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譯注

出版社:中華書局(北京)
出版日期:1980
ISBN:9789622311022
作者:楊伯峻
页数:316页

内容概要

楊伯峻(1909—1992)  ,著名語言學家。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北京大學與蘭州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國語言學會理事等,學術成就主要體現在古漢語語法、古籍的整理和譯注方面,古籍譯注有《論語譯注》  、《孟子譯注》  、  《春秋左傳注》等傳世,其中以《論語譯注

作者简介

本書是目前較佳的《論語》白話譯本,是作者綜合前人解經成就,並融會多年研究心得的成果。全書譯文在盡可能不失原意,並保持原書風格下力求流暢明白。書末附《論語詞典》,以補註釋之未備,並提供查閱上之方便。


 論語譯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帮朋友买的,自己没看到,所以不做评论
  •     此版很好 注解也精细 而且是繁体的
  •     10-25,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哦!原来应该这么理解啊,我还以为是借此表现对宴客者盛情的震动呢
      
      唉,新手犯的幼稚错误,受教了
    ---------------------------------------------------我的解释未必对,我觉得你说表示对主家的感激也完全说得通而且非常有道理,这样就成了礼了,与乡党一章更加契合。
  •     这本书是香港中华书局翻印大路中华书局《论语译注》的一个版本,内容一模一样,大陆新推出的《论语译注》比这个版本还要好。如果只是阅读,真没有必要,如果想收藏港版书,这本书不妨买一本。
  •     10-25,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哦!原来应该这么理解啊,我还以为是借此表现对宴客者盛情的震动呢
    唉,新手犯的幼稚错误,受教了
  •     涉及到了价值观问题,嗯,这个我需要补补课
  •       首先可悲到了极致的是,我有五六种不同的论语注释类本子,却从未认真完整的读完过任何一本,其次可悲到了极致的是,这同时也是我认真完整读完的第一本先秦诸子文集,最后可悲到了极致的是,我傻叉着过了这么些年,故作沉稳老练成竹在胸的和人讨论过很多次类似话题,脸红如炭.
      过去对孔子形象的认知是个通达世情非常老练而又有使命感,分外执着的人,读完这本书后发现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偏差,唯一有些意外的是他对耕作之类体力劳动的确存在着BS,认知了这一点后我有些不解,他对耕作的BS和对在言语中透露出的君子应该从事政治的看法与很有道理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正好相反.我知道论语是言语集,孔子又擅长因材施教,所以同一词汇同一问题在不同场合的定义和回答也会不同,但是这思想倾向类的东西应该一致啊!
      后来我想,孔子是很明白这些的,首先他所捍卫的礼制本就是强调各司其职各安其分的等级制度,所以即便邦无道,他做了隐士【银时,自食其力男耕女织,他也认为自己与农民不是一类人。其次孔子的用世之心当真非常迫切,强烈的使命感和执著心让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隐士,不会去耕作,他会一以贯之,坚持到底
      我知道自己在这领域的知识很少,说的话很可能是错的,甚至很幼稚,几年之后回头看看,应该会感觉曾经沧海吧
      
      好了,下面是对这本书的评价,心得和疑问
      
      1-1人不知而不愠,译为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记得初中课本上也如是说,我认为知通假成智,别人很笨,我也不生气,这个也很通顺,而且对修养的要求更高,学而时习之的时,先生引斧斤以时入山林之例,译成适当的时候,豁然开朗
      1-7,贤贤易色一句依据后文译成对妻子重美德而不重容貌,合理,前文疑有脱字
      1-11,将三年解释为虚字,指不定期的一段时间,把无改于父之道的道理解为合理的部分,使整句非常的合理通顺,但是不禁心生疑问,孔子想必原意并非如此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这句简直是恶意的误导,无怪王充怒斥,发狮子吼。
      2-16,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一句所表现出的侵略性令人心悸,我宁可选择中国最黑暗时代的另八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6. 子曰:呜呼,曾为泰山不如林放乎,鲁人林放经常请教礼制方面的问题,孔子一一悉心解答,想必林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孔子心中的最低标准
      3-9,孔子时文献中文指图书典籍,献指贤人
      4-5,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我想知道,为什么君子一定要成名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我无情中枪
      5-22,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先生之译不尽人意,斐然成章是将人比作布,布上花纹斐然成章,无法剪裁指导,这是狂简的结果,孔子无计可施,故生不如归去之感,先生把斐然成章解释为文采不凡,则全篇不可解。
      6-4,子曰:与之庾(2.4斗)。冉子与之粟五秉(800斗)。说实话孔子真好脾气,心理预期的三百多倍,他还是很蛋定的评论,没有爆粗,没有施杖
      6-26,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这句立刻让我想起康德,他们需要的都是对标准和分界的明确定义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6-29,杨先生将中庸理解为折中和平常的东西,完全不能同意
      7-12,子曰: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强烈认为翻译时应是富可【不违吾道而】求也,与7-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印证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有勇力者的态度始终保守而消极,诚然君子六艺有射有御,但孔子无疑认为健壮和有勇力是两回事,这可以看做文武相轻的一个反映,而它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强烈,事实上通读论语全书,勇字出现唯一一次带有正面意义的是仁者必勇,尽管紧接一句,勇未必仁。
      7-23,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这是怎样一种曲线救国的思路啊?另外想把孔子怎样的人真不少,孔子说了很多次,某某其如予何,意思是天要是站在我这边,你小子能把我怎样,这种很客观唯心的思路屡屡得到了成功
      8-20,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9-6,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因孔乙己而广为人知的此句有着贵族样的傲慢,而与君子不器一句大相径庭,令人不适所从
      第十篇乡党篇令我极为反胃,繁琐的流程难于铭记而实用性又极低,这种仪式性的流程本身会产生庄严的感觉,是捍卫等级制度的良药,但是太尼玛猥琐麻烦了。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怕是指五六十岁后才能勉强习惯这些流程,不必时刻在心底警惕提醒自己。How nasty!
      10-8各种不吃,有种厄于陈蔡你也这么来?有种少年孔子的漂流你也这么来,这和素食主义一样,是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充裕前提下的矫情
      10-24,寝不尸,那你睡觉应该怎么睡?这个也有要求?为何没有类似敦伦时必用传教士式内容的条款?
      10-25,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这多,多,多虚伪啊!!!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与我言无所不悦,我看低颜回并非无因,他只是个聪明学生和应声虫,完全没有实用价值,懒得吐槽这种存在感稀薄的人,他认识了孔子如同钱德勒见到了保罗,海耶斯遇见了昂塞尔德
      11-20,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这是标准的所答非所问吧
      11-25,子路曰: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子路真傻,抹却这点,孔子价值何在
      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疑有脱字
      14-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再度中枪
      14-7,先生引用国语: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与法家要求劳其民,绝其他心的看法前提完全相同而结果完全不同,非常有趣,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再度中枪!!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完全不明其意
      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这一条太重要了!!!太重要了,这直接杜绝了类似忠孝不能两全的康德困境,这也同时要求价值观有一个重要性排序问题,可惜这个排序,孔子没有说明,也没有人有资格续作
      17-24,子曰:恶勇而无礼者。这是文武相轻最鲜明的写照,举个例子,二桃杀三士故事千百年被用作正面范例,其实三士并无误国之举,只是对相国晏婴无礼之举,其死法正说明此三人为知荣辱明道理之君子,死于奸计之下,晏婴若果忧国忧民,为国除贼,崔杼庆封何以存世?
      18-7,子路曰:道而不行,已知之矣。这是我最喜欢孔子一众人的一则,他们自己当然都清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能性已经越来越淡薄,但是没人放弃,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和坚韧极为动人,他们退一步不再那么执着,所想得到的一切都易如反掌,但是他们继续,坚守自己的理想,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我做不到他们这样伟大,但我欣赏尊敬这种精神
      18-9存在意义不明
      19-12子夏回击隔靴搔痒,不明其意
      
  •     略讲解了语法、版本、多义之处,但也不纠结于此,主要以译文为主,不对含义进行发挥。适合初读的人。
  •     我定位中的孔子通达世情,真性情不虚伪,所以我看你的这个解释似乎比我的更贴切
  •     说完了,一点粗浅的想法,希望更楼主交流。
  •     10-25,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这多,多,多虚伪啊!!!
    见到过于丰盛的饭菜,我等凡人自然是欣喜可以大快朵颐,孔子可能想到非洲饿死的儿童,可能想到一个人一辈子能吃多少饭的问题,或者想到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所以变色而作我觉得可以理解的。话说我们哪怕是吃公款见到过于铺张和浪费,不是也会有一丝丝不舒服吗?
  •     后面有个词典挺好的
  •     这条很主观,见笑了
  •     RP曾有云:我離婚了,因為我老婆不讀論語……
  •     已讀了一整年,是課本,未來一年還要繼續讀……
  •     因人成事
  •     凝聚与沉淀的智慧
  •     我总感觉相比子路,子贡,颜回价值很小,诚然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聪慧圣哲,也可以排除他是投其所好蒙蔽了孔子的想法,但是在孔子政治思想推行过程中,颜回似乎没有起到一点的帮助,而且对身边的人似乎也没有感染进而提升的作用,独善其身一隐者而已,而论语习惯性的高看隐者,所以我低看颜回
  •      我总感觉相比子路,子贡,颜回价值很小,诚然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聪慧圣哲,也可以排除他是投其所好蒙蔽了孔子的想法,但是在孔子政治思想推行过程中,颜回似乎没有起到一点的帮助,而且对身边的人似乎也没有感染进而提升的作用,独善其身一隐者而已,而论语习惯性的高看隐者,所以我低看颜回 ---------------钱穆曾经讲过这个问题,他说西方看人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事,东方不单纯看事,也单看这个人。没有伟大的事业,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人。所谓,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在立功之前。如伯夷叔齐也没有什么大事业,不过是跟国家领导人提了意见,然后自己饿死。提意见是很小的一件事。然后有颜回。大家都把他看成孔门第一高弟,也没什么事业。三国第一人物是管宁,不捡金子和绝交朋友,聚众讲书,也没有什么大事业。
    所以我想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他们能到达那种比较高的人格修养高度,放在那里就值得我们去景仰和学习。至于世俗功业,对于这种高度的人大概是有之不为多,无之不为损。
  •     11-25,子路曰: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子路真傻,抹却这点,孔子价值何在
  •     就是这个版本。
  •     受教了,受教了,多谢您
  •     第十篇乡党篇令我极为反胃,繁琐的流程难于铭记而实用性又极低,这种仪式性的流程本身会产生庄严的感觉,是捍卫等级制度的良药,但是太尼玛猥琐麻烦了。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怕是指五六十岁后才能勉强习惯这些流程,不必时刻在心底警惕提醒自己。How nasty!
    这一条不太赞成呢
  •     误导 导致“自激”
  •     可是乡党篇这些是要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强制推行的东西啊
    这句【可以类比为佛家的持各种戒】受教了!
  •     常读常新的书。
  •     主人印章,签名尤在.书里还夹着字体柔美的行书摘抄,并泛着淡淡木香,不知如何流落到书市去了.
  •     红色蜡笔的批注
  •     没想到楼主在啊,简单说说的,楼主很用心啊,读出了这么多心得,读完很受启发。
    上述几条说说我的想法吧。
    先说这个。
    第十篇乡党篇令我极为反胃,繁琐的流程难于铭记而实用性又极低,这种仪式性的流程本身会产生庄严的感觉,是捍卫等级制度的良药,但是太尼玛猥琐麻烦了。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怕是指五六十岁后才能勉强习惯这些流程,不必时刻在心底警惕提醒自己。How nasty!
    繁琐的流程难于铭记而实用性又极低---这句话完全同意。但我认为这一系列的流程显示了一种自我修炼和约束的过程。可以类比为佛家的持各种戒。通过严格的约束和控制来达到一种修养的进步--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不逾矩我认为不是逾越这些规矩,而是没有任何不良念头的产生---比如见美女起淫心,见美器想据为己有等等。俗话说万恶淫为首,原迹不原心,原心世上少完人。不逾矩自然就是完人了。
    我觉得持这些还有有一定必要性的,虽然我们没必要去学,但是也要在生活中注意小事和细节,来增强自身的修养。积小成大,以后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我想小事都能做到一丝不苟的人,可以坚持原则的可能性更大些。
  •     没错借到的就是它!到今天才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微言大义抑或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子和他可爱的弟子们。今天才发现杨伯峻先生是长沙人。。。
  •     LS如果觉得哪里不妥请指出,以防我把您当做只会批评没有建树,自己也不太懂 的人,现在这样的人太多了不是么
  •     就是这个版本
  •     蔽校图书馆应该是这个破本子。在地铁上生吞活剥了,啊,好拼。
  •     首先得读懂 别带太多主观感情胡乱揣测。
  •     比較老的版本
  •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与我言无所不悦,我看低颜回并非无因,他只是个聪明学生和应声虫,完全没有实用价值,懒得吐槽这种存在感稀薄的人,他认识了孔子如同钱德勒见到了保罗,海耶斯遇见了昂塞尔德
    哪位哲学家临死的时候对学生说,只有你能理解我的哲学,而且你还理解错了。
    可见有一个颜回也很不容易了。
    颜回虽无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的修养很高,不迁怒,不贰过,这一点就很难做到,反正我就经常迁怒。当然迁怒最狠的是黄老邪,把其他徒弟的腿都打断了。
  •     11-25,子路曰: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子路真傻,抹却这点,孔子价值何在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①。子曰:贼夫人之子②。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③,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
    这是原文。
    我觉得是这样的子路让子羔去的时候没想到他有没有学成以及去了之后是否继续学习。在孔子责怪他后,他随口辩解说,实践也可以学习,还能出真知。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逞口舌之利的人。
    之所以说子路是随口辩解我认为是因为:即便是去在政事里面学习,也应该给个指导老师啊,或者指导意见啊之类的,绝对不是扔到那个位置就不管了。子路想必就是一扔了事,所以孔子才指责他,以及说恶夫佞者。
    我们有时候也在为自己做的事情事后找理由。而这些理由虽然有些非常合理,但我们做事情的事后显然还没想到这一点。
  •     10-25,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这多,多,多虚伪啊!!!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与我言无所不悦,我看低颜回并非无因,他只是个聪明学生和应声虫,完全没有实用价值,懒得吐槽这种存在感稀薄的人,他认识了孔子如同钱德勒见到了保罗,海耶斯遇见了昂塞尔德
  •     很经典的注本,简明有力,这样的书是不能说看完了的,实际上它是一本永远也看不完的书……
  •     老李处借来的古董!
  •     注释不详,参考不错
  •       这是一篇非常简陋凌乱的读书笔记,在读这本经典的过程中,越读越有一种启发。看来之前就算对这本书有多么的了解,都不如亲身翻开书本实践来得实在。计划接下来读《孟子》和《左传》这两部经典。
      
      泰伯篇第八
      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提高自身内涵重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内涵中的素养更重要。
      
      颜渊篇第十二
      22·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我想在孔子眼中,真正的仁是屹立不倒的,而真正的君子也是“百毒不侵”的,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自信。“君子坦荡荡”便是如此吧,只是乱世就未必了。
      
      子路篇第十三
      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半部《论语》知天下”果然名不虚传;这句话说得何尝不是中国当下应该走的道路之一?
      
      宪问篇第十四
      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孔子这句话是不是此后历代文人必出仕入官、大展抱负,纵一生坎坷也不枉然的滥觞了?
      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打成文字的时候,注意到结尾的“?”,是编辑错了,不可能吧,但下文的翻译又是句号的;其实我觉得不论是哪个时代,都有为己或为人者,只是为己的要多许多而已。
      
      卫灵公篇第十五
      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只怪人是群居动物,且骨子里有一种去不掉的惰性;生活中类似那样描述的人何其多!孔子这样感叹“群居”,与“三人成虎”、人多势众也有点关系吧
      
      阳货篇第十七
      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值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枉。
      ——孔子是智慧的,这一句话有多少人是在经过多少年的摸打滚爬之后才知道的?“六言六蔽”俱不离“学”,而要想“学”,必须有一颗谦恭之心,说到底,应该是还是和孔子所提倡尊崇的“君子”一以贯之的吧。
      
      
      
  •      11-25,子路曰: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子路真傻,抹却这点,孔子价值何在【我没说清楚,孔子把读书视为做好官的唯一途径,不敢苟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