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1985年6月
ISBN:SH10309-91
作者:钟晓阳

内容概要

钟晓阳,父亲印尼华侨,母亲东北人,一九六三年生于广州,长于香港。香港圣玛利诺书院毕业,后就读于美国。十五岁开始写作,诗词、散文、小说均见才华洋溢。十八岁惊动香港及台湾文坛。

书籍目录

流年
二段琴
荔枝熟

作者简介

收录《流年》、《二段琴》、《荔枝熟》三篇小说。


 流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2010年11月19日,我读完这本书中的第一个故事。闲来无事,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一张借书卡。上面的所有名字都来自近20年前。杨晓文,何佩琴,钟丽,马国臻,杨小宁··· ···看到最后一个时,我愣了许久,差点落下泪来。那个名字,三个字中有两个与我的名字一样,且其后的日期是。1991年11月19日。恰恰是19年前的今天,她从书架上拿下了这本书。她归去之后阅读,那时候大概同我一样年纪,她看完时什么感受?那之后的19年,她经历了什么?被爱,被离弃,离弃别人,爱别人,直到遇到一个相爱的人,一同走余下的人生,或是最终心灰意冷,然后找一个人凑活生活?流年最终带走青春,带走曾经的爱人,带走夕阳,带走当时的月亮。我一个人徒自想想她接下来的故事,却永远不得而知。她是不是同我一样,不喜欢江潮信的懦弱,委曲求全,表里不一?这么自私的人,只为自己着想,到了最后,还不幸福。假如他可以鼓起些勇气,爱一场,那么就算最终不得,也不是这么窝囊的。和另外一篇评论的豆友一样,我也觉得这书中钟晓阳的文笔颇有张爱玲风味。琐碎,絮絮,尽是无奈和苍凉。《二段琴》里的莫非,遇到杨清妮,差点让我以为他也会同江潮信一样,选择过平常的日子,有一个爱自己很深的家境殷实的女人,就这么过下去。所幸他没有,不过究竟是不是幸运,我也不知道。他是当真除了凤回再不爱别人了,还是因为杨清妮实在丑胖,他实在不愿意一起过?若是杨清妮同香伦差不多,长得不错,性格不错,是不是他也就愿意了?他对凤回的感情,我始终还是感动的。如果有个人这么记挂我,而我又爱过他,我觉得,在这世上,我没有白活。
  •     昨天终于看到了,这一本!觉得和张爱玲的《十八春》有点相似,有点压抑,爱在心头,难以启齿,那就把爱深深的葬在心底,任其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去不复返!过去了,过去了,再也无法再回来了。叶晨和江潮信一生的缘分:“她小他五岁,他少年她童年,他青年她少年,长长到底赶不上。”他们注定就是这样的缘分了。《童梦》里有句话:人这一生可悲的是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我喜欢这样的安排。当时你可能无法理解,可是等你回头再望的时候,每一件事情的选择,都有它一定的道理。潮信,或是男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爱和在一起,从来就不是一回事的。若伸延的话,就是爱情和婚姻根本就是两回事。而关于那里面的不断提及的“风韵的黑女孩”,其实就是和叶晨有相识之处而导致潮信不自觉的被她吸引着。。。。。我们大都会写一些寄不出的的信,也大都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来证明自己还深爱着,其实这些都是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编织着爱情的梦,残酷一点就是:作茧自缚!关于香伦,也许她是幸福的,在某种程度上讲。因为毕竟她找了一个她爱的,虽然未必见得他很爱她的丈夫。但是,我对潮信对香伦的态度,我有点意见。里面有一句提到,这个如此爱我的女子,我什么都无法给予,除了婚姻可以给。还有一句大概意思是:拍了三年的拖,浪费了她的青春,只能给予她婚姻做为补偿。我觉得男人,总以为婚姻是一种施舍。真是荒诞!朱砂痣和蚊子血,不知道最后这个香伦是否会成为蚊子血呢?PS:昨天做了一个梦,居然是梦见了 赵雅芝 扮演 叶晨 。。。。。2006-05-24 09:30:18 (其实我看的是这一本,而不是那一本)  
  •     刚出大学的我们这代独生子女,遇到一些事,比如父母之间不和谐的声音等,总是缺乏经验,处理不当,导致事态不断严重。所以,很多事在处理前一定反复思量。在感情方面,无论是谁,总会对自己好的人,或多或少有感觉的。然而,单纯的爱情总是会被利所伤害。我们渴望能有一个下班后回家喝自己煲的汤的那位。还是希望自己拥有纯洁的爱情,并且希望这份爱能地久天长。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年轻的钟晓阳已经早就有了张爱玲的风范。很喜欢这本书。
  •     喜欢二段琴的前部分。
  •     像张爱玲。《二段琴》看出依稀的身世感来。
  •     钟晓阳也爱注目车窗上的人影光色,看过《雪国》,很容易觉察两者的粗精之别,尽管这种比较不那么公平。她的小说后退一步就是言情,幸好这一步始终没有放松。或者索性放开了手脚也好,但也始终脱不出自身和张派的樊篱。
  •     最喜欢的还是《流年》。
  •     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致,让人读了为之动容。每个人都有过美好的时光,然而寂寞却似永不停歇的风,吹散一段段缘分,吹远一份份温情,让泛黄的纸张携着凉意,显得萧瑟。
  •     响着二段琴的流年,潮湿了我的整个少年
  •     其实打星星有时真是很主观很巧合的事情,这本薄薄的钟晓阳,都是这几天在香港时看的,而恰巧香港于我又真是很微妙,又隔又不隔,我自己的态度又优越又自卑。钟晓阳虽说是差不多可算born and bred,但是她的文字很敏感,有疏离,而且最大优点是优美得来又生动,之前看一本香港短篇小说选,她那篇特别特别出挑,因为足够栩栩如生,一看下去,身临其境,不像其他很多作家,写得不坏,可是底子下是空的。她笔下的人和事,都有一股实打实的情味。这本三篇短篇中两篇男性角色是叙述者,然而都不可爱,《流年》中的香伦叶晨就如经典的釵黛设置,《二段琴》中的杨清妮虽然可悲但也可感。而三篇的主角,也恰巧和读着的我一样都是在香港的异乡人。它让我在这个钢筋森林里感觉到了一些断井颓垣的旧时风味,虽然都是这般残缺,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     不尽人意的了了散场 心有凄凄然。。
  •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写一些永远不会有回信的信。
  •     身处高位,俯视衰贫,白白生出悲哀感,也因此,故事本身单薄做作。况且语言繁复厚重,始终不是我的菜。
  •     在大学图书馆看的
  •     太传统,有点老套
  •     她的天分不高,都是些叫人无可奈何的故事,不喜欢。虽然看《二段琴》心有戚戚焉,终究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不论男女,做人做到杨清妮那份上也是失败,人家嘴上也是不好讲什么的,这段倒真实。
  •     很老的一本书。钟的风格的确有似张爱玲。
  •     失望哦。比起她给天文写的第一封信,真的有石破天惊之势,落到小说上,觉得就是言情一派了,而且是无新意的言情一派。而且是读不完收场。搞得我都不敢打星星。。。。。。
  •     二段琴一篇非常动人。
  •     我怎麽通篇看到的是她对人和人世的轻视。
  •     只读了流年,一个老套的故事写得太用力以至于别扭。题材是言情,却有写成经典的野心,如果笔力不够,就会像这样不上不下,略尴尬。
  •     1990年读的书
  •     当人陷入自己编织的最划算,最平衡的生活之中时,困兽之感油然而生,却走不出困境
  •     钟晓阳
  •     刚出大学的我们这代独生子女,遇到一些事,比如父母之间不和谐的声音等,总是缺乏经验,处理不当,导致事态不断严重。所以,很多事在处理前一定反复思量。
  •     三个短篇中,比较喜欢第二个《二段情》,余下两个一般,但是钟晓阳的句子有种别致的美,淡淡的韵味,很舒服的感觉。
  •     大学时读过喜欢得不得了,好朋友也喜欢得不得了,为了争夺所有权争得不可开交差点要抄书了⋯⋯为什么没有再去买一本呢?不记得了。
  •     由《流年》《二段琴》《荔枝熟》三个小短篇组成。个人最喜欢《流年》。
  •     那年流行王菲的"流年". 图书馆里浏览书名看到,就借了. 没想到因此喜欢上她~--一直搜了很多网络上的文章来看,比如<停车暂借问>:P
  •     长长到底赶不上
  •     钟晓阳 想你这样一个女子 能见你的文字 多好呀:)
  •     太张爱玲啦。不喜欢张爱玲,更别提学习模仿者。
  •     比较起来《流年》和《停车暂借问》,钟晓阳从初一的月亮转身化作十五的月亮。同样都有着微微的淡漠或者说微微的悲凉,但显然后者更具有青春的明媚与活力。《流年》所选三篇小说的笔致都很有七八分张爱玲的味道,或许这味道根本就是生活本身的样子——真实却残酷。
  •     真心没觉得怎么好啊
  •     居然被我找到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