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1
ISBN:9787020025749
作者:刘心武
页数:419页

渺沧海之一粟

刘心武谈他的写作,像在种“四棵树”。除了“小说树”,还有“散文随笔树”、“《红楼梦》研究树”和“建筑评论树”。想必这四棵树也互为营养源,例如读《刺猬进村》,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建筑空间会频繁出现,作为影子主人公而存在。建筑本身在时间之河中是稳固无情的,因为一个人、一群人的故事而被赋予意义,并随着时间轴的推进焕发出异常强大而神秘的生命力,可以看出,刘心武对空间的迷恋与其对时间的敏感息息相关。书中提到一部电影《两个人的车站》——送别之际,车站明明人流如鲫,何以标作“两人”?借电影导演的回答,刘心武表达他对时空的某种感受,这是因为,“那一段时间里,那座车站是因为他们两个人而存在的”。刘心武的大部分散文,涉及空间与人的羁绊。例如《雾锁南岸》,“我”在童年时代所栖居的重庆南岸,它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空间本身,而在于时光流逝中绵延下来对保姆彭娘的思念。“我”的这种感情将南岸这一空间也诗意化了。“在多变的世道里我没能保留下那把她用嘟嘟羽毛缝成的扇子,但可以告慰她的是,我心灵的循环液里,始终流动着她给予我的滋养”。书中其他散文篇目也多见相似的主题,例如“我”追忆杉板桥与二哥的故事,劲松与“三刘”的故事……由一片天地引出一些人,随着岁月流转,人成为旧人,事成为旧事,那片天地还在,因羁绊而有情。正因这种有情,刘心武撷取的生活细节,看似随意,却一眼望不到尽头。东四胡同在其笔下,带着空间的纵深,也带着时间的挪移——“一直想有机会,乘坐直升飞机,从南往北,鸟瞰那十几条胡同。那是北京古城残留的机理,半是绿荫半是灰瓦,还会有鸽群飞翔、鸽哨悠然鸣响吗?还会有孩童自制的‘屁股帘’风筝,拖曳着飘带浮现吗?那胡同的槐荫下,可还有抖空竹的嗡嗡声?那些四合院里的地栽花,可还是那么姹紫嫣红?……古人有‘十二栏杆拍遍’之说,套用一下,我是‘十二胡同踏遍’。”除了东四胡同,隆福寺的前世今生也好,在夕阳下面呈现淡棕色泽的糖猪儿也罢,无论人物的神髓还是事物的肌理质感,最让我们着迷的,终究是它们在时间流逝中呈现出来的微妙变化和本真模样。对变与不变的洞察,刘心武信手拈来,像在展现手掌心里的掌纹,一丝一毫的参差挪移,生来知晓。文学是人学,又不止于此,它还会呈现天地的气数。刘心武的小说散文多见众声喧哗的生活流,又不给读者拥挤与逼仄的感受,究其原因,想必是因为刘心武并不将人物局限于故事之中,而更愿意将他们放置在更为广阔的时空,入乎其中,又超于其外。他笔下的时间轴,常以一类历史悠久的建筑空间加以烘托,如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又如东四胡同、隆福寺、小中河……《钟鼓楼》讲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这一天发生在北京某个普通四合院里的故事,主人公薛大娘一早起便忙碌儿子的婚事,从日常劳作中偶一走神,透过浅绿色的丝绸般的天光,她抬头望见钟鼓楼的剪影,“钟鼓楼仿佛也在默默地俯视着她住的那条古老的胡同、陈旧的院落和她本人。在差不多半分钟里,历史和命运就那么无言地、似乎是无动于衷地对望着。”这一对望并不能推动情节的进展,然而以历史为参照的时间与以个人命运为参照的时间迎面相撞,主人公在恍神之间觉察出一种不言而明的神秘力量,瞬间让故事敞亮而有力。同样在小说结尾,四合院里一群知识背景、生活阅历、社会阶层各不相同的年轻人通过对历史、对未来、对时间的理解,融合成激荡人心的和谐与默契。这一和谐默契只可能是电光火石、稍纵即逝的,如同无数缤纷的浪花,交汇于海洋,再各自分散。而时间,既成为触媒,又无时无刻不把他们推向新的方向与碰撞之中。有趣的是,时间在刘心武的作品中有两副面孔,一种是随叙事起舞的的急管繁弦,而另一种,隐于故事背后,它忠实于天地自然本身的节奏,紧慢随势、阔大无情。其实,这也是刘心武写作过程中的两种立场。投注生活之流时,随处可见他对世事人情的敏感锐利,一点小细节便搅起万千思绪,邵燕祥那声不标准的京腔招呼——“心武”,能在他的记忆深处鲜活几十年;而跳脱叙事之外,刘心武仿佛又成为钟鼓楼一般无言悲悯的历史见证者,历经世事后,对冷暖兴衰自有一派通透与达观。以蜉蝣见天地,以一粟观沧海,赤子般的闪亮性情和老人的沉默洞明融为一体,汇于他的字里行间。

电影剧本的感觉!

恕我才疏,这样组织故事的方式,还是很新颖的,有点电影剧本的感觉,在一段时间内,让几件事并行发展,以此为口子,铺开的讲每一个人物,再组织每一个人物的过往事迹,准确,生动的白描出了每一个角色的特点,很有灵性,写尽了北京市巷的各种小人物!知道刘心武是看矛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就是这本〈钟鼓楼〉,矛盾文字奖获奖系列,我都有看过,每一本都很货真价实,很有份量!像很多80后一样,了解刘心武还是看百家讲坛,看他在那里绘声绘色的讲红楼中的一首诗,然后品里面的每一句话,一处景,再将它与作者的家世联系起来,这有点迁强与过,我看不起研究红学的人,做事者往往做的时候,只是一时灵感,研究的人,却要花N多的功夫去品他的用意,我认为这真没意思,自以为是的去揣测前辈的心思,也是一种不敬!刘心武跟王朔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人,这从他们共用的一些京腔可以看出来,前久看那《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拍婆子就是泡妞一事,让我感叹了一久,时光拉长之后,流淌在里面的语言竟也在一次次的荡清,漂白之后,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样的书,有一定时代性,当年改编成剧本,估计能引起大家共鸣,至少是北京人,现在再拍,只有那些经历过那世道的人,才会在里面捕捉自己的过往,流下依稀的老泪,而年轻人,只会不知所以,找不着北,甚至是极不理解!文字与电影,都需要一些作品记住那么一段岁月,让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在里面找找自己的青春,当从这点来讲,我们需要这样的书!

刘心武《钟鼓楼》读书笔记

《钟鼓楼》又一部茅盾文学奖作品。和《尘埃落定》很相似:他们都试图将描写对象限定在一片地域内,并以某一时间段、某一个事物为中心展开叙述。《尘》写得是藏地,围绕解放前约半世纪光景,以土司制度为中心展开对于最后一代土司家族生活生产的叙述;《钟》则以北京市中轴线北边的钟鼓楼为中心,仅仅写了1982年12月12日这一天发生在钟鼓楼附近的一所四合院的故事,却充分展示了这一代居民生活的历史画面。他们都用一种“以小见大”“以一说十”的言说方式,通过对于一个事物的表述试图能够达到对于一切类似事物的普遍概括的效果。我想,我可以在这里得出一个茅盾文学奖评委们所认为的优秀作品的一大特点,那就是作品内容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生活图景,作品言说方式具有高度概括性却又不失艺术真实的细节。不晓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是什么,我肯定的认为中国文学界对于散发着以上“中和”气度的作品是不吝惜给予赞扬的口碑的!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两天前听吉林大学一位研究鲁迅的教授所说的话,他认为真正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不应是充斥着“虽然。。。但是。。。。”等看似全面科学实则缺乏主见的四平八稳似的文章,而应抓住一点深入下去,以一种“必定,肯定”的语式做到一种片面的深刻,能够达到一种超乎常人的观点。我可以接受他对于论文写作的这一观点,我同样认为对于一部作品,我们应该恰恰相反。因为文学不同于论文,前者是超功利的,你不应该要求《钟鼓楼》的价值仅仅在于给后人研究“钟鼓楼”提供可靠资料,作者一方面想通过写作表达对于时间、空间、历史感的想法,但又不仅仅是,因为他给我们传达他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的将我们带进了一个四合院,于是乎我们立刻就被普及了关于四合院的东屋西屋、外院里院的居住规则知识,我们还会认识到生活在这个四合院里的从局长、医生、编辑、修鞋匠到大学生等各个行业、各个家庭在1982年12月12日以前的不同经历。“人们的阶级意识不同,政治方向不同,经济利益不同,人生态度不同,道德品质不同,文化教养不同,性格旨趣不同,生理机制不同,竞争能力不同,机遇遭际不同。。。。于是乎便相争相斗,相激相荡,相汇相融,相亲相慕,相尊相许。。。而这种人类社会的流动变化,从整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历史;从个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命运”(《钟鼓楼》p338)生活图景夹杂着个人感悟,这恰恰体现了其丰富性,可读性和文化性,这才是文学作品文学性的体现。回到题目《钟鼓楼》,钟鼓楼本是计时工具,作者以此命名,是具有多层意义的。一方面小说内容是有关钟鼓楼一段一家四合院一对青年结婚的事情;一方面,小说的叙述时间叙述方式是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的一个极好的诠释,使小说自始至终都蕴含着一种“时间感”。小说的叙述时间是1982年12月12日从早到晚的短短十多个小时,然而作者却可以从这一个大的时间概念线索出发,“节外生枝”出一个个小的时间点;薛纪跃要在那天结婚是故事的主线,从而又由这一主线引出了薛大娘大儿子薛纪徽因工作耽误了弟弟的婚礼、修鞋匠荀兴旺在那一天迎来了指腹为婚的“儿媳妇”杏儿、院里唯一的高官某部局长张奇林在即将出国出差时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医生慕樱能否在两度寻找爱情后再次博得齐壮思的爱、鞋匠儿子荀磊和冯婉姝的爱情能够否长久、编辑韩一潭是否终于能勇敢的独立思考等一系列副线事件;如此庞杂的内容因为有明晰的时间线索变得格外明朗。另外,小说在小标题的安排上也用心良苦:从一开始的“并非开头”到最后“不是结尾 申酉之交”,可以看出之所以这样说也暗含了一种时间感在里面,“怎样认识时间?它是一个圆圈?一支飞箭?一条奔向大海的河流?一只骰子?一架不断加速的宇宙飞船?它真的可以卷折、弯曲?。。。时间流逝着,而钟鼓楼将永存”(《钟鼓楼》p336)在这两个标题中间又分了六章,每章标题的命名也依着时间顺序从第一章的“卯(晨5时—7时)”到第六章的“申(下午3时—5时)”,这种近乎于给小说刻上时钟刻度的标题不又一次在和小说题目《钟鼓楼》暗合吗?或许,作者想给读者们制造一种强烈的时间概念和时间氛围的同时还在为自己追求一份那个年代属于自己的时间感和由时空交错组合而成的历史感!全书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除非发生某种难以预料的灾变,北京的钟鼓楼将成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钟鼓楼》p377)这句似乎透视着本书写作宗旨的一句话,不仅把沉睡半个多世纪的钟鼓楼写活了,还勾起了无数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的回忆!正如本书开头写的那样——“谨将此作呈献在流逝的时间中,已经和即将产生历史感的人们。”摘录:1.冯婉姝自小在心目中,就崇敬、爱戴两个银幕形象,一个是《平原游击队》里郭振清扮演的李向阳,一个是《上甘岭》里高宝成扮演的张连长,(p81)2.河北一些地方把“客”读成“郄”(qie)(p84)3.到晚清时候,北京城内最下层的贫民大体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内城的钟鼓楼一带,所谓丐帮(乞丐集团),大体上就麇集于此,每天白天由此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推进,四处求乞,晚上再返回钟鼓楼附近的“营盘”(门洞、街檐、穿堂、窝棚);另一个区域就是外城的天桥一带,天桥虽然也有乞丐,但其主体却是各色耍把式的人物,他们不打流动,一般就居住在龙须沟、储子营一线往南的杂院破屋中。(p110)4.“全可人”即全福人。5.卢宝桑的爷爷一度当过“杆头”,即“花子杆儿”(帮主)(p111)6.当年的乞丐有“软乞”“硬乞”“花乞”“惨乞”诸种不同的求乞方式。7.别人尚未反应过来,他二人便“三仙寿呀,四喜财呀,六六顺呀,八匹马呀—大呼大叫地拇战起来。”(p141)8.人生也真有意思,没长大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一块儿玩,一块儿闹;越往大长,差别就越明显,人跟人就竞争上了;可到老了的时候,瞧,就又差不多了,又一块儿玩,一块儿聊。。。(P213)9.还有人说他是“客厅作家”——即他几乎每晚都要涉足于一个客厅,当然不是韩一潭家里这种没有衣架和长沙发的客厅,而是文艺界领导或权威,主编或副主编,导演或副导演,文坛明星或新秀。。。的客厅,他从那里获得最新精神、最新消息、最新题材、最新技巧、最新动向和最新行情,难怪他能保持那么丰盈的灵感和那么丰盛的创作,也难怪有那么多人主动来找他合作或请他“联合署名”。。。(p321)10.半个时辰是今天的一个小时11.咱们就痛痛快快地聊聊这个主题:时间——历史——命运——使命。。。好吗?(p374)12.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七日开笔一九八四年五月三十日竣笔

关于时间

喜欢这本书,虽然每次只是翻几页。可就是这每次的几页里,刘心武笔下的众生百态跃然纸上,我也从一堆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事情里解脱出来,陪着书中的人们喜怒哀乐。于是,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之后,我终于花了将近3个月才读完这本书时,竟依然觉得酣畅。有人说这本书过时了,我不觉得。刘心武只在这本书里写了一天,但借助钟鼓楼借助传说借助胡爷爷海奶奶等人,竟写出了时间流逝中所产生的神圣的历史感和庄重的命运感,这一主旨即使在25年后的今天丝毫没有过时,即便时间流逝了第二个25年、第三个25年...我想,依然如此。喜欢临近结尾时的那两段话:“在所存在的空间里度过着不断流逝的时间,这便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于是乎喜、怒、哀、乐,于是乎生、死、歌、哭……但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单独的存在着。他必与许许多多的人共存于一个空间之中,这便构成了社会。而在同一个社会中,人们的阶级意识不同,政治方向不同,经济利益不同,人生态度不同,道德品质不同,文化教养不同,性格旨趣不同,生理机制不同,竞争能力不同,机遇遭际不同……于是乎便相争相斗,相激相荡,相斥相离,相轻相嫉……同时也必定伴随着相依相靠,相汇相融,相亲相慕,相尊相许……而这种人类社会的流动变化,从整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历史;从个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命运。”社会的确在发展,当我看到“信息大爆炸”这个词出现在这本书中时,不禁喷饭——80年代的信息大爆炸和现在相比是怎样的渺小。但25年后,大家再反过头看2008年,也许会再次喷饭吧...读这本书之前,我过于关注个体。关于时间,我只会想到自己未来5年将成为什么人,未来1年的目标有哪些,接下来的一周有什么任务,每天都要做些什么...我会一边感叹着时间过得缓慢,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一边却又感叹着怎么一眨眼就过去了一周,有很多事情还没做。就这样盲目的忙碌着,度过了一周又一周。合上这本书,会学到以一个社会外的人(好像不能说是人,而是钟鼓楼...)的身份去审视,却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小小普通人而已,无奈的笑。小小普通人也依然有一大串问题:我会是谁,在人类社会的舞台剧里扮演着什么角色,会站在社会的什么阶层,拥有什么样的朋友和对手,自己会因为成长而改变多少,在老无所依的时候回顾一生会不会对下一个轮回充满期盼...于是,带着这些问题我又可以整装上路,继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或者说努力成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历史漫长,人生短暂,永存的钟鼓楼见证着每一个人的命运。感谢刘心武。

钟鼓楼注视下的一个四合院的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1、钟鼓楼注视下的一个四合院的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2、时间,我们想当然地把时间当成是线性的,以至于当别人跟我们说时间是个圈圈的时候,我们想都没想就该干嘛干嘛,没有赞成,也没有反驳,完完全全地把这个说法判了最坚定的死刑。如果说反驳意味着我们自身存在哪怕一点认可的成分,反驳的发生实际也是我们在对那一点成分作斗争,那么,没有赞成没有反驳的放任自流则是完完全全宣告了不可能。或许时间是圈圈就像地球是圆的那样,我们太卑微太渺小,以至于我们只能看到那无限大的圈圈的N分之一处的平展。而古人凭着感觉或者单纯的相信说时间是圆的,不能不着人反思我们的思维与认知。————3、《钟鼓楼》里注入了很多刘心武的思考,这些思考许多时候并不是被化成诸如对话或文学性的语言进行文学性地显现,而是很不加加工地以思考本身的面目出现。————4、文革毁灭了文学,实际也给了文学一次重生的机会,于是文革之后新崛起的刘心武们在文学表现上似有一种没有承继的初始,以及与之相应的不成熟与归真。譬如与古华的《芙蓉镇》一样每小节用一小句提示内容的句子作小标题;譬如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样写到忘我之时自然地吐露出本人对作品中人物或事件的看法评价,“唉,我们的×××啊...”。————5、没有一个哪怕权且的结尾给读者一个心安,列出的那些未知的疑问,我最关心的是“齐壮思将怎样对待慕樱的追求——特别是在他离休之后?”,作者的作用与地位在此时此刻也便越发显现出来,没有作者的“确定”,尽管我们可以按着自己的希望去想像下面的故事,但我们始终不能够按着自己的希望去想像下面的故事,也难怪张恨水会在读者的呼声下作《啼笑因缘》的续集了。生活本是没有什么稳定的结局的,作者也固然不能为了单纯满足读者去捏造一个甚至与文本走向哪怕有些出入的结局,但没有那个确定也不免让人心生许多怀念。齐壮思将怎样对待慕樱桃的追求呢?只有刘心武知道。他却不说。或许他也不知道。但只有他能知道。

北京一日

我最近很没时间,Master1的功课太多,常常是早八晚六,下了课回家吃完饭,整整笔记就到了午夜。不过我有个习惯,每天要匀出点时间看杂书,比如午夜以后到一点之间,就是我的看书时间。每次对面大教堂敲完12下钟,我就会把书包收拾好,拔掉电脑插头,把笔记本抱到厕所去,一边清理肠胃一边看书,人生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时间时间是什么?虽然很小的时候老师就开始灌输“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思想,我还是觉得有些金子是抢不回来的。睡觉要时间,吃饭要时间,上厕所要时间,聊天上网也要时间,时间很宝贵,可是一部分时间注定会在无意识间流逝,人不能不吃不睡不说不笑,而吃睡说笑的时间在某些人眼里简直是十恶不赦,他们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我是自然主义者,坚决反对对时间的苛求,对时间苛求,就是跟自己为难,一个人想要健康的成长,必然需要闲暇的时间从另一种层面塑造自己,从和旁人的交际中、从和自然的接触中、甚至从睡眠中、摄取营养的行为中让所有的机能都充分运转。时间也如硬币一样有两面,一面勤奋、一面休闲,必须找到两者的平衡,才能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对自己疏于管理的人,通常是对时间没有概念的人,所以既不懂得工作的乐趣,也不晓得闲暇的愉快,他们,往往把人生搞得一团糟。这是我个人理解的时间,那么一个作家所感受到的时间又是怎样的呢。刘心武的《钟鼓楼》在现在看来似乎有点落伍了,毕竟他写这本书的时间是在1983到1984年间,距今也有20几年,83年的我刚出娘胎,84年才一岁开始呀呀学语。我在初生的时刻对周遭一切毫无所知,可算是混沌的懵懂时代;远在北京的刘心武正在几易其稿,讲述他对时间的认识,抒发对时间的感慨,他已经进入到思索反省的时间段了。我们,毫无关系的作家和读者,在二十年前以那样的状态相对时间存在的,二十年后我翻开他二十年前的文字,时间的痕迹仿佛片刻消散,我走入他的内心世界,他不知现在作何想法,时间之奇妙,是它在形式上存在距离,在思维上却毫无阻滞,恍惚五千年,铁马冰河入梦来。钟鼓楼为什么这部满眼都是时间论的小说要用《钟鼓楼》做题目。也许因为钟鼓楼见证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也许将它们和普通北京市民的一天做比较更显得层次分明富有哲理,也许钟鼓楼的故事太多太惨烈太宏大才能反衬出平凡百姓生活的波澜不惊鸡毛蒜皮,总之这个钟鼓楼自始至终都贯穿在小说里。它就如俗世凡尘外的一双眼睛,默默关注,却缄默不语。对钟鼓楼来说,小四合院里的一天相对于千年风云变幻不过是一瞬,但这一瞬却能改变许多人的命运,刘心武说得好:人类社会的流动变化,从整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历史;从个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命运。普通人无法掌握时代的脉动,但其实他们早已是时代的一份子。虽然个体是沧海一粟,可是一粒微尘也可以看世界,每张不同的面孔,每种不同的个性,细细品味,生活的真味在里面,真实的情绪也在里面。优秀的观察者要能够见微知著,一管秃笔写遍人间百态,你我身边的故事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故事。北京风情画《钟鼓楼》只写了一个小院一天发生的事,所涉及的人物来来去去也不过是曾到小院一去的人,却带出许多老北京的掌故,老北京的胡同、老北京的酒馆酒肆、老北京的寺院、老北京的集市,还有老北京人的生存状态,真让人应接不暇。看完了这些,你才发现自己对北京的了解实在太少,别说上下五千年了,就是近代八十年都未必搞得清楚。在那块聚集着所有目光和焦点的土地上,上层的一举一动足以让整个中国地震,下层的一呼一吸也影响着同辈人的行动思维。满清政府倒台后到文革结束前出生的北京人更是典型时代里的典型个案,平心而论,他们是最不幸的一辈人,天子脚下,任何变动都会被首批波及,他们经历的时代里,改革颠覆此起彼伏,政局动荡不安,中西文化冲击碰撞,一时捧人、一时踩人,什么都没个准,又没有条件好好读书,从内心塑造自己。他们在喧嚣混乱中成长,记忆中残留太多无法厘清的疑惑,所以他们呈现出的面貌也如此繁杂如此多层面,他们每个人单独提出来都能说出极长的故事,之间的曲折离奇,小说家甚至不能面面俱到。这样的北京人,能不让北京这个古都丰富多彩吗?有那极其贫寒的丐帮,也有满族贵族的后裔,有志愿入伍的农村小伙,也有被旧社会改造的三教九流,有被批得死去活来的老教师,也有文革后摇身一变成了英雄的投机分子。他们又偏偏不能用单纯的好或坏来归类,人性中反复阴暗的部分也会时时出来造访一下,或喜或怒或悲或笑,让你不由的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这才是我们一直孜孜追寻渴望认知又渴望超越的生活。该结束了。小院的一天结束了,钟鼓楼又将再次沉入黑夜,故事呢,却远远没有结束。时间无止境得流动,所有的人都被裹着向前进,前方是光明还是黑暗,是快乐还是悲伤,谁都无法预言,只有待你自己慢慢体会。

一院一天一种文化

可以说最开始接触刘心武先生是在百家讲坛中他解读红楼梦,但这并不是个美好的开端。一集集评讲听下来,似乎一整部红楼梦只为写一个秦可卿,了解所有人物的命运都必然与这薄命红颜相密切联系。这种带有抵触的情绪在当代文学课上有了缓解,真正改变我想法的是阅读了他的早期作品《钟鼓楼》。《钟鼓楼》是一部带着京味的作品,也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平民生活气息和作者对老北京的热爱。全书同样运用《茶馆》中的人像展览式手法塑造了众多人物,侧面描写透露出了浩劫之后的中国及中国人的两重世界和那可亲可乐的民俗民思。透过每一个人在一天之内的言行及背后延伸的故事,串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更恰当的说是一段时期甚至更长时段内中下层人民的心理,及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刻思考总结。比如书中的新娘子潘秀娅,她的婚礼是整部书的核心环节,带出了其他的故事情节。围绕着她的择偶、置办婚礼等,我们看到了很多到今天仍很有现实价值的问题:她是个实际的姑娘,在她的想法里没有所谓的爱情至上,而是单纯地为结婚而结婚“在她能够得着的范围内,找一个尽可能好一点的对象”。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她找到了门当户对的薛纪跃。而在她的工作和置办嫁妆过程中,她的小市民心理又是如此现实。这就不得不提到那场不堪回首的浩劫,最惨痛的教训也许应该是那一代年轻人的打击,扭曲的价值观甚至缺乏价值观是很多青年市民的普遍思想状况。作为一名站柜台的售货员,潘秀娅有着售货员的一种很微妙扭曲的自负自重心理,这是对自己自尊的一种夸张维护,但同时也是让大多数顾客不舒服的服务态度。针对此,作者也进行了精准的分析批判。特别在置办新居时,她的“宁要小羊头,不要大牛尾”,看似精明强干实际不过是种小市民的虚荣心。书中众多人物丰满而亲切,我们总能在身边找到更多的“潘秀娅”,一位单相思的女大学生“张秀藻”,一位惹人厌烦的热心人“詹丽颖”……不一而足。总而言之,值得推荐阅读!

钟鼓敲响,记忆留存

《钟鼓楼》是别人推荐的。我最开始读也觉得一般,虽然那人说“自然舒服得跟童谣一样: 啊”。不过后来我突然发现刘心武写这本书的“为后人留存记忆”的目的,单就这个作用,这本书也是值得称赞的。他讲了很多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四九城的事情。“现在住在四合院里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么详细地记述这些能有什么意思。然而二十年后的北京人,如果不是这么仔仔细细地跟他讲,如果不是写了下来,他能知道八十年代的北京城四合院里的人是怎么用水的么?”当时读到这句话,突然就很感动。时间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记忆会随着时间一点点被磨蚀。但是风儿吹过了,难道就能说它没有来过么?什刹海上,银锭桥旁,四九城的风中,钟鼓楼看着,钟鼓楼记着。

钟鼓楼

初识刘心武,是在百家讲坛上看他在讲解析红楼,对秦可卿的身世进行了一番“创新”的认识,除外,便对他一无所知。周二,无意间在学校的图书馆看多了他的《钟鼓楼》,便决心要读一读。于是,我 便开始了一段神奇之旅。我认识了那个四合院中的每一个人,他们就像我久未相见的朋友,是那么得似曾相识而有时那么的陌生。1982年12月12日,那年的那日还没有我,尚不知那个年代的人们有着怎样的思想,过着怎样的生活。我相信他们肯定有过快乐,幸福, 悲伤,难过,无奈也有过坚持。也许这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容不得我们有过多的选择。而没有过多选择的我们却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年代,十年文革,席卷全国的改革开放……“啊!时间!你默默地流逝着。人类社会在你的流逝中书写着历史,个人生活在你的流逝中构成了命运。”小说中的每一个人,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典型。怨恨着社会,趋炎附势,为了利益可以出卖自己。我想,他们其实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他们曾经都会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感动,他们也曾经热爱着生活,只是有一天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偏差,改变了自己,为了曾经纯洁的目标。时间,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人的命运。我们无暇说他们的命运不好,只是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活法儿。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四合院中薛大妈和邻居将要打起来,儿媳妇孟昭英去劝架,婆婆却把所有的气都撒到她的身上去了,而她却想,二十年之后,她会不会也会像婆婆那样,为自己儿女的婚事儿着急上火呢?她在那一刻学会了将心比心,她理解了婆婆。不要怨恨,不要烦躁,不要难过,理解那些你不能理解的事情,如果不能理解他们,就将他们放任在那吧,因为时间会改变一切……

北京风情画

自然流畅的语言,新颖别致的构思,众多的人繁杂的事,全都浓缩在一个四合院内,一天内,一个舞台,一根线,牵扯出铺设开,值得咂摸再咂摸。

也是我的钟鼓楼

因为在钟鼓楼脚下的某个学校战斗了十几年,对那一带了如指掌。钟楼、鼓楼、牙儿胡同、银锭桥、烟袋斜街、烤肉季、什刹海、鼓楼西大街、鼓楼东大街、地安门大街、地安门商场。。。是我多次流连的地方。书中的人,书中的事,好像是自己家的人,自己家的事,亲切自然。坐在墙根晒太阳聊天的海奶奶和胡爷爷,描述地是那样的传神,语言是那样的生动,如在眼前。不知怎么的,我喜欢不断追求新生活的慕樱,喜欢从小就知道上进,终成正果的荀磊。。。自然流畅的语言,新颖别致的构思,众多的人繁杂的事,全都浓缩在一个四合院内,一天内,一个舞台,一根线,牵扯出铺设开,值得咂摸再咂摸。

充满历史感和人情味的一幅画卷

看这本书以前只听过作者的大名,具体写过什么著作也说不出来。直到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认识了作为研究红楼梦的一员的刘心武先生,并拜读了有关的那本闹得满城风雨的解读红楼的新书。这本《钟鼓楼》讲的是一天中从早七点到下午五点之间的故事,像现在很多电影叙事的方法一样,从时间这个横断面看所有的人物,围绕着这个传统的四合院,围绕着历史悠悠的钟鼓楼,围绕着这一天中所有的人物的各种活动,讲述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开始过渡高潮结尾,只有时间这个切口,仅是一个片断,就把人物连成了圈,把历史连成了圈。透过这个圈,每个人都能看到过去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时间,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历史,也是一样。


 钟鼓楼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