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方略

出版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9578189607
作者:张亚中
页数:249页

书籍目录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郭伟峰
写出两岸和平,开创统合时代/张亚中
基础架构: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刍议
法律关系:论两岸与中国的关系
统合路径:论两岸统合的路径
台湾前途:从“台湾地位未定论”到“台湾前途未定论”
两岸定位:一中三宪:重读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认同建立:共同体:两岸统合与第三宪的梁柱
建立互信:论建立两岸互信
特殊关系:论主权共享与特殊关系
理论依据:两岸和平发展的理论探讨
统合实践:两岸统合的实践


 统合方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张亚中老师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推介他的两岸统合理念,为此发表了许多篇文章,也出版了不少专著,甚至还拍了一部纪录片,举办的研讨会更是不计其数,而在课堂上他也很重视向学生们陈述他的想法,并且,他还特别注意结合对两德问题和欧盟统合的实例,来为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提供参考,而他对前两者的深刻见解,无疑可以超越媒体和政界那种不明就里的误用和乱用,从而更好地找到前两者与两岸问题的共性和不同。其实两岸问题说起来也不复杂,如果能真正摒除双方各自的利益纠葛和政治考量的话,单纯思考两岸问题的解决就要容易的多。因为对双方而言,各自的需求一目了然,大陆要的是“一中”,台湾要的尊严和国际空间,但是,双方又很难彼此互信,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安全困境,谁都不相信谁,所谓的“互信”很难建立。在张亚中教授看来,双方的要求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同时满足,他提出签订《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并要求双方在协定中明确承诺两岸同属于整个中国,并不会分裂整个中国,接下来还规定不得以武力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在国际参与上彼此合作。这些规定可谓照顾到了两岸各自的核心关切,如果参照当年西德和东德的做法可以发现,当时两德通过类似的协议实现了二者关系的明确定位,同时也确立了“agree to disagree”的模糊处理方式,西德继续宣称代表整个德国,而东德也获得了前者对其作为国家的承认,两岸关系自然有其特殊性,但比照两德的经验勇于在两岸的定位问题上达成某种协议,却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以脆弱的九二共识为基础开展两岸关系,为政治人物的操弄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实际上就是一个定时炸弹。继续审视两德的经验,西德虽然承认东德的国家地位,但并不将其视为外国,并且继续表达谋求统一的意志,同时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整个德国的存在以及西德作为唯一合法政府的地位,同时还制定了许多法规与之配套,例如东德居民申请西德公民身份一律同意,给予东德进口商品免关税待遇(视为国内产品),设立内德关系部,将东德派驻西德的机构称为代表处而非大使馆等等,尽管东德不予承认,但西德照样按照对待本国国民的态度处理与东德的问题。可以看到这种“agree to disagree”的方法并不同于九二共识的“agree to disagree”,前者强调满足对方的关切,但保留己方的意见,而后者则更多的是自说自话和自我诠释。作为德国问题专家的张亚中教授在本书中对这一问题有很好的诠释,他在比较德国问题与两岸问题的异同时指出,两岸的基础协定和两德的基础条约不同之处在于基本精神与原则不同,前者毕竟还是一国;有无目标的不同,前者强调统一;对于现状描绘方式的不同,前者强调两岸之上有整个中国的存在,并将两岸视为整个中国内部的两岸宪政秩序主体。但德国模式特别是西德的做法也有其借鉴作用,西德一方面运用“同一性理论”主张对德国的完全继承,另一方面又使用“部分秩序理论”承认两德分裂的事实,可谓照顾到了主张与现实的差异。西德的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也值得两岸学习,只可惜,现在的台湾还存在另两种声音,即台独,这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运用分解理论,认为中国已经在1949年分解为两个国家,即大陆中国和台湾,另一种是分割理论,认为1949年前的中国因为中共政权的建立而遭分割,大陆从中华民国分割出去形成两个国家。显然,这种看法无法得到大陆方面的认可,并且也不符合两岸宪法的规定,在作者看来,只有以整个中国的观点来看待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这样两岸都不能代表整个中国,而只是在各自的地域内行使完整的主权,而共享对整个中国的主权。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讨论了两岸的统合路径,针对统合的关键问题,在作者看来是“认同”。从1993年李登辉谋划返联强调台湾主体性开始,加上1994年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中改称中国是一个历史、地理、文化、血缘的中国(将主权、法理意义上的实的中国变为虚的中国,不再有统一的束缚),以及1999年的特殊国与国的论调,台湾人对中国的认同已经越来越少,即便ECFA实施后两岸交流频仍时也没有改变这一问题。因此,作者主张要在文化(包括文字,回归正体字,或者识繁书简等)、货币(逐步使用华元)、经济(共同体性质的两岸共同市场)、身份(发行中华卡,特别是大陆对台湾人发行,使后者可以自由出入大陆)、安全和国际参与等方面实现统合,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短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逐渐培养对整个中国的认同感。从理论上看,作者强调以认同为核心的社会建构主义才是两岸实现和平发展与迈向终极目标的必要作为,而基于现实主义强调两岸的敌对和势力平衡的观点虽然在概念上重要,但却在方法上并不足取,同时,按照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强化两岸经济交往进而推动两岸关系,随值得采行,但也有限制,毕竟从经济到政治的扩溢(spill over)效益并不一定存在,而现实的民调其实也证明了这一问题。此外,作者还对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进行了重新解读,在一国两制在台湾被严重污名化,在大陆被教条化的今天,张亚中教授着重强调邓小平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则是手段和工具,并且他也认识到,一国两制更倾向于是对统一后的安排,而就两岸的现状而言,如何走向统一才是更主要的考虑,因此作者再次提出他的“一中三宪”,认为两岸在各自拥有宪法的同时,还要建构整个中国的宪法性文件,来谋求整个中国的完整与统一,实现两岸人民对整个中国主权的共享。而这个主张显然也可以构成两岸互信的基础,作者研究了大陆对台政策底线的变迁过程,从1996年台湾大选的文攻武吓到阿扁时代的威胁,面对台湾在独立倾向上的一次次进逼,大陆虽然每次都强烈反应,但都并未付诸武力,显示大陆并无意动武,并且对台政策底线实际上非常低,甚至说只要台湾不谋求法理独立就可以。因此作者强调一中三宪自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法理独立不再成为可能,因此也就满足了大陆的关切,有助于两岸建立互信,进而开拓两岸关系的新局面。这里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作者的很多主张其实都被应用于政治人物的实际主张中,但都是被有选择的甚至扭曲的使用,比如作者很早就主张两岸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但在作者看来,他是借鉴德国的做法,并且以统一为最终指向,两岸特殊关系的前提是整个中国的存在,而这个中国不是文化意义上的,而是主权、法理意义上的,换句话说这就限定了统一的目的性,而李登辉在借用这一概念时,则忽视了这些前提,直接用字面意思,并且偷偷塞进文化、血缘意义上的中国概念,从而化解了统一的限定意义,这无疑是对作者原意的严重扭曲。这也提醒我们,要借鉴两德统一的模式需要十分的谨慎,不仅要认识到两德与两岸的不同,也要善于发现两德模式的核心在什么地方,特别是要认识到,两德实现统一,其实有很大的偶然性,以为承认两德的国家地位并不会导致两德的最终分裂,实际上是一种过度解读,甚至是不明就里的解读,更有可能被有心人士以别的目的使用,因此,需要为这种模式的借鉴限定前提条件,在作者看来,这个前提恐怕就是“整个中国”的概念和两岸签署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对不分裂的承诺,毕竟两德起码还有国际法的存在为其设定一个统一的屋顶,而对两岸来说并无这一条件,只能靠自己的创造。《统合方略》作者:张亚中目录: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郭伟峰写出两岸和平,开创统合时代/张亚中基础架构: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刍议法律关系:论两岸与中国的关系统合路径:论两岸统合的路径台湾前途:从“台湾地位未定论”到“台湾前途未定论”两岸定位:一中三宪:重读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认同建立:共同体:两岸统合与第三宪的梁柱建立互信:论建立两岸互信特殊关系:论主权共享与特殊关系理论依据:两岸和平发展的理论探讨统合实践:两岸统合的实践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年5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2011-09-29 00:37:58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张亚中老师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推介他的两岸统合理念,为此发表了许多篇文章,也出版了不少专著,甚至还拍了一部纪录片,举办的研讨会更是不计其数,而在课堂上他也很重视向学生们陈述他的想法,并且,他还特别注意结合对两德问题和欧盟统合的实例,来为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提供参考,而他对前两者的深刻见解,无疑可以超越媒体和政界那种不明就里的误用和乱用,从而更好地找到前两者与两岸问题的共性和不同。
       其实两岸问题说起来也不复杂,如果能真正摒除双方各自的利益纠葛和政治考量的话,单纯思考两岸问题的解决就要容易的多。因为对双方而言,各自的需求一目了然,大陆要的是“一中”,台湾要的尊严和国际空间,但是,双方又很难彼此互信,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安全困境,谁都不相信谁,所谓的“互信”很难建立。在张亚中教授看来,双方的要求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同时满足,他提出签订《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并要求双方在协定中明确承诺两岸同属于整个中国,并不会分裂整个中国,接下来还规定不得以武力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在国际参与上彼此合作。这些规定可谓照顾到了两岸各自的核心关切,如果参照当年西德和东德的做法可以发现,当时两德通过类似的协议实现了二者关系的明确定位,同时也确立了“agree to disagree”的模糊处理方式,西德继续宣称代表整个德国,而东德也获得了前者对其作为国家的承认,两岸关系自然有其特殊性,但比照两德的经验勇于在两岸的定位问题上达成某种协议,却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以脆弱的九二共识为基础开展两岸关系,为政治人物的操弄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实际上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继续审视两德的经验,西德虽然承认东德的国家地位,但并不将其视为外国,并且继续表达谋求统一的意志,同时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整个德国的存在以及西德作为唯一合法政府的地位,同时还制定了许多法规与之配套,例如东德居民申请西德公民身份一律同意,给予东德进口商品免关税待遇(视为国内产品),设立内德关系部,将东德派驻西德的机构称为代表处而非大使馆等等,尽管东德不予承认,但西德照样按照对待本国国民的态度处理与东德的问题。可以看到这种“agree to disagree”的方法并不同于九二共识的“agree to disagree”,前者强调满足对方的关切,但保留己方的意见,而后者则更多的是自说自话和自我诠释。作为德国问题专家的张亚中教授在本书中对这一问题有很好的诠释,他在比较德国问题与两岸问题的异同时指出,两岸的基础协定和两德的基础条约不同之处在于基本精神与原则不同,前者毕竟还是一国;有无目标的不同,前者强调统一;对于现状描绘方式的不同,前者强调两岸之上有整个中国的存在,并将两岸视为整个中国内部的两岸宪政秩序主体。但德国模式特别是西德的做法也有其借鉴作用,西德一方面运用“同一性理论”主张对德国的完全继承,另一方面又使用“部分秩序理论”承认两德分裂的事实,可谓照顾到了主张与现实的差异。西德的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也值得两岸学习,只可惜,现在的台湾还存在另两种声音,即台独,这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运用分解理论,认为中国已经在1949年分解为两个国家,即大陆中国和台湾,另一种是分割理论,认为1949年前的中国因为中共政权的建立而遭分割,大陆从中华民国分割出去形成两个国家。显然,这种看法无法得到大陆方面的认可,并且也不符合两岸宪法的规定,在作者看来,只有以整个中国的观点来看待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这样两岸都不能代表整个中国,而只是在各自的地域内行使完整的主权,而共享对整个中国的主权。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讨论了两岸的统合路径,针对统合的关键问题,在作者看来是“认同”。从1993年李登辉谋划返联强调台湾主体性开始,加上1994年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中改称中国是一个历史、地理、文化、血缘的中国(将主权、法理意义上的实的中国变为虚的中国,不再有统一的束缚),以及1999年的特殊国与国的论调,台湾人对中国的认同已经越来越少,即便ECFA实施后两岸交流频仍时也没有改变这一问题。因此,作者主张要在文化(包括文字,回归正体字,或者识繁书简等)、货币(逐步使用华元)、经济(共同体性质的两岸共同市场)、身份(发行中华卡,特别是大陆对台湾人发行,使后者可以自由出入大陆)、安全和国际参与等方面实现统合,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短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逐渐培养对整个中国的认同感。从理论上看,作者强调以认同为核心的社会建构主义才是两岸实现和平发展与迈向终极目标的必要作为,而基于现实主义强调两岸的敌对和势力平衡的观点虽然在概念上重要,但却在方法上并不足取,同时,按照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强化两岸经济交往进而推动两岸关系,随值得采行,但也有限制,毕竟从经济到政治的扩溢(spill over)效益并不一定存在,而现实的民调其实也证明了这一问题。
       此外,作者还对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进行了重新解读,在一国两制在台湾被严重污名化,在大陆被教条化的今天,张亚中教授着重强调邓小平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则是手段和工具,并且他也认识到,一国两制更倾向于是对统一后的安排,而就两岸的现状而言,如何走向统一才是更主要的考虑,因此作者再次提出他的“一中三宪”,认为两岸在各自拥有宪法的同时,还要建构整个中国的宪法性文件,来谋求整个中国的完整与统一,实现两岸人民对整个中国主权的共享。而这个主张显然也可以构成两岸互信的基础,作者研究了大陆对台政策底线的变迁过程,从1996年台湾大选的文攻武吓到阿扁时代的威胁,面对台湾在独立倾向上的一次次进逼,大陆虽然每次都强烈反应,但都并未付诸武力,显示大陆并无意动武,并且对台政策底线实际上非常低,甚至说只要台湾不谋求法理独立就可以。因此作者强调一中三宪自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法理独立不再成为可能,因此也就满足了大陆的关切,有助于两岸建立互信,进而开拓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这里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作者的很多主张其实都被应用于政治人物的实际主张中,但都是被有选择的甚至扭曲的使用,比如作者很早就主张两岸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但在作者看来,他是借鉴德国的做法,并且以统一为最终指向,两岸特殊关系的前提是整个中国的存在,而这个中国不是文化意义上的,而是主权、法理意义上的,换句话说这就限定了统一的目的性,而李登辉在借用这一概念时,则忽视了这些前提,直接用字面意思,并且偷偷塞进文化、血缘意义上的中国概念,从而化解了统一的限定意义,这无疑是对作者原意的严重扭曲。
       这也提醒我们,要借鉴两德统一的模式需要十分的谨慎,不仅要认识到两德与两岸的不同,也要善于发现两德模式的核心在什么地方,特别是要认识到,两德实现统一,其实有很大的偶然性,以为承认两德的国家地位并不会导致两德的最终分裂,实际上是一种过度解读,甚至是不明就里的解读,更有可能被有心人士以别的目的使用,因此,需要为这种模式的借鉴限定前提条件,在作者看来,这个前提恐怕就是“整个中国”的概念和两岸签署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对不分裂的承诺,毕竟两德起码还有国际法的存在为其设定一个统一的屋顶,而对两岸来说并无这一条件,只能靠自己的创造。
      
      
      
      
      
      《统合方略》
      
      作者:张亚中
      
      目录: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郭伟峰
      写出两岸和平,开创统合时代/张亚中
      基础架构: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刍议
      法律关系:论两岸与中国的关系
      统合路径:论两岸统合的路径
      台湾前途:从“台湾地位未定论”到“台湾前途未定论”
      两岸定位:一中三宪:重读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认同建立:共同体:两岸统合与第三宪的梁柱
      建立互信:论建立两岸互信
      特殊关系:论主权共享与特殊关系
      理论依据:两岸和平发展的理论探讨
      统合实践:两岸统合的实践
      
      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年5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2011-09-29 00:37:58
  •     上張亞中的課真是一件悲催的事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