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

出版日期:2015-9-1
ISBN:9787510837235
作者:【美】威廉•西尔斯,【美】玛莎•西尔斯,【美】伊丽莎白•潘特莉
页数:376页

内容概要

威廉•西尔斯
医学博士,美国儿科科学会会员,全美最知名的儿科医生。西尔斯医生有着近40年的儿科从医经历,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亲密育儿法”(Attachment Parenting)。他和夫人玛莎•西尔斯联合撰写的《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西尔斯橙色亲子课》《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西尔斯怀孕百科》《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等图书长期占据美国各大书店育儿类畅销书排行榜,美国妈妈几乎人手一本。威廉•西尔斯现为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医学院的儿科学临床教授。
玛莎•西尔斯
注册护士,威廉•西尔斯的妻子,8个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西尔斯亲密育儿法”的联合创始人,《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等畅销书的合著者。玛莎•西尔斯还是美国知名的育儿顾问和母乳喂养咨询师。
伊丽莎白•潘特莉
儿童教育专家,美国教育顾问咨询委员会会员,并担任学校家庭教师协会的主席。除了与西尔斯夫妇合著《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外,她还著有《完美的父母之道》《为人父母小贴士1000例》《培养乖孩子》等畅销书。

书籍目录

西尔斯医生的话  1
第一篇 亲密关系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
多项研究表明,相比缺少亲密关系的孩子,拥有亲密关系的孩子更能适应未来生活的变化。
第1章
在逆境中顺利成长
一天,有个粗鲁的人在养育8个小孩的事情上对玛莎纠缠不休,声称玛莎对“世界人口过剩”负有责任。玛莎回敬道:“这个世界需要我的小孩。”
成功的真正含义 009
“挂钥匙儿童” 013
培养适应能力 014
第2章 建立亲密关系
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长过程中的亲子关系。
出生后第一年 018
建立亲密联系的方法 024
亲密育儿七法 025
幼儿时期:进一步发展亲密关系 029
3~5岁:亲密的学龄前儿童 034
5~10岁: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结 036
西尔斯成功育儿法 039
通向成功之路 046
第3章 练习亲密育儿
通过实践亲密育儿法,你可以学会用第六感去看待孩子。
建立亲密联结 053
高度投入的抚育 060
塑造孩子积极的人格 066
研究你的孩子 068
先建立框架,后设定界限 072
塑造而非控制 077
允许合理的失败和沮丧 078
第4章 关键期的关键帮助
在婴儿成长发育中有一些特定的关键或敏感时期,良好的亲子互动将最大程度地影响这个阶段的大脑发育。
大脑是怎样发育的 083
如何让大脑发育得更好 084
让孩子更聪明的12种方法 088
第5章 亲密关系的传递
与爸爸妈妈联结亲密的孩子,也比较容易爱自己的兄弟姐妹。
亲密联结的种子 133
如何克服必然的焦虑 136
亲近彼此——越早越好 139
“你也很特别!”
140
鼓励孩子们独立相处
142
角色扮演
143
传达你所期望的行为
147
让兄弟姐妹彼此紧密联结
148
理解彼此的感受
151
避免互相比较
152
“平等的偏爱”
155
绝不容忍讥讽和戏弄
156
让孩子们自己解决争执
158
朋友们来来往往,家却是永远的
160
第二篇 养育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
帮孩子建立内心的准则,引导他们成为更有能力、更负责任的人,这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第6章 有同情心的孩子
在一个缺少联系的世界中培养亲密关系是一个挑战,尤其是父母每天的时间都被小孩、工作、琐事和责任填满。
培养关心他人的能力:婴儿期 167
培养关心他人的能力:学龄前 171
让学龄儿童学会关心他人 179
将同理心延伸到家庭和朋友之外(青少年) 194
第7章 有主见的孩子
“是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是谁,而不是我们的能力。”
不同年龄阶段的抉择 201
帮孩子养成决策能力 206
内在的价值观 218
学会放手 221
第8章 良好的沟通始于自尊
作为父母,帮助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知道我们爱并尊重他们。
哭声:最初的语言 228
孩子是世界上最棒的模仿家 235
肢体语言通常胜于口头语言 241
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时间、空间和自由 245
良好的沟通始于自尊 248
倾听:是沟通中最重要的活动 250
拥抱:最令人愉快的沟通形式 252
内向性格的优势 256
第9章 有责任感的孩子
“父母所做的一件事真正影响了我的人生,那就是教我明白努力工作的价值。”

回应与责任 261
家务有助于培养责任感 264
做家务是一种投资 267
责任与价值感 270
从负责到责任感 272
学会等待是建立责任感的一部分 275
关于勤工俭学的几个问题 279
第10章 有道德感的孩子
孩子们需要学会彻底想明白自己将要做的事情,这是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关键。
'
同理心:道德感的基础 290
如何提升孩子的道德感和价值观 291
安全界限与道德准则 298
彻底想明白将要做的事情 304
第11章 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
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对自我抱有何种信念。
作为“建造者”的父母 310
植根于婴儿期的自信 311
反映孩子积极的一面 313
迈进孩子的世界 315
用语言和行动告诉孩子他们是重要的 317
告诉孩子你重视他的观点 318
根除贬低性的语言和行为
319
保护孩子的自尊
320
塑造孩子良好的“怪癖”
324
帮助孩子发掘独特之处
326
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他所能做的事情
331
第12章真正的鼓励来源于自己
你能给予孩子的最大鼓励,就是期望他们尽自己所能。
建建立强大的信任关系
336
消灭让人气馁的话语
336
把鼓励的话写下来
338
清除游戏
339
在谈话中使用“我们”
340
表达出强烈的期望
340
推动,而非压迫
343
树立“我能”的榜样
344
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346
态度也是会传染的
349
道歉的艺术
353
正面回馈
354

第13章 健康的性观念
孩子在性方面的自我印象,更多的取决于父母的榜样和态度,而不是如何讲解性知识。
亲密育儿:关于性的第一课
357
健康的性别认同
362
青春期的性教育
365

作者简介

亲密育儿法在很多方面操作起来都不容易,但在每一方面,它都是最肯定生命、最贴近人心的方法,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妈妈们的肯定和拥护,西尔斯夫妇也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其代表作《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长期占踞美国各大书店育儿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西尔斯夫妇认为,相比缺少亲密关系的小孩,拥有亲密关系的小孩更能适应未来生活的变化,更容易取得成功,尤其是在最关键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和情感沟通方面取得成功。因为拥有亲密关系的孩子显然更具同情心和同理心,自信又有安全感,更具备与这个世界建立亲密联结的能力。
作为“亲密育儿法”的教育实践版,《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将带领读者了解,从孩子的出生到青春期的各个阶段中,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亲密关系是如何影响孩子成功的。
本书的第一部分首先检查父母与孩子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是否顺利,因为这决定了孩子在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发展。第二部分则指导父母如何把良好的亲子关系转化为更具体的成功技能——沟通力、同理心、自信心和安全感,等等。


 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5条)

  •     亲密:育儿过程中容易轻视的重头戏——读《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有感文/岸晓风亲密关系往往是中国的父母忽视或者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概念。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过程中,亲密关系往往更多的用于隔代关系而不是父子和母子关系。虽然近年来,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国的孩子和父母之间也能轻易的喊出“我爱你”这样的字眼,但是我们对于“亲密”在教育中的关系和地位的理解还是相对缺乏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九州出版社的《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这本书则为中国的父母育儿带来了一顿丰厚的教育大餐。书中的一些观点论述有力、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往往带给读者醍醐灌顶或相见恨晚之感。如书中提到:相比缺少亲密关系的小孩,拥有亲密关系的小孩更能适应生活的变化。书中尤其提出,尽管童年艰辛却在成年后获得成功的人,在童年都至少有一个人对其提供了持续的精神支持,并对其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足以见得亲密关系是何等的重要。书中还提出,一些表面“好”的家庭出来的“好”小孩往往做出骇人听闻的事情,上了头条新闻。这说明看起来“好”的家庭也许家庭教育是糟糕的。这尤其需要现在很多看起来“健康幸福”、“富裕”、“不差钱”家庭的反思。当然,这本书以“手册”为名,就表示了这本书强烈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首先检查父母与孩子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是否顺利,这样直接的决定了孩子在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发展,所以也着重强调了“亲密关系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第二篇立足于“养育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从建立同情心、有主见有自尊、有责任感、自信等方面,指导父母如何把良好的亲子关系转为更为具体的成功技能。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威廉·西尔斯夫妇是育有八个孩子的父母,同时又是全美知名的儿科医生和育儿顾问。他们的孩子最大的已经34岁,最小的只有8岁,这样大的年龄跨度足以让我们相信这本书是用心之作。另外在本书的写作中,作者依据所从事职业的先决条件,访问了数百位父母、老师、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甚至还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所以,这又是一本集操作、研究于一体的好书。(邮箱:anxiaofeng998@126.com)
  •     读《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 By 团团花哚 2015.07.30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本类似于教科书的指导手册,列上许多一二三四,家长跟着逐条去做,就能达到亲密育儿的目的。看完书才发现大错特错:如果能用几十上百条的标准把育儿方法分解标记,那养出来的是人,还是机器?最富盛名的《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陪伴我度过了准妈妈、新手妈妈的迷茫期,《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则是育儿百科的检验版、实践版、进阶版、延伸版。真诚感谢西尔斯,这一本练习手册让我清晰了今后养育孩子的方向,也让我验证了之前陪伴孩子的成果。现在都提倡母乳喂养,记得团子刚出生时,同病房还有一个小她一天的弟弟,我和那个妈妈都看过一些育儿书籍,上面建议不要给孩子喝奶粉,一点也不要。于是出现了尴尬的情况:刚生完的前两天母乳并不充足,护士建议我们用混合喂养的方式,那个妈妈拒绝了。可偏偏她有一个大胃王的儿子,病房里每天都是那个孩子嚎啕大哭的声音……饿的。我真的很不明白,刚出生的孩子只能以哭寻求亲人的帮助,而他的妈妈却充耳不闻,就为了坚持纯母乳,兼严格遵守3-4小时喂养一次的规则。我们是人,一切的教养和规则都应该以人性化为基石,不同的宝宝,我们所采取的“度”也不同。就像上面例子里的宝宝,食量大于一般的初生儿,我们当然要以满足他的需求为首要任务,即使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满足,至上也该抱在怀里温柔的抚慰,而不是把他丢在婴儿床上适应所谓的规则。还有的育儿书里要求宝宝自己单独入睡,如果他哭闹,就隔一定的时间再去安抚他,每天延长哭泣据安抚的时间,慢慢宝宝就不会哭泣了,达到一个人独自入睡。这也是忽略人性化的简单粗暴的教养规则,连未开化的动物尚且向往母亲的怀抱,更何况是聪明、细腻、感性的人类呢。强硬的让孩子适应单独入睡,只能让他过早的承受本不该承受的独立与坚强,让父母早早的抛弃应付的耐心和责任,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这一类宝宝被西尔斯形象的称为“方便宝宝”,对,痛苦他一个,方便一家人。只是,若是为了方便,不生孩子不是更方便吗。有的家长言之凿凿:我这么教养孩子是为了让他早日适应规则,是为了让我们自己不被孩子控制。然而,孩子真的是想控制你们吗?他只是希望贴近父母,只是希望更舒适更安心,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我也并不觉得这有错。敢于大胆向父母索取,并得到满意的回应,孩子才会有幸福的体验。一个懂得幸福的孩子,才能在看见妈妈哭泣的时候,去拥抱妈妈,看见小朋友摔倒的时候去扶起他,并拍拍灰尘。团子是一个对于亲密的需求比较高的宝宝,她就读的幼儿园偏偏采取的是洪水法来对待分离,于是刚上幼儿园的团子整日哭泣,直到后来没有小朋友哭了,她仍在哭泣。我很担心她,于是整天趴在电脑上看监控,结果我看到了很多感人的情景:她坐在凳子上哭泣,旁边的小男生用胖乎乎的小手一遍遍的给她擦掉泪水;有个小女孩经常拉她的手喊她一起跳舞,和她聊天,后来我听老师说,对话的内容是:“别哭了,我来当你的妈妈。”“好。”;有天上课她仍哭泣不止,老师给她戴上小白兔的帽子,抱在怀里,一堆小朋友围在老师身边七嘴八舌的安慰她,直到她开心的回到集体中。这些都是乐于帮助他人,懂得付出爱的孩子。试想如果一个明白了哭泣没有任何帮助,只要是规则就不能打破的孩子,怎么能热心的去帮助别人,他能做的大概是和他的父母一样,在旁边看着,等着,直到那个小朋友自己停止哭泣。我们都想把孩子养育成成功的孩子:有同情心、有主见、有安全感、有责任感、自尊、自信、有道德。可是怎样的教养方法才能让孩子具备这些潜质?无他,建立亲密信任的良好关系,一切以人为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人生导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远的,在物质、精神、方方面面上,都应该对孩子有正确的引导。为什么陌生人讲话,他就要辨别对错,父母讲话,他就会无条件听从?这是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带来的结果,有着百分百的的信赖,才会有言听计从。父母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关系,可以让引导与教养顺利有效,并且这种亲密关系会由孩子传递给她的弟弟妹妹,今后也会成为他教养孩子的榜样。最后让我们假想一个场景:孩子撒谎,你却要思考半天——我是骂他呢?还是装不知道?还是委婉提示?还是事后谈心?越想越纠结,要不先去翻翻育儿书?解决问题的好时机摇摇头,与你擦肩而过。《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是一本需要带上脑子阅读的书,没有能死板套用的ABCD。你得先了解亲密育儿的原理,明白亲密关系怎么建立,然后弄清成功孩子的特质,学习引导孩子的方法。总之,你得将书中简明易懂的理论知识与丰富多样的技巧结合起来,再加上众多真实案例的强化,融会贯通,才能在实际养育孩子的时候信手拈来,亲密自然。就如同传说中的江湖无上心法,原理和方法存于心间,使用外在招数时自然如鱼得水,甚至无招胜有招。
  •     自从父母去世之后,远在两地,或近在同城的兄弟姊妹之间,竟然会再无往来,……大概没有比此更好的诠释了,何谓亲近但并不亲密的家人了吧。不管怎样说,在关系紧密的家人之间是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的。虽然不建议用在失去对方后的是否“哀毁过度”来评断两人间感情的深度,但是,看看那些在葬礼上哭天抹泪,转头一抹脸就进了酒店大鱼大肉的,真让人觉得古代严苛的丧仪规定还是有必要的。单看那许多自认为自己与孩子感情甚佳的父母,面对的却是成年独立后的孩子义无反顾的远走他乡,甚至几年下来干脆就渺无音讯的现状就知道了,其根本原因,不过是自以为亲密但实际并非如此的亲子关系罢了。夫妻关系中有句俗谚,叫“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其实照个人来看,这套说法就能作者不赞同在亲子关系中使用“操控”这一说法一样,不管在什么时候,做主导的那一方都会凭空生出许多的自以为是,而被主导的那一方更容易生出不满来。不幸的是,这种错误的观念换做在亲子之间,同样大有卖场。父母自认为不想被自己的孩子所“操控”,就能心安理得的去“控制自己的孩子”。但可笑的是,几乎极少有父母会有勇气承认,是自己、毁掉了孩子的未来!或者,他们也根本没从这方面考虑过。在关注孩子考试成绩的时候,他们只会抱怨孩子自己不努力,不争气;老师没尽到责任,没教好——忽视了,或者根本不愿意去想——教育是一个双方面的问题,家长+老师=孩子的成就。亲密关系是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必须要承认的是,不管什么时候,亲密的关系对老师与学生之间非常关键,而对家长和孩子之间就更为重要了。只希望通过此书,这部论述了应当如何科学系统的育儿的家庭教育指南,能够给予更多家长以启迪!试问,在学生时代的你是会更听从一个关系并不亲近的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还是更受那些你亲近的家人哪怕只是无意识的影响?我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虽然就学的时候也不是没有遇到过真正尽职尽责的好老师的劝导,又或者一个普通的尽职的老师哪怕只是为了减少她可能的工作量出发的看法,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宁可更听从我母亲的话,哪怕那时候的我已经认识到了她只是自认为自己是在对我好而已。似乎大多小孩或多或少的都有哭闹着像家长讨要玩具吃食等东西的经历,的确,在大人来看这么做是挺讨人厌的,但是在孩子看来这却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他在向他可以相信可以依靠的人开口。可是我却从不曾有过这种经历。似乎我很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同现在这样,成为了住在这个家庭中的‘陌生人’了。不知道是从最开始起,我的母亲就打定了主意绝不要被我“操控”,在我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就已被拒绝了太多,还是像他们说的那样,在我上幼儿园前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寄放到了外祖父母家中的缘故。我一直觉得,能够去得寸进尺的要求,也是一种撒娇的表现。可惜,我不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始终不曾成为那样幸运的女孩。和父亲的感情生疏,也感觉和母亲没法真正的亲密起来,有想要的东西也只是默默地看着,不会向他们开口讨要,这很正常不是吗?毕竟,就算和寄儿所的老师相处时间更久,在开始的时候你也不会贸贸然的和她开口讨要玩具和糖果。这种情况,或者说这种隔膜的情绪,随着我的年纪日长才好些。不幸的是在我十三岁以前,我的母亲就不断的尝试创业失败,随着赔钱越多,她越发歇斯底里,甚至将对现实的不满,用咆哮谩骂发泄在完全与之无关的孩子身上。更加糟糕的是,她的事业无成,感情生活一塌糊涂,似乎她的精力完全用于抓住仅剩的子女一项了。我有时在想,如果我再富有反抗精神一些,或许对我和对她而言,都会更好。她不会那么让邻居都看不下去的荒唐,而我会拥有更加幸福的少女时光,而这些也只能懊悔,再无法挽回。说白了,当时的我就是傻啊!她骂得那么难听,像是老鸨子骂手下的妓子,连不小心听到邻居都要尴尬受不了,但凡是认为对面站的人是自己年少的女儿,哪里能开得了这样的口呢?可是顾忌着外人的眼光,不知情人的孝顺舆论,我竟然傻乎乎的在她恶毒的谩骂中长大,真心憋屈(╯‵□′)╯︵┻━┻尼妹!幸好小孩十岁以后的人格性情基本定型了,否则这样的养育方式不养出个“自毁型”,甚至更糟点的“报社型”的才怪呢!事实上,自从近些年来我开始看这些家庭教育类的书,我就一直在反省,如果以前的我不是那么的温顺,而是能像现在这样扯下面子来和她吵,她怎么可能对我那么过分!如果我从一开始我不是那么乖,而是更加的人性一些,更懂得为自己争取利益,相应的,她也不会那么步步紧逼。因为扯不下自己的面子来,面对扯得下脸面来的人,自然是只能步步后退。所以我错了。安静、听话、顺从,我是那种父母都会感觉省心省事的想要的孩子。但是,我错了。我犯了大错误,或许从我还是个小婴儿起就铸下了这个打错,时至今日已然无从挽回,我和我的母亲已然再无法回到过往的时光,而错过的也永远只能错过了!养育孩子的本质就是一种成长,一种蜕变。但是,我们都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我毁了自己,也用我的放纵,毁了她!诚然,断然的拒绝孩子一些非分的要求,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很有好处,但是要在此奉劝的是,如果一早你便已经决定好了的事,还是不要假惺惺的装作民主的样子,追问孩子有何意见了——孩子可没你认为的那么蠢,几次下来就足以完全破坏掉亲子间的信任!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面对她所给予我的那些个唯一选项,我的心里不是没有反感和质疑的,但是总有一种畏怯阻止我对她开口,那种感觉,与其说她是我可以信赖依靠的亲人,倒不如说是熟悉的陌生人——不可信赖也无法依靠。认真说起来,她并不是真的关注我,自然不会注意到,而我也无法真正相信她,再无意通过语言与之沟通。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我的母亲不知出于何种恶趣味,从小到大哪怕是她自己也看好了的东西做好的决定,只要问了我确定了我也喜欢想要的,她便立时反口,似乎她的行为只是确定让我也要和她小时候一样,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好。这并非出自我单方面的恶意揣测,问题是她的行为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假惺惺的不值得相信的大人,就是她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诚然,老师也是人,也不是不会犯错的。人不都是有偏向性的嘛。但是比起各种总是对自家孩子有着盲目自信的家长来,老师看待关于孩子的问题总要客观许多,尤其是类似孩子最基本的品性方面的问题。因为,孩子天然的就会讨好大人,同龄人之间的相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而稍加计算便知道,如果不计入孩子晚上的睡眠时间,再排除掉学校放假,一天下来,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真还不如孩子和老师待得时间长。一般来说,只要做老师的留心观察,多少总能看出些端倪。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亲密关系的传递"这一章讲如何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特适合想生二孩的朋友
  •     说是育儿,其实更像是一部《好父母养成记大百科》,父母如何帮孩子做到更好,首先是父母有能力判断哪些更好才行。 亲密育儿这个核心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但是作者在书里是不是写了太多的车轱辘话了。读着读着就晕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走神了。哈哈
  •     非常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
  •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十分重要又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直接决定了我们会成长为怎样的人。尊重孩子,言传不如身教,管教而不控制,这些理念都是非常好且为人父母应身体力行的原则。
  •     可以学到不少育儿知识。
  •     西尔斯买了三本了,从第一本的育儿百科,刚看完的这本练习手册,正准备看的健康育儿百科。足见我很接受西尔斯夫妇俩的育儿理念,其实从他们的书也可以看出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不是居高临下说教式的,没有“必须”“绝对不可以”这类的表达,“新手”父母看不必胆颤心惊,担心自己哪儿哪儿做错了。这本操作性很强,中间穿插的小案例完全可以直接在现实中使用。西尔斯育儿的理念很一贯,书很好读,意思很容易懂,作者的育儿观念也很容易被感知被接受,基础就是尊重孩子,遇事儿赶紧换位思考,父母子女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才是最重要的事儿。
  •     生娃前树立观念用的。给孩子安全感。多拥抱,安抚,对性格塑造很有帮助
  •     有一些实操性的内容,值得借鉴。
  •     家长和孩子要培养亲密的关系,同时又不宠溺,需要技巧,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关闭了和家长沟通交流的那扇门,就会失去引导孩子的渠道,所以如何保持,而不是一直的高姿态施压是值得学习的方法
  •     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也学会爱人
  •     书中所讲育儿之术,虽细分繁多,其实作者贯穿收尾的强调“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自觉非常受用,受益匪浅,从开始到中间,渐渐不觉得将此观点深入脑海,和孩子共处时也更增添了许多耐心。读书期间,摘取许多自觉有理的部分,做为读书笔记。读过此书,对于我一个育儿方面一无所知的人,有一种悬崖勒马的感觉,回顾之间才发觉已做错许多,然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为了让闺女开心快乐的成长,该多用心了。
  •     一个刚当母亲的女朋友跟我说你生小孩前一定要看这本书,然后看得我好想抹眼泪啊,感觉童年太缺爱了
  •     0-2岁有这一本就够了,育儿理论体系的基础,跟着学了很多有用的方法,
  •     看了一半。还不错,留着以后看。
  •     人生大梦一场。
  •     我觉得希尔斯亲密育儿法传递更多的是经验,而不是一些科学数据。目前来看这些经验还是比较有实用价值的。希尔斯亲密育儿法我比较赞同的是养宝宝是需要耐心,细心和观察力的。宝宝每一次哭闹都是一种传达,需要大人的细心体会。这本书我有电子版哦,免费送咯,和各位一起进步。
  •     感觉有了这本书,就不再是一个容易害怕的家长了,心里就有底了。认真阅读理解书中的内容,一定能够养育好自己的孩子!
  •     实用的育儿书籍。
  •     2016-1-26
  •     值得信赖的实操派作品 专业比经验更靠谱 爱心比溺爱更需要技术
  •     作为一个正在为二孩问题发愁的人,很幸运读到了西尔斯的这本书,书中“亲密关系的传递”讲得就是如何处理大孩、二孩、三孩之间的关系问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