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日期:1992
ISBN:9789576710292
作者:李孝悌
页数:246页

作者简介

本書主要是利用報紙等資料,勾勒出二十世紀初期的一個文化、思想與社會運動。全書除了從一個比較不同的角度重新觀察「舊王朝」末年的一些新興事物與現象外,也試圖說明世紀初「啟蒙志士」的主張、作法和日後中國歷史發展的關係。


 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摘录一些要点:1、历史的连续性:改良与革命。改良往往是革命的前奏,革命不过是一系列改革的最高峰。2、关于启蒙。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由一批高级知识分子——所谓“哲人”所发动、领导的思想运动,对象是受过教育的智识阶级,带有怀疑、批判、理性、宽容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借用到中国二十世纪初的启蒙运动。而且,中国传统中本有“训蒙”、“开蒙”等观念存在。3、中国二十世纪最初十年的启蒙运动,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当时知识分子日趋强烈的危机意识,而这种危机意识自甲午战后便已出现。4、P215本文所描述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各项启蒙措施的倡议和推动,往往是由民间社会的绅士、知识分子、舆论界、商人、教师、僧侣、妇女或所谓的志士首开其端,再由政府的力量予以制度化、组织化,以扩大并巩固其效果。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各项启蒙运动的初期,来自社会和民间的自发性努力是主要的推动力。随着运动的普及和神话,政府自上而下的命令、支助和民间自发性的努力相辅相成,使得整个运动既不致流于口号、样板、具文或形式,又不致因为经费的短缺和个人能力的限制而昙花一现,浅尝辄止。(关于civil society民间社会的理论)5、下层社会的启蒙途径:白话报刊、阅报社、宣讲、讲报、演说、戏曲。6、与中共的比较。P225清末的启蒙者破除迷信,批判权威,伸张女权,攻击恶俗,基本上秉持的是一种理性的精神。而在中共的宣传中,虽然也包括了这些题旨,但他们更要鼓吹的确实一套基于仇恨思想的阶级斗争观念,一个无所不在、史无前例、专治压迫的列宁式政党,以及(特别是后期)对毛泽东毫无批判,毫无保留的崇拜、迷信。这与二十世纪初的启蒙,已经是南辕北辙。几个问题:1、在1901-1911年之间,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主要是由知识分子来担当,1911年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2、作者所搜集、利用的报刊资料,绝大部分仍然是记载城镇级别的事,尽管乡村亦有涉及。但更大层面的乡村社会的启蒙,由谁来承担?具体情况如何?
  •     该书的作者李孝悌先生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早期的研究以民国社会史和思想史为主。后来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近代上海的大众文化,一是明清时期的士大夫文化与城市文化。这本书的具体内容是以白话报、讲报、演说、戏曲等媒介形式和场合中的“启蒙”为切入点探讨知识分子与下层民众和庶民文化的互动,上层理念向下传递的媒介形式和策略,以及当代民粹主义的起源。这本书应该是李孝悌先生在研究早期时所作。整个启蒙运动其实可以大体定义为:一场在中国危机四伏,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由知识分子倡议及推动,再由政府力量加以制度化组织化,与民间自发的努力相辅相成,以救亡为最终目的,通过办白话报、讲报、演说、戏曲等媒介等形式和方法,对下层民众思想的改变运动。我读这本书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作者为了使论证严密提供了大量的史料,但这些史料也使人有过于冗杂之感,中间的分析也有重复之处,比如对白话报刊、阅报社和讲报的叙述未免有重复坠余之虞。不过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完全无法掩盖这本书的精彩之处。这本书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重新观察这个旧时代末年的新兴事物,让人对这个时代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认识。对中国清朝末年直到民国初年的现代化进程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可行的道路。对后来共产党运用宣传武器取得政权并用宣传方法巩固政权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历史的了解,不管是从学校课堂中还是在书本中、大众传媒中了解到的,对清末这十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国势衰微,清政府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革命的力量在酝酿中等待机会爆发,直到武昌的那一声枪响。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我之前一直忽略了这个时期社会大众的思想状态。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知识分子阶层已经开始启蒙,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学技术。甲午战争的惨败对知识分子的震撼极大,仅仅是学技术、制度完全不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不足以力挽狂澜,还需要进一步在下层社会的思想上进行改革。而这场运动,具体可见的成就在于劝诫鸦片和缠足等陋习。除此之外,新知识、新思想——特别是“国民”的观念和爱国思想——的传播,也是这个运动的主要收获。李孝悌先生在本书最后说:"世纪初的启蒙者为了救亡图存,殚精竭虑地思考出一套开启民智的工具和形式,为衰颓的古老帝国带来了一线曙光;共产党巧妙地利用这些形式,将新的讯息更有效地带到民间,在种种因素的配合下,重新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国。"我联想到同样是面对国家的乱象,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的初期,统治者意识到人民思想还停留在过去极左的思潮当中,这是改革相当大的阻力,“解放思想”成为当务之急。面对这种情况,宣传是改变人民思想的最有力武器。就如清末这一场“开民智”的运动,统治者运用报纸、演说或者广播、电视等更现代化宣传方式,经过一段时间民众的思想已经集中在了改革的方向上,为改革的推行、经济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思想支持。直到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大小会议的决议、公报中“解放思想”都是必然出现的。可见宣传或者说意识形态的控制,对统治者的统治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总而言之,此书提供了另一个独特的角度,阅读此书给我耳目一新之感。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見微未必知著’
  •     主要讲了白话文的产生和怎样被发展的,里面有很多的历史资料源的引用,不是一般所读的乏味的历史书籍,有pdf版本的,读着读着就看完啦~推荐
  •     笔锋之下感情稍显太多,与清季启蒙者身处同一立场,“下层社会”则终究失语
  •     很棒的视角,但是各个部分的内容多有重复。不过也好,让人能够更好地总体把握,印象更深刻。谢谢饶伟新老师的推荐。
  •     98二版,03二印。文笔真好啊!看得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热血沸腾,仿佛三伏天浇了一盆冷水在头上那么的畅快啊!
  •     翻过。
  •     主要也是用报纸做材料,这样还是解决不了最困扰我的问题
  •     历史课书评书目之一~~~
  •     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文化,是通过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对以民众为代表的底层文化,产生了影响。即精英文化对底层文化的塑造。所谓知识的传播史。详细考察了启蒙者的启蒙方式。
  •     李老師的文獻和文筆都是一流的。自己需要的部分,可發展:1.對於材料故事性的塑造。與個人精神的探討。2.不同目的下的活動,導致文體發展之不同。3.公益活動,尤其是賑災與啟蒙之間的複雜關係。
  •     「清末知识分子一厢情愿地强行以口语启蒙下层社会的运动,并且感觉下层社会应该被启蒙到了」
  •     好喜欢这位作者关于士大夫文化、大众文化、城市文化的各种研究~对报纸材料的利用挖掘特别值得学习~细枝末节的展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