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变态狂》书评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802569508
作者:[美]詹姆斯·法隆
页数:256页

脑结构衍生二元对立

书中主要讲解的暴力分子的脑扫描结构的相似性,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这类人也是做出贡献的,这部分就正常看着理解就行了。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说道脑部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感受外在感触的,一部分感受内在心理的,生理上这两部分是相互抵制的。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二元对立,这样看来,正因为脑结构的原因导致我们认识实物的时候会分主客观,所以看到的东西也不好判断事实,客观的感受遭到了主观排斥,而主观感受又收到了客观制约,如果能去除生理结构,我们能由内及外统一的认识实物感觉,是不是就没有了主客观之分,那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将会造成巨大的改变,甚至对人类的性格也会造成大的颠覆吧,简单想想没了主客观之分,你是我我也是你,至少自私的心理就不会有了吧。有点类似三体三维人了吧,没看过三体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听说三维人就是你能知道我的想法,我也能知道你的,那这就是类似没严格的主客之分了。感觉从这个点出发,对于哲学的人认识会更深刻,相信这在我的成长中必是重要的一笔,也期待其他人能看到这一点,能走到更远。

人的潜力是无穷大的,可以从天使变成恶魔,也可以从疯子变成天才

昨天去北京大学听了津巴多的讲座。津巴多先给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在贫民窟长大,身边的孩子接触毒品,做坏事,而自己却走了更为正确的道路。他告诉了我们情境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当然,路西法效应和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个让他享誉全球的实验自然是重点费口舌的部门。但这并不是演讲的重心。老爷子,后半部门主要讲述自己现在投入精力做的研究:英雄及英雄主义。仿佛要做一个遍布好多好多国家的大教育工程。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做斯坦福实验,证明了人的无限潜力,所以,人可以。。。。他没有说出,可以想象,就是:人有无限潜力,因此可以做我们想象不到的坏事,变得很坏很坏。而他把余年用于英雄主义上,也是因为坚信:人有无限潜力以及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只要提供好的环境和引导,一个人也可以变得很好很好。这让我想到了这本书《天生变态狂》,作者的成长路径和他提倡的核心观点与津巴多不谋而合。詹姆斯·法隆也是个厉害角色,研究大脑组织,发现导致一个人成为心理变态的三个因素,两个先天和一个后天的。先天的是大脑和基因,后天的是环境。而人与人后续的发展,环境起到了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詹姆斯自己的大脑结构跟变态者一样,虽然自己的祖祖辈辈出现了数个大名鼎鼎的杀人犯,而自己有幸摊上了爱自己的母亲,给自己好的童年和成长环境,让自己成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虽然看似狗血,实则发人深思。很不错的启发案例。这儿有很好的报道。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015058

不好意思,我天生心理变态

当我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弄死寝室里可恶的老鼠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是不是有些心理变态;当我在实习时看刑事案件中的尸检报告毫无恶心的感觉的时候,我也在想,我是不是有些不正常;当我脑袋里会蹦出莫名其妙的想法的时候,我还在想,我是不是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哈哈哈,可怕的阴暗面连我自己都感觉到丝丝寒意。詹姆斯·法隆的《天生变态狂》讲述的是他自己的经历,从一张自己的脑补扫描图开始到本色出演《犯罪心理》中携带犯罪基因的心理学教授。从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去剖析自己如何产生犯罪的想法,为何没有走上的犯罪的道路。虽然里面关于学术性的话语,让没有学过医学的人有些云里雾里。一、我从来都相信心理变态的人是天生的。作为一个重口味的人,在阅读这本书之前也看了一些关于犯罪题材的书及电视剧。让我觉得心理变态的人从来都是天生的,或多或少地携带着犯罪基因。然而我并不主张“人性恶”,因为“人性”二字应建立在所有人的基础上,而非少数人。人性本就应是善恶并存。“一些心理变态者应有大脑模式。他们的额眶部皮质(也就是位于眼眶或者眼窝上方位置恶前额皮质)以及前额皮质的脑功能较弱。这些部位与行为抑制、社交行为、伦理和道德有关。”携带犯罪基因的心理变态所在的家族也会具有犯罪史。这使得我们不得不相信:有犯罪史的家族后代犯罪率高于没有犯罪史的家族后代。且这一观点在《家族犯罪史与受教育程度影响犯罪严重程度及重新犯罪的实证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在小孩子中,如果童年时期有尿床、玩火和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出现,那这小孩子日后犯罪的可能性远高于普通小孩。又不得不提《犯罪心理》里面,当小组的人没有思绪的时候,就从小时候有虐待动物的行为人出发去一一排除。二、犯罪终究是在基因和外部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如果仅凭一个人拥有犯罪基因就判定这个人会犯罪,显然这是没有道理的。犯罪终究还是得在基因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才会产生。先天性的病态并不足以认定。按照法隆的设想,三条支撑腿是:1)额眶部皮质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内的前额叶皮质功能低下;2)基因出现多处高危突变;3)童年早期经受过精神、身体或性虐待。根据FBI的研究,在童年时代,42%的连环杀手遭受过身体虐待,74%的受过精神虐待,35%的目睹过性暴力,43%经历过猥亵。大部分的杀手都出生于一个不幸的家庭。比如亨利·李·卢卡斯——从十五岁起到1982年被捕期间杀了100人左右(官方说法,其自称杀了360人)——生于美国最贫困的地方,母亲维奥拉是妓女,父亲安德森是酒鬼。卢卡斯小时候经常被卖淫的母亲殴打。当然,除了国外的例子,国内也有。但就我了解的来看,国内主要是以激情杀人为主。而激情杀人犯也多是周围环境作用产生的。除了我们常见的殴打等虐待行为,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冷暴力。家庭的冷漠,朋友的忽视,极其容易引发犯罪。就比如前段时间报道的一个人杀了他前女友,而杀人之前经常更新说说签名竟无一人察觉。三、世界也需要心理变态,我们离不开他们你是否骂过你的上司“卧槽,变态!”;你是否骂过你的老师“这老师真变态”;你是否说过其他一些人变态呢?是的,除了会走上犯罪道路的心理变态,还有一种心理变态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心理变态者也可以成为强有力的领导者。只有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可以花言巧语蛊惑别人并且有些胡说八道能力的人,才会想要总统和总裁,并且能够做得更好。心理变态者冷漠,缺少人情味。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更好地从客观角度去分析事情,而不是带着主观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成功。我们每个人都是胆小的,正因为我们的胆小,才更需要胆子更大的心理变态者带着我们去冒险,去做很多我们本身一个人不敢做的事情。心理变态者从另一方面来说能做到面面俱到,即使我们在冒险的过程了出了错误,心理变态者也可以为我们承担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后果。就如法隆所说,至少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管我们怀着“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我们始终都要坚信:真正优良的教养可以战胜先天不足的基因。

【书评人俱乐部】一个心理变态的自白

与其他一些书名唬人却外强中干的书不同,《天生变态狂》是一本从名字到内容都足够疯狂、足够丰满的一名科学家的自我剖析之书。科学家,特别是本书的作者詹姆斯•法隆这样的神经学专家,他们的研究领域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但是对于外行人又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天生变态狂》却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既充满了严谨详实的理论数据、又足够有趣和吸引人的心理探究方式。科学家的工作目的无疑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以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方式让普罗大众明白他们的研究方式、共享研究成果的科学家尤其令人尊敬。如果你是个影迷或者美剧迷,詹姆斯•法隆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并不会陌生,因为他的研究成果不仅直接应用到知名美剧《犯罪心理》,他本人还曾客串过一些电影角色,在其中本色出演一些疯狂的科学家。单单是他的家族史就精彩到可以写成一本畅销书,他的家族中有签署过反君主制文件《英国大宪章》的约翰•雷克兰国王,也有大肆屠杀过犹太人的吉尔伯特•克莱尔,其他凶杀犯和嫌疑犯更是数量庞大,这是一个有着嗜血的战士基因的“恶魔家族”,然而,继承了这一战士基因并且同时拥有心理变态大脑扫描图的詹姆斯•法隆却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一个事业成功家庭美满的成功人士。詹姆斯•法隆的研究领域是神经学,作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人物,他的科研精神和研究成果无疑让他信奉科学而不是什么其他的不可知论,那么这样的一位科学家在无意中发现自己拥有与心理变态同样的大脑扫描图和战士基因后会如何反应?同时又该如何自救于这两难境地呢?本书就像作者研究室里那台显微镜,显微镜下的切片就是作者本人不同寻常的人生和大脑。尽管不能说是毫微毕现,但是对于自己大脑和基因的勇敢面对和公开、对阴暗面的直面和揭露依然显示出作者异于常人的勇气。这样的勇气既可以说是来源于科学家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也很难说与作者坦承的变态心理和躁郁症毫无关联。心理变态的专业衡量标准有四个方面:人际特质,感情特质,行为特质和反社会特质。符合了这些特质的人无疑是典型的心理变态,但是心理变态并非仅是心理问题,而是有其特定的生理病因。就像是我们通常知道的对犯罪被告进行精神鉴定,之所以被鉴定为精神病的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就是因为他们的病体是无法自控的。心理变态的生理病因就是大脑中负责自控力和同理心的额叶和颞叶功能低下。我们熟知的一些震惊社会的恶性暴力犯罪事件的主角通常就是这样的心理变态,心理变态包括但不限于此,通常还会包括政客、商贾,他们的共通点是缺乏同理心。心理变态大概会占人群的百分之二左右,而战士基因这一好斗基因更会为其雪上加霜。同时具有变态大脑和战士基因的作者为什么没有成为凶暴犯?因为这个“三脚板凳”还需要第三只脚:童年遭受过严重虐待。作者美满的原生家庭和热爱孩子的父母可说正是挽救作者于水火的关键因素,因为他们,世界上多了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少了一个可怕的罪犯。科学发展至今,大脑扫描和基因筛选已经不再是难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允许这些危险的人物存在呢?尽管有如作者这样平安长大的心理变态存在,但是个例无法代表整体。同样令人疑惑的还有,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这种严重反社会的基因为什么没有被淘汰掉而是保存了下来?作者同样给出了答案。对于心理变态个人而言,大脑的异常同时会带来超常的抵御疾病的能力和抗压能力,而女性更会在保护心理变态家人上表现出超常的爱心和母性。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上说,心理变态也能带来相当大的贡献:他们通常会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和战争中需要的战斗力。“我们不只是基因的产物,并且科学也只能解释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这是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而我们普通人能为社会做的,并不是偏执的去铲除异己、清理变态,而是尽早发现他们、处理得当,使他们远离麻烦,发挥正面的影响力。

如何成功的成为一个心理变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相信命运。倒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而是性格决定命运。大脑、基因和早期成长环境会影响我们一生,换句话说,在你惶惶摇摆,不知道人生下一步如何选择时,你的DNA已经为你铺设好了未来所有道路。《天生变态狂》作者詹姆斯•法隆是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教授及学科带头人,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十年来成就最大的神经科学家,他以他的亲身经历及他整个家族的血腥史为蓝本,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大脑皮层扫描图,将所有光明的、黑暗的、能摆到台面上说的和需要隐藏的阴暗角落统统都铺在我们面前。本书的上架归类为畅销心理,我认为归到专业科普类也完全合适,里面有很多术语需要边看边查阅资料,对于心理学小白来说,想通读此书,辅助资料至少要读此书篇幅的三倍以上。作者将他研究的犯罪遗传学、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脑成像规律,再掺和一些他狗血的家族史,与他自己的自身经历,时而诙谐幽默的插科打诨,时而一本正经的严肃学术,综合成一本书放到读者面前,绝对干货,让人大饱眼福的同时,偷偷研究自己,会不会也对上几条,算是高危人群。如作者所说“……这些发现都是可以对人炫耀的资本,这就好比,如果你发现自己家族里出过好多江洋大盗,远比发现自己的贵族血统要夸耀的多。”现今科学家们主流意见认为,人格更多是基因决定的,不能改变。而作者显然是抱有不同观点,甚至书中抛出问题“你能改变一个心理变态吗”。作者患有躁郁症、缺乏同理心、喜欢刺激和冒险的举动、善于操控别人,但是这些特质却并未将他推向一个杀人犯的路径。他将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自己良好的童年和亲人的爱与支持。这让人想起香港电影中杀人犯经典开场白“我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在詹姆斯提出的三角凳构想中,大脑损伤,基因病变,早期心理受到精神、身体的虐待,三者合一才可能引发心理变态。美好的童年会让人变的善良,亲人的爱与支持会让人变得豁达,一个善良豁达的人,总会在生活中碰到有趣的事,即使遇到小小挫折也不会哭天抢地的咒骂老天不公。哪个环节不到位都成不了一个“成功”的心理变态。就如本书封内写的那样,每个人的内心都匍匐着一头黑暗巨兽,伺机将你拖入无尽的深渊,唯有爱与陪伴能带给你寻找光明的力量。读过此书后,我对周围一些朋友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在爱的表达上更加外露,还有,我想会在未来对孩子的教育上起到关键作用。

被DNA注定的人生是不是很可怕?!

詹姆斯法隆是个可爱又可恨的人,这样说不仅仅是因为他给大众带来了一个新奇的又爆炸性的事物,还有他用赤裸裸的用研究成果及个人的经历为我们设下一个陷阱,待到你无法抗拒自己的好奇心翻阅开卷的时候,他那冷酷又无情的的个性彰显出本性,残忍的告诉你:其实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匍匐着一头黑暗的巨兽,它伺机将你拖入无尽的深渊…… 只要你稍不留神就会掉进这疯狂又恐怖的假定幻想中。我想我算是侥幸存活的那一位,但依然游荡在危险的边缘境地,毕竟变态狂 在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身为一个潜在变态狂的他到底心中是怎样想的能够大胆的说出这种可能性呢?虽然不得而知,可这个问题却让我想起自身遇到的一些情境。就如变态狂这个词汇一样,心理咨询在中国的某些较为闭塞的地区依然是个神秘而又不知所谓的事物,在很多人的大脑印象中它有如算命一样能够推测出一个人的“今生来世”,更有甚者会认为当他面对你的时候犹如面对“神明”内心深处的所有龌龊想法都会暴露无遗,所以他即对你好奇又对你保持距离以确保自身的隐私安全。可每当遇到他人用好奇又戒备的眼神看着你并询问“你猜我现在想的是什么?!”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有着无比崩溃的情绪与不知如何解释的混乱思维,而这可能是一个值得去深思的事吧?!我想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人,而为了这样的期许人们做了很多事情用了很多方法使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比如努力的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创作一个独立的作品、购买世界名列前茅的时尚服饰……等一切外在的追求都是为了修饰追求另类的内心,只是无论外在物质如何弥补终究无法与独特的个人内在气质和能力相提并论。我们更羡慕那些有独特成就的人、具备某项特殊才能的人、或者有着高智商的天才,可同时也会惧怕与之相处,毕竟谁会在一个你询问什么问题都能够答出的人面前不露出“被打败”的受挫模样呢?更不要提那精湛的推理能力让你感到自己受到了人身威胁了。作为与他人不同的“异类”,在人际关系上同样也承受着被他人排挤的结果。就如作者一样,他公开自己潜在变态特质的同时,自己的人际关系就开始有了些许的转变,有些朋友离开了他,有些人会以关心的态度来电问候,甚至自己的家人都会来信诉说多年来他对她们的恶行与忽视……或许做个平凡人是再好不过的事吧,起码在关系上不会受到太多的伤害?读过书后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法隆可并不这么认为他会说你会出现怎样的问题那是早已经注定的结果——基因遗传,一个潜在的无法变更的事实。他还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拿着研究的成果告诉人们 其实你并没有太多改变的能力,毕竟生物上的基因注定影响这你的大脑、你的情绪情感表达的方式、甚至控制着你的行为。就在书里描述变态杀手的可怕:“没有了来自良心和同理心的影响,那些冷酷的计划和残忍的行为变得精准、有力、井井有条。额叶背侧功能的发达,所以他们知道怎样办到他们想要做的事,这也使他们愈发可怕危险。” 这就像是一个保有正常理智却已经疯掉的人,你无法预知他会做出怎样可怕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已经精密的设计好实施的方案——天才杀手。不敢想象的是天才和变态狂竟然有如此相似,但这并不能证明所有的天才都会变成疯子,毕竟在看似超常能力之外,还是有其它决定性的因素等。詹姆斯法隆为了保留不让自己崩溃在家族遗传史之中,继续做着研究并从他的心理学家朋友那边挣得了一些其它可能性和希望。或许是因为有些心理因素影响成因并不能像研究科学那样可以用仪器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统计,在以研究性报告上并没有派上重大的用处,不过对于他自己却已经足够了。对于不同的基因组合能够造成不同的隐患他在书中是这样说的“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基因可能决定一个人天生暴力或行事被动。” 同时,他也对自己没有如祖先那样成为一个变态杀人狂的归因: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并针对于此作了一系列的测试,得到的结果也是很有趣的“因为孩子们不需要教就会学会很多东西。甚至可以完成更复杂的适应性行为,孩子们是可塑的,但这基本发生在极端情况下。只要没有暴利虐待和极端的基因,孩子们就不会有问题。早教等游戏、甚至家长制定特别的饮食以控制孩子的发育过程。可长期跟踪研究显示,这些额外的改变对孩子的行为几乎没有作用。对于家长的溺爱想让孩子生长在无压力的环境中也是种徒劳的做法。任何一个成年孩子的家长都应该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成长,而且我们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孩子会按照他自有的方式长大,除非你用强权毁掉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太多的创伤会扼杀他的成长,但属于修建也会使他生长缓慢。只有刚刚好的压力才能造就最大化的绽放。”就像他得到的研究报告一样,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儿童问题咨询中的我早已感受到家长的预期设想、过度不恰当的关注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有多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速度,只是在外界的影响下家长们总会以外界的标准来衡量是否存在的问题,却从来都不会质疑那个标准是否是恰当合适的。我们并不能因为基因遗传来断定一个人在没有杀人的前提下宣判他就是杀人犯,更不能因为一个大众的标准就否定其它可能性的存在,起码在作者本人身上就可以看到其实还有其它因素来影响着他可能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羡慕天才因为他具备一些超常的能力实现不大可能的事物,同时我们也惧怕这样的能力可能会造成威胁,我们笃定基因决定论来决定一个人应该是如何,同时我们也反抗性挑战自己是命运主宰。“DNA看起来很危险,但这同样不足以把我推向人性的黑暗面。” 作者用他的千万字笔迹来呈现的不仅仅是大脑中发生了什么造就了人人惧怕的变态狂,更多的让我们知道即便某些方面有些人看起来并不“正常”但这并不能否定他的人生就此黑暗,他依然有着其它选择的权利。

纵向较浅横向很窄的一本心理传记

不要被这个悬乎的书名蒙住了,其实只是一位大脑有异于常人的心理学家对自身的心理剖析而已,并顺带掺入相关的基于解剖学上的大脑认知模式的知识。脑犯罪?有意思,该心理学家本身没有任何犯罪记录,只是在脑部扫描图上呈现出近似心理变态者的活动模式。对自身的心理剖析也止于性格的浅表层(这大概也是出于对隐私的考虑。我要是曾有过犯罪想法我也不会如实说出来),所以这书就是架着个很厉害的书名但实际上涉及面比较窄的一本个人心理传记而已。作者在研究自己性格的过程中终于发现了自己有轻躁狂症(……),但是他个人对此沾沾自喜,把自己的成功一部分原因也归功于这种亢奋的状态(你都能感受到即使他在写这书的时候仍抱有强烈的表现欲)。他提出的关于心理变态人格形成的三条支撑腿理论比较有趣:①额眶部皮质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内的前额叶皮质功能低下;②基因出现多处高危突变(比如战士基因);③童年早期经受过精神、身体或性虐待。作者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脚踏实地的变态者的原因就在于他缺少第三条支撑腿。成长在教育良好、满是关怀的家庭里,“真正优良的教育可以战胜先天不足的基因”。不过我特想写一个本来脑部神经发育正常,但几岁时从床上跌下损伤了脑部前额叶皮质,从而开始丧失同理心和道德感的人(……我真是好无聊)。作者坦白了许多自己性格上的缺点,不过我觉得这些缺点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世人千万种嘛。但是虽然我是这么说,但正面遇到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我是无法忍受他的缺乏道德感、违反规则、自私、贪图享乐、为自己的快乐使他人陷入危险、唆使别人投身异常行为等等等一大堆性格缺陷的。但是这种性格缺陷是由他的大脑神经缺陷和遗传基因共同决定的,是无法轻易做出改变的。我在一两点上跟他很相似(可以压抑复仇心理数年和洞察他人心理后绝对的冷酷)。就像别人说“为什么明白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我直接回答“因为我不想按那些道理改变”。对于我自己的剖析,我写了但并不打算放出来哟。我承认我具有危险性,所以特别想看到自己的脑部扫描图。大概我的某几个脑部区域活动是低于正常人的吧。

“天生”或许是存在的,但是人却拥有战胜“天生”的力量

中国有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一句俗语,可能说话的人都不曾想过未来会出现“基因”一词。强调实证的科学家们从他们的不断研究中,得出“基因决定了我们个性的80%,而后天因素只掌控其余的20%”这样的结论。詹姆斯•法隆是一位研究大脑组织的科学家,他一直坚信人是先天决定而非后天塑造的,这一观点深深影响着他,帮助他走上研究神经科学的道路。一直以来,他专注于研究大脑究竟是如何决定人类品格的,也坚信心理变态者是有着属于他们的大脑模式。然而他自己的脑部扫描图,却动摇了他自己的研究结果,也让他坚信的信条产生了缝隙。詹姆斯•法隆在对于凶杀犯的脑部扫描图的研究中发现,凶杀犯的额眶部皮质以及前额皮质腹侧的脑功能较弱。这些部位与行为抑制、社交行为、伦理和道德有关。他预计心理变态者身上还会存在颞叶前部包括杏仁核的损伤,因为这些结构负责处理情感,使人行为冷静。变态凶手身上似乎都有这样的神经系统缺陷,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他的结论。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詹姆斯自己的脑扫描图中竟然也有这样的缺陷。但是詹姆斯•法隆是一个变态杀人犯吗?很显然不是的。他拥有着变态杀人犯一样的脑袋,却没有成为变态杀人犯。是他的研究结果有问题吗?就此詹姆斯开始了自我分析之旅。他回顾他的成长经历,收集他身边朋友对他的评价,才猛然发觉,他的成长中,同样有漠视规则的状态,而且他的朋友也直言,他们爱法隆,但是不相信他。而且觉得法隆会有和变态杀人犯一样的脑扫描图,他们并不奇怪。可即使如此,詹姆斯•法隆依然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拥有良好的人际。而没有成为变态杀人犯。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天生的变态狂脱离了变态狂的轨迹呢?詹姆斯•法隆通过自我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真正优良的教养可以战胜先天不足的基因。詹姆斯以自己独特的经历告诉我们,所谓的基因学说并不是为了让我们以此来驱逐与心理变态有关的特质和基因。而是发现他们,给予他们正面的影响。《天生变态狂》是詹姆斯•法隆的自传,他用他的专业知识向我们介绍了大脑中的怎样结构是天生变态狂的特征。也因为他自己有这样的特征,所以他深入探索什么是变态,从而对自己进行自我分析。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基因的强大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内心的那头巨兽不断被安抚的过程。这不由让我想到了《丑小鸭》的故事,固然丑小鸭的本身基因是天鹅,但是若是丑小鸭自暴自弃,安于当一只鸭子,那么他最终也无法成为天鹅。“天生”或许是存在的,但是人却拥有战胜“天生”的力量。陪伴与爱给人这种力量,《天生变态狂》让人不再惧怕“天生”,因为我们最终的方向依然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放弃自己的人生。

看了感觉自己乖乖的

一看到这本书就被他的名字所吸引,自己本来就特别喜欢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这个书名又是如此的引人入目,因而直接入手了。看下去跟书介绍一样,主要围绕作者个人而展开,在为作者的人生经历所吸引的同时,对作者所展示的理论也感到一丝的新奇。联想到自己,真想给自己做个脑部ct。这是书的介绍,大致不差,值得一读:本书是詹姆斯•法隆的自传,无论是想了解他的犯罪遗传学研究、变态人格的脑成像规律,还是他的奇葩家族史事、以及他私人生活中的风流韵事、冒险经历等,这本书都将让你大开眼界并大饱眼福。在这本书里,詹姆斯对自己的人格也进行了坦诚地剖析,“愿我的家人读完此书后,不会与我断绝关系。”实际上,詹姆斯•法隆将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自己良好的童年和亲人的爱与支持。他本人患有双向情感障碍(轻度的)、缺乏同理心、喜欢刺激和冒险的举动、善于操控别人——这些特质却并未将他推向一个杀人犯的路径。你可能也发现了,正是在很多成功者身上,这类属于犯罪型人格的特质反而高频存在。

没有谁可以有理由放弃自己的人生。更何况上帝并没有给予我们变态的大脑,变态的基因。

历来,天才和疯子就都视作完全对立的两个群体,当然也有发现说明,很多天才都有疯癫痴狂的一面。当有一天,一个人发现自己命中注定就是一个变态者,却走上了学术的巅峰,成为科学家?对于常人的惯性思维,是不是一记耳光呢?詹姆斯被《纽约时报》评为十年来成就最大的科学家,他用35年研究发现心理变态者有着异于常人的大脑结构。2005年一次研究中,他竟然发现自己的脑部结构跟心理变态者的一模一样。詹姆斯曾坚信自己已经找到了破解心理变态的钥匙,但这难道要证明自己也是一个变态狂吗?母亲得知后,塞给他一本书。书开头就讲述了詹姆斯父系血统康奈尔家族的第一桩弑母案,随后几百年里,其父系陆续曝出过杀妻弑母等数个杀亲案件。2011年后,另两支父系血脉,一支被曝出全是凶杀犯,一支全是抛弃妻子的流氓恶棍。2008年,詹姆斯受邀参加TED,鼓起勇气自白了自己的狗血家族史,引发百万点击量。貌似大众对 “天生杀人犯”比“神经科学家”更感兴趣。《犯罪心理》的导演西蒙找到作者,邀其在电影中本色出演。而《华尔街日报》也凑热闹,将其狗血经历付诸笔端……如果你看完这本书,还是觉得作者只是在逗逼自黑,那只能说明你没有理解他深层次的期待。理想吧,他为何被 华尔街日报/纽约日报,甚至全球科学界最具影响力杂志nature 所推崇呢?为何被邀请登上全球最具影响力知识信息分享平台TED来演讲呢?他能背弃家族的魔咒,成为一个天才,成功者,跟他的母亲给他的爱和陪伴都是分不开的。有了这种支持,詹姆斯才可以把握人生的主动权,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没有谁可以有理由放弃自己的人生。更何况上帝并没有给予我们变态的大脑,变态的基因。

被基因控制的我们

在《犯罪心理》第五季第八集中那个携带变态心理基因的心理学教授是本书作者詹姆斯•法隆博士本色出演。所谓天生变态级:额叶、颞叶脑功能低下,也暗示着患者缺乏道德,且抑制能力低下。在看此书之前,我也一直认为人的个性与基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基因不光决定了一个人的外表,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本书就详细地介绍了某些基因所表达出来的性状是如何决定一个人。首先心理变态这种心理疾病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诊断标准,对其病理也没有统一的专业意见。但医学界早已有一些广泛接受的量表PCL-R(海尔量表)。但我认为这并不能100%准确,因为心理变态是没有一定的度量的,但说到这个词大部分人会想起《沉默的羔羊》里面的汉尼拔,所以心理变态大概也就是那些疯狂杀人,甚至碎尸,吃人的人类。我们并不需要明确度量,但我们可以从这些人身上找到共性,来为心理变态下定义。法隆博士就打算这样入手,他从20世纪90年代研究心理变态,他将那些连环凶杀犯的大脑正电子扫描图进行分析,得出了怪异的现象。果然这些人的大脑扫描图是有共性的,如下: 由此可见,心理变态表现为大脑功能低下。但戏剧性的是,法隆博士意外发现自己的脑部图与那些心理变态者的脑部图完全相似,也就是说按照自己的研究来定义,那么他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心理变态,他非常震惊。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但是事实是他并没有成为那样的人,于是他又开始剖析自己。他开始回顾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那些不堪回首的爱情、友情;翻开了自己充满血腥的家族史。的确法隆身边的朋友都觉得他很不靠谱,他根本就不会为他人考虑,甚至为了寻求冒险的刺激而将朋友拉到有生命危险的地方去。因为大脑的缺陷,这些问题是法隆根本无法改变的。(人格更多是由基因控制的,不能改变)不过也庆幸法隆没有成为杀人狂魔。这也缘于他的家庭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爱,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们早就发现了他身上缺陷的和问题,却一直用爱、支持与温暖引导我。(人格虽然无法改变,但品格则会随着应激源、经历、决定和信仰起变化)这里也看出来家庭对孩子的深刻影响。那么既然心理变态是天生的,我们是否应该彻底铲除掉这些人,让世界不再有这样的变态出现呢?答案是否定的。本书最后一章法隆博士也探讨了这个问题,法隆博士认为心理变态是符合人性的,否则他们早就被淘汰了,并且这些人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在压力面前,人们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但心理变态者们不会怎么感受到压力,所以对疾病的免疫非常大。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可以过上美好的一生。并且心理变态者们都是情场高手,因为他们谎话连篇,但人们总是会被谎话哄骗。心理变态者们也是强力的领导者,甚至可以做出很好的金融决策。毕竟冒险行为对文明有益。这么看来生活中真是处处都藏着心理变态。我自然也不认为要消灭掉这些人,如果那样这就和纳粹的人种理论差不了多少了,毕竟老虎、豹子也都是生命。对于本书可以读一读,可以了解很多知识。但是毕竟是外语翻译版,很多地方并不是很能让人理解,如果有兴趣可以读一读英文原版。最后我也希望那些天生心理变态基因的人,能得到大家的爱。像法隆博士一样健康成长。我也是不希望世界上出现那么多汉尼拔之类的人,如果那样真的实在是太恐怖了。

请一定注意本书是自传!

本书是自传,并非一般科普书籍。请做好去读作者大段大段的家史回溯和心理剖析的心理准备。粗读下来,比较有用的信息是作者的三条腿理论即影响心理变态的因素有1.额眶部皮脂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内的前额叶皮质功能低下;2.基因出现多处高危突变;3.童年早期经受过精神、身体或者性虐待。(再次证明无论遗传还是环境都不是决定人这种复杂生物的唯一因素,另外人的早期经历对身心发展依旧是真重要啊真重要!)全书给人的其他印象还有1.作者是一位拥有可成为心理变态狂生物基础的成功人士,成长经历各种小荔枝但不可复制;2.除却科学知识的描述,其余全是作者略带优越感地描述自己如何因“变态”生物基础而异于常人的所言所行(尽管有些只是作者自己眼中的特别),让人怀疑作者可能还存在适度的自恋型表演型等人格障碍(这大概也是人们觉得作者充满魅力的原因);3.在书中作者常常用挖掘过往心理经验来印证假设的生理基础理论,因其主观性(尤其考虑到作者的人格特征)和以结论为主导搜集现象的方式,总觉得存在牵强附会之嫌;4.怀着想看看作者是否如书中描写(除了是拥有高智商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身份之外还具有爆棚魅力)的心情,准备去找找作者ted演讲和美剧客串的视频;5.保持基因的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十分必要,而引导这种多样性趋向有利于人类的目标发展是个多么艰巨任务。

一本书满足了我对小说和心理学的所有幻想

看过英文版,所以对这个中文版也很是期待。看到这本书预售的时候,封面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禁想说,骚年,你的经历被《犯罪心理》的导演看上并编进剧本也是情理之中的。一个研究罪犯头部扫描图的著名神经科学家居然发现自己的脑扫描图具有变态杀手的模式,也是醉了,作者于是开始追溯自己的家族史和成长史,期间还不忘给我们科普下心理学和解剖徐、生物学的知识,所以比起一般的小说来显得更加高大上。虽然剧情狗血,让我不禁想问,这怎么可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但俗话说得好,不会写小说的神经科学家不是好心理学者,一本书既可以满足猎奇心理,又可以增长专业知识,与最前沿的心理研究面对面,还感觉自己好像读了一本小说一样兴趣盎然,岂不是一举三得的事情么?

有杀人犯的基因,却成为了顶尖科学家……

如果你看过TED的演讲视频《探索变态杀手心理》,那么你早就对这位作者有一定的了解了,詹姆斯在他的演讲中分享了他当时所了解的关于变态杀手大脑的大致情况,当然也包括他此时已了解到的他的家族故事。几个月之后,这段TED视频被上传到了YouTube。第二天,这个视频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23,285次。再后来,《犯罪心理》的执行制作人兼作者西蒙•米伦找到他了,西蒙根据詹姆斯的故事写出了《犯罪心理》第九十九集《以智取胜》的故事线,并邀请詹姆斯在这集电视剧中扮演他自己。詹姆斯不是演员,却在镜头里表现自如,抓住了摄像机和所有观众的心。几乎在所有人眼中,詹姆斯都是一个家庭和事业双丰收的令人艳羡的成功模范,事实上,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他一直在研究人类的行为。他所研究的课题非常广泛,包括:成人干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回路,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解剖,基底神经节,多巴胺,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症,人类大脑成像等等一切你能想到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研究心理变态,并受同事之邀分析一些暴力凶杀犯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其中包括一些连环凶杀犯,他们已经被判有罪,正在等待量刑。通常在法律程序的这个阶段,凶杀犯们都会同意进行脑部扫描,期待能找到些脑部损伤,来换取宽大处理。詹姆斯在研究了这些脑成像之后发现了一种变态人格的大脑模式,这令他非常激动,想想吧,只要通过看一个人的脑成像,就可以大致判断出他是一个凶杀犯,这种发现成果是会让每个神经解剖学家都乐疯的事儿。正当詹姆斯为他这个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准备论文的过程中,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他发现自己的大脑扫描图像竟然和变态人格障碍者的脑部扫描图一样!本书是詹姆斯•法隆的自传,无论是想了解他的犯罪遗传学研究、变态人格的脑成像规律,还是他的奇葩家族史事、以及他私人生活中的风流韵事、冒险经历等,这本书都将让你大开眼界并大饱眼福。在这本书里,詹姆斯对自己的人格也进行了坦诚地剖析,“愿我的家人读完此书后,不会与我断绝关系。”实际上,詹姆斯•法隆将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自己良好的童年和亲人的爱与支持。他本人患有双向情感障碍(轻度的)、缺乏同理心、喜欢刺激和冒险的举动、善于操控别人——这些特质却并未将他推向一个杀人犯的路径。你可能也发现了,正是在很多成功者身上,这类属于犯罪型人格的特质反而高频存在。你能改变一个人格变态者吗?詹姆斯直接在书中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无异于跟自己的脑袋作对,跟自身所携带的基因作对,但詹姆斯本人身上所发生的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希望。

书的内容真的非常精彩,很有故事性

终于看到中文译本出版的消息了,我自己感觉这个书名《天生变态狂》也很哗众取宠的意思,可能会让一些读者误会,书的内容真的非常精彩,很有故事性。早些时候我是在这里看到相关信息的。http://gz.ifeng.com/yangsheng/jiankangsudi/detail_2012_08/22/300400_0.shtml

你是否“感同身受”?

“psychopath”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立马回想起很久之前一个广播推送内容“某学者研究变态杀手尽发现自己家族有同类的犯罪基因”。而这种犯罪基因就是书中所指的“好战者基因”(MAOA)而作者在书中指出两点1一些危险边缘地区,女性为了寻求保护会和这种好战者基因的人结婚,寻求庇护,使得该地区恶性循环;2在一个家族里面,如果几代女性都受过性暴力的伤害,她们可能会更偏向于找“更有男子气概,可以保护她们的”好战者基因的人做伴侣。当然,书中反复提起的同理心和心理理论也是值得回味的一个点。同理心指的是感受理解他人情绪和感受,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方式。然而大多数心理变态者这方面是缺失的。但是在书后面又提起过,同理心可分情绪同理心和认知同理心。有些变态者可能拥有高度的对自己认可的团体的同理心,而对其他人冷漠没有感情。心理理论则是能理解别人想法信仰。而大多数变态者是有这一功能的,只是自我为中心者是这方面缺失,但拥有同理心的。至于我之前一直好奇的“天生劣种”一说,作者也提起过。人格是天生的,但是人的品格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作者有一个和psychopath一样的大脑却没有变成杀人狂而且成了善于操控他人思维的自恋学者。(非常好玩的是作者在书里提起过自己体重越胖却是事业,人际关系的巅峰。因为当他是一个小胖子的时候是一个小甜心。)然而即使基因强大,但是基因也受母体,以及父母,环境的影响。在母亲怀孕时,酒精,精神类药物,都会对胎儿大脑的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然而这些不好的影响也有可能导致婴儿后天部分大脑功能缺失。而幼儿如果在一两岁时有过被遗弃和虐待的经历,也会给该幼儿以后的脑发育带来影响。因为可塑性(即青春期的额叶发育和成熟,有些人可能要到二十五岁大脑才会完全发育成熟)时期的发育也是会影响人以后的生活。大多数精神疾病是在十几岁二十岁发作出来。因为那个时候你的大脑基本发育成熟,面临着学业,结婚,工作的压力,一些负面会爆发出来。作者再最后几章阐述了很多关于自己的事情,以及他的躁郁症给他的影响。最后他再书中结语,因为极端环境下,拥有这种基因的人会更加容易存活,所以才使得人类一直延续着这种MAOA基因。在现代普遍和平的社会环境里,我们身边又潜伏着多少个有着类似大脑,他自己却全然不知的人呢?(第一遍读的小激动和小总结,可能有很多遗漏不正确之处,提前感谢纠正。总之是一本很棒的可以记很多知识点反复阅读的书。最后作者真的是一个很棒的操控者,正如他书里描述自己那样。)

如果你拥有连环杀人犯的大脑,要怎样才能成为不变态的心理学家?

TED上有一个演讲:《Exploring the mind of a killer》(探索杀人凶手的心理世界),主讲人是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十年来成就最大的神经科学家James Fallon。他在演讲中分享了他多年来关于用大脑扫描和基因分析来研究连环杀手的成果,而其中最有趣的转折莫过于他透露了自己的变态家族史。TED视频上传后,被很快传播开来,引起了美剧《犯罪心理》(没错,就是那部我最爱的美剧)导演的注意。导演组根据Fallon的理论撰写了S05E08的剧情,并邀请Fallon教授客串,本色出演了他自己。事实上,Fallon教授的故事远比演讲中谈到的有意思得多。《天生变态狂》这本书,就是他的原型传记,详细讲诉了他的研究和他的故事。Fallon是一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神经科学家,他的其中一项研究便是针对心理变态杀人犯的大脑扫描。十年的研究表明,连环杀人犯的大脑中,负责自控力和同理心的部位与常人相比,都呈现出了功能低下的特征,这从生理层面解释了这些人为什么会成为连环杀人犯。Fallon相信,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个性的80%,而成长环境只能影响到其余的20%。转折发生在2005年10月,Fallon在另一项研究中,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大脑扫描图,和那些心理变态者,竟然有着一模一样的不正常!但很显然,他的人生与变态杀人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发现动摇了他的想法。更戏剧的是,两个月后,从母亲口中,他得知自己的父系血统中有着几百年杀妻弑母变态史,臭名昭著的Lizzy Borden就是他家族史中的一员。他开始追溯自己的成长历史,访谈亲朋好友对自己的真实看法,探索自己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他发现,在他的人格特征中,确实存在着心理变态常有的特点,比如自恋、自私、寻求刺激、与他人的关系流于表面。海尔病态人格量表的测量结果也显示,他满足了四个标准中的三个:虚荣、冷酷、不可靠,唯一的区别是,他没有反社会倾向。这是他没有发展成为变态杀人狂的根本原因,而这一点,是因为他生长在一个有爱与温暖的家庭。根据这些研究,他提出了心理变态的新理论。心理变态的连环杀人犯通常由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1.额眶部皮质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内的前额叶皮质功能低下;2.基因出现多处高危突变(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战士基因);3.童年早期经受过精神、身体或性虐待。简言之,大脑受损、基因、早期成长环境,共同导致了变态杀手的诞生。与Fallon此前的想法相比,这个理论,无疑要有意义得多,我们并不会被基因控制住我们的一生,适当的教育、爱与支持的环境,可以让一个拥有变态大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对社会贡献巨大的科学家。这真是个相当治愈的结论。除此之外,本书还有着不少有趣之处。比如,书中大量提到了神经学的发展。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由于核磁共振等脑部扫描技术、基因测试技术的发展,神经心理学这个新兴领域,开始把心理学带入了另一个阶段。此前只能通过量表测试的种种因素,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得到客观结果。就像书中所写,Fallon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脑部扫描图和基因测试分析,得出此人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特征,并且可以较为准确地推断到此人的想法。忍不住会想象,如果这些技术可以像验血一样普及到普通人的生活中,社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而书的最后一章,更是以噱头十足的标题“论心理变态存在的必要性”开始,从进化上的角度,阐述了心理变态特质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意义。我对人性素来着迷,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人性的复杂,在人性中,并没有非黑即白,正如Fallon教授在序言中所说:“人类生来就是如此复杂的生物。我们不能片面看待我们的行为、动机、欲望乃至需求,任何将之简化为绝对的做法都无益于我们对于真相的发掘。我们并非简简单单的好人或者坏人,对的人或者错的人,善良的人或者心怀恶意的人,温良的人或者危险的人。我们不只是基因的产物,并且科学也只能解释人类天性的一部分。”That's it!

天生变态狂

这是一本充分结合了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的书籍,里面有很多这三个专业的专属于,这对于一个出生在医学世家,学习过四年生物学,对教育学心理学有简单学习的门外汉还算是小有难度的,这本书充分激发了我对这几个领域的好奇心。这本书的行文逻辑,是我比较混沌的地方,可能跟翻译过来的版本有关,又或者他们的逻辑思维就是这样的:一、一张脑部扫描图引起的混乱二、成长之路:那些不起眼的“罪恶”三、我是谁:科学家VS心理变态四、充满血腥的家族史五、变态大脑的现实成功之谜六、从TED到《犯罪心理》七、爱情、友情和那些不堪回首的韵事八、其实我还有躁郁症九、你能改变一个心理变态吗?十、论心理变态存在的必要不过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天才的脑回路跟常人总是略有不同的。书中提到,心理变态者脑中的边缘皮质以及额眶部皮质、腹正中前额皮质都显示出了发育不正常或早期永久性伤害的现象。而,一个人如此热衷于研究变态心理学,竟然把自己的“与众不同”也拿来研究,这一点是我觉得非常了不起的地方。以前我觉得性格上有缺陷是令人很苦恼的事情,至少在大家看来,你和别人不一样,你无法同他人一样克制自己的情绪,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但是现在我突然觉得,这也许是上天赐给你的一份不同的礼物,让你如此的与众不同,是让你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作出一些别有用心的贡献而已。大脑的研究是很奇特的部分,我的大伯就是脑外科的医生,每次上了手术台,都要七八个小时打底,我经常戏谑:这万一哪个神经打错了,基本上就变成了神经病了吧。不过,当你对某一件事变得特别执着的时候,想要不成功也难,比如作者,成功的出版了很多书籍,且走访了很多高校进行自己研究的讲座。书中的作者发现了自己的大脑扫描图完美吻合了心理变态模式这件事之后,他把手头上的工作都暂停了下来,一度坚信自己能找到帮助破解心理变态的钥匙。我体内的好战基因,应该源自祖上的基因吧,反正内心里总是很崇尚武力解决问题的。这些应该都是我从祖先那里遗传到了很多高危的突变基因,每一种都会造成好斗的性格和怪异的行为,不过多番控制,或许也是有效果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些许盗窃心理,我们愿意雇佣那些聪明又无情的心理变态者来帮助我们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事实上是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渴望被虐,心理变态既可以带来新鲜刺激感,也可以带来危险,反正就是那种又痛又痒的感觉,总是让人神往又痛苦不堪。归根结底,大家的脑回路都不太正常就是了。最强有力的证明则为:真正优良的教养可以战胜先天不足的基因。这个也同样适用于母亲对我的教育,斗智斗勇。

基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虽然从高中开始学生物(学到大学。。。),多多少少粗浅得知道些基因是个啥东西,DNA、脱氧核糖核酸啥的也知道些,但真正说到底,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决策的,却根本无从谈起。跟着好奇心,找了这本书来看,其实没指望能得到多少专业的答案,只要粗浅的了解就够了。然而,这本书于我,还是太专业了,只能粗浅的了解。。。所以可能需要换本更入门一点的书看看吧。。。虽然不是很懂,但书里本身还是很有趣,有很多详实的资料和分析的。作者本身大脑结构就符合众多变态杀人狂的特征这一点,就很有意思。至少我们知道基因虽然从本质上决定了我们会长成什么样子,是什么性格的人,但我们也有忤逆和回天的力量。板凳的另外两只脚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简单理解书中的理论大概是这样,书里提到的战士基因(我已经忘了书里是怎么说战士基因如何导致人们好战的),如果这种基因会分泌一种物质,使得人容易变得焦躁、不安、有暴力倾向,进而导致拥有这种基因的人更好战,那么拥有这种基因的人是不是都是变态。答案显然并不是,因为有客观比例的人都有这种基因,而世界上就那么多变态杀人狂。所以作者提到了板凳的另外两条腿,大脑结构和童年阴影。所以作者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基因对变态杀人狂的影响只有1/3,他通过分泌某种物质来影响我们,但很容易被其他两个因素给抵消掉。作者意识到这些的时候,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好像确实有一些变态的经历,但好在童年没有遭受过阴影,因而没有变成变态杀人狂。但我自己还是无法接受这种结论,作者显然是想推翻“基因决定论”的,他通过我和你拥有相同的基因,但你是变态而我不是,来证明基因不能决定你是不是变态。但反过来,他也承认了,我们拥有一样的身世背景,但你有战士基因而我没有,但相对我,你更容易成为变态。这难道不是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基因决定论”么,只是削弱了“决定”的程度活着概率,但医学上的事情本身就是个概率事件,显著提高了概率,其实就是决定么。不知道写了啥,对于专业的书,就这样吧。。。


 天生变态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