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书评

ISBN:SH12229-490
作者:方方

Don't complain

  万箭穿心     先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电影,后又看了小说。  小说里宝莉的苦难更多,故事的跨度也更长。    1.  好几次因万小景和宝莉的友谊而感动,彼此书中所谓家人的残酷冷漠,万小景和建建真得是书中少有的温暖所在。每当看到万小景数落宝莉的时候,看到宝莉每次受到什么委屈都会跑到她那里大哭一场的时候,看到她明明发誓再也不理宝莉却还是偷偷让人给宝利50元只是为了让宝利休息半天和自己去喝喝茶的时候,看到她为宝利出头数落那没良心的家人的时候。我总是感到温暖。宝莉说,这个世上除了你真得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了。是的,所谓朋友家人,就算是磕磕绊绊吵吵闹闹,但是在对方失落的时候,却总是能第一个伸出援手。彼此之间不需要怎样的言语,无论抱歉或是感谢,对方都是懂得的。    2.  书中建建的形象比电影中更加完满,也许他看起来满口粗话,不务正业,吊儿郎当。但是他却是那个一等宝利便是10几年都不变的男人,即使宝利美貌不在,即使她拥有那么多家庭的拖累,但是他还是始终如一地爱她,愿意为这个一辈子都在辛劳奔波为别人付出的女人挡风遮雨。当他们分开了四年48岁的宝利再次见到他时,他说,虽然那么多人愿意伺候他,他却只想伺候一个人。但是他却可以义无反顾地去替别人吃十年劳烦,只为了换的母亲看病的10万元医药费。当别人告诉他,当年那个让他顶替入狱的人后来去了国外读了博士,现在发家致富赚了好多钱的时候,他只是笑笑然后开玩笑地说,没想到老子一顶还顶出个国家栋梁来了。没有嫉恨,没有不平。难道他的人生不够坎坷吗?难道他和母亲之间没有矛盾吗?生活中谁受得苦楚不够多,只是有的人太自私,总觉得世界对自己不公,总觉得他人对自己亏欠。于是满怀怨恨,自哀自怜。  原本上建建和宝利就是一类人,心直口快,嘴皮子厉害,有什么不满难过讲讲便过去了。面对家人儿子对于自己的漠不关心冷嘲热讽每每总是哭一场或是找万小景诉诉苦,想通过明天的生活依旧要继续。  再苦再累的时候,宝利总会想,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就是没有道理好讲的,于是慢慢地心情就平复了。是的,苦难也好,悲痛也好。那不过都是我们生命里要遭受的劫,我们也许失去很多,可是我们得到的也不少。    3.  小宝记仇记了一辈子,那恨意如鲠在喉。时不时地冒出来地刺着他的心。  只因为他始终怨恨,怨恨命运的不公,怨恨母亲的残忍。总觉得自己好像是最不幸的人,受了很多很多的伤害。可是不知他是否想过他的幸运。幸运有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幸运至少自己的妈妈活着,幸运妈妈那么辛苦的工作供养自己的生活,幸运至少自己不要饥寒交迫挨饿受冻。幸运是妈妈那么爱自己。再抱怨之前,他是否做过什么,让一切变好。    只因他太自私,这个世界上究竟谁亏欠了谁。人们常说,子女就是父母前世的债。孝顺父母太多,孝顺儿女有几个?父母的爱与生俱来,于是我们便也承受得理所应当。偶然一点点小小的缺失便觉得是父母亏欠了自己,有人抱怨父亲不才给不了自己优渥的生活,有人抱怨父亲工作太忙给予自己的爱太少。有人抱怨母亲太溺爱自己自己难以独立。一如叔本华所说,我们总是抱怨自己缺少什么,却鲜少看见自己拥有什么。     4.   小宝理所应当地享受着宝利为他创造的优渥生活,用宝利挑扁担的血汗钱买衣服买电脑买手机,去西藏旅游。他这样说,你是我的母亲,你本来就该承担养育我的责任。你给我这一切都是应该的。钱是应该的,爱也是应该的吗?他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母亲每一天都是过着怎么样艰辛的生活,是否知道为了宝利为了那些钱一次一次地去卖血。  贴吧中有人说小宝是感情用事,我却觉得他太理性。理性冷血地令人发指。他的逻辑很清楚,那便是母亲亏欠自己,所以她的苦都是活该,她的爱都是白费。所以自己可以心安理得地坐享所有物质,不用回报任何,对爱也可以弃之如履。  如果感情是一场债,那宝利十月怀胎孕育出一条生命一开始就给予了太多。面对生活这个最大的苦难,有人选择死亡,有人选择离开。而唯有宝利,选择去面对。我相信,她承担起这个家庭的责任,绝非只是因为愧怍,只是因为从一开始她就不愿妥协,只因为从一开始表面的尖刻之下便隐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更何况感情从来都不该是一场债,不是谁就该对我们好的,不是谁就欠了谁的。有些时候,付出的永远都算不清。    5.  宝利说,家人是什么。家人就是也许很多事情自己都无能为力,可以一句话依旧能让你感到温暖。纵然有时会相互诟病指责争吵,有时会互相伤害,可是他却永远都是你最坚定的守候,永远都是你停泊的臂弯。他永远都会为你卸下肩上沉重的负担,无论你是怎么样的人,无论在怎么样的情形之下都不会将你抛弃。这是最深沉次的深爱与信任,表面的喧闹抱怨抵挡不了内心的那一份坚定。  就像是万小景之于李宝莉。    6.  如果让你在小宝与建建中选择一个来当儿子,你会选谁。  小宝符合每一个家长眼中好儿子的标准,(模样长得高大英俊,成绩又是数一数二地好,毕业以后找到肥美的差事),模样好,读书的时候成绩好,毕业了后工作号,丝毫不用父母操心。然而他的这份优异却从不属于你。如果不是当年的那一场意外,小宝还会对母亲如此敌视吗?我以为也是有可能的。 小宝的恨意从很大程度上并非所谓的外因所为,而是自己性格上的缺憾,是自己的思维方式。一如我之前的分析,生活上总有磕绊,总有伤害。 而家人之所以为家人便是因为我们心中清楚那所谓的伤害背后还隐藏着一颗深爱我们的心灵。这永远都是无法磨灭的事实,于是我们怨恨,但是我们依旧感激,依旧去爱。 而不是死死揪住那所谓的痛不放,苦了自己,也苦了他人。    (情节:小宝对宝利说,要她一手承担起自己的高昂学费,不准用爷爷奶奶的退休工资,不然就退学。宝利,一个挑扁担的,平日里为了儿子小宝和公公婆婆的生计疲于奔命,赚来的钱全都给了他们当生活费,就是如此还紧巴巴的,哪里有半分积蓄?于是她便只能去几次卖血,几乎晕倒。万小景看不过去,跑到宝利公公婆婆那里便说,这么多年。摸着良心说宝利可没有对不起你们的。你们那个儿子,在外面嫖娼,嫖完便两脚一蹬,死活不管,留下你们老的老,小的小,不是宝利他那么痴心吃力地工作供着你们,你们能好吃好喝地到现在。你们有没有想过宝利那么多年一个人在外面有多难,受了多少白眼多少鄙夷,可是她抱怨过一句没有。她是个好女人,永远都不会逃避自己的责任。而你们,有没有给过她一个笑脸,一句好话,她的那个儿子,简直就是一头白眼狼。现在又要叫她把学费拿出来,她平时赚来的钱那次不是全都交给你的,现在她哪里来得钱?只好去卖血,都晕倒了。你们那些退休工资藏着掖着发霉啊。拿出来帮补帮补会怎么样。你们是真得想要宝利死)    所以我以为文中对于儿子形象的塑造是有缺陷的。就连一向视宝利为仇敌的公公婆婆在听了万小景一番话知道宝利为了赚儿子的学费去卖血晕倒而有所感怀。对待宝利的态度也有些缓和。而小说中的小宝呢?万小景说宝利养了一头白眼狼。宝利不信,于是万小景问小宝,他有没有一回对你表达出一些关心,有没有一次对你表达出一点点地好感。这是宝利才心寒地发现,是啊,没有,竟然一回都没有。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不认为我们对于生活中的爱真的能够毫无感怀,冷漠至此。即使深陷在自以为不可自拔的仇恨里,即使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真得稀少。爱与恨永远都是彼此交错的情感。一句唠叨一句啰嗦,也许得到的回应永远是厌烦恼怒,可是“那原来是关心”的念头依然会慢慢地沉入我们的心里,点点滴滴,总有一天,或是失去,或是经过,我们终会有所体悟。所以我宁愿相信,小宝心里最深处定是有对母亲的爱。只是那爱可能暂时被其他的情感蒙蔽占据,只是连他自己都无法辨认。  而建建,与小宝可能截然相反的形象,是令每个父母头疼的儿子。一个流氓,没有文化,又常常惹事,不知父母为他伤了多少神,生了多少次气。可是就是一个这样的一个坏儿子却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成为了一个大孝子。优异的成绩重要吗?完美的工作重要吗?作为父母,究竟是想要这样一个完美的儿子却惟独不爱自己。还是一个有那么多的缺点却愿意为自己去做十年牢,愿意一辈子对自己好的儿子。听说许多台湾黑道老大都对自己的父母及其孝顺,有常常听到许多事业有成的子女将自己父母抛弃,让他们饥寒交迫,孤独终老。  事实再次证明,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和一个好的人并不相等。父母总是想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总是像文里的宝利一般说,只要儿子好好读书将来有了出息,自己的苦日子就会到头了。可是好日子却没有如预期般到来,宝利等到的只是儿子如同惊雷一般的决绝。 好日子真得会到来吗?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辛酸全都归罪于他人,当我们从不曾睁开眼看看他人的不易。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使指责也可以是控诉,或是父母的高要求,或是生活中稀少的关心,或是生气时辱骂的话语,可是扪心自问,谁不曾在某一方面地有所缺失,不曾偶然地口不择言?    有人患病躺在床上之时,得到的只是儿子付了钱的护工的照料。 而就是没有工作一直被认为是好吃懒做饱受奶奶诟病的我的父亲在她中风躺在医院的几个礼拜里夜夜陪护,细心照料。  那些所谓淘气的,所谓失败的,所谓不争气的。也许便是最爱你的那个。也许他们永远达不到你的期待,也许他永远都比不上别人的那个又买了一套房、又买了一辆车的儿子。也许他的愿望理想在现实面前总是显得那么虚幻不堪。    小学的课本上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文章开头描写得是作者的老母。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母亲与作者最亲也对她最好。母亲总是会偷偷地把自己的退休工资塞给作者,会反反复复地提醒她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当母亲生病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作者。即使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她最舍不得的也是这个女儿。 本以为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后来作者却告诉我们,母亲原来是她的继母。 她嫁给作者父亲之前已经有了一儿一女。她虽不如有的后母那般刻薄恶毒,但是在自己的亲生儿女与作者之间,她还是偏心地对前者更好些。直到有一日,亲戚送来几只鸡蛋,那是鸡蛋可是稀有的食物,她煮了三只,挑了两只大的剥掉壳给了自己的一双儿女。然后看到作者渴求的目光,便犹犹豫豫不舍地将那只小的给了作者。 作者迅速剥下蛋壳,犹豫了片刻,竟然将一只小小的鸡蛋掰成两半,将一半递给了继母。当自己的儿女心安理得地吃着剥好的大鸡蛋的时候,却只有那个吃着粗糙小鸡蛋的人给予了自己回馈。母亲也许从来没有想得到回报,然而感激便是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时候有人却想到了。自己倾注了全部的爱的子女关注得全然都是自身的享乐,而自己甚至都谈不上爱的同情施舍竟然拥有意外的收获。爱,有时便是那么简单,在不经意间便足够人们一生受用。一切不过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接受所有的苦难恨意,发掘所有的欢乐爱意。如果可以,我们便能将爱恨相抵,苦乐相销。7.最后,说一下书中人的生活态度。很喜欢电影里宝利而在书里是宝利妈说得那一句,什么万箭穿心,我偏说是万丈光芒。虽然宝利的一生都活得很憋屈,那么苦那么累,然而一如她说得生活的苦难她都不害怕,她害怕的却是最亲的人仇恨的目光,让她一下子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奋斗。然而我依旧不觉得这是一部悲剧,宝利就像是阳光,小景和建建就像是阳光。宝利的忍并不是传统意义忍,并不是所谓烂好人所谓没骨气。无数次我都替她委屈,恨不得她就这样抛开她那个儿子一走了之,恨不得她就这样一死让他儿子受受苦后悔一辈子。然而,宝利都没有。她一次一次地坚持了下来。我知道,如果她死了,那便是懦弱。如果她走了,那便是不负责任。她的隐忍,是因为她是一个坚强的人,是一个最好的母亲。因为她从不推卸自己的责任。  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明白生活是苦的,是没有道理讲的。于是从不抱怨,坦然接受。抱着还债的心态,于是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即使有什么难过的事情,哭一场,只需一瞬想通了便一切都好。她最认命,也最不认命。 她的生活就像是电影最后那个抛锚的汽车一样,她下了车,踢一脚,骂一句,于是便坦然上车,车子发动,一往无前。  又想起了余华的一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情活着。生活总要继续,而生活的知己,宝利和建建,我想他们会很幸福。

卑微和伟大的灵魂

只要活着,就抱有希望,希望破灭,苦笑一下继续走下去是我们这个伟大名族不灭的精神。苦难、孤独、绝望都无法打倒我们,在黑暗中,也要前进。不管以什么方式,都要努力的活下去,坚韧隐忍坚强都在无数个卑微的灵魂里闪烁着伟大的光芒。

谁该为生命的伤痛买单?

李宝莉这个女子,她简单、善良、执着、不服输,但我也恨她的简单,执着。她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穿行在大街上,衣着朴素,但是讨好的笑意,挑着扁担,大大咧咧,咋咋呼呼,有这一点小资色,每天和你擦肩而过,有着一张贱贱的嘴嘴和一颗不屈的心。她是你,也可能是我。看这本书也实在是偶然,但是看了,总想发表些看法,这篇文写的极好,看完之后真的有种万箭穿心的感觉。文章开始说,这房子不吉利,万箭穿心,风水上顶不好。似乎就已经预示了悲剧的结局,我一直在思考,悲剧的源头是什么呢?当下这个社会,女性的某种潜能已经开始替代部分的男性角色,记得最清楚的是文中的一段话,“我告诉你,这屋里,有他过得,没有他更好。我要这个狗日的马学武在地底下看清楚,我也是下了岗的,我一个人,照样能把一家老小养活,让他们出门,照样不失体面。 ”李宝莉强势的性格注定了马学武的背叛,马学武这个男人,懦弱,死要面子,明明不够爷们,却非要做个爷们,李宝莉给不了他,他就去找别的女人,他们俩性格不合,分开是必然,但我没想过会如此惨烈。李宝莉是做错了,可是我又觉得她该被原谅,首先,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她,没有文化,思考问题简单化,她没想过她的举动会有这么大的反响,这一点她该被原谅,可是,她这件事的确是错了,也是因为这个导致了马学武的死亡,导致了一家人的重担沉沉的压在了她身上,导致了儿子与她反目成仇,导致了她悲剧的人生。但是,马学武就不该被批判吗,答案是该,他一个男人居然生活的如此懦弱,有了不如意立刻跳江自杀,丢下年幼的儿子,丢下年迈的父母,丢掉了这世界所有的美好。比起他,李宝莉强得多,她知道马学武的死与她脱不了干系,于是她,赔进了她的一生。但是,生活,本身就是生下来,然后活下去。于是,她做了扁担,十多年,3、4点起床,带扁担出门,有什么吃什么,晚上累的倒头就睡,为家庭挣辛苦钱,为工友打群架,为公婆守病房,为儿子上学去卖血,她觉得,没有她,这个家就散了。虽然公婆仅仅拿她当长工,虽然儿子拿她当要钱机器。小宝之于妈妈,又是怎样的存在呢?小宝是妈妈的命,文章无数次说过,小宝能成才是李宝莉最大的期望,但是李宝莉没有文化,根本搞不清楚功课,唯一问得出口的问题也只是你作业做完了没有?不然呢?问什么?问电磁感应还是三角函数? 再加上小宝对妈妈的恨,悲哉。我以为会一直这么恨下去,但是,当儿子高考完毕,宝莉以为可以弱弱的松口气,可是更大的灾难突然来了,这个生活中的全部指望,突然翻脸不认人,要和自己断绝关系。她才明白,小宝没把她当妈,他一直都恨她。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的确这样,李宝莉的生活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着,乐此无疲,永无止期。方方似乎也是心疼李宝莉这个女人,于是安排了建建这个人物,建建更有江湖气一些,所以他也更不拘小节一些,所以也只有建建这种江湖气,才能接受并欣赏李宝莉的豪爽。借用一个网友说的话,不管万箭穿心还是万丈光芒,总有个建建,愿意为你摇下车窗。方方给了她们一个尽可能好的结局,李宝莉应该是去追求她的新生活了,若说还债,这几十年,蹉跎了年华,总归够了吧。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那么多辛苦,那么多离恨,谁又该为生命的伤痛买单?这个问题似乎不好回答,我们,下一次见。若需转载,请豆邮笔者,谢谢。

芥末味老干妈

" 在遥远而神秘的东方,有一个让你血脉贲张、全身发热、欲罢不能的'女人',她的名字叫——老干妈!老干妈有着女神般的内涵,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魅力不可抵挡,最难能可贵的是,其外表和价格却始终跟屌丝一样平易近人。"这是我在浏览器上随意输入“老干妈”之后,就能看到的一段文字,它的广告文案用这个形容才应该更贴切——“一年卖出xxx瓶,连起来可以绕地球N圈”。我相信但凡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老干妈”的存在,同时它有着传统中国女性身上独有的神秘及吸引力,让人无限向往,最重要的是“老干妈”真的像邻家阿姨,你回头寻它时,它必定正在对你微笑,热情如火,直接,热辣。吃过的人一定不会再忘记它的味道,隔一段时间不吃,就像少了点什么,生活都像是没了滋味。也一定会用余生念念不忘曾经吃“老干妈”下饭的日子。芥末是个好东西,它能佐以任何食物,吃了还能防暑,解毒,去腥。但是他可没有那么大众化,也不讨喜,喜欢的是真喜欢,有的人却闻之色变。一吃之下还能忍受,等嘴里的滋味稍稍漾开,那种冲透鼻腔,醍醐灌顶的感觉,让人深陷,却又不能自拔,恨不得五官都淌些水出来,之后又是全身通透,那感觉,就是这么任性。相比之下,“老干妈”可以天天吃,芥末最好浅尝辄止,那刺激,有点虐心。所以,芥末又有那么点傲娇。我想,最根本的还是因为芥末辛,“老干妈”只是辣。李宝莉是个传统的中国女性,身上透着武汉女人的精明。但她的生活却被她活生生的过成了芥末味的老干妈。李宝莉是武汉著名作家方方的中篇小说《万箭穿心》中的女主人公。上周,我的公交读物就是这本书。看得很快,故事很流畅,一气呵成,但我却是流着眼泪看完的。已经很久没有被一本书引发这样的情绪。没有叹息。《万箭穿心》这个故事很简单,男主人公屌丝马学武击败众多情敌逆袭成功,娶到了女神级的李宝莉。然而很多事情都是事与愿违的,就像多变的天气,可能刚换了凉席,就下起了暴雨。李宝莉搬进了梦想中的新屋后,当了领导的马学武却要离婚。又历经丈夫的出轨、自杀,父亲的病逝,到公婆和儿子的抛弃,生活就像新屋外的长江,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的盖下来,不让人喘息。如果以为这是部苦情小说,那也是错了。李宝莉始终没放弃生活,也不过多的去想自己的苦难——它要来就让它来好了,我全都接着。一个女人,用一条扁担扛起全家的生活---用一根扁担在汉正街做苦力,养活全家。然而全书上下没写过一个苦字。女人天生是弱者,然而马学武这个男人却懦弱的选择了自杀。李宝莉没有被生活吓到,她的目标单纯,只为养活家人;在亲人的冷漠面前,她唯一做的就是隐忍,唯一的信仰就是责任,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付出了一切之后,就算被儿子抛弃,也没有倒下。就像《飘》中的斯嘉丽那样,“Tomorrow is another day”。粗看之下,每个人物的样子都是咎由自取,但却又那么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没有错。每每对李宝莉的处境心生同情时却又立马被心里的另一个声音压倒:你凭什么同情人家!李宝莉孝顺,坚强,勇敢,勤劳,负责任,就连她的闺蜜也深深的敬佩。看完这本书,总是会想,女人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女人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不会后悔?也许女人嫁给谁都会后悔,女人要的很少,不过是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以及一双温暖人心的手 。无论什么关系都是需要经营的,女人其实是很省心的,要的不过是将心比心。女人天生敏感,要的不过是男人多用点儿心。女人是水做的,可以柔情如山泉小溪,但也可如两极终年不化的冰雪,而男人的一颗心就是那把融雪的火。女人,但愿你今生顺遂。

如人饮水,冷软自知

对于李宝莉,心里真心是很同情的。这样一个女子,文化不高,口直心快,泼辣率性,生着几分貌美,在结婚之初,可不是让每个追求她的人心甘情愿,顺她疼她。这样的婚姻,现在细想,可不是这桩婚姻悲剧的一个伏笔?当初的姿态放得有多低,成婚后的不平衡便有多大。家里最硬气的永远是她,做主的永远是她,在理的永远是她,低声下气,服软道歉,落面子的却永远是自己。万事不耐琢磨,青春热血的爱情,怎耐得生活琐事这样的日日消磨。形销骨立,不成人形,这样的结果是迟早的吧。李宝莉是有错的。她那么狠心决绝的惩罚自己的丈夫,从而毁了他的人生,也间接的伤害了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的生活。她不讲道理,强横,不讲情面,情绪激动起来,讲出来的话简直是把人剥光拉到大街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毫不留情的扇别人一个又一个的耳光。这种感觉,既难堪耻辱,又愤恨铭心,说是伤人自尊,侮辱人格也不为过吧,特别是对读书人来说。这种伤害,偏偏是她这种粗人不能理解的,她只顾着自己的心直口快,不吐不快,可曾想过这些对听的人来说是诛心之痛,凌迟之苦?更何况,看她第二天依旧体贴温柔的样子,只要不是精神分裂,大条,谁都会膈应的。我同情她,却也不是觉得,她的错是可以用一句性格如此可来原谅的,人,总要有对自己犯的错承担的勇气。可是,看她辛勤八年的承担还是忍不住泪湿眼眶,也忍不住感她不幸,自以为得到爱情,没想到到最后那竟什么都不是。伤她悲苦,怜她无依,她的一生的付出,也终没为自己寻到一份安稳的家庭和安定的未来。叹她执着,八年的风霜雪雨冷面寒心,也没打到她的精神腰杆。忍是在心尖上悬着一把刀,动不动就在心口戳你一刀,疼的里里外外深入骨血,偏偏昏不去,精神清醒,感受明晰。忍常人不能忍,是大坚毅的人,只是这种坚毅给她的不是什么苦尽甘来,而是变本加厉的折磨。用八年的时间去偿还她的债,吃尽苦头,受尽不平,青春美貌渐消,心境苍老,还有视如宝贝的儿子的冷漠,嘲讽,抛弃,这对一个女子来说,这样的惩罚也是足够了。马武山选择自杀,用自己的冰冷的尸体来回应这个让他感到绝望的世界,他解脱了,可是,她却泥足深陷受尽苦楚。他是故意的,遗书不说她一句,却永远折磨着她。若说李宝莉是错的,起码她错得敢直面惨淡的结局,马学武呢,是错的懦弱。此间是非,不想多说了。我不能明白,她那么苦,却甘之如饴。方方说:人生就是这样。面对生活,大家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思路。当然也就有各有各的辛酸,快乐,苦痛,幸福,温暖和残酷。也许在你看来那是痛苦的事情,对别人来说,却是幸福的付出呢?这个道理,也许,以后某一天会懂吧。

性格决定命运的标准诠释!

大概看过电影的会给一个怀柔的评价吧,但对原著印象太深的我却没办法软下心肠。李宝丽经历的种种苦难,必须说,基本都是她自己的性格造成的。这种极致的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深深扎伤了周围的人,再回头狠狠的插进了自己的心窝。自然,她的坚忍是那么可敬可贵,她的善良也是那么明显的让人动容,但这一切又无法抹去她的性格缺陷。其实这才是人,人就是因为有优点,有缺点,才生动鲜活。多面性才是人类真实的样子。当然,作品里的人物是极端的。所以我理解也不埋怨小宝对她的恨,所以,才有个一路相伴下来的朋友理解她,也心疼她。电影的结尾,原著是没有的,李宝丽看着年轻的孩子们的笑脸,突然明白了小宝,原来儿子这些年来一直都没这样灿烂的笑过……我理解女导演是多么渴望给她,一个善良勤劳有担当的女性一个好的结果。但个人并不认同这种转变。一个人受的教育,生活的环境,几十年来形成的心态和性格,不可能在一瞬间改变。好吧,毕竟电影在前面也给了她很多温情的铺垫,比小说温暖太多。记得当年刚看完这本小说,在地铁等朋友,他过来看到我说:怎么蔫了?我说:刚看了本书,看郁闷了。他问什么书?我说:《万箭穿心》……


 万箭穿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