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雪域原味生活》书评

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1
ISBN:9787542124494
作者:原人
页数:296页

得唯己,是失却一切的借口

   对“喇嘛”的“初识”始于童年,大约是七八岁的时候在一部电影里见过,电影的内容完全不记得,只记得庄严的寺院,飞溅的泉水和那些身着绛红僧袍的小喇嘛们。真切的,近距离的接触喇嘛,则相隔了二十余年,在北京雍和宫的一个殿宇里,短短数语。然而,这些接触,都不能真正触及他们的生活。去年的时候,赴西藏远足,在哪里我更加真切的看到了喇嘛。与童年时电影里看到的浪漫主义化的镜头不同,与雍和宫面貌端然肃穆的喇嘛也不同,他们成群的聚在一起,年轻,活泼,有说有笑。就像原人在《我的雪域原味生活》里所说的那样,庄严并不是要做出一种严肃的场景,而是在自然之中有本身的清净,那感觉很好。      原人在书中非常详尽的描绘了宗萨寺喇嘛的生活,不是观光客的浮光掠影,也不是旅人的思古幽情,而是切切实实的生活描写。食物,辩经,作息,身份……乃至于如厕这件伴随着气味与声响的事。喇嘛们和世俗生活中的人们并无太大的区别,他们也有自己的“俗”生活,究我个人的认识而言,他们与我们其实亦不该有身份之别,否则就有了分别心。大概,这就是作者要如此详细的写这些内容的原因。每个人要这样,要那样,本质上只是个体的区别,但你是谁?你是要塑造圆满的自己,还是想把自己变成别人?人生其实在切实的生活中,它不是由浪漫主义的镜像构成,也不是白水般无聊,它是由一饭一蔬针头线脑悲欣欢喜共同构成,在这些“基础”的东西里,人是看清自己,还是迷失自己?这很重要。      宗萨寺的僧人们在太阳的东升西落中做自己的功课,阳光的影子变长又变短,僧人们是僧人,阳光也还是阳光,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化。其实这没变化才是变化,没变化是因为我们是自己,有变化是在一日又一日中我们“修行”为真正的自己。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或者斥责,“我不过是个打杂而已,划不来费那个劲”,“你那点钱,还不够给我买个包”……人们对自己角色的认定,或者对他人身份的认定,不再是从“人/我”出发,而是从你的工作和薪水出发。也许,有些工作的确只是打杂,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等同于“打杂者”。一日又一日的工作,你是把自己塑造成了更加积极,诚实,始终满怀温暖的人,还是真的给自己定型成了打杂者。同样,你在获得大量的物质后,最终把自己也变成了物质的一部分还是你超越物质不以物质划分三六九等?拥有,或者努力拥有的过程,都不是丧失自己的借口。      人不但要超越物质,最好也超越俗情。宗萨寺的僧人的生活,乃至佛教所倡导的觉行圆满,其实最终都是要你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欲望,情感都如同一根看不见的绳子,会以你自己习惯的方式来束缚你,试图将你“打回原形”。你在一日又一日的琐碎生计中坚持,你最终就会脱离“原形”,成就你自己。      实际上,你拥有多少栋房子,拥有多少辆车子,跟过多少富翁或泡过多少妞,都不能证明你是“你”。他人所看到的不过是你的“色相”而已,而你自己最清楚,你是内心充实,还是内心苍白。你是充满快乐愉悦,还是苦闷无聊,你是在群唯己始终都能安然自处,还是不依靠上面这些浮华之物就像游魂。有篮球皇帝之称的花心大少威尔特·张伯伦曾说,让我拥有无数女人之身,不及让我拥有一个女人之心,终究我需要的是爱。你首先拥有你自己,你才能拥有爱以及其他,否则你只是一具空壳。

雪域,超凡脱俗的精神天堂

一部让从未涉足雪域的人,产生无限向往的好书!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在作者的笔下深入浅出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藏族人的精神与心灵世界就这样给都市中的人们,阐释了“幸福”的真正内涵!也许,太过执着的我们,只是将自己困在了欲望的牢笼,而忽略了生命中正真有价值的东西!

藏地的喇嘛们是怎么生活的《我的雪域原味生活》

藏地的喇嘛们是怎么生活的《我的雪域原味生活》 要说西藏,我应该比别人更了解,毕竟曾经去过西藏,那还是二十年前,而且还走进了拉萨色拉寺一位喇嘛的僧房,他的名字叫初称别绒,家在云南的中甸县,现在中甸已经改名叫香格里拉。回来以后我和他还通信了很久,他的地址是拉萨色拉寺邦么拉康村。看了这本书,感觉挺亲切的,让我又回到了西藏,又走进了西藏的寺院,不过跟着作者的介绍,让我更了解了藏地寺院中喇嘛们的生活。这本书的作者原人是台湾人,大学毕业以后做中学美术教师,和我也是美术教师,不过当作者来到西藏,来到藏地,来到四川德格宗萨寺。来了就喜欢上了这里,在这里做了一个志愿者,并且把自己在宗萨寺的生活发表在博客上,日积月累就有了这本书。德格可是大大有名,那是因为德格有藏地最大的德格印经院,别的就不太了解了。查了一下才知道,德格竟然有藏地五大教派的祖寺,五大教派分别是白教、红教、花教、黄教、黑教,藏地的寺院主要都是黄教,黄教是从红教中改革而来的,白教是噶举派,花教是萨迦派,都是藏地佛教的早期分支,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而黑教就是经常听到的苯教,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原始宗教,现在也非常少见了。真没想到西藏这么多教派竟然都发源于德格,可见德格在藏地文化中的分量,而五大教派为了弘扬宗教的教法,都在德格兴建了自己的佛学院,而德格印经院的兴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德格的宗萨寺全称是宗萨寺康协五明佛学院,是花教萨迦派最高学府已经有130多年历史了,现在寺院中有二百多人。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康村”是西藏寺院中的一个单位名称,“邦么拉康村”是“邦么拉”这么一个“康村”,不是我一直以为的“邦么拉康”村。初称别绒读的格西,和堪布、活佛、喇嘛都是什么关系,不过看过还是有点一头雾水,毕竟我们没有亲历过这种文化。书里面介绍得可谓详细,就连喇嘛们穿的衣服,喇嘛们一天的生活,喇嘛们怎么请假,怎么看病,喇嘛们怎么洗澡,怎么上厕所都进行了大量的描写。这些虽然在我们看都是小事,可是当你走进喇嘛们的生活,当你住在寺院中,成为一个分子的时候,这些都变成了大事,你都要一点一点的去学,去适应,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发现文化和文化之间竟然有这么大的差别,我们感觉诧异的事情,他们却习以为常。那是一个很单纯的世界,金钱的力量变得很弱,人和人之间很单纯,人和人的关系变得好像西藏的天空一样纯净。也许唯有如此,宗教才会得以产生和延续吧。很多人都说中国没有宗教,的确汉族人的宗教,其实充满了金钱的味道,和信仰距离很遥远。不过最虔诚的宗教就在中国,在中国的藏区,这一点我也深信不疑,有机会应该再去西藏,我会选择德格,去看看原人介绍的宗萨寺,看看仁波切,看看为了信仰的藏民生活。

灵山居士:关于《我的雪域原味生活》

我第一次见原人喇嘛是在那部台湾拍的纪录片里,我跳着看了一下,大概印象是台湾人,喜欢佛法,去宗萨寺学习,瞒着家里出家。刚开始我还把他跟纪录片里另外一个从宗萨寺去国外的人搞混了。那时候我关注点在宗萨仁波切身上。我有点奇怪那个纪录片好像在台湾是电视台播放的,他怎么能瞒得住家里人?第一次见到活人是在宗萨寺,当时正在举行一个长寿法会,他端着摄像机在人群中很专业的拍摄,我们作为客人坐在大殿左边的垫子上。他知道我,我也知道他,但他不知道我们来宗萨寺了。印象里他是宗萨寺的御用摄影师,很忙的样子,所以那次在宗萨寺我们没有交集,过几天我就回汉地了。我们第一次正式见面是我第二次去宗萨寺。那时我们已经在微博上互相熟悉了。我在他那里拷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包括宗萨仁波切白度母法会的高清版本)。并且对他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有就是对洛热老师家的牦牛肉包子印象深刻。这么多年他一直跟随洛热老师作佛法整理校对方面的工作,并且还要负责宗萨寺的日常摄影摄像以及维护资料库。听说最近还要负责教那些活佛堪布汉语。最近一次是在今年,我们在钦哲宫最后一天,他行色匆匆的赶来见我们一面,很快因为萨迦的一个大活佛当天要来钦哲宫拜会他就去忙摄影去了。现在他的书在大陆出简体版了,我非常高兴,台湾有很多佛教好书,这些书大多没有简体版。也不太可能在大陆出版。原人的书应该属于那种非常阳光和柔和的书,没有任何令人不快的地方。他的书不像我的书经常刺痛别人。这和他性格有关。但即使这样,据说还是审了好几年。我想这本书可以让那些对宗萨寺怀有兴趣但没去过宗萨寺的人们解解馋。无论如何这都是非常值得去的一个地方。但是如果你只是去旅游,那就是一种浪费了。原人的摄影一直令我叹为观止,作为摄影爱好者我一直非常喜欢他的照片,这本书有很多他拍的照片。他是个非常会拍照的人。我很高兴在这本书里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不过那时候他们还都比较青涩。原人曾经跟我提过有没有合适的人可以在宗萨寺长期教汉语,我当时其实很想接这活儿。但我随即发现我实在还没做好离开我现有生活的准备。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宗萨,不是去旅游,而是去服务。当然这么说有嫁祸于人的感觉。我必须说虽然宗萨现在的生活还是很苦,经常没电,手机信号也时有时无。但总的来说,那是个非常适合生活的地方。那里的泉水是可以直接喝的,那里的鸡蛋有鸡蛋味。也是非常适合修行的地方。我想,以后我会去那里生活,闭关。我还希望更多台湾出版的好书能在大陆出版。譬如乌金祖古仁波切的书,我最近不可阻挡地成为了他的粉丝。我认为每个修持大圆满的人都应该阅读他的书,尤其是那本《彩虹丹青》。但我绝不推荐你在修完前行前阅读。正如钦哲仁波切所说:我们都有必须示好的压力。除非哪天我真的开悟了,完全不在乎任何人了。我必须承认,这篇文章有三分之一是因为我有必须示好的压力。就如在微信好友圈里,你的好友如果发了新照片,你不点个赞就很有压力显得你不关心他一样。但我又是个很懒的人,我经常装出一副忙碌的样子,但其实我是懒。所以直到今天才有这篇文章出来。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对于解脱的兴趣。

《我的雪域原味生活》雪域生活圆舞曲

身处江南水乡的清秀之地,无法领略来自雪域高原的原味藏地生活。也正是因为未曾亲身经历过,所以我总会发自内心地由衷向往和好奇。对于那片从未涉足的神圣领域,对于那片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藏传佛教,对于那片最真实、纯粹的藏地生活,我想很多的只是耳闻,未曾经历的人们而言,他们应该同样和我一般怀着无限的探寻和好奇。切莫以为想要深入地了解只是可望不可及的奢望,一部围绕着以第一视角展现出藏地生活真实、纯粹的一面的关于宗萨学院里喇嘛的生活轨迹之书此时此刻早已经出版推出了。《我的雪域原味生活》开启了解原汁原味藏地生活的宝匙。也许我们未曾涉足深入其中,但是借助本书的图文,我们仿佛一同跟随着作者尽情欣赏了一章极尽完美的雪域生活圆舞曲。走入《我的雪域原味生活》,我们书外的读者共同聆听和感受着一场盛况空前的,真实的,深入的藏地生活记录。同为华夏的儿女,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们或许更会发自内心地油然而生着某种期盼深入的渴望。这是了解一个原本距离我们相当遥远的藏地所在,更是打开这个原本看似封锁闭塞的西藏文化窗口。很多原来只是了解其一,不知其二的藏地讯息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尽情的展示。而在这其中,我们不难发现雪域之地最为显著的特色很多地集结在了喇嘛生活和宗萨佛学院学生的僧侣生活等等元素和内容。哪怕是周围生活着的普通群众百姓,那份原始的关于宗教信仰的文化气息实则也是那样鲜明,显著的萦绕四周。这是雪域藏地的特色所在;这更是你我书外的读者感受那异族他乡原汁原味的特色所在。感受到了那里和现代化距离的差别,却更分享着那边人们的质朴和简洁。心有归一,一片祥和宁静!也许对于我们其他城市的人们而言,雪域藏地人们的生活实在太艰苦朴素了,但是那边的宗萨寺僧众以及当地群众实则有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幸福追求。书中有着众多详实的细节展示;书中有着诸多的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讲解;书中更有着众多笑脸的绽放;书中还有着诸多原味藏地风情的照片图画分享。因为本书的内容源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所以其中的诸多故事和内容更发自内心的分享和表达。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加强着本书的可读性。毕竟只有切身经历过的,才会有如此深入人心的所感所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书外的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感知和感受到那份独属于雪域藏地的原汁原味特色。于是乎,我们也可以足不出户地领略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本土风情!用心去品读,共同观摩这场独特的雪域生活圆舞曲,感受这份不一样的关于“旅行、礼佛都不能错过的心灵良药”。

好书不容错过

几年前,我去四川藏区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对描写藏地的书特别有兴趣。看过很多其他同类图书,感觉都大同小异,太肤浅,只是在描写自然风光和自我的感受。但是这本书和其他的书就不一样了,看了目录我就觉得这是一本很“有料”的书,因为我有过在藏地的生活体验,所以知道哪些是真实的,哪些能触动我,引起共鸣。这真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值得一看再看。全彩配图,四色印刷,虽然可能有点小贵,但是内容绝对对得起它的价格。想旅游、想学佛、想了解藏民喇嘛的生活,都可以看这本书。语言也很幽默生动,总能从轻松的描写中透露出精深的道理来引人思考。这是我这几年难得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好书之一,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作者像这本书的作者原人一样,脚踏实地地认真地思考,写出一本好书来。宗萨仁波切还给这本书写了推荐序,书中写的这个地方就是宗萨仁波切的祖寺——宗萨寺。但是大家千万不要搞错,它不是在西藏,而是在四川,甘孜州德格县。

不打扰,是最大的温柔

   这本《我的雪域原风景》,我原以为是一本雪域风光图册。因为看简介作者是一位摄影师,而且“深入藏区十年”,心想这书与市面上那些蜻蜓点水的游记定是不同,所以兴趣很大。没想到打开一看,竟是描写藏地喇嘛生活实况的。而且书中的宗萨寺并不在炙手可热的拉萨,甚至都不在西藏境内,而是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不得不说有一丝失望。   但是细细读来,才发现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时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关于喇嘛,关于活佛,关于佛法,关于藏地之人的生活状态原来跟想象中的是那么不同,与通过大众媒体看到的一鳞半爪也完全不一样。   作者在自序中说“与其在网络上空谈十年的藏地,还不如直接去藏地住一年”。是一年,不是心血来潮的十天半个月,不是在318上无尽的堵车和布达拉宫外的自拍。   题为“我的雪域原生活”,但是作者写自己的文字很少,整本书主要是向我们展示藏人的生活图景。在作者笔下,雪域之人单纯又直接,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可以随便进入他人的屋子里翻找东西;他们的时钟不需要分针和秒针,时间概念是独立出来的,说一句“等一下”可能是“等一年”,可是另一方面,他们的宗寺学堂既不允许迟到也不允许奔跑,因为迟到和匆匆忙忙的奔跑都意味着对自己的时间安排不当;他们理解的“嗯哼”是否定,不要不用的意思,跟我们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会把收到的礼品转手送给其他人或者变卖之后将钱捐给需要的人,因为他们认为礼物是可以共享的,并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让我产生触动的不是这些不同之处,而是原人在叙述这些不同之处时的那种淡然的波澜不惊的语气,他是真的融入到那一种生活状态中了,他看得到藏区和城市的区别,可是他并没有大惊小怪,而是虚心去接受这一切。他从没有想过要改变藏人的生活习性,反而是尽力将自己融入那里的生活。比如有一次他房间里的箱子被人翻过,早上出门之后还没来得及生气,同住的藏族居民就笑眯眯地迎上来问他“有没有觉得你的房间很乱呀?”,他暂居的房间有几箱藏人的东西,他们派人去拿,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只好一箱一箱翻找。他虽然是被冒犯的一方,可是知道对方没有恶意,也接受了。   现在,西藏旅游业越来越发达,进入藏区的城市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带着放空心灵的目的进入藏人的生活,可是却不能做到入乡随俗,反而粗暴地改变着藏区的原始和朴素,比如越来越多的垃圾,比如有安全问题的食品,比如西药的引入,藏族人很相信藏药的安全性,觉得没病吃吃藏药,也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于是以为西药也是同样的道理……   藏族人单纯,不像城市小市民一样有那么多弯弯绕,他们相信得到的都是好的,相信人都是善良的,所以并没有认识到那些改变对自己生活的负面影响,可是看书的时候我却觉得很痛心。   面对那片纯净的雪域,也许不打扰,才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大的温柔。   


 我的雪域原味生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