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梦游仙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03
ISBN:9787115056078
作者: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编译)
页数:35页

作者简介

精美的图片,经典的故事,还等什么,迪士尼与你相伴快乐时光!


 爱丽丝梦游仙境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活动期间最后一天~要买的朋友抓紧了哈!~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8585159135
  •     为什么书里面印刷很浅 尤其后面的英文 很浅
  •       alice 的故事看起来就让我想到了柯南、、、像小五郎一样爱讲胡话,像阿笠博士一样爱讲冷笑话。alice像柯南一样吃点东西就能变大变小。。。。。
      
      等待高人指点alice中的奥妙所在。
      
      PS.还有就是那些冷笑话让我想起同爷。。。有异曲同工之妙。
  •     这个封面!!好怀旧啊
  •     纳尼?
  •       真的有些纠结。
      在读过《绿野仙踪》之后,突然想把书柜里那些挤压了N多年的所谓童话小说,全部读上一遍。于是,第二本便是这本《爱丽丝梦游仙境》。因为,去年前年啊,有同名的带着点诡异的电影出品。当时,和几个小孩子一起看的。孩子们看着看着,都散开了。还有小女孩嚷说,不好看,吓人。
      且不说电影吧。
      正在读小说。
      翻看头几章,突然想起来,哦,这小说是在不久前,至多不出半年的时间里,是读过的。因为那些情节还有印象。
      但当时为什么没有读完就放弃了呢?想不起来。。
      这一次,再一次在《绿野仙踪》的刺激下,再次捧起《爱丽丝》,但愿,能够读到最后。。。
      
      有些纠结。
      至少从目前已经读过的前六七章里,我用红笔,在书上,把大段大段的情节都删去了。
      至少,我想,废话太多。如果有一天,我把这个故事读给我的孩子们去听的话,我会直接把红笔标示的那些大段大段的话,给直接跳过。
      比如,泪水池里老鼠讲的故事。比如,兔子公寓里爱丽丝那些总让人注意力转移的臆想。。。
      虽然有些许明白,或许,这只是为了记述孩子的庞大想象力。但那顾左右而言他的插叙,我个人认为,大大地使情节显得异常散漫,使读者(我想作为读者的孩子的注意力比起我这样的大人,更不行吧)的注意力也随之飘远,而抓不住故事的主要脉络。。。。
      
      至少,目前,我是纠结的。纠结地想,这样的一个故事,是讲给谁听的?
      虽说童话,都映射着一场现世的真相,但是。。。
  •       这本双语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我看了无数遍了
      至今仍然躺在家里的书柜里
      很久没有翻过
      可是当时看书时的兴奋和痴迷的感觉
      在每次听到爱丽丝这个名字时
      都会一次一次带着我回到幼时的美好
      那本书左面是英语右面是汉语
      因为当时太小英语只认识几个单词
      每次看书都只看右边
      一遍一遍的翻了很多回
      可是心里还是痒痒
      于是我搬了一本英文词典
      把每单词一个一个译出来写在旁边
      然后对照着右边的句子理解
      当时的我那么快乐那么执着
      以后每次翻看那本书
      除了故事内容的痴迷外
      又多了一份成就感 一份对过往的怀念
      一份对儿时童真的留恋
      还有就是对生活我又多了一份坚持
      
  •     维基百科的中文版上都没有相应的解读呢。楼主英文那段摘注我在英文版中看到了。alice随便一句“这样下我永远也数不到20”也用到了 18进制,21进制,39进制,让我真是赞叹作者的妙设计关,匠心独运!不过文中关于整数模N ,以及非欧几何,抽象代数的部分,还没有弄得很明白,真心需要解惑。这一篇是我看到的最有用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书评了。非常感谢楼主!
  •       爱丽丝漫游奇境(经典珍藏版立体书)购买价格对比:
      
      当啷123图书网:130.70元,节省67.30元
      北发图书网:132.70元,节省65.30
      99网上书城:162.40元,节省35.60
      China -pub:134.64元,节省63.36
      
      儿童文学专家杨茂秀替张华的《挖开兔子洞:深入解读爱丽丝漫游奇境》写序,说到俞大维1922年在哈佛大学念书时,看到赵元任,就把一本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送给他,请他译成中文以飨读者。
      
      《奇境》是牛津大学数学家路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 1832-1898)为朋友的三位女儿编写的儿童故事。据张华引赵元任《早年自传》资料看,赵元任在留美期间得W.A. Hurwitz教授的指引,迷上了“奇异国”丛书,一发不可收拾。究竟是俞大维还是Hurwitz最先给赵元任介绍爱丽丝的呢,实在不必深究,但从“适才量性”的角度看,《奇境》能由语言学大宗师出手翻译,端的是“天作之合”。
      
      《奇境》情节荒谬怪诞,语言似是而非,但处处看出卡洛尔给小妮子讲的虽然是童话,骨子里学究本性难移。爱丽丝在兔子洞里看到一块很小的蛋糕,上书“EAT ME”二字。爱丽丝说:“好吧!吃就吃。吃了变大,就拿得到钥匙;吃了变小,就可以从门下钻过去。反正怎样都可以到花园去,管他变大变小。”
      
      张华看出卡洛尔话里有玄机。在译文后落了一条长注给我们导读:“卡洛尔在书中有意无意地灌输基本的逻辑思考观念与辩论技巧,以《奇境》的怪异思考方式彰显推理谬误,最常出现的是‘思想三律’,依出现顺序是‘排中律’、‘矛盾律’和‘同一律’。首先出现的是‘排中律’,也就是思考时不能遗漏中间地带。例如考虑‘黑’与‘非黑’,才可以涵盖全部问题。假如只考虑‘黑’与‘白’,便遗漏了灰色地带。以吃蛋糕的变化作例子,变化方式应有变大、变小和不变三种可能。爱丽丝没把第三种可能性考虑进去,下文‘平时吃块蛋糕本来就不会有什么变化’说明了这种错误。”
      
      赵元任译《奇境》是“天作之合”的一个理由是译者的兴趣跟作者极为相似。他在1915年9月7日的日记说:“读卡洛尔传记,发现与我极为相似,如数学、爱情、逻辑、诡论、内向等。”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用赵元任的话说:“喜欢玩儿字。”
      
      据研究《奇境》翻译有年的赖慈芸教授所言,“赵译《阿丽思》是中国翻译史的名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自然是书中那些打油诗和文字游戏,后来的译者在这一点上几乎都无法超越。”赵元任译双关语、暗喻、谐拟(parody)和打油诗,维肖维妙,不是自少喜欢play with words,不会这么得心应手。试看他译的“体面汤”:
      
      Beautiful soup, so rich and green,
      
      Waiting in a hot tureen!
      
      Who for such dainties would not stoop?
      
      体面汤,浓又黄,
      
      盛在锅里不会凉!
      
      说什么山珍海味,哪儿有这样儿香。
      
      赵元任翻译的取向是,尽量口语化和本土化。“Who are you?”他不会译为“你是谁?”他会问:“你这个人是谁啊?”She very soon finished it off,说的是她很快就把汤喝完。但赵元任的译文却把喝汤这回事说得有声有色:“所以一会儿工夫就唏哩呼噜地喝完了。”他翻译求的是dynamic equivalent。民国初年,语体文还在摸索阶段,许多名词,还未定型。我们今天的“童话”,那时叫“仙人传”。若不是刘半农及时在1919年“发明”了“他”、“她”和“它”这类代名词,真不知赵元任翻译《奇境》时如何处理书中角色的身份。
      
      杨茂秀在序文里说张华原本是个木讷的工程师,一生痴恋爱丽丝,谁跟他提到Alice,他双眼马上发光,滔滔不绝缠着你说个不休。他断断续续花了三十年的工夫搜集一切有关《奇境》的资料。除了用我们今天的语体文重译《奇境》的文本外,张华最大的贡献是为译文所作的注释。幸好有他的提示,不然我们又怎知爱丽丝吃蛋糕时居然犯了逻辑错误?
      
  •       本书(Alice)的文笔很赞,自然简洁传神,读来很舒服,就像是另一部儿童故事wizard Oz一样。有了这样的文笔,就算是成年人也可以得到阅读的愉悦,尽管其内容只是儿童故事。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儿童故事,因为它完全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沟通模式和世界观。而不是大人搞几个简化版的故事就可以当作儿童故事,也不是故作幼稚的编造一番就指望儿童能接受。作者创作儿童故事的态度是端正的。我因为有孩子,而且也正当幼年,所以对此有所体会。
      拓展了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成人童话,其特点就像是这本书一样,迎合其读者--普通汉族人的思维特点和理解能力。无论是对武力的遵从,对权力的看法,对女人的渴望,还是对道德的认识,还是对小概率奇迹事件的向往。金庸的武侠小说没有提出真正的挑战,也没有真正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的东西,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和亲切,一如传统的民间评书。忘了是谁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四大俗之一来着,不过说得对。
      本书作者和金庸的心智水平都在他们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之上的层次里,他们创造小说,是自降了一个或几个层次的,为了达到读者的理解能力。他们之间所不同的是,作者的降层是自然的,因为小孩的理解能力在他们那个年纪还没有发展到成年人的水平,这是客观自然的现实。而金庸的读者是成年人(也有小孩读,但主要读者群是成年人,当年主要也是成年人才读明报吧),他的降层就是为了迎合,因为成年人中汉族人的心智能力固然低,但西方主流社会中的那些可不低。他的目标读者群的低层次不是天生自然的,不是像小孩能力未发展那样的自然现象以至于你拔苗助长也没用。
      金庸在作品里如果有意识的加些更负责任的刺激元素有没有用?刺激读者的成长,行不行?我们也不能苛求金庸,因为在他之前几乎所有的汉族成功人士都在利用大众的愚昧,你希望他做圣人,这太苛刻。他也有报纸的销量要考虑,就算是要做圣人,也得在得名利之后才有更好的基础。即便是这样,金庸武侠在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上同样居功至伟,为无数人带来了阅读的愉悦和欢乐的话题,使得人们在物质贫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些快乐。但实事求是的从作品评论,金庸的武侠小说就不能称之为上品,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你迎合流行用力过猛,就难免失了传世之质。
  •     看了那么多书评,这一篇才解释了我没看懂的那些疑惑。
  •     此书底本是一个古本,百年前的铅排本,不是如今的电脑排版,因此不可能很深,很清晰,会有脱色跟断痕。
  •        这本书是我去年9月在丽江的新华书店买的。束之高阁直到tim burton3月同名的电影上映之后才想到拿来一读。
      
       嗯。我在下午补觉的当口迷迷糊糊地看完本书,期间打了两次瞌睡,做了一个关于工作的小梦,然后在上海这种突然天就变色的黄昏里,我读完了这本小学里就应该读的书。(为什么?因为我的第一本alice是我爸买来让我学英文的牛津书虫,那封面很好看,是alice同学和蘑菇上的毛毛虫同学谈话。)
      
       嗯。我知道作者是牛津的数学教授,但……我真的不知道他是一位怪叔叔……囧,的确是无意冒犯卡罗尔先生,只是语言贫乏的我不了解如何书面且正式地称呼一位对小萝莉(看,我也不会称呼“那种”小女孩。)有特别偏好的中年男子。当然,这条信息也是拜恺蒂的导读所赐,这篇“梦中人不醒”的导读是我蜜月时在悦榕庄的大太阳下为了摆拍“花园观书”而读的。现在又看一遍,比起正文大有读头,对现代人来说,八卦名人才是正解。
      
       那个言归正传,我只能弱弱得说我没读懂这本书。不是我没想象力啊。Alice在地底遇到的一切奇怪之事我都不惊讶啊,我不过是不明白,这单纯的荒诞到底要表明什么?那只带怀表的兔子代表了什么?那毛毛虫还有咧嘴笑的猫和英国当时的政局有关么?皇后是女王的寓意么?公爵夫人又怎么了。还有那个猪娃,她有出现的必要么?呵,我语文课上得太多,请谅解,这是习惯性考卷思维。……我很认真得说,我是真的看不懂。
      
       管他呢,毕竟这是怪叔叔讨好小萝莉的书,(看,当年怪叔叔对待小萝莉是多么文艺啊,游湖,摄影,讲故事……哪里像现在只有两字“推到”。)又何必深究呢。
      
       不过这书里有英国人特定的幽默,也有很多文字游戏,译者都如实得写出来了,没让人摸不着头脑,赞一个。还要再赞这个插图,纸张虽然不咋地,但要求不能太高,我已经很满足了。
      
  •       
      很漂亮的一本书,内容也很精彩,给我创造力一个儿童时代的童话梦想,虽让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却让我想起了童年时代的美好.也很喜欢这本书地插画,还有就是这本书随书赠送了一个精美的记事薄~哈哈,还有一张课程表,我正需要呢~
  •     囧……我读的不是这一本啦
  •     very inspiring
  •       第一次读《爱丽丝梦游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一书,大概是上中学的时候。磕磕绊绊看下来的结果是:没看懂。
      
      书上每一个字都认识,每一句话都知道在说什么,每个人物,他们在说什么、干什么,也都很清楚。但是加在一起,就是不懂。就其原因,这个故事的模式与以往所熟悉的儿童文学模式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小女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跳进了一个兔子洞。掉到了不知多深的“下面”,到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地方,遇到很多疯疯癫癫的人/物,经历了很多疯疯癫癫的事儿,最后在最疯狂的一件事中忽然醒来,发现原来是南柯一梦。
      
      这到底叫什么嘛?
      
      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历险记”,却好像也没什么“险”。总应该要经历一个一个“困难”,然后在一些是外高人/物的帮助指点之下解决困难通关,这才算历险记吧。更何况这种历险一点目的性都没有,即没有发现什么宝藏、也没有拯救什么人,甚至主人公也不是再找自己回家的路!
      
      全书没有一条连贯的主线,从头到尾都是一大堆七零八碎、乱七八糟的片段。没有善良集团也没有恶势力--连好人坏人都不分,还能叫童话故事吗?
      
      由于这种怪怪的感觉,后来很久都没再看这本书。多年以后,所留下的印象,也只剩下来爱丽丝、白兔柴郡猫和红桃皇后。对了,还有渡渡鸟和那场议会式赛跑。
      
      后 来偶尔读到一点评述本书的文章,才知道,本书和它的续集《爱丽丝镜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Glass)不仅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地位卓著,而且在英国文学史上也是稳稳当当占一席,甚至于对英语本身都有贡献。本书被誉为“荒诞文学”的开山之作,更是“literary nonsense” 的最佳代表作之一。(之所以这么说,当然是因为书中众多的或原创或改编的诗歌/童谣。)
      
      虽 然我至今为之没搞清楚到底什么是literary nonsense,但是就从查到的一点点资料看,这种文体在英语当中非常重要。它是英语世界早期民间文学(传说、诗歌、童谣等)和宗教政治讽喻文学的一种结合体。据说这种问题很搞笑--能看出来这一点大概需要比较好的英语水平才行。最关键的是:The effect of nonsense is often caused by an excess of meaning, rather than a lack of it.
      
      从这一点出发来看,书中那些乍看之下不着四六的情节,其实都有影射的意思再其中。比如那端渡渡鸟带头的围成圈赛跑的情节就是讽刺英国的议会制度;黑桃园丁用红油漆漆白玫瑰则是影射英国历时百年的红白玫瑰之战;而红桃王后冲爱丽丝喊“砍掉她的头”则是沙翁笔下理查三世对黑斯廷斯勋爵大喊“砍掉他的头”的桥段,等等、等等。书中的人物,有一些是引用了英国知名童谣或儿童诗歌中的人物(例如续集中的叮当兄弟Tweedledee & Tweedledum和矮胖子Humpty Dumpty),还有一些是借用了当时的谚语、俗语(例如帽匠The Hatter、三月兔The March Hare、柴郡猫The Cheshire Cat)等。要看出这些不仅需要英语好,还得了解当时英国社会的宗教、历史、文化背景。真是需要好大学问呢!
      
      后来,又稍微多看了点介绍性质的文字才知道,何止这些呢。本书中很多原创的文字和文学意向,已然成了后世的流行语。例如最著名的掉进兔子洞的情节,后世用来描述忽然进入一个神奇的境地。居然还被瘾君子们用来形容过“瘾”的过程。而柴郡猫的,没有猫的微笑(猫没了,笑还留着)则成了英语世界中的警句。
      
      进一步读《爱丽丝镜中奇遇》,才发现,此书真是《爱丽丝梦游奇境》的镜子。两书中的故事主人公相同,却发生在对称的季节(夏和冬),对称的地点(户外和屋内),和对称的世界里(扑克牌的世界和国际象棋的世界)。与前集中主人公的体积不断变大变小向映衬,续集中主人公不时经历着时空的转换。而续集中,究竟是爱丽丝在红国王的梦中还是红国王在爱丽丝的梦中,简直就是庄周梦蝶的英国儿童版。
      
      在这两本看似简单的儿童故事里,作者将许多数学、逻辑学的概念融入其中。相关内容太精彩了,现将一些与前集相关的列在此处,大家自己看吧:
       * In chapter 1, "Down the Rabbit-Hole", in the midst of shrinking, Alice waxes philosophic concerning what final size she will end up as, perhaps "going out altogether, like a candle."; this pondering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a limit.
       * In chapter 2, "The Pool of Tears", Alice tries to perform multiplication but produces some odd results: "Let me see: four times five is twelve, and four times six is thirteen, and four times seven is—oh dear! I shall never get to twenty at that rate!" This explor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numbers using different bases and positional numeral systems (4 x 5 = 12 in base 18 notation; 4 x 6 = 13 in base 21 notation. 4 x 7 could be 14 in base 24 notation, following the sequence).
       * In chapter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the Pigeon asserts that little girls are some kind of serpent, for both little girls and serpents eat eggs. This general concept of abstraction occurs widely in many fields of science; an example in mathematics of employing this reasoning would be in the substitution of variables.
       * In chapter 7, "A Mad Tea-Party", the March Hare, the Mad Hatter, and the Dormouse give several examples in which the semantic value of a sentence A is not the same value of the converse of A (for example, "Why, you might just as well say that 'I see what I eat' is the same thing as 'I eat what I see'!"); in logic and mathematics, this is discussing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 Also in chapter 7, Alice ponders what it means when the changing of seats around the circular table places them back at the beginning. This is an observation of addition on a ring of the integers modulo N.
       * The Cheshire cat fades until it disappears entirely, leaving only its wide grin, suspended in the air, leading Alice to marvel and note that she has seen a cat without a grin, but never a grin without a cat. Deep abstraction of concepts (non-Euclidean geometry, abstract algebra, the beginnings of mathematical logic...) was taking over mathematics at the time Dodgson was writing. Dodgson's deline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 and grin can be taken to represent the very concept of mathematics and number itself. For example, instead of considering two or three apples, one may easily consider the concept of 'apple,' upon which the concepts of 'two' and 'three' may seem to depend. However, a far more sophisticated jump is to consider the concepts of 'two' and 'three' by themselves, just like a grin, originally seemingly dependent on the cat, separated conceptually from its physical object.
      
      近来重读《爱丽丝梦游奇境》时倒是对第五章中的抽象概念,和第七章中A和非A的逻辑概念有所察觉,对柴郡猫和它的笑分离所指向的概念与实体分离的概念也似有所悟。但真是没想到爱丽丝自己随口说的几个一看就是胡说的乘法算式在相应的非十进制中都是成立的!真是太奇妙了,竟然可以如此的巧设机关!
      
      也难怪如此,想想作者是什么人?时任牛津大学数学、逻辑学教授的查尔斯.道齐森(笔名刘易斯.卡洛尔)。26岁就已经成为牛津讲师了。据说维多利亚女王在看到《爱丽丝梦游奇境》后非常喜欢,告诉从人,以后只要是这个作者出版的书都要呈给她看。结果,不久她拿到了一部枯燥的线性数论。
      
      表面看起来,《爱丽丝梦游奇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都是跳脱精彩的故事。但它由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在离奇情节的下面,是趣味无穷的文字;之下是层出不穷的文学历史典故和对现实的讽咏;再向下是哲学层面的命题和思考;一直深入下去,最终进入到最抽象的人类学科--数学的领域。
      
      这样的书,可以让读它的孩子哈哈大笑,可以让读它的成年人兴味无穷,也可以让读它的孩子在成长成大人的过程中和长大之后反复重读,不断获得新的发现!这才是经典童话可以成为经典的关键所在。
      
      一路读来,又难免有点失落和悲哀。时至今日,还没有国人能够创作出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当然我绝不是指责我国的儿童文学创作者,他们生活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如何能播种出绚烂的奇葩?即便到了今天,绝大多数的国人仍然对儿童文学这一题材充满鄙夷。认为那不过是“哄孩子”的东西。如今的成年人,如果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有几个会去读儿童文学作品?
      
      电影Alice in Wonderland今日就在国内上映了,此片在北美是票房冠军。但还未进中国时,一众影评人就已经预言了它的票房辉煌无法在国内继续。想想也不奇怪,原本就是给孩子和女生看的电影嘛。最多妈妈跟着去。要是哪个爸爸,或者男朋友被迫跟了去,恐怕事先都要在放映厅里打瞌睡了。
      
      当然,我并不是想说这部电影如何优秀。我也看了简介,知道它所讲述的不过是一个原著的”同人“故事罢了。但是,作为一个对于原著非常感兴趣的读者,我还是决定去看看这部电影,因为我想要看它如何演绎书中那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人或动物,是不是在性格特征上保留了他们的精髓,已经如何重新组织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自己欣赏的文学作品大多有类似的想法。因此,名著改编片的成功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它所依据的原著的追捧程度。即便是一部很烂的改编片,原著的读者在观后也会首先批评影片对于原著的背离,而不是执着在此片的视觉效果比XX片差多少如何如何。
      
      想起《纳尼亚传奇》放映后一些”影评人 “的评论,连篇累牍抱怨视觉效果比指环王差出多远多远,顺便再抱怨一下情节简单幼稚,不如指环王飞龙怪兽血流成河来得过瘾。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看过原著一眼,而且也根本就不打算去看。因为那是”哄小孩儿“的东西。我们的民族,整体缺乏儿童文学的滋养,甚至许许多多靠笔吃饭的人连儿童文学是何物都并不真正理解。我们,与那些童话大国差距远矣。
  •       Crying makes a lot of tears when u r 3 meters tall. Do u imagine that one day u fall down in your tear pool?
  •     小学时 妈妈买的
  •       奇境中的数学
      转自2010.3.29 三联生活周刊
      及贝小戎的博客:http://beixr.blog.163.com/blog/static/113896821201022301830392/
      文:小贝
      
      爱丽斯漫游奇境(中英双语插图本)
      [英]刘易斯·卡罗尔著
      吴钧陶译
      ISBN:978-7-5327-4981-2/I.2800
      精装
      28.00元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书非常有趣,充满各种幻想,但它的主旨并不清楚:到底是纯粹的不通,还是对维多利亚时期名人的嘲讽,是通过小孩的眼看成人的行为,还是作者恋童癖的转移?珍妮·伍尔芙在《路易·卡罗尔之谜》中为卡罗尔的性取向做了辩解,介绍了卡罗尔生活和写作的各个方面:他的童年和家庭(有十个兄弟),他在牛津的生活,他的宗教信仰和对超自然现象的迷恋,他的诗歌和故事创作。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最有意义之处是里面跟逻辑和语言有关的内容,反映了词语及其意义的不确定性。在审判爱丽丝时,皇帝嘀咕道:“重要-不重要-重要-不重要,好像他是在试验哪一个词听得顺嘴一点似的。”《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迈克尔·德达说:“只通过迪斯尼动画和蒂姆·伯顿的哥特式景观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纵容视觉奇观压倒书中所反映的语义的复杂性和好玩的文字游戏。”
       《奇境记》中还有很多地方影射了当年的数学研究。该书刚出的时候,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看了之后非常赞赏,命令人们记得把作者以后的著作送给她。结果下一部书送上去是一部又难又无味的代数学方程式论。牛津大学博士梅拉妮·贝利撰文说,自《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于1865年出版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书中的疯帽匠、柴郡猫等都是基于纯粹的想象。但奇境中发生的故事很可能也是有真实原型的。作者是牛津大学的数学老师,爱丽丝寻找花园的过程完全可以理解为对数学领域最新进展的讽刺。
       在19世纪中叶,数学正飞速朝着它今天的样子发展:一套描述事物之间概念上的联系的语言。卡罗尔认为,数学的新进展不合逻辑、不严谨。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他认为一些新的观念说不通。
       在第5章中,爱丽丝跟毛毛虫的对话中戏仿了德·摩根的几何学,他认为只要符合内在逻辑,所有的解法都是有效的,这就允许负数也有平方根,连德·摩根也认为这很荒唐。卡罗尔更是被这种宽松的推导激怒了。所以,毛毛虫坐在蘑菇上抽水烟,其含义是不知从哪里升起来的一种东西,迷惑了追随者的头脑,爱丽丝就受到这种几何的困扰,她本来想把自己变回原来的身高,但缩得太快,下巴碰到了她的脚。
       爱丽丝从一个受一般算术统治的世界到了一个她在9英尺和3英寸之间伸缩的世界。她一天里变了那么多次尺寸,都把她变糊涂了。但来自疯狂的符号几何世界的毛毛虫说这并不古怪,他让爱丽丝别发脾气。在卡罗尔的时代,“脾气”被理解为性质之间的比例,对爱丽丝所处的符合欧几里德几何的地上世界来说,重要的不是绝对长度,而是比例关系。但是在代数世界,这并不轻松。爱丽丝吃了一点蘑菇,迅速缩小,以致下巴跟脚压得太紧,都快没地方张开嘴再吃蘑菇把自己变大了。
       在第6章《胡椒厨房和猪孩子》中,卡罗尔戏仿了19世纪中叶从法国引进的影射几何的连续性原理。这一原理现在是拓扑学的重要内容,其内容是,一个形状可以完全和伸展成另一种形状,只要保持其基本的特点——圆形同时也是椭圆或抛物线(柴郡猫的笑脸)。把这一概念发展至极端的话,对圆形来说有效的,对婴儿也一样有效。因此,当爱丽丝把公爵夫人的小孩抱出去后,他变成了一头猪。柴郡猫说:“我本来料到他会这样的。”
       书中的帽匠和三月兔推崇哈密顿的数学。哈密顿认为加减法应该被理解为纯粹时间中的步骤。卡罗尔让帽匠、兔子和惰儿鼠围着桌子转着坐,反映的是哈密顿的四元数。在疯茶会上,时间是没到场的第四个人。帽匠对爱丽丝说他同时间吵了嘴,打那时起随便请他做什么,他都不肯。所以帽匠、三月兔和惰儿鼠被迫永远围着桌子转。当爱丽丝离开茶会时,他们正在把惰儿鼠装在茶壶里,这样他们就可以成为独立的一组数了,虽然这么做很疯狂,但至少可以自由地离开茶会了。
       斯坦福大学英语教授西斯·雷尔也赞成把《奇境记》解读为戏仿之作:“卡罗尔把世界看作是由表演者和演出组成的,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有很强的戏剧风格,跟维多利亚时期迷恋盛装和展示、迷恋外表之下不断变化的身体非常合拍。”
      
      
      
  •     喜欢~
  •     分析很棒!引用一些,谢谢。
  •     小时候读过很多次...都没读完
    爱丽丝上映的时候又去读,but.....这难道是一本我永远都读不懂的书
  •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这句话真好。
  •       有时,我觉的春天的阳光焕发人对生命天然高贵的尊重。梦境中人可以无比地清醒,让日光下的美好在精神的视网膜上留下最珍贵的奇幻美好的冲击。
      在这两部奇遇记中,所有日光下最珍贵的都集合在了一起。
      什么是真?爱丽丝因为好奇,在掉进井里经过一个架子时,拿起了一只罐头瓶,又因为害怕随便丢弃会砸到下面的人,在经过又一个橱柜的时候,设法把它放了进去,假想自己一直往下掉到了另一个半球,思考询问事情时要怎样在下落过程中行屈膝礼。这些好奇、体贴、掩饰、爱知识和礼貌,我都会说这是真。一个人,总是会处在追求美中,在自己眼中,也在别人眼中。人在陌生的环境中不会忘记这些反而会表现地更加强烈。下落时划过空气的卷曲长发和她想象中的屈膝礼制造的连衣裙的褶皱,出现在眼前的不止是一个进入了奇幻的世界的小女孩,还有另一个,她处在一个虚伪丑陋的万有引力降到最低,使她可以像在月球上漫步一样伸手触碰她的好奇、掩饰、爱知识和礼貌,这些品质也都因为不受重力挤压变形而真诚了。动物会说话,理想中交流的美好,接受荣誉的蜜饯,个体之间的和睦,小姑娘也许说得出一个名词“社会”,真正理解含义还是仅仅因为说出这个大人们使用的词感觉很棒,但我知道小姑娘懂得“社会”的比定义更永恒的说法。我不会说:“爱丽丝,为了你的天真,忘掉你的餐桌礼仪吧,尽情地对老鼠说你的好朋友猫而不用觉的不好意思。”
      但爱丽丝你本来就不是这样的,不是吗?你是拥有了人类的品质而不断找寻正确的小径使它们变得美好的女孩,笑靥里自然带有阳光。
      再看这奇境,最荒唐的难以置信的事可以在这里发生。抛弃那破案式的解读,对于疯帽子喝不完的下午茶,和在白棋皇后那里人先对事情发生反应,事情后发生的这一奇怪的顺序人们没必要硬要讲出个一二三来。大胖墩的“非生日礼物”理论,不是也很有道理吗?白棋国王和两只要争夺他的王冠的野兽一起享用决斗中途休息时的面包,不是一个大家都想见见的奇怪现象吗,不要替他们惊慌。
      爱丽丝跨过了镜子来到另一个世界,而故事带人们跨过的是想象力的边界。对于人来说,思维才是最终的疆界,人们进入太空,或者进入像这样的奇境。文字就是令人兴奋的召唤,或在幽静的境地或者是在激烈的追逐中,以不同的声音提示着:“跟着我,跟着我……”读这故事,就像纳博科夫说的,需要用脊椎骨,感受它,感知它。如果不能感受到有树林河流的象棋棋盘和眼睛看着目标前进却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情景,那奇境对我们的意义在哪里,不如去看一张素描。我要动用怎样的想象才能描绘出想象的乐趣,但我一闭眼就能看到它。
      如果我不在这个季节或是不在这个年岁看这个故事,我能得到怎样的不同的东西?这也是一个困扰人的问题,不过有可能在我写完这篇东西打个盹儿的梦中得到答案。
      加入真剂三滴,想象剂两滴,也许我就有变大变小的魔药了。不过我会省着点用,因为它们都太珍贵了。
      
  •     顶楼上。同感。楼主写的很好,谢谢。
  •       “有哪一个小孩子不曾相信世上真的有魔法,在我们软弱无助的时候拯救我们?可是当我们长大了,却沉痛的知道,世上并没有魔法”。对于孩子来说魔法和童话一样,因为纯真,因为相信,因为好奇心,一度成为我们不可替代的信仰。看着童话,相信魔法而长大的我们,却渐渐发现,那些精美的图书,甜美的童话,美好的梦想都在渴望长大的同时,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成长必然会以失去一些美妙而无形的东西作为代价。塞缪尔·约翰逊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此时此刻,你的“Believe”,你的好奇心,还剩下多少?我们来看看淘气而可爱的小女孩爱丽丝,因为好奇心而展开的奇境之旅吧!
      
      
      故事讲述了:小女孩爱丽丝和姐姐在户外看书,因为书本没有插图和对话感到无聊而睡着。在梦中,她因为追逐一只穿着背心会看怀表的兔子掉进了兔子洞从而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她忽大忽小,以至于有一次还掉进了因为自己眼泪而形成的池塘之中。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她遇到了会说话的老鼠,鸟儿,毛毛虫。以及爱说教的公爵夫人、神秘莫测的柴郡猫、神话中的格里芬和假海龟,总是叫喊着要砍别人头的扑克牌女王和一群扑克牌士兵,莫名其妙的参加了一个为了庆祝“非生日”的疯狂茶会,一场古怪的槌球赛和一场审判,直到最后与女王发生冲突而醒来。发现自己依然躺在河边,姐姐正轻轻地拂去落在她脸上的几片树叶——也许梦里的扑克牌女王和士兵就是那几片树叶。
      
      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神奇的幻想,风趣的幽默,昂然的诗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孩子们,也使很多大人爱不释手,其中包括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和当时在位的维多利亚女王。目前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在全世界风行不衰。
      
      书中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游戏、双关语、谜语、俚语,充满了机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是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摄影家和小说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才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故事的主角爱丽丝是一个纯真可爱,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女孩子。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那种只属于儿童的纯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儿童的纯真常常会遭到侵蚀。也许,爱丽丝所让人着迷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特质。儿童可以在她的身上找到共鸣,而成人因为已经失去而感到弥足珍贵。
      
      在当时的西欧,儿童故事都充满了说教色彩,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否则你会受到怎样的教训,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的公式。比如说,小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人就会说:好好的,不然博亚姆就要来抓你了(一种躲在床下或者任何黑暗、恐怖的地方的神奇精灵)。所谓的童话故事,只是要告诉孩子们,你们要听话否则那些精灵和怪兽会把你抓走的。这样的童话,是哪一个孩子真正想要看的。也许吸引他们的只是:我一定得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我得弄清楚了,我怎么做才不会被抓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原有的,已经令孩子失去了趣味的童话书模板。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中译者是有“汉语言学之父”之称的赵元任先生,他对这本书极度推崇,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一部纯艺术的妙在“不通”的“笑话书”,是一部“哲学的和伦理学的参考书”。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译本的扉页上有两段题词,一是抄录孟子的名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二是译者自己的一段话:“我译这书,‘致献’给一个鼓励我译它和鼓励我做无论什么书的人Y.R.”(Y.R.是指译者自己,赵元任先生)。
      爱因斯坦说过:宁愿要一个充满了想象力的大脑,也不能要一个充满了垃圾的大脑。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而大人们的大脑,因为塞进去了太多的所谓知识,疲惫不堪,以至于想象力受到了极大的牵制。我们总是在合上书或者离开电影院的时候,会说:“大人们看懂了吗?他们是无法理解的。”“这怎么会是给小孩子的呢,他们怎么看得懂?”。孩子们怀疑的只是大人们的多疑,他们是什么都不会相信的。而大人们总是习惯性的用已经习惯理智思考的头脑去寻找现实的踪迹。
      
      好奇心和相信在成长中,大多数的我们都会将它们兑换出去,好让我们变得理智且成熟。当某一天,你看到了一只穿着背心的兔子,边走边自言自语地说:“哦,亲爱的,哦,亲爱的,我太迟了。”还掏出了怀表。你会怎样?是愣在那里,用手擦半天眼睛,然后看着那片空地说:“哦,亲爱的,我说的什么废话呀!”还是一直看着那里,与可爱的爱丽丝一样追上前去?
      
      或许,兔子先生,只是卡罗尔让我们这些已经逐渐长大,开始思量着手上的筹码是否值得去换取那些我们未知的,存有好奇心的成人世界的门票。对于不知道的,不了解的事物,我们都充满了好奇。
      
      她发现桌上有一只小瓶。爱丽丝说:“这小瓶刚才确实不在这里。”瓶口上系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印着两个很漂亮的大字:“喝我”。
      
      ……
      
      然而瓶子上没有“毒药”字样,所以爱丽丝冒险地尝了尝,感到非常好吃,它混合着樱桃馅饼、奶油蛋糕、菠萝、烤火鸡、牛奶糖、热奶油面包的味道。爱丽丝一口气就把一瓶喝光了。
      
      爱丽丝的好奇和冒险也是与理智并存的,这是一种境界。就像电影《极地快车》里的男孩一样,在经历那次北极探险之后,他因为“Believe”在长大成年后依旧可以听到铃铛的声音。很多事情不会因为我们的不相信而不存在,只能说我们有没有看到,或是我们愿不愿选择相信。
      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如果按照严格的逻辑,这根本就是乱七八糟。可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并且是一个梦境,你能要求一个童话故事现实吗?就像你能要求你的梦境是合理的一样。余华说,我们现在唯一的现实,就是超现实。好了,这只是一个故事。童话故事。
      
      “要喝酒吗?”三月兔热情地问。
      
      
      爱丽丝扫视了一下桌上,除了茶,什么也没有。“我没看见酒啊!”她回答。
      
      
      “根本就没酒嘛!”三月兔说。
      
      
      “那你说喝酒就不太礼貌了。”爱丽丝气愤地说。
      
      
      “你没收到邀请就坐下来,也是不太礼貌的。”三月兔回敬她。
      
      
      “我不知道这是你的桌子,”爱丽丝说,“这可以坐下好多人呢?还不止三个!”
      
      似乎,只有爱丽丝一个人是有逻辑的。就像一个清醒而理智的人闯进了一个人人虚伪带着面具而自得其乐的世界,说着揭穿他们面具的话刺痛了他们。可是这些已经麻木了的虚伪面具已经长在脸上的人却浑然不知。这样的人是不具备危害的,比起《镜花缘》中,被林之洋揭开面具的双面国的人安全系数多太多,不会在你掀开面具的那一刻张开血盆大口吓晕你。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本复杂的书,但凡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被誉为经典的作品,都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我们可以当它是一本好看的历险童话,也可以是一本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还可以是一本我们对自身的反问。
      
      兔子先生就像是《小王子》里面,只关心重要事情的大人,永远的匆匆忙忙;三月兔用自己麻木的方式狂欢般的永远过着“非生日”;柴郡猫大概是唯一一个能和爱丽丝正常对话的,看起来理智的家伙;扑克牌和国王在王后的胁迫之下粉饰太平。我们可以看到身边人的影子,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在嘲笑他们的同时,也在自嘲。
      
      柴郡猫说:当我们不知道要走哪一条路的时候,可以去选择任何一条路。只要走的很远,就可以到达一个地方。当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信仰,我们又能走多远?当我们不记的我们记得的事情,相信的事情,当世界忽然在我们懂得了一些,放弃了一些的时候变得荒唐可笑,我们本身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是现实之中还是梦中奇境?
      
  •     我也年轻过- -+
  •     看到某网站的房地产商策划出爱丽丝漫游全国楼盘仙境的活动,不禁哑然失笑,看来商业无所不用其极,不知道房地产仙境怎样?
  •     晨?
  •     虽然 也看过这本书,但却远远没有您理解的这么深刻!
  •        很久以前读过的书,无意间向儿子提了一句,于是开始了每晚的例行朗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看着儿子或惊讶或喜悦的神情,不由感慨:真不想长大啊!
       不停看表的兔子,喝了会变大的药水,会隐形的猫——这一切,也只有孩子才能为之陶醉,感悟其中的那份美好;而自己呢?不敢说历经沧桑,但心也裹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硬壳,每天在俗世中奔波,遗忘这些,多久了?
  •       是梦境还是回忆,又有谁分的清楚呢?  爱丽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又回到了现实。  我在想,你是不是早已不再相信童话了。  你是在什么时候被现实无情的打上了烙印。  你愿意生活在故事里吗?前提是你要相信这个世界有童话的存在,你要拥有一颗童话般纯净的心。  亲爱的,就算是在童话中,也会有妖魔鬼怪的存在,那为什么在现实里我们就要躲避它们呢?  如果你是疯帽子,那我绝不做你的爱丽丝。  梦醒了,爱丽丝就离开了疯帽子。  而我却愿意活在那里。  哪里都可以创造童话。
  •       这本书很好看呢,原先老的版本的故事就很好看了,现在又出新的了真好,而且还赠送精美的记事薄~我就喜欢这些漂亮的小本本~书里的插画也好漂亮真是爱不释手呢~
  •     写的真好~~
  •     竟然没有一个字提这本立体书最出彩的地方:构思精巧和手工精制。要知道,这本书的完美,不在故事内容本身。
  •     大概是我个人不喜欢
  •        To Alice The Never Grown-up
      Dear Alice,
          You must have never forgotten that sunny, sleepy also boring afternoon you spent with your sister on the bank and how it turned into such an interesting, fantastic and amazing adventure! The dreamy, golden sunshine, the pleasure of panic and the book without pictures and conversations that you got bored with, everything seemed so natural at first until a white rabbit with pink eyes passing by, taking a watch out of its waistcoat-pocket,looking at it and muttering “I shall be too late!” It’s so strange that you became curious and followed it floating down a rabbit-hole without even thinking about how to get out. At that time, you had no idea that there were so many funny things and interesting creatures waiting for you to discover. But It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whole thing, the beginning of your adventure in the wonderland.
          Everything seemed so different here. Everything seemed possible here. In wonderland, one can suddenly grow to gigantic size and shrinks to a fraction of her original height in a moment; One can swam in a sea of her own previously shed tears; And all at once, one has the superability of knowing all species of animals’ languages and understanding exactly 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re are a bunch of funny characters: there were an ugly baby which changed into a pig, two talking mouse and the Hatter with a never-ending tea party, the Queen of Hearts who always shouted” off with xx’s head!”, a Mock Turtle and finally, the Cheshire-Cat, who can grin and became your friend,if you allow me to say that.
          But all these things did not make you so frightened to try to escape, my brave Alice. Instead, you just cried out“ curiouser and curiouser!”and moved on. Your heart must have been filled with excitement. You are not afraid of the unknown world. Maybe it was more attractive than the one you were actually living in. When the Queen shouted”off with her head!” towards you, you even cried out”Who cares for you?”like a little warrior It was such a wonderful adventure!
          However, as you woke up underneath a tree back with your sister, the adventure ended. The golden sunshine, the book you got bored with, the pleasure of panic, everything seemed so normal. You knew you had already been back into the dull reality, again. But don’t you upset ,my dear Alice.For even creating an interesting dream like this can be your priviledge. You may not believe it that there exists some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can’t sleep at night just in fear of their terrifying nightmare. And after all ,there was one important thing that was not changed: you were still that pretty girl with a head full of new, fresh and also funny dreams and ideas. The whole world is fresh and waiting for you to discover its charm.
          I once was a little girl just like you,my dear Alice. Maybe that’s why I like you so much. But one day you’ll just have to grow up, like me, face the real world and take all the responsibilities all by your own. Please promise me that however this world is going to treat you, keep your curiosity and optimism. Never be too afraid to be against the authority. Never be too tired to embrace the world with your whole heart. Just remember nothing can stop you as long as you don’t lose your courage yourself. That is my expectation for you and it is also a wish for myself.
       I probably should draw an end to this letter now. Although there is still a question left which I often wonder form time to time: what if that amazing world is real? What if that rabbit hole which can take you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o the wonderland as a magical tunnel truly exists in the real world? Every time I think of that, I feel happy and curious. How about you?
  •     童年读物
  •     我也不是很懂
  •       这是一个具有梦幻色彩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记得有一回我们去西单玩耍,那时还有抽奖活动,我很幸运的抽到了一只笔当时很喜欢,哈哈~想起来很快乐,我想把这本书送给我的朋友,也是去纪念一起走过的路~想必她也会很喜欢这本书的吧~
  •     妈妈说这是她珍藏的,可惜后来被我弄坏了,也不知道哪里还能买到呀
  •     我标记一下,有用
  •     因为没有见识太多,面对这书,我希望能拥有自己的见解~你的读后感很好,很有属于你自己的想法~
  •     这套书小时候都读过啊XD
  •     童年。
  •     小事情大智慧。
  •       久仰大名的书,读过之后,感觉有些名不副实。不觉得多富有想象力,(the author might be on drug)。 所谓的幽默感觉更多的是作者的自恋。作者好像是个数学家,可能搞数学太枯燥了,搞这么个小说出来自娱自乐。
  •     你想太多了……就单纯的为童话的荒诞可爱沉醉一次就行了。童趣何在啊……T.T
  •       这本故事书的封面很精美,我很喜欢。里面的插画的也很漂亮画风很独特,故事内容是继续之前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后续,和迪士尼3D电影版《爱丽丝梦游仙境》全国同步上映,内容很精彩画面也很精美,也是本很值得收藏的一部书~
  •       最近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要上映了,想到要先翻翻小说,一本薄薄的小本,简介里开头的几句话就吸引住我,一只猫说,这儿人人都是疯子,我是疯子,你也是疯子......到这儿来的人都疯了......这是爱丽丝很早以前一个夏日的梦......
      
      电影预告片里漂亮苍白的爱丽丝一头栽进洞里,于是开始了一段疯狂奇幻有趣的旅行。导演Tim Burdon与Johney Depp的合作令人期待。
        
      电影预告片链接:http://2u4u.com.cn/blog/1529
  •       ——贴恺蒂书评《梦中人不醒》
      
      
      三年前从英国回来度假时,给两岁的侄女小木头买了五本一套《爱丽斯漫游奇境》,英国的儿童书出得总是很漂亮,因为是准备着给孩子抓摸撕咬的,所以是厚厚的消毒的纸板,每本书没有几页,也没有多少文字,画却很好看。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女孩叫爱丽斯,有一天,她和她的姐姐一起去河边,躺在草地上,她突然看见一个兔子走过来,起初她不觉得奇怪,草地上是经常会有兔子的,但奇怪的是那个兔子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小女孩觉得好奇,便跟着兔子往前走,一走便掉到兔子洞中去了。
      小木头将信将疑,但还是问,后来呢?
      她掉到兔子洞后又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碰到许多奇怪的人,最后她在河岸上醒过来,才发现自己是在做梦。
      书是英语的,我离开上海回英国后,家中不再有人读给她听。心想这兔子洞中的故事,是很容易被她淡忘的。这次回来,看到那本一匣的小书丝毫没有被打入冷宫的迹象,它们已大大尽了职责,硬纸片的边角都已很磨损了,图画倒仍清晰。
      还记得那个掉到兔子洞中的小女孩么?
      小孩怎么会掉到兔子洞中去?嬢嬢你还在胡说八道。五岁的小孩,已学会了怀疑一切。你看看,你看看,她把最后一本打开,翻到我的鼻子下面,这个小女孩在河边睡觉,她正在做梦呢。小木头说得很自信,都说现在的孩子整天看电视,都被成人文化熏陶得像大人,果不其然。但是慢着,小木头仍在将这五本小书翻来翻去,并没有因胡说八道而失去兴趣。看着看着,她突然如梦初醒,其实,她还是很危险的,如果她不从梦中醒来,她不就一直呆在兔子洞中了么!
      孩子总是孩子,即使是被成人文化培养成了小大人一般的孩子,他们总是会出其不意说出些让你颇能有些咀嚼的孩子话。反过来,也有大人总是像孩子,喜欢与孩子为伴,我们或称之为老顽童,或称之为童心为泯。有些童心并不是坏事,老顽童也能很可爱,但如果未泯的童心过滥而变矫情,继而成为一种工具,对孩子的喜欢变成一种不能割舍的痴迷与依恋,那就会变得可悲,变得让人怀疑这颗未泯童心的不纯洁,人们禁不住要发问,为什么?
      例如,《爱丽斯漫游奇境》的作者,路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便是这样一位在童心梦中永远不醒,近来让人常常有所疑问的人。
      
      卡罗尔向来是位双重性格的人。据说当年维多利亚女王读了《爱丽斯》后非常喜欢,立即命令她的手下前去搜罗这位故事高手的其他作品,没想到带回来的却是厚厚几本艰涩难读的数学著作,署名是道基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女王勃然大怒,几乎将手下斩首,最后才不得不相信,这位著作甚丰的牛津大学数学教授,确实另有名分,也是童话故事高手。
      卡罗尔本人对这个故事未予评论,对他来说,数学教授是他冠冕堂皇的正式身份,童话作家是他的爱好,是他的隐私,是他从不愿与成人分享的秘密。一八九七年,在他去世前一年,卡罗尔还是非常坚决地要把他的双重身份分开。对于那些写信给道基森询问卡罗尔作品的人,他准备了一封统一的退信书:
      
      许多陌生人毫无道理地认为道基森先生是那些根本没在他名下出版的书的作者,他觉得有必要对所有类似的声称作个说明。他与任何化名及不在他的名下出版的书籍都无关联,所以他在此没有必要保留或阅读你们寄来的任何信函,故而将写错地址的尊函原封退还。
      
      卡罗尔的父亲是一位牧师,也是一位数学家。他一向希望儿子能步自己后尘,而且卡罗尔自幼也确实在数学上颇有天赋。他尊从父命进入牛津,一方面往数学及教堂方面发展,但终因说话结巴而放弃做进入教堂的设想,另一方面,他也始终没有放弃在文学及艺术上的追求,一八五六年二十五岁的他开始用卡罗尔的名字发表诗作,建立了他的另一个世界。直到他六十六岁时去世,他创作了许多童话。能够进入这个虚构世界,认识到作为卡罗尔的他的,只有那些可爱的十来岁的小女孩。
      爱丽斯的灵感,便来自于这样一位小女孩,她的名字叫爱丽斯·立德尔。卡罗尔第一次讲述爱丽斯的故事,是在一八六二年七月四日。若干年后,卡罗尔回忆起那天: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我绞尽脑汁想讲一个新童话给孩子们听,这样就把我的女主人公送进了一个兔子洞中,我丝毫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自那以后,许多年过去了,但那个金色的下午,在我的脑海里仍如同昨天一样——上是无云的蓝天,下是如镜的河水,小舟漫自漂浮,来回懒懒荡着的双桨偶尔溅起几点水滴,那三张小脸,带着期待,如饥似渴地注视着那个童话世界中下一步将发生什么。
      
      卡罗尔与立家相识于一八五六年,立父是卡罗尔执教的学院新来的院长,他们初次见面是在二月,在前往观看牛津划船比赛的火车上,正式结识是两个月后,卡罗尔当时刚开始对摄影大感兴趣,他与一位朋友拍摄一家教堂,正巧立氏一家在那儿,他邀请爱丽斯三姐妹做他照片中的小模特。这次拍摄并不成功,因为这三个孩子无法安安静静听从安排,但是他与立家孩子的交往却就此有了基础。他为他们全家拍照,讲故事给孩子们听。但是早在当年秋天,立太太便对卡罗尔与立家孩子的交往抱着谨慎的态度,她觉得照片拍得太多了。“这好像是暗示我我对他们家的侵犯太久了。”卡罗尔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幸而在那个冬天,立氏夫妇远在国外,照顾三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对卡罗尔偏爱有加,她允许卡罗尔自由出入立家大院。立氏夫妇回来后,卡罗尔去他们家的次数减少,但夏日里仍能一年四五次带这三个孩子荡舟在牛津附近的泰晤士河上。于是,几年以后,便有了那个金色的下午,便有了文坛上的这篇不朽之作。
      第二个夏天,《爱丽斯漫游奇境》书稿将成,卡罗尔又带着一群女孩前去游河,下午三点,其他人都坐马车上了归途,卡罗尔带着立氏三姐妹坐火车回家。卡罗尔在日记中称此次旅程非常爽心,特别是旅程的结尾更是十分愉快。第二天,卡罗尔请求立母将三个孩子送去让他拍照,立母没有答应,而且至此以后立母便禁止卡罗尔与她的女儿们有任何交往。究竟事出何因,无人知晓。
      卡罗尔向来有记日记的习惯,从一八五三年他在牛津的三年级开始,到一八九七年圣诞节他去世前三个星期,卡罗尔从没间断过写日记,总共有十三卷。在他去世后一年,他的侄子依据这些日记出版了第一本《卡罗尔传》,但是在当时,还没有人意识到道基森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多重要,没有人再去注意这堆日记,十三本笔记都去向不明。若干年后,人们在一个地窖的硬纸箱中重新见到它们,四本已经丢失,其中两册正是他与立德尔一家交往的最关键的时期。现在的传记作家所能依据的,只有他第一本传记中所引用的段落。卡罗尔与立家交往六年,除了丢失的日记之外,最后立母绝交这天的日记也被人撕去,而且此地无银三百两,在前一页的最后,不知是谁的笔迹,写道日记本此处没有缺漏。这一撕一辩就造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个千古疑团。一般最顺理成章的猜测便是卡罗尔对立氏三姐妹图谋不轨,被立母察觉,特别是那个“十分愉快”的旅程的结尾到底发生了什么,成了立家与卡罗尔绝交的关键。
      立家的姑娘们自始至终没有对那天发生的事作过评论或解释,她们渐渐长大成人,都以她们的美丽及修养而著称,不再是卡罗尔所喜欢的小女孩们。爱丽斯后与维多利亚的四王子相爱,但终因她出身平民而未能成婚。《漫游奇境》成为经典读物,她们不再与卡罗尔有任何接触,这一段公案渐渐被人遗忘。直到近几年,政治正确的流行让人们的言谈举止越来越小心翼翼,这段公案才频频引起传记作家的兴趣,按照女权童权的诸种观点,卡罗尔对年幼少女的迷恋与兴趣非但是极为政治不正确,简直就是变态。但在他的有生之年,人们的警惕性及政治正确的觉悟还没有那么高,他便也从未缺少过十来岁的小女孩做他的摄影模特和朋友。卡罗尔的世界,是作为作家的他与这些小女孩们共同拥有的世界,这些小女孩,或是他学院同事的孩子,或是许多剧团的小演员们,也有一些,是他自己在火车或沙滩上结识的。这些小女孩虽没有任何一个超过爱丽斯三姐妹所给他的灵感,但却是他整个生活的精神寄托所在,他的无数书信都证明了这一点。
      
      卡罗尔向来爱写信,从二十九岁到去世,他总共写了十万多封信,他曾说,“人是写信的动物。”在他晚年,他曾发表过一篇关于写信的短文,论述了他自己写信的十二条原则。第一条是书写清晰,最后一条更妙:“当你去邮局寄信时,千万要拿在手中,如果放在口袋里,根据我的经验,你就会在乡村道路上来回折腾,两次路过邮局,回到家中后才发现信仍在你的口袋里。”卡罗尔的信写给亲朋好友,新旧相识,报刊杂志,更写给他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小朋友们。他给成年人写信向来署他的真名,只有在给小女朋友们写信时,他才署笔名。这两类信的文体文风也截然不同,前者正式刻板,后者生动活泼,有趣有情。为了让他的小读者高兴,卡罗尔想尽办法变换风格,有的新是图文并茂,或以图代文,有的是镜中之信,文字反写而成,需从镜中阅读才能读懂,还有些信是以他童话中人物之名义写成,因为是精灵之信,故而字迹极小,需在放大镜下才能读。信的内容往往像讲故事,有许多逗趣,调侃,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成分,其想象力及文风笔调丝毫不逊于他那些发表了的童话,让人绝对不能相信写信的人也是位著述甚丰的严肃的大学教授。
      例如有这样一封写给他的小朋友的信:
      
      亲爱的孩子:
       现在天气太热了,我虚弱得几乎无法握住笔,即使我能握住笔,笔中也没有墨水。墨水都蒸发成了黑色的气,在屋内乱飞,把墙壁和房顶都染得模模糊糊。今天凉快了一些,有些又变成了黑雪回到墨水瓶中。很快,我就能有足够的墨水给你写信,也能预定那些你妈妈想要的照片了。
      这样热的天气让我很伤感气闷,有时候我真想发脾气。例如,牛津主教刚刚来看我,他可是一片好心,但我一见他来,怒气顿发,抄起一本书便向他扔去,而且把他打成重伤。嗯,事实并不是这样,所以你不要相信我,记住,下一次可不要这样急急忙忙相信人。为什么呢?因为你如果总是相信别人,你脑子中的相信肌肉就会累死了,你也就虚弱得连最简单的事实都无法相信了。就是在上个星期,我的一个朋友想要相信杰克巨人杀手,他费了好大劲相信了,但他也累死了。所以,当我告诉他外面正在下雨时,他不相信我,没有带雨伞,也没有戴帽子就冲了出去,他的头发被淋得湿透,有一绺卷发过了两天才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嗯,对不起,这里面有一些也不全是真的……
      
      有时,他也以真身向他的小朋友们评价自己:“我的一个朋友让我带信给你,他叫卡罗尔,这个人很是奇怪,而且太喜欢胡说八道。”许多时候,这种信口开河的胡说八道会在他与小朋友间往返好几次,渐渐一个故事便舒展开来,人们能在他的书信中看到他童话的影子,例如《镜中奇遇记》里的那只猫:
      
      你又问起那三只猫,它们真可爱!自从上次信中告诉你它们半夜到我这儿,它们就没有离开过我!那天我外出散步,它们把我所有的书都从书架上取下,摊在地上,这样我回来时就可以读了。而且它们把每本书都翻到第五十页,它们觉得从这页开始读最合适。不幸的是,它们把我的一瓶胶水拿出来,把一些画粘到屋顶上,可能它们觉得我会很喜欢,但它们一疏忽,胶水打翻了,都倒在了书上。所以当它们把书合起来放好时,书页都粘在一起,我就永远读不到第五十页了。
      不管怎样,它们的心还是好的,所以我并不生气,为了奖赏它们,我送给它们每位一勺墨水喝,但它们好像并不感激我,纷纷做着怪脸,但因为是礼物,它们也无法拒绝,只得喝了,它们中的有一位原来是白猫,现在当然变成了黑猫了。
      
      卡罗尔的信件大都以取乐他的小朋友为重,虽不乏非正统观念的内容,例如他在信中多次劝孩子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但总体来说,并没有什么歹念。信中自然也常常有感情的流露,大多数并不过分:
      
      请把我的爱分给你们所碰到的所有孩子,另外我也寄上两个半吻,由你分给你们四位,注意,可得分得均匀哟!
      
      但仍有些信让人读来不太舒服,例如一八七七年,四十六岁的他写过这样一封信给一位在沙滩上碰到的不知名的小女孩:
      
      噢,孩子孩子,昨天下午我信守了诺言,来到海边,这样可以与你一起在岩石间散步,但我却看到你与另一位男士在一起。我想你可能暂时还不需要我,所以我走开了一会,等我回来时,就再也找不到你了。我在岩石间找啊找的,看到一位穿粉色衣服的孩子特别像你,但我走近之后才知道不是你。可怜的孩子,她不是你,这也不是她的错呀!我帮她建造沙堡,然后回了家。我一路上都在哭。
      
      卡罗尔对小女孩的兴趣除了为她们写信写故事外,他的另一主要兴趣是拍她们的照片,他让她们穿上各种不同的服饰,扮作吉卜赛人,印度人,希腊人,中国人等等,做出许多不同的姿态。他从他的小朋友们中选择童话中的模特,为她们画素描,作为童话插图的底稿,供插图作家们参考。
      卡罗尔的梦想也许是这些小朋友们最好都不要长大。一八八○年二月他给另外一位小朋友写的信中配了一幅画,画中的小女孩的腿和头都已长出了画面之外,信中说等到下次他们见面时,这个小女孩可能已长得太高,他无法为她拍出美丽的照片了,“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话,求求你不要再长高了。”
      然而孩子们总会长大,小女孩都渐渐变成了大姑娘,就像爱丽斯终究会醒来。卡罗尔创作了爱丽斯,他知道离开童话世界不是易事。你们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副扑克牌。爱丽斯有勇气对着耀武扬威的女王及武士们这样说。
      
      整个一副牌都飞到了空中,又从空中向她飞扑下来,她惊呼了一声,一方面是因为害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气,她举手挥打它们,发现她自己躺在河岸上,手搭在姐姐的腿上,而姐姐正轻轻地把落在她脸上的树叶拂去。
      
      看着身边的小女孩们一个个长大,一个个将她们送离童话故事童话书,又吸引着一个个的新女孩到来,卡罗尔却一直没有勇气告诉他自己童话只是一场梦,总该有梦醒时分。真实生活里的道基森很快被人遗忘了,那个梦中未醒的卡罗尔却永远流传了下来,无论褒贬,成了永恒。
      
      卡罗尔一直未婚。
      
      
  •     玻璃一样的心
  •       你好,胡说八道先生。
      
      虽然,我不是爱丽丝,但我也想和你说说话。
      
      你看,天空的颜色变成了大红色,云朵是微微发黄的糖浆色。也许,云朵还是白色的,只不过,天空太红,把它们染成了别的颜色。胡说八道先生,你有在看云朵不断变化的奇妙画面吗?我一直都知道,是因为有一双大手在不断的扯弄这些云朵,就像炒豆子一样,一遍一遍的不停搅拌。我不喜欢没有云朵的日子。那时,搅拌云朵的人休息了,他把云朵当成了美味的点心。
      
      还有,我喜欢大红色的天空。
      
      但是,胡说八道先生,我不喜欢动物们和我对话。但是,我喜欢它们和我说话。我说我的,它们说它们的,用属于我们各自的语言。我也不喜欢它们穿着衣服,当然,如果它们穿着裙子和花衬衫为我跳舞,我是会为他们鼓掌的。
      
      胡说八道先生,如果被我藏起来的玩具能够像人一样活动,从屋子的各个角落钻出来,那我还是挺高兴的,可是,我不喜欢它们对我指手划脚。你看,我不是爱丽丝。爱丽丝也不喜欢它们指手划脚,但她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而我希望能做一个无理取闹的小霸王,我希望它们能听我的指挥,参与毁灭地球的计划。我想,它们会是一支很有杀伤力的军队。
      
      希望它们把世界上不听话的玩具统统破坏掉。
      
      胡说八道先生,能介绍那些你认识的神奇生物给我认识吗?这些生物我倒希望它们能说人话,因为我想直接和它们交流。通过翻译对话当然是可以的,但这太麻烦,而且我不喜欢我和它们的谈话有第三人参与。那么,胡说八道先生,你认识独角兽先生或者独角兽小姐吗?
      
      我想你不认识的,因为它们实在太普通了。
      
      你能请我喝杯茶吗,胡说八道先生?我只是喝茶,不需要点心,我已经长得够大了。当然,如果变小一点儿好像还不错。但是,胡说八道先生,我不是爱丽丝,有时候我还是挺为自己的大高个儿沾沾自喜的,比如夏天的时候。但爱丽丝也很可爱,像洋娃娃一样。我想她会很高兴我这样比喻。
      
      胡说八道先生,我要和你一本正经的聊聊关于胡说八道这个话题。举行一场小小的会议吧。我可以为你朗诵一下我觉得不错的诗。不过,我好像没有读过很长的诗,但把同一首诗多读几遍,它就变得很长了。这样,听起来也比较有规律,大多数人都会喜欢规整的东西。
      
      我可以邀请你跳舞吗?什么舞步呢?哦,就是那个,可以让人指着鼻子,用脚而不是用手的那个。我知道,你会给他取一个有趣合适的名字的。
      
      胡说八道先生,好羡慕你呢,每天都可以过得那么快乐!所以,我也要很快乐,因为每天我也和胡说八道先生一样不停的胡说八道!但是,我还很贪心,希望我的胡说八道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你模仿我的胡说八道,那也是一本正经的!
      
  •     看见这个封面忆起童年~~
  •     我有同感。
  •       I loved this movie as a kid so going back and reading this book just brings back so many memories. This book is nuthing short of awesome, who doesnt remember as a kid the lovely Alice, or the always funny madhatter, and the evil queen of hearts. I love reading the story of Alice fallign down the rabbit hole and beginning the journey through wonderland discovering many new things including more about herself. I recommend this book to everyone who enjoys this classic tale.
  •     写得很深刻,这是我很喜欢的书之一
  •        天空这时候纯蓝,秋日雨后常有的,那种不太明朗带点惆怅的蓝。阳光倒是还有,但很虚弱,将死的蝴蝶一般栖息在每一片树叶上。一丁点儿风也不存在,也没有鸟的什么影子。
       她出现的时候正是这时。善良的蓝眼睛有点像北极将融化的冰,棕色的睫毛在眼底打下一点小小的羽翼般的阴影。她微笑,仰头,虚假的绒毛般的姜黄色阳光涂在她脸上一点虚假的温度。并没人看她。她就像是不慎坠落如这个院落里的果实,却并未发出声音。
       她是冒失的,淘气的,无助的,坏脾气的,缺乏知识的,她只是个幸运又简单的小女孩。但是这个世界里只有她一个人是有逻辑的,就像一个清醒而理智的人闯进了一个人人虚伪带着面具而自得其乐的世界,说着揭穿他们面具的话刺痛了他们,可是这些已经麻木了的虚伪面具已经长在脸上的人却浑然不知。
       红后说,你要不停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白后说,记忆可以是双向的,记得每天练习相信6件不可能的事;柴郡猫说,当我们不知道要走哪一条路的时候,可以去选择任何一条路。
       她从容前进,仿佛是带着思想的向着早就想好的方向,血液也是静静的蜿蜒的流淌在青苔上。
       她遇见叮当兄弟,为她背诵充满了文字游戏和双关语的晦涩难懂的诗歌,她没有耐心听完长达6页的《海象与木匠》,继续向前;她花了5便士在山羊的商店里追上了矮胖子,小心翼翼的改变童谣中跌得粉碎的结局;她经过茶会被问起乌鸦和写字台的谜语,她才那么小,根本想不出维京人的信仰中的奥丁。
       她在两个故事里遇见了那么多奇怪的事,记不得这么多,唯一令她怀念的,是在小溪旁、森林的边境,不停地摔下马,却为她唱起歌的忧郁白骑士。
       许多年后,全部的景象还历历在目,骑士明亮的蓝眼睛和温柔的笑脸,穿过他头发的夕阳的光辉,他盔甲上闪闪的亮光;缰绳松松的挂在马脖子上,马安静的移动着,啃食脚边的青草,还有树林在他们背后投下的长长的阴影。
       他说:“当我走到拐弯处时,请向我挥挥手帕。”
       她独自穿过小溪,完成了游戏。
      
      
       她看过电影之后很久,在书店里遇见了299页的原著。原来她已经长大了那么久,久到忘记了故事的情节。
       爱丽丝女王陛下。
      
  •       之前就看过<爱丽丝梦游仙境>,它好像是伴随我长大的,现在又出了新故事版本,我当然不会错过了,哈哈,而且还有纪念品可爱的小本本记事薄,真是有趣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