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民史(第五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208113053
作者:【美】霍华德·津恩
页数:58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哥伦布、印第安人和人类的进步    肤色黄褐的阿拉瓦克族的男男女女们,一个个赤身裸体、满怀好奇地奔出村落,跑到海岛岸边。有的人还跃人大海,想游近这只陌生的大船看个究竟。当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手提长剑,操着一口陌生的语言一登上海岸,阿拉瓦克族人便带着他们的食品、水和其他礼物跑上前去迎接。在后来的航海日志中,哥伦布写道:    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鹦鹉、棉花球、长矛以及其他许多东西,并用这些东西来换我们的玻璃念珠和鹰铃,他们非常乐意把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拿来交换……他们体格健壮,身材匀称,相貌堂堂。他们手无寸铁,而且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武器,因为当我向他们展示我的长剑时,他们竟然愚蠢地用手去握那利刃,结果可想而知,他们”的手被割破了。他们没有铁器。他们的短矛是用竹竿做成的……用他们作奴仆一定会很不错的……只要五十个人,我们就能把他们全部征服,供我们随心所欲地使用。    巴哈马群岛上的这些土著居民与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人非常相像,他们以热情好客、信仰一致而著称(欧洲的观察家们都一再这样说)。这些品质甚至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也是很难看到的。此时欧洲正处于教会神权及封建君主的统治之下,标志着西方文明到来的拜金主义开始泛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欧洲的第一批探险家克里斯托夫·哥伦布们动身前往美洲。    哥伦布写道:    当我一到达“印度”,站在它的第一块土地上,站在我自己发现的第一个岛上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动手抓了几个当地人,因为他们十有八九了解这里的一切并且能够把自己了解的一切都告诉我。    哥伦布最想知道的是:哪里有黄金?他是在说服西班牙国王和女王出资赞助他的远航探险之后才踏上这片土地、这个富饶之邦的。他一直期望的是:在大西洋的彼岸(印度和亚洲)能够找到黄金和香料。因为在当时,像其他略通科学知识的人一样,哥伦布相信地球是圆的,只要他驾船一直向西,他就一定能够到达远东。    此时西班牙刚实现统一不久,作为一个新兴的现代民族国家,像法国、英国、葡萄牙一样,它的绝大部分人口是贫穷的农民,他们供养着只占这个国家人口的2%、却拥有95%的土地的地主贵族们。西班牙人笃信天主教,他们驱逐犹太人,赶走了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西班牙也在寻找黄金,因为这时黄金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财富象征,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土地。只要有了它,什么都能买得到。    几个世纪之前,马可·波罗以及其他一些陆路探险者,曾给人们带回无数的奇珍异宝,所以,人们一直相信,亚洲遍地都是黄金,更不用说丝绸和香料了。但是现在,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东地中海地区,控制了通往亚洲的陆路交通,所以亟须开辟一条海上路线。葡萄牙人当时正驾船绕过非洲的最南端。西班牙人也不甘示弱,决定冒险横穿当时还鲜为人知的大西洋海域。    费迪南国王和伊莎贝尔王后向哥伦布许诺:作为回报,不仅将把此行获得的10%的财物(黄金和香料)赏给他,还要把新发现陆地的统治权赐予他,并授予他世袭的海军上将头衔。哥伦布是来自意大利热那亚城的一个商人,同时又是一名纺织工人(他是一个熟练纺工的儿子)和出色的水手。于是他率领三艘帆船(其中最大的一艘叫圣玛利亚号,长约100英尺,有39名船员)出发了。    哥伦布把世界想象得小了点。其实亚洲比起他的测算还要远上几千里,因此他根本不可能到达。相反,他注定将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漂泊下去。然而,他又是那么幸运,当船队航行到整个航程四分之一的时候,一片海图上没有标明的陌生大陆横亘在他的眼前。这就是美洲大陆——它位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此时正是1492年10月初的一天,距他们离开非洲大西洋一侧的加那利群岛正好是33天。当时,他们看到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树枝木权,天空中有成群的鸟儿在飞翔。这些都表明前方是一片陆地。10月12日,天刚破晓,一位名叫罗德里戈的水手,看到了月光下闪耀着片片银光的白色沙滩,他惊喜地大叫起来。他们看到的是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岛屿①,它位于加勒比海之中。本来有言在先:第一个看到大陆的人可以获得1万马拉维迪的年金。但是,罗德里戈却从来没有得到过这笔钱。它们全都塞进了哥伦布的腰包,因为他当时宣称,还在前一天晚上,他就曾看到过一束亮光。    接下来就是他们靠近海岸时阿拉瓦克族印第安人跃入水中欢迎他们的那一幕了。阿拉瓦克族人居住的村落可以称之为农村公社,这里的农业种植技术比较发达,种有玉米、马铃薯、红薯、木薯等等。他们还会纺线织布,但是他们不会役使马匹和其他能用来劳动的动物。他们没有铁器,但是他们的耳朵上却缀有微小的黄金饰物。    正是这个小小的饰物给他们带来了厄运:哥伦布像押送犯人一样把他们带上船,因为他相信,这些土著人能带他找到出产黄金的地方。他们先是航行到了今天称之为古巴的地方,继而到达了伊斯帕尼奥拉(今天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所在地,是一座岛屿)。他们在那里的河水中发现了少许黄金颗粒。当地一个印第安人部落的首领还赠送给哥伦布一个黄金面具。这一切都使他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他们仿佛看到了黄金遍野的诱人景象。    他们从搁浅的圣玛利亚号上拆下船骨,在伊斯帕尼奥拉建起了一座堡垒,这是欧洲人在西半球建立的第一个军事要塞,哥伦布给它起名叫纳维达(圣诞城),并留下了39名船员,他们的任务是负责指挥印第安人寻找和储藏黄金。他把抓获的更多的土著人关押在其余的两只船上。在岛上,他们还同印第安人打了一仗,原因是印第安人拒绝交换给他们所需要的那么多弓箭。战斗中,两名阿拉瓦克族人被长剑刺中,流血过多而死。一切结束之后,尼尼亚号和平塔号扬帆起航,朝着亚速尔群岛和西班牙方向驶去。当时天气已逐渐转冷,被押上船的印第安人中开始有人死亡。    在呈送给马德里王室的有关这次探险的报告中,哥伦布极尽夸张之能事。他极力宣称他已经到达了亚洲(实际是古巴)并在中国(实际是伊斯帕尼奥拉)沿海的一座岛屿上靠岸。他的描述真假参半:    伊斯帕尼奥拉真是一个人间仙境,这里有崇山峻岭,也有平原牧场,处处富饶而美丽……这里有优良的海港,好得让人难以置信;这里有数不清的河流,而且绝大部分河里都含有金沙……这里还盛产香料,有大型的金矿和其他金属矿区……    根据哥伦布的描述,“凡是亲眼所见之人,无不认为”印第安人“心地纯朴,在各自的领地里无拘无束地生活。若有人向其索求物品,从来不予回绝,反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在报告的最后,他祈求国王和王后再给他一点小小的资助,作为回报,他将在下一次远航之后给他们带回“要多少有多少的黄金……要多少有多少的奴仆”。他以宗教般的虔诚祈祷说:“永恒的上帝,圣明的主啊!赐福给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们吧,保佑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由于哥伦布夸大其辞的渲染和重金许诺,在第二次探险开始的时候,他居然拥有了一支包括17艘帆船和1200名船员的庞大船队。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奴隶与黄金。在加勒比海之中,他们一个岛屿一个岛屿地搜寻,见到印第安人就抓。但是随着欧洲人的企图逐渐昭然若揭,他们开始发现,越来越多的村庄在他们到达之时已是空无一人。到达海地的时候,他们发现,原先留守在纳维达城堡的海员,已经在一场战斗中被印第安人全部杀死了。原因很简单,他们成群结伙地在岛上乱闯,寻找黄金,还掠走土著的儿童和妇女作为劳动和性奴役的对象。    P1-3

前言

王缉思    读完本书译稿,掩卷长思,第一个感受是:这种观点的书,在国内久违了。    近十来年在国内读到的美国历史,以丹尼尔·布尔斯廷的三卷本《美国人》为代表,多以自由主义价值观即美国主流意识形态贯穿始终。虽然许多著作不乏客观描述和批判性的评论,但作为整体的美国历史,是从“正面”叙述的,以积极、开拓、创新、繁荣、自由、多元、吸纳、包容等等为主体词,以总统执政时期为年号。华盛顿睿智开国,杰斐逊开明制宪,汉密尔顿远见卓识建银行办工业,富兰克林多才多艺倡科学兴教育,林肯勇敢坚定解放黑奴统一国土,小罗斯福力挽狂澜推行新政战胜强敌……似乎美国历史就由这些总统伟人的业绩所代表。直到当代,20世纪60年代以黑人民权运动为先锋的“反文化”运动,80年代新保守主义的回潮,世纪之交高技术推动的所谓“新经济”,如果不是归功于肯尼迪、约翰逊、里根、克林顿这些总统,至少也同以他们名字命名的时期相联系。    本书呈现的,是一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美国史,大有把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之势。在这本书中,资本主义是万恶之源,资本家是元凶,政客是帮凶,“英雄总统”多为配角、丑角。主角则是许许多多遭屈辱、被迫害、受剥削的印第安土著、黑奴、妇女、劳工,还有逃犯、起义者、拒服兵役者、游行示威的群众,以及饱受美国军事侵略和占领的外国老百姓。他们才是讴歌的英雄,同情的对象。    简言之,《美国人民史》是一部“另类”书。它从美国下层人民、弱势群体的社会活动中挖掘了“另类”史料,是揭露和批判美国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生动教材。    作者霍华德·津恩是美国历史学家、剧作家,波士顿大学退休政治学教授。他反对基辛格的名言“历史就是国家的记录”,拒绝“从统治者、征服者、外交家、领导人的视点来叙述历史”,而要描绘从上流社会以外的人民眼中那个充满着侵略、暴力、饥饿和剥削的世界。    津恩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揭示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奴隶主和奴隶之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种族和性别压迫与被压迫之间尖锐的利益冲突。”所谓“美利坚合众国”,从来就不是一个代表着全体人民一致利益的共同体,而是统治阶级掌握的政府通过政治、文化手段,把人民笼络起来的一张大网。“政府的目标就是平息上层社会的争执,抑制社会底层的反叛,保持现行制度长期稳定。”    本书开篇即详细描述了英国人人侵北美,对原始部族进行残暴的屠杀和掠夺的过程。欧洲移民以内心深藏着的虚伪和狡诈为驱动力,弱肉强食,以怨报德,用印第安人的鲜血为代价,换取了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美利坚文明。    美国不是“生来自由”的,而是生来就有奴隶和自由人、主子和奴仆、佃农和地主、穷汉和富翁之分。《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并不包含印第安人、黑人、妇女。宣言发表后第4天,在波士顿征兵广场上,富人掏钱免除了兵役,而穷人只能人伍出征。传统的美国历史书强调的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团结反抗英国侵略,从而掩盖了内部激烈的阶级斗争。“《独立宣言》的真正内涵在于:由重要人士组成的上层阶层需要大量的美国人来反抗英国人,但他们又不希望彻底打破150年间建立发展起来的财富和权利关系格局。”开国先父们的种种神话该揭穿了。他们不是追求真正平等的正人君子,他们只是在统治势力之间建立权力均衡关系,而从来没有在阶级之间建立均衡。    英国人的殖民统治被推翻后,美国人继续西进。1828年当选总统的安德鲁·杰克逊在津恩笔下是“一个土地投机者、批发商、贩卖奴隶的商人,也是美国早期历史上印第安人最凶恶的敌人”。通过欺骗和掠夺,美国侵占了墨西哥的大片领土,在广袤富饶的西部建立起自己的帝国主义统治。    本书痛斥美国的海外扩张。津恩指出,是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这对孪生兄弟在驱使美国一次次地发动和参与海外战争;同时,海外冒险活动也有利于统治阶级缓和国内罢工和抗议活动的冲击,虽然美国政治精英未必是有意识地策划了战争,去平息国内阶级冲突。在他心目中,“爱国主义的极端行为就是战争”,“爱国主义向来不失为一种把阶级仇恨淹没在维护国家团结的口号中的方法”。    津恩甚至认为,不但美国对菲律宾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义战,连反法西斯战争都未必值得颂扬。希特勒德国固然可恶,但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政府同希特勒德国并无本质差别。他举例说,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对日裔美国人的关押迫害,同法西斯行径如出一辙。美英苏对即将战败的德国狂轰滥炸,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都应归入战争罪行一类。    二次大战之后,帝国主义、种族主义、极权主义、军国主义照旧存在,而且变本加厉。美苏两国以远胜于法西斯国家的军事机器,在更大的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它们也都谋求对自己的人民实行控制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只不过各有各的办法——在苏联更野蛮一些,而在美国则更老练一些。”    对美国在20世纪60—70年代进行的越南战争和1991年发动的海湾战争,作者也进行了类似的道义谴责,对越南和伊拉克的涂炭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重彩描绘了美国国内的反战示威。    美国民主的虚伪,在津恩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揭露。民意调查明明显示绝大多数的选民赞成增加对百万富翁的征税,但轮流执政的共和、民主两党从来对此都是置若罔闻,因为它们的后台是大公司大老板。从水门事件到同大财团相互勾结,政界丑闻接连不断。共和党的尼克松和基辛格,是津恩眼中最无耻的当代政客。对民主党领导人,津恩还相对手下留情。他讥讽道,美国的总统选举,就是公民每4年去一次投票站,在两个性格不令人生厌、观点正统、肤色白皙、衣冠楚楚的英国人后裔中间做选择。    百分之一的美国人占有全国三分之二的财富,是作者反复强调的事实。在穷人队伍中,黑人、拉美裔、妇女仍然首当其冲。美国正在分裂成巨富和赤贫两个阶级,而没有一位主流政治家会谈到这一点。政府面对贫困群体的抗议声浪,一手拉拢——用经济诱饵把少数穷人吸纳到现存制度之中;另一手弹压——用暴力驱散抗议的组织。监狱人满为患,当然是穷人居多,因为富人不需要犯罪就能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且法律永远偏向富人一边。    津恩描绘的日益深重的美国危机还有药可救吗?他的结论是悲观的:只有出现一场伟大的、全社会的公民运动,把反奴隶运动、劳工运动、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同性恋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等力量统统联合在一起,才能把美国带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谁能领导这样一场运动呢?津恩没有指出来,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人民希望出现一个“新的国家改革党”。    本书的中国读者大概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持津恩这种观点的左派学者,在美国学术界处在什么位置,有多大影响?简单的回答是:美国左派学者人数不多,影响却不算小,而“异端思想”在美国社会所起的作用,也十分值得分析。    本书多次引用两位前辈美国学者的思想和成果。一位是黑人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杜波依斯(1868—1963),他一生追求黑人的自由和平等,不在强权和利诱面前低头。另一位是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1874—1948),他因1913年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解释》一书而名噪一时。该书对美国立国进行经济分析,大胆揭露阶级矛盾。比尔德被称为上个世纪之交“进步历史学派”的代表,同弗·杰·特纳创立的“边疆学派”一起,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美国史学界几乎独领风骚。他们代表的思潮,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烈影响,反映了那一时期美国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反托拉斯运动、进步主义运动的兴起。    尽管“进步历史学派”近几十年来受到保守派和五花八门的新史学思潮的强劲挑战,左派思潮至今在美国学术界特别是名牌大学课堂上仍占有一席之地。这本《美国人民史》自1980年初版以来,已经25次再版重印,总发行量达42万多册,在美国可以算十分畅销了。①不过要提醒读者的是,美国大学里的教材往往反映不同观点的相互对立,但代表主流观点的教材,仍然会居于主流地位。    本书的观点,对于80年代以前读过美国历史的中国读者来说,也许算不上新鲜突兀,因为那是中国大讲阶级斗争的时期。在美国学术界,从研究“大人物”转向反映普通人、社会底层、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妇女、少数族群的生活和要求,也早已成为一股潮流。但是,今天我们一些人在介绍美国、研究美国以至整个世界时,阶级观念似乎日益模糊,精英意识(特别是渴望从平民步人“上流社会”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占据了人们的头脑。大款、明星、“领导”,成为社会的主角,追逐的对象。“留学美国”,成为众多青少年的向往,好像那里既然是精英的天堂,也就是普通百姓的乐土。《美国人民史》这部书,可以成为我们的一服清醒剂。    一些中国读者很容易想到的是,像津恩这样的学者,并不以生产力的发达程度来衡量社会的进步。他们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平等和公正。他们敢怒敢骂,以揭露罪恶为己任,但却很难提出什么建设性的主张。这种激进言论,对社会发展能起推动作用吗?津恩的回答是:“穷人的哭诉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但要是听不到他们的哭诉-,你就永远不知道公平是什么。”    激烈地攻击美国政治家,同现行内外政策大唱反调,甚至尖锐批评美国人的爱国主义,这样的著作,在美国居然还能受到宽容,被用作教科书,也许有些费解。津恩对此间接作了解释。他写道,自然资源富饶、人才济济、劳动力充足、财源滚滚的美国,能使众多的公民愉快生活,它当然可以容忍那些不愉快的少数人,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充当持不同政见者。对美国人造反的压制,主要是通过精妙无比的制度完成的。美国操纵和控制社会的机制,通过不断变革,提供了世界上最多的发泄渠道,最大的回旋余地,使不同领域的造反者相互隔绝,各自为战。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忠诚,也是反对派难以逾越的障碍。    正像一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知识阶层天生就是批判型的,本能地对商业文明抱有抵触,而更多关心平等与公正。像津恩这样的美国学者,为纠正社会不公而大声疾呼,其主观目的,无疑是要彻底地推翻和改造现存制度。然而是否可以说,他们的社会批判,客观上却起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小骂大帮忙”的作用?诚如津恩所言,美国政治上“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只是在一个阶级内部的权力约束。但是在社会上,还有知识界舆论界人士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在监督政府,表达“社会的良心”,到处揭政府的短,批政策的弊端,相互攻讦,各种意见激烈交锋。无形之中,社会的上层和下层通了气,情绪得到宣泄,矛盾得到缓解(虽然只能暂时缓解),总危机得以避免,政治社会的大船在左右摇摆中仍然能够行驶而不致倾覆。这个道理,在资中筠等先生的新著《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中已有深刻的阐述。    照理说,美国左派思想家如此关心社会平等和公正,应该为国家之间的平等多说几句公道话。中国读者更容易想到的还有,既然津恩等人描述的美国人权状况如此糟糕,他们也应当认识到美国没有权力对他国内政指手画脚。但是,津恩在本书中所表露的观点却恰恰相反。他高举“人权高于主权”的思想旗帜,反对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国家和政府,更是苏联(他称之为“假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也强烈抨击印尼、伊拉克、一些中美洲国家的“专制”和“暴政”。在他看来,美国资本家为了在发展中国家赚钱,牺牲了这些国家劳苦大众的利益,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剥削网。同时美国政府为了美国资本家的利益,不愿得罪这些国家的政府,对人权在这些国家里受到粗暴践踏的现象充耳不闻。照这个逻辑,美国人对他国人权管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各国“人民”应该联合斗争,向各国政府争自由,争经济权利。    由此联想到,在反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张就人权问题制裁中国的美国人行列里,是少不了一些自称代表“人民利益”的左翼人物的。美国的思想政治阵线,原来如此复杂而又单一。批判“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家,其实是赞成这一原则的,只是指责美国在实践上没有将平等原则贯彻到底而已。个人的自由权利在理论上高于国家权力,社稷是为人民而设立的,因而人民对他们所不信任的政府有权予以推翻。这些成为美国立国之本的观念,其实也是本书作者和美国其他批判家奉为圭臬的原则。    美国人终究是美国人,不管是精英还是异端,不管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    本译文依据的是1997年的教学版,删除了其中专涉教学的序言、思考题以及同这个版本对应不上的索引,将它还原为一部通俗的学术著作。②几位年轻译者都在国内重要的研究和教学单位工作,要我代为中文版序。读到这样有激情和冲击力的著作,这样流畅生动的译文,我又对照译文翻阅了原著的一些段落,也发现翻译是准确的,自然欣然从命。我不是美国史专家,对美国社会也谈不上多少了解,不揣冒昧,谨借此机会写下一点学习心得,期待这部好书在国内拥有众多读者。

后记

在《美国人民史》汉译新版即将付梓之际,需要对这一版的译校工作简单作个交代。    这个译本是在汉译第一版的基础上,参照原作者生前修订的2005年英文原版进行的补译和校译。而汉译第一版所依据的则是1997年的英文教学版,只是在翻译时删除了其中专涉教学的序言、思考题,把它还原成了一部通俗的学术著作。汉译第一版原由我的同窗好友许先春主持完成。作为译者之一,我曾与许先春和张爱平一起对第一版进行了统校。这已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但当年三个人冒着酷暑猫在一起逐字逐句校阅译稿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2010年7月19日,在庐山上突然接到好友许先春的电话,称上海人民出版社同他联系,商谈《美国人民史》一书汉译本修订事宜,询问我的态度。经过简单的电话交流,我们初步商定接手这一工作,主要考虑的是,第一,出版社希望最好仍由原第一版的译者对第一版进行修订;第二,我们对《美国人民史》一书比较认可,对自己原来的译文也比较满意;第三,出版社提供的最初信息是:新的英文版与前一版的差别只是增加了两章,其余文字似乎并未改动,工作量不是很大。    事非经过不知难。接手之后才发现工作难度远比原先的设想大得多。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时过境迁,原来一起合作的朋友现在都已成了各自单位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繁重的科研和行政任务,再无承担译校任务的可能。经多方联系和协商,最后确定由我负责牵头另起炉灶把这本书的修订工作画上一个句号。虽力有不逮,但考虑再三,还是答应了。因为在这些朋友里,只有我算得上是个“闲人”了,所谓“责无旁贷”吧。另外对这本书也确实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等真正动起手来,才发现更难的还在后面,由于距汉译第一版出版已经十年之久,虽经多方努力,还是无法找到当初翻译时所依据的那个1997年的教学版原书。国内能找到的旧版是1980年版和1995年版。以出版社提供的新版2005年版与1995年版进行逐句逐字比对,发现除后面增加的两章和一个后记的内容外,前面各章内容只有十余处改动,工作量确实不太大。等拿2005年版的英文原书同汉译第一版进行逐字逐句比对时才发现,原来所依据的1997年教学版实际上只是原书的简写本或删节本,而且几乎每章都有大量删节。所以,必须逐字逐句地把删节的地方一一补齐。同时,因为不是重译,所以在逐句逐段的补译时,还要尽量尊重原译者风格,让补译的字句、段落同原译文浑然一体。最后还要根据英文版对汉译第一版的原译文进行重新校对,在尊重原译文的基础上对一些原来译得明显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重译。结果,这次修订工作,所谓的校译和补充,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重新翻译整本书的难度还要大得多。但这时已呈骑虎之势,一方面,随着各章比对结果陆续反馈回来,补译量不断增加,校译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这时想另起炉灶重译全书为时已晚。面对这种尴尬局面,确曾出现过畏难退缩的想法,但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等全部书稿校阅完毕,才发现汉译第二版比第一版竞多出了将近23万字,如果再算上对原书30多万字的逐字逐句的校订,该是何等的工作量!这些都是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克服重重困难一点一滴完成的。原计划的进度一再拖延,说来真是惭愧得紧。    值得欣慰的是,总算是有始有终,没有辜负朋友所托,自己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此时此刻,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如释重负之感。    这个译本是在汉译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所以,首先需要感谢为汉译第一版付出辛苦劳动的各位朋友。汉译第一版所依据的1997年教学版共23章和一个后记。翻译具体分工如下:第1—6章:詹世明、李靖垄;第7—12章:许先春、裴华;第13—18章:蒲国良;第19—23章及后记和参考文献:张爱平。译稿完成后,由许先春、张爱平、蒲国良对全部译稿进行了统校统改。    汉译新版所依据的英文2005年版共25章和一篇后记。修订工作的具体分工是:第1—12章校译、补译:高增霞;第13—23章校译、补译:蒲国良;第24、25章和后记:蒲国良。译稿完成后,由蒲国良对全部书稿进行了统校。    先后参加英文版新旧版比对工作、英文版与汉译第一版比对工作、部分章节、段落的最初翻译工作、汉译第二版初稿校对工作的有董德兵、吴韵曦、张琪、张洁、张毅、李姝婧、詹长沙、蒋卓成、赵子哲、宋波、王洁、代华东、安腾鹏等,在此一并致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顾兆敏先生一直关注本书的进展,他不时的鞭策和提醒使得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对译稿中错漏之处的指正使本书避免了一些不应有的缺憾。    由于水平有限,对于翻译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纰漏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校译者,我理应承担全部责任,也恳望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蒲国良    2013年2月    于中国人民大学

内容概要

霍华德·津恩(1922年8月24日-2010年1月27日),美国左翼历史学家,政治学者,社会评论家,剧作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美国民权、反战活动中相当活跃。著作颇丰。代表作为《美国人民史》(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试图从美国下层人民、弱势群体的视角和社会活动挖掘“另类”史料,考察美国的历史和传统。

书籍目录

新版译者序序言第一章 哥伦布、印第安人和人类的进步第二章 划清肤色界限第三章 低贱的人,恶劣的生存条件第四章 暴政就是暴政第五章 一种革命第六章 性别压迫第七章 只要青草在生长,只要河水在奔流第八章 我们并没有以征服夺取什么,谢天谢地第九章 不甘屈服的奴隶,没有自由的解放第十章 另一种内战第十一章 老板是强盗,劳工要反抗第十二章 帝国与臣民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挑战第十四章 战争:国家生机勃发之象征第十五章 困难时期的自助第十六章 人民的战争?第十七章“或者它会爆发?”第十八章 胜利无望的越战第十九章 令人惊奇的变化第二十章 70年代:处于控制之下吗?第二十一章 卡特—里根—布什:两党协调一致第二十二章 未曾报道过的抵抗第二十三章 卫士的反抗即将到来第二十四章 克林顿执政时期第二十五章 2000年选举与反恐怖主义战争后记参考文献译校后记

编辑推荐

霍华德·津恩所著的《美国人民史(第5版)》从普通人而非政治和经济精英的视角来讲述历史,其主角不是征服者、统治者、政客和资本家,而是印第安人、黑奴、劳工、妇女以及逃犯、示威者、骚乱者、拒服兵役者,讲述的是那些反对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的勇士的历史,是那些为争取劳工权利而领导罢工斗争的工人领袖的历史,是那些反对战争和军国主义的社会主义者及其他人士的历史。

作者简介

本书呈现的,是一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美国史,大有把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之势。在这本书中,资本主义是万恶之源,资本家是元凶,政客是帮凶,“英雄总统”多为配角、丑角。主角则是许许多多遭屈辱、被迫害、受剥削的印第安土著、黑奴、妇女、劳工,还有逃犯、起义者、拒服兵役者、游行示威的群众,以及饱受美国军事侵略和占领的外国老百姓。他们才是讴歌的英雄,同情的对象。
简言之,《美国人民史》是一部“另类”书。它从美国下层人民、弱势群体的社会活动中挖掘了“另类”史料,是揭露和批判美国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生动教材。


 美国人民史(第五版)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为沉默者代言,替被压迫者发声。PS:此书情绪比较强烈,阅读要防止代入。
  •     commie
  •     美左舵手,学界奇葩,生徒虽寡,挺而弥坚。津恩已逝,门徒之中,雷拉斐尔,堪称传人。雷氏《人民写就的美国革命史》是今年7-10月“美国革命史”豆瓣大讨论的必读著作之一,欢迎豆友早做准备,届时就相关话题进行切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598427/
  •     揭发万恶的美国政府!
  •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因为前言和后记而多给一颗星吧。如果只考虑中间的正文只能给三星-编纂多而分析几乎没有。像中国人的宣传材料,缺乏服人之处。严重怀疑如果原文就是这样如何在美国当终身教授-无论左派右派-顺便说一句:我自认为属于比较左的左派了。
  •     何其相似
  •     不是那种光滑的纸,排版太密,字偏小,书眉太小了。第一版的二手难寻,刚好看到这个新版。不过名字还是以前的好——《美国人民的历史》
  •     有些地方太偏颇
  •     这种瞎诋毁美国的左派垃圾。本来是不值一提,但它的影响太大了
  •     非常毁三观的一本书,把全世界是由了”恶”发展起来的,说得太透彻!但是目前的状况已经根本无法解决为了少部分人的利益而推动历史进程的客观现实!
  •     看待历史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听听大多数人的观点。政府总是给人民灌输政治正确思想,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上层人士,不能体会别人的贫穷困苦,殊不知,可能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并没有那么好。不为别的,就为作者这种为底层人民发声的勇气给五星。
  •     看完此书,重新审识之前关于欧美革命史的一系列问题,再去看看电影《荒野猎人》,结合现代社会东西方发展局势,由此可以引发读者更深角度的思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