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重说晚清民国

出版日期:2016-6-20
ISBN:9787516807613
作者:张鸣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对中国近代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近代史代表作:《重说中国近代史》《辛亥:摇晃的中国》《共和中的帝制》;历史随笔代表作:《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其语言风格诙谐而辛辣,对历史的解读往往能切中要害,广受读者欢迎。

书籍目录


序 活在笔墨之间 / 1
第一章 乱局下的赌徒们:
晚清的政客和民国的军头 / 5
爱皇帝胜过爱自己 / 7
老子反动儿革命 / 10
梁敦彦的清室奇遇 / 13
不走运与走运 / 16
自视甚高的段祺瑞 / 19
维持会长北洋龙 / 22
小聪明坏大事 / 25
抠门办不了大事 / 30
吴小鬼练兵 / 34
流氓的运气 / 39
杨森治川 / 45
第二章 帝国末世的潜规则与荒诞剧 / 49
乱政下的死亡滋味 / 51
光绪头顶的雷声 / 54
慈禧太后的中秋节 / 57
饺子里头包硬币 / 60
洋人入城 / 63
一山二虎的尴尬 / 66
上瘾的“就地正法” / 69
送礼专家 / 72
“公礼”种种 / 75
末世为官莫当真 / 78
讲政治的风水先生 / 82
中国人的政治禁忌 / 85
门包与卖官 / 89
拳民放火 / 92
他们是屌丝,却在追求正统 / 95
从逼宫夺印到贿选总统的连环戏 / 100
灾官与福官 / 106
皇帝看不见的地方 / 109
奉旨骂街 / 112
敛财的行政杠杆 / 114
第三章 三教九流说中国 / 117
装逼的禅让 / 119
变了味儿的洋人舞 / 122
黄浦公园那块纠结的牌子 / 125
租界马路上的烦心事儿 / 129
城市里厕所的故事 / 132
帝王口味与小说的命运 / 135
文圣不若武圣 / 139
英雄好汉不好色 / 142
艺人们非政治的政治倾向 / 145
妓者风头 / 149
“女德”的闲话 / 152
秦香莲与女权的错位 / 155
天后赐子 / 159
旧学问和新学术 / 162
一言难尽的民国律师 / 165
高跷上的新中国 / 169
第四章 闲话古今 / 171
被谣言困惑的皇帝 / 173
巡城御史烧车打人 / 176
宣传有水分 / 179
傲慢官员的前世今生 / 182
吃货主义? / 188
女生衣着暴露何必大惊小怪 / 191
丛林法则在校园 / 194
大师是文化的阳具 / 198
读书与啃字儿 / 202
财富代际传递的中国法则 / 205
官员可不可以谋富贵? / 210 “雅贿”的进化与退化 / 215
实干者三殇 / 221
第五章 余家偏史 / 227
老兽医札记 / 229
老兽医札记之二 / 233
陋室里的程老师 / 237
母亲的更年期 / 241
父亲的赎罪 / 250
后记 我的野读生活 / 262

作者简介

从晚清到民国,有数不清的历史段子:皇帝换成了总统,终身制换成了轮流坐庄,慈禧、光绪、李鸿章、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那个时代很荒诞,慈禧常借演戏羞辱光绪,落难时就连自己的仇人都杀不了;梁鼎芬明明是汉人大臣,却硬逼着满族大臣捐钱,只为给光绪陵种树;满人中能干的想有所作为,一个个都栽了,平庸贪贿的,都活得挺好;那个时代什么规则都变了,但最盛行的还是潜规则,说了算的还是丛林法则。
那个时代的军阀,有的自律甚严,比如吴佩孚,有的流里流气,比如张宗昌。有人兴办大学、建设农村,也有人胡乱收税、种植鸦片;连信仰都各找各的,有信仰社会主义的陈炯明,也有信基督的冯玉祥,还有信佛的唐生智和信道的刘湘。
用易中天的话说,“张鸣的文章,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


 张鸣重说晚清民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在张鸣的笔下,写得最多、最好的还要数那些北洋军阀们,段祺瑞、徐树铮、冯国璋、王士珍……这些活跃在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军阀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流,在这本《张鸣重说晚清民国》中跃然于纸上。在张鸣的评价体系中,如此评价这些军阀:段祺瑞洁身自好、用人不疑;徐树铮才高八斗、多谋善断;冯国璋为人厚道、一诺千金;王士珍办事稳重、富有条理……这些军阀都堪称一时的俊杰,各有胜场,但是最终却难逃败亡的结局,原因在于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某些无法克服的缺点,而这些缺点正是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获得启示的地方。一、段祺瑞——因自负而败段祺瑞在北洋的军队中与王士珍、冯国璋齐名,一直受到袁世凯的重用。在袁世凯临危之时,更是选定了段祺瑞做他的接班人,认为只有他的大局观和政治头脑才能统领北洋军。段祺瑞这个人在私德上也很值得称道,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他更善于用人,往往用了一个人,就全心全意得相信他,无论他犯了什么错,都既往不咎。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他太过自信,自信于自己的眼光,所识之人必为俊杰;他也自信于自己的手腕,能压制得住对手与手下。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真是因段祺瑞放纵徐树铮,导致众叛亲离,埋下失败的伏笔;也是因为他过于自信,与黎元洪闹得太僵,间接导致直皖战争的发生。说到底,段祺瑞还是太自负了,他的才能无法匹配得上他的自负。二、徐树铮——小聪明坏大事徐树铮在段祺瑞的手下十分受重用,他也的确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甚至可以一边批公文一边和人说话。他不仅聪明,而且能干,段祺瑞的军部基本都是小徐说了算。聪明人却往往喜欢做些糊涂事,这不是真聪明,只是小聪明罢了。徐树铮就是这种耍小聪明的人。有才者必自傲,徐树铮的傲气更是令人难以接受,黎元洪在和段祺瑞搭档时,就被徐树铮气得不轻,每次小徐去见黎元洪,从不给他好脸色看,府院之争这么快就爆发,小徐要负上很大责任;徐树铮不仅对对手这样,对盟友也是这样,梁启超与他的研究系一直是段祺瑞的朋友,在选举时却被徐树铮联合各省督军全部玩掉,从此这些笔杆子就和皖系势不两立了;小徐甚至连自己人也不放过,靳云鹏一直是段祺瑞的大将,却被小徐硬生生赶出了皖系。结果最后聪明人徐树铮也没落个好,被人一枪干掉。小聪明终究成不了大事。三、冯国璋——抠门病重度患者冯国璋是北洋之虎,重然诺,一诺千金,在北洋军中的威望一直很高,但是就因为他的抠门,导致很多事都做不好,最后就玩不过他的兄弟段祺瑞。当年袁世凯登基失败后,各省督军原先要到南京找冯国璋商量对策,结果冯国璋就因为抠门,舍不得花钱招待,结果督军们都跑到张勋的徐州去了,南京会议变成了徐州会议;而在第二次选举时,冯国璋还是因为舍不得钱,原先五万元的准备金,硬生生被砍掉了一半。这种抠门的人,往往越是经营越是赔钱,最后冯国璋竟是因为操心多了,而一病不起。四、王士珍——谁也不得罪的老好人王士珍在北洋军中的人缘很好,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只要别人选提的人是他,基本就没什么人反对。为人浑合的人往往抹不开情面,很多时候就只能和稀泥。当年袁世凯请他出山,他迫于老主公的情面只得出山,等到他的老兄弟段祺瑞和黎元洪闹起了府院之争,黎元洪一气之下把段祺瑞的总理之职给撤了,为了平息北洋的怒火,只得请王士珍出马,王士珍竟也答应了。这样的事儿王士珍做了很多,填漏补缺,送往迎来,谁也不得罪,但也做不成什么大事。老好人的日子过得舒坦,出息却是不大的。这些军阀身上的毛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古人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读了这本《张鸣重说晚清民国》,总可以学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克服一些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最不济,也可以掂量掂量自己的成色。
  •     近些年来,民国热的温度一直不曾降低,各种国学班,各种民国范儿,甚嚣尘上,人们一门心思地追捧所谓的民国风度,乐此不疲。但在这种狂热的气氛中,却没有人思考所谓的民国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民国人的习惯与规则是什么,这些深层次的思考被淹没在各种浅薄的礼仪与服饰中。这本《张鸣重说晚清民国》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了解晚清民国这一段历史的捷径,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晚清民国。张鸣告诉我们,根本不用寻找,我们依然活在晚清民国的余晖中。一、送礼的禁忌我们今天讲送礼,规矩有很多,各个地方的人规矩也大多不一样,比如上海人送礼往往要送对方上次送的礼品价值的1.2倍,规矩虽不同,但有些忌讳却是通用的。这些规则由晚清开始一脉相承,经由民国,再到现代中国,虽有变化,却依然存在某些影子。如书中讲到仙游县的县令要给慈禧送礼,县令不乐意,就派一名师爷想法子推掉这个差事,师爷就向总督说:仙游这个名字不佳,要改派永福县县令去送礼。总督马上明白了,仙游,在民间可以解释为驾鹤西游,意思是死了。这种送礼时避免某种歧义的说法现在也很常见,比如送礼不送“钟”(送终)、送礼不送“杯具”(悲剧)。二、风水大兴要说风水,大概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了,本来风水只是古代先民根据各种居住的环境总结出的一套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水竟发展成了迷信。现在很多官员都在忙着拆门,建桥,为何?还不是以为能靠着风水升官发财!在官员的这种心理下,风水师这一职业也就应运而生了。但事实上。早在民国时期,风水师就已经在军阀政客中混得风生水起了。当年袁世凯当皇帝那时,有人请了一位“大师”,大师说:现在的危险,是南方红气太盛。正阳门面南背北,事关重要。首先要封住正门,敌楼和正阳门的正门都封住。然后在两侧开两个大门,可以走车的。南方的红气,就压住一半了。最后在敌楼最高处,开两个圆洞。敌楼原来有七十二个炮眼,符合七十二地煞之数,这两个圆洞,正好代表天罡,可以将南方的旺气,全然压制,让他们只好俯首称臣。至于风水大师们说的是真是假,反正袁世凯最后是被赶下了皇帝的宝座。一百年前的官员迷信风水,一百年后的官员也还是迷信风水,时代变了,风气却还是这个风气。三、文圣与武圣在中国的读书人心目中,孔子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圣人,天底下最了不得的人物,没法子,吃的就是孔子传下来的饭碗。但是在晚清民国时期,关羽这位武圣的地位却也很高,不仅是底层的百姓与帮会祭拜他、敬重他,连太后,官方也对他推崇备至,他俨然成了忠孝节义的象征。这两位圣人冷眼看世间,看着看着就看到了新中国,结果,换了时代,被冷落过、被谩骂过,到了今天,又被抬出来了,前些年天安门前曾出现了孔子像,近些年主席对于儒家的推崇也溢于言表,儒家俨然又焕发了第二春;至于武圣大人更是从没有淡出过我们的视线,香港的警匪片里,警察出门前都要拜过关公,小店里也端端正正地摆着关羽的塑像……时代变了,圣人的地位却还是没有变,高高在上,被人举着接受百姓的膜拜。所以说,别看我们嘴上说着已经是21世纪,科技有多么发达,骨子里的那套逻辑和传统却还是晚清民国的那一套,从来没有变过,估计也不会变。所以别整天嚷嚷着什么民国风,我们还活在晚清民国的阴影,只是不自知罢了。
  •     如果将晚清民国这个时代比作是一场戏剧的话,那么期间所有的大人物、小人物就是这场戏剧的一个个演员,这些演员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演绎了一出精彩、荒诞的戏剧。这场戏剧很华丽。在张鸣的笔下,主角有权倾朝野的北洋领袖袁世凯、有以女人身份当家的慈禧太后、还有大大小小的军阀政客,他们每一个都不容小觑;在张鸣的笔下,有一个个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在发生,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登基称帝、两次直奉战争……这些事件的影响是如此巨大,深深地影响了后二十年的历史走向。大人物、大事件,共同构成了这部华丽戏剧的一部分。这场戏剧很荒诞。梁鼎芬身为汉人,却对满人皇帝忠心耿耿,在光绪死后,挨家挨户讨要银子,只为了在光绪陵上种满树;瑞徵身为满族的公爵,却庸庸碌碌,只知道醉生梦死,他的最大爱好就是养猫狗,“猫狗依仗主人的宠爱,到处横行,无论厅堂还是内寝,到处都是猫狗的爪子印。食物都是最好的,猫吃的鱼,连内脏和鱼头都不能有。若干公爷最宠爱的猫狗,天天跟公爷一并用膳,有的时候,是猫狗吃剩了,公爷才吃。公爷吃完,猫狗会来舔公爷的嘴巴和胡子,一个舔完了,再换一个,舒坦得不行。乘轿子出门,轿子里也得带上猫狗。”大清明明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大清的官员们却不想着报国,反而一门心思钻研送礼的学问,只顾着给太监送钱;宫里的宫女们满心满意地奉承慈禧太后,在她的饺子里包上金元宝,慈禧也竟以为这是福气。大人物们忙着争权夺利,小人物也忙着明哲保身,晚清这出荒诞剧演到后来,终究免不了要走向落幕,那些曾经纵横一个时代的人物也终究免不了人死灯灭。我们从这出荒诞剧中可以看到一个王朝的没落,也可以看到英雄人物的哀歌,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因为写了爸爸妈妈和博导,显得比以往的作品多了一些感情
  •     这坨屎又出来行走了,封面也跟坨屎一样。
  •     对我党满满的怨言啊
  •     16.11.22@iReader
  •     本着想了解点历史常识的目的看,看着看着感觉有些跑题了。前几章讲的蛮好,但是本人对于这种小段小段拼凑起来的文章不太感冒,感觉太杂,看来还是需要多读书。
  •     张老师终于也掉进了读客的坑啊!
  •     2016年 阅读书单 2016年12月 读完 入睡读物 反正都是通俗历史,段子太多 有一定是个人观点,略有点愤青,后面关于结合时政的话题,有点愤愤不平,不够大气,尽管是吐槽,但说钱穆是没出过国的土包子也有点略显刻薄,并不是圆滑之人
  •     只是罗列
  •     对这种小段子汇集出的图书确实无感,简直就是在消费自己。
  •     我现在养成了习惯,大约几天就能看一本书,一个月大约学习记住了1000以上的英语单词。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就习惯成自然了。像张明老师一样,做一个爱读书的人。生活迷茫、无聊,而只要有新的思想可以接触,新的知识可以学习,新的好书可以阅读,也就过得去了。
  •     权当听历史段子了,还不错,值得一看,观点不错,真可谓读史使人明智,但要是想通过这本书来了解丰富精彩的晚清民国这段近代史就难以满足了。
  •     可能有很多的不满是在替父母说的,特别是父亲。当然张老说的也是事实,很真很实在,至少本人有共鸣.......
  •     后面几章严重跑题,满满的私货,不过有些观点倒是不错。
  •     段子高手张鸣~
  •     某些章节偏题了。
  •     前几章关于民国人物的文字很精彩,后面几章有点跑题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