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的技術

出版社:行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12日
ISBN:9789868344211
作者:強納森 . 柯拉瑞,Jonathan Crary

内容概要

強納森.柯拉瑞(Jonathan Crary)
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教授,「界域叢書」(Zone Books)的創書主編,著名期刊《十月》(October)的編輯顧問,也是《知覺的懸宕》(Suspensions of Perception, 1999)的作者、《身體化》( Incorporations, 1992)的共同編者。曾獲古根漢(Guggenheim)、蓋提(Getty)、邁隆(Mellon)及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等研究獎助,也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的院士。
譯者簡介
蔡佩君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譯作有《前衛藝術理論》、《共和危機》、《知識騙局》、《多瑙河注》、《劍橋流行與搖滾音樂讀本》、《利維坦與空氣泵浦》等。

作者简介

〔眼球考古學〕
我們置身數位的時代,視覺經驗也在這個數位化的行列中,脫離了類比的掌控、進行徹底重組。於是,舊的眼球如同痂一般自然脫落,新的眼球由電腦、電視、監視器等數位影像共同催生茁壯。解析度、像素、虛擬實境、photoshop,我們今天擁有的不只是各種全新的詞彙,更有一雙新的眼睛,一種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觀看與聚焦方式。
面對新的視覺,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的觀看方式有何「新穎」之處?
本書作者強納森.柯拉瑞(Johnathan Crary)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但他不是去動手撬開液晶螢幕,或者分析街頭監視器如何密不透風;也不是如布紐爾(Bunuel)直接切開人們的眼球,血淋淋地給觀眾震撼教育。他選擇了逆向操作,從地下拾起被人們拋棄、遺忘的眼球,開始進行視覺的考古學。他認為,只有弄清楚我們「過去」如何觀看,才能知道新的視覺經驗有哪些只是承接前者,哪些是這個時代的真正特徵。
因此,作者開著推土機,撥開人類眼球千年史的地層遺跡、向我們展示了「暗室」與「立體視鏡」這兩層對當代最有影響的視覺典範。前者統治了十七十八世紀人類眼球運作方式,後者則形塑了作者所謂的「十九世紀觀察者」。
乍看之下,「暗室」只不過是光線從小洞進入黑箱時,會在內部出現顛倒室外影像的光學現象,而所謂「立體視鏡」,則是僅僅在某種條件下才會產生「立體」效果。但在作者極有說服力的挖掘與陳述當中,這兩個如同玩具般的儀器,成為當代視覺研究的基礎,也成為所有眼球養分的來源。柯拉瑞的眼球考古學,讓我們弄清楚,在液晶螢幕華麗色彩的背面,隱藏了什麼秘密。
本書內容橫跨視覺研究、藝術理論與科學史等領域,引發了視覺再現理論的典範轉移,被譽為「具有毋庸置疑的原創性與重要性」,無論身處藝術理論、科學史或是視覺研究領域的專業研究者,或是對視覺觀看與應用有興趣的一般讀者,都可在本書中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本書特色
本書討論的問題並不限於學院題材,是一部打破類型、融合多項主題領域的作品,將畫家與哲學家彼此連結,又將這兩者與新興的視覺技術聯繫,並且展現了原創散文所具備的那種開拓性洞見,從中更可見到作者的淵博學識,少有著作能夠企及。


 觀察者的技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2007年剛剛過去,去年你讀過了多少本書?是時候整理一年下來的閱讀所得,但數數手指,年來讀過的書還是不少,於是想到挑選其中七本,來個接龍遊戲,讓「2007選書」變成一個滾雪球式的分享遊戲。我所挑選的,有些去年出版,有些是去年才買,有些則是去年才讀。在基督教傳統中,「七」代表完滿,但我更相信「知識就是力量」,信哉?願天佑我城!!    歡迎其他有興趣的朋友接龍,各自再挑七本書,撰寫2007之選,把這遊戲傳下去。    Structure of Memory: Understanding Urban Change in Berlin and Beyond (Jennifer A. Jordan)    因為天星皇后碼頭運動,年來開始找些有關歷史文物建築保存的著作來讀,也應合了我近年對空間問題的興趣,而社會學家Jennifer A. Jordan的著作《記憶的結構》,正是其中一本。在《記憶的結構》一書中,作者以東西伯林的大量例子指出,並不是所有歷史文物建築,都自自然然地變成用來紀念歷史的建築。她指出,有四股力量主導這個轉化的過程﹕(一)是否有相關的倡議者;(二) 倡議是否取得公眾的响應; (三)土地的使用;以及(四)業權。《記憶的結構》有趣的地方在於,除了以大量例子,展示了這個充滿鬥爭的歷史過程,更以另一些例子說明了為什麼有一些歷史文物建築,沒有被成功地確認為具有紀念性的歷史建築。建議林鄭月娥找來一讀。    《腹稿》 (葉愛蓮)  除了劉芷韻、韓麗珠、謝曉虹、何依蘭外,葉愛蓮大概是同輩中最值得期待的年青作者之一,而她的小說作品集《腹稿》終於在去年出版,距離對上一本合集《Hard Copies》(1999年),已有八年之久。葉愛蓮的文字,乾淨、準確,有一種冷眼看人世的興味。相比於《Hard Copies》,《腹稿》中的作品是更加的收放自如,湯禎兆形容她為「行銷性感的偶像派」,但倒覺得她是實力派,而且連性感也是冷的。當然,你在《腹稿》中看到的,更多是現代社會的疏離﹕所有人都好像活在一個脫離社會的世界,但其實這種「脫離性」正正體現了現代社會關係本身的抽象性。    《嗅覺記憶﹕我的七十年代》 (陳順馨)  《嗅覺記憶﹕ 我的七十年代》是進一步出版社「十步十年」系列的其中一本,而整個系列是對香港回歸十周年的回應。香港回歸十周年,適逢多事之秋,星星之火燒得最旺的,自然是2006年年末引爆的天星皇后運動。《嗅覺記憶﹕我的七十年代》便開宗明義是對天星皇后運動的回應,作者是由七十年代走過來的老社運,談的主要是她七十年走上街頭、在社區當無牌社工搞組織居民的舊事,但目的並非懷舊,而是通過回到過去,為當下釋放可能性。七十年代的社運是否真的跟天星皇后運動有因果上的關連,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對應當下,創造一種具有時效性的歷史感。這種歷史感不單可以自過去釋放可能性,同時也讓不同世代的人有機會連結,創造出一個跨代的批判社群。相比之下,呂大樂的《香港四代人》便顯得非常反動。    The Writer and Her Story (智海)  The Writer and Her Story是智海的第一本漫畫作品集,當年(1997年)少量印行,去年則重新出版。世界兜了一圈,當年的另類漫畫,隨著「創意產業」走得火紅,而終於被放到聚光燈下。我猜智海對於這種轉向以及相隨的機遇是相當自覺的,從他跟歐陽應霽於2006年所編的《路漫漫﹕香港獨立漫畫25年》的整體佈局,便可以清楚看見他的部署。The Writer and Her Story貫徹智海一貫的沉鬱風格,幼拙的畫功配以畫面上的刻意佈局,破碎而離奇的敘事結構,所不同的是,The Writer and Her Story大概比智海往後的作品更為大胆尖銳。    《殖民無間道》(羅永生)  讀羅永生的文章,不時你都會讀到一些相當「激」的觀點。例如回歸後香港跟大陸中央政府的關係,在羅永生看來,是朝貢關係。這一觀點之所以「激」,在於由此衍生的推論﹕若果中港關係是朝貢關係,那麼大陸內部地方與中央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呢?當然,《殖民無間道》是羅永生多年來有關香港的 (後)殖民處境的思考的結集,正如近年不少人所提出的,要在香港解殖,言之尚早,而吊詭的是,這又是最困難的,因為香港回歸中國大陸,解殖理應水到渠成,但所謂新香港制度,究其本質,卻是殖民權力結權的凍結。所以,香港尚待解殖,而羅永生在這方面,比任何人都走得深和遠。此外,《殖民無間道》封面上的一列符碼「BM0137/G001841001997000020460025」,也是一個迷。除了1841、1997、2046等三個年份外,這裡會否也有解殖的答案?    《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柯立瑞)  《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是視覺文化研究的經典,作者在本書中進行了一場視覺的考古學,由十七十八世紀「暗室」到十九世紀「立體視鏡」,作者試圖說明的,是隨著現代性的降臨,人類觀看模式的典範轉移。然而,作者通過一番細密的視覺考古學的探究,所要回答的顯然是一個當下的問題﹕在一個視覺泛濫的年代,那種仿佛可以脫離對象世界而獨存的視覺天地,到底從何而來?本書中譯由台灣行人出版社出版。行人的選書,向來優質,書本的設計亦一貫的簡潔精美,愛書人每次總是難逃一劫。    《半生縁》 (張愛玲)  《半生縁》是張愛玲1969年的舊作,前身是寫於1950年的《十八春》,而去年我撰寫論文期間拿起來讀的,卻2006年末出版的陳子善教授編校版。《半生縁》最教人津津樂道的,自然是書中主角曼禎跟世鈞歷萬劫後重逢時吐出的一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輕輕的道來,卻重若千斤,把這一對荏苒半生的小情人之間種種錯失,凝煉為一句懾人心肺的說白,非語言大師而不能為。有說,《半生縁》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張愛玲汲取了吳語小說《海上花》的自然主義精華,以看似平白無奇的細節,道盡人間世相。不錯,《半生縁》的精華的確在於細節,而其中看似無關宏旨,但又最關鍵並散佈全書的,正是那些有關觀看的錯位的細節。張愛玲仿佛在說,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錯失,就其根本來說,在於人世間種種理解以及溝通上的錯落。而正正是這些細節的不住累積,讓小說後頭那一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有令人難以抵擋的力量。
  •     《破報》於10月11日(第481期)刊登了一篇書評——林婉文〈100年內人類的視覺革命及其影響:《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http://pots.tw/node/2772)。問題在於,它幾乎錯失了《觀察者的技術》的真正內容,而這種錯失,很難說是對於書中論點的「另類詮釋」,從根本來說,該篇書評某種程度誤讀了《觀察者的技術》。基本上,我們不能把《觀察者的技術》視為一本「藝術史」著作(即使它是藝術史學者的作品),因為這並不是作者的主要論題(argument)。作者的最終關懷,在於「現代性」(modernity)的問題。在過去,許多論者(布希亞、班雅明、阿多諾)都把「符號」及其流通視為現代性的象徵,然而,作者提出了一個最根本的疑問:何以人們如此容易接受這些被呈現在眼前的符號?同時,作為一名藝術史學者,作者也批評了過去的藝術史「把藝術視為大眾觀看方式的先驅」的說法,因為這種談法沒有辦法解決一個問題:如果十九世紀中期以後興起的「現代主義」(即那些「非寫實」的畫作,例如抽象、超現實)是現代社會的特徵,那麼,何以生活於現代社會的人們,一方面可以欣賞這些現代主義畫作,另一方面又可以觀看與接受那些「寫實」的攝影?作者認為,最根本的解答,在於觀看的「主體」改變了。必須要注意的是,作者所說的「主體」,並不意味著「擁有較大行動力或詮釋權的個體」,而是指在觀看過程中,「比較重要、不能缺席的一方」。作者採用了傅柯(Michael Foucault,1926-1984)的系譜學(genealogy)作為研究進路,將「技術物」視為整個時代論述(discourse)下的體現,「並不是為了探討其所隱含的再現模式,而是將其視為直接在個人身體上運作之知識與權力的場域。」(頁15)根據該書,在1820/30之前,觀看的模式乃是以「暗箱」(obscura)作為比擬,暗箱要求的是一種「外在世界的投影」——世界會投射給我們,讓我們認識它。在這種情況下,「人」不是觀看實作的重心,因而,人們的視覺也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工具。亦即,這是一種「即使觀看者缺席,被觀看者仍然存在,但是一旦被觀看者消失,觀看也隨之消逝」的觀看方式——觀看的主體在於被觀看者,而不是觀看者。然而,在1820/30之後,由於「視覺暫留」這種「錯覺」現象的發現,人們開始意識到「錯覺」的存在,因此,弔詭的情形出現了:一方面,我們開始暗中承認,我們越來越不能認識真實的世界;另一方面,我們開始關注產生錯覺的主體——人,我們解剖眼睛,把「眼睛」視為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同時,為了理解錯覺的程度,我們開始利用「量」的測量,來呈現「質」的誤差。於是,利用人類雙眼像差來產生立體視像的技術物——立體視鏡(stereoscope)誕生了,這意味著,觀看的主體不再是被觀看者,而是進行觀看的「人」,亦即,觀看的「負擔」已經轉移到了觀看者這一方。於是,這種觀看主體的轉變,連接上了「現代性」問題。由於我們依賴視覺,所以我們任由符號在我們眼前形成、流動、擴散,而「以『量』表現『質』」的作法,則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度量特徵:金錢。這也使得攝影(寫實)和現代主義(非寫實)的矛盾合而為一:人們變成了觀看的主體,卻失去了對於觀看的信任,因此,一方面,藝術家們的「現代主義」要求我們解放視覺;另一方面,我們開始信任那些宣稱能夠複製真實的「攝影」,即便它們往往呈現出一個「已經消失(不在眼前)」的世界。簡言之,我們必須小心,所謂「從暗箱走向相機與攝影,代表人們越來越真實地認識世界」,其實是個錯誤的觀點與理解。作者自己都提出了反駁:「用暗箱複製(copy)——描摹暗箱所見影像並使之成為永恆——只是其多種用途當中的一種,到了十八世紀中期,連許多重要的敘述都刻意不強調這項用途了。」(頁58)如果我們仍然沿用「越來越寫實」的觀念來理解本書,那麼將會造成嚴重的誤讀。實際上,我們越來越需要寫實,正是因為,我們已經活在一個越來越難以「被寫實」的世界當中。(原文寫於 2008-5-29)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无
  •     劉老師給寫的導言,嗯
  •     翻譯扣分,直接讀英文反而較好懂。
  •     不算太深,很有启发性。在新国大的图书馆里很偶然的拿起来,在一家很好的英式下午茶店里开始阅读。
  •     关于暗箱和立体视镜部分的梳理还是很有启发
  •     视觉考古学
  •     这本翻译的已然不错
  •     作者刻意回避了将视觉神经化的走向,果然洛克的思想可以融汇到美学理论里,王浩老师的课堂内容浮现脑中
  •     竖着的脚注好别扭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