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

出版社:王德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2出版)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040342703
页数:32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审美判断的客观性,或者说,客观的审美标准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审美感受过程中,以审美个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审美个性,是由社会群体的审美意识渗透到个体审美心理结构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性与经验性的审美意识,它是社会审美意识在个体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折射和落实。同人类群体的审美意识相比,审美个性的形成既有审美主体个人气质、禀赋等生理性的先天因素,也有生活阅历、教养、职业等后天性因素,而后者往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就审美判断的标准和尺度来说,审美个性显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不可重复性、变异性与独创性。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审美标准的个体差异问题。所谓不可重复性,是指在审美判断上,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情趣。这是因为,审美经验有别于科学认识活动和社会理性活动,它是比较自由的,带有极强的个性化色彩。同是欣赏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在莎士比亚作品本身,倒不如说是由每个读者自身不同的审美个性所致。而正是由于主体审美个性上的这种不可重复性,才使得人类审美经验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所谓变异性,则是指审美个性在审美判断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状态。这是因为审美个性是由多种因素铸成的,其中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比如受一时兴趣、爱好的影响,一时心境变化的影响,个体的审美判断都会产生变异。中国古诗中所讲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揭示了这种状况。比如,同样是大自然的季节变换,同样是春花、秋月、凉风、冬雪以及自然界的风霜雨雪、雾霭云霓,在摆脱了世俗人生烦恼、心境淡泊宁静的出家人眼里是赏心悦目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尽是人间好时节”,但在那些身世坎坷、忧时伤世的古代文人那里,却可以引起愁绪万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书籍目录

序(曾繁仁)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第一节美学:历史与现状第二节 美学的学科定位第三节 美学的对象和方法第四节 怎样学好美学小结第二章 审美发生第一节 美从何处寻:审美发生论史第二节 人类劳动与审美发生第三节 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第四节 审美关系及其价值特征与意义小结第三章 美的本质问题第一节 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第二节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第三节 美与真、善第四节 外观的美与形象的美小结第四章 美的存在系统第一节 美的社会存在及其类型第二节 自然美及其形式第三节 艺术美及其特点第四节 形式美的构成和规律第五节 美与现代科技小结第五章 审美类型第一节 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第二节 崇高和悲剧第三节 喜剧第四节 丑和荒诞第五节 审美类型的文化风格小结第六章 审美经验第一节 历史上对审美经验问题的探讨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本质与特性第三节 审美经验结构及其功能第四节 审美经验的过程第五节 审美的文化动力小结第七章 审美判断第一节 什么是审美判断第二节 审美判断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第三节 审美判断的客观性与审美个性小结第八章 艺术审美第一节 艺术与艺术审美第二节 艺术的审美分类第三节 艺术中的审美创造第四节 艺术的审美接受第五节 当代艺术的审美变迁小结第九章 审美文化第一节 审美文化的概念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特征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小结第十章 审美教育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特点第二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校审美教育的任务第三节 学校审美教育的原则第四节 学校审美教育的基本类型第五节 学科教育与审美教育第六节 学校审美教育与教师素质小结插图目录参考书目新版后记

编辑推荐

《美学原理》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

《美学原理》着眼于教学实际,在合理吸收传统美学思想精华,充分关注和借鉴国内外美学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以审美活动为基点,从美学学科定位及对象、人类审美发生、美的存在、审美类型、审美经验及其结构与过程、审美判断、艺术审美与创造、审美文化及其生产与消费、审美教育等方面,对美学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美学原理》突出美学理论的当代特点,强调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概念与形象的统一,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美学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分析能力,裨益学生的审美实践。《美学原理》适合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开设美学课程使用,也适合爱好美学的社会读者阅读。


 美学原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涨价前买的,很好的美学读物,建议美学爱好者购之读之。
  •     十分满意真的好。喜欢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