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上海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1
ISBN:9787806680056
作者:王安忆
页数:252页

内容概要

王安忆,祖籍福建,1954年3月生于南京,1955年适居上海。1970年去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编辑。1985年调入上海作协分会任专业作家。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富萍》等,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流逝》、《尾声》、《小鲍庄》、《我爱比尔》等,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等。

书籍目录

寻找上海
儿童玩具
那年我们十二岁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我的同学董小苹
老李
记一次服装表演
陕南村一家
上海的女性
搬家
上海与北京
海上的繁华
街景
夕照
主人的天空
小品
上海方言剧里的人生
上海和小说
“上海味”和“北京味”
城市无故事
疲惫的都市人
上海的洋房
户内与户外
上海的吃及其他
无言独白
盛开的城市
上海影像
世俗的张爱玲
我看苏青
《苏青张爱玲对谈记》之读后
附录:海上繁华梦

作者简介

收有“那年我们十二岁”、“上海的女性”、“海上的繁华”、“上海与北京”、“主人的天空”、“无言独白”、“盛开的城市”等散文。


 寻找上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我不喜欢给人贴标签,小资无疑是一个标签,但我还是贴到了这本书上,同时贴到了王安忆的额头上。因为我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这本书和带给我的感觉。王安忆的小说我看过几本,不多,感觉并不好——不是她写的不好,而是不合我的口味。著名的《长恨歌》在我的书架上躺了那么多年,我只看过20页。她的笔触总是平平淡淡,优雅而缓慢,世事的变幻,那些大时代里的激动、愤怒、热情、悲伤,她都只是婉婉地道来,很少评说好与坏,好似没有一丝的感情,好似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如果你陷入这样的文字氛围,激动者会觉得泄气,热情者会变的失落,愤怒的人会无从着力,悲伤也会变的莫名其妙。一切的人与事,都如流水一般自然流淌。然而在笔锋的尽处,或者是在深处,在文字的表面下,你还是能够看出作者的态度。她所追求的是人性之美,是人心里最深处的美好的东西。道理都是简简单单的,但是直指人心。这样的文字,我便认为是小资的文字?而王安忆的文字,无疑是小资文字中的最上品。没有浮夸的欲显还藏的炫耀,洗净了一切的铅华,平实而不失细腻,温婉而不失文采。每句话都是浅显易懂的,然而却不是谁都能写的出来,其中有的是文字的功力、对生活的体验和文化的浸染。这样的文字最适合的便是写《寻找上海》这样的小品文,若是用来写小说,用这种局外人的态度和平淡的笔法写那些戏剧性十足的生活与故事,总是少那么一些张力的,我觉得。我其实很喜欢王安忆的文字,但是一直不太喜欢她的小说,所以,《寻找上海》对我来说的确是一种解渴读物。我基本上是一气读下去,每个字都没有放过,每张图片都仔细看过。然后放下书,说一声“好”。
  •     《寻找上海》读得很慢。一是太零碎;二是涉及的方面多,浅尝辄止的多。太多篇目纠缠在大量散漫的细节里,俯拾皆是的是片断、细节、侧影,叙述漂浮且散漫,很难让人集中阅读的注意力,回过头再看目录时,许多篇目内容已很模糊。意外的是作者关于北京和上海的那些比较,有趣。从《上海与北京》中,摘列以下关键词:北京:大 (比如马路、楼房、天空、风沙) 上海:小(比如豫园)建筑:北京:庄严肃穆(甚至民宅俚巷) 上海:人间烟火(甚至寺庙)人:北京:深邃睿智,从容追忆,潇洒,洞察世态 上海:少回忆多梦想,现实,讲究效果,以成败论英雄语言:北京:文雅,文明,出口成章 上海:直接的,赤裸裸的北京:更富于艺术感 上海:更具实用精神北京:感性的,文学化的 上海:概括推理,数学化的北京:智慧的,深奥难懂,有灵感和学问 上海:凭公式计算的,简单易解,以理类推北京:美 上海:管用在《“上海味”与“北京味”》里(“味”——“生存状态、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大概可称作‘文化’的那种东西。”),比较继续:两地各是怎样的世界?以历史的眼光看:北京:清楚地划分为两个世界——平民的、官僚贵族的上海:无赖的世界,机会的世界北京:人文的世界上海:功利场两地人的理想?北京:做官→上升为天下为公的浪漫主义理想上海:发财→转变为小康心理两地的作家:北京作家富有得多,因为——故事:怀旧的故事比暴发的故事更富有人性与格调语言:北京:“最清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老舍语)上海:鄙俗的、粗陋的、不登大雅之堂、没有经过积淀、很不纯粹作者以京沪各一首民歌,呈现出两地由表入里的差异。上海的,“充满了一种新兴市民浮浅的洋洋自得与一股粗俗的勃勃生气”;北京的呢,措辞“朴素的雅致”,内容“有着经过长久的积淀已简洁如话的人生道理”。其实两首民歌本身已经比什么都来得精彩了——上海的:栀子花,朵朵开,大场朝南到上海,上海朝南到外滩,缫丝阿姐好打扮,刘海发,短袖衫,粉红裤子肉色袜,蝴蝶鞋子一双蓝,左手带着金戒指,右手提着小饭篮,船上人,问大姐,“啥点菜?”“无啥菜,油煎豆腐汤淘饭。”北京的: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吵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做什么?吹灯,做伴儿,早起替我梳小辨儿……(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或许王安忆企图在烟火燎燎的平常琐碎中表达出生命本质的美好、伤感、没落,只是有些篇章过于流于表面,有些解读因为本身是上海人的关系,对上海过于严苛。整本书因为是短篇集,五花八门的内容,什么都有。跨度多长,没有确切的时间点,不过写老上海是肯定的。石库门拥挤的小巷子,轻轨轻快的“叮叮”声,做小买卖的生意人,露天的理发店,透着烟火和怀恋。惊讶于王安忆对人面貌的细致观察与描写。比如“嘴巴前凸,脸向嘴聚拢”,这样的描写一下子让我想起小学的数学老师。江浙离上海本不远,地域的临近总让我想起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到后来才发现,最小资的文字也是最烟火文字。有谁离得开日日的柴米油盐,离得开生活的絮絮叨叨,只是内心动的寻找与积攒的人,会把絮叨活出趣味,把琐屑变得精致。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些细碎的阳光从叶间均匀地遗漏下来,落到一半便化作了满地的蝉鸣。
  •     有一篇比较北京和上海的文章用到的比喻很精彩
  •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王安忆,读了一半读不下去。对文学我一窍不通,但只是看这文章中流露出的作家的一些价值观念,就让我读不下去。
  •     20071117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再寻找了
  •     这情景带着一股忧伤,而这条街,真的,真的有着一股忧伤。
  •     感性的文字性感的上海
  •     最爱篇目:《无言独白》
  •     喜欢这种淡淡的文子。
  •     谈上海的天气太贴切了!
  •     上海也不过是这样子成长的。是一直延续着的世俗,变幻和繁华。
  •     贫苦大众想象资产阶级生活的范本
  •     挺有意思的,王安忆的文笔真是有浓重的上海小资文化。
  •     等我再修炼几年再来看散文吧
  •     我喜欢zal
  •     今晚在复旦听了王安忆的讲座,开始理解她对市井上海乃至都市上海的某种不满了,但是她的矛盾心理也真实地暴露出来了,那就是她对城市生活的某种依赖症。这种困境,大概属于绝大多数打小就在城里生活、长大的人吧。从写都市的氛围来看,王安忆笔下的梅雨时节上海老弄堂已经很难被后来人覆盖,她自己却也坦言,强韧的生命力存在于乡野,她已经感觉到了城市素材的匮乏。
  •     王安忆笔下的老上海,既优雅又有味道。旧上海一如既往地有着其他城市无法媲美的摩登时尚,同时又有着弄堂里的市井生活,名人轶事也偶尔参与其中。生活在21世纪的上海,你已经很难找寻到这种味道,她仿佛已经变成了另一座城市。所以王安忆也在寻找上海。在地铁上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这本书,留下印象的不多,但是弄堂里有钱人和穷人家之间的那堵墙和法租界金黄的落叶洒满地的场景,我却是忘不了了。
  •     初中闪回
  •     随身多年的一本好书。值得常常拿出来,随便打开,读下去,一样的精彩。
  •     最喜欢《我的同学董小苹》这篇,很好的刻画了一个淡定中默默奋斗着的女性形象。也很喜欢她带着批判眼光看上海的态度。
  •     王安忆也是轻轻地诉说她的少年时光~一点点将镜头推远~我确实也喜欢这种写作方式~这也是必然的~
  •     布尔乔亚的贫民窟!
  •     上海的感觉还真就是王安忆这样的小资派。有些文字堆叠让人摸不着头脑,她笔下的上海也正映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作家。不过有一篇文章还是不错,《上海的女性》。
  •     距離太近,可能往往看得太仔細,連醜陋處也看得清清楚楚⋯
  •     平实可读
  •     看了差點嚇無一跳 哎喲喂~~ 很好很好~
  •     王安忆老师您能不能不要过度使用“……是……的,……的,……的”的句式
  •     太对我胃口了,两年前看的,内容都忘了,但从此我对王安忆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了。哈,说得有点浮夸,但确实需要这样的文字,不冷不热,恰到好处的醍醐灌顶。
  •     用了3天时间来研究她的文字,如果她的文字如水,那是冷淡的上海味。这种冷淡是用色彩和细节建构起来的。如果如画,背景是灰色的,人物却是活的,非常鲜明。借她的话说就是令人无端压抑,却又被吸引。
  •     读的时候,让我怀念这个夏天的上海生活。
  •     被列入一目十行范围的书,一些写的还是很有意思的,更新在我的space上了
  •     一直没有找到机会看王安忆的作品。某天下午在家楼下的小咖啡馆翻了几页这本书,就着咖啡竟不自觉地看入了迷。这本书似乎没再出版了,所以每回到这家咖啡馆我必找来这本书翻几页,不知何时能看完?旧上海,老故事,娓娓道来。
  •     作者本是上海人,可是处处流露出对上海的不屑。字里行间都对北京人推崇备至,不知为何?
  •     偏爱上海的王知青
  •     说是寻找上海,不如说是寻找自己的上海,有评论说,这是“小资眼中的小资的上海”,我以为偏颇,不小资,不上海。没看过王安忆的小说,这倒成了第一本。她从童年的上海起笔,也就是五六十年代的上海,文革中的上海,一路写到90年代的上海,对于生于80末年的我,作者笔下那尚未完全都市化的上海还是颇为熟悉的,毕竟童年岁月也是在穿梭于弄堂中度过的,所以读到一句“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就不由得觉得很性感。然后我还想起了一个今年的目标,就是要走遍上海内环,每一条马路,每一条弄堂。
  •     最爱的一本王安忆
  •     依然是钻不进去啊。。。诶
  •     真实展现作者眼中独具特色的上海,文字真实、流畅、整本书读起来很舒服。
  •     三次途径上海,开会或调研,感觉是去过了又像没去过。这次终于是单纯为了旅游而去,特意买了这本书。书中的上海肯定与现时迥异,但这正是旅游最大的吸引力——了解某个城市的历史、看过无数与它有关的文字和影像,然后到实地去留下你自己的注疏
  •     有气味,有声音的文字
  •     理智又感性,客观却深情。
  •     本书可作为了解上海的启蒙读物,又不失为更深刻理解上海的佳作。
  •     关于上海的众多小书们之一,还是喜欢王安忆的叙事,而非描写
  •     喜欢其中对张爱玲和苏青的解读,喜欢八十年代的上海。
  •     好像是从这本开始受不了王安忆的碎碎念
  •     写上海挺有意思的 因为上海是个有意思的地方,随着年级越来越喜欢张爱玲的小说了,因为特色很明显,她的小资小调女主的小嘴小心眼越看越可爱〜看着书也有点张生存过的气息
  •     原来本帮菜以前是下等人吃的菜肴。
  •     王安忆到底是搞文艺人,寻找的上海也多是回忆式且乡愁式的,若要全面,还是得去翻翻地方志
  •     王安忆的个人回忆构成了整本书,勾勒出了他们这代人的集体回忆。 王安忆在淮海中路和愚园路老房子里的岁月让我回想起儿时住在外婆家石库门的时光,只是人是物非...
  •     没什么,
  •     第一篇“寻找上海”写的甚好。只有从小在弄堂里生活过的才能从王安忆的文字里嗅出似曾相识的那个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