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向南!-中国人在南极

出版社:金涛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2-12出版)
ISBN:9787553901381

章节摘录

本来,作为新闻记者接受上级指派,接受新的采访任务,并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在我的新闻生涯中,也有很多次重大的或者突击性的采访报道,仅在20世纪70、80年代,我就曾随同总编辑杨西光到安徽调查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随同副总编殷参前往辽宁采访沈阳军区官兵抗洪救灾的英雄事迹,前往芜湖报道颇受争议的“傻子瓜子”。在全国科学大会期间及会议之后,我相继采访报道了物理学家谢希德、理论化学家唐敖庆、物理学家严济慈……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是不断追逐新的事件、新的热点、新的人物,但是这一次与以往的历次有所不同,毕竟是出国采访,而且是去遥远的南极。当年,国门刚刚打开一条缝,对于封闭多年的我们,出国也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在我见到这份公函之前,我就提前知道了这桩非同寻常的采访任务。    10月24日,晚上8点多钟,宿舍楼传达室的王师傅乘电梯跑上楼,敲开了我家的房门,说有我的电话。一个星期以前,我在武汉采访一位中年军医,回到报社后,一篇报告文学送进了工厂的排字房,这时我感到浑身疲惫之极,我确实太累了。    那年头,电话还远远没有普及。我道了谢,匆忙快步下楼,电话是报社的副总编辑王强华打来的。“到南极去……”他在电话中说。    我站在传达室外面,手里握着话筒,几乎难以相信这会是真的。    但是,电话中分明是王强华的声音:“经过编委会研究,决定派你参加南极考察的采访。具体情况,明天上午你来报社面谈。”    电话挂断了,我却久久忘了放下话筒。    10月的秋风已送来阵阵寒意。我仰望着那高不可及的苍穹,有几颗发出微光的星星朝我嘲弄似的眨眼。对面的高楼里飘出忽高忽低的音乐,像一股山涧流出的清泉,从我的心头滚过,流向遥远的平川。    10月25日,我早早来到报社那幢米黄色办公楼。不知道约我前来的副总编辑开什么重要会议,直到下班前10分钟,他才从会议室里出来。    一切都决定下来了。    “事情就是昨天电话里讲的,”他用手推了推镜架,又从台历上撕下一张日历,那上面记着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直接跟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联系,喏,就是这个电话。”    他接着又告诉我,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的大批人马即将动身,11月中旬船队从上海出发。“你怕是来不及了,”他说,“时间不到一个月,办护照和各种准备都来不及,乘船去可能不行……”    “那……怎么去?”    “‘南极办’的意思是坐飞机去,到阿根廷和船队会合。”他含含糊糊地说。    谈话结束了,我的漫长旅行就在这一天决定下来。我将由北京飞往美国,然后由纽约到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最后抵达火地岛的乌斯怀亚港,在那里登上我国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奔赴南极……    对于我来说,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了。    地球最南端的城市    我们围着方形的餐桌,用不锈钢勺子搅拌羼有牛奶和糖块的咖啡,把果酱和黄油抹在面包块上,享用着山毛榉旅馆提供的免费早餐。在这里住了几天,早餐几乎是一模一样,我开始怀念家里的油条、豆浆了。    这天,我却有点心不在焉,目光时不时地瞟着餐厅的大玻璃窗外。那里,著名的比格尔水道倒映着火地岛巍巍雪峰的倩影,酷似一幅西洋油画,宁静极了,美丽极了,使人百看不厌。天气很晴朗,绚丽的霞光在对面银光耀眼的峰巅抹上淡淡的玫瑰色,好似少女脸上的红晕。    谁也没有开口,大家都在默默用餐,但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都在默默地期待着一个重大时刻的到来。    几天之前,我们乘坐阿根廷航空公司的班机,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往乌斯怀亚,这是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火地岛上一个风光秀丽的海港,据称是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的海滨码头附近,有个很小的城市博物馆,名称便是“世界的末端博物馆”。世界的末端,和汉语里的“天涯海角”完全是一个意思,我们这回确实是来到天涯海角了。    乌斯怀亚,据称在印第安语中是“观赏落日的海湾”之意,也有另一种说法,意思是“深入西部的港口”,但我以为前一种说法更为贴切。这是一个背山临海、环境幽静、富有南美情调的小城。南面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一道海峡比格尔水道。在我们到来前的一个月,阿根廷和智利两国刚刚结束历时百年的领土争端。这是两国代表经过5年艰苦的谈判所取得的成果。P7-P9

前言

我喜欢冬天,喜欢漫天的雪,喜欢冰雪的原野和冰雪中沉睡不醒的小湖。    如今终于来到南极,这是一个只有冬天的寒冷、孤寂的世界。    这里动人的还是雪景,雪花一年到头依恋着寒冷的大地。不论什么时候,你爬上寒光凛冽的冰原,或是走向山中幽暗的谷地,或是踯躅在浪花拍岸的海滩,雪花毫不经意雕琢的风景,总是那样令人惊喜,令人感动。下雪是十分神圣的时刻,伴着黎明和黑夜而生的雪花,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来自何方,漫天雪花像无数的小精灵在天上飞来飞去,一边编织天幕最灵动的图画。它们静静地飞翔,从容地、不慌不忙地,仿佛要尽量延长在天空散步的时间。因为它们知道,那飘逸的、婀娜多姿的飞雪是它们的花季年华,展示了它们的青春与活力。一旦降落在地,就意味着告别浪漫的青春,寒冷将凝固它们的生命,变成亘古不化的冰川了。    多数的时候,飞雪是与暴风结伴而来,那就很少有诗意了。暴风雪是这儿的常客,它往往令人想起性格暴戾的娇惯坏了的野小子。它是那么狂傲,不耐烦地吹着尖厉的口哨,挟裹着飞雪,从海湾掠过冰原,向着岸边的考察站横冲直撞而来。刹那间,天翻地覆,海起狂澜,天地昏暗,什么也看不见了。海中的陡崖和礁石隐而不见,躲在冰上的企鹅、海豹不见踪影。仿佛是几百辆蒸汽机车同时怒吼,发出震撼大地的呼啸。暴风雪粗暴地推掇一切挡在面前的东西,不管是笨重的运输车辆,还是屹立在冰坡上的房屋,只听见钢铁的撞击,撕裂的呻吟,痛苦的悲号,久久不息。多少个夜晚,我被暴风雪从梦中惊醒,不得不钻出睡袋,冒着风雪抢救栖身的小帐篷。即使后来住进了坚固的考察站,但那恐怖的风声也使人难以入睡。    可怕的南极的风雪啊!    南极的景色比起世界任何地方都要单调,这是实情。这广袤的大陆和许多岛屿,居然找不到一棵树,没有高大的乔木和丛生的灌木,也见不到鲜花和碧绿的草地。我在冰天雪地里跋涉,举目四顾,找不到哪怕一星半点的绿色。寒冷挡住了春天的脚步啊!可是有一次,我在经常走过的山坡上,在我的脚底下,竟然发现了亮晶晶的玻璃似的冰壳,那里一个个隔开的小空间,如同微小的玻璃温室,充满黄澄澄的阳光。我惊讶极了,不由得躬身屈腰,俯看着冰壳底下,里面居然生长着南极的植物地衣,绽放着绿色,洋溢着生命的热情,那一片冰雪似乎变成了绿茵茵的草地。在寒冷的南极,在没有土壤的冰下,生命如此顽强地抗衡着环境的恶劣,这是多么伟大、多么迷人的风景!    我还记得,当夏天的太阳像玩疯了的孩子半夜里还呆在天空的“白夜”时分,我也时而坐在海边积雪很深的高地上,向着远方眺望。那海天相接之处,昼与夜交替的精彩表演正在拉开序幕。绚丽的云霞和波动的海水蒙上了浓浓的睡意,似乎再也打不起精神了,可是那顽皮的太阳却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尽管哈欠连连,却挣扎着,跳跃着,企图抵抗不断袭来的睡意。这时,风停了,浪也息了,冰上的企鹅们熬不过,也垂头缩颈停止了喧哗。……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篇 暴风雪的夏天    我的梦    到南极去    地球最南端的城市    最后一个晚上    南极地名是一部探险史    前面发现了冰山    你好,乔治王岛    初访南极洲    新年之夜    邻里之间    访问企鹅的王国    风雪长城站    冰海探险    象岛和磷虾    挺进南极圈    别林斯高晋海的风暴    登上雷克鲁斯角    乔治湾的死火山    舟中夜话    大海的礼物    崛起在冰原的长城站    载入史册的2月20日    再见,南极洲    茫茫天涯路第2篇 重返南极    第七次中国南极考察队    从洛杉矶到墨西哥    第14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    飞向白色世界    难熬的冬季    海豹来访的惊喜    “废物官员”的职责    追踪太阳的人    极夜情也浓    与马丁教授重逢    突访各国考察站    夏至登雪山    纳尔逊岛的捷克站第3篇 踏上归途    复活节岛初探    夜走大溪地    悉尼访许光健大使    怀念塔斯马尼亚岛    附录    啊,南极洲(报告文学)    他长眠在南极冰原——纪念高钦泉    献身海洋科学的吴宝铃

编辑推荐

《向南向南--中国人在南极》编著者金涛。    南极的景色比起世界任何地方都要单调,这是实情。这广袤的大陆和许多岛屿,居然找不到一棵树,没有高大的乔木和丛生的灌木,也见不到鲜花和碧绿的草地。我在冰天雪地里跋涉,举目四顾,找不到哪怕一星半点的绿色。寒冷挡住了春天的脚步啊!可是有一次,我在经常走过的山坡上,在我的脚底下,竟然发现了亮晶晶的玻璃似的冰壳,那里一个个隔开的小空间,如同微小的玻璃温室,充满黄澄澄的阳光。我惊讶极了,不由得躬身屈腰,俯看着冰壳底下,里面居然生长着南极的植物地衣,绽放着绿色,洋溢着生命的热情,那一片冰雪似乎变成了绿茵茵的草地。在寒冷的南极,在没有土壤的冰下,生命如此顽强地抗衡着环境的恶劣,这是多么伟大、多么迷人的风景!


 向南!向南!-中国人在南极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