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身体、国家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8-01
ISBN:9787801488824
作者:黄金麟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黄金麟,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UCLA)社会学硕士、博士,现任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民国时期的文化与政治、身体社会史、战争与现代性等。著有《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2005)等书,另有多篇论文发表。

作者简介

这本书基本上想要回答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身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化,才有现今的样子?这种身体的发展状态隐含了怎样的历史特定性与危险性?它能否被当成是一种普遍、永恒的身体模式来看待?对这些问题的质疑与回答构成了本书的基本论调。作者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来澄清,身体的存在和意义是怎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中,因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更动而被积淀、塑造出来?这本书以四个议题来证明揭示身体在近代中国的变化。它们分别是:身体的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发展。
在身体的国家化发展方面,作者以出现在清末民初的系列国民改造运动,以及伴随而来的教育体制改变,来省察身体的国族化发展。身体的法权化发展探讨的是,近代中国的法系由旧有的伦理法演变为权利法时,身体的发展和建构在其中经历了什么变化。  这种改变对独立的身体和国家民族化的身体建构有什么作用?至于在时间化方面,作者论证“世界时间”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侵入中国,对中国的身体所造成的关键影响。而在空间化方面,作者以清末民初的学生运动为例,以游移在街道和公共广场上的身体来检视身体的建构与空间的关联。
通过这些讨论,作者希望呈显一个图像,那就是身体的生成其实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过程与结果。这种为了国家,以及经由国家,而形成的身体认知方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世事的演变而消减,相反地,它正以强势的态度主导着当代中国的身体发展。这本书的撰写就是想要开启一道门,让我们一窥这种偏狭发展的危险。


 历史、身体、国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全书择取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四个维度分析了近代中国身体政治化、工具化的过程。每个维度又选取若干代表性事件来论证,作者的用意不在于微观史实的梳理,而在立足典型事件之上的宏观趋势分析,目的是解释身体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怎样的规训、教化、开发,才得以呈现出今日这般温驯且富有生产性的模样。国家化-军国民、新民、公民运动,三者的兴起均缘于甲午战后国人国族意识的普遍觉醒、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日德俄等的示范作用,另外,五十年来以救亡图存为主旨的器物、制度层面的改革均以失败告终,这促使知识分子转头发掘新的改造领域。在这三个运动中,身体以国家需要为取向经受了各种各样的改造。法权化-自清末修律起,中国的法权观经历了由家族主义到个人主义的改变,决断的依据不再是伦理纲常而是个人的权利义务,这种表象的实质是国权取代君权、父权、夫权、家族权成为法律的最高掌控者,于是国家便成为身体改造法理依据的持有者。量刑审判的关注点从封建关系转移到现代权利,一方面是为了收回领事裁判权,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国人的国民意识,鞭策其对国家尽义务。时间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自鸦片战争开始至今一直未曾消退过,中国以“商战”、“学战”、政治改革等形式向西方看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西式教育体系的植入带来了世界时间这一副产品。传统的以季节、晨昏为标准的农业计时方式让位与更加精准、一成不变的钟点计时,进而加强了工业生产、教育体系对人身的机械性管控。空间化-游移的身体以游行示威、演讲、请愿等方式使公共场所转换为政治空间,同时具有明确归属性的空间对身体行为起着限制、导向作用,说明身体和空间是双向改造的。整本书虽然分成四个章节,但归根结底还是翻来覆去说着身体的国家化这一个面向。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的根本起缘和目的都是国家富强,这是特定历史结构下国家成为强势话语的诸多表现之一。作者说他要表达的是身体的生成是个非常政治性的过程和结果,我觉得“政治性”不如改成“国族性”,因为政治性还包括其他面向,而本书体现的主要是国族主义对身体改造的影响。另外,身体的国家化只是近代中国身体形成的一个面向,此外还有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女性主义等力量,当然前者是最具主导性的。作者也强调本书所涵盖的议题只是整个流程的一小部分,如此,则本书似乎有题目大而内容小之弊。作者想透过历史的分析来对国家化身体的偏狭性进行反思和批判。至于最后一个问题:这种身体模式是否是普遍、永恒的?就具体的身体教化方式和效忠对象而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正如书中提到的,身体永远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须依附于某种价值体系并能生产出某种社会意义,因为身体本来就是个兼具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存在。国家对身体的掌控早晚会崩解,但一种新的控制主体又会继之而起。就目前来看,身体正在被再度植入“一个以国家作为单位,以全球市场作为竞争场域的发展脉络中”。
  •     身體-空間,介入-改變  一次看已故舞者羅曼菲的訪問,她說舞蹈的訓練講求跨越,不斷挑戰難度和極限,於是也造就了她刻苦或慣於忍耐的性格,有段時間沒有好好理會身體,讓它壞了仍常常不吃飯,一杯咖啡就排一天舞。後來她病了,開始學會一點愛惜身體,再過些日子,不抽煙的她,還是死於肺癌,那年她才五十一歲。惋惜之外,我還看到身體的訓練,不但成就舞台上的表演,還做就了一個人的性格,甚至命運。身心之間如果舞蹈可以訓練一個人的意志與毅力,那麼一言一行都講求「動機」的戲劇,應該會訓練出事事三思而後行,對待問題總是尋根究底的性格。不過,這通通要建基於真的接受正確訓練之下,有的舞蹈訓練只重視外在美態,有的戲劇只著重討好觀眾,這又是另一種文化教育。其實除了舞台之外,身體的訓練也是無處不在的,生活空間的設計、學校學習環境與規管、勞動的形式、工作制服與工作空間等,在在對人的身體進行不知不覺的操練,形成一種性格與行為模式。於是,身體不是一個完全中性的肉體而已,它會帶著一定的文化意義、生活經驗,更甚者是從身體中,看到你身處的社會如何透過對人作規範,所以身體治療師會沿著你的日常小動作追溯你的一些生命軌跡。晚清時期,進步知識份子提出「身體/國體」並置的身體觀,認為唯有健全的體格才能「國富種存」,「體格」被置於救國行列,希望建構出「新體格」,以至魯迅的小說創作,都是以變形的角度描寫國民的身體,從「狂人」、「阿Q」到「孔乙己」,又或《野草》中<死後>一文對屍體遭遇的描述,都是從身體反映國民精神的書寫。身體力量然而,身體不是完全被動地吸收的,黃金麟在《歷史、身體、國家》中指出「身體並不只受限於一些制度化的規約和管制,它可以因為一些客觀危機的觸發而變成一個變遷世界的力量。」他以「五四」時期的學生運動為例,說明當時學生透過遊行示威、集體跪求、街頭演說等方式,「以身體的集聚和公眾化來顯露北京政權的失卻民心以及國破家亡的緊在眉睫」,將街道此一「物理空間」轉化成「一個身體、政治和各種文化實踐交錯表演的空間」。從身體與空間的關係來看,塔石廣場其實很精彩,晚飯後的廣場最叫人感到自在,閒聊的、舞劍的、跳街舞的、彈結他的、放狗的,這些平民百姓自發介入公共空間的身體,令廣場應有的公共性與多元性得以呈現;可是每當廣場上有舞台出現,台上載歌載舞的、演說中的身體,都是那麼由上而下的,賞賜式的「與民同樂」,廣場馬上又變成了彰顯權力與德政的場域。日間的廣場,總是一個個匆匆穿越的身體,這時廣場不但不能聚眾,還呈現出澳門公共空間規劃的非人化。身體的介入與移動方式,可以將空間的意義進行再建構。《歷史、身體、國家》一書中指出「五四」前的學生運動如哄堂、罷課、集會與退學等對抗學堂權威的形式,都發生在學堂之內,空間的規限與抗議目的的分歧,降低了身體對既有體制的顛覆力量;直至「五四」運動爆發,學生運動的身體運用形式有所改變,突破了空間規限,甚至改變了日常空間的意義(將街道變成社會與文化教育的場所),「國體」也隨之產生前所未有的改變。身體實踐身體的社會實踐,可以對空間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是歷史的一部份,另一部份的歷史,是身體的社會實踐,當面對權力機器時,就要付出血淋淋的代價。不過大家放心好了,作為一個消費社會裡的現代人,我們的身體仍是被動的吸收著社會中或明或暗的規管與訓練,身體大部份時間都是勞動的工具、消費的場域。  我常常想,澳門人日常生活空間那麼狹窄,從一地移動至另一地又如此「方便」,會不會就因此形成了能動性較低,不能持久又或意志不夠堅定的個性;再想想,當更多、更便捷的交通工具,陸陸續續在這個原本已經足夠「方便」的城市空間裡出現,澳門人的身體,絕大部份時間都在封閉空間中、在輸送帶上移動時,它的能動性,以及轉化空間的力量會不會都被輸送掉?  當然,我們仍可換另一個角度去描述:澳門人會變得更「悠閒」與更「隨和」的。 原載澳門日報.新園地.眾藝館
  •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再某种程度上来说,总觉得台湾的学者对于这段的历史特别的敏感,或者是一个共同的记忆把,也很便于叙述,也可能这个原因,黄的这本书来了中国,而另外一本没有。书中从4各方面来讲关于清朝到民国这段时期身体的改造,国家化的身体法制化的身体时间化的身体空间化的身体看了之后很多感触,主要是在于它把一个很庞杂的东西通过几个方面给 剖析了,同时也看到了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在这个时期所体现出来的意识,同时也从侧面描绘当时的社会形态,如果不喜欢看历史,也不想看小说,其实这样的角度虽然有一些偏向,但是不失为一个切入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比预期的好
  •     为了历史社会学的报告,读得好认真。很薄很好懂。现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身体对空间的反作用了吧。
  •     所谓“综合的”身体史研究。感觉作者越是尽力去“综合”,就越显出从宏观角度研究身体的怪异来。(当然作者这样做在理论上有其“解放”身体的目的性。)前两节平平,第四节略有趣些。另外,作者为文啰里八嗦,同一句话要说上个一百遍,看得我又急又气。
  •     还是喜欢台湾文人的文风
  •     身体的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钟点化)、空间化。
  •     很深刻,这本书深受福柯的影响
  •     翻了几篇
  •     “我们是经过什么样的历程而有今天的身体?这个简单而直接的疑问就是本书想要清楚回答的问题。”||身体的空间化有点牵强。
  •     身体的国家化是重点。在这个论述框架下,跳跃太大,从政治思想到日常心态不一而足,所以总有虎头蛇尾之感。
  •     读过但不记得了
  •     感觉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写作:着意从宏观(Macro)着手,不论细节,纵论大势、大道理,与理论或设计的论证思路必然若合符节,只是总是叫人犯嘀咕:真的这么整齐?
  •     至今已觉不新鲜……
  •     总体不错。身体政治化的倾向比较严重。另:身体史的写作在我所在的学科还远远没有盛行,值得高度注意。
  •     导师推荐,几个角度比较难得,关注时间这块,做小论文来学习一下的,资料比较经典,还原现场,如果能再细一点再深入一点就是经典了
  •     总体感觉比较一般。
  •     2016.5.23
  •     没有自我的人生已成为习惯
  •     有的同志根本没读懂就乱说
  •     恩,最近在地铁上翻看这本书,但是可能是太远的原因,总是有一种陌生感,但是对于作者那种写这本书的所花的心思还是很佩服的
  •     “就目前的知识发展而言,我们欠缺任何可见的基础可以去推估,这种臣属于国族权力体系的身体发展格局,何时可以走到尽头”。。。
  •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浅陋之意,敷衍成篇
  •     让人看到“自己的身体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 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或本来如此 不过自觉和反思之后 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     从学生运动的角度去看身体如何改变既有的空间结构,以及这种改变蕴含了怎样的身体变化,这个话题比较有意思。从地理位置来看,学生运动从校园走上街头,说明尽管处在学校这个规训场所的身体,仍然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实现空间的意义转化,即从一个传授知识的教育场所转变成一个政治文化的斗争场所;就表现形式而言,从哄堂罢课到游行示威、静坐绝食、街头讲演等,在这转变过程中,身体并不是要因而也就不可能达到个体层面的解放,不过是充当了一个通过身体的改造和身体的行动来实现救国目的一个工具。
  •     太偏了!
  •     其实身体从来就不是自己的,呵呵
  •     中国近代身体的四个发展趋势:国家化与使命化、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展演。四个面相不是一个身体,身体、人格、国民性炖在了一块,空间与时间部分较好一些,对福柯规训的借用有种依样葫芦的感觉~~
  •     社会学的进路,具有启发意义
  •     军国民思潮就是军国主义么
  •     身体发展的四个面向: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 人身的异化,从古自今,怕是没有消停过的。
  •     想起了安东尼吉登斯
  •     扫过。这题目太大,一本书搞不定。
  •     在近代中国的弱国叙事下,身体(社会学)浮出历史地表。作者重点讨论了身体的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和空间化,其中,“身体国家化”最醒目,阐释空间很大,它联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军训、陈凯歌《大阅兵》、奥运会,甚至广场舞。
  •     近代中国人身体的国家化、法权化的建构以及时间与空间的扩展。国家在场时,由国家权力主导。不在场时,由社会精英与近代工厂主导。技术手段的革新使得权力对微观与宏观化身体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整成为了可能,其暗含的对个人权利的剥夺,最终开启了极权主义的大门。
  •     还是不错的书,但是对于本书所要研究的“身体”之定义在有些论述中显得有些模糊不清,可能是因为过于强调身体的社会性所致吧。
  •     3颗半星吧,思路很好,写得一般(没让彻底拜服)
  •     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清末民初身体政治化的过程,论证却略显无力,对“身体”也缺乏考量
  •     中国近代性别与妇女史课上所荐 “就目前的知识发展而言,我们欠缺任何可见的基础可以去推估,这种臣属于国族权力体系的身体发展格局,何时可以走到尽头。甚至在其后,身体是否就可以不再从属于任何暴力体系,回到‘我就是我的身体’这样一个单纯的状态。” 也说不清,这种状态就一定是好的吗。
  •     虽然只写到1937年,但蛮多例子都让人联想到这之后的历史。遗憾的是个人感觉作者在理论上没有太大创新。不过书中例子和史料比较多,读起来也不枯燥。
  •     学法学的就是只能看这些了。。。哭泣。。
  •     其实谈不上什么研究,只是把史料挑出来套既有社会学理论。
  •     有点难读,但不困难。难得对中国人身体的梳理著作。
  •     翻过。虽然为这种问题意识打动,但读下去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往往觉得身体成了噱头。
  •     【泛读】我果然还是历史系的学僧啊=。=……
  •     很好的题材,但没有做好。对史料的把握和利用水平欠佳。第二章的身体法权的分析,缺乏法理学知识,使分析比较单薄。对身体没有严格界定,致使一些叙述和分析成了跑题,比如混淆“身体”和“身份”。本想给较差,但作者还算是像模像样的做了,再对比我朝类似著作,给了“还行”。
  •     我以為又是理論+史實拼湊,結果讀下來,廢話很少,重複不多,史料分析相當紮實。贊!
  •     各章质量按顺序下降
  •     第五章可以跟fabio lanza的behind the gate一起看
  •     要重视这一视角,我们不应该丢失我们的身体。
  •     不够精炼也不够informative 理论与历史材料的连接有点生硬 也没读出多少新意...福柯不是你想学 想学就能学
  •     西方身体社会学应用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典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