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里斯之歌》书评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3-8-3
ISBN:9789866319808
作者:瑪德琳.米勒
页数:384页

一切的努力不能改变命运只能促成命运

正本书给我感觉就是宿命,类似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无论怎么逃避终究免不了弑父娶母;帕特羅克洛斯从一开始就知道阿基里斯将成为希腊最伟大的人同时也会死,他们都在尽量避免死亡所要经历的过程,但最终帕特羅克洛斯促成了阿基里斯死亡的命运。起初这本书一直躺在房间一角,希腊神话中各样复杂难记的人名神名都是让对她望而却步的主因;当有一天偶尔间瞄到腰封上写着“长矛从我发髻掠过,近得如同爱人的气息,特洛伊从未如此凄美.”时,我知道看这本书的时间到了(我一直认为看书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主角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很容易带入;虽然各种名字依旧隆长,但是一点也不妨碍阅读的进度(起码不会被这些名字给绊住);“我”和阿基里斯从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中的惊讶,彷徨,迷茫,害怕,幸福描写的很细腻让读者能感同身受,整本书读下来你会记得特洛伊门前的浴血奋战,阿基里斯手持长矛的英姿,人面马身的奇隆。。。。。。但许久之后你要回忆起这本书时,浮现在脑海里的是帕特羅克洛斯和阿基里斯之间种种细腻的细节比如帕特羅克洛斯后颈的小卷毛,阿基里耀眼金发和绿色的眼睛。。。。。。时代的不同,历史的不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往往对事物看法不用,唯有爱能穿越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融入各种种族各种文化各种语言之中,世世代代被人类吟唱。就像奥德修斯对皮鲁斯(阿基里斯的儿子)所说的:“我们无法确定谁禁得起记忆的屠杀。谁知道呢?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是凡人,我们的生命短暂如火炬。后起之人可以任意地抬举我们或贬低我们。我有妻子。我已经十年没有见到她的面。我不知道她是生是死,也不知道是否会在回到她身边之前殒命身亡。我唯一的安慰是我们必然会在冥府见面。就算此生无望,那么我们终究还是能再某处相会。我不希望我到了冥府看不到她。”生死相随的爱情从来都是一样的。

超越生命的情感追求

  阿基里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在特洛伊战争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然而留给世人最深刻印象的乃是导致其悲剧命运的“阿基里斯之踵”。但《阿基里斯之歌》摒弃了传统观念的英雄史诗,而是从阿基里斯与帕特洛克罗斯之间跨越世俗的感情出发,为我们塑造了与传统不同的充满血性的一段情谊。  《阿基里斯之歌》以古希腊神话中阿基里斯的故事为基础,深化与拓展了原有故事的精神内核,全书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我们跟随着叙述者帕特洛克罗斯的叙述,体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生命之歌。帕特洛克罗斯作为叙述者兼故事中的角色,给作者带来了更大的写作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为主观也更为集中的情感体验。我们见证了阿基里斯与帕特洛克罗斯之间从相识、相知到相惜的过程,我们的情绪随着帕特洛克罗斯情感的起伏而不断的波动、从帕特洛克罗斯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切身的感受到那种不畏生命的情感追求。世俗难以理解他们的情谊,当然也就无法容忍他们的存在,也就在这不断的磨砺中,他们的情感变得愈发的浓厚与迷人。最后双双死亡的结局使他们之间狂热而美好的情谊得到了完美的升华。小说的最后,他们的双手在黑暗中紧握,迸发出万丈的光芒,这样的结尾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种慰藉,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就让他在身后得到满足吧。  总所周知,为广大人群所熟知的故事是最难被改编的,改编的好或不好都会引来批评之音。玛德琳·米勒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学视角,成功的将经典神话为自己所用,创作出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作品。在《阿基里斯之歌》中,引发阿基里斯悲剧命运的不再是其对自身命运的抉择后果,特洛伊战争也只是小说悲剧性结尾的一个激化因素。这里,歌颂的不再是为国为民的英雄人物,而是世间宝贵而美好的情感。阿基里斯之死也不再是命运的不可抗拒,而是为了这种举世无双的情谊所甘愿作出的牺牲。从帕特洛克罗斯流亡到国开始,就注定了他人生的悲剧,为了这段情谊,他不惜以对抗整个世界为代价,不惜以宝贵的生命为代价。这种悲壮的结尾也让我们的情感为之一震,也让我们的心灵在他们不为生命只为相知的情感中得到升华。  可以说,玛德琳·米勒是一个很有深度的作者。她跳出原有的框架,突破思维定式,为我们刻画了一段交织着生命与灵魂的情感,随着故事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物形象逐渐立体,结构的紧密都显示出了作者的匠心独运。文笔细腻,情节丝丝入扣、语言行云流水、充满意味。显然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灌注了作者的智慧和艰辛。

爱在死亡降临时:读《阿基里斯之歌》有感

非常悲伤,在我读完《阿基里斯之歌》的时候。虽然结局并不是悲剧,但身为人的我,怎能领会亡魂之爱呢?那没有实体存在的两朵华贵灵魂在幽冥地府中再次相见,一个等着,一个赶赴,脑海里浮现阿基里斯和帕特洛克罗斯用透明的手臂拥抱彼此,犹如橄榄树嫩绿色枝条互相触揽,既平和又诚恳。整本《阿基里斯之歌》简单来说无非希腊神话人物阿基里斯的传记,从年少到年青再到中年,一路走过的风景经历的人事,若真拿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法说有多丰富——但因为帕特洛克罗斯的陪伴,则两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就绝对可观了。书中评论页有国外读者说,要是以前能早点有这书,读希腊神话故事就不会那么费力了。此话怎讲?原来啊,这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姓名实在太长也太难记了,常常读着读着就会混淆出场人物,搞得最后牛头不对马嘴,哭不是,笑也不是。也许正是考虑到这层关系,书的末尾附录了一份人物(神和凡人)姓名表,我在读时犯了糊涂就去翻一下,把名字和人对起来,接着继续。帕特洛克罗斯本为王子,但因为误杀了自己国家贵族的某个男孩儿而遭到流放,一切就从流放开始,没有流放就不会有他和阿基里斯的重逢,也不会有后来的一生相伴。我忽然想把我们国家所用的“古典爱情”这一名词修饰语搁在阿基里斯和帕特洛克罗斯两人身上,他们的爱情过于古典,即使没有背景,也依旧有着最精神性的素朴,即坚贞不渝。而小帕所流放的地方不是别地,正是小阿父亲统治的国家。命运的齿轮紧密咬合每一个缝隙,众神在云端看厮杀,有时动一动手指为自己所宠爱的人类做些“小小的”杀伐之事。命运,是小阿和小帕之间永远不可违拗的典律。即使小阿是女神的儿子,但终究,他只是半神,和真正的神,不在一条水平线。就连他的母亲——海神忒提丝,也在男神们的强迫下跟凡人结合,即使她痛恨凡人入骨,在男性(神)的霸权社会(神界)里,女神(人)都不过是牺牲品和珍玩之物。所以,忒提丝对小帕的敌意和反感乃至想一手掐死他,种种动机都是了然的,更何况小阿还深爱着小帕,这种禁忌之爱怎么说都带着逆天的色彩吧?可是,你们谁都不知道,女神忒提丝终究是一个母亲,一个亲眼看着自己儿子走向死亡,并且束手无策的母亲。当她为阿基里斯带来作战的甲胄的时候,她没有蹙额没有眼泪没有悲戚,她知道他会为了帕特洛克罗斯之死而战,并且甘愿赴死——因为小帕不在了。她终究认同了这两个生来只为在一起的男人,爱比死亡重要,爱赋予死亡耀眼的光。不禁再度想起阿基里斯搂着帕特洛克罗斯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身体,痛哭,流不尽的眼泪,再也无法回暖的肉身。他说:我死后的骨灰,要和帕特洛克罗斯的混在一起。没有谁会质疑这份“死而不已”的爱情,阿基里斯是他们爱情活着的墓石。书中尚有诸多细节可供玩味,正是这些微小细节构筑了两人的渐爱而深爱而至死不渝,仿佛一座地下溶洞,一点一点形成钟乳石。作者极为巧妙的在行文中写着两位女性分别对小阿和小帕的爱恋。小阿对女人是没有任何爱欲的,所以爱上他并且怀了他孩子的斯基罗斯王国公主德伊达梅亚最是难言痛苦(这一段还请读者自行去作品中领会)。而小帕呢?虽然对女奴布莉瑟丝同样没有爱欲,但却解释说,如果没有阿基里斯,他俩绝对可以相爱,并且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不要怀疑小帕对阿基里斯的爱,在这份爱面前,他从没有迟疑矛盾,而对布莉瑟丝的感情终究如作者所悬设:衬托小阿跟小帕之间的永恋。你看,正是这些刻意而美好的安排与铺垫,才显出黄金质地的情感。遥远年代的神话,我们无从确认是真是假,这是一本书,也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遐想。我们读着,幻着,甚且难过着,可是早就已经结束了,在这本书还未出生之前。

啥鬼東西

进入特洛伊战争后,小说的步调整个加快了,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但是这里发生了一件很恐怖的事:Achilles的性格大变。这真的是这整部小说中最糟糕的事。不是因为我不希望achilles转变,而是这个转变完全不合理。Miller给了我们解示:因为他被突如其来的胜利与荣耀所蒙蔽了。没错,这在逻辑上是说得过去的……但是也只有在逻辑上而已。这个转变不是根植在achilles的性格盲点中,没有任何伏笔,也没有让我们看到关键的事件引发这整个转变的过程,achilles就突然从温柔单纯的情人,直接变成盲目追求荣耀与刺激的杀人机器。这……真的说得过去吗?当patroclus在质疑自己是不是从没认识过真正的achilles时,我也在质疑相同的问题。除了patroclus一直都不了解achilles,所以一直都没把真正的achilles呈现给读者外,还有甚么可以解释这种莫名其妙的突变?而patroclus为什么继续爱着变成了杀人机器的achilles? 至少我觉得书中没有给岀满意的解释。也就是说,这本书的前半段让我搞不清楚为什么achilles爱上patroclus,后半段让我不明白为什么patroclus不干脆离开achilles,所以从头到尾我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爱的这样深……然后是patroclus变成军医这件事。Ok,这是合理的设定,因为他真的没别的专长。但是miller甚至不让他变成一个可以真正救难扶危的医生,而一直在描写他处理喉咙痛、胃痛、偏头痛这一类死不了人的事。对我来说这边还有一个缺点:因为我对埃利奥特很熟悉,这里的剧情对我而言就缺少了亮点。但是就在我开始想,啊,这我都知道了啊的时候,这里就发生了一件不管是在伊理亚德或是往后三千年任何一本相关著作中都没有出现过的一件事:Briseis(achilles的女战俘)居然爱上的patroclus。我该说这太有创意了吗?(扶额)Briseis, 埃利奥特中引发achilles和agamemnon之间争执的女俘虏,是achilles当作妻子在看待的情人,而且她也一样把achillles当成丈夫看待。Agamemnon在抢走Briseis的时候Achilles第一个反应是要上去看Agamemnon搏命。没有动手的原因,只是因为他的Myrmidon人数没有agamemnon的人多罢了。而且achilles会如此生气的原因绝不止是因为荣誉受损。埃利奥特中achilles口口声声称Briseis是他的妻子,在她被抢走后achilles很生气的质问:难道我们来到特洛伊不是为了海伦吗?难道就只有他们才爱他们的妻子吗?每个正常的男人都爱自己的妻子啊!我也一样从心底深深的爱着我的妻子,并且珍惜她,虽然她是我用长矛赢来的。(破翻译,对不起)。Achilles给briseis的几乎是一种对等的爱,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难得的。Achilles在神话故事中有很多对的男女关系,但是对briseis完全的柔情,是没有在别的地方出现过的(就让我们忘了他爱上尸体那件事吧?我只相信埃利奥特里发生的事)。爱achilles交出breseis的理由?一是因为兵力不及,二是因为希腊阵营中的瘟疫。(没错,这整件事的起因是achilles想要平息瘟疫啊!大家不要忘了这件事!)但是在阿基利斯之歌中,breiseis爱上patroclus。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够违反原本的故事了,更严重的是,因为miller抹杀了achilles和briseis之间的爱,让achilles的愤怒来的完全没有道理。还有miller瞎掰出来的如果agamemnon强暴了breiseis会受到众人唾弃这件事……这真的有半点道理吗?至少就我看来这完全说不通,根本荒谬至极,他都已经把女人带到他房里了,难道其他人还对房里发生了甚么有疑问吗?(虽然在埃利奥特中,是啥也没发生啦……)而miller掰出这一段到底有甚么意义?除了抹黑achilles,让没读过埃利奥特的读者都以为achilles把briseis送上门去被强暴之外还有甚么意义?我认为到了特洛伊之后,只要是miller自己掰出来的部分都很荒谬,完全无法融入整个埃利奥特的大架构中。我开始讨厌这本小说,真的非常讨厌。还有patroclus代替achilles出战的情节,这在埃利奥特中很合理,是因为patroclus本来就是一名优秀的战士;因为在阿基利斯之歌中patroclus是个不会作战的军医,achilles让他披上战甲的理由就显得非常离谱而薄弱。这就是miller这本书为什么失败的理由。她窜改了那么多的前因,却硬是让故事走向和埃利奥特同样的后果,整个不合理到了极点。还有patroclus杀了特洛伊第二的战士sarpedon?一个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杀了宙斯的儿子sarpedon?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好不好!Sarpedon?Sarpedon?Sarpedon?或许sarpedon不算埃利奥特的第一线角色,但是埃利奥特中的主题却是由他唱出(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永生,所以我们才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来成就我们的名声),不尊重sarpedon这个角色,就等于不尊重整个埃利奥特!这是我最恨miller的第二个理由,她不尊重古希腊的heroic code,硬是插入自己的二十一世纪价值观。没错,我们现代人当然很难想象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但是你把一个二十一世纪道德化身的patroclus放在那个时代和其他人一起评价,是绝对不公平的!他妈的她到底算个甚么东西,敢这样践踏我们钟爱的英雄们?他妈的miller不尊重荷马到这种地步,居然还有柑橘奖的评审说荷马会感到荣耀?何?

爱与宿命的悲壮史诗,希腊戏剧的完美传承

虽然标题很唬人,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这篇本来是我和朋友之间的repo,稍微修改一下,给想看这本书的人作为参考。=================================================知道这本书是在微博上,作者被称为最伟大的同人女,看了简介,被那句“如果唯有死亡才能让爱情不灭,我愿以鲜血交换永不分离”totally震住了,下一秒,淘宝下单,等了十几天,才从台湾代购而来。翻开第一章,我以为这是一篇爱情小说,但是后来我发现并不是如此。永远不要还没看完一半就去评价一本书,因为中间可能会出现让人血脉喷张的神转折。所谓佳作和拙作就在一线之间,无非是历史同人,耽美小说也是历史同人,电视剧也是,怎么评价?我认为,首先比的是精确性,剧情是否符合史实,越精确越好;再者比的就是匠心独运了,如何解释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将它化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去。能够做到这两者的,就是经典,因为它几乎公正的解释了历史,的一种可能性。没有这个评价标准,肯定会有一群脑补系少女不服了,从外表上看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就是两个男人谈恋爱嘛,又是虐恋,这么经典的梗,这个我也会写不是么?凭什么她拿奖,我们就该被扫黄?一者是国情问题,就我所见朱雀恨的《断笛》就是一部可以和之相提及的佳作(我也很喜欢浮生偷欢的《韩子高》);再者就是查证史实时付出的努力,有很多历史同人的史实是荒谬的,逻辑是可笑的,甚至篡改历史,矛头直指共和国伟大编剧于正。在本书里,作者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有其正当理由的,虐恋和男男恋原本就是希腊文化的传统,在文中的每个人物都做了丰满的诠释,不论是女神国王还是王子公主都描写的特别到位。当然,最精彩的就是作者解释阿基里斯去特洛伊无法回来的预言这一段,充分展示了古希腊戏剧宿命的母题。我没有读过荷马史诗,所以为了看这本书,我先去看了电影《特洛伊》。当时就觉得里面的剧情特别古怪,阿基里斯莫名其妙的冒了出来,他的父亲呢?母亲呢?为什么会拜倒在阿伽门农麾下?没有解释。更不要说帕特洛克洛斯鲁莽又傻逼,而阿基里斯的老娘慈祥的一米,还老态龙钟。最大的漏洞在于特洛伊打了10年,但是电影里从出征到结束,也不是泡了一个妞的时间。我开始怀疑,真相究竟是什么?然后我看了书,发现书上的解释是完全相反的。阿基里斯的母亲是海洋女神,美丽强大但性格阴郁可怕,而且他是被阿基里斯父亲强奸的,所以特别恨人类,因为她觉得身为神跟人类结合是可耻的。而对于10年征战和阿基里斯前往特洛伊,书上是这么解释的:海洋女神爱他的唯一的儿子,知道了阿基里斯去了特洛伊就不能活着回来的预言,就把他抓到了小岛上,让他扮成女人,逼他跟公主交合,想要给他留下后代。然而帕特洛克洛斯去追阿基里斯,正在这个时候奥德西斯在雅典娜的帮助下设计了圈套,逼阿基里斯参战。阿基里斯深爱帕特,所以他们以帕特为要挟,因为帕特小时候曾经参加过关于海伦的盟誓,奥德西斯逼帕特去,而为了帕特,阿基里斯最后就答应了。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阿基里斯也是担心自己会籍籍无名的死掉,没有荣誉。帕特知道阿基里斯决定去特洛伊之后,就去找海洋女神询问预言的细节,希望找到拯救阿基里斯的办法。海洋女神说,他只知道在阿基里斯死之前,赫克托会死。于是帕特发誓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赫克托死。看到这里我就猜到了结局。在伊里亚特中,帕特穿上阿基里斯的盔甲参加与赫克托的决斗,被赫克托杀死。深爱帕特的阿基里斯明知赫克托死后自己无法活下去的预言,依然愤然为爱报仇。正如书的封底写的那句“长矛从我肩头划过,近的如同爱人的气息。如果唯有死亡才能让爱情不灭,我愿以鲜血交换永不分离!”的真实含义。而且我所说的这一切,不过出现在其中的一页纸上。这就是神作的魅力,一页纸就奠定了整个故事的走向,承前启后,盖棺定论。如果没有之前帕特和阿基里斯的感情,阿基里斯就不会为了帕克去特洛伊,此乃承前;如果没有女神的预言和帕特的许誓,也就不会有最后的那种结局。这就是所谓爱与死亡的宿命,历史早在创世之初就已经决定,无法改变、无法挣扎,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无法拷问人类是否具有自由意志。但是爱情并不一样,他是完全由人决定的,就像阿基里斯和帕特一样,他们生当同袍、死当同穴,他们对彼此完全的忠诚,也永远不会后悔共同奔赴特洛伊,迎接英雄注定悲惨的命运。

愛的輓歌

書為朋友所贈,看到封面那瞬間,我很難用言語地表述內心的觸動,輕型紙的質感減輕了書內帶來的沉重,宛若羽毛般輕輕撩動心弦,帶來更多更強的觸碰,直至內心的震撼與共鳴。請拋開同性的偏見,安靜地翻閱,來自千年之前的悲壯輓歌。故事是“我”為主視角的描述開篇,簡單幾句說明了身份——國王之子,母親是傻子,以及是個瘦弱矮小的王子。在五歲那年,遇見了閃爍著光芒的他——海洋女神忒提斯和英雄佩琉斯之子,阿基里斯。以一場長跑冠軍的勝利,展開了阿基里斯的初登場,默默地埋下一顆種子,默默地等待。接著,年幼的“我”,帕特羅克洛斯,跟隨國王父親,與眾多愛慕海倫的求愛者在廷達略斯的城堡里吟詠著盟約的誓詞,為日後埋下最悲壯可泣的伏筆。而後,殺死貴族長子而被流放小國普提亞的“我”,再次重遇阿基里斯。又因殺人受到他人的排斥,受到阿基里斯的保護,成為他的夥伴,卻遭到他女神母親的反對。正在發育的少年隱約開始接觸兩性知識,有著小小地排斥又小小地嚮往,日久相處的夥伴萌生出的愛慕,化作情不自禁的沙灘之吻。隨後是兩人接受教導與生活學習的時光。故事的前半段如小時候聽著睡前小故事般緩緩而來,雖有曲折卻又輕鬆帶過,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封來信,一個許久前的誓詞,一個預言,應接而來,在以為漫長卻短暫的生命里,抹上濃重而不可磨滅的印記。文中用了許多優美的詞彙讚美著阿基里斯,唔,讀者循著帕特羅克洛斯的視角看著,看著他愛慕男子的一舉一動,從輪廓到身體的力與美,一字一句的描繪,不同於以往希臘神話的英雄敘事,帶著欣賞而愛慕的情感傾注于字裡行間——我注視著我愛的人,無時無刻地。彼此分享著快樂喜悅、分擔著不安煩惱憂傷,没有秘密,没有隐瞒,相处親密無間。情感流露真挚而动人,可惜却遇到三位女子:忒提斯、德伊達梅亞、布莉瑟思。忒提斯——阿基里斯的母亲,赋予阿基里斯高贵神血的女子。作為神的自傲,讓她厌恶凡人,厌恶凡人佩琉斯的侵犯,让她的圣洁蒙尘。厌恶凡人帕特羅克洛斯,破坏她希望儿子成为神的愿望。她如同守旧而不可一世的顽固势力,固守着傲慢的思想,以为她所期望的所作所为是理所当然,可惜,凡人的喜怒哀乐,就算是女神也未必全部了解,何况是她低估那两人的感情,低估她所蔑视的凡人之爱。也許忒提斯是想成為一個好母親的,只是她用錯了方法,給她所愛的人和愛她所愛的人,造成永遠的悲劇。德伊達梅亞——阿基里斯的妻子,被忒提斯设计的悲剧女子。她是傾慕阿基里斯的,她的自願誘惑,她的一廂情願,早早埋下遺恨的苦果。忒提斯利用了她完成對兒子的掩護,對厭惡的帕特羅克洛斯的報復。再次可惜,她的愛慕所託非人。就連最後她待產離開的那次懇求,都那麼卑微無力。她是藉著那位她所愛的人深愛的他,重溫著謊言下的綺麗之夜。愛未得的悲哀,襯托著那兩人感情的忠貞,可悲可歎。布莉瑟思——阿基里斯的戰利品,挽救的女子。很難詮釋到底誰是誰的挽救,帕特羅克洛斯懇求阿基里斯挽救了她,她成了阿基里斯的戰利品,榮譽的象征。而又因為她被扣押,變成了阿基里斯的名譽受損,最後帕特羅克洛斯戰死,她又挽救了阿基里斯。她溫柔可人,默默地付出著愛,就連最後面對帕特羅克洛斯尸體對阿基里斯的控訴,都讓人感到動容。可惜不在於人,而在於時間,錯過了最早的相遇。圍繞著帕特羅克洛斯和阿基里斯兩人周旋的三名女子,還有那形形色色的英雄們和神祗們,相互角力猜疑爭鬥,構築的殘酷而現實的戰爭背景,古老的場面一一呈現、栩栩如生。當追求榮譽的慾望更加真切,當保護變成義無反顧,所有憤怒與不甘都被真摯而毫無保留的愛所替代,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愛你,全心全意的。朋友推薦的時候,說她最喜歡的是封面的話:”當真愛再也抵不過命定的神諭,勝利能否為你我唱出永恆的頌歌。“我曾試圖一字一字讀出,試圖想象她閱讀時的心情。抱歉,我還是無所知。我所讀到的,是帕特羅克洛斯最後那刻喚著的人名;是阿基里斯倒地的一笑;是忒提斯在阿基里斯的墓碑上刻上帕特羅克洛斯之名。那刻,壓抑得無法宣洩的情感終於釋放,穿越靈魂碰撞的無畏之愛,折服了女神,最後得以真正地承認。作者用了十年眷寫的千年悲戚,淒美而壯烈,柔美的文字里述說一段段的故事,記述著愛慕、同生、共死。願這篇章是寫給他們的輓歌,愛的輓歌。時間線:帕特羅克洛斯五歲 奧利匹克運動會上,初次遇見阿基里斯九歲 跟隨父親向海倫提親,訂下保護的誓約十歲 流放普提亞,重遇阿基里斯十一歲 與阿基里斯坦誠殺死貴族長子的經過和感受十二歲 初見海洋女神忒提斯十三歲 沙灘之吻。與阿基里斯接受奇隆的教導十六歲 成人之禮海倫被綁走,希臘人的征召阿基里斯男扮女裝藏身于斯基羅斯島,德伊達梅亞懷孕奧德修斯和迪歐梅德斯設計阿基里斯參戰(六周后 戰備組織)(一個月 獻祭伊匹格妮雅)(第七天后 到達利姆諾斯島)(兩天后 特內多斯島聚集 特洛伊的首戰)(第二天 阿基里斯殺死十二個人)(第三周后 布莉瑟思成為阿基里斯的戰利品 )(第二天 特洛伊談判失敗)(後天 帕特羅克洛斯首次上戰場)參戰四年約二十至二十一歲 軍隊嘩變興建柵欄計劃約二十三至二十四歲 持久戰參戰九年約二十五至二十六歲 克呂瑟絲被擄一個月后 克呂塞斯求贖回女兒被拒,阿波羅的詛咒瘟疫爆發十天后 阿基里斯與阿伽門農發生爭執,拒絕上戰場 阿伽門農押扣布莉瑟思十一天 特洛伊決鬥 希臘人失敗十二天 薩爾疲頓參戰參戰十年約二十六至二十七歲 奧德修斯勸戰帕特羅克洛斯換上盔甲,假扮阿基里斯,戰死阿基里斯戰敗河神斯卡曼德、赫克特阿基里斯被帕里斯用箭射死皮魯斯 十二歲 父親阿基里斯戰死 十三歲 特洛伊陷落 時間未詳 被阿伽門農兒子殺死

我想给这部小说七分

对这本书早有期待,拿到书三天快快地看完了,但因为之前刚看完玛丽拉瑙特的波斯少年,有了对比,就感到阿基里斯之歌虽是同类小说中的佳作,作者也非常用心,却缺少了爱情之外其他的审美维度,过多的内心描写不可说不细腻,但也显得单调。作者显然是带入了强烈的自我观感与思维意志去描写古人,要知道特洛伊战争时代的希腊实在算不上礼仪之邦,说作蛮夷也可以列出众多理由,最显然的理由就是人祭的陋习。在死亡率如此之高,战争如此多发的年代,帕特洛克洛斯与阿基里斯这样的人不应当临上战场还对死亡如此陌生,对流血冲突作呕。帕特洛克罗斯显然不应该是如作者笔下那样具有当代人道关怀的人。特洛伊之战是神话,同时也是历史,历史推进的合理性在现代逻辑笼罩下显得生硬做作。也许这是因为我总是将这本小说当做历史小说在阅读,因此会对细节更加渴求了解。希腊诸国的地理位置如何?特洛伊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东方和西方的习俗有和不同?地中海的四季气候如何?风物如何?这些问题在我脑中盘桓不去,以至于到后来每每看到作者描写战士身着丘尼卡时,就认定作者并没有仔细考虑过他们的衣着。必然如此,因为作者的野心并不在于重现特洛伊战争的全貌,而仅仅是表现命运与爱情。但我最喜爱的内容却恰恰是帕特洛克罗斯死后,也就是特洛伊战争接近结束之后的那段描述。挑战阿基里斯并被杀死的那些英雄们,众神之间的争夺与阿基里斯之子皮鲁斯的暴行,以及书中未写而在其他古希腊传说中的奥德修斯的漂泊与阿伽门农归国被妻子杀死的悲剧。毕竟在众多传说中,对帕特洛克罗斯的描写是非常稀少的,在缺乏史料的情况下要将他作为这部小说的主角,而让传说异常丰富的阿基里斯、奥德修斯等人作为配角,难度非常大。


 阿基里斯之歌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