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改变

出版日期:2014-12-1
ISBN:9787501999376
作者:(美)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

内容概要

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
包括精神分析师亚历山大·摩根、杰里米·内厄姆、路易斯·桑德、丹尼尔·斯特恩和亚历山大·哈里森,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卡伦·里昂-鲁斯和爱德华·乔尼克,以及儿童精神病学家纳迪娅·布莱希维勒-斯特恩。

书籍目录

南嘉—万千心理先锋译丛总序

前 言
致 谢
第1章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非解释性成分:
解释之外的“更多的东西”
第2章 内隐关系知晓:治疗性改变的核心概念
第3章 “我感觉到你感觉到我感觉到了……”:
桑德提出的心理治疗情境中的识别过程和关系移动

作者简介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是一本国际上最前沿的介绍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如何改变来访者的著作。作者们由精神分析师、发展心理学家、认识神经科学家共同组成,通过近20年的观察研究给出了他们的见解。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咨询师(治疗师)与来访者(患者)发生了怎样的交流,是什么使来访者发生深层次的改变?本书给出了一个线索。对于专业心理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书,通过深刻地理解咨访关系中发生的事,增加自身的觉察和对心理治疗核心的觉知。对于有意寻求心理咨询治疗的读者,亦可借由本书了解心理治疗的意义。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可以读到2010年的新书译本,尤其是学术性的文献,本身就是一件读书人的快事。刚刚读了第一章,可以分享一些新鲜的感觉。阅读感通畅,夜读并无倦意,正如波士顿小组所做的研究风格,虽有一些新的概念,但是基于母婴互动以及治疗中真实发生变化的考量,令人信服,较少精神分析理论早期文献中对于精神世界揣度而带来的困惑。这种对真实治疗过程中改变的本质探索是很有意义的,至少我能听到和看到的关于治疗中转变发生的细致研究很少。解释之外的“更多的东西”,这样的描述性“概念”以如此未获命名的形式存在,很有意思,符合“内隐的”风格,不那么语言化,以及不以潜意识之名探索精神世界的视角,似有更广泛的可能,了解无意识的规则里的适应性法则而非压抑的潜意识冲突的法则,是对人类精神本质更接近的回归的认识。这里有科胡特对自恋的肯定、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沿承,不受理论约束而形成的观点,更接近真相,更可贵。这本来就是心理学研究及实践的独到之处。追随当下时刻让咨询远离技巧,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遭遇相遇时刻,无章可循更见功夫,但也多了人生更多的美妙。
  •     “你有没有注意到,梦里那个哭泣的小孩,就是你童年的缩影。渴望关爱的你,得不到足够照顾,只能依偎自己的力量。孤独的成长中,你的内心在流泪。”咨询师的这番话,掀起陈红巨大的情感波澜。几周前,陈红因为糟糕的睡眠问题来到咨询室。咨询师和她一起挖掘失眠背后强烈的焦虑情绪,分析和讨论焦虑情绪背后的内心线索和动因。在咨询师细心和体贴地陪伴下,陈红诉说了自己的很多故事,包括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梦境。就在陈红汇报梦境的时候,咨询师做出开头的陈述。这让陈红感到自己情感隧道突然打通了,心理咨询给了她前所未有的体验。心理咨询有这么神奇么?咨询师能比来访者还了解他们的心事?很多刚接触心理咨询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不光是普通人,咨询师也会对咨询效果的来源好奇。因为,心理咨询毕竟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工艺流程。不是简单的背几句话,完成几项任务,就能带来心理咨询中的改变。咨询师会和来访者一起工作,经历半年甚至数年的时间,在长时间的摸索中取得咨询效果。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中的改变,或许在不经意中发生了。心理咨询的疗效,正在于在咨询室相处中,几道自发又短暂的火花。那种照亮内心的感觉,令人双方着迷,也令双方迷惑。《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一书,就是考察咨询疗效背后的动因。书的副标题——一个整合的范式,正体现了该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简单的说,这个范式结合了母婴依恋、内隐关系、认知科学和动力模型等跨领域前沿理论。整合性的范式,让咨询中很多微妙难以言传的概念,也得到了深入清晰的阐述。比如,当下时刻、现在时刻和相遇时刻,咨询中非言语的沟通和交流,咨访关系和各自状态的动力演化。这些讨论主题汇聚成本书描述的整合模型——基于母婴关系观察和动力性系统理论的内隐关系过程模型。咨询中的改变,正是在相遇时刻,转变和别人相处方式。我们的生活中,有些行为不需要意识,比如如何骑自行车。这些成为程序性知识。这类知识的高级形式,就在情感交流方面。我们不需考虑就会如何开玩笑,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种自动表达情感的自动能力,来自我们婴儿时期和母亲的交流。还是婴儿的我们,向母亲表达爱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母亲包容而温暖的响应。在情感交流中,我们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体会到平静安宁的内心。心理咨询师发现,这种理想的母婴情感交流,正契合心理咨询师对待来访者的方式,响应他们的情绪,接纳他们的愿望,建立稳定而温暖的关系,又对关系的破裂适时修复。在咨询进行的过程中,咨访双方会经历很多未预料但很关键的时刻。“这是一个‘新出炉’的当下时刻,一个投注了情感的‘真相时刻”。用书中动力学性理论描述。两个人不同的动力系统,突然出现了共振的状态。这诱发着来访者的动力系统,向咨询师的动力系统进行转变。双方的状态会继续转变为“相遇时刻”。来访者和咨询师互相识别和认可双方的感受,也推动的咨询关系向更深入的状态推进。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双人舞”,来访者选择自己的舞步,咨询师选择跟随也略加引导。在双方对视的一刻,双方感到彼此情绪的共鸣,在感动和相合中深入关系。咨询中,咨询师解释来访者梦中的世界,陈红认回内心哭泣的小孩。经过彼此的共鸣和确认,当下时刻转变为了相遇时刻。咨询师和来访者,相互确认彼此的存在,也相互协调彼此的联系。在情感分享的过程中,双方治疗关系浮现了信任感,也相互赋予了活力。经过这种内隐交流的动力性过程,来访者对关系的体验越来越整合,越来越流畅,越来越一致。这就是心理咨询神奇疗效的运作方式。《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一书的努力,让我们看清这个过程。就像一句诗说的,在相遇一刻,我们拥有彼此,也改变彼此。这就是心理咨询的疗效,这就是心理咨询的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內隐关系知晓
  •     看了一章,看不下去。。。后来又拿起来看,觉得很有意思,在不同的层面描述改变的因素。
  •     潜沟通,真是厉害,@成真
  •     欢迎关注万千心理官方微信:wanqianxinli1998
  •     昨天见李孟潮老师。李老师送了我这本书,我送给他两盒饼干。吃饭的时候,孟潮老师忽然说,你为啥不送我你的书?(我班门弄斧不好意思啊!)然后我抖抖索索给了李老师一本《你是一切的答案》#继跟王浩威老师换亚龙的书之后,又一次赚翻了#
  •     正在读的一本书。从微观层面、不一样的术语描述咨询互动的过程,耳目一新。
  •     研究的内容很有意思,但看论文是另外一回事情。感觉是试图把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说清楚,多少有点啰嗦及生硬。个人觉得有技术化的倾向,可是,治疗师想着技术的时候,离来访者就很远了,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达到“相遇时刻”。关心人还是关心技术,这是个问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