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者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3-1
ISBN:9780193961289
作者:趙越勝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赵越胜
人文学者。“赵越胜沙龙”创建人。1970年在北京参加工作,当工人。1978年进社科院哲学所,参加筹办《国内哲学动态》。1979年进社科院研究生院,读现代西方哲学。1982年进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其创建的沙龙,对1980年代中国大陆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具有较大贡献。1989年,移居法国经商。著有《暗夜里执着的持灯者》《我们何时再歌唱》《骊歌清酒忆旧时》等。

书籍目录

讀越勝《燃燈者》──代序
1
輔成先生
117
憶賓雁
177
驪歌清酒憶舊時
213

作者简介

越勝寫了三個給他帶去光亮的人物,並稱他們為“燃燈者”。薪火相傳,這我原先也是知道的,有人也曾點亮過我心中的燭。然而那火種是怎樣得來的?人類這個物種自來有“盜火者”在。盜火並非普羅米修斯一次就完成了的行為,人世間每一次火的傳遞,都是一次傳遞雙方共同進行的盜火。越勝筆下的三位“燃燈者”,連同越勝本人,其實也都是“盜火者”。
─朱正琳


 燃燈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即使在黑暗年代,我们也有权去渴望一种照明。
  •     有文人的风骨,有师生的暖意,有年代里的倔强与不甘
  •     感谢那些“破愚暗以明斯道”的人
  •     历史只在每个经历过他的人嘴里。然而对于美、对于善、对于理想和希望的追求是永恒的,它如此吝啬,只投靠那些真诚的灵魂。哲学是爱智慧,爱一切美的事物,爱一切未知的快乐。
  •     文笔干净,作者的记忆力一流,初读极好,后面有点腻。哲学部分看不懂。任何时代都有这样的人
  •     先生们的人格,治学精神确实光辉耀人。简单质朴的师生关系也令这个时代心之神往。 不过我似乎总感觉到赵越胜有股小聪明贯穿了全书。
  •     肉麻至极
  •     在台湾做交换,无意中发现本书。四处求购而不得,无奈之下于图书馆读了一天,记了很多笔记。读毕,窗外大雨滂沱。有人说此书谄媚过甚,神化严重,在那样一个年代,辅成先生把作者带进哲学世界,并给予各种资助,这是任何语言都不为过的!可叹的是我们没有遇到过辅成先生一样的燃灯者!
  •     求真求善求自由始终是人类精神的火炬,每个向着这股火光前行的人都不孤单。故事很好,然而作者夹杂的私货太多,什么都能和政治斗争扯一块,自己说求自由,文字却也带上了寒光。
  •     若心里有光,读毕可让这光更明亮,更坚定。 若心里无火无光,读毕或可真的燃起一盏灯。 真是感人,动人的文字。
  •     圈子窄,私货多。虽然著书一事本就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以己之见”也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但在《忆宾雁》一篇中,借故人口、借谈议德国,直接把CCP历史上的错误拿来和纳粹罪行相类,这就不是仅用个人之“理想主义”所能够释解的了……怎么说呢,真正脱离了人民的人,也常常将“人民”和“民族”等词汇挂在嘴边,也自以为人民之“先觉者”,然而在其所作的“疾呼”和“痛陈”中,全是一片高居人民其上的睥睨神态……最后这句话既可加之于令其在怀念师友之时都无法克制地去指摘的对象,也可反冠诸于作者本身……
  •     长歌当哭
  •     传承 / 太不克制但可能符合他的性格吧
  •     知识分子的良知。
  •     真性情
  •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its easy if you try.No hell below us,above us only sky.
  •     自由思想
  •     周先生值得敬佩……
  •     如果一个民族中的个体,心里充满了奴隶的恐惧,它让民族丧失创造力,丧失感受崇高事务的能力,那么这个民族的良心是什么?——《燃灯者》,写的是那个疯狂荒唐的年代,吾今追昔,岂不叹惋?
  •     文笔极佳,第一部分涉及的哲学专业知识看的一知半解,书中很多文字应做读书笔记。四星半。
  •     赵越胜文字功夫了得,不论文字本身还是所承载的内涵无不是一大享受,所记载的周辅成,刘宾雁和唐克三人更是让人敬佩,也成我心中的“燃灯者”。而今对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这句“我们其实从来没受过教育,只听过宣传,便把那些欺人的大字眼当作了人生指南。”真是一语中的,让人悲哀到几欲流泪,想来从小被洗的脑袋,如何再难擦掉痕迹?读这本书期间路过街角,看见地铁工地围栏上的海报“童心向党”,真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令人有心间一击的感觉。
  •     看的是PDF
  •     值得一读,历史以及哲理的思考,是一个人对时代的独白。
  •     上午看完在图书馆借的大陆版,没觉得多好,后来想到朋友发的“完整版”,又在kindle上匆匆浏览了一遍,发现被遗漏的恰恰是最能说明作者想表达的,那个年代过去了,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一书两版,一个给墙内的,一个给墙外的
  •     第一篇写周辅成的最下功夫,一个无知青年如何阴差阳错受到指点成为哲学学者的故事让人感慨时代的无常与翻云覆雨。
  •     作者文笔极好,叙事平和静缓,耐人寻味,最爱辅成先生一文,今时今日,真正的知识分子实在难寻。
  •     有干货,也有自我拔高之意味
  •     果然还是唐克的段子最入眼。
  •     文笔很棒。写唐克一段,尤为感人。《友谊地久天长》在七十年代的翻译也更有味道
  •     情怀是高山仰止,付诸文字就差强人意。
  •     读书,得以明志。越是读书,越渴求知识。
  •     虽然看了足本,但是还是感觉作者站在自己立场上大加臧否,所表达的观点真的就是中立而真实的吗?
  •     混乱幼稚又让人怅惘的八十年代
  •     三个燃灯者,一群争取自由的人,一个仍待解放的社会。看的过程中,有被还未被利益化的友好师生关系感动,也有对未来自由解放的期盼,还有最后一丝对现状的无奈。遗憾的是看的版本没有多少注释,也没有认真去了解里面提及的事件、思想和著作。所以无论对里面所传达的思想,还是做出的评判,都只是将信将疑。
  •     总要有人在黑夜中守候,才有破晓的可能。一个是知识上的指引,一个是人生态度上的标杆和激励,另一个是揭开未知世界的“负责人”。无论其地位,于赵越胜先生来讲,都是人生的燃灯者,同等重要和感激。
  •     在湾湾入手了,导师推荐,不妨看看。第三个故事很有意思。浓浓的80年代,知识分子的哀怨
  •     在你家看的,一口气看完,过瘾。
  •     究竟是周辅成河汾门下,学艺两造,出语亦是肌理俱在。至于遁迹他乡,没为孔方之徒,竟死不忘膏粱,可怜可恨。国朝遗事不必再提,“三峡”尽头那样地渺邈。先生手泽“多行不义必自毙”,小子今何敢信?
  •     文笔真好,书中对自由和真理的由衷歌颂更是好。在书中三位主人公的身上都流露出了当今中国最稀缺的求真精神,所以饱经沧桑的他们也只能成为了若干个时代里千千万万人中的缩影。
  •     情深意切,文思俱佳
  •     深夜,微醺,掩卷,悲从中来!
  •     感情节制一下可能会更好。
  •     一本纪念师友的书,多回忆七八十年代的旧事,文采斐然,情真意切。作者真幸运,周辅成指导学问,刘宾雁谈论政治,唐克教唱歌。赵越胜与周辅成老师交流论文时,引用席勒《美育书简》中“自由游戏”的概念,老师问这个概念引自何处,赵答康德。老师严肃道:“既有前因,你绝不该忽略,引证材料要尽量溯其源头,这是个方法,也是个原则。……我看你对康德《判断力批判》读得不细,其中第九节专论游戏概念,你要回去再看看。“周先生说,老祖宗孔夫子就是”丧家犬“,读书人不为世用并不可耻,倒是读书人当了权势的帮凶才不光彩。评某人”外显壮阔雄大,内藏阴柔权诈“。周辅成1987年因胡平事而受牵连退休。去世时北大校方无人到场,但其哲学班的学生去了。列宁建党原则对马克思主义有根本改变。伯恩斯坦的民主改良思想。刘宾雁认为王蒙是个有底线的人。
  •     不写评论吧,做一个懒惰的读者,然而是我在2013年时候读得非常认真的一部作品。
  •     完整版。
  •     捧人功夫十分了得,其实这种单方的、一面倒式的人物侧记挺没意思的,不过那些对垬宝的吐槽还是很到位。
  •     相识三十年,心灵从未片刻分离过。
  •     虽只是赵越胜先生回忆师友的文字,但情深文畅之外,于我还有再启蒙之功。忆周辅成先生一篇即使知识分子史、思想史,也是人文主义思想入门导读。忆刘宾雁这一篇,读完很久都心绪难平……
  •     回忆周先生感情真挚,文笔也是非常好。
  •     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再黑暗的环境里也总会有盗火者,火光微弱却终能为勇敢的求知者照亮道路,给受苦的人带来和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