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爱因斯坦对面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1
ISBN:9787224102925
作者:艾伦·大卫·伯恩斯坦 (Aaron David Bernstein)
页数:182页

章节摘录

科学家与普通人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在于他们想问题的对象和方法总是与众不同。举一个例子来说:“地球的重量是多少?”这在普通人看来就是一个摸不着头脑的问题,谁没事会去琢磨这个呀?但是在科学家看来,这就是一个必须搞明白的问题。    地球的重量?有人可能觉得回答这种不着边际的问题也太容易了:你可以随便说出一个重量,说它是多重就是多重,而且可以肯定,绝对不会有人拿着秤去检验,看你说得到底有多准确。然而,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可不是逗笑,它的答案也绝对不能去猜测。相反地,这个问题的提出和它的答案,都真正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价值,它跟我们所能给出的准确答案一样重要。    也许还有人认为测量地球的重量很简单,只要知道了地球的大小,确定它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要想知道地球的重量,需要做的似乎只是这样一件事情:做一个小小的可以准确称重的圆球,然后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地球是这小球的多少倍。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指着这个球告诉别人:只要我们知道这个小球的重量,知道地球的体积是这个小球的多少倍,那么,就可以知道整个地球的重量了。    但是,这样的操作程序,极可能误导我们。问题的关键在于制作小球使用的是什么材料。如果小球是用松散的泥土做成,它的分量更轻一些;如果是用石头,就会重一些;如果用的是金属材料,那么它就会更重。计算的结果取决于所用金属的种类,比如,用金子做样本跟用铝做样本相比,计算的结果会差得很多。    由此可见,如果要通过小球的重量来准确计算地球的重量,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物质构成,它是不是仅包括岩石、金属,是不是还包括各种我们所不了解的物质;其次,地球内部会不会有空腔(很大的空洞)呢?或者,说真的,我们所生活在其表面的整个地球也许只不过就是一个空心的球体——穿过这令人讨厌的厚厚的地壳,也许会到达另外一个世界!P2-3

前言

这是爱因斯坦少年时代曾经读过的一本科普读物。几十年过去之后,爱因斯坦在67岁时撰写的《自述》中依然念念不忘这本启蒙手册给他的启迪,他这样写道:    尽管我是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犹太人)双亲的儿子。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我12岁那年就突然中止了。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失去了。    这时,我幸运地接触到一些书,它们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并不太严谨,但是能够简单明了地突出基本思想。总的来说,这个学习确实是令人神往的……我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这部著作几乎完全局限于定性的叙述,这是一部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了的著作。    从此,爱因斯坦意识到:“在我们身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独立存在,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像追求自由一样深深吸引着我们……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但是,它已被证明是可以信赖的,我从来没有因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    爱因斯坦所说的“一部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了的著作”,就是我们现在翻译介绍给读者的这本《坐在爱因斯坦对面:爱上自然科学的第一本书》。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书并不只是因为爱因斯坦的阅读和推荐才具有了特殊的价值。事实上,当少年爱因斯坦得到这本书的时候,它已经问世30多年。而且在1855年刚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极大欢迎,两年内连续再版21次。此后又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传播。用“洛阳纸贵”来形容这本书出版时的盛况,一点也不算夸张。    当年爱因斯坦读到这本科普名著并非偶然。1888年10月,家住慕尼黑的爱因斯坦进入路易波尔德中学学习,在这所学校他一直读到15岁。这期间,一位来自俄国的大学生塔尔梅成为爱因斯坦家里的常客。塔尔梅每个星期四都到爱因斯坦家吃晚饭,这是慕尼黑犹太人帮助外国来的穷苦犹太学生的慈善行动。塔尔梅是医学院的学生,对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兴趣浓厚。小爱因斯坦的超常求知欲及学习能力引起了塔尔梅的关注。他热情地为爱因斯坦介绍当时流行的种种自然科学书籍和康德的哲学著作,其中就包括伯恩斯坦的这本书《自然科学通俗读本》(原德文书名直译)。可见,这部著作在出版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在科学界享有盛誉。    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介绍了当时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本身闪耀着的科学精神的火花。    比如,本书开篇第一段这样写道:    科学家与普通人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在于他们想问题的对象和方法总是与众不同。举一个例子来说:“地球的重量是多少?”这在普通人看来就是一个摸不着头脑的问题,谁没事会去琢磨这个呀?但是在科学家看来,这就是一个必须搞明白的问题。    几十年后,爱因斯坦在他的《自述》中说,人们对于从小就司空见惯的事物,都不会特别关注,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或者对于月亮不会掉下来,对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都不感到惊奇。他说在12岁时,这本书让他“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    可见,这本书给爱因斯坦的思想留下了多深的烙印,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这种与常人不同的惊奇,这种在常人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思维的精髓,就是科学家的特质。而这种特质不是天生的,它需要科学精神的火花来点燃。而当年这本书正是传递科学精神圣火的一支火炬。    这支火炬,会不会照亮今天或明天的爱因斯坦?    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通俗读本”,“通俗”地感受一下爱因斯坦为什么会那样高深莫测。    从19世纪中叶到我们今天的21世纪,尽管过去了一百多年,尽管人类的科学知识在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但这本书所体现的科学的精神却常青。一百多年后,这个“通俗读本”依然值得我们一读。    这本书还有另外的价值。从爱因斯坦的时代到现在的一个多世纪,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站在时代的这头,远望时代那一头的这本小册子。尽管看上去未免单薄了一些、粗略了一些,但它毕竟记录和荟萃了当时自然科学界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史上的一块路标。    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科学界在关注什么问题,也可以感受到当时普通人的科学常识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又是从一个侧面了解历史的一块活化石。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成为吸引少年爱因斯坦“聚精会神地阅读了的著作”,除了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生动有趣的语言叙述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在翻译中。我们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但是毕竟是不同语言体系的转泽,力所不及之处,还请读者指点。    本书原著作者艾伦·大卫·伯恩斯坦(Aaron David Bernstein。1812—1884)是活跃在19世纪中期的犹太作家,其写作的主要兴趣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介绍。    如前所述,本书原著出版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书中的知识介绍难免受时代的局限。为了尽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并保持原作的风貌,我们在必要的地方用“文中注或脚注”做了适当的补充说明,以供读者参考。    本书根据1869年纽约斯密特公司(Chr.Schmidt)出版的英文版《Popular Books On Natural Science》翻译。

内容概要

艾伦·大卫·伯恩斯坦(Aaron David Bernstein,1812—1884),德国政论家、科学家、社会改革家,19世纪最有才干、最富智慧的犹太人之一。1856年,他拥有了一项发明专利,两份完全不同的电报信息可以同时通过一条电线传送。铁路道口的自动栏杆也是伯恩斯坦的发明。此外,他还是个专业摄影师,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免费传授给有为青年,让他们能够以此谋生。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1卷 地球的重量/1
第1章 地球的重量/2
第2章 给地球称重/5
第3章 卡文迪许的实验/8
第2卷 速度/11
第1章 不可想象的速度/12
第2章 测量电流的速度/14
第3卷 营养/17
第1章 乳汁是生命的源泉/18
第2章 人是食物的转化物/21
第3章 神奇的食物/23
第4章 大自然的恩赐/27
第5章 母乳在婴儿体内发生的变化/30
第6章 血液是生命的补给线/33
第7章 人与大自然间的物质循环/36
第8章 食物与营养/40
第9章 关于营养的科学研究/44
第4卷 光和距离/49
第1章 光照浅谈/50
第2章 星光与阳光/54
第5卷 天文学的奇迹/57
第1章 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58
第2章 勒维烈的科学依据/61
第3章 伟大的探索/64
第6卷 气象/69
第1章 关于天气/70
第2章 季节与天气/73
第3章 大气运动与天气/76
第4章 气象学的基本原理/80
第5章 空气、水分与天气变化/84
第6章 云雾与雨雪/88
第7章 空气中热量的吸收与释放/91
第8章 热量形式的转换与冷热变化/94
第9章 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干扰因素/97
第10章 气候的易变性与地理因素/100
第11章 天气预测的难点及未来前景/103
第12章 天气预测不能靠占卜/106
第13章 月球对天气的影响/109
第7卷 食物/113
第1章 血液循环是营养供给的保障/114
第2章 食物的消化/118
第3章 咖啡/121
第4章 咖啡的价值/124
第5章 正反两面看咖啡/127
第6章 早餐/130
第7章 功过是非谈饮酒/135
第8章 饮酒的危害/141
第9章 穷人与酒/144
第10章 酗酒的后果及其预防/148
第11章 正餐/151
第12章 食物的多样性需求/154
第13章 浓汤/158
第14章 放入肉汤里的最好食材/164
第15章 营养丰富的豆类食物/167
第16章 肉和蔬菜/170
第17章 饭后小憩/173
第18章 水和啤酒/176
第19章 晚餐/180

编辑推荐

艾伦·大卫·伯恩斯坦编著的《坐在爱因斯坦对面》内容介绍:想过地球有多种马?手机的电流传输速度是多少?断奶后的婴儿如何从食物中获取跟母乳一样的营养成分?不同食物的消化时问究竟有着多大差别?能不能用一盏灯把整个城市照亮?美国人享受着严冬中的圣诞节时,澳大利证为什么是一片骄阳?冬天戴着眼镜跑进温暖的室内,那一层雾气是怎么回事?冷得出奇的冬夜,普乐大厅里人又多又暖和,一扇窗户被打破,为什么大厅里飘起了雪花?让我们跟着科学家们一起一探究竟吧。

作者简介

艾伦·大卫·伯恩斯坦编著的《坐在爱因斯坦对面:爱上自然科学的第一本书》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本书用尽可能简单明了的文字让充满神秘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坐在爱因斯坦对面:爱上自然科学的第一本书》中讲到的大多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或事情,在普通人眼里它们可能根本不可能构成所谓的问题,诸如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有多重,人的生命依靠食物维系,但是在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到死亡的过程中它们到底有着怎样的变化,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又或者每天的天气都是由那些因素来形成的,等等。但就是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其中却蕴含着最丰富的科学原理。

图书封面


 坐在爱因斯坦对面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买给小孩看的,不过还没看,应该不错的。
  •     这本书文字很通俗易懂,阅读中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呢!我想将来给孩子看也是很好的呢。
  •     到货速度好慢啊,纸质还好,书皮有点儿破损
  •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这本书内容都是源于生活、解释生活,并且配有生活、可爱的图片。非常好的一本让孩子了解科学,揭秘生活的读物。
  •     可以给小朋友们好好学习
  •     用来自学非常好 因为非常通俗易懂 而且所有解答过程很详细 特别书面的语言不多
  •     书的内容适合中学生吧,不过质量纸质和配送都还不错,满意
  •     给弟弟买的,知识性很强!推荐!
  •     书很好,可惜我已经有了,买重了。
  •     老少皆宜的一本书,挺有意思的
  •     是值得一看的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
  •     孩子喜欢,可以....
  •     应该不错,影响伟人的书
  •     相当不错的书,当今中国学校教育最缺之一的就是科学思维的训练。
  •     给喜欢文学的学生看得,想让他对理科喜欢一些。
  •     孩子很喜欢,觉得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     B5 Z228/683~果然和大师的脑子差异太大,从地球的重量开始,就让我脑如灌铅,又如坠雾中。
  •     一本让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2岁时“聚精会神阅读了的著作”
  •     送给小朋友的好礼物
  •     印刷质量好,内容通俗易懂
  •     放到今日来看,当时的科技前沿现在已经司空见惯。不值得。
  •     简单的科普书
  •     这是一本一个半世纪前的科普书,现在看看仍有收获。从中可以看出德国科技为什么发达。
  •     爱因斯坦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功绩**,从书中更好的理解科学,喜欢科学
  •     适合年龄大一点的孩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