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6
ISBN:SH10188-211
作者:[美] 弗·纳博科夫
页数:204页

内容概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俄裔美国作家。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1919年随父亲离开俄国,途经土耳其流亡西欧。在大学攻读过俄罗斯语言文学和法国文学并获得学位,1922年毕业后在柏林当过家庭教师、网球教练和电影配角演员,后从事俄语文学创作。1922~1937年间他一直居住在柏林,1937年去了巴黎,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前移居美国,并于1945年加入美国国籍。由于他的家庭是个亲英派,纳博科夫从六岁起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从1939年开始就改用英语写作。从1940年开始,纳博科夫曾先后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讲授俄罗斯和欧洲文学以及文学创作。他业余爱好收集蝴蝶等鳞翅目昆虫,还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研究员,并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1959年他辞去了大学教职, 移居瑞士直至1977年去世。
纳博科夫前后期的创作在基本主题和结构手段上的连续性是很突出的一个特征,从最初那部表现怀乡愁恩和移民生活的《玛丽》到他七十岁时所写的那部大掉书袋的探索乱伦爱情之作《阿达》莫不如此。纳博科夫否认自己的创作有政治或道德的目的,对他来说,文学创作是运用语言进行的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因为“艺术的创造蕴含着比生活现实更多的真实”,他认为艺术最了不起的境界应具有异常的复杂性和迷惑性,所以他的作品致力于用语言制造扑朔迷离的时空迷宫,制造个人的有别于“早已界定”的生活与现实,显示出一种华美玄奥新奇的风格;此外,纳博科夫在昆虫学方面具有 的兴趣和研究方式也使他的作品对事物的观察与描述显示出一种细致入微和精巧的特色。

作者简介

《普宁》是纳博科夫继《洛丽塔》之后的第二部以美国为背景的小说。小说起始于在美国大学教书的俄国老教授普宁的一次出门旅行,他乘错了车,不得已在中途换车。在颠簸之中,疲劳“像一股浪潮那样突然淹没了他头重脚轻的身体,把他同现实隔离开来”。 (注:Vladimir Nabokov,Pnin,in The Portable Nabokov,Page Stegner ed.(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82),p.372.)这是普宁特有的一种怪异感觉,他曾经感受过多次,而且每当这种感觉来临,普宁的眼前都会栩栩如生地出现他过去生活中的一些情形。事实上,不难看出,当这种现象产生时,普宁正处于一种幻觉之中。常人的幻觉应该是这样的:在一种混乱无序的心理状态中,不在眼前的事物出现在眼前。普宁的幻觉与常人的幻觉稍有不同,他幻觉中的事物都来自于他过去的生活,或者与他过去的生活紧密相关。
普宁的幻觉中常出现他在圣·彼得堡度过的早年生活。他出身于名医之家,父亲母亲都疼爱他。他有很多好朋友,后来他们有些人在革命中被杀害了。米拉在普宁的早年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一席,她是他父亲最好的朋友的女儿,是普宁的初恋对象,他们从小在一起长大、相亲相爱。很多年以后,普宁“在鲜明的幻觉中”,“重新又成了当年那个笨拙、羞怯而又固执的18岁男孩,在黑暗中等待米拉……(他)觉得米拉正偷偷从那里溜到花园向他走来,在高高的烟草丛里,她白色的上衣和烟草暗白的花混杂在一起。”(注:Vladimir Nabokov, Pnin, in ThePortable Nabokov, Page Stegner ed.(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82),p.464.)普宁在幻觉中感受到的不仅有往事的甜蜜, 也有往事的忧伤。米拉后来被德国人杀害于大爱特斯堡,因为她是犹太人。
普宁的幻觉中还有他过去的婚姻生活。那时普宁在巴黎,是个年轻有为的学者,他爱上了同是俄国流亡者的丽莎。丽莎自私、浅薄、好卖弄,但普宁偏偏爱上了她,而且非常珍惜自己的感情,后来他们结了婚。他们的婚姻未能维持长久,丽莎很快就移情别恋,喜欢上一个叫埃里克·温德的大夫。普宁很爽快地与丽莎离了婚。然而,在普宁准备移民美国之前,丽莎带着七个月的身孕回到了普宁身边。事实上,丽莎并非真地想回到普宁身边,她不过是想借助普宁前往美国。这一切在驶往美国的轮船上得到了公开,普宁知道了丽莎的“阴谋”。尽管如此,普宁并没有产生对丽莎的恨意,在洞察她的那些行为动因之时,普宁仍对丽莎怀有某种说不清楚的感情。
普宁的幻觉中还有那些他一日活着就一日割舍不开的事物,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俄罗斯语言和文化。对于他来说,“如果说他的俄语是音乐,他的英语就是谋杀。”(注:Vladimir Nabokov,Pnin, in ThePortable Nabokov,Page Stegner ed.(London: Penguin Books Ltd.,1982),pp.409—410. )普宁在给美国学生讲授俄罗斯文学的时候,往往忘了他授课的对象——那些既不熟悉俄罗斯方言土语,也不具备丰富的文学见识的年轻人,自己陶醉在他曾经体验过的美妙境地里。普宁的一个美国女学生喜欢他,但他对她的感情很特别,他似乎并不喜欢她本人,只是因为她喜欢俄罗斯语言文学,普宁才有点喜欢她。普宁对俄罗斯语言文化的深入了解也促成了原先看不起他的克里门茨教授与他的友谊。
普宁自己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总出现那些幻觉,但读者却并不难发现普宁潜意识里的那些想法。尽管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普宁却未能真正适应美国的生活,他始终留恋着过去的日子。过去并不完全美好,但在那种生活里普宁是“主角”之一,他有自己的痛苦和欢愉。然而,在美国背景下,普宁是一个外来者,只有少数人对他友善,大多数人都看不起他,他的情感是虚茫的,他宁可溜进那保留着过去影踪的幻觉,而不愿意直面现实。他根本的目的还在于通过幻觉来战胜时间,以便超越现在、回归过去的世界。
普宁当然不能成功,因为时间之狱不可突破,美国背景下的现实生活在按照它自身的逻辑向前发展。米拉不可能重现,现在的丽莎比过去的丽莎更自私,很少有人能体会到他对俄罗斯语言文化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普宁沉缅于幻想、不去面对现实的做法危及到了他在温代尔的生存,最终他不得不卷铺盖走人。从根本上说,他不可能冲破现在的重围、实现他的梦想,因为他脚下还是现实的土壤,他受到了时间的束缚。
——王卫东【论纳博科夫的时间观】


 普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在温代尔任职九年的俄裔助理教授普宁先生,为什么总是沉溺于过去的世界中不能自拔,比如革命前的沙俄啦,流亡者们的巴黎啦,可爱的丽莎啦,以至于和与时俱进的美丽新大陆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呢?我个人的看法是,普宁先生头脑中不时萦绕的彼方世界真的是无处再可寻迹了,那是一个已经逝去的世界,如果再不在头脑中留一点映像,真会是精神物质一同消亡了。幸运抑或不幸,普宁先生就是那个要把逝去世界尽可能留下来的人,其身代表物质留存的一面,其光秃秃的脑袋里代表精神留存的一面。温代尔真是个文化和生活够宽容的地方了,要不然这本书也写不到这么多,一早从第一章跳到最后一章,让普宁先生驾车而去了。应付好心地不坏的哈根教授和心不在焉的学生们,普宁先生就可以在自己的逝去世界中尽情翱翔了。别的什么人或事或英语,管他呢,凑合着好了。可惜,这块与时俱进的美丽新大陆最后把普宁先生的温代尔也夺去啦。如果你们都不拚着命向上爬,而是梦想着与时俱进的世界停下来降格以求,那就看好戏吧。还想沉溺于过去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唉,别怪我没劝过你,来看看普宁先生的笑话集锦吧。说说自己吧,《明朝那些事儿》啦,《逝去的武林》啦,我们还真是改不了这个沉湎过去的毛病。是啊,过去不会再有了,美丽的故都都开始以鸟巢啊蛋壳啊名播海外了,还不许大家伙想想啊?所以说,人都有这个毛病,跟不上与时俱进的毛病,赶不上趟或没法去趟,生活总还要继续的。是不是旁人看来也象看普宁先生那样够滑稽的?不知道,不愿去想。同样不愿去想的是,逝去的世界和留存的普宁,再加上个与时俱进的美丽新大陆,我应该给哪个加五颗星,给哪个加一颗星呢?
  •     说起纳博科夫的作品,中国大陆的读者最初多数是看的《洛丽塔》,估计大家都当它是色情小说去看待的。我也不例外。我记得我最早买的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兔子丛书。看了半天,居然不色情。气得把书扔在了一边。后来才知道,这个版本是比较干净的。一些淫秽的语句,就连比喻都给删除了。后来看到了译林版于晓丹的译作,这才明了,原来书里其实安插了许多谜题。从文学角度,自然是引起了不少佩服之情。当然,那些淫秽的语句,经于小姐的曲译,也所剩无几。此处按下不表。以后,只要是纳的作品就悉数收罗,看到时代文艺版本,每本都买了。看了。领略过后,对纳氏小说的一些精微之处,自是佩服得紧。也看了纳博科夫的访谈录,对于自己的猜想,或得到反证,或证实。证实的地方,如纳博科夫写小说,并不满足于传统套路。他喜欢描写精确,处处设谜(模仿蝴蝶翅膀的拟态),喜欢介入书中内容(《普宁》里就写了自己);不喜欢平铺直叙(尤其讨厌现实主义小说),不喜欢恶俗(巴尔扎克、司汤达等人,当众撕掉《堂吉诃德》),不喜欢政治、宗教(讨厌卡斯特罗、弗洛伊德,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嗤之以鼻)等等,一句话:一切与艺术相违碍的,他都不喜欢。好了,闲话不赘。把话题拉回到《普宁》。我发现很多人把《普宁》当成了一本普通的现实主义小说了。于是感叹普宁作为俄国的移民,在美国大学生活很不容易啊,乡愁啊,经历坎坷啊……似乎作者本人就是这么一个人。——大错特错!要知道,纳博科夫本人英语算是他的母语。他在儿提时代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英语。后来有人采访老纳,发现他说的英语带有一些苏格兰口音。好了。纳博科夫不是普宁。他也丝毫没有普宁的那些感受。如果你读了半天,只在那里同情普宁的口音啊,笨拙啊,那我很负责地告诉你,你根本没有读懂《普宁》。我相信,纳博科夫认同这一点:作者是上帝,上帝是残酷的。于是他可以借书中的人物之口,对不喜欢的人啊,事情啊,大加鞭挞。他可以借亨伯特(可以看作是个滑稽版的哈姆雷特)之口,大骂美国的都市文化;可以借《普宁》的叙述人(名字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过)之口,嘲笑了书中普宁的前妻丽莎的诗作(此处更像是在嘲讽著名的俄国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好了,说到《普宁》这本书,其实更应该注意的是:“叙述人是谁?”你如果像我一样地仔细阅读,你会惊恐地发现:这个人是英国-俄国混血儿。早年间他在俄国的时候,曾与丽莎有过一段浪漫关系,并使之怀孕,并打胎。可以说对丽莎做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此人怎么会知道丽莎的诗作呢?因为原稿在他手里。早年间,丽莎业余时间写诗时,他是第一个看的人。想想丽莎后来离婚、结婚多少次吧(4次),这个悲剧居然是叙述人一手造成的。而老实的普宁可以说从某个意义上讲,拯救了丽莎,把她带到了美国。而这个婚姻,对于普宁也是受伤累累的。当你看到后来,在最后一章,叙述人居然也来到温代尔,并把普宁的教席夺走。怪不得普宁只要当叙述人说到他时会连连反驳,说此人是个说谎精。这样一来,你会发现,《普宁》一书从头到底事实究竟如何,是要大打折扣了。真相在哪里?一个处处伤害普宁的人,写的普宁,何谈真实?当然,其实书里面还有一个隐藏的声音,这个声音是作者本人,是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叙述人。但这个声音若隐若现,一般对于关键的故事情节并不发生作用。而是起到了传递书中人物内心,或者描述客观情境的作用。说到底,《普宁》不是一本让你一翻而过的书,如果上述的感悟,你没有发现,请赶紧打开书,好好地再读一遍吧?
  •     书中叙述的断点值得注意。一部以影射的方式自嘲,仿佛悲喜意味杂糅,使人最终放弃判断,却反而获得事件纯净的客观化效果的好小说。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论文字的精彩程度远不及《洛丽塔》。
  •     在CC EXPRESS等候的两小时读完了这本书剩下的部分。并不是很习惯作者的这种写作手法,还是翻译的问题么,总是不能入脑般的零散的片段,偶尔读到一些描写,让人停下来再读一遍。总体上来说,我基本上没能耐心地研究杂糅的复杂句式,还有那多得烦人的脚注。2014.12.28
  •     佩服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及叙事能力.一部自传性质的黑色幽默小说.深深地悲凉浸袭了我.普宁其实是一个多么高贵的人啊,却被周围的人当小丑一样取笑.好同情他.之所以钟爱世界名著与古典音乐,因为它们都有同一属性震撼人类的灵魂.
  •     洛丽塔后意料之外。那种萦绕的乡愁,撇着嘴给你说个笑话还没说完呢就凉了,裹紧大衣保护好头发,那个海蓝色的大碗,失落扔掉的足球,我的普宁教授。好喜欢这个形象。最后的叙述者打破,想要再看一遍。
  •     位于老人的立场,所以不能避免的是“回忆”,描绘的量大爆炸,都是恨不得把时代都记下来的家伙,正如书中普宁的论文。我们知道的是,这些小说的体验都不该与戏剧相同……所以失去条理下,“回忆”内,只能靠必然的国难和女难部分提神。即使考据认真,逃离戏剧体验的阅读优势何在?这是人蠢没想通的事。其实咀嚼离婚男人的发言,就我而言也是一件尴尬事……笑。
  •     往事如梦似云烟
  •     凄凉。
  •     Конец.
  •     技巧有余,深情不足,不过最后一章稍稍弥补了一下
  •     一开始只是当一般的打发时间的小说看的,但看到三分之一处之后,就有一种想要看看,这个逃亡的可怜俄国佬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而小说里的我又是谁。。。
  •     ★★★★
  •     一直讀得走神
  •      一种手腕学。「(做一项测试)让孩子把食指浸入几个盛着不同颜色的溶液碗里,然后量一下全指长度和沾湿部分长度作一比较,用各式各样诱人的图表显示出来」联系到纳博科夫的喜好,这种句子怎么想都有种色情的意味……类似的暗示书中还有许多。
  •     普宁
  •     这两百页把原本的阅读计划都给绊住了
  •     一个嗑药了的中年男人
  •     有佳句无佳章
  •     普宁养了一株叫美国的仙人球,他扎一下,旁人笑一下
  •     普宁想象女朋友被纳粹杀死的那段,消息甚大,这是纳博科夫的精粹所在,我想多说一些,现在还不行。
  •     有些果戈理的味道,纳博科夫哀伤的玩笑。
  •     哦 叙述性诡计哦
  •     饱满,扎实
  •     莫名看不进去
  •     此作者我要放弃了 以后不再打肿脸伪装文青了!
  •     苦涩,黯淡
  •     黍离之悲
  •     需要再读一遍。
  •     前15页是大师小说的一贯难读调调,从第15页开始深陷其中。我曾怀疑这世间有物体是存在于时间之外的,或许万物都滑稽,如你我一般无法应付这个世界。
  •     似曾相识。
  •     读纳博科夫先是云里雾里,次而豁然开朗,然后喜笑颜开,感慨万千,真是说的不错。在凉爽的夜晚能够读上这样一部佳作真是让人又哭又笑,又气又喜。他是唯一的,他将俄美文化不能互融的深重苦难和诙谐俏皮完美结合,他的所有文字都像普宁一般稀里糊涂,可爱可敬。还有,不知为何从头到尾都想着晚餐游戏里那个白痴火柴模型爱好者……
  •     喜欢普宁这个名字才翻开看的 却喜欢上了这个支离破碎悲伤的玩笑 最近同时也在看斯通纳 都是美国背景下的大学老师 无意间挑的书 却有那么点联系
  •     无感 O_
  •     由于在结构上穿插了不少蒙太奇式的闪回, 读这书要很专心, 否则前后会连不上. 作者笔法戏虐, 但对普宁的爱情和乡愁的描写很动人
  •     行文很零散,我倒是读不出什么东西来
  •     一个人要是对自己还真诚的话 就不可能指望还有什么良心 更谈不上什么知觉 会继续存在
  •     学校图书馆的就是这个版本的。
  •     学到了很多。充沛的细节很迷人。结构相当简洁。
  •     我偏爱纳博科夫,却被他的文字游戏搅得头昏眼花。
  •     喜欢纳博科夫 2010、7读
  •     被流放或者自我流放到国外生活游子的所谓nostalgia,这本书里全是写尽了。
  •     纳博科夫,1957。我不喜欢这本小说,太狭小的视角,太没有周折也就是戏谑的口吻,让行文显得无足轻重。
  •     Nabokov的自娱自乐
  •     好小说!翻译的也有味道!那股俄罗斯遇到,美利坚的味道真浓真醇!
  •     我觉得这是纳博科夫最好的小说。
  •     看似不经意的支离破碎的细节,精致勾勒出普宁教授的一切:流亡的各种回忆和情绪,对故国文化的迷恋精通,悲催的婚恋,个性迂腐可笑到让人心痛(有点果戈理色彩了),跟新大陆的格格不入……直到最后一章揭露了叙事者“我”的身份,一下将文本置于扑朔迷离的迷雾中,而纳博科夫的匠心和诡诈都在背后闪闪烁烁。点赞。ps同时这也是纳博科夫任教康奈尔时的作品,感情分满满。
  •     普宁,一个老派而正直的俄国教授,在许多场合做出不合时宜、让人看了发笑的举动,被那些有学问的、精明的家伙模仿来模仿去,暗暗嘲笑或同情。他与美国的生活和文化格格不入,身上永远洗不掉旧俄国留下来的黯淡印记。与其说他老旧、故步自封,我更愿说他还傻傻地怀抱着过往的时光和很多天真的、孩子气的想法。他是个老好人,只不过有点跟不上时代而已。要我说啊,他和维克多是本书中最真诚的两个角色,比那些生活得滑溜溜的、虚伪的教授好多了。
  •     这也许是最贴进纳博科夫本人经历的一部小说了,普宁教授博学、不幸、单纯、忧郁、怀乡,还带着点笨拙和理想化,已经带上假牙的他只能靠不受欢迎而想当然的俄罗斯文化课赚点工资,岁月已经在颠沛流亡中蹉跎,他沉浸在俄罗斯古文化研究碎片中,生活笼罩着压抑难忍的气息,也许普宁根本没想到过一个事实——纳博科夫也用众多社交描写将其隐藏——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谁真正爱他,他是孤零零的一个。(纳博科夫展示了他机智幽默的叙事语言,还有一个特点是电影化,他经常用叙事来引导摄影师和剪辑师,描写平行剪辑才有的功效以及剧本的画外音。)
  •     好吧,我把普宁和蒲宁弄混了,实在是不感冒,忍着看完了。
  •     一种手腕学。「(做一项测试)让孩子把食指浸入几个盛着不同颜色的溶液碗里,然后量一下全指长度和沾湿部分长度作一比较,用各式各样诱人的图表显示出来」联系到纳博科夫的喜好,这种句子怎么想都有种色情的意味……类似的暗示书中还有许多。
  •     铁莫非老头就是个情商低,性格别扭的偏执狂,被老婆喜当爹,离婚后,前妻还要她养孩子,这个孩子也蛮值得当忘年交的。老头英语奇烂无比,说话时夹杂着各种语言,教俄语的时候总是闹笑话。还老是在别人给了他正确路线的情况下一意孤行地迷路,最后有莫名其妙地按时到达,当然最后还是会出点错,这些是经常被他的朋友们拿出来模仿,取笑。普宁他一生都被回忆困扰,尤其是初恋米拉之死,到了美国后虽然一直在执教,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安定的住处,经常搬家。最终,好朋友兼上级要调职了,他无人庇护,还受人排挤,别扭的他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自己偷偷地离开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