯的崩壞可能,讓我想起了買了很久的這本《蘇聯的最後一天》,當初光是主題跟譯者就非敗不可了。周全先生就不用多介紹了,比較特別的是事件發生時前後他似乎本人也在莫斯科,無怪會選這本。作者O`Clery是愛爾蘭人,妻子是俄國人,自己也在那片國土居住很久,在事件發生幾年都有第一手的親眼觀察,這本書是他蒐集各方資料跟自己的記憶結合而成的作品。主線是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辭去蘇聯總統,輔以他在最後幾年跟葉爾欽的政爭來拼成這個紅色帝國瓦解的全貌。乍看這本書的第一感想是,蘇聯根本就是毀在戈巴契夫跟葉爾欽這兩個人幼稚的惡鬥中嘛。(笑)筆者是沒看過戈巴契夫的回憶錄,不過就本書作者給的印象,這個人雖然有改革的思想,卻沒有那種鐵腕,或許他的對手葉爾欽跟普廷都比他更適合扮演這個角色。雖然就結果論來說,後兩人也未必成功,但更深的一層來說,歷史是不能反悔的,放手讓蘇聯瓦解的是非只有後人才能討論。當年有人問周恩來怎麼評價法國大革命,他說“為時尚早”,那麼現在也是如此嗎?但至少俄國人目前的處境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其中甘苦跟承受。只是說,書中提到了烏克蘭當初包括當地的俄裔都義無反顧的獨立出去,如今又“自願回歸”,真是世事無常啊。或許,麵包才是決定政權存續的真正關鍵吧。當初沙皇政權就是鞏固不了才丟了位子,今天紅色帝國亦然。對人民來說,意識形態在空著肚子的時候還是得靠邊站,所以看在眼中的中共才會戒慎恐懼。雖然吃飽後某些階級的人會跳出來要更多,但事實上是普羅大眾有過的去的日子時都還挺安分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實驗”結束了,但大家都看到歷史遠沒有終結,去年超夯的是哪本書也不用特別提醒相信大家都該知道。蘇聯的故事只是殘忍的告訴我們列寧主義不是唯一解,但現在的學者還是會說馬克思的話有道理而只是某些人走了歪路。不管怎樣都只能繼續“摸著石頭過河”。不過,書中描述蘇聯結束的那瞬間的悄然無聲,或許也讓人有許多感慨吧。歷史沒有如果,但我常在想,如果戈巴契夫跟葉爾欽的關係不是那麼糟,到底兩人能不能讓蘇聯也轉型成功。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1989年,叶利钦受邀访问美国。他在回程去机场的路上,突击检查了一家休斯顿的超市,发现里面摆放了3万种商品。于是“他在该地突然产生了一种顿悟。他所得出的结论为:铁幕存在之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要防止苏联公民晓得另外一边的情况,否则那会让他们难以消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