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年度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北京出版集团 新经典文化
出版日期:2013-9-1
ISBN:9787530213124
作者:李洁非
页数:412页

内容概要

李洁非,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室主任,全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从事当代文学史研究、延安研究、小说批评、明史研究等。主要著作有《解读延安》《典型文坛》《典型文案》《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和“李洁非明史书系”(《龙床:明六帝纪》《黑洞:弘光纪事》《野哭:弘光人物》)。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作者简介

继《典型文坛》《典型文案》之后,著名学者李洁非“典型三部曲”压轴力作《典型年度》,乾嘉朴学的功力,当代学术的轨范,重返思想和文学的现场,还原被遮蔽与阉割的真相。六个暗潮涌动的典型年度,一部有血肉和体温的“小”国史。


 典型年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如果说学者李洁非的《典型文坛》和《典型文案》是书写当代文学中的人与事的话,那新作《典型年度》即是在寻踪这许多人与事之命运背后的“何所由来”了。一旦要触及这只无形的“巨手”,传统的文学史写法似不足以敷用,于是,《典型年度》更靠拢思想史著作,作者亦言,“完全可以径以其为一本与文学无关的书”。不过,我们要深知,所有的挖掘与铺垫,目的都是要解决以文学来解释文学而无法完成的问题,也就是说,树木有枝叶,若要真正探究深层的内里,要顺着树干潜入其根脉,源头的起因在那里。如《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成为当代文学中的一重要事件,其出炉也忽然,其被批判也起落不定,作者王蒙更是由于此作品更改了人生的命运。要弄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自文学与文坛本身来搜寻是会陷入迷阵、坠入云里雾里的,只有详加探究1956至1957年的国内外大的走向,如苏共二十大、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论十大关系》、在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双百方针”、中共八大等,才能梳理出王蒙及其作品所遭际命运所为何来的缘由。这是一种“笨”办法,但于解决问题而言,却是扎实可行的。虽跳出“文苑”外,却仍在五行中。李洁非将笔力大部集中于时政的演进、思想的聚焦,但时代的巨影下匍匐着文学柔弱而坚韧的身姿。典型年度“1972”,林彪折戟沉沙,“九一三”的影响如多米诺骨牌推倒,各种势力重新洗牌,政局的天翻地覆自不待言,而其在国人思想层面的巨大震撼与影响或更为深远。后来时隔多年,有人回顾:“八十年代开花,九十年代结果,什么事都酝酿于七十年代。”如新时期文学,按照以前的说法,均认为是文革结束之后绽放出的花朵,其实一切在70年代已经完成,80年代不过是“表现期”(阿城语)。我们可以看到,《典型年度》的写作,李洁非从方法论上显然借镜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他将所遴选的当代史相关年份依次排开,试图构筑一个共和国精神思想历程,自然,亦成为当代文学的“根系”。如果置诸现代文学史,这种梳理的方式是很难行得通的,固然有几个年份可截取,但若想贯穿始终,却难度极大,然而为何当代文学史却可以采取此种方法论呢?这关涉到文学生产方式问题,现代文学的生长虽遭逢社会思潮、流派纷起、局势变幻等因素的影响,但总体上是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人言人殊,不同的表达均可获容纳,在如此的情状下,以单纯的年份来勾连整个现代文学史,是不大妥帖的;而1949年之后,文学生产方式发生了全盘的变化,国家意识形态的威压覆盖了一切,当代文学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不再是人或事,而是“形势”——文学之外的力量,不言而明,年份的“画龙点睛”变为可行了,因为年份连接着形势,而形势决定着文学的走向。当方法论的架构搭起来之后,选择什么年度就值得探讨了。比如,为何是1956年,而非1957年?1956年发生如下一些事情: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毛泽东讲《论十大关系》;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这一年份在建国头十七年中实在特殊,其开放、开明之异质性令人惊异,李洁非说,“其斑斓多彩,在‘改革开放’前的全部当代文学中,岂止是首屈一指、鹤立鸡群,事实上,绝无仅有”。而一批青年作家在这一特殊年度里纷纷涌现,如刘宾雁、王蒙、陆文夫、林斤谰、高晓声、邓友梅、刘绍棠、宗璞等,并拿出他们值得称道的作品(当然,翻过年来,几乎均被打为右派)。1956年与1979年有着某种潜在的联系,换言之,1956是1979的“早产儿”,过早地夭折了。另外,1962、1968、1972、1978、1986等年度的择取,而放弃1966、1976等,李洁非都有深入的思考在其内,未必以显在的历史关节点为唯一标的,而是以更深层面的精神震荡为立论的依据。《典型年度》应该是当代文学史的外围写作,作者本人说,“局限于文学话语,许多事确实就像虽然只隔一层薄窗户纸,却永远捅不透……我要绕开文学,到它的后面看一看。后面是什么?我以为是国家的整体精神思想格局”。如果说,以前的写作还可容留文学自由的相应纯粹度,那当代阶段的文学可谓太不纯粹了,这造成了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似乎总有言犹未尽之处。就此而言,《典型年度》的完成度或有缺憾,但确是一种有益的拓展与尝试。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严谨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对人物的把握,对代表事件的选取,都非常用心。教科书里讳莫如深的历史,在这里有别样的风采。
  •     总的来说写的很好,能看出作者下了苦功,费尽苦心。在目前境况下,几乎写到了最好。对毛邓二公,相比以往相类著作做了更好的论述
  •     还不错
  •     好书。很好读。对一些关键年度的把握很有见地。
  •     不错
  •     典型三部曲也可以都找来看了
  •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此书已超越文学范围,而是更侧重于对建国后重要年份史实的探寻与梳理。从《典型文坛》对人物的重视,到《典型文案》对具体文学事件的辨析,再到这部《典型年度》以政治和思想史的梳理来审视文学,视野一步步开阔,对于当代文学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摆脱了“就事论事”的单一视角,把文学生发流变的来龙去脉放在了大的历史面前,从而更有一种清晰的眼界来看待。
  •     对几个重要的年份,特别市文革的68年72年有些观点我觉得是有所助益的
  •     很棒
  •     此书读者真少,推荐一下。
  •     典型年度有点考察的味道,非常不错。选取的年份也很有代表性,在他们那一代的作者中,李洁菲的分析还算冷静的
  •     还行
  •     56年是不切实际的幻想,62年种下66年的种子,72年埋下78年的伏笔,86年预示了未来二十年的命运。
  •     太严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