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舞文弄墨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4-04-01
ISBN:9787108006998
作者:王佐良 编
页数:258页

内容概要

王佐良(1916-1995),中国现代诗人和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
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后进清华大学。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助教、讲师。抗战后考取第九届中英庚款公费留学,1947年秋赴牛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于1949年9月建国前夕回国,应聘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授。曾担任北京外国语学院顾问兼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理事,《外国文学》主编。
主要作品: 《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约翰·韦勃斯透的文学声誉》《英国文学论文集》《英国文体学论文集》《中外文学之间》《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照澜集》

书籍目录

目录
汤玛斯・莫尔(1478―1535)
《理查三世史》片断:琪恩・肖厄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1.谈读书
2.谈美
3.谈高位
4.谈真理
5.谈结婚与独身
汤玛斯・欧佛伯利(1581―1613)
1.装腔作势的旅行者
2.侍女
约翰・韦勃斯特(1578―1632)
一个漂亮、快活的挤奶姑娘
约翰・塞尔登(1584―1654)
《燕谈录》(1689)选段
艾萨克・沃尔顿(1593―1683)
1.《垂钓全书》(1653)选段
2.《沃顿传》(1651)选段
3.《胡克传》(1665)选段
托玛斯・勃朗(1605―1682)
1.《医生的宗教》(1643)选段
2.《瓮葬》(1658)选段
旦尼尔・狄福(1660―1731)
1.《英格兰、威尔士纪行》(1724)选段
2.《摩尔・弗兰德斯》(1722)选段
江纳善・斯威夫特(1667―1745)
1.扫帚把上的沉思
2.零碎题目随想(选段)
3.预拟老年决心
4.《一个小小的建议》选段
5.致一位新任神职的青年先生的信(选段)
约瑟夫・艾狄生(1672-1717)
《旁观者》报(1711―1712)选段
玛・渥・蒙太古(1689―1762)
1.致锡索魏特夫人
2.致马尔伯爵夫人
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
1.致切斯特菲尔德爵爷书
2.《英语词典序言》选段
威廉・科贝特(1762―1835)
1.马尔勃罗
2.牛津
3.射手
4.温泉胜地
5.鸣禽
查理士・兰姆(1775―1834)
致华兹华斯函
威廉・赫兹列特(1778―1830)
《论学者之无知》(1818)选段
约翰・济慈(1795―1821)
书信选段
汤玛斯・卡莱尔(1795―1881)
1.《法国革命》(1837)选段
2.《过去与现在》(1843)选段
乔治・白并顿・麦考莱(1800―1859)
《英国史》第三章(1848)选段
乔治・伯纳・萧(1856―1950)
1.写剧理论
2.《易卜生主义的精髓》(1891)选段
3.短论一束
4.以信代序
5.贝多芬百年祭
麦克斯・比尔博姆(1872一1956)
一件事
勃特伦・罗素(1872―1970)
《记忆中的画像》(1956)选段
里顿・斯屈奇(1880―1932)
《维多利亚女王传》(1921)选段
弗琴尼亚・吴尔夫(1882―马41)
《普通读者》(一集,1925)选段
奥尔德斯・赫胥黎(1894―1963)
论舒适
J・B・普里斯特莱(1894―1984)
《英格兰之游》(1934)选段
V・S・普利却特(1900―)
《国内国外》选段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1.穷人怎样死法
2.《里亚、托尔斯泰和“傻子”》(1947)选段
雅各布・勃朗诺斯基(1908―1974)
《人的上升》(1973)选段
约翰・希拉贝(1917―)
《穿越不列颠之行》(1970)选段
罗伯特・布赖斯(1922―)
《埃肯菲尔德――一个英国乡村的写照》(1969)
选段
附录
1.英国散文的流变
2英文散文现状

作者简介

这本小书入30位英国作家的作品,涉及十七世纪的随笔、人物特定、席上谈,十八世纪的期刊论说和政论文,十九世纪的小品文和历史著作,二十世纪的文论、游记、科普文等,反映了英国不同时代的散文特点,供读者阅读赏析。
汤玛斯·莫尔(1478—1535)
《理查三世史》片断:琪恩·肖厄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1.谈读书
2.谈美
3.谈高位
4.谈真理
5.谈结婚与独身
汤玛斯·欧佛伯利(1581—1613)
1.装腔作势的旅行者
2.侍女
约翰·韦勃斯特(1578—1632)
一个漂亮、快活的挤奶姑娘
约翰·塞尔登(1584—1654)
《燕谈录》(1689)选段
艾萨克·沃尔顿(1593—1683)
1.《垂钓全书》(1653)选段
2.《沃顿传》(1651)选段
3.《胡克传》(1665)选段
托玛斯·勃朗(1605—1682)
1.《医生的宗教》(1643)选段
2.《瓮葬》(1658)选段
旦尼尔·狄福(1660—1731)
1.《英格兰、威尔士纪行》(1724)选段
2.《摩尔·弗兰德斯》(1722)选段
江纳善·斯威夫特(1667—1745)
1.扫帚把上的沉思
2.零碎题目随想(选段)
3.预拟老年决心
4.《一个小小的建议》选段
5.致一位新任神职的青年先生的信(选段)
约瑟夫·艾狄生(1672-1717)
《旁观者》报(1711—1712)选段
玛·渥·蒙太古(1689—1762)
1.致锡索魏特夫人
2.致马尔伯爵夫人
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
1.致切斯特菲尔德爵爷书
2.《英语词典序言》选段
威廉·科贝特(1762—1835)
1.马尔勃罗
2.牛津
3.射手
4.温泉胜地
5.鸣禽
查理士·兰姆(1775—1834)
致华兹华斯函
威廉·赫兹列特(1778—1830)
《论学者之无知》(1818)选段
约翰·济慈(1795—1821)
书信选段
汤玛斯·卡莱尔(1795—1881)
1.《法国革命》(1837)选段
2.《过去与现在》(1843)选段
乔治·白并顿·麦考莱(1800—1859)
《英国史》第三章(1848)选段
乔治·伯纳·萧(1856—1950)
1.写剧理论
2.《易卜生主义的精髓》(1891)选段
3.短论一束
4.以信代序
5.贝多芬百年祭
麦克斯·比尔博姆(1872一1956)
一件事
勃特伦·罗素(1872—1970)
《记忆中的画像》(1956)选段
里顿·斯屈奇(1880—1932)
《维多利亚女王传》(1921)选段
弗琴尼亚·吴尔夫(1882—马41)
《普通读者》(一集,1925)选段
奥尔德斯·赫胥黎(1894—1963)
论舒适
J·B·普里斯特莱(1894—1984)
《英格兰之游》(1934)选段
V·S·普利却特(1900—)
《国内国外》选段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1.穷人怎样死法
2.《里亚、托尔斯泰和“傻子”》(1947)选段
雅各布·勃朗诺斯基(1908—1974)
《人的上升》(1973)选段
约翰·希拉贝(1917—)
《穿越不列颠之行》(1970)选段
罗伯特·布赖斯(1922—)
《埃肯菲尔德——一个英国乡村的写照》(1969)
选段
附录
1.英国散文的流变
2英文散文现状


 并非舞文弄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本书主编王佐良先生认为:十七世纪英国出现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叫“性格特写”(character),即专写某一人物类型的短文,每文只一段,廖廖十几行,但独立成篇。由于篇幅不长,作者能在文字上狠下功夫,颇多名言隽语,耐得住咀嚼,是一种受人欢迎的散文体裁。汤玛斯•欧佛伯利(Thomas Overbury)是“性格特写”的主要作者,这里选译他所作二篇。一篇讽刺当时的旅行者,自以为见多识广,装腔作势,就是看不起本国。另一篇写贵族人家的侍女,笔调尖刻,除了揶揄可怜的女仆,也暴露了这类家庭上上下下的糜烂生活。我在读了第一篇“装腔作势的旅行者”后,感觉把文中说的这种人译为“旅行者”并未尽汉语之意,我想了一下汉语中这种人这么说?喜欢住装逼,吹牛,看起来好像懂得很多、人脉也广,讲话说半截,剩下的叫你去猜,故弄玄虚,但其实啥也不是,全是装的,背地里为生计艰难奔波。这种人叫啥?掮客?掮客意思是通过介绍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如房地产、货物或证券)然后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人,文中这种人虽然巴结权贵但并未获得人家的重视,就更别提干成一笔中介赚点钱,所以掮客不恰当。Traveller在这里引申义应该有辗转,奔波,流浪,居无定所吧。什么词才恰当呢?大家一起想想啊。1.装腔作势的旅行者(杨国斌译)An Affectate Traveller是会说话的时装架子。他费苦心装滑稽,看见的比懂得的多。他的衣著自夸是法国货或意大利货,他走路的样子像在喊叫,“瞧瞧我哪!”他用脸色对一切表示谴责,喜欢耸肩,耻于讲本国话,或故意咬着舌说。他宁愿噎住说不了话,也不承认啤酒好喝;剔牙是他的主要行为。他宁肯被当作间谍,也不愿人说他不是政治家;他亲切地提大人物的名字,以此维持自己的名声。他宁肯撒谎,也不愿语不惊人,还喜欢单独和人讲话。他的话听起来堂皇,实际上毫无意义;他的孩子必定对他无限崇拜。他总是从大人物那儿来,跟着小人物去。有机会他就炫耀用自己的德行赢得的珠宝(实际是从圣马丁场买的假货);他耍江湖骗子的手法,称这些珠宝价值千金,一会儿却拿去典了几个先令。逢节日他就进王宫,对人行礼却没人先招呼他。晚上他在小酒店里兜揽生意,显得对各种意图和手腕都很熟悉,似乎一切全由他策划。他尊重人的奇特办法是:先把所有要紧事的目的告诉他们,接着就借钱。他讲礼节是为显示礼节低下,不为表示自谦。凡是他得不到的,他都瞧不起;凡是外国,都比他的本国好。他把自己的穷归咎于时代的无知,却不怨自己无能。话到结尾,他只说半句或一个字,剩下的让人去猜。一句话,他的宗教是时髦,他的肉体和灵魂都受名声支配,他听信多数胜于真理。2.侍女(杨国斌译)A Chamber Maid是太太的女秘书,给太太保管放假牙、假发的梳妆盒。她不是上楼就是下楼;像一把开来开去的抽屉。她的手干燥,可见喜欢浆洗衣服。如果她在老爷床头睡觉,她一脸苍白的病容就会永远消失。她不睡的时候也做恶梦,好像夜里的恶梦还在折磨她。她喜欢住在乡下,要是肚子大了,就把伦敦当作英国最好的蔽护林。格林的传奇她读不够,但她最着迷的还是“骑士镜”的故事。她常下决心要豁出去作女骑士。她要是得了淋病,就让老爷和男仆对半分享,毫不偏袒,好像她用线量好了分给他们一样。男仆是个无赖的皮条客,和她勾结起来抓老爷的辫子。家庭教师答应娶她,但并不真娶。由于轻信,她没少上当,但现在懂得了谨慎。她很喜欢英国的婚姻形式,因为其中没有贞洁方面的条款让女人起誓。她的头脑、身体和衣服像几包松散地捆起来的包裹。她不善辞令,全靠笑声表达意思。她和太太一起消磨时间,想尽办法,仍然百无聊赖。总之,侍女像彩票:二十个里头没一个值钱。
  •     谷林先生在1996年5月第5期《读书》上发表关于此书的短札,转录如下:一唱三叹谷林王佐良先生的英国散文名篇新选《并非舞文弄墨》,若要加以品味,首先当从编选的别出心裁独具只眼说起,不才如何克承?却又偏偏不甘默尔,则止能言不及义,作“一唱三叹”之辞了——都是些关系书中注解的芝麻菜豆。页49,选勃朗《医生的宗教》文中有云:“我不是一棵植物,离开园子就不能繁茂;我无论到何处,无论在哪条子午线下,我都在英国。”页末有脚注注此句,九字,“李白:不知何处是他乡。”此书定价7.60元,买得这么一条脚注,难道不值?只是也有数处疑难,不得其解,岂是脚注脱落?序文页2,倒六行:“中文之后是所辑散文的外文原文。”——全书总258页,入选作家三十人,选文五十五题,书末为附录两篇,遍翻不见“外文原文”。苦不悉“中文之后”,究指哪页。页145选麦考莱《英国史》,括注作者生卒之年,为一八○○——一八五九。同页,后文又括注《英国史》所包举的年代,为一八四八——六○。麦考莱写国史,比他自己的生命延长一年?页95,四行,选入蒙太古夫人书信有云:“|肉种类之多……”;又页203,五行,选入赫胥黎的《论舒适》有云:“……带软件的Π具”:谁识得“|肉”是什么肉?“Π具”是什么具?两个奇字从哪种辞书可以查找?  1996年5月第5期《读书》
  •     译者王佐良先生在培根的文学作品中最为推荐的是《随笔》(Essays),他认为:要了解培根,我们还必须一读他的《随笔》。这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就最大多数读者说来,他的闻名就是建筑在这本书上的。《随笔》原来在1597年初版,不过包含了十篇极短的摘记式的文章;经过1612年、1625年。两次增补扩充,最后也不过收进了58篇短文。然而这薄薄的一本小书却十分值得细读。书的对象是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子弟;书的内容是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过来人对他们提出的各种劝导和忠告,目的在于使他们更会“处世”,更易“成功”, ……不论何类,都不是空洞的议论,而是对于作者心目中的特定读者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之谈,对于当时社会的了解真是入木三分,充满了独得之见、诛心之论。文章写得十分紧凑简约,初看似乎干燥无味,但是耐心多读几遍,便会发现,就在这些劝世箴言式的小文章中,哲学家培根以他明彻的智慧,像最锐利的小刀那样,熟练地、巧妙地、艺术地解剖着当时的英国社会,他周围的人物以及他自己——英国当权人物的真实的、秘密的图谋和动机。第9-19页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五篇:1.谈读书Of Studies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多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浸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2.谈美Of Beauty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人不尽知:绝色无大德也;一如自然劳碌终日,但求无过,而无力制成上品。因此美男子有才而无壮志,重行而不重德。但亦不尽然。罗马大帝奥古斯提与泰特思,法王菲律浦,英王爱德华四世,古雅典之亚西拜提斯,波斯之伊斯迈帝,皆有宏图壮志而又为当时最美之人也。美不在颜色艳丽而在面目端正,又不尽在面目端正而在举止文雅合度。美之极致,非图画所能表,乍见所能识。举凡最美之人,其部位比例,必有异于常人之处。阿贝尔与杜勒皆画家也,其画人像也,一则按照几何学之比例,一则集众脸形之长于一身,二者谁更不智,实难断言,窃以为此等画像除画家本人外,恐无人喜爱也。余不否认画像之美可以超绝尘寰,但此美必为神笔,而非可依规矩得之者,乐师之谱成名曲亦莫不皆然。人面如逐部细察,往往一无是处。观其整体则光彩夺目。美之要素既在于举止,则年长美过年少亦无足怪。古人云:“美者秋日亦美。”年少而著美名率由宽假,盖鉴其年事之少,而补其形体之不足也。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要之,年少而美者常无行,年长而美者不免面有惭色。虽然,但须托体得人,则德行因美丽益彰,恶行见美而愈愧。3.谈高位Of Great Place居高位者乃三重之仆役:帝王或国家之臣,荣名之奴,事业之婢也。因此不论其人身、行动、时间,皆无自由可言。追逐权力,而失自由,有治人之权,而无律己之力,此种欲望诚可怪也。历尽艰难始登高位,含辛茹苦,唯得更大辛苦,有时事且卑劣,因此须做尽不光荣之事,方能达光荣之位。既登高位,立足难稳,稍一倾侧,即有倒地之虞,至少亦晦暗无光,言之可悲。古人云:“既已非当年之盛,又何必贪生?”殊不知人居高位,欲退不能,能退之际亦不愿退,甚至年老多病,理应隐居,亦不甘寂寞,犹如老迈商人仍长倚店门独坐,徒令人笑其老不死而已。显达之士率需藉助他人观感,方信自己幸福,而无切身之感,从人之所见,世之所羡,乃人云亦云,认为幸福,其实心中往往不以为然;盖权贵虽最不勇于认过,却最多愁善感也。凡人一经显贵,待己亦成陌路,因事务纠缠,对本人身心健康,亦无暇顾及矣,诚如古人所言:“悲哉斯人之死也,举世皆知其为人,而独无自知之明!”居高位,可以行善,亦便于作恶。作恶可咒,救人之道首在去作恶之心,次在除作恶之力;而行善之权,则为求高位者所应得,盖仅有善心,虽为上帝嘉许,而凡人视之,不过一场好梦耳,唯见之于行始有助于世,而行则非有权力高位不可,犹如作战必据险要也。行动之目的在建功立业;休息之慰藉在自知功业有成。盖人既分享上帝所造之胜景,自亦应分享上帝所订之休息。圣经不云乎:“上帝回顾其手创万物,无不美好”,于是而有安息日。执行职权之初,宜将最好先例置诸座右,有无数箴言,可资借镜。稍后应以己为例,严加审查,是否已不如初。前任失败之例,亦不可忽,非为揭人之短,显己之能,以其可作前车之鉴也。因此凡有兴革,不宜大事夸耀,亦不可耻笑古人,但须反求诸己,不独循陈规,而且创先例也。凡事须追本溯源,以见由盛及衰之道。然施政定策,则古今皆须征询:古者何事最好,今者何事最宜。施政须力求正规,俾众知所遵循,然不可过严过死:本人如有越轨,必须善为解释。本位之职权不可让,管辖之界限则不必问,应在不动声色中操实权,忌在大庭广众间争名分。下级之权,亦应维护,与其事事干预,不如遥控总领,更见尊荣。凡有就分内之事进言献策者,应予欢迎,并加鼓励;报告实况之人,不得视为好事,加以驱逐,而应善为接待。掌权之弊有四,曰:拖,贪,暴,圆。拖者拖延也,为免此弊,应开门纳客,接见及时,办案快速,非不得已不可数事混杂。贪者贪污也,为除此弊多既要束住本人及仆从之手不接,亦须束住来客之季不送,为此不仅应廉洁自持,且须以廉洁示人,尤须明白弃绝贿行。罪行固须免,嫌疑更应防。性情不定之人有明显之改变,而无明显之原因,最易涉贪污之嫌。因此意见与行动苟有更改,必须清楚说明,当众宣告,同时解释所以变化之理由,决不可暗中为之。如有仆从稔友为主人亲信,其受器重也别无正当理由,则世人往往疑为秘密贪污之捷径。粗暴引起不满;其实完全可免。严厉仅产生畏惧,粗暴则造成仇恨。即使上官申斥,亦宜出之以严肃,而不应恶语伤人。至于圆通,其害过于纳贿,因贿赂仅偶尔发生,如有求必应,看人行事,则积习难返矣。索罗门曾云:“对权贵另眼看待实非善事,盖此等人能为一两米而作恶也。”旨哉古人之言:“一登高位,面目毕露。”或更见有德,或更显无行。罗马史家戴西特斯论罗马大帝盖巴曰:“如未登基,则人皆以为明主也”;其论维斯帕西安则曰:“成王霸之业而更有德,皇帝中无第二人矣。”以上一则指治国之才,一则指道德情操。尊荣而不易其操,反增其德,斯为忠诚仁厚之确征。夫尊荣者,道德之高位也:自然界中,万物不得其所,皆狂奔突撞,既达其位,则沉静自安;道德亦然,有志未酬则狂,当权闻政则静。一切腾达,无不须循小梯盘旋而上。如朝有朋党,则在上升之际,不妨与一派结交;既登之后,则须稳立其中,不偏不倚。对于前任政绩,宜持论平允,多加体谅,否则,本人卸职后亦须清还欠债,无所逃也。如有同僚,应恭敬相处,宁可移樽就教,出人意外,不可人有所待,反而拒之。与人闲谈,或有客私访,不可过于矜持,或时刻不忘尊贵,宁可听人如是说:“当其坐堂议政时,判若两人矣。”4.谈真理Of Truth真理何物?皮拉多笑而问日,未待人答,不顾而去。确有见异思迁之徒,以持见不变为束缚,而标榜思想与行动之自由意志。先哲一派曾持此见,虽已逝去,尚有二三散漫书生依附旧说,唯精力已大不如古人矣。固然,真理费力难求,求得之后不免限制思想,唯人之爱伪非坐此一因,盖由其天性中原有爱伪之劣念耳。希腊晚期学人审问此事,不解人为何喜爱伪说,既不能从中得乐,如诗人然,又不能从中获利,如商人然,则唯有爱伪之本体而已。余亦难言究竟,唯思真理犹如白日无遮之光,直照人世之歌舞庆典,不如烛光掩映;反能显其堂皇之美。真理之价,有似珍珠,白昼最见其长,而不如钻石,弱光始露其妙。言中有伪,常能更增其趣。盖人心如尽去其空论、妄念、误断、怪想',则仅余一萎缩之囊,囊中尽装怨声呻吟之类,本人见之亦不乐矣!事实如此,谁复疑之?昔有长老厉责诗歌,称之为魔鬼之酒,即因其扩展幻想,实则仅得伪之一影耳。为害最烈者并非飘略人心之伪,而系滞留人心之伪,前已言及。然不论人在堕落时有几许误断妄念,真理仍为人性之至善。盖真理者,唯真理始能判之,其所教者为求真理,即对之爱慕;为知真理,即得之于心;为信真理,即用之为乐。上帝创世时首创感觉之光,末创理智之光,此后安息而显圣灵。先以光照物质,分别混沌;次以光照人面,对其所选之人面更常耀不灭。古有诗人信非崇高,言则美善,曾有妙语云:“立岸上见浪催船行,一乐也;立城堡孔后看战斗进退,一乐也;然皆不足以比身居真理高地之乐也;真理之峰高不可及,可吸纯洁之气,可瞰谷下侧行、瞭徨、迷雾、风暴之变”。景象如此,但须临之以怜世之心,而不可妄自尊大也。人心果能行爱心,安天命,运转于真理之轴上,诚为世上天国矣。如自神学哲学之真理转论社会事务,则人无论遵守与否,皆识一点,即公开正直之行为人性之荣,如掺伪则如金银币中掺杂,用时纵然方便,其值大贬矣。盖此类歪斜之行唯毒蛇始为,因其无公行之足,唯有暗爬之腹也。恶行之中,令人蒙羞最大者莫过于虚伪背信。谎言之为奇耻大辱也,蒙田探索其理,曾云:“如深究此事,指人说谎犹言此人对上帝勇而对人怯也,盖说谎者敢于面对上帝,而畏避世人”。善哉此言。虚伪背信之恶,最有力之指责莫过于称之为向上帝鸣最后警钟,请来裁判无数世代之人,盖圣经早已预言,基督降世时,“世上已无信义可言矣”。5.谈结婚与独身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夫人之有妻儿也不啻已向命运典质,从此难成大事,无论善恶。兴大业,立大功,往往系未婚无儿者所为,彼辈似已与公众结亲,故爱情产业并以付之。按理而论,有子女者应对未来岁月最为关切,因已将至亲骨肉托付之矣。独身者往往思虑仅及己身;以为未来与己无关。有人则视妻儿为负债。更有贪而愚者,以无儿女为荣,以为如此更可夸其富足。此辈或曾闻人议论,一云此人为大富,另一则云否也,其人有多子负担,其财必损。然独身之原因,最常见者为喜自由,尤其自娱任性之人不耐任何束缚,身上褡带亦视为桎梏。未婚者为最好之友、最好之主、最好之仆,然非最好之臣,因其身轻易遁也,故亡命徒几全未婚。未婚适合教会中人,因如先须注水于家池则无余泽以惠人矣。然对法官行政官等则无足轻重,彼辈如收礼贪财,劣仆之害五倍于妻。至于士兵,余尝见将军以渠等妻儿所望激励之,而土耳其人鄙视婚姻,故其士兵更为卑劣。妻儿对人确为一种锻炼。单身者本可心慈过人,因其资财少耗也,实则由于不常触其心肠,反而更为严酷(因而适为审判异端之官)。庄重之人守规不渝,为夫常能爱妻,是故人云优利息斯“爱老妻胜过不朽也”。贞节之妇自恃节操,不免骄纵。欲使妻子守贞从夫,夫须有智;如妻疑夫猜忌,则断难听命矣。妻子者,青年之情妇,中年之伴侣,老年之护士也,故如决心结婚,须善择时。昔有智者答人问何时可婚,曾云:“青年未到时,老年不必矣”。常见恶夫有良妻,是否由于此辈丈夫偶尔和善,更见其可贵,抑或此类妻子以忍耐为美德欤?可确言者,如妻子不顾友朋劝告而自择恶夫,则必尽力弥补前失。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好漂亮的选文。
  •     编排得很经典
  •     很精典
  •     名作名译!
  •     前几天翻出来,又看了一遍约翰逊的致切斯特菲尔德书,二十几岁时读不觉好,现在领会了。
  •     英国散文名篇大浪中淘自己口味的金子式阅读,培根、Jonathan、塞缪尔、兰姆和罗素、伍尔夫几位的特别喜欢,王佐良先生的简介不卖弄不偏颇,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了解性译文集~
  •     书名很贴切,太感谢编译者,算是本校最值得骄傲的老师了吧,可惜早就不在了。斯威夫特写得很有趣,奥威尔写托尔斯泰那篇内容深刻表达很直白简单,很有意思,我也比较喜欢早点的散文,附录的《英文散文流变》和《现状》也很可看,王佐良的观点我挺赞同
  •     对我来说,王佐良的名字已经成为品质的保证了。
  •     美中不足是王佐良先生在序言中说每篇之后附有的原文并不存在。选文各擅胜场,无不精彩。王先生对每位作者风格的简介非常精到,附录中的英国散文流变、现状也写得清晰、平易且生动,也是一派散文大家的风范。除了奥威尔,平素对英国散文留意很少,读此书后书单上颇增加了一些,尤其钟爱斯威夫特。
  •     生命是纯净的火焰,我们是靠内心的一个看不见的太阳生活着。我立刻感到是什么品质能使人有所成就,特别是在文学上,莎士比亚多的就是这种品质。我指的是消极感受力,即有能力经得起不安、迷惘、怀疑而不是烦躁地要去弄清事实,找出道理。对一个大诗人说来,美感超过其他一切考虑,或者说消灭了其他一切考虑。关于诗我有不多几条信条,首先,我认为诗应当写得有点恰到好处的过分,以此来使读者惊讶,而不是靠标奇立异。第二,诗的美要写到十分,要使读者沐浴于灿烂的夕照之中。第三,如果诗来得不像树长叶子那么自然,那还不如干脆不来。萧伯纳:如果这问题不能引起兴趣,或是陈腐的,或处理不当,或显然是假造的,那么剧本也就是坏的;如果问题重要、新鲜、富于说服力,或至少叫人感到不安,则剧本就是好的。 所有伟大的真理都以离经叛道之言开始。
  •     好书。如再版,该加入原文对照。
  •     一般
  •     的确不错,前面多是亨利八世时期历史人物,再版最好英汉对照,原书已失,谁能把琪恩肖厄的最后三个段落抄给我呢?
  •     竟然用文言翻译培根的散文!果真是“当其意会笔到,每能超凡入圣,成为神之巫师,天才之代言人”!猛然想起读英文版的《论语》,会不会有更加深刻理解?
  •     钟爱Keats!
  •     加上原文就更好了。
  •     可惜没原文。但是选材和译文都非常好。从来没有这样,散文集也一口气读完。
  •     大师之鉴,提悟慧心。
  •     看过藏着
  •     文风多朴素,因其内容的情感、道德感、新现实新思想而平易而不平淡。按照作者年代排序,作者简介+精彩选段,对英国散文发展有了初步了解。可根据选段选择自己喜欢的作者/文风深入了解,个人感兴趣的是培根《随笔》。翻译很重要啊。
  •     译者的华彩段落。培根就得这么翻译才够味啊之前上译那本印象太坏。
  •     又一个翻译大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