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卑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206054051
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
页数:213页

作者简介

《超越自卑》写于1932年,就是这位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书中,阿德勒博士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文描写了自卑感去争取优越感,从而获得成功的。阿德勒博士特别强调自卑感,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源头。自卑感非但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源泉。人类都有对优越感的追求,这是所有人的通性。而优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补偿。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他就会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门路,去争取优越以及完美,从而获得成功。特别是在幼年时期,在自卑感的驱动之下,人们的发展才能够持续地往更高层次迈进。


 超越自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说实话,心理学的书籍近一年来没少看,有十多本了。越看越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以前一个有点暧昧的女生问我在读什么书,我说心理学方面的比较多,然后他就有些嘲讽的问“对别人的心理研究透了了没有?”,当时有些生气,同时也感觉到她的浅薄,我才没有时间研究你的心理呢,也没那个兴趣。但还是心平气和的告诉他“学习心理学只是为了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更好的指导自己的生活”。她听了后有些窘,也意识到自己刚才问的有些不对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以前认为现在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一个互联网信息社会。现在,我又加了一个,心理学的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精神生活上,而精神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很匮乏的,即使是第一代富起来的人。现在富二代屡屡出现问题,就是因为精神生活的匮乏造成的,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更加严重。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心理学的发展不可估量,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的,大陆这几年也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心理学书籍。像瑜伽,心智成熟等词语已被大众所熟知。回过头来,说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前十几本心理学书籍的阅读和前面对自己心理的分析。读了这本书,突然感觉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似的。生活中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为,我都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了。这也是心理学的魅力之处,看似毫无规律的生活,心理学总能给你一个解释,而且你细细的思考起来,还真是那样的。而且它可以为我们揭开长期困扰自己的难题,使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这本书另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作者阿德勒明确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作者整本书都倡导对别人发生兴趣,采取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自己的自卑问题,这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我目前的状况是相符的,因此读起来特别有同感,幸亏让我独到这本书了。本书中,作者不仅探讨了自卑的缘起,怎么找到自卑的根源,对自卑产生影响的环境以及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三大部分,还一直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是一位务实的心理学家,让人敬佩。强烈想大家推荐这本心理学书籍。它可以引起你很多的思考,解释你生活中的每个行为,更让你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     事实上,全书和自卑的关联并不大 确切的说这是一本不错的妈妈成长手册。当孩子生下来后,除了喂饱穿暖外, 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 “母亲首先必须给孩子一个自己是可信赖人的经验,然后她必修准备把这种信任扩展开来,让孩子去信任父亲、亲戚、朋友等。”——〉在一个孩子的完整成长过程中,他必须充分体验来自父母双方的关注和爱,他需要了解母亲和父亲对于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孩子难免会和母亲的关系比较亲密,过了这个阶段,母亲需致力于发展孩子和父亲的依恋关系。这是一个人对于两性角色的最初认识。当孩子缺失了父爱或母爱,他往往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外界寻找。这也是为什么不少早恋少女都是处在和妈妈生活的单亲家庭。“在不美满的婚姻中,母亲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将父亲留在身边,因此她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完完全全控制住。”——〉儿子与母亲的过于亲密,会大大削弱他走出家门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妨碍他独立建立自己美满婚姻的能力。这也正是大多数人口中的mummy's little boy。母亲以用自私爱的名义限制了儿子的成长,与其是母亲是爱儿子的,而精确的应该说母亲爱的是这个小男人依赖她的感觉。这是对丈夫角色缺失的心理补偿。“在所有的心灵现象中,个人的记忆是最能显露其中秘密的。记忆绝非出自偶然,个人所积极的都是那些他认为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东西。”——〉在动画电影‘卑鄙的我’中,大坏蛋GRU对于童年的回忆片段都是一次次自己在像母亲证明自己能力时,母亲冷漠的忽视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早就了他成年后通过各种破坏行为来引起关注,并证明自己的力量。墙上的一张张关于GRU破坏行为的报纸剪报,证明了他乐在其中。这是对童年缺失的自我补偿。当我边看书,边仔细寻思认识的各类母亲时,竟意外的发现所谓的“辛苦的”“善良的”妈妈们,不少是以爱的名义在“害”孩子,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不符合母亲标准的各种行为时,妈妈们马上表现出一副苦大仇深的“受害者”状态。这样的妈妈才不是什么好妈妈呢!恰恰是自身不完善人格的充分展现。此外,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提到,以后要两个孩子,理由是孩子的成长不觉得孤单。听上去是为了孩子好。但事实呢?面对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大多数大孩子的心理设定是“这是和我抢爸爸妈妈爱的人”,于是为小孩子贴上一个敌人的标签,因为大孩子被父母充分关注的only 1的地位再也不在了。为了再一次挽回或增加父母的关注,孩子们会用尽一切办法,怕黑?生病?闯祸?……当家里有两个小孩时,父母需要操更多的心来处理孩子的心理状态呢。非常考验父母的智慧。哎,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呢!
  •     从很多人和网上的推荐中找到了这本书,似乎外界对它评价很高,于是我对它也充满期待。首先看了它的目录,它的目录非常大气,涉及的都是我最关心的点,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心灵和肉体,自卑和对立的优越感,成长经历中个人和家庭各成员的相互作用,神秘的梦,大的原则(犯罪),成年的社会责任(职业),同伴,婚姻这些从整体到局部的细节,涉及到了人活着相关的所有话题,当时我就更期待了,同时又看到薄薄的一小本,是否能把这些问题说的更为深入呢?第一章,关于生命的意义,作者提到生命的三个约束,生活于地球、和其他成员共生、人类有两性,这是生命的约束吗?和其他成员的关系里自然包括两性、也包括血缘、精神联系、社会联系。这些本就是同一类问题,生活于地球,但是我们知道地球之外是宇宙,我们还生活于整个宇宙,地球上也不只有我们人类,人类不过地球的一部分,同其他的生灵共同生活在地球之上。作者多次提到,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让人类更好的为自己谋取利益,尽量利用地球的资源,又提到为了全人类的意。从人类的角度必须要考虑人类自己,从个人的角度必须要考虑个人,这是本能,然而正如从个人角度还需考虑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自然,也要考虑人类同其他生灵的关系,还有地球和整个宇宙的关系,宇宙使我们目前所知最大的存在,但作者却把思路限制在人类,不得不说,这样的限制,根本配不上生命的意义,这样大的话题。在关于“和其他成员共生”的第二个约束里,作者忘了爱因斯坦、牛顿、霍金、尼采、叔本华,那些“孤零零”的人,那些并不会从外界的联系中找到更多灵感,而只是保持适当的联系的人。当然,它们离不开历史上的人的思想、书籍、还有他生活中遇到的人,但是它们在需要与人联系的同时,同样需要“孤独”、“独自解决他的问题”。然而它们并未如作者所述,“必会灭亡”,他们不仅获得了个人的重生,也带来了时代的重生,强有力的生命延续,有时候无法接触其他思想是一种约束,但是过多的依赖其他人是同样扼杀生命的巨大约束。作者的第三大约束是两性,然而,寺庙中的佛脱离两性,尘世间的佛心,也同样带领具有灵性的人,在超越两性之上寻找生之意义,那不是两性的限制,而是个人精神孤独的限制,同性恋是同性,却同样创造属于他们的爱情,那个限制本质上是对爱情永恒追求,不是两性作者把作者的三约束称之为职业类、社会类、性类,其实就是自我实现途径、自我实现实际作用范围、婚姻关系,然而把那些爱情不如意、工作缺少热情、少朋友的人,作者把三者共同作用作为一个判断人价值的标准和他的存在感,并且对于他们用了过多丧气的词语,就好像一个古板的父母,因为孩子喜欢自己玩,就讽刺他不合群和无能,因为孩子喜欢独自思考事情而不完全听从于他,就给孩子贴上一个不懂事儿不听话没出息令人堪忧的标签和恶性暗示。像爱因斯坦这样孩提时的笨蛋,却在用自己的标准追求自己的追求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即使他爱情并不美满,没人能真正跟得上他的灵感,他却成全了全人类的价值,那些标签实在是源自于作者自身局限的一己之追求,而不是他孩子的价值和需求,以及人类这一大群体大方向的的真正的约束和追求。作者又把神经症患者称之为失败者,以及似乎他们的心理疾病都来自于他们自己的自私自利,他们对他人的冷漠,他们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他们总是不愿接近人群,只考虑自己的优越感,我深深地透过作者的表述看到作者说这些话时的优越感,不过是利用和人群的亲近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感,不过是通过对比那些远离人群的人们的孤独来成就作者自己的优越感。或许作者是个外向的人,却非要以外向的角度来给予内向的人肤浅的表面论断。优越感,每个人都想要拥有,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有的人在和别人的关系里较劲,有的人在和自己的关系里较劲,通过把自己较劲成功的力量分析传播给其他人来获得生命的意义,最终都是一种对存在感和价值感的需求。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不是不渴望与人亲近,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可以从自己的角度亲近他人的方法,他们更加渴望亲近他人,并且是更具深度的亲近,他们不是冷漠,只是他们的热情无处释放,因为他们接触的人未必能受得了他们强烈的热情,他们也在无数次热情的不被接纳中受过了伤害,像作者这样的人,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觉得那些不愿与人接触的人是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孤僻不合作,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心存鄙视和排斥,然而那些无数个作者这样的人贴上冷漠无情标签的人,真正的内心却从未放弃任何人,从未放弃任何排斥任何人,从未考虑伤害任何人,他们没办法给别人贴上标签,只憾无法被别人更好的了解,默默伤害着自己。作者,你究竟明白和了解什么?带着你浅薄不堪的标签,去回到自己的世界吧,不要妄图分析另一类人的世界,因为他们不需要被分析,他们也不愿分析他人,他们只愿,人和人之间带着理解和真正发自内心的关心,永不放弃的爱,永不假装的真诚,而不是被分析被猜测。到此,后面的几章草草的看了几眼,抄作业的小孩承认了错误,却要对他的人格道德感动机好好阴谋一番,处处阴谋论,总体来讲,或许那些问题都是作者的独白,作者曾犯过那些问题,然后他把曾经“坏的他”都放在书中不被原谅的那些位置,狠狠地鞭策,然后留下“好的他”,作者没有和解,没有真正了解到爱和理解的意义,这本书不是“超越自卑”,而是“让自信凌驾于自卑之上”,人们需要自救,从自卑中走出来,在走出自卑的过程中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也要知道自己是真正能帮助自己的人,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以前不敢面对的真相,但是,绝不需要另外一个人,通过那个人对自己极端的否定、不认同、阴谋论断而获得帮助,而做出真正的改变,所有的改变都不是因为别人骂你,你就改变了,而是因为那个人关心你、爱你、在真正了解你之后,在你自卑背后的自责中让你看到你真正的需要,你渴望和人相处合作的愿望,你所有荒谬的行为背后简单而真挚的渴望,只有这样一个真正能理解你走近你心里的人,才有权利在很多的耐心之后为你的不领悟、反复的痛苦和自我催眠而评判你哪怕因你而愤怒,作者说了太多的道理,做了太多的个人判断,但是一个自卑的人看了只会更批判和压制自己的”坏“,却越压越痛,强迫自己从行为上改变,却无法接纳自己,如果你是一个因自责而自卑的人,那么你无须看此书,因为你需要的是被这个世界温暖相拥,接纳自己,那些自责背后的一份原谅,你需要一个知心的朋友或心理咨询师,给你一个不会放弃的拥抱,去接纳所有的你,而不是打压”坏的“,只接受”好的“那样一个分裂的不完整的你,“明白更多的道理,却过不好接下来的生活”,就是因为那些道理是用来打架的,却不是用来接纳的。一个作者,如果不好好去表达“和自己相关的”各种体验,去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直接见解,而去评判和自己不相同的自己无法接纳的那部分人群,通过审判他人的对错来展现自己的价值观,那他的书,不过是一本垃圾,人需要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但是这种狭隘的建立在斗争中的价值观,不是用来出书的,通过越界和无知传递他侵犯的意图,不过是一本没有思想没有灵性的抱怨和唠叨,看一本坏书不如不看书。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其中自卑与优越感的联系,生活的意义,都让我印象深刻
  •     要合作,要贡献,增强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自卑感与优越感、自私与自卑之间的联系。 其次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心理方面的健康状况要更加重视。 这本书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有意思。
  •     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但,相对于HORNEY的作品来说,ALDER的的确相形见拙了。
  •     突然对心理学感兴趣了……读完了之后觉得很多东西有用,但是运用无能……还需要系统的学习……
  •     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感觉这本书确实太久远了。。。论点多,观点也沉闷。
  •     我希望自己可以为你们做点什么...合作
  •     缺的一颗星源自他的车轱辘话,以及对人类合作的过分乐观。
  •     重点就是,合作、积极融入集体。果然是外倾的人格啊,让内倾的人接受这套观点会很辛苦吧。优越感是对自卑感的补偿,这个倒是很常见
  •     了解童年和现在的联系
  •     看吧 没坏处
  •     回想大一伊始时在北大见何怀宏先生(这套人文译丛的总主编),老先生曾赠的三句话: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差距在前,荣誉在后;一天不短,四年不长。还是很受用的。
  •     阿德勒的三觀是我最喜歡的
  •     前半写得挺好,后边是对前面的分析举例,可看可不看
  •     弗洛伊德多将人的行为和意识归于人内部的自然属性,而阿德勒则更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在我只知道弗洛伊德的时候,我算是他的(伪)精分犯了,看了阿德勒的观点,视野又开阔了,其实后者会更为当代社会接受吧,毕竟相对来更积极向上,人毕竟还是要融入社会的。阿德勒的推断能力让我很钦佩,不过觉得有些观点有点偏颇。记得的要点:人类社会的三种关系,孤独者灭亡,最初记忆,自卑心理,三种孩子,合作,将兴趣由自身转向人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PS:想到我的最初记忆,唉,自己属于被忽视的孩子。
  •     论合作的重要性
  •     可以说是一本以案例陈述为主要方式的个体心理学入门书。努力追溯自己的“最初的记忆”,然后就发现对自己的解读让我匪夷所思了。其实全书更重于分析自卑的来源,而对于我觉得比较关键的如何超越则讲的泛泛。
  •     很多理论都已经过时了,教育孩子要是看这本书要出事的
  •     “阿德勒被誉为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追求优越是人类不争的事实,自卑和补偿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虽然不能说这振聋发聩 但至少也新颖 某种程度 阿德勒的理论更为适用
  •     不要被封面和书名迷惑,这实在是一本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学读物。尤其适合妈妈们和光荣的人民教师阅读。
  •     中文名不靠谱~还是原名《What Could Life Mean To You》更合适一些~虽然不是很容易就能啃下来的书,但作为阿德勒的代表作,内容是很有启发性的~
  •     一般般吧、
  •     超越自卑、追求安全感甚至优越感是书里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但读完更有体会的一点,是要慢慢地对别人产生兴趣,互助合作,个人的意义没有太多意义。(莫过分“在意”自己)。
  •     不够深入
  •     哲学书他们组的~
  •     我看的好短,不知道是不是正版的呢?
  •     好像中心就是“合作”?
  •     阿德勒先生告诉我们合作,诚与爱的重要性。
  •     医生的逻辑
  •     很不错的心理治疗书籍
  •     “补偿论”的提出,不仅是对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学的贡献,也是对整个人文科学的贡献。
  •     这版翻译有点儿生硬不够流畅,理解起来费劲。作为内向的人不能苟同作者的人生意义,枝节上倒是有点意思。
  •     心理老师推荐看的,一节形式与政策课上看完的……没有过多的感触,可能跟外国人的观念有点差异,又或者是自己经历得太少,不足以理解其中内容。较为深刻的感觉是,我们应该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很多时候,什么所谓的自卑自信都是我们在自己折腾自己。
  •     阿德勒
  •     为什么书名要译成自卑和超越 整本都在叫人要合作 没弗洛依德那么偏执 理论 易读易懂
  •     合作
  •     在三联书店花了一天读完 还可以
  •     my god,几近看不下去这本被誉为心理学领域的《圣经》。最厌倦张口闭口谈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固然重要,在你漫长的人生中依然有机会有能力超越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
  •     一本可以推荐给所有人看的心理学书。比佛洛依德合理得多,但是感觉比较理想化和简单化。
  •     许多观点无法认同。但值得列为婚前必读书/熊孩子家长必读书。
  •     我很自卑。所以请你不要发现我的自卑点
  •     合作是金!
  •     这本书对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     大一选修课《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概论》,我的小论文因为是关于精神分析思潮的,所以看了些这方面的书。以作记号。
  •     很经典的心理书籍,满满的都是可以摘抄的句子。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很多地方表达主观刻薄了些,不够中立。不过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说到爱和婚姻都需要合作,我很认同。
  •     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人赋予世界和他们自身的意义,目标,努力方向,以及他们对生活的处理方式。检视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是合作能力,研究对象和题材是生活样式。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人与世界的联系,强调人的潜能,人格的实现,自我实现很不一样。读完此书还是获益匪浅的,相信每个人多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有助于认识自己,然由于此书较通俗易懂,窃认为不适合精读,可惜入不了我的书目了……继续找吧= =
  •     他比较强调人在童年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 以前跟弗罗里德一起的 后来因为观点不合吹了
  •     荣格和阿德勒,这两位从弗洛伊德身边脱离的学生或同事的思想都成为了时代的良药,这并不是巧合。自卑感和优越感那一章非常透彻,大师的思想透过薄纸带来巨大共鸣。好书,读一遍真的远远不够。
  •     给四星加可能更合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