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若望的疑问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49550753
作者:史景迁
页数:205页

内容概要

史景迁,世界著名汉学家。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模式向读者介绍了他的观察和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为成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书籍目录

总 序 妙笔生花史景迁
序 言
第一章 疑问
第二章 启程
第三章 海上之旅
第四章 上岸
第五章 乡间
第六章 巴黎
第七章 奥尔良
第八章 前往沙朗通的路上
第九章 囚禁
第十章 获释
第十一章 返乡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书以日志形式记述了18世纪一名叫胡若望的中国天主教徒在法国奇迹般的生活经历,并辅这一早期中外文化宗教交流的史事。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这个中国人的法兰西之旅充满艰辛手曲折,灵魂也备受煎熬,以致最后竟沦落到精神病院。本书再现了胡若望200多年前的奇遇,并试图对他的疑惑予以历史和文化的解释。


 胡若望的疑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胡若望,或John Hu,又或Giovanni Hu,男,广东人,四十多岁,天主教徒。既不是第一个从海上到达欧洲的中国人,也没有留下任何可资炫耀的成绩,胡若望在康熙雍正年间的这次欧洲之旅无声无息。如果不是史景迁把他从罗马教廷的陈年旧帐中扒拉出来,抖抖灰尘,恐怕他的游(yuan)魂要在教廷档案馆的书架间继续游荡三百年、三千年了。经历过清初“片帆不得下海”的严厉海禁后,胡若望得到的欧洲工作offer并不是什么令人艳羡的差事,只不过每年20两白银的薪酬或许比他之前作为教堂看门人的工资略高。或许寄望于靠出版游记留名青史,又或者觐见教宗的虔诚心愿,使胡若望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然而,信心满满的胡若望没有料到,从广州港启锚开始,他就驶向了一片幽暗深遂的未知之海。尽管没有GPS,没有卫星通迅,也没有雷达监测,航船并没有无端消失在广袤的南印度洋,它绕过了好望角(当年还没有苏伊士运河呢),一度抵达南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到达欧洲。胡若望的精力似乎已经在旷日持久的海上航行中耗尽了,开始做出种种反常举动,而除了他的老板耶稣会士傅圣泽老爷,又没有人能听懂他的广东话。等到老板对他彻底失望后,胡若望也就再没有能够仰仗的人了。经历了短暂的巴黎、奥尔良之行,行为乖张、无法控制的胡若望就被关入了沙朗通的疯人院。直到忧心忡忡的耶稣会士担心他客死异乡,将给中国的传教事业带来更大的麻烦,急匆匆把他救出疯人院,搭上开往中国的商船。回到广东的胡若望,终老乡里,也没有写出他的欧洲游记,除非想描述疯人院的生活细节,他有限的经历大多是在一望无际的海上飘摇。彼时的欧洲大陆给康雍盛世的徐若望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们无从得知。等到下一次中国人用审视的目光踏上欧洲大陆时,时光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他们走下轮船,参观议会、图书馆、博物馆、监狱,不由得发出阵阵感慨,对了,还有疯人院,曾经关着胡若望的疯人院,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们一定能够看到在疯人院的栏杆后面,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广东人,投来无助的目光。
  •     《胡若望的疑问》讲述的是一段中国人走近西方文明的境遇历史。史景迁立足于丰富史料,流畅而浅白地将历史以故事的面具加以叙述,通篇下来有时间地点,有人物情节。傅圣泽的身份是神父,他背负的职责是传教,还有研究中国的经史子集和宗教礼仪,他要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返回西方世界,向罗马教宗介绍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得。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体面职业和文明教养的西方人。胡若望的身份是看门人,他没多少文化,从历史档案来看字也写的一般,只能称之为工整。他基本满足了成为一个仆从所需要的标准。胡若望随着法国神父傅圣泽前往欧洲,他扮演的是一个仆从的角色。理想的仆从,应当低眉顺眼,言听计从。由于神父工作的需要,他还需要能书能写,掌握基本的文化水平。这些指标,从一开始傅圣泽神父对胡若望的考察,是达标的。倘若这趟旅程发生在中国,那么面对自己熟悉的环境和社会风俗,也许胡若望并不会陷入困境。他只身跟随傅圣泽离开中国,踏上前途未知的旅程,来到陌生而一无所知的国度,未来的一切将会怎样,他不得而知。傅圣泽是文明世界教育培养出来的文明人,他在意的是自己的职业与生活,胡若望对于自己而言仅仅是一个附庸,当这个附庸不再顺从于他的旨意,且带给他难堪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转向,故事逐渐背离理想和谐的轨道,朝着荒诞的路线进发了。胡若望在异国的怪异举止和荒唐表现,是让傅圣泽选择放弃胡若望的原因。但我们能得到的,仅有傅圣泽的一面之词,这些书信往来被加以保存,再被史景迁尽量以客观的方式呈现给现世的读者。有人说,这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一次失败案例。也许我们面对这样的思辨,应该多报之以坦然的态度。当两种文明接触尚浅,两种文明养育的人交汇时,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且是文明交流的第一步。历史总是有许多面,而水土不服的尴尬是它客观存在的一面。胡若望的异国之旅充满坎坷,这一部分原因在于外部世界的不公待遇,一部分是自己的内因,如果换做是你,你会如何在一个周遭陌生且语言不通的世界闯荡?会如胡若望所作所为吗?即便在今日的世界,不同文明碰撞带来的痛苦和尴尬依然存在着。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一位完整技术去西方取圣经归国的华人传教士的第三人称航海日记,算不上史景迁最讨巧的著作,第三人称的日志看的总有虚幻隔膜的感觉。
  •     出于经济原因,读的德语版,大部分在Tarifa的沙滩上面对非洲大陆,交错的地中海和大西洋读完。 美国汉学家之作,说是小说,却是中西交流史上的一篇,再不可理喻,也是真。胡若望,一路上包吃包住,受百般照顾忍让,依旧胡来,果真"弱望"。内心于人是个谜,谓之"疯",不管是洋人华人古人今人
  •     如小说轻盈,却无历史沉重;如历史再现,却无小说同情。
  •     凭着那些往来书信和历史记载竟然写出这样一部小说。史景迁真是治学严谨又讲的一手好故事。里面对于清康熙时广州和巴黎的城市境况的描写非常生动犹如画在了纸上。开篇即提到胡若望的疑问:为什么把我关起来。站在胡若望的视角,傅圣泽不讲道理,不尊重自己的自由,不给自己报酬还阻挡了自己徒步游历欧洲的宏伟计划,最后居然还把我关了起来,简直岂有此理!而站在傅的角度,首先胡长得难看,举止怪异,不遵守契约,不能乖乖听话,总给自己带来难堪,再兼之其回国后各种计划不太顺,自然就对不服管教,毫无帮助的胡若望失去耐心,早丢出手早好,最终导致把胡若望囚禁于疗养院。两个错误的人于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积极谋求上进且自负博学的外来传教士草率仓促选了位异想天开初通文墨的看门人做学术上的助手演变成这样的后果亦不难想像。
  •     一个清朝年间的普通书生,跟随传教士前往欧洲,继而被欧洲人视为疯子的奇怪经历
  •     可惜缺了一章介绍胡若望这样在中国的生活背景,因而他在欧洲的表现显得突兀,而没有得到任何解释。
  •     花了一天读完的。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史景迁的书,撇开内容不谈,其中一字一句考证的态度特别让我受震动。看似是日常的记事,但是小到当事人的心情,衣服的颜色,都有材料支撑,功力十分了得。然而有没有生硬之感。 有关内容,他要表达的是什么呢?传教士对中国典籍的态度,宗教事务的运作,胡若望的个人见闻等等都交织在一起。作者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是我们却可以管窥他想要借一个小人物的欧游经历展示早期传教历史的野心。胡若望到底疯了没有不是重点,至于他为什么疯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撇开生理上的原因不谈,进入欧洲的震动,自己的出名愿望等等都或多或少起过作用吧。 有意思的一点,胡若望是否存在对于天主教的中国式理解和天主教实际精神的偏差。这种偏差是不是集体的,又受到什么因素影响。
  •     好奇怪的一本书…
  •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史景迁的作品,可能是由于留存下来的史料多是神父傅圣泽的信件,所以对胡若望的内心状态基本没有描写到,很遗憾。 孰是孰非我不敢判断,但从文中的描述来看,康熙时代的欧洲仍然对中国有仰慕之情。
  •     基本上在大连回太原的高铁上读完的,算是体会一下史景迁讲生动故事的史笔吧。
  •     ,很好的一本书。去年读的,至今记忆犹存。
  •     史景迁的视角永远独特和有趣,但是材料的单一来源让胡若望的疑问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释,整本书故事性强于历史性。
  •     很有趣,像小说一样戏剧而虚幻。
  •     可见出这段轶事大约会有两个版本:1、胡若望与傅圣泽之间在船上之时便生嫌隙,两人最后失和,傅圣泽不得已将其关进病院。2、胡若望是个骗子,一通装疯卖傻,空手套白狼,混得了个荣归故里。疑点在于,傅圣泽的中文应该很好,两人却没有进行过任何有效的沟通。不过,胡若望终究不亏,一趟欧洲之行下来也算青史留名了。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推荐了这本书,在写作上很值得学习。或许是该看英文原版才能体会到?只觉得有点像流水账,没看完
  •     两分史料,八分发挥
  •     最难是沟通。
  •     信仰啦,生活方式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不用勉强。有缘的自然有缘,无缘的也不必强求。契约精神总该要有的,该做的事情就是该做的。最后,把John翻译成若望听起来比约翰高了三个逼格。
  •     只是个故事,缺乏人性的解读。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     回来的路上读完了这本书。史景迁在不多史料中力图还原几百年前一个普通中国人艰辛曲折的法兰西之旅。不同文化的交流会是如此的艰难!
  •     胡若望身上有一群熟人的影子
  •     不够有趣,看到乏味了。
  •     5/2017
  •     在校图书馆偶然发现这本书,经历了多次借借还还,还是舍不得放手。这样的写史手法已越来越受欢迎——在详细查阅史料的基础上,以隽永的笔触,日记的形式娓娓道来。最让我佩服的是,史氏所写的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真确的史料支撑,并且这些史料来源就注在文后。这是我们多少教科书做不到的啊。 读完后,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仿佛是傅圣泽和胡若望身边的幽灵,在头顶上注视着他们,看着他们种种滑稽的举动,见证18世纪法国社会种种不平等。当然,我也看着这个让外国人手足无措的滑稽的中国神父。 我在书中并没有得到什么深层的思索,只是看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     两个不同世界的文明彼此互不相让。傅圣泽并不真正了解中国,胡若望也不愿意尊重他人。作者带有明显的倾向,但这不失为一个好故事。
  •     人生的真谛就是活下去
  •     很好读的小书,资料性大于研究性。看的时候居然会联想到自己在法国的驻留经历,并无古今隔阂。胡若望的“不温顺”,语言障碍,接待机构的明争暗斗(文中可见法国18世纪初的官僚作风很严重),加上法国传教士本人的高傲性格,这不只是一个猎奇历史故事,而像任何一个可能由于双方性格立场及沟通冲突引发的误会不断升级演变的悲剧。
  •     从史景迁的角度来看,他不止是一位史学家,也是一位有代表性的汉学家。由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不得不说是新历史主义的最好诠释,两百多年前的传教士汉学与胡若望这个小人物的碰撞之下是中西文化的一次尝试。书的末尾不由得想起了杜甫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某种程度上来说,胡若望真是清朝的另一位阿Q咧。
  •     没有王氏之死好看,缺乏深度的解读,没有太多的价值。
  •     挖掘胡若望的疑问,可以看到彼时西方对于中国的一厢情愿,胡若望在欧洲的精神失常,似乎就是象征着整个冥顽不灵,难以开化,甚至疯疯癫癫的国度,与有着巨大差异的西方世界来了一次鲁莽的碰撞,很有意味的历史记传体
  •     当前胡若望的行为并不鲜见啊
  •     胡若望的举动确实不像是正常人,这很难说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毕竟以那时中国观点来看,他的行为也很难让人理解。
  •     叙事仍然很棒,但视角有点太窄,是故意没写开还是怎么,没有利玛窦那本好
  •     看过的第一本史景迁的著书。本着对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好奇和对史景迁的敬仰,快速浏览了一遍。基本是全视角的第三人称叙事,事件逻辑,全书无对话,论据再现尽可能还原,无虚构事实,即便不客观也是材料本身的问题,作者还是如实陈述了文献的内容,但没有评价。看完云里雾里,胡若望的疑问还是没有解答,真的是纯叙事。
  •     一段失落的史料
  •     笔法轻松,但务求有来历。一以贯之的扎实研究,即便稍逊当初《王氏之死》乍一见的惊艳。
  •     @2017.3.5 没读下去。
  •     第一次读,不敢说读懂了作者想传递的信息,但是,看到了熟悉的那种癫狂。
  •     史景迁先生还是习惯于用小人物的悲喜来折射大历史的变迁和格局。
  •     果真小说笔法,作者的快感应该大于读者吧。
  •     一个可怜人的异国史。
  •     雍正期间,基督教遭到了压制,退守广州一带。
  •     作为一个被傅圣泽神父带往欧洲雇佣抄写中国典籍的中国人,胡若望的疑问是“为什么要将他关起来”。虽然书名的主角是胡若望,但整本书更多的在描述傅圣泽。因此与其书名为胡若望的疑问,不如为傅圣泽的疑问,为什么行前订好了明确的契约并且胡若望也接受了契约,而到了欧洲他却完全不履约? 史景迁通过史料的搜集整理而成的这一个故事,好的地方是可以完整的一窥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从西方视角来看待当时传教士的行为目的;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或许是对中国人的了解有所欠缺,胡若望这个人的描写过于干瘪及奇怪,远远不及傅圣泽的有血有肉,对于胡若望的行为也不曾试图去解释,尽管这些行为让人费解。
  •     一个中国人试图探寻西方宗教信仰文明借此实现点自己残缺梦,最终却在文化冲突下惨败而归的故事,可以看出大历史的进展是有充分的文化必然性。
  •     与其说胡若望的困惑,不如说傅圣泽以基督教注易经的野心。对胡若望状若神经令人费解的言行的白描,然而不给出任何可能性的解释,一来毕竟是写历史,没有内心世界文献佐证,二来这种仅白描而留出的令读者大喊遗憾的不解释,不正是对于当时西欧对清王朝治下这片神秘土地的认识最确切的表述么。
  •     怎么觉得把胡关进疯人院是为了更好的照顾他?
  •     18世纪的中西方交流。
  •     史景迁是讲故事的高手,而且还讲得有依有据,将小人物的命运融进了大历史。法语、英语、中文文献资料信手拈来,令我辈惊羡不已。不过,结尾似乎有些简单,要是再引申一下是否会更好?
  •     胡吉坷德欧洲历险记
  •     奇人胡若望法国奇遇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