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蚕业史话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532397617
页数:387页

章节摘录

  蚕事古史  综谈养蚕的起源——有新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绢丝织物的国家,这是全世界各国早已公认的事实。然而养蚕取丝这一奥秘在远古代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由于时代遥远,以往还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古人曾对这一小小“吐丝虫”为人们造福的丰功伟绩寄予了无比的深情,从而构思了许多美妙的神话和传说。当然,把神话传说当成历史事实看待,这是很成问题的;但从那些寓言故事辑述中,可以了解到古人不少发人深省的思想动态,本书的开篇,也就从这里说起。  养蚕起源的传说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出于对自然现象的无知,把自然界人类生活中的一刃变化都看作是“神灵的主宰”。这个观念最初只是用于自然界,后来又扩大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蚕被神化,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也算是很早的一个。若问蚕神最早见于何种文献?当然殷代的甲骨卜辞要算是最早的了。甲骨卜辞中有这样的记录:“口牢口,蚕示三牢。”文中“口”表示看不清的字,“示”是祭祀,“三牢”指牛、猪、羊三牲祭祀蚕神。“三牢”礼,在殷代也算是很隆重的祭祀了。不过在商、周时代,蚕神还是一种假托,就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偶像,只是泛称“蚕神”或“先蚕”。自阴阳五行盛行以来,天上、人间的神话传说就多起来了,描绘也形象化了。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非衣”帛画中,我们见到了古人精心的描绘。这一幅帛画的出土,引起了我国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等方面诸多学者的重视并对此进行研究。如张安治在《西汉帛画的艺术成就》一文中,针对这幅帛画的临摹附图解释道:“试看天上部分,‘伏羲’在画的最上部正中,日、月在左右。两条龙却自日、月的下方昂头侧向‘伏羲’,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样突出了‘伏羲’作为神话的创始者(天上部分最主要角色的地位)……右方的扶桑树穿过龙身向上发展,携带着几个小太阳,烘托着一个大太阳(根据神话的内容,扶桑和太阳总是紧密联系的)。”为了使读者们能欣赏一下“天上”的景致,特将“西汉帛  画”中的天上部分,转刊一角。画中的这些内容,都是我国古代许多神话的源头。养蚕起源的神话毫不例外也是从这个“母胎”中孕育而来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有关扶桑的神话。“扶桑”按照先秦两汉时代史籍上的描述是一株大神木。屈原在《离骚》、《九歌》篇章中,曾一再用“扶桑”来抒发诗情。《山海经·海外东经》描述道:“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天文训》则记,“日出于呖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这两则古文的寓意分明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叫汤(旸)谷,那儿有茫茫大海和高耸入云的扶桑树,十个太阳升起之前,先在蓝色的大海中沐浴,以后九个太阳在扶桑树上部,一个太阳在扶桑树下部,揩去水迹,于是光芒四射,给人类带来了清新美丽的早晨。这里所说的扶桑,是不是就是指能养蚕的桑树呢?在汉以前的史籍中不仅没有明确,也显然并不是指“桑”树。《说文》:“桑(),蚕所食叶木,从聂木”;“聂,日出东方汤谷所登搏桑木也。象形。”徐锴释:“聂音若,东方自然神木之名……桑乃蚕食叶之神木,故加‘木’聂下以别之。”查近代植物志,“扶桑”和“桑”是两种不同科的植物,前者属“锦葵科”,后者属“桑科”、。由于东汉文人的附会,到了唐五代的笔记小说中,有人根据《说文》这一部我国最早古字书的这一解释,望文生义把它更进一层的曲解了,《海内十洲记》中这样写道:“在东方碧海之中有扶桑树二株,树高几千丈,树围千人合抱。两树同根,互相依倚,枝叶相偎,是谓之扶桑。”由于把名词变成了动词,这样一形容,自然很容易使人理解成原来是两株桑树因同根生而形成了“连理枝”(古人对一种自然接木现象的统称,本书后文有关章节还将作详细介绍)而更名“扶桑”的。这简直把扶桑树看作是桑树的别名了。不仅古人有此讹传,近代学者在有关论著中也有相沿陈说,把扶桑树叶当成桑叶来解释的;这些我们就不去多推究了。  话得说回来,古人把“扶桑”当成桑树,这给神话辑述者们产生了诸多翩翩之想(但魏晋唐宋以来的古农书、古蚕书中,从未见错把扶桑当桑之说):先蚕既是上天恩赐,说是“天驷星”、“天驷龙精”,这神物在天上吃的“桑叶”自然是伴随天帝右侧的神树——扶桑树上长的叶子了;蚕的由来不用说也是缔造万物的天帝的造化了。可是“蚕”是造福人间的,是要人间用桑叶来饲养的,又如何把“天上的景致转化到人间,幻想的鬼神变成圣哲”呢?这不难,神话编纂者拟想中的伏羲既是天上的统治者,当然也是人间无上权威的权力支配者。起初古人把养蚕的发明权加到了黄帝身上,这大概是出于秦汉以来,儒家推崇黄帝为华族的祖先,把一切文物制度的发明权都;这位传说人物的名下的缘故吧。可是养蚕历来是由妇女担当的,蚕神也应该是女的,于是在南北朝时期又有文人把养蚕的发明权移到了黄帝的正妻西陵氏身上,从此史书上出现了“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的典故。蚕神从“神化”到“人化”,经过如此这般的一番变迁,终于由“天帝”——“伏羲”化为“人君”——“黄帝”,再从黄帝移到了他的正妻西陵氏名下,微妙地把天上人间糅合了起来。  大约距今1000年前,有一位名叫罗泌的文人,在他所著《路史》一书中,又把“西陵氏”写成“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这一人间最早的统治者——黄帝的正妻究竟名叫“西陵氏”还是叫做“嫘祖”,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神话传说的母胎是不合乎科学规律的主观臆想,它的变异很大”(郭沫若),连人物名字也不例外。故近代书刊有关内容引用时,有人称“西陵氏”,有人称“西陵氏女嫘祖”,也有人就叫做“嫘祖”。据说是这位“嫘祖”,秉至高无上的天帝(伏羲化身)的玉旨,在人间教民养蚕的。养蚕起源的传说,从此流传后世。的确,由于蚕桑自古以来,在古人心目中位置特别显要,从神化到人化不断发展,不断变异,在有关古书中,养蚕的传说也特别多。诸如:天驷龙精、马头娘、菀窳妇人、寓氏公主等,都曾一度作为养蚕的创始者——蚕 神来供奉的。在那神仙思想弥漫一切的古代是不足为怪的。  破解“始蚕说”之谜  说罢“先蚕”作为天帝所赐神物,从“神化”到“人化”的嬗变后,再看在古籍记载中,自南北朝至宋、元,关于“西陵氏始蚕说”也是纪闻佳话特多。也许使您想不到的是,推崇黄帝正妻为始蚕之说,竟然不是汉族人而是少数民族鲜卑人叫响开来的!在古代,蚕桑、丝织在古人心目中上至帝皇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历来对“先蚕”礼至诚至信,虔诚有加;汉家天下的大儒们在史籍中不见记述,却首先在少数民族礼典中出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此说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齐、北周,缘起还要回到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说起。  南北朝时,北魏出了一位贤明的君主孝文帝,他自小在祖母冯太后的教导下,认真熟读了诸多经书,他愈来愈感到历史悠久的大汉族文明、进步,汉学博大精深,要想在中原长治久安,就必须抛开民族偏见,取长补短,实现民族融合。他于公元491年下诏鲜卑人改姓。诏书道:“鲜卑人称土为拓和跋。鲜卑人的祖先是黄帝,以土为上,故姓拓跋,而黄色的土为万物之元,所以应把拓跋姓改为元。并令旧族大臣,将重复之姓都改之……”  由于孝文帝实行全面汉化,劝课农桑大力推行重农政策以及政体改革等措施着力有效。他在位29年,在他的治理下,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他本人也为人所敬仰。可是好景不长,子孙们不争气,孝文帝死后不久,北魏先分裂成东魏、西魏,而后被鲜卑族人高洋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北齐,28年后北齐政权又被宇文氏鲜卑人取代建立北周。不过,无论是北齐王朝还是后来的北周王朝,均对孝文帝所发豪言:“鲜卑人的祖先是黄帝”引以为荣,有史为证:《北史·魏本纪》:“魏之先出自黄帝,黄帝子日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鲜卑人既自称是黄帝的后裔,为了对远祖的崇敬作出表率,最具有号召力的还应该在祭奠礼典上彰显虔诚,于是北齐“礼志”中便作了这样规定:“以一太牢祀亲祭奠先蚕黄帝轩辕氏于坛上。”可是北周人感到自古以来蚕事从来是妇女担当的事,于是又把创造养蚕丝织的光环加到了黄帝妻西陵氏头上。紧接着《隋书·礼仪志》中复述了“后齐”、“后周”上述礼典内容:“后齐……季春谷雨后吉日,使公卿以_太牢祀先蚕黄帝轩辕氏于坛上。云配,如祀先农。礼讫。”“后周制,皇后乘翠略,率三妃……三公夫人,三孤内子至蚕所,以一太牢亲祭奠先蚕西陵氏神。礼毕,降坛。”这就间接证实,北齐、北周始蚕说所写下的纪实并非后人伪托,是真实的。  ……

书籍目录

蚕事古史综谈养蚕的起源——有新解开启蚕文化的金钥匙——夏王朝殷墟甲骨文中的蚕、桑、丝周代农桑并举话丝绸浅说古蜀国蚕事的渊起秦汉丝绸掌故多漫话丝绸之“路”中国养蚕业东传日本魏晋南北朝——在蚕事上值得记述的几件大事盛唐时代的丝织业中国蚕业南盛北衰的转折——从五代到两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先锋一一蚕丝业蚕业科技史集锦古文献中的“野蚕成茧”说我国古代蚕业科学的瑰宝——《蚕赋》两篇一份宝贵的蚕业遗产方格蔟原型是中国人创造的——兼说古人“上山”经验蚕病漫话野蚕别录从“木连理”到桑树的嫁接千年湖桑找“娘家”举首不见天,一亩采三千——漫话明末清初嘉湖地区桑树丰产经验近代蚕业闻名天下的“辑里丝”——兼说“四象八牛”南国“桑基鱼塘”就是好——说顺德中国近代蚕丝业所走的崎岖之路副编古桑集锦杂谈古今蚕桑综合利用古代蚕业重大史事及技术创新大事记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蚕业史话》采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把悠久的蚕业历史梳理成章,分为蚕事古史、蚕业科技史集锦、近代蚕业和副编四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国养蚕起源、历代蚕业发展、科技成就及与此相关的国际关系动向、近代蚕业发展动态等诸多科普知识,全书内容丰富,覆盖面宽,图文并茂,知识量大,有些内容鲜为人知,既有很强的可读性,又有独到的史料珍藏价值。《中国蚕业史话》可供蚕丝业及相关人员参考。

图书封面


 中国蚕业史话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