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探微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08648013
作者:杨联陞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杨联陞(1914―1990) 字莲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在陈寅恪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嗣后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历史系,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即留哈佛任教,五十年代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晋书食货志译注》《中国史专题讲授提纲》《中国货币及信贷简史》《中国制度史研究》《汉学散策》《汉学论评集》《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等。
杨联陞从经济史入手,兼治文史,曾任赵元任先生助手,与胡适论学谈诗二十年,谊兼师友,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自喻“敢比仰山杂货铺,何堪舜水再来人”。他不是一般所谓历史家,还是一位非常渊博的汉学家。作为海外汉学的先驱者,杨联陞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诸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也能够对世界第一流汉学家的作品写评论,享有“汉学界的检察官”之美誉。

书籍目录

台湾版序
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
国史诸朝兴衰刍论
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
国史上的女主
国史上的人质
明代地方行政
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
奢靡论——传统中国一种不寻常的思想
从经济角度看帝制中国的公共工程
佛教寺院与国史上四种筹措金钱的制度
晋代经济史释论
会子形状考
二十四史名称试解
官修史学的结构——唐朝至明朝间正史撰修的原则与方法
附录 杨联陞先生论著目录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杨联陞先生是一代史学名家、哈佛名教授,被费正清誉为当代海外汉学界“第一人”,胡适赞其为“最渊博的人”;杨先生的研究以博杂多端著称,他常以“开杂货铺”的汉学家自居;他在中国史的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
◎本书收录的14篇文章是杨联陞先生多年研究成果,所选篇目大都题材新颖,辨析细微,既有现代社会科学的总体视野,又具历史考证的微观基础,每篇研究都力求深入、探索精微。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知名史家杨联陞国史研究的文集,收其十四篇博综融会、洞悉精微的国史专论,依照论文性质,以类相从为序。从世界秩序、朝代兴替、地方政制到作息时间、国史上的女主、人质研究等等,兼收并蓄,文章着眼点皆为前人所未发,如帝制时代作息表,经济上的数词与量词等,皆探求 精微,力求深入,可为治国史者提供新的视野、新的途径。
【学者推荐】
◆莲生的学问包括中国历史与语言两大方面。语言兼及古代和现代,历史则上起先秦,下迨清末,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宗教,以至考古、艺术等部门。他善于发现问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小以见大。论著每多创获,深得陈寅恪先生学风的三昧。
——周一良
◆杨联陞教授最难得的不仅在于才华卓越、思想敏锐,而且更在于性情醇厚;这三种性质同时集于一身是不多见的。
——钱穆
◆学术触觉灵敏,常能贯通各方面的知识……凡中外学人讨论中国学术问题,(杨联陞)发现谬论,必直言批驳,不留情面,为国际间公认的汉学批评名家。
——严耕望
◆杨联陞的学问出于他把一己的才性灵活运用在中国最好的博雅传统上面。因此他擅长于对浩博的资料进行精密的分析并从而得出综合性的结论。
——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
◆杨联陞教授受过最严格的现代学术训练,是最杰出的中国史学家。
——叶理绥(Serge Elisseeff)


 国史探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历史的通俗演义与时俱进,持续受到热捧。相比之下,埋首故纸专事学问而治史者反而是少数。读史,不排斥它被重新赋予的现实意义,用这个时代的语言重新阐释也是一种讨巧的方式。不同背景的学者将他们的作品打上时代的印记。作为“海外汉学界第一人”,杨联陞先生治史的着眼点便与前辈、海内同辈有所别了。《国史探微》收录了杨先生十四篇治史的论著,细化到古时作息时间、数词量词、会子形状等微末小事,称得上见微知著。更堪留意者,是杨先生的独特视野。许是两地生活经历使杨先生更能接受多元文化,他认为许多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实际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譬如古时中国毫无其他文明国度存在的观念,表现在对边远少数民族的态度上。杨联陞将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提出“文化的和政治的疆界无需一致”。对定边两大主流派别绥靖派和主战派,最佳的方案是化而合之,成为同一政策的两部分。又如明代地方行政制度,有封建论和集权论,作者反对将之视为两种互不相容的组织形式,这两者应当具有更为宽广的关系。跨文化学习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兼容并蓄。《侈靡论》引述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教授的观点,对任何严肃的中国史学者来说,兼通中日文的阅读实属必要。白乐日说:“大多数中国史书,都是官僚所写,写给官僚看的。”且不论此言是否有失公允,广泛参考各国史料可有效避免这种可能的偏颇。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出国门也能得到各种视角的史料,信息的筛选取决于我们读史的目的。是想以史为鉴还是增长见闻?杨先生在《官修史学的结构》一文中提到这个问题,以史为鉴或教诫之源这一功利目的贯穿多时,但帝制中国后期的官方史书已不再奉行,而是供翻检查考之用。不为娱乐、不为仕途,只是反而回归纯粹。尽管在忠实记录和专事隐讳之间,史官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这种纯粹的治史精神无疑有几分出世的美好。今人读史,未必要执着于明智、立身,未必要纠结于古人的功过是非,未必要彰显自己的学养,了解信史、体会旧时风貌即是美事一桩。于是我们放下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转而和杨先生一起探访旧时月色,一砖一瓦一瓶一缶。看看古时的公共工程,没有现代化设备,却有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看看古人的年假作息,感受彼时日升月落、堂前柳下;看看权倾一时的女主们,可曾有今日娘子军的气魄风华?小小的课题不再是一个个单调的名词,为历史写下密密注脚,我们不是看客。闲读历史,只为更真实地品味心下慢慢滋生出的感情。——乙未年读杨联陞《国史探微》
  •     幼时并不喜历史,跟枯燥、呆板的教科书有直接的关系,总觉得历史是由一堆数字加文字组成,背诵那些久远的年代和事件没有任何意义。长大一些,逐渐意识到历史其实并不只是改朝换代、宫廷争斗、战争暴乱,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历史,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发展亦是历史。《国史探微》是杨联陞先生所著,里面收录了他的论著十四篇,原作由英文写成,手中的这本是中信出版社的中文版本,这类学术性的论文集,难免生涩难懂,但是此书很多章节却也新奇有趣,比如《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从来不曾想过中国古代就有比较明确的节假日制度,当然这是针对官员来说,跟农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关,古代的官员也就是那个时候的公务员,也有逢几天一休的假日,这与咱们一周修两天非常相似,当然朝代不同,规定也不同,但是逢年过节、嫁娶丧诞都会有法定假日,在唐朝居然假日可以达到五十三天之多。杨联陞先生自清华经济系毕业,所以写的历史论著中无不有经济学的影子,从经济学看历史,本身就是非常好玩的事,他自谦所著力求深入、探索精微,在我看来这确实难得一见的好书!
  •     对于历史的视角总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乐于追寻英雄的足迹,有些人愿意关注人民的苦难,有些人驻足于改变历史的瞬间,有些人则更愿意触摸大历史的轮廓。但是杨联陞先生却独辟蹊径选择了一种独特的角度,从历史细微处甚至是旁人不会注意的角落去观察历史的样貌。本书选取的十四篇论著,即是如此,不论是关于《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还是《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抑或国史上的女主以及人质,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到最新鲜的历史中去,然后再用这条线索挑起历朝历代的变化线条,可从经济社会形态的不同,窥出历史发展的脉络,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社会学基础以及多学科融合的学术特点。而且这些角度选取之独特,看似细微,其实同样是宏大的命题,每篇论文之外,都能做更深入细致的探讨,国史诸朝兴衰是试从统计方式总结朝代变迁的方法;从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以及公共工程,不难看出各个朝代经济变化的一点缩影;论奢靡可从经济与思想角度窥看古代中国的思想争鸣;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则更是作为一个宏大的方向而做更深入地研究;而对于“当铺、合会、拍卖以及出售彩券”均起源于寺院的说法,则更是新鲜有趣,且对历史经济研究有相当大的助益。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尽管均为学术性论文,作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却能讲述的通俗易懂,读来令人对于历史知识兴致盎然,而且这些角度的选取,涉及古代人质制度,经济生活以及作息时间,仿佛真将读者带入了古代中国的生活中去,那不是有关古代的爱恨情仇与家国恩怨,而是仿如进入到了那个朝代的真实感,触摸到最鲜活的经济生活与生活方式中去,那些思想的发轫、制度的先行,能够激发出的是对于历史这一学科的向往以及对于古代中国最深沉的热爱。同时,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也让我们看到一位学术专精不厌精微的学者大家的治学精神,他对于一字一词的仔细探寻,对于训诂学的重视,对于各个学科的深入探索,都为读者展现出专于学术的大家风貌,杨联陞先生曾以“开杂货铺”的汉学家自居,其实杂货铺不仅可以为人提供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这些杂货联接起来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别有幽微,值得探寻。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虽然杨先生通过大量史料的积累,从一些新颖的细微角度入手,揭示了许多绝大多数史学家不太会关注的方面,可谓见微知著,但是总体而言,相较于探究古代货币形状、古代官员休假制度等过于“钻牛角尖”的问题,我个人还是更喜欢更加宏观的大历史叙述。不过,读杨先生的书不失为欣赏历史另一面的好选择。
  •     非专业,读起来相当费脑,然而酣畅淋漓
  •     英文版论文集的中译本。宏微具备,眼光独到;引征抄录,俱见功力。
  •     琐琐碎碎,观点较中庸,可读性一般
  •     几个新旧互现的问题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     历名的细节,横向对比,非常有趣。有可读性。~~
  •     恕我眼拙,没觉得多好,思路还不错。
  •     定价太高
  •     十几篇论文组成,显得零碎。
  •     见微知著 每个角度都独特有趣,可激发兴趣,也可启迪后进。但从角度选取就可看出做作者将多种学科完美融合的影响。而且读起来并不枯燥哦
  •     如果不是史学研究家,恐怕对阅读历史文献和国史研究感到枯燥和乏味。但是,阅读《国史探微》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毕竟这不是一本纯正的历史教科书,所以行文上更为自由,可以随意地旁证博引,即使你不知道当初的历史事件,也能从杨联陞老师的例证中找到应有的“答案”。有人可能把这本书当成是学术性的论文集,但我却觉得这本书的趣味性更值得研究,这是一本历史研究的评论集,也是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趣味集。
  •     【国图】很多章节,读不太进去
  •     历史之探微,读之盎然成趣哉。
  •     《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一文有点意思,《国史上的女主》《朝代竞赛》《奢侈论》等均是泛泛而论,说了等于没说,行文又极其枯燥,实在读不下去。
  •     我买的第一本杨联陞的书是河北教育那套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里的,收了他的中国货币与信贷简史和几篇论文,和这本国史探微有两三篇论文重合。这本收了杨联陞在海外所写且颇具盛名的几篇论文,原为英文,考证辨析较少,主要是从制度史、经济史角度,虽说探微,目的却是以小见大的宏观论述。非专业人士会觉得有趣且开眼界,史学后学可见问题如何发掘和论文的撰述方法。但现在史学研究已日趋精微,杨著的题目都显得太大,难以模范,当以启发为主。此外,既然是翻译文本,会觉得有汉学腔,但毕竟与西人治汉学有本质区别,后者多隔靴搔痒,以所谓理论或范式等掩盖粗糙,或借中国史浇自家块垒,或自己制造并不存在问题并自我解决之,不胜枚举。杨著则为晚清以来民国史学之延续,虽不必奉为圣旨,亦为必读之编。
  •     之于国史的探索精微
  •     一本讓我對歷史研究而非歷史重燃興趣的書。
  •     杨联升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来留学美国,余英时的博导,美国汉学的看门狗。因此这部书是杨联升英文论文的合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和史学史。本书中明代地方行政,特意探讨了封建制与郡县制在历史上的辩论,然后再展开明代地方行政的探讨。另外,从经济角度看帝制中国的公共功臣,显然是受到魏复古著作的刺激。最有趣的是佛教寺院与金融,这个题目非常好玩。可以看出杨联升史学研究的广泛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