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ISBN:9787532097210
作者:邹逸麟
页数:387页

内容概要

邹逸麟,1935年8月3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同年秋分配至中国科学历史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1957年初,随谭其骧教授来上海参加《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纂工作。1962年转入复旦大学历史系任助教,1978任讲师。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1982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国家教委特批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8年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2、1997年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93、1998年被选为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被聘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1996年辞去研究所所长职务,同年被复旦大学聘为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首席教授。1998年继聘为首席教授。现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历史地理》主编、上海社联委员、上海史志学会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民盟中央委员、上海市副主委、复旦大学主委。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谭其骧主编 主要编审人员之一)、《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主要撰稿人之一)、《千古黄河》、《中国历史地理》、《从青龙镇到外高桥》、《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典》(第一副主编 )、《禹贡锥指》(点校)等。发表论文近100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简史
第一节 当代历史地理学产生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历史地理学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第三节 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第一节 三四千年前的温暖湿润气候
第二节 三四千年来气候的变迁

第三章 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第一节 主要森林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
第二节 草原和荒漠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
第三节 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
第一节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及其影响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变迁
第三节 海河水系的历史变迁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湖沼的历史变迁

第五章 海岸线的变迁
第一节 辽东湾海岸
第二节 渤海湾海岸
第三节 苏北海岸
第四节 长江口海岸
第五节 杭州湾海岸

第六章 沙漠的变迁
第一节 我国东部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沙漠的形成和变迁
第二节 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沙漠地区的变迁

第七章 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
第一节 夏商周时期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及其周边民族
第二节 先秦时期华夏诸国的疆域
第三节 秦汉统一王朝疆域的形成和变迁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疆界的变迁
第五节 隋唐统一帝国疆域的形成
第六节 宋辽金时期各分裂政权的疆域
第七节 元代的疆域
第八节 明时期中国疆域
第九节 清帝国疆域的形成--中华帝国最终疆域的形成
第十节 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国土的沦丧

第八章 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第一节 秦统一前地方行政区划的出现
第二节 郡县制的确立
第三节 州郡县三级制的确立与解体
第四节 道路制度的出现与演变
第五节 行省时代与中央集权的加强

第九章 人口的增长、分布和迁移
第一节 战国至两汉时期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第四节 宋辽金元时期
第五节 明清民国时期

第十章 中国古代农业的地区开发与地域差异
第一节 我国北部农牧界线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我国古代主要农业区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其变迁

第十一章 历代工矿业的分布和兴衰变迁
第一节 丝棉织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第二节 雕版印刷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第三节 造纸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第四节 陶瓷业的地理分布及共变迁
第五节 历代五金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第十二章 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城市和交通
第二节 秦汉时期全国交通--城市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城市交通路线格局的变化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全国城市体系的重建与发展
第五节 宋辽金时期城市重心的南移与商业市镇的出现
第六节 域外交通的历史发展

第十三章 历史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及其变迁
第一节 文化重心区的分布、转移与政治、经济关系
第二节 方言的地域差异及其变迁的地理背景
第三节 社会人群的地域差异

作者简介

本书初版于1993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重印一次,重印时对内容并未作任何修改,只是改正了一些错字。自初版问世以来的十年里,本书不仅是不少高校“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课程的基本教材,还成了报考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的主要参考书,所以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我总觉得作为中国历史地理一门概论性质的课程,本教材还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所以当我在每次课程结束时,总要求同学对本教材提出意见,希望有机会能作些修订工作。多年来同学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太少,而这正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部分;二是所附地图太少,特别是自然和疆域部分,没有地图光看文字,弄不明白,而同学们又没有条件去查阅许多地图。这些意见我总是铭记在心,希望有机会修订的话,一定尽量设法改进。
这次修订大体上作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可能吸收这十年里历史地理学界同行的研究成果,使教材的内容不至于太陈旧;二是对历史人文地理部分作了较大的补充,特别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增加了不少内容;三是增补了二十多幅地图。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我研究地理版图学这么多年,无意中读了这本书,感觉实在太差了。作者是不是没学过历史地理?怎么会写出这么毫无章法的书,毫无系统性可言,更有毫无楚楚的论断,我姑且称之为谬论!这书简直是对学生的错误引导,我不是老师,要是老师的话,绝对不会选择这么烂的书。怀疑就是出来骗钱的!
  •     第一节当代历史地理学产生和发展过程第二节历史地理学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第三节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第一节三四千年前的温暖湿润气候第二节三四千年来气候的变迁第三章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第一节主要森林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第二节草原和荒漠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第三节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第四章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第一节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及其影响第二节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变迁第三节海河水系的历史变迁第四节黄淮海平原湖沼的历史变迁第五章海岸线的变迁第一节辽东湾海岸第二节渤海湾海岸第三节苏北海岸第四节长江口海岸第五节杭州湾海岸第六章沙漠的变迁第一节我国东部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沙漠的形成和变迁第二节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沙漠地区的变迁第七章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第一节夏商周时期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及其周边民族第二节先秦时期华夏诸国的疆域第三节秦汉统一王朝疆域的形成和变迁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疆界的变迁第五节隋唐统一帝国疆域的形成第六节宋辽金时期各分裂政权的疆域第七节元代的疆域第八节明时期中国疆域第九节清帝国疆域的形成--中华帝国最终疆域的形成第十节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国土的沦丧第八章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第一节秦统一前地方行政区划的出现第二节郡县制的确立第三节州郡县三级制的确立与解体第四节道路制度的出现与演变第五节行省时代与中央集权的加强第九章人口的增长、分布和迁移第一节战国至两汉时期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三节隋唐五代时期第四节宋辽金元时期第五节明清民国时期第十章中国古代农业的地区开发与地域差异第一节我国北部农牧界线的历史变迁第二节我国古代主要农业区的历史变迁第三节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其变迁第十一章历代工矿业的分布和兴衰变迁第一节丝棉织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第二节雕版印刷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第三节造纸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第四节陶瓷业的地理分布及共变迁第五节历代五金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第十二章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历史变迁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城市和交通第二节秦汉时期全国交通--城市体系的形成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城市交通路线格局的变化第四节隋唐五代时期全国城市体系的重建与发展第五节宋辽金时期城市重心的南移与商业市镇的出现第六节域外交通的历史发展第十三章历史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及其变迁第一节文化重心区的分布、转移与政治、经济关系第二节方言的地域差异及其变迁的地理背景第三节社会人群的地域差异
  •     這是一本非常扎實的著作,可以看出作者嚴謹、謙虛的治學風範。利用別人的研究成果之處,一一指明,絕不肯掠美。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疆域、海岸線、人口、城市、人文……作者娓娓道來,不肯匆匆放過任何一個歷史地理研究的主要方面。行文老練,同時又很本分,沒有華彩的文筆,衹有平實的敘述。想要對中國歷史地理有所瞭解的同學就請看看罷,保證受益良多。鄒逸麟同學常常鶴髮童顏地出現在本部食堂一樓,靜靜喫了中飯,然後默默走掉……仙風道骨。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教材,好厚!
  •     历史地理学的入门教科书,十分有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这两本书的缩写版。本书第三版的某些现代地名仍是8,90年代的。
  •     老师说选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地图比较清楚。 但是写的好烦好烦啊。。对偶们来说太专业了未免
  •     太概了,顶多也只能给本科生当当课本
  •     鄒逸麟先生的《中國歷史地理概述》是一本資料性的讀物,因其有大量數據圖表,不妨當做字典一樣的工具書放在家裡隨時查閱。作者從疆界、河流、農業、礦業、語言等自然和人文的維度結合中國地圖進行剖析,唯一不敢苟同的是作者堂而皇之地把元朝劃歸在中國歷史之中,然而說到中國歷史,元朝這個時期理應為空白的斷代或是亡國史,不能與唐宋明並列在一起闡述風土人情之演變,4顆星
  •     教材。。。。。。。。。。
  •     概述性教材,非常枯燥,专有名词大把大把,看了全忘了。没有一定基础还是别用这本书当入门,头晕。优点是面面俱到,缺点是浮光掠影。最要命的是,对学术史梳理几乎为零,问题意识很弱。还是喜欢那些能将历史地理娓娓道来的作品。或许这书更适合当考纲吧。
  •     辅助文字的地图说明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     佳
  •     被黄河什么的折磨疯了……
  •     比較經典的教材。
  •     打分很容易受友邻影响,作为必要常识值得一看
  •     细细读来,书中错漏偏差,段落分隔疏漏还是不少的,扣1分。
  •     没有感觉写的多好,但一直再版,重印。材料有些旧,经不起推敲。
  •     细致入微
  •     教科书
  •     入门级,深入浅出!
  •     很好的书,值得学习
  •     算是历史地理学入门类书籍吧
  •     教材!!
  •     这书是我读过的最差的是历史地理概说类书籍,太操蛋了,作者脑子不清楚,还错误引导,这书就不该存在于当代!
  •     百科辞典式书籍;不适合系统地学习理解,但是足够全面。
  •     经典教材
  •     给一颗星,不仅因为是教材,而且……本书丢了
  •     深入浅出,行家之作。个人认为比韩老师讲的更好。
  •     大一,教材。只记得这个封面了貌似。。。
  •     看了一个学期的书。长了不少知识。
  •     可惜看的是影印本,如果书能和韩老师的课件一样好看。。。
  •     很棒的入门级书籍
  •     论文的拼凑
  •     历史地理学的经典教材。但历史自然地理的成分太重了,而且以来就是植被水文,缺乏一种整体感,当做资料书还好,可读性略差。
  •     通识性自然地理著作,一直觉得自然地理比主流的历史地理好玩,可能是因为一直想当一个理科生吧。
  •     不得不承认它很重要,但是看起来却很没劲.....
  •     非常棒的入门教科书,感谢
  •     挺好的书。我还请他喝可乐了。。。55555被可乐泡了。。。
  •     读不下去QQ 张老师叫我概括一下它我真的好草率的概括了它orz
  •     详略失当。历代行政区划部分很没有条理,一会儿是区划建制体系,一会儿又是行政体系。人口部分、城市部分内容都有点浮光掠影。最可气的是,讲城市居然连长安、洛阳、建康、开封、北京这些都城都不介绍!
  •     正在学习中。。
  •     作为一本教科书,它太优美,太吸引人。
  •     其实这是我以前选修的一门课,很感兴趣,至今仍留在身边。该书囊括内容甚多,人文、地理、行政区划、气候、历史变迁等等,激发了一颗求知的心。
  •     马马虎虎,,图片太少
  •     考试专用
  •     历史地理考研必读书目,最近觉得似乎还可以看看、想想其中提到的问题,毕竟已经入学近一年了,应该会有新想法了……
  •     还是那句话。毁掉一本书的最好方法就是当教材!!
  •     超级超级超级枯燥的一本教材……
  •     没有地图佐读,那得相当抓狂,略枯燥
  •     最有趣的还是讲植被的变迁的那一章.整本书内容相当琐碎,容纳的东西真是无奇不有.
  •     信息量巨大
  •     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